學者是如何管理書房的?

桌面是一絲不苟的整潔,還是隨心所欲、充滿了靈性?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道具、文化符號?文史哲學者和理工類學者書房有何不同,新聞工作者或文藝相關學者呢?圍繞書房有那些故事、軼聞?

類似問題:作為博士生的你,工作區是怎樣的? - 科研


謝道人邀……只能掩面啊……

我到哪都是豬窩,給我個平面我就能完全覆蓋。

Abstruse Goose

一個學期整理一次桌面就不錯了,資料都是桌上地上亂堆的。

文獻有軟體幫我整理,書有圖書館幫我管,自己從來不買的。

想法是在文獻旁邊亂畫的,草稿是隨便抓張沒面額的紙打的。

列印出來的文獻都標上了 MR 號碼,是我唯一的整理動作了。慶幸的是,我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誇張的。(回憶大學室友)

我自信肯定比這些人好 http://individual.utoronto.ca/somody...


說一下我岳父吧。這個人一生沒出過書,也沒寫過任何文章,在國內幾乎沒有知名度。生前曾擔任某省級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在他的官方追悼會上,校長領銜暨以下各級官員和曾經的同事、學生組成的悼念陣容顯示出這個人對這個學校還是很重要的。

他的書房我也不敢隨便進。當然老爺子不在的時候我去看過,感覺不過是普通管理水平。幾個老式大書櫃,書倒是還排列整齊,但書桌、平櫃和其它一些地方也擺著書,書櫃頂上也堆放有書,還有一些紙箱子用來裝各種雜誌、資料。老人主要是用卡片,那種老式的放在藍布面的硬紙板盒子里。但是整理遺物的時候我發現,其實這位老教授使用過的卡片很少,一生的思維活動大都寫在他讀過的書的空白處,許多地方密密麻麻。字體很漂亮,略有點硬。沒有記錄下來的都在課堂里講出去了。據說,他上課時對著教室的門坐,就是不看著學生,偶爾在黑板上寫幾個字。據他的研究生講,他們最佩服的就是導師的記憶力驚人,哪本書第幾頁第幾行可以找到什麼內容從未有誤。這大概就是那一代學者的范兒的組成部分之一。


謝邀。「羽毛筆、羊皮紙、木質寫字板、Wax Seal」,讓我不由得想:難道學者給人印象都是閑在的恐龍么?呵呵

書房屬精神私密場所,所以各有不同,但從歐洲社會科學(文史哲等等)學者書房看,大部分有三個特徵:

1.象徵意義,一般並非完全刻意,但一般有passion的學者屋子裡如果有擺設一般是個性和學術意向的體現:大多數學者的書房裡都會有一些擺設物件,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專門研究英國克隆歷史的學者,一屋子都是各種羊的玩具模型(因為克隆和多利羊的關係),在她屋子裡坐立都需小心。當然,如果屋子裡有畫、海報等等,再尋常一般也有說道,很少有為了裝點書房而裝點書房的,我常常覺得這些圖畫是尷尬時救場的聊天點,呵呵。換句話說,雖然懷舊文具仍很有市場,當下學者書房裡少有範例式的傳統文具玩物(如羽毛筆等等),書房的有趣之處一般體現在少數裝飾物上。

2.自成體系,亂中有序。並不是所有學者的書房都亂中有序,但成功學者的書房一定是有序的,雖然未必整潔。首先得說明,現實中很多學者並非戲劇電影中常描述的crazy professor形象。比如Zizek(齊澤克)這個說話都能滿身大汗,不拘小節,著述無數的大學者,他的書房是極其整齊的,陳年的雜誌也整齊碼放,因為不做飯,所以廚房所有櫃櫥都用來疊放襯衫、襪子??如軍隊管理。另外,我知道的所有小有成就的學者,其書房可能外人看特別亂,滿地文獻,幾千本書環繞,不過如果提到某個文獻,一般都能比較輕易的找出來。我覺得這不是單純因為記性好,而是因為學術基本素質之一是有邏輯,所以是亂中有序,真正沒有序的人不太可能成為學者。

3. Gadget是必須的。對於大多數學者來說,學術不是一場文雅秀,而是24/7地在你腦袋上空預警publish or perish的競爭,因此效率是最重要的。羽毛筆羊皮紙目前以升級為電子產品。比如倫敦國王學院某文科系主任的書桌上一般是一台戴爾台式機,一個IBM筆記本,還有一個kindle,一個iphone。電子文獻管理常用軟體比如EndNote, pdf manager,數據管理Nvivo等等,比較「風雅」的寫作會用Scrivener等等,一般也就是word、pages了,以及無處不在的備份備份備份。

另外,看到@高宗文 的答案想加一句:雖然我不知道德國學者是不是真的偏好IKEA,但是我個人是非常喜歡IKEA的,我家15個大小書架都是IKEA的billy bookcase,原因很簡單:設計簡潔,可最大限度利用空間,質量尚可,價格便宜,適合批量購買,批量更換。


說說我日本大學教授的書房(學校的個人辦公室,也算書房吧)。

門上有塊玻璃,用一塊藏青色的布簾擋起來了。室內是地毯(標配),走路不會發出聲音。

一進門是一個及胸的九宮格柜子,放著各國旅遊紀念品,以及學生寄來的明信片、他人贈閱的雜書。左手牆上,鏡框里有一幅解放前的北平老城區地圖。

右手牆邊是一架頂天立地式的書架,帶滑動軌道,保管數千冊書籍毫無壓力。

房間中央是一對沙發和茶几,供來客談話用。最裡面,臨窗放著書桌,上面散亂著列印掃描一體機、Mac、雜誌架。窗外是濃郁的綠色,以及綠色環抱下的運動場跑道。

另外還有一個小矮櫃,擺放電熱水壺、茶葉和咖啡罐。

不算大,非常簡單,非常穩定的環境。

每次去,都像踏入了一段似乎永遠不變的時空。


蟹妖。

樓主的概念里,學者大多還是文人。停留在字紙考據、文化交融之中。

我接觸的大學者,大多是工程大師、各路工程院院士的。

可能是學工的性情風格與文人大相徑庭?所以風格各異:

1、某車輛總體的院士

跟我父母家一個大院,分了套190平的房子。子女都在國外,很少回來。

老爺子偶爾還帶學生(絕大部分也都是學術官僚一級的人物了),經常是下一線研究室(一線廠房不可能了),所以書房裡雖然整齊擺放了很多相關科技書籍,但是很少翻動的樣子。書桌上閑散地放著些書籍,有養生的有古文的,但是就是沒有攤開車輛類的書籍。

送稿給他評閱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直接靠腦子裡的記憶來評點。有時候碰到綜合性的問題,就拿起手機來翻翻電話,直接一個電話打過去問。

2、某號稱槍王的院士

老院士剛過完80大壽,我還是10年前去過他家。

老頭家裡的書當時直接攤在地上。有的摞起一摞之高。雖有書櫃但並不豐滿。

桌面上都是規尺之具。有一套槍械模型放在書櫃的頂上。很少用電腦。

3、某總體所老所長

這個比較熟悉,老頭子高興了愛罵街,不高興了也愛罵街。

「媽的這個稿子審的太好了!個個都他媽在點兒上!」

「媽的這個常務編委能不能幹了,每次都這他媽四個字!不能幹讓他滾蛋!」

……

書櫃里的書有新有舊。由於經常碰到綜合類的稿子,老頭就會把書拿出來翻一通。

最熟悉的是7、80年代的書,新出的什麼《兵器科技大辭典》反倒總被老頭拿出來大罵一頓——「寫的他媽什麼破玩意兒,啊?!」

有個上網本——專門用來炒股。平日里文獻室的鑰匙他總會要過來,不然就像第一位那樣,打電話直接問更細節的專業問題。

4、某宇航口的老教授

老教授家裡總是一塵不染。乾乾淨淨。非常喜歡小孩子和年輕人過去坐坐。一過去恨不得把家底兒翻出來讓你吃。

愛照相愛旅遊愛看各種雜學知識。年近80了給我們回郵件的時候還經常說「哎呀你們不要怕我忙,我現在什麼事情都沒有。多給我學習的機會…」

老爺子的書房我只是斜斜撇過一眼。電腦屏幕24寸,配置不詳。書桌上的各種工具書配上科學計算器,還有幾張似乎是萬方之類的賬號卡。幾乎在家就可以辦公。

5、某電信口的老教授

英語大牛,達人中的達人。而且審稿時從頭到尾的看。

書房是個陰面,也是大屏幕小機身。每天早上6點起來看我們送去的東西,幫我們校改英文。

到了10點就出門散步、睡午覺。下午起來再看看東西。

老頭的書房的書裝到各種整理箱里、堆在地上,書櫃里的書——更像是他愛人在看的。

6、某移動智能網大牛

北郵首富。

書房裡是各種握手照片。還有一套高爾夫球具。幾乎不在書房裡干工作。

7、某防化口文職教授

老頭幾乎不在家裡辦公。書櫃里滿滿當當的是各種炎黃春秋類的書籍。還經常獻寶似的給我看他淘到的一些那幾個不大能說的年代的文獻。每次讓我看的時候一臉得意。

但是一下辦公室就開始捧著肚子思索,上海人的精明盡顯無疑。

……

太多了。不說了。


不是學者,但手上攢下了一些書,有自用書房。

首先從個人感覺看,家裡書的位置和讀後感基本都裝在自己心裡。你如果跟我提一本書,我可以馬上說出自己有沒有這本書以及它在哪個架子的哪一層上。這件事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簡單。書是按不同領域和類型(純理論、應用理論和純應用)擺放的沒錯,不過我家的書(近四千冊)被分別存放在了三個住處的書房裡:我不能每天早晨起床跟所有的書見面打招呼。我想說,一本書你只要讀過了就會有印象,這個印象包括它的內容也包括它的相貌體態,你看著架子上一列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五顏六色就能挨著個地叫出他們的名字。於是乎整個書房都印在腦子裡了。

讀後感和靈感的管理主要是靠寫邊注和筆記。我的道具非常普通:鉛筆、便箋紙、可重複使用的彩色塑料書籤(另一個很有愛的東東叫bookdart,在此感謝把它送給我的姑娘)、拍紙簿。鉛筆用來寫簡短的邊注和標記原文的重要句子;便箋紙寫略長的註記,貼在書里,可以隨時轉移至筆記中;書籤一般用於標記進度和相互關聯但沒寫在一起的內容;拍紙簿是個寫草稿式筆記或筆記式草稿的好物,空間充裕,而且可以任意扯下每一頁修改或重調順序,它是大段記錄的主要場所。

如前面所說,讀後感也多數在頭腦里呆著。讀過的東西多少都有印象,只要書還在,書里寫下的簡短備忘還在,想法什麼的就能照著回憶起來。

我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原文本是沒有辦法分離的,這就像記錄一段對話,你把自己接的下句都擺在一塊兒,沒有作者的上句,你自個兒也不明白自己當初寫的是什麼意思。所以我更習慣於把想法都留在書里。

有一樣你沒提但我覺得挺重要的,就是電子書籍和文檔的管理。因為紙版書實在佔地方,我現在能不買就不買了,逼自己去習慣看電子書。可是電子書寫筆記就很麻煩(你可以嘗試下在Acrobat里寫一個數學公式,kindlePC版里就更沒戲了),而且不適合快速翻檢查閱。如果你的很多書都是電子的,那拜託快一點想個好點子然後教給我吧....(我的方法是wiz,主要缺點是把書作為附件添加後硬碟在被雙倍佔用)


豆瓣上有人翻譯 Writer"s Rooms 作家的書房系列文章

詳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48492/

圖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7829055/


我大學念的法學,位於武漢的某政法大學,具體名字就不好意思講了!念書期間,也是酷愛看書,做筆記什麼的!看書的習慣要從初中說起,當時我的語文老師是個作家,平常寫的一手好文章,而且愛讀書,有想法。所以在他的帶領下,我第一次接觸到噹噹網,嘗試在網上買書。到後來有幸去老師家參觀,第一次走進他家書房,感受到了什麼叫讀書、什麼叫寫作。大學期間,因為給老師當助手,所以也常去老師家裡,更多的時候是在他的書房,給他整理材料,收拾書本,陪他探討某些學術問題。書房是利用外面的空地,搭建起來的玻璃房子(當然了遮陽措施做得不錯),老師喜歡利用下午得時間在書房看書寫材料,一般來了學生也都是叫到書房一起聊天。書房的柜子大多是老式的,而且也不全是法學方面的書籍。老師是《法商研究》的組成人員,所以這類的雜誌倒是很多,一般都是碼放在桌子上。

我覺得書房吧,對於我們來講,看書方便,便於寫作和及時尋找相關的書籍材料就好!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格局。書房要透氣,有合適的陽光,不能太吵太鬧,最好還能有點合適的音樂!


曾經有幸去過我導師家,參觀過她的書房,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感覺和普通人的差不多,沒見有什麼特別的管理方式。其實對於現代學者來說,更多是管理電子文檔,我就特別佩服我導師的一點,就是經常我們需要參考個什麼東西,馬上就能從電腦上找出來。其實我覺得工具是次要的,好的記憶力才是關鍵,而且這也應該是學者們的共性。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德語問答網,類似知乎、quora?
如何看待羅振宇的001號知識發布會?
為什麼我們從小通過環境熏陶就學會了地道的母語,但是沒有系統訓練卻很難學好數學、經濟學、醫學等專業知識?
本需長時間思考、經歷、提煉才能獲得的智慧,現在卻能輕易的通過閱讀、網路取得,這對個人成長有哪些壞處?
如何通過微博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TAG:文化 | 知識管理 | 工作環境 | 書房設計 | 物品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