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董卓要廢劉辯立劉協?

劉辯懦弱無能,而劉協則是有膽識有主見的人,肯定是劉辯好控制呀?


題主,你從哪兒看出九歲的劉協有膽識和主見了?就因為他敢和董卓說話而劉辯不敢?那隻能說明劉辯膽小啊!

董卓廢帝另立要的是立威,再殺幾個不聽話的,讓你們看看什麼叫權臣,什麼叫太師!

你還真以為他一個西涼軍閥,幾十年刀頭上舔血的軍旅生涯,什麼高智商高情商的流氓他沒見過?會把劉協的高智商小聰明放在眼裡?智商再高也就是個小孩嘛,皇帝越小越好糊弄!

君不見,漢質帝劉纘還有會稽王孫亮。

一個九歲能識別毒餅,還知道解毒方法,味蕾簡直神醫附體——嚇得梁冀趕緊把他弄死了。

一個十五歲能辨老鼠屎破案,邏輯簡直柯南前世——弄得這熊孩子被廢后,沒兩年就被親哥哥給弄死了。

智商高有卵用,沒權的話人家權臣照樣把你當猴耍!

————————————————————

君不見,劉協多杯具。

九歲的時候因為多說了兩句話被誇了幾句,然後就被董卓推上龍椅,當了傀儡。

十二歲的時候董卓被呂布殺了,自己又被老賊王允控制了幾個月。

然後李傕郭汜進長安,這倆沒事就喜歡在京城打架然後殺大臣。

十五歲的時候李傕郭汜開始玩大的,準備殺皇帝了,劉協就跑路,帶著一些大臣一直跑,從長安跑到安邑,一路上都沒吃好幾頓飯。

劉協好不容易在第二年遇見了曹操,總算在許都安定了下來,然而他還是沒權。

於是二十歲那年自己做大死,想掌權,想親政,於是準備搞曹操,弄然後得貴妃他爹和愛妃都被曹操弄死了;

劉協不死心,然後又叫皇后他爹伏完行動,然而這個伏完有拖延症,一直不出手——劉協二十九歲的時候,伏完死了。

五年後,事情敗露,曹操追究責任,直接讓華歆把伏皇后牽著頭髮從牆壁里拖出來啊,後果自然是砍了,還把她一家子一百多號全砍了,嚇得劉協根本不敢說話。

第二年,劉協被逼著娶了曹操的女兒曹節當皇后,那年他三十五歲,婚姻不自主。

又一年,群臣上書讓魏公曹操進封魏王,自然是同意了。

劉協四十歲的時候,曹操走了,這個保障他二十五年安全的人走了。

沒幾個月,他兒子曹丕就把劉協從皇位上踹了下來。

他這時候才知道:曹操其實對自己真TM好啊!自己要是不作死,那些貴妃皇后也不會死了。不過現在的皇后也對自己很好,她甚至對她篡位的哥哥曹丕說:老天有眼,絕對不會讓你長久的!

自己應該知足了吧,就當個普通人吧!

——————————————————————

我想說,面對那些真正的權臣,皇帝光有聰明和膽大,卻沒有親政,沒有半點實權,這根本沒多少卵用。


欲行篡逆,必先廢立。這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司馬昭殺高貴鄉公而立常道鄉公,桓溫廢晉廢帝而立晉簡文帝,劉裕廢晉安帝而立晉恭帝,蕭道成廢宋後廢帝而立宋順帝,梁武帝廢東昏侯而立齊和帝,侯景廢梁武帝而立梁簡文帝,宇文泰殺孝武帝而立元寶炬,朱溫弒殺唐昭宗而立唐哀帝皆是如此。

須知改朝換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弒君傳位乃是大逆不道之舉,百官離心,天下側目,若是貿然而為的話,搞不好就會像王莽、桓玄那樣身首異處。所以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減少阻力。若是你公然取代一位合法即位的正統君主,必然會遭到朝中百官,天下諸侯的群起反對,遭遇強大的阻力。

而從皇室中另擇新人,就能有效的減少這一阻力。新君因其得國不正,缺乏正統合法性,必然會遭到某些勢力的反對,這就使其根基不穩,不得不以權臣作為依靠,而無力反抗。例如袁紹因為乃是漢少帝舅父何進的下屬,就堅決質疑漢獻帝的合法性,而提出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直接導致了關東諸侯的分裂,而為董卓掃清了障礙。

另一方面,新君畢竟還是出自皇室,其身份還是能影響號召一部分人的。韓嵩就曾勸劉表依附曹操以孝順天子,而無論是反對司馬氏的淮南三叛,還是反對楊堅的尉遲迥之亂,都有一部分地方諸侯以效忠天子的名義歸附權臣,打擊義兵。而如果你公然行篡逆之事的話,恐怕就沒有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便宜可佔了。

所以總而言之,除非你看走眼像爾朱榮選出孝庄帝、宇文護選出周武帝那樣干出自掘墳墓的蠢事的話,廢立君主對於你基本上是樁只賺不賠的買賣。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董卓為了自抬身價,自稱是漢靈帝之母董太后的族人,甚至連董太后之侄董承都因此被招為其婿牛輔的部將。東漢一直是實行外戚專政的,董卓只有獲得外戚身份,才能像何進一樣以外戚的身份輔政,也更容易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而董太后當初是被何皇后和何進所逼死的,其侄董重也是被何進所殺。董卓自然不能讓與她二人關係密切的劉辯繼續留在帝位上了,只有擁立由董太后親自養大的劉協才能顯示自己是董家正統啊!


我看過一個理由,可以試著給題主講講,這和皇帝的見識無關。

這是一種政治,三國至少還是講「禮儀」的時代,劉辯因為宦官與何進等一系列的鬥爭下,由何進,袁紹,曹操等人下登基的,雖然何進死了,董卓趁機攬權,但是論功行賞的話,董卓的死敵袁紹,曹操等等大臣都要有功勞的,董卓於是想了一個很毒的方法,換了個皇帝,這樣一來,袁紹,曹操的等人功勞不僅全無,自己反而更方便的用官職拉攏大臣和犒勞部下。所以說董卓為什麼換皇帝。

這也是日後,袁術稱帝的時候,曹操和劉備拼了半條命也要弄掉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能出現第二個天子,不然自己這個天子就掉價了,劉備以仁德立身,要想打出招牌,必須與最不仁德的事情做鬥爭。

還有就是曹丕登基一定要劉協弄個禪讓,劉備封王,裝模作樣的上個表,登基的時候一定宣稱劉協被曹丕弄死了。

這些都是當時的政治


很多人都說明白了,為啥可以立劉協,我來說說為啥一定要立劉協。

熟悉漢代歷史都應該清楚,外戚干政和宦官當權是兩大特色。縱觀漢朝歷史,皇太后無數次把持朝政,皇太后家族勢力一直是漢代重要的政治勢力。

靈帝駕崩後就爆發了奪嫡之爭,正式因為何皇后家族的強大勢力,才保劉辯當上的皇帝。劉辯登基後,實際上主持朝政的就是他媽何皇后。

史書上寫的很明白,董卓剛開始的時候,帶的兵不超過3千人,董卓不得不耍花招玩障眼法,讓自己看上去很強大,實際上也說明了,當時的董卓勢力其實很很弱的。

你實力弱的話,就必須打擊異己。因為劉辯其實代表的是何皇后外戚勢力集團,雖然當時大將軍何進已死,但勢力依然強大,比如以袁紹為代表的袁氏家族就是擁護何皇后的。所以對於劉辯,董卓根本就談不上任何控制。

而劉協呢,他母親王美人早已經死了,擁護劉協的宦官集團基本上被何進和袁紹殺光了,此時的劉協壓根沒有任何勢力支持,完全是光桿司令一個,這才是可以完全捏在手心的最佳人選啊。

所以董卓想要站穩腳跟,就一定要除掉擁護劉辯的外戚基團,立一個完全沒有勢力支持的弱小皇帝才能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至於智力什麼的,完全不重要啊。你一個人智力再高,沒有勢力支持能幹什麼呢?看看劉協到最後想要除掉曹操,竟然要靠自己的老婆來辦事,實在是可憐的很。


樓上各種莫名其妙的答案實在看不下去了。

1.劉辨當時的年齡按三國志是14歲,按後漢書是18歲,而劉協是9歲。

2.董卓的話可不可信,劉協是不是真的聰明又不好控制,後來的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3.有個故事叫指鹿為馬,和董卓廢立的原理有一定相似。

4.董卓的理想和野心沒那麼崇高,把持朝政對他的吸引力遠不如割據一方做土皇帝,他也不會為自己長久控制皇帝這種事多做什麼考慮。


在你毫無根基的情況下,除非你智商是對手的10倍,或者你是歷史學和政治學高才生穿越過來的。

否則你這點小智商沒有什麼卵用。

何況你智商還比不上董卓和曹操。

不過劉協還算是運氣不錯了,經歷無數動蕩都沒死,劉辯就被董卓滅口了。

自己發動了無數叛亂也沒死。

最後還是善終。

曹家人對你真不錯。

曹髦剛行動一次就被司馬昭殺了


董卓說,他立劉協是因為劉協則是有膽識有主見,劉辯懦弱無能,你信了;

那董卓說,他廢立皇帝不是為了控制皇帝,而是因為他赤膽忠心,想為大漢謀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必須選一個有膽識主見的皇帝,為此不惜隻身得罪天下,你為啥就不信了呢。


給個答案供參考。先反駁兩種說法,

一種是董卓想效仿伊尹霍光興復漢室。董卓這個人是個豪強,生長在羌族地區性格粗獷有計謀但是沒讀怎麼過書,理想不至於那麼遠大,何況從董卓殘暴濫殺的情況來看,明顯不是。劉辯、劉協都是董卓進洛陽的時候已經控制了的,他對外說劉協賢能劉辯無能這不可信,何況劉協那時才8歲。

第二種,董卓殺劉辯是為了廢掉討伐聯盟。說各路討伐諸侯的義旗是迎立廢帝,殺掉劉辯各路諸侯就散了。這種說法,我是醉了。實權派多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義旗哪有那麼好舉,喊喊口號,拉幫結派,伺機奪寶,才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丟出自己的觀點,董卓是為了奪權挾天子令諸侯。東漢中後期,外戚宦官鬥爭不休,到末年基本上是宦官把持朝政,漢靈帝名存實亡,所娶皇后亦被宦官所廢。後立皇后(何太后)出身屠夫之家並無勢力。靈帝欲立劉協,何太后殺了劉協之母,但是宦官力保何太后以及太子劉辯。劉辯登基,立屠戶舅舅何進為大將軍,何苗為車騎將軍。何進勢微,欲誅宦官,內結袁術袁紹,外引董卓,並派部下去地方募兵,事發,宦官先殺何進。袁紹袁術火併宦官,劉辯出逃被董卓控制。董卓入京卻只帶來3000兵馬,一邊頻繁派兵巡邏虛張聲勢,一邊調兵洛陽,一邊立新皇帝扶植自己勢力,所以對於宦官殘餘積極打壓,對於外戚勢力則廢劉辯,殺車騎將軍何苗,排斥袁紹袁術。自此,董卓基本上控制了皇權。


其實董胖子那時需要的是裝個逼,「老子能廢立,老子最牛逼」,至於廢哪個立哪個,誰去關心那麼多……


漢室經歷桓,靈的折騰,已經喪失人心,這為廢立提供了可能性;

董卓進入京城不就,想搞個大新聞來彰顯自己的威望,這就是實行廢立的必要性。

劉協對答如流只是一個引子,不是根本性的原因。沒有劉協,也有其他的劉氏宗親。

——所以說呢,劉協當上大大,既有個人奮鬥的因素在裡面,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我視之為指鹿為馬的事。

誰是我的政敵,一目了然。


劉協生母被何太后毒殺,是由董太皇太后撫養長大的,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何進一家是屠夫出身,劉辯在氣質上明顯不如劉協,十常侍之亂以後在半路遇到董卓,少帝嚇得不敢作聲,當時還是陳留王的劉協直接就問:「你是來護駕的還是來害駕的?」那氣場,董卓也不得不服,當場下馬跪拜。


廢立皇帝,刪改天命,難道還有比這更能彰顯太師威嚴的方法嗎?


卓與帝語,語不可了;乃更與陳留王語,問禍亂由起,王答,自初至終,無所遺失。

卓大喜,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遂有廢立之意。


東晉時桓溫廢海西公立簡文帝,不是他真覺得簡文帝的個性更適合當皇帝,而是他想在朝廷立威


只有顯示他敢於廢立君主才能進一步震懾天下人。


很簡單啊。因為董卓乃是扶漢的忠良,原因如下:

靈帝無道導致天下大亂,內有十常侍等宦官禍亂朝政,外有黃巾邪教起兵謀反。

董卓靠戍守邊關抵禦異族起家,靠征討黃巾亂賊成名,可說是戰功累累。在外戚勢力何進被宦官誅殺後又消滅了十常侍,清理了一群昏聵的士大夫之後廢少帝立陳留王,重整朝綱。

以上是董卓的主要功績。

再來講講董卓的政敵們。

皇甫嵩。此人堪稱東漢末年第一牆頭草加人渣,能與其相提並論的也只有逼宮的華歆。皇甫嵩的主要功績是率眾平定黃巾之亂,董卓當年也在此人手下做事。黃巾賊的實質就是老百姓,據說此人為擴大戰功不聽董卓勸阻連平民婦孺老幼也一起弄死。董卓進京把持朝政時,皇甫嵩一副副跪舔的嘴臉。董卓被點天燈之後,董卓除女婿牛輔以外的親族皆被皇甫嵩所殺,也算是兩面三刀的極致。

太傅袁隗。這人我懶得吐槽,幾乎是躺著坐上了三公的位置,也是東漢末年無能朝臣的代表。最後二袁起兵討董後,恰好給了董卓弄死他的機會。

司徒王允。王允位列三公對東漢幾乎是零貢獻,擅長弄權倒是真的。勾結呂布謀害了董卓之後王允是真的起了挾天子之心,只是眼高手低,後被李榷郭汜誅殺。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東漢名士左中郎將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爹。董卓遇害後,王允把持朝政,蔡邕為董卓說了幾句話就被王允搞進了號子,慘死於獄中。這就說明在當時董卓在漢臣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與後世傳說中那個荒淫無道的形象有出入。

十八鎮諸侯。名字太多不一一列舉。這些軍閥們打著勤王的旗號匯兵討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董卓入京勤王是奉天子詔,十八鎮軍閥師出無名,也就是說十八鎮諸侯討董是十八個軍閥帶著自己的私兵與朝廷對抗。

這裡要說一下,挾天子令諸侯的董卓,挾天子或許董卓有之,令諸侯董卓真心沒有。軍閥割據,天子形同虛設,令什麼諸侯?又有哪個諸侯真的把天子放在眼裡了?

軍閥割據民不聊生外戚宦官邪教加一起這爛攤子可說是無解,這才是東漢敗亡的根本原因。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及也。

而董卓抵禦外族平定黃巾入京勤王食漢之奉祿行漢臣之事何罪之有?一句權臣足矣。

從入仕平亂到進京遷都最後身死,董卓唯一的罪過就是沒有搞定十八鎮諸侯,為漢末的亂世拉開了序幕。

這裡要安利一部三國題材的港漫火鳳燎原,我個人認為這部漫畫對董卓其人有很好的詮釋。


獻帝母親董後和董卓,有點親戚關係。就算沒有親戚關係,修一下家譜就得。


劉辮被嚇著了,弟弟劉協反倒沒有。董卓一大老粗看不慣就把他廢了。


那隻不過是董卓的借辭,主要的不是誰英明,而是董卓廢的舊帝,立的新帝!


推薦閱讀:

為何孫權不追尊孫策為帝,司馬炎卻尊司馬師為帝?
袁術為何敢稱帝?
三國時孟獲怎樣做才能一統天下?

TAG:歷史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漢朝 | 改朝換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