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使用流程圖或者思維導圖表示黑格爾的哲學體系?
感覺黑格爾的哲學是一個很宏大的體系,雖然很複雜但是似乎有一定的條理,那麼是否可以從邏輯學的存在論的第一個三一體「有-無-變」開始,到自然哲學,再到精神哲學,通過思維導圖或者流程圖將概念串起來呢?
是可能的。
只不過會非常的複雜。
僅僅是精神現象學的知性一章,想想就是:
作為一的物,它的他者,作為多的物,兩者互為過渡的統一的力。在這種互為過渡中,就有了作為現象的知覺世界,也有了它的他者,即作為超知覺的一面。在超知覺的一面,即是超知覺世界的靜止法則。靜止法則起初是純粹抽象,但是憑自我區別,故又返回到了現象界,繼而就是顛倒的世界,或第二超知覺世界,而在這世界中,現象與本質就統一,抽象的普遍法則也被知性意識到只是具體的法則的一個環節。也基本是在這個時刻,我們暫時天真的精神意識到了重要的東西,在知性對現象與本質的意識中,察覺到了內在差異,無限性。然後就恍然大悟,意識到了意識的他者,即自我意識。
主要的東西是意識到自我意識這個大路線,當然這個路線不是設定出來的,是意識自身的邏輯發展的必然性。精神在觀察自身的邏輯發展本身,本身就能讓自己「恍然大悟」出自己的更高級的階段。這其中都是一環扣一環。
謝 @安玲 前輩 邀,當真是莫大的榮幸。不過我必須向您說聲抱歉,上個禮拜一直在小黑屋裡面,昨天剛剛被放出來……
以下是答案:
說實話,我還真的這麼干過。
去年九月讀《小邏輯》的時候,我用結構圖梳理了一下框架,但是到《概念論》部分就棄療了。棄療的原因和結構圖無關,因為我整本書都棄療了——主要是前面看得不夠仔細,以及受當時的感情問題影響(逃
不過當時那張圖我只是按照《小邏輯》的分節,把每一節加了一個標題,然後按照基本的邏輯框架拿結構圖把這些標題統合了起來,在部分關鍵處用箭頭連接,並在肩頭上附以文字,以表現概念和章節間的辯證運動,離一個完備的流程圖或說思維導圖尚且有些距離。
對問題本身,個人的看法和 @劉秩 前輩的觀點類似,是可能的,但會非常複雜。
可能性就不多解釋了,因為我用實踐活動顯現了這一可能性自身內蘊的現實性(
而關於複雜性,主要體現在兩點。
第一,黑格爾的哲學體大思精,哲學的高度基本囊括了了當時西方世界的一切知識——從形而上學和邏輯學,到數學和自然科學,再到認識論、心理學、人類學、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美學(包括大量的具體文學和藝術示例)、宗教學(神學)和哲學史。而黑格爾為了把這些知識統合起來所建立的整個概念體系,已經體大思精到了一種常人難以想像的程度。統共577節的哲學全書恐怕至少能梳理出一千個以上的概念——而如果再把《精神哲學》的每一個部門的細節(即《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一應俱全地展示出來,那麼這張圖恐怕得用一開紙列印,或者直接做成一個地圖集了。
第二,個人以為黑格爾哲學最大的難點,或者說,理解黑格爾哲學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黑格爾的某一個概念或者某一段論述(雖然它們一點都不簡單),而在於前一概念向後一概念的轉變,也就是黑格爾體系自身的辯證運動。重點是運動,而不僅僅是體系(這裡可以參考恩格斯的說法)。黑格爾自己也反覆地在《精神現象學》的序言中說明了這一點(z.B. 「因為事情並不是在它的目的裡面,而是在它的具體展開過程中才得以窮盡」,以及那句最著名的「根據我的認識——這個認識必須僅僅通過體系本身的呈現才得到捍衛——一切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真相理解和表述為一個實體,而且也同樣理解和表述為一個主體」)。那麼如果我們僅僅用結構圖,按照所謂「正題——反題——合題」的框架將黑格爾的整個體系靜態地加以展示,那麼這無疑是對體系的閹割:我們還需要在這些概念之間,加上無數的箭頭,箭頭上再附上文字,用以呈現這個體系的辯證運動。
當然下學年我死磕黑格爾的時候會把這張圖當做一個副產品來加工,如果能夠順利完成,我會把它發上來的。
P.S.暑假為了學德語把電腦扔在家裡了。九月初回去的時候把《小邏輯》的結構圖補上來。
類似的問題,與其問,不如自己去畫一畫,看看能不能畫出來,畫不出來的話,是哪一步不行。這樣一來,不管結果如何,你對黑格爾哲學的理解也會加深很多。
不能
不能。
你與其拿一張流程圖說,
這表示了黑格爾哲學不如指著一個活人說,這表示了黑格爾哲學強答一下 上個學期的筆記很不完整 可能有錯誤大概這樣
半路出家的哲學渣試答一下:
可以啊,串起來就是絕對,就是全體了。而這張圖就是黑格爾著作的目錄。哈哈哈
「因為人們總是同時想許許多多的東西,既有眼前所有的一切,也有昨天和一年以前見到的種種事情,這一切糾集到一起,難以琢磨,全部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
不可能...單單是《邏輯學》這本書就不可能在三維空間里畫出來...因為每個在先的概念-辯證法都是其後概念-辯證法的構成性形式元素...
中國老祖宗早就在用。易經的邏輯符號,也就是八卦,就是辯證法的一元論宇宙觀的運動模型。
一個環的兩邊就是兩個相互否定的東西,一個辯證環節就是一個環,肯定是環的一點,否定是另一點,這另一點是從一點分裂繞環一圈再回來,但是這樣這個環被揚棄,進入下一個環的運動。下一個辯證環節就變到另一個環。兩個環的關係也是構成一個環的關係
「習主席歐洲行」漫評③:續寫中德關係「成功故事」--時政--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707/c1001-29390421.html
推薦閱讀:
※用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分析生活中的一個事件,一種現象,一則新聞?
※羅素 為什麼說 亞里士多德邏輯差且是個老學究?
※能否證明意識不完全是由物質產生的?
※想死是一種怎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