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一定需要服藥嗎?換句話說抑鬱症可以自我治癒嗎?
自我治癒需要注意什麼?什麼時候可以不用服藥?
我理解的自愈大概就是看一些心理學的書或者勵志的書,自己要求自己積極的思考引導自己,在生活上規範作息,多做運動之類的。本人中度抑鬱,去年確診,醫生說有2年了。
謝邀。抑鬱症的問題,要看抑鬱的嚴重程度以及抑鬱的原因。中重度抑鬱症需要藥物以及心理治療相互配合。輕度的,也要看原因的問題。不知道你所謂的自愈是什麼,甚至不知道你所說的抑鬱症是否真的達到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故此,得病需謹慎,問病同樣需謹慎。
抑鬱症不是抑鬱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個範疇。而抑鬱症屬於心境障礙的一種。
抑鬱性神經症的治療方法是以心理調節為主;而抑鬱症,尤其是中度以上抑鬱症,治療以藥物為主,心理治療為輔。抑鬱症是生理方面的疾病,是實實在在的病,他和糖尿病、慢性胃炎一樣真實。所以,很多書中寫得什麼通過運動、音樂或者心理調節就能夠治好病,我還是保留我的意見。去正規醫院做正規檢查,按照醫生的診斷,該吃藥吃藥,該看病看病,別自己瞎折騰。很多人怕藥物會有這樣那樣的副作用,我覺得大可不必擔心,生病了就該吃藥,至於副作用,跟癥狀比起來小得多。如果你得的是輕度抑鬱症,那麼可以權衡一下是否吃藥,兩權相害取其輕嘛。至於中草藥,我只能說,呵呵·······加一句,得不得抑鬱症和你個人的意志力沒有關係。不是說你戰勝了抑鬱症你的意志就強大,敗了就意志力差。胡說八道。得了抑鬱症,並不代表你不行。謝邀然並卵 我不知道 一 我不是心理醫生二 我沒有學過心理學三 我沒有抑鬱。。。。
但是我覺得應該是可以不用藥而達到一個自愈的結果 只是過程可能漫漫而艱辛 每個生命個體都與生自來的有著自我修復的系統 但是自我修復功能的強大與否取決於你自身心理的強大與否
抑鬱有兩種,一種原因在於心境,一種是因為生活習慣。所以,正確的認識自己心理因素很重要,然後要改變自己的心境或生活習慣。藥物治療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輕度的抑鬱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尋找匹配的心理諮詢師比較靠譜。
取決於癥狀的嚴重程度,有時需要結合心理治療。如果已經達到抑鬱症的程度,很難通過"自我治癒"(不知道你指的具體是什麼),因為癥狀本身很少會自行消失,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加重。
嘿嘿,別說心理疾病,連生理疾病都應該自愈而不應該依賴藥物。我從2010年開始練習瑜伽(自己練習),一直到現在(2016年2月),一直沒有服用過任何藥物,也沒有去過醫院給自己看病。偶爾有幾次小病,都依靠身體自身的能力痊癒了。有一次感冒較輕,稍微有點發燒,連續喝了超過10茶壺開水,睡了一覺就好了。另一次稍微重些,每天下午會發燒,我也沒有吃藥,只是喝水和睡覺,一直堅持上班。發燒了3、4天,又有5、6天呼吸道不適,最後自然痊癒了。生病的過程,是身體排毒的過程,也是增進抵抗力的鍛煉,所以不必去干涉,讓身體憑自己的能力去恢復健康。而且,我對疾病的感覺能力增強了,剛剛有生病的初始癥狀我就會在身體內體會到,我就趕緊採取措施,喝水、放鬆、多睡覺、排除誘發生病的原因(例如工作壓力、思想糾結等),就能在癥狀加重之前,把疾病消解在萌芽狀態。
你問「抑鬱症患者可以自我治癒嗎?」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個人觀點是(僅供你參考)——
(1)不是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是要服藥的;
(2)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必須接受心理治療或諮詢(才能康復);
(3)至少有一部分的抑鬱症患者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達到康復的。
為了驗證我的觀點是否正確、可靠,我翻閱了《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第三版)》(傅安球 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一書。該書在「心境障礙」一節認為:在針對心境障礙患者的矯治方法中,「除了極輕的心境障礙外,一般均應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必須嚴格遵從醫囑。」(P175)
實際上,針對抑鬱障礙,現在通用的觀點是:要「兩條腿走路」,將合理用藥與心理治療相結合,後者除了常規意義上的心理治療外,也包括運動治療、音樂治療和閱讀療法等。
儘管如此,我還是非常讚賞你的想法:通過閱讀書籍、積極思維、規範作息、多做運動等措施來自我調節,最終達到自愈。是的,在心靈自助(自我調節是心靈自助的最主要的方面)這件事上,很多人忽視了它固有的力量。
在我看來,除了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外,可以說人人皆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上天賦予我們的禮物。正如身體的自我痊癒機能一樣,在心理上,我們也有巨大的康復能力。
台灣心理學者鄭玉英女士曾說:「我相信人具有強韌的生命力。人類固然會在童稚時受到家庭系統的創傷和扭曲,但是如果他具有鍥而不捨、面對真實的精神,康復永遠是可以達成的。就像有些食物經過霜寒之後,會格外的甜美…」(《家庭會傷人》一書序言)
即使在心理諮詢或治療中,來訪者的真正改善,從根本上說,也是來自他內在的努力與調節。正如歐文·亞隆所說的:「她(來訪者)的改善並不是來自於我,而是源自她的內心。」(《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P124,【美】Irvin D.Yalom 著,張怡玲 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如果你要讀相關書籍,我建議你:
(1)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隆·貝克在研究抑鬱症治療的臨床實踐中,發展出了後來大家所熟知的認知療法(CT,cognitive therapy)。他的書《抑鬱症認知治療》或許會對你很有幫助。
(2)露易絲·海的書《生命的重建》是「上帝送給這個煩惱世界最好的禮物」(美國作家戴夫·布朗語)。《紐約時報》曾評論這本書說:「3500萬讀者的選擇是不會錯的。」在我看來,它就像是一座光輝的精神燈塔,完美地詮釋了積極的思維模式對於人生的重建作用。
同時,露易絲·海也是心靈自助運動的締造者,我認為她同時是積極心理學的最早創始人和實踐者。
其它方面:
(1)關於體育鍛煉或運動。運動不僅能增強我們的體質,而且可以增強感知能力(在運動中,人體會分泌出一種營養物質,提高我們的認知功能),磨練我們的意志、恆心、韌性,以及思維、心理上的靈活性。
在戶外運動中,我們充分地接觸大自然,而「大自然正是天然的心理醫生」。芬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中年人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能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綜合征等。據說有一個被試已經104歲了,他的身體反應、思維速度與正常人一樣,他長壽以及健康的秘訣就在於:積極心態、鍛煉和堅持做深入的思考。
露易絲·海曾在一本書中對一位求助者說,「體育鍛煉是治療情緒消沉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她甚至建議,「不要服用含化學成分的抗抑鬱葯,試一些沒有副作用的中草藥,對緩解精神緊張和情緒消沉大有益處。」(《生命的重建·問答篇》P14,唐志紅 譯,中國宇航出版社,2012)
(2)在關於心流體驗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他們讓抑鬱的病人忙起來——比如讓他們去做些(有挑戰性的)工作或者去維持一些親密的關係——當他們投入到這些活動中時,他們的癥狀明顯減輕。這不是很令人驚奇的事情嗎?(《積極心理學》P49,【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著,徐紅 譯,群言出版社,2010)
從中我們又可以得到什麼啟發呢?
(3)關於勵志書籍,我認為確實是很有效的。它們充滿了積極的思想,鼓舞人心的事例,對人的思想常常能帶來震撼,激發我們行動的力量。現在,有些人對這類書存有偏見,認為它們不能起什麼作用,對此我並不贊同;就好像很多人詆毀「心靈雞湯」或成功學書籍一樣。
(4)最後,也許你需要藉助一下抑鬱自評量表(SDS)。在經過上述自我調節的積極努力後,隔一段時間進行自測,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
附:幾個概念的辨析
1. 抑鬱症
通常所說的「抑鬱症」,是「抑鬱性神經症(depressive neurosis)」的簡稱。《大辭海·心理學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對它的解釋是:
抑鬱性神經症(depressive neurosis) 亦稱「抑鬱症」、「輕性抑鬱症」。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狀態為特徵的神經症。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患者有治療要求,生活能力不受嚴重影響。患者常感到心情壓抑、鬱悶或沮喪,十分難受,而又無法排遣;對生活失去信心,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注意力難於集中,記憶力下降,猶豫不決;失眠、食慾下降和性慾下降。
2. 心境障礙
但在《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第三版)》(傅安球 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一書中,對上述癥狀並沒有劃歸到「神經症」範疇,而是以「抑鬱發作」概念歸入心境障礙範疇。該書對「心境障礙」的解釋是:
心境障礙 也稱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主的一組精神障礙,並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大多數病人有反覆發作的傾向,但如果及時並堅持治療通常預後較好,可不留人格缺陷,少數病人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首發年齡多在16-30歲之間。
心境障礙可分為躁狂發作、抑鬱發作、雙相障礙與持續性心境障礙等幾種主要亞型。
抑鬱發作(depressive episode)的臨床主要表現為情感低落、思維緩慢和語言動作減少與遲緩等「三低癥狀」。
我看到有很多人反映吃藥沒用不如不吃。也有些人反映有用甚至有人反映起了關鍵作用。綜合見到的各種經驗,我總結起來回答下我的看法:
1, 有沒有吃對葯。
其實如果吃對了葯,會有好的效果。新型的抗抑鬱葯比傳統的抗抑鬱葯副作用,療效都好了很多。但風險是你有沒有開到正確的處方(或劑量)。我見過一個例子是處方不合適,一個月後她去醫院要求換處方,換了三次之後終於得到了理想的效果。我小時候吃強迫症的藥物也有類似經驗。所以,如果選擇吃藥,一定要隨時監控自己的狀況。很多藥物都在2-4周之後才開始生效。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嚴重不適,要去醫院換處方。如果沒有多少不良反應,就請堅持足夠服藥時間。如果長期無效或者副作用太過大,要停葯或者換處方。吃藥期間,隨著病程變化也要適時減量或者換處方。
我聽過很多有患者服藥後產生的結果是,讓自己既不快樂,也不不快樂,就像麻木僵硬狀態一樣。如果長期你沒有覺得自己病症減輕只是被暫時凍結,建議換處方或者減量,讓一部分痛苦情緒得以流出流動,然後用心理治療的方式處理這一部分。其實抑鬱的康復和壓抑情緒的流動很有關係,如果是自然流動到逐漸痊癒,其實患者的心理強健度比之前會更大增加。
2, 我可能不吃藥治好抑鬱嗎?
可能。我就是兩次抑鬱都沒用用藥自己治療好的。這種方式是之後個人的不管心理強健度,還是胸懷智慧人生領悟,比之前成長了太多太多,整個人由此而變得堅強而成熟。但這種方法的選擇一是要有做好抗更大精神痛苦的準備, 要花更多力氣努力在其它自然的自救方法上的準備,以及努力更長時間的準備。是否推薦這種方法,我要看你原本的心理強韌度,當然還包括你的抑鬱程度。如果你患的抑鬱已經不輕,你原本的心理強韌度也不是那麼好的話,那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先是恰當的。後續可以再酌情減量,不要扛不住先崩潰了。
我知道的一個例子是,由於讓他每天只能睡2-3小時,而她吃藥之後起到了很好的安眠效果,每天能睡足覺。這帶給他了基本的力氣來工作和努力鍛煉,逐漸走出了抑鬱。從這個例子上來講,這次用藥是正確的。
還有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你的工作任務難度可不可以下調。如果你在做一份不能失去的工作,必須要保住,而它又難度不低,那不用藥的情況下你的狀態能否勝任是個擔憂。如果必須要保證勝任力,你還是用藥吧。
(我沒有用藥但我的工作狀態確實受了很大影響。好在那不是我要終生髮展的職業所以最後康復了也就不做了。不過帶病堅持工作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大磨鍊而讓我的心性和堅韌度錘鍊得極為堅強。不過交付不夠好受到考評批評和晉陞不利也是我當時必須承受的另一項心理壓力。所以如果你選擇不吃藥,你也要看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承受力,包括可能引起的經濟收入不利)
總結,可以不吃藥治,但做好艱苦戰鬥然後整個人得以升華的心理準備。但同時估測好你原有的心理抵抗力和你面對病情的程度,不要戰鬥未捷而身死,或長期無改善。
只吃藥就可以了嗎?
並不建議只吃藥。有可能藥物不合適最後你果斷停用。也可能藥物合適,但輔以其它治療多管齊下效果更快更好。來自國外的統計數據,總體比較起來,心理治療的效果是比藥物更好。所以如果可能,盡量輔以心理治療。
此外還有很多自助的自療辦法,見我《我是如何不吃藥治好抑鬱症》一文。盡量多管齊下。著重推薦心理治療,因為它起的作用不只是克制癥狀,更多是增長你的心理強健度基礎,讓你的心理素質和承載,消化能力都比之前有本質不同。我是採用這種療法康復後的受益者。
總結起來:
有力量不用藥的可以不用。
要用就用對。
重症或者心理素質本身不好的要用藥。
時刻監控自己的心理狀態,反應情況,適時請醫生修改用藥的處方或劑量。
如果沒有明顯不良反應,就堅持至少一個月以上看是否有效果發生。
配合其它治療方法,以及自我改善措施。
謝邀
社會功能尚未受損情況下,通過自我調節可以改變。嗯……作為曾經的患者我覺得,不太可能。即使有,也有幸運的成分在裡面。
雖然抑鬱症患者在思維方式上或多或少有些問題,或者心理創傷,但認知療法的前提也是有一個靠譜的醫師在引導你。為什麼非要有醫生或者藥物不可,是因為當你用錯誤的思維方式去看待自愈書籍的時候,你依然不會接受它。更別說當抑鬱出現生理病變的時候,只有藥物能治療的了。
「我理解的自愈大概就是看一些心理學的書或者勵志的書,自己要求自己積極的思考引導自己,在生活上規範作息,多做運動之類的」
而且這就是你說的自愈。即使輕度抑鬱可以自我治療,你的這個辦法也讓我知道你完全不懂抑鬱症。這樣會越來越差的。首先你不明白人為什麼「消極」。你消極是因為你的潛意識,它認同消極。潛意識是不知道什麼積極消極的卵事的,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如果你不先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那套理論,然後做對策,而是硬塞給他一些說教的話,他只會越來越反感你的表層意識。舉個例子,一個男人A,他心裡覺得社會收入差距是不公平的,所以他得出一個結論,富人的東西我可以隨便拿,最後他成了小偷。如果你不從根本認知上去跟他討論,而是硬跟他說「偷東西是不對的!」,他只會越來越偏激。第二規範作息、運動,這是不錯的,但這是預防抑鬱的方法。如果你已經抑鬱了,這些方法就不再管用了,反而會消耗你的氣力。在抑鬱過程中那一點點多巴胺是很寶貴的,不要在逼著自己產生些負能量了。所謂的」意志力「是以你的暫時幸福做代價的,抑鬱症患者沒那麼多東西可以給出去了。能省就省。
所以我還是建議普通人不要去撞那個大運,你自己能碰巧解開自己的心結往往是因為它太淺,如果你碰巧有根深蒂固的心結,你的抑鬱反而會加重。找個靠譜的醫生吃藥是最划算的辦法,畢竟人類文明發展這麼多年,不要過的那麼樸實嘛~自愈不是這樣的,成功學對抑鬱症來說是毒藥。而且,不要對抑鬱症提什麼要求了,還自己要求自己幹嘛幹嘛,抑鬱症就是對自己要求太多了。如果能自控,我是不建議吃藥的,治標不治本,心理機制和思維機制沒有改變,吃藥促使神經分泌血清素讓自己被迫感覺良好,斷了葯遇上同樣的事又會複發。
如果你真能做到「自己要求自己積極的思考引導自己」,或許你確實可以自我治癒。
但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連生活中一些小事都難以完成,又如何要求自己呢?
當然,抑鬱症不是完全依賴藥物治療,更需要的是患者自救,任何時候不放棄活下去的信念。
藥物治療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它確實對抑鬱症的治療有幫助。
藥物治療,就是在患者無法做到積極思考的時候,拉一下患者,讓患者不那麼難受,從而有能量去引導自己積極思考,做到作息規律,多運動。
很多患者害怕一旦服藥,就再也擺脫不了藥物了,或者忌憚藥物的副作用。
關於副作用,只要是葯,就一定有副作用,但是那些副作用跟抑鬱症發作的痛苦比起來,是可以選擇忽視的。
再說依賴性,抑鬱症患者在治療後期是有可能減葯甚至是停葯的,當然這個過程比較漫長,一定要按照醫囑來,馬虎不得。不然抑鬱複發,情況會更糟糕。
祝好!
你好,可以的。重度抑鬱。我服藥大概一個季度不到自己把葯停了。到現在大概一年多一點,活蹦亂跳的。
還是去看醫生吧,通過癥狀分析來決定治療方法。自愈可能是緩慢的。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不同,有一定的生理機制。關鍵要看你的抑鬱症是以軀體表現為主,還是有一些生活事件導致的,後者通過心理疏導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自學心理學,很難。因為都只是停留在表面。自己無法給自己診治,自己要求自己積極思考就更無法做到了,你看你的表述是要求而不是內心真的希望。我建議做一些心理諮詢。如果要預約在線諮詢的話可以去心事網,我也在上面做諮詢,當然你也可以尋找其他途徑,但是找個人說一說,還是比自己不專業的摸索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