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皮膚和人類皮膚區別在哪裡,人造皮膚髮展現狀和前景有哪些方面?


人造皮膚是一種醫用紡織品材料。

Q1 人造皮膚和人類皮膚區別在哪裡?

首先得明確,人造皮膚是幹什麼的?我們為什麼需要人造皮膚?

像下面這樣的新聞報道,我們屢見不鮮

&" dw="392" dh="73"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392" data-actualsrc="//i1.wp.com/pic3.zhimg.com/50/99ec97a3cb51576ee52aa63c259e2de4_hd.jpg">

&" dw="573" dh="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57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61ecf28ac7f4a569bd358cc96372bf4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2.zhimg.com/50/461ecf28ac7f4a569bd358cc96372bf4_hd.jpg">

&" dw="572" dh="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57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fa74f5777086d80930480361920685a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2.zhimg.com/50/bfa74f5777086d80930480361920685a_hd.jpg">

&" dw="499" dh="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4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32009a767c0b1f6e5bb1763886b67f8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4.zhimg.com/50/832009a767c0b1f6e5bb1763886b67f8_hd.jpg">

「五指併攏時,一隻手掌的面積是全身體表面積的 1%。你可以想像 44%的燒燙傷面積有多大。」(人造皮膚,離我們有多遠,河北日報)

據統計,中國每年燒傷與潰瘍患者達到 1500 萬人,其中需要進行皮膚移植的病例在 350 萬人。(人造皮膚,離我們有多遠,河北日報)

這些不幸不僅僅帶給人們難以想像的痛苦,還會有生命危險。(為什麼大面積燒傷會致死? - 燒傷

進行皮膚移植時,會「拆東牆補西牆」,把患者身上健康的皮膚取下來,再進行移植。

這樣做一來會產生新的傷疤,二來在大面積燒傷的情況下,可供移植的皮膚所剩無幾,皮膚移植也會非常困難。(有採用異體皮,即別人身體上取下來的皮膚的情況,但是來源少,還會引起一些倫理問題。)

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留住更多大面積燒傷病人的生命,我們就開始想方設法研發材料,來儘可能替代自體皮膚。

然而目前,我們的技術還遠遠達不到直接由人造皮膚替代自體皮膚。因此現有的人造皮膚多作為敷料、載葯膜等使用。重度燒傷患者進行皮膚移植時,需要對待移植皮膚進行培養(20天左右)。應急情況下,防止創面感染、病人過度脫水,就得先採用人造皮膚進行治療。

後續治療中,身體結痂,痂下出現感染時不容易被發現,可能造成創面加深。採用較高透明度的人造皮膚,方便觀察,發現積液時可以及時處理,避免感染。

Q2 人造皮膚髮展現狀和前景有哪些方面?

全世界都在對人造皮膚進行研究。

日本近年來研發出一種創可貼型的人造皮膚。用豬的膠原蛋白纖維製成高密度高強度的薄膜。這種材料透明度高,方便觀察創口。在對大鼠實驗中,發現與膠原蛋白結合好,可以促進新的皮膚生長,且不留疤。此外,還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常溫就可以保存,因此資源設備不足、地區偏遠的醫院也可以使用。

2010年起,鮑哲楠(美)帶領的團隊開發的有「觸覺」的人造皮膚。

該人造皮膚有兩層結構:外層是用柔軟的碳納米管製成的可以感知壓力的電子感測器。內層是可將壓力信號轉化為電子信號,並傳遞給大腦的柔軟電子電路。

該皮膚還具有較好的彈性(作為材料的聚二甲硅氧烷,也就是很多洗髮水裡含的「硅油」,具有良好的彈性)

鮑的團隊改造了實驗鼠的大腦神經細胞,使得大腦能夠接受這種電子皮膚傳遞出的信息,感知壓力的變化。比如有一隻蒼蠅或蝴蝶停留在電子皮膚表面,它能清晰感知到壓力的變化,且感應速度極快。這種材料在假肢、機器人等等領域優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能做到壓力大小感知,他們還在為實現痛覺、溫度感知而努力。

此外,這種材料還可以應用於觸控屏領域。

這種電子皮膚具備良好的自愈能力,當其受到損傷後,幾秒內其強度和導電性就恢復到原來的 75%。30 分鐘過後,它幾乎恢復如初。如果應用到手機屏幕上,或許人們就會擁有一個屏幕摔碎也能神奇恢復的手機。 (人造電子皮膚:延伸人類的觸感,科學導報)

就人造皮膚的國內外研究水平,我也和相關的老師交流過。

目前,國內對於人造皮膚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組織結構層面,而美日等對人造皮膚有深入研究的國家已經開始針對人造皮膚的功能進行研究了。

我國的人造皮膚研究,任重而道遠。

在深感人造皮膚研究困難的同時,也能打心眼裡生出一份對大自然的敬畏來。


不知道有沒有人嘗試過用ips分化為皮膚來移植.....

剛發了一篇文章用ips 分化為皮膚的....


推薦閱讀:

既然地球已經不堪重負,為什麼人類不控制人口數量?
如果能夠實現人體冬眠,你願意去 50 年後的世界嗎,為什麼?
人類的壽命是否限制了科技發展的速度?
如果人類會飛,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NASA發現在火星上存在適宜人類居住的一片區域,會對當前國際格局和人類未來產生什麼影響?

TAG:科技 | 人類未來 | 醫學 | 紡織學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