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功能性訓練?體能訓練又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功能性訓練?體能訓練又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區別?


謝邀,么么噠。

所謂功能性訓練,其實是起源於康復界,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由於損傷而使身體某些功能喪失的情況,通過針對性的動作,恢復身體基礎功能。

在大眾健身領域發展被炒起來的功能性訓練,我們想像中一般都是下面的樣子

但我一般理解的功能性訓練,給大家看幾張我上課常用的ppt。了解功能性訓練,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功能性。我們並不是有損傷的患者,我們都是健康的正常人,對於正常人來講,什麼動作是功能性的呢,就是下圖中的三點:

第一,能滿足我們的身體結構解剖功能特點,這是大前提也就是說,很多動作,看起來炫酷得不行,或者你用著發力也很舒服,但我看一眼就會給你pass掉,比如,深蹲站起時膝關節內扣的狀態。很多人都說,深蹲背負著大重量,起不來了,身體自然選擇的膝內扣,而且也確實能幫助我們完成動作,為什麼就不對。身體的自然選擇不應該是最優選擇嗎?

確實不對,這是從膝關節的結構來講的,所謂結構決定功能,膝關節的結構決定了它最佳的發力方向是在矢狀面上做屈伸的動作,如果內扣,那就發生了旋轉離開了它的最優發力方向,此時不僅僅會產生剪切力,而且對於我們的韌帶壓力極大,所以,這樣的動作,越做越有害,而且你做的負荷越大,傷害越大!

這是功能性訓練的第一個要點,滿足解剖結構!

第二,滿足我們的訓練需要,也就是說要選擇有意義的動作。很多人說,功能性訓練就是站在不穩定界面比如平衡球或者軟榻上做訓練,功能性訓練就是小工具組合在一起做出很多複雜的動作,比如下面這樣。

上面這個動作,對於大眾來說,作死和裝逼的意義比訓練的意義大。功能性訓練真的不是越複雜越好,越看不懂越好,一定要考慮實際意義,瑞士球這樣的工具,如果說是用它來幫助我們支撐身體或者合理加大訓練難度,沒問題,但如果為了難度而難度,就沒勁了。

我曾經看過老師帶高山滑雪隊,因為高山滑雪運動員有很多空中動作,而這些動作需要強大的核心才能在空中製造支點作出多樣性的動作,而高空滑雪落地的穩度也是需要有強大的本體感受能力做支撐,所以,老師給他們設計的動作是跳瑞士球,沒錯,十個瑞士球擺成一隊,然後像跳台階一樣依次跳過去,這個訓練對於常人毫無意義而且損傷風險極大,但對於那些需要在空中作出技巧動作的運動員來說,只是基礎素質,這就是非常好的功能性訓練設計,因為有意義,能滿足我們的訓練和參賽需求。

第三,滿足生活需要的訓練。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帶運動員會說專項化設計訓練,但其實對於我們大眾而言,什麼是專項,生活即專項,所以,一切訓練從實際出發,最具功能性的是什麼,走、跑、跳、蹲、推、拉,沒有那麼多複雜的。

舉幾個動作來幫助理解吧

比如剪蹲,很多人把剪蹲當做健美的經典動作,確實也是如此,但在體能訓練中,剪蹲類訓練卻是功能性訓練動作的經典代表,為什麼功能性訓練推崇剪蹲,因為它太像我們平時生活中的樣子了,就是單腿工作的樣子。我們在生活中的大部分動作、走、跑、跳,都是單腿工作的時間更長,而這不僅僅是剪蹲經典的原因,更好的理由是,生活中的動作,常常都是兩條腿在同時做不同的動作,比如走路,就是一腿蹬地一腿前邁,然後落地制動變成蹬地腿。而剪蹲這個動作也是如此,一腿制動一腿蹬伸,然後,兩條腿同時作出不一樣的動作,而且軀幹保持穩定,所以,它發展的是我們兩腿同時協調作出不同動作卻能同時發力的能力,而由於它承重能力稍弱,於是它被歸屬到功能性訓練中。

再比如這個平板支撐交替摸肩的動作,忽略我肘超伸這一點,看軀幹姿態,這是一個功能性非常強的核心動作,強在哪兒呢,主要是強在我們要從四點穩定支撐的過程變成三點不穩定支撐,這個時候就會有旋轉的力出現讓我們感覺不穩和失衡,所以,為了維持整體軀幹的穩定,我們的核心區域需要收緊發力。這就是這個動作的意義所在,通過手臂的擺動,強化了核心的抗旋能力,發展了我們核心區域在生活和訓練中的基礎功能

ps:這個動作只要骨盆隨著手擺動,那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變成只有出汗的功能了。

這幾個動作的例子想告訴大家的事,所有動作,在設計之初就有他的功能意義(健美意義在這兒沒有談),只不過很多在流傳過程中就只剩下了照貓畫虎的外形了。

所以,還是用我講課常用的一張圖總結一下什麼是功能性訓練

再說一下功能性訓練的意義

那什麼是體能訓練呢,你們可以搜我之前的回答,這裡就不做多說了。體能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功能性訓練和體能訓練的關係:其實功能性訓練只是體能訓練體系中的一環,體能訓練是個大學科,包括體能訓練和體能康復兩個大塊,其中,體能訓練包括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功能性訓練只是一般體能中的一個小環節,但對競技體育來說,是我們技術之外的訓練都能算作體能訓練。

希望能對你認識體能訓練有所幫助。


兩種訓練分別簡單說一下。

第一,功能性訓練最初在運動康復學中出現的,就是說人在受傷之後機體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通過功能性訓練恢復機體原有功能的一種訓練。後來被廣泛運用到體能訓練當中預防運動損傷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

第二,體能訓練主要是五大素質的訓練: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的綜合訓練。但是訓練目的不同、專項不同對這五大素質的訓練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關係:如果非要說其中的關係應該是體能訓練包括功能性訓練。


看完記得點贊喲

要明白這兩個訓練的不同之處就首先要明白他們兩個的定義是什麼樣的

功能訓練:是以提升身體在日常生活和活動表現的一種身體練習。功能即目的,也是我們身體本來存在的本質屬性,功能訓練是人體本能的、綜合性的需求。

在競技訓練領域:功能訓練是一種注重身體基本姿態和人體動作模式,整體機能各項素質用於優化人體最基本的運動能力,對動作模式,脊柱力量、動力鏈、恢復與再生等環節進行系統性優化,達到提高專項運動能力的一種訓練理念和方法體系。

以上就是何為功能性訓練,功能性訓練最早的起源確實是來自於美國運動康復界。

功能訓練的特徵和功效

特徵: 第一層面式訓練理念的特徵,主要包括;強調訓練的是動作而不是肌肉;強調要首先確定身體的不對稱、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恢復機體的「功能」作用,動態姿勢的調整和平衡是所有訓練的基礎;強調構建正確的動作模式的控制力和精確性練習;強調在專項運動訓練前訓練基本動作技能;強調多關節、多平面、多維度內身體姿態的參與和協調發展;強調訓練中本體感受器官的參與;注重動作的質量和效果,而不是動作的負荷和數量;注重機體的主動恢復和再生訓練,休息和訓練同樣重要。

第二層面是訓練方法和手段的特徵,主要包括:更強調軀幹核心集群、拮抗肌和大肌肉群下深層小肌肉的均衡發展,而不是強調某一具體動作中的四肢力量的過分發展,而不是強調某一具體動作中的四肢肌肉力量的過分發展;強調脊柱力量的控制、平衡和穩定;強調能量在動力鏈上的有序傳遞,注重多關節肌群的協調和均衡,使全身肌群參與一體化;強調動作控制下的動態平衡性。等等等等......

體能訓練: 傳統體能訓練包括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既常說的基礎性體能訓練。是運用多樣的身體練習方法和手段,用負荷來提升人體各器官的系統機能,發展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改進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的訓練模式。專項體能訓練是指與運動專項結合的各種動作練習,比如乒乓球的專項步伐訓練、跳水的倒立支撐訓練等等等等。傳統訓練的模式是有其不可取代的一面。對發展局部肌肉和力量是明顯的,但訓練時固定、單一的動作軌跡,使得身體的部分區域或肌肉群孤立發展,特別是在持續的高強度的訓練模式下,往往會增加運動員的潛在傷病風險。

體能訓練和功能性訓練的特點

體能訓練和功能性訓練的關係

上面圖採用出自身體運動功能手冊


功能訓練說簡單一點,就是滿足人們日常生理功能所需訓練,比如走,跑,蹲跳等各種人體能做的常用動作,而體能訓練是針對你的體能提升而進行的訓練,主要改善的是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增強有氧代謝水平和最大攝氧量。這樣說能明白嗎?我不喜歡長篇大論,也不喜歡搞的很深奧,還是不懂的話私我


功能性訓練起源於損傷康復。物理治療師在治療運動員的損傷時通常得出這樣的結論:損傷由於穩定肌功能欠佳,作用力轉移至另一肌肉造成。一般來說,功能欠佳的肌肉為髖關節,脊柱或者肩胛-胸關節的穩定肌。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趨勢:似乎總是相同的肌肉發生損傷。物理治療師指出,薄弱環節常常存在於深層腹肌(腹橫肌和腹內斜肌),髖關節穩定肌群(臀中肌,內收肌,腰方肌和髖關節外旋肌群)和肩胛骨後縮肌群(下斜方肌和菱形肌)之中。於是人們便開始重視物理治療師所說的功能持續性欠佳的肌肉,以保證運動員以最正確最安全的技術完成基本的動作。


看成性功能訓練


【體能訓練】

廣義(一般體能):身體形態、運動素質、生理機能及動作技能。適應運動所儲存的身體能力,基本能力活動的表現,各系統功能在運動中的綜合反映。

狹義(專項體能):主要是運動素質部分(速度/耐力/柔韌/平衡/敏捷)等,是運動員完成高水平競技比賽所需要的專項力量體系及相關運動素質綜合。

【功能性訓練】

可以理解為目標訓練或者一般性運動訓練(非專項)以下幾個界定:

1.完成動作非坐立位置

2.穩定性由運動員自身提供

3.多關節協調完成

最大的特點就是練習實雙腳與地面接觸,沒有器械輔助,極少例外。


是人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某些功能逐漸衰退。比如跑步,跳躍,平衡等,肌肉協作等。這些功能衰退後,會讓任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打很大的折扣。功能性訓練就是為了加強這些衰退的功能。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只有我一個人看做性功能鍛煉了嗎(捂臉)


請問普拉提和功能性訓練什麼關係


推薦閱讀:

TAG:健身 | 肌肉 | 體能訓練 | 功能性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