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員工工作那麼累,為什麼投行不僱傭更多的員工解決這一問題?
總是聽說投行工作人員幾夜不睡覺,一直有一個疑問,投行為什麼不多僱傭些員工,這樣效率也比一個人熬夜下高
還是解釋下投行的收入吧,一般理解的投行當然不是只有萬把月薪,可是分階段來看的話,假如你成長很快,入職不久就現場負責,然而職級沒那麼快跟上來,也還不是保代,那在你付出了極大勞動的同時,除了年終獎之外,你是有可能每個月就拿萬把塊的,別說項目獎了,2011年入行的都懂。我不是要貶低投行的收入,只是想說很多時候沒有外面看的那麼美好。
國內投行。
先說下通宵,通宵一般都是發生在你要報材料要公告之前,這時候通宵的工作已經不是你再去做什麼分析弄什麼方案了,而大多是檢查和核對。在這個階段加人力的意義不大,一是就那麼幾天了,身為主要項目人員的你肯定也是要通宵去看你自己才放心的,加人不能替代你的工作,況且加進來的人對項目不熟,除了最簡單的低級錯誤,其他的問題他可能都看不出來,因為他對信息不敏感。
那麼一開始就給你多加五個人?那顯然又沒必要,分獎金的人多了,效率的提升卻有限。
接下來說核心,為什麼加人提升的效率有限,因為投行現場工作的效率是由核心人員的能力決定的,而不是簡單的由人數決定。投行工作是分階段的,往往還環環相扣,不是一桌飯,大家人多先吃完的贏,而是你就一個廚子,一道道菜上,決定你什麼時候吃完的是這個廚子什麼時候能把菜做出來。而且菜的原料也是一個個到的,你加廚子還不行,核心人員把控了所有的資源出入,他這個位置的效率決定了整個項目工作的效率,你給強的項目經理三個人,可能會比弱的項目經理帶八個人做的更好。
投行一個團隊十五人,其中承攬領導一人,高齡員工一人,富二代來蹭個體驗一人,專業牛逼卻不會盤活整個項目的技術哥一人,拿個固定薪酬混日子一人,剛畢業各種名校然而不頂用五六人,剩下的才是骨幹,一個項目只會放一個骨幹,放兩個就是浪費,你要加骨幹,你就得有那麼多項目,項目少骨幹多,你絕對留不住人。
最後,投行工作的辛苦絕對不在於加班和通宵,但凡收入尚可的打工族,加班都是常態,這點覺悟還是要有,相比其他工作,最大的辛苦還是在於壓力,如前文所說,信息和資源的出入口只有你一個的時候,意味著責任都在你身上,別想放鬆,你一停滯,所有的信息交換都停滯,所有的項目工作都放緩,你不過一個萬把塊月薪的偽白領,幾個億的事情你負責的起么!
這是一份好工作,這裡的下限不低上限很高很高,如果你夠優秀,這份工作會給你回報,快就三年遲也就五年,但有時,也許你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好,那你在疲憊之餘其實什麼也得不到。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包括我在內。之前考慮過一些可能的原因,但想得不系統。剛剛在Quora上找到了這個問題,並且下面已經有幾個高票答案了:Why do investment bankers need to work long hours?
翻譯解釋幾個個人以為有道理的原因:
- Work hours obey Parkinson"s Law, where 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 80% of the work is done in 20% of the time, basically the conclusion and analysis. Frequently, the conclusion is more or less drawn before the analysis. Remember this is primarily a "sales" job. The remaining 80% time is spent "perfecting" the pitch. Junior bankers spend their time making docs/memos/presentations look *pretty*, adding inconsequential analysis, adding footnotes, looking for typos, etc. The work is iterative and expands as to fill all the time until the day of the client meeting. Increasing headcount does not solve Parkinson"s Law.
帕金森定理(不是手抖那個):在工作能夠完成的時限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時間都被填充為止。80%的工作量是在20%的時間內完成的,剩下的80%時間都被用來「潤色」,做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分析啦,加點腳註啦,檢查拼寫錯誤啦神馬的。這部分工作重複性很高,因此僱用更多的年輕員工並不能顯著縮短工作時長。
- Work "load" displays spiky characteristics. You spend a lot of time waiting for feedback and turnaround. There are a lot of bottlenecks in the banking process and junior bankers sit at the bottom/last part of the process, ie. junior bankers sit around waiting for a series of bottlenecks to unclog before they can do their thing. The unclogging generally happens at the end of the day (I"ll elaborate on my next point), so the junior banking work usually starts to happen end of the day. Increasing headcount is not effective against "waiting time". Put differently, you don"t want to add headcount (a fixed cost) to solve a spiky work load (a high variable load).
一大波工作在下班時間接近。投行的流程非常繁雜,一項任務往往需要不同部門的很多經理和員工經手。等這些人完成他們負責的部分,已經到了下午5-6點。年輕員工處於食物鏈最底端,很多工作必須等上層處理或批准完畢才能開始做,干到深夜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流程造成的時間限制自然也無法靠僱人解決。
- Splitting up the work among mid-level and junior bankers is inefficient in terms of lost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 It is much better for a small number of very talented people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the company(s) and the transaction. Two guys sitting in every meeting and reading every document learn way more than 5 guys splitting up all the meetings/documents.
一個項目分給太多人做很沒效率。
- Assuming that the work gets done, it"s much better to have a small number of great people working on your deal team, rather than lots of pretty good people. In other words, one A+ guy is better than three A- guys.
這也是我的理解。假設有20萬美元預算,雇2個普通人每人10萬,不如雇1個牛人20萬全給他。
都瞎說!!投行工作加人是能提高效率的,但是加正式員工會有人來搶獎金,於是。。。。。。鐵打的MD,流水的實習生!什麼加人不能提高效率,扯淡!大部分項目在工作量最大的時候都是猛招實習生解決的這世界上沒有 一個實習生做不完的項目,如果有,那麼兩個。僅限國內IBD當然,外資的同事們還要忙著給自己的頭髮造型,給自己買名牌包
手機碼字
本人國內券商IBD出生,現已轉行原因如下:
1、實習生也幫不上忙,還要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保代教。腿後退,也不一定教的會。
2、分錢時候分母大了,僧多粥少
3、人多不一定威力提升,也不是邊際效應遞減。有時候是減分項,溝通成本高。
實習生再多,呵呵,有毛用,項目需要的是強大的攻擊輸出型選手。加入和提高效率沒有聯繫。對於這種項目,提高效率有什麼意義呢?效率上去了,項目總收入會被砍下來的,最終仍然會是這種持續加班的。
聽說程序員工作那麼累,每年都有程序員猝死,為什麼不多僱傭程序員來解決問題?
都是實習生在干啊,而且現在國內券商給實習生都不發實習工資,每天就給報銷餐費一部分,還是實報實銷,有的連來迴路費也不補貼,你說誰姓資誰姓社,一目了然啊!
效率提升有限,錢卻分掉很多。
加州理工學院,每年只招百十來個人或者稍多一些,本碩博大概總共才千把人。為啥?
合格智力的人難找啊!
諮詢投行等工作,大多數需要人的綜合素質很高,阿狗阿貓找過來,很可能忙沒咋幫上,亂倒添了不少。
忙不過來找人的,主要是商業銀行,流程業務嘛,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行,能人發揮不了能幹,笨蛋也不會闖出太大的禍。
這就是勞動生產率!不多招人就是為了,不被低水平勞動力拖低整體勞動生產率,不然收益率會由此拖低。國家主席也挺累的。
已經多僱人了,雇了很多實習生
當然不能直接說不發實習工資
應說:沒有pay,但帶隊保代人很nice,能學到很多東西,要求抗壓能力強,不符(服)者勿投最後學到了什麼呢?大概是印表機複印機的維修技巧,以及底稿裝訂搬運的經驗吧我司習慣於付倆人的工資雇一個人干五個人的活兒....雖然也不是投行
因為投行這種服務類行業,對人才在學歷和能力兩個方面的要求比較高。而要吸引到學歷和能力都比較高的人才,基本上有兩個影響因素:1,工作本身有趣。2,工作回報(工資)高。對於投行的工作來講,外界看起來他們的工作非常光鮮,但是實際上基本上只有到了VP或者MD這樣可以和客戶接觸的層次才會比較光鮮。而對於大部分入職1~5年的員工來講,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搜集資料和處理Excel表格。也就是投行的年輕人做的工作很多時候並沒有太多樂趣可言。在第一個因素不太具備的情況下,那投行吸引人才就必須要用第二個因素,也就是給年輕的員工也開高工資。然而一個項目能拿到的錢是一定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維持員工的高薪,就不得不控制員工的人數。而一個項目的工作量又是一定的,所以每個員工工作的時間就相應的變長了。另一個角度講,投行員工的時薪其實並不是很高,這也就是說實際上他們的單位時間的工作並沒有特別高的意義,所以他們需要工作很長時間來獲得高於普通行業的工資,從而吸引非常優秀的人來投行工作。
1、其實就只有報材料那幾天比較累2、人越多越難協調3、培訓成本太高4、多一個人就多一個人分錢………
如果僱傭更多的人,那麼在項目平均收益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員工薪水就會降低。這樣還能吸引到top學生進入這個行業么?本身這是一個依靠精英理念和高薪維持的行業,那麼精英(學歷、能力、背景都很優秀的人材)為什麼來這裡?原因還是薪水、職業發展、精英的光環。少了很重要的薪水環節,還怎麼吸引人才呢?更何況,對於US來說,Analyst的起薪並不能算高薪了。
新來的還不夠教的了,不如自己干;實習生一堆一堆的,雜活找學生就行
用高薪僱用符合要求的人才,給2倍工資干3倍的活。
雇一個人,付兩個的錢,干三個人的活,精英主義。
感覺互聯網公司也有這個現象。感覺有幾個原因。
一是是否能吸引到人。因為工作機會的信息是不充分透明的。求職者其實是無從挑選。很多工作負擔難以量化,外界也不知道。只能提高薪水,這數字是外界可以知道的。吸引求職者。
二是機會。由於工作挑戰大。這些公司要吸引最有渴望的人。這些人是不介意工作時間長。有些人想要賺更多錢而沒有機會,這些公司至少提供了一個這樣機會。吸引有需求,有渴望的人。
三是成本。稅收結構的成本,和管理成本。人多了,分的錢就少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世界被財富頂層的人所控制?
※估計量(estimator)服從正態分布是什麼意思?
※IFRS 9 對中國銀行業會帶來哪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