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交易時,你都看過哪些上市公司描述的有意思的故事?

來自這個問題下:什麼是止損?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傳統的股票交易,無論投資還是投機,都是基於story這玩意。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資金,市場,交易員更多交易員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粥富帥@粥啡啡邀。有一個很好的股票的故事是這樣的:

美國有一家綠色食品公司,賣植物蛋白飲料、有機牛奶、植物沙拉。這家公司佔據了食品行業里增長最快的類別,而且在這些類別里,擁有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這家公司有廣闊的國際增長空間——在歐洲糟糕的宏觀經濟下,它每年在歐洲實現20%以上的銷售增長以及30%以上的利潤增長,而且正打算進入中國和拉美市場。所有賣方分析師都喜歡這家公司,但作為上市公司的這段時間裡,這家公司的每一個季度報告都比賣方的預測還要亮眼,而且它還每次都告訴分析師們:你們未來的預測也太低了。在美國食品整體增長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可口可樂、達能、通用磨坊這些公司都在積極收購增長快的小公司。可能再沒有誰比這家公司更好了。假設可口可樂把這家公司的產品放到供應鏈上,依靠他們和零售商強大的關係,可能通過中國和拉丁美洲的增長就能把公司銷售翻一倍。這樣看來,也許這家公司會被高價收購?

這家公司的所有重要產品銷售增速都在下降。這不僅是公司自己的問題,而是它所在的產品類別增速在放緩。這讓人不禁懷疑所謂植物蛋白,其實就是糖水吧,十年還以後會有人喝嗎?這家公司雖然增長驚人,利潤表亮眼,但自由現金流為負,需要不斷地借債和發股票。很多投資人認為,自由現金流/利潤是利潤質量最好的衡量方式,這樣來看,這家公司利潤的質量未免有點問題。這家公司的CEO是一個很值得懷疑的人。他之前在一個牛奶公司做CEO,對投資者說:我們沒有任何現金流的問題。緊接著這個牛奶公司就現金流斷裂,讓股民賠錢無數。他自己倒是過得很開心:他把這家牛奶公司里最好的生意——也就是咱們在講的這家公司——篡在一起,分拆出來,自己當CEO,然後他就可以繼續擁有能列成一隊的私人飛機。這家公司的股票貴的離譜。標普平均P/E 17倍,這家超過45倍——作為一個食品公司,擁有互聯網或者生物科技公司的估值,這樣不是很合適吧?最近,這個公司依然在給出漂亮的財報,股票卻不再增長。也許股民終於覺得,這個估值太離譜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是很複雜的嗯。不構成對這家公司正面或者負面的意見。


謝邀 @韋昌明

最近看到個新聞,國務院號召加快 3D 列印的研究和製造,然後國內貌似掀起了一輪 3D 列印的熱點,內心不禁莞爾了一下。

這是過去兩年美股幾個 3D 列印概念股的走勢圖

3D列印的概念,老美早在14年就已經炒過,我沒有細細研究過,不過結論無非就是缺少實實在在的利潤唄,像成本降不下來,市場還不認可等等~

不過,最有意思的是綠色的那條線 Voxeljet 這家公司,為什麼這家公司有意思呢?這家是公司是在3D 列印概念雞犬升天的時候,及時串上來的,結果上市後沒多久,就被做空機構 citron 盯上了,對,就是那個做空恆大的citron。這貨洋洋洒洒的寫了一篇做空報告,名字倒也取得爽快: VEJT is a total fucking joke !

內容是什麼呢?這家公司的市銷率,能夠達到89.8,遠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比如DDD和SSYS 分別是16.9 和 13.4。

不過更奇葩的是,這家公司2013年就賣了3台他們家的機器,總共收入470萬美元,這還沒完,這錢還居然是以融資租賃的形式買的,而且債權人就是VEJT這家公司,說白了,我借你錢來買我家的產品,然後我再給別人說,我產品賣的還好,然後我再去融更多的錢....

報告在這裡:http://www.citronre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2013/11/vjet-Q1-comment-final.pdf

最後,看到前面有人提到 Herbalife 哎,我三年前寫過一篇這件事,無恥的推薦給大家看看啦,當時寫的還很爛啦~

康寶萊會被扎空嗎?——比爾·阿克曼的道德困境 - 聞見異辭 - 知乎專欄


講個驚心動魄的吧!

(交易大廳樣圖,類似於菜市場)

「無論做什麼交易,錯誤都在所難免,但關鍵是看你怎樣處理這些錯誤。」

在期貨交易中更是如此,例如,有人會將「買進」手勢誤為「賣出」手勢,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購進合同,有人可能不夠謹慎,有人可能本該購買6月份期貨卻買進了3月份期貨,等等。一旦失誤,就會給銀行造成損失,在出現這些錯誤之後,銀行必須迅速妥善處理,如果錯誤無法挽回,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該項錯誤轉入電腦中一個被稱為「錯誤賬戶」的賬戶中,然後向銀行總部報告。

事件的主角就是這位,尼克·李森(Nick Leeson),

尼克·李森(Nick Leeson)於1992年在新加坡任巴林銀行期貨交易員時,巴林銀行原本有一個賬號為「99905」的「錯誤賬戶」,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錯誤。這原是一個金融體系運作過程中正常的錯誤賬戶。1992年夏天,倫敦總部全面負責清算工作的哥頓·鮑塞給尼克·李森打了一個電話,要求尼克·李森另外設立一個「錯誤賬戶」,記錄較小的錯誤,並自行在新加坡處理,以免麻煩倫敦的工作。於是,尼克·李森馬上找來了負責辦公室清算的利塞爾,向她諮詢是否可以另立一個檔案。很快,利塞爾就在電腦里鍵入了一些命令,問他需要什麼賬號。在中國文化里,「8」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因此,尼克·李森以此作為他的吉祥數字,由於賬號必須是五位數,這樣,賬號為「88888」的「錯誤賬戶」便誕生了。

 幾周之後,倫敦總部又打來電話,總部配置了新的電腦,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規矩行事,所有的錯誤記錄仍由「99905」賬戶直接向倫敦報告。「88888」錯誤賬戶剛剛建立,就被擱置不用了,但它卻成為一個真正的「錯誤賬戶」存於電腦之中。而且,總部這時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現的錯誤很多,但尼克·李森都巧妙地搪塞而過。「88888」這個被人忽略的賬戶,提供了尼克·李森日後製造假賬的機會。如果當時取消這一賬戶,則巴林的歷史可能會重寫了。

1992年7月17日,尼克·李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僅1個星期的交易員金·王犯了一個錯誤:當客戶(富士銀行)要求買進20份日經指數期貨合約時,此交易員誤為賣出20份,這個錯誤在尼克·李森當天晚上進行清算工作時被發現。欲糾正此項錯誤,須買回40份合約,表示至當日的收盤價計算,其損失為2萬英鎊,並應報告倫敦總公司。但在種種考慮下,尼克·李森決定利用錯誤賬戶「88888」,承接了40份日經指數期貨空頭合約,以掩蓋這個失誤。然而,如此一來,尼克·李森所進行的交易便成了「業主交易」,使巴林銀行在這個賬戶下暴露在風險部位。數天之後,由於日經指數上升200點,此空頭部位的損失便由2萬英鎊增為6萬英鎊了(註:尼克·李森當時年薪還不到5萬英鎊)。此時,尼克·李森更不敢將此失誤向上呈報。

另一個與此同出一轍的錯誤是尼克·李森的好友及委託執行人喬治犯的。喬治與妻子離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並開始自暴自棄,尼克·李森喜歡他,因為喬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員之一。但很快喬治開始出錯了,尼克·李森示意他賣出的100份9月的期貨全被他買進,價值高達800萬英鎊,而且好幾份交易的憑證根本沒有填寫。

如果喬治的錯誤泄露出去,尼克·李森就不得不告別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將喬治出現的幾次錯誤記入「88888」賬號對尼克·李森來說是舉手之勞,但至少有三個問題困擾著他:

一,如何彌補這些錯誤;

二,將錯誤記入「88888」賬號後如何躲過倫敦總部月底的內部審計;

三,SIMEX每天都要他們追加保證金,他們會計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賠進多少,「88888」賬戶也可以被顯示在SIMEX大屏幕上。

為了彌補手下員工的失誤,尼克·李森將自己賺的傭金轉入賬戶,但其前提當然是這些失誤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損失金額也不是太大,但喬治造成的錯誤確實太大了。

為了賺回足夠的錢來補償所有損失,尼克·李森承擔了愈來愈大的風險。他當時從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為當時日經指數穩定,尼克·李森從此交易中賺取期權權利金。若運氣不好,日經指數變動劇烈,此交易將使巴林銀行遭受極大損失。尼克·李森在一段時日內做得還極順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將「88888」號賬戶虧損的600萬英姿轉為略有盈餘,當時他的年薪為5萬英鎊,年終獎金則將近10萬英鎊。

如果尼克·李森(Nick Leeson)就此打住,那麼,巴林的歷史也會改變。

除了為交易員遮掩錯誤,另一個嚴重的失誤是為了爭取日經市場上最大的客戶波尼弗伊。1993年下旬,接連幾天,每天市場價格破紀錄地飛漲1000多點,用於清算記錄的電腦屏幕故障頻繁,無數筆交易的入賬工作都積壓起來。因為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交易記錄都靠人力,等到發現各種錯誤時,尼克·李森在一天之內的損失便已高達將近170萬美元。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尼克·李森決定繼續隱藏這些失誤。

1994年,尼克·李森對損失的金額已經麻木了,「88888」賬戶的損失由2000萬、3000萬英鎊,到7月已達5000萬英鎊。事實上,尼克·李森當時所做的許多交易是在被市場走勢牽著鼻子走,並非出於他對市場的預期如何,他已成為被其風險部位操作的傀儡。他當時能想的,是哪一種方向的市場變動會使他反敗為勝,能補足「88888」賬戶的虧損,便試著影響市場往那個方向變動。

1994年下半年,尼克·李森認為,日本經濟已開始走出衰退,股市將會有大漲趨勢。於是大量買進日經225指數期貨合約和看漲期權。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與願違,1995年1月16日,日本關西大地震,股市暴跌,尼克·李森所持多頭頭寸遭受重創,損失高達2.1億英鎊。

這時的情況雖然糟糕,但還不至於能撼動巴林銀行。只是對尼克·李森先生來說已經嚴重影響其光榮的地位。尼克·李森憑其天才的經驗,為了反敗為勝,再次大量補倉日經225期貨合約和利率期貨合約,頭寸總量已達十多萬手。

要知道這是以「槓桿效應」放大了幾十倍的期貨合約。當日經225指數跌至18500點以下時,每跌一點,尼克·李森先生的頭寸就要損失兩百多萬美元。

「事情往往朝著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這是強勢理論的總結。

2月24日,當日經指數再次加速暴跌後,尼克·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貨公司的頭寸損失,已接近其整個巴林銀行集團資本和儲備之和。融資已無渠道,虧損已無法挽回,尼克·李森畏罪潛逃。

巴林銀行面臨覆滅之災,銀行董事長不得不求助於英格蘭銀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這時的損失已達14億美元,並且隨著日經225指數的繼續下挫,損失還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各方金融機構竟無人敢伸手救助巴林這位昔日的貴賓,巴林銀行從此倒閉。

一個職員竟能短期內毀滅一家老牌銀行,究其各種複雜原因,

1:不恰當的利用期貨「槓桿效應」,並知錯不改,以賭博的方式對待期貨,是造成這一「奇蹟」的關鍵。

2:從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交易與清算角色的混淆。

3:巴林銀行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李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balabala...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便是巴林銀行在1994年底發現資產負債表上顯示5000萬英鎊的差額後,仍然沒有警惕到其內部控管的鬆散及疏忽。在發現問題至其後巴林倒閉的2個月時間裡,有很多巴林的高級及資深人員曾對此問題加以關切,更有巴林總部的審計部門正式加以調查。但是,這些調查都被尼克·李森以極輕易的方式矇騙過去了。尼克·李森對這段時期的描述為:「對於沒有人來制止我的這件事,我覺得不可思議。倫敦的人應該知道我的數字都是假造的,這些人都應該知道我每天向倫敦總部要求的現金是不對的,但他們仍舊支付這些錢。」

從金融倫理角度而言,如果對以上所有參與「巴林事件」的金融從業人員評分,都應給不及格的分數。尤其是巴林的許多高層管理者,完全不去深究可能的問題,而一味相信尼克·李森,並期待他為巴林套利賺錢。

任何人都難免犯錯,但在市場上任何一點細小的差錯都會引起意想不到的變化,多買一份或是買賣方向相反,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損失。今天坐在你旁邊的職員,明天有可能因為細小差錯就被辭退。複雜精細的無法容忍再小的錯誤。為什麼有「金融工程師」?金融行業的複雜性和精密性不亞於航空航天行業。每一次的交易必須謹小慎微不可,一不留神,滿盤皆輸,而且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保持理性,不能犯錯。

交易?那是戰場!


本周親歷,場外配資相關

今年年後幫發的幾期信託,由靠著配資行業風口迅速擴大規模的西部某大省信託公司和某股份制銀行託管和出資,銀行要求劣後:優先做到1:3,信託公司講,劣后里面你再找份夾層吧,好了,發出來的槓桿是劣後:夾層:優先是2:1:9,反正對銀行沒有區別,信託公司把控夾層風險,具體金額是6000萬:3000萬:27000萬,總共3.6個億。

信託合同上一條規定是單一股票最大持倉不得超過總資產20%,對於可能出現的被動超限,取持倉價和現價的孰低價格,對於停牌股票不會按照公允進行折算。當信託單位凈值低於0.95警戒線時,持倉要求低於60%,低於0.92就全部平倉。

重點來了,這個賬戶總共3.4個億,處於警戒線和平倉線之間,但裡面某一股票有35%的倉位,牛逼的是這個股票在7月初停牌至今,復牌後不知道幾個跌停,而且目前還完全合規。當初買入時候信託賬戶有浮盈,按合同約定的20%比例限倉,建倉後該股票一路上漲,同時其他股票近兩月又狂跌,造成被動倉位超限,但按照上述合同條例,對於劣後方而言沒有任何違約的情形可導致信託公司採取強制措施。所以現在夾層方要求信託公司出面讓劣後方追加風險保證金,信託公司直接回絕,原因是照合同沒有出現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情況。夾層問,那這個是當初你們產品設計的問題,停牌股票應該做折價處理,你們應該出個補充條款來限制,信託公司答,這個大盤我們也沒有想到會這樣走,而且這個產品的情況又是極端的極端,已經超過我們的想像了。

目前這個信託產品只能等停牌股票復牌才能有結果了,雖然不具備普遍性,但也絕不是個例,夾層甚至銀行的優先資金都有可能虧損,國內的金融機構的不成熟可見一斑。

再講一個,此類信託低於平倉線平倉後,按照某股份制銀行的要求,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補足風險保證金到警戒線以上,否則清盤。清盤結算是這樣的,存續期不滿半年的,利息按照半年支付,超過半年的,少則一個月違約金,多則按照一年計息,有配資公司甚至只要你打保證金,利息都不要了,穩住存量再說,為什麼,對比兩融數據,4,5兩月新發的信託數量和資金規模環比之前都是幾何級增長,違約金一賠馬上傾家蕩產,某銀行背後偷著樂吧。


我家的蚌跑了


謝邀。

其實所有的story都在盤面上。

比如,6月以來大盤的急跌,每一次的反彈,都是有人在抄底,每一次的抄底都會被市場屠殺,一次又一次,直到虧爆倉。然後作為空倉的人,我會在市場外面一邊看一邊笑,哈哈哈,又在抄底,跌成這種樣子還敢抄底,膽子真是大。當然我在場外笑場內人的時候,有些時候我也會被嘲笑,成為場內那個虧損的人,不過並不多,因為我很少逆勢抄底和抄頂,小虧損不少,但是從來沒有被套過,只有節奏沒踩對導致的虧損,自己的交易經歷有時也會讓自己忍不住笑,這都是一個個的story。

除此之外,更多的故事都是來自身邊的人,比如被套在5000點之後,一直在那邊吐槽說回到4000點之後就出來,然而真到了4000點之後,又會在那邊猶豫,又在那邊糾結要不要出來,結果最後還是沒有出來,然後就一直被套,套到現在3000點還不到,總之就是看著別人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一次又一次的掙扎,還不願意改,看起來就會忍不住想笑,當然某種程度上是很殘忍的,但是市場就是這個樣子,大多數人都是虧損的,沒有辦法。

其實,在這樣一種瘋狂的牛熊市中,身邊到處是故事,股市。比如:

等大盤漲到5000點我就拋,,,

3000點一定就是底了,,,

明天一定反彈,沖漲停,,,

明天降息降准,一定要漲,,,

.............................

最後放一本書供po主看吧,裡面有有趣的story,不過其實自己的交易經歷都是一個個有趣的story,只是大多數人不願意反思自己錯誤的交易而已。

《股票作手回憶錄》


華麗家族,有興趣的去看下他的年報,一定會為你帶來驚喜。最近主要研究方向空間傳送


002357 16塊入的

然後一直捏到大概37的時候,即6月初,連續三晚做夢夢到暴跌該拋了。

但是夢裡又會出現一句經典中二台詞,「敵人恐懼我貪婪..."

於是都忍住了...而且之前設立的價格在45清倉...

6月12日差43.8,嗯...完美主義再等等吧...當晚給好友電話說我周一準備清倉了!

6月15日十字星上下影線都還蠻長的...敵人恐懼我貪婪再忍一手到45啊啊啊啊啊

6月16日, ..封停..無語.....

6月17日,35果斷清倉.... 損失慘重....

後來想起以前看王亞偉的文章,他初期也會為了幾毛錢,損失上千萬的利潤。

好多經驗在操作之前都有去學習,然而相似心態總會讓情節不斷重複出現,這就是人性咯!非要血淋淋的教訓才會更深刻..

PS:股票作手回憶錄是本好書~


中國人是increasingly不會說Chinese了,anything都要加個English,看著都讓人uncomfortable。


謝邀。

要說有意思的故事,我覺得有:

1.《股票作手回憶錄》,當初一個在私募的校友前輩推薦的,第一遍看沒感覺,後來有一段交易經歷之後再看,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收穫,越看越感覺震撼人心。

2.網站上看各個投機界名人傳記,經常有收穫。

3.自己的投機成長經歷,也是故事。


必須有華麗家族600503,主業地產,此前毫無高科技產業背景。(有興趣的觀者可以去翻翻公司公告)涉足的定增項目從石墨烯到機器人再到臨界空間飛行器(徐翔參與定向增發),亮瞎一眾股民狗眼,搞出什麼超時空傳送個人覺得只是時間問題。


謝邀。因為是做技術分析的交易者,所以沒有什麼精彩的故事分享。但是可以談談交易里的故事。

交易大師 stanly kroll 有句話說的很經典,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在個人的交易經歷中,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確實存在這樣三種人:第一種牛人曲高和寡,不願交流,安心交易;第二種牛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第三種二把刀不知所云。跑題了,回來。

交易這行很神奇,充分地驗證了個體的差異性,你沒有辦法讓兩個人都在講同樣的故事。即便看起來在講同一個故事,出入場策略與點位也不會完全一致。

有人看基本面的故事,有人看技術面的故事。不論看哪一面的故事,都無所謂,拿業績講話。我的老師父,堅守「價格消化一切市場行為」,全部都是技術分析,只關注價格和量倉,說的話也很簡單,入場半小時,必須走出來行情,否則就是我錯了。

程咬金,三板斧,打的過就上,打不過就撤。可是要知道,十年磨一劍。


因為生物入侵導致水產下降。


st博元最近有個公告說收到董事長老同學的8億人民幣無償捐贈,理由是該同學不忍心看到老同學的公司退市,該同學持有st博元1400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公司二股東!增持2000股!!就前幾天的事


之前有個客戶,膽子很小,畫線又特別准;

但它往往在10點半左右,把票丟了,然後漲停了;

6月十幾號的時候,他還在跟我說,這次膽子 要大點了了

結果沒有結果了,犧牲在了一線!


說到交易story,其實也沒那麼高大上,初期倒是恐懼,貪婪,憤怒。。。一系列情緒都很突出,以此面對盤面當然是猶如戰場,但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並能夠穩定盈利後,也就慢慢地平靜了下來,畢竟這時已經算是經歷了風浪吧,同時也堅定了,自信了,淡定了,坦然了。。也孤獨了。資質淺薄就說這麼點點吧


推薦閱讀:

TAG:故事 | 股票 | 股票交易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