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些行業的從業者,能夠因「時間管理」受益最多?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Hi,職場」 ,更多「職場」「職場新人」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教別人「時間管理」的自媒體、KOL、live主講人


謝邀

哪些行業的從業者,能夠因「時間管理」受益最多?

時間管理知識的應用,需要明白一個重要的前提和一個限制。

重要的隱含前提——時間的自主性

我們工作生活在一個複雜的協作體系當中,絕大多數人的時間自主性都比較低,學生需要上課,交作業,寫論文;職員需要上班,完成KPI,達成任務。

絕大多數人自己的效率再高,也要等待其他人的配合,如果體系的效率不高,自己效率如何,無論自己效率,最終效率都很難提高。

這些人看上去有時間,也有自由,事實上這些時間和自由都是給本來就高效人士來利用的,如果論文3天寫完,當月的績效3天完成,當然就會有時間也有自由,也就是有時間的自主性。如果本身效率不高,甚至加班加點才能完成任務,無論效率如何可以自主的時間很少。

前提之後的限制——邊際收益遞減

《意志力:關於專註、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 中有一個觀點,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對於這個觀點,近年間學界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但不妨礙我們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一些問題。

人不是機器,隨著工作時間越長,集中注意力需要的意志力就越多,如果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話,那麼對於對於低時間自主性者,在被動工作8-10小時候,繼續主動學習和工作的難度是遠遠高於按自己規劃每天工作5-6小的實際高時間自主性者。

明白了一個前提,一個限制,我們就能夠清楚的了解,有會有兩種人會因為時間管理收益較多:

  1. 工作與他人協作較少。偏重獨立創新的工作,如:媒體人,藝術家,廣告人,收益較多。
  2. 工作自主性較強。如:創業者,公司高管,私營業主。

既然有這麼明確的限制,為什麼時間管理類的內容很熱門?

  1. 首先,這兩類人的聲音在媒體中所佔比例非常大,沉默的大多數常常被忽略,普羅大眾在聲浪中很容易被影響。
  2. 其次,提升技術對於拿著一手好牌的人當然獲益更大,但是對於一手爛牌的人,難道不是更重要?

對於學者可能關心哪些人因「時間管理」受益最多,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只需要關心我要付出多少成本,能夠獲得多少收益。

如果我們既不清楚自己的學習成本,又不清楚自己學習後的未來收益,還期待用一手爛牌贏得比賽,那麼承擔一些風險,學點東西沒什麼壞處。


做數字貨幣對沖套利的人吧。

得做時間序列拆分,不同時間內不同價格的密度分布圖,概率密度估算,還要不同時間段的交易深度,管理不同時間段的掛單價格和掛單數量,用博弈論的東西比如GAN去一個預測掛那些單,不同時間段的價格和數量分別是多少,一個預測上面掛的那些單里,哪些無法成交。

用選擇器最小化無法成交的數量和等待時間,一步一步預測出之前的市場信息里,接下來怎麼樣掛單,如何管理好不同時間段的掛單情況獲利最多。

使用匹配網路,匹配優先順序比如按照價格差,成交需要等待時間這種,循環遍歷,尋找出最優的不同交易所匹配對。

毫不誇張的說,對於做量化的人,時間管理非常重要,你一單設定的對沖利潤越大,一般來說需要等待的時間就越長,而等待的時間越長,由於市場中別的投機者可能會趨向於低利潤就成交,或者他低利潤成交一部分,但是他資金不夠大,吃不完單,這些信息你不知道。所以對掛單的可等待時間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如何利用每次吃單成功和失敗的信息強化以後策略對於掛單等待時間的管理以及利潤。

所以如果知道有哪些數學公式可以用,或者市場上別人是如何調控各個參數的,這些對於做量化賺點零花錢的人來說是可以受益匪淺的。

可惜現在這些知乎live,講NLP能講成雞湯,講時間管理能講成雞湯,講深度學習能講成雞湯,哎……


沒接受過時間管理的什麼培訓或者課程,或者接受過也忘得一乾二淨。默默地認為「時間管理」是個偽命題,自制力才是核心


賣時間的人


時間是管理不了的,能管理的只能是我們自己,所以這麼看來,每個職業每個人都需要"時間管理"


直銷工作者吧


雞湯那麼有用,為啥不能治療精神文明?


推薦閱讀:

如何讓時間變慢?
如何合理利用開會的廢話時間?
怎樣解除自己對手機的上癮和它對自己的干擾??
公司高層人員是怎麼做時間管理的?都有哪些經驗之談?
有哪些精闢易懂關於時間管理方面的書?

TAG: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