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期望?它對我們的個人的成長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知乎看到一句話,說"社會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麼幸福感就越強"(不斷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讓人們取得更大的成就嗎? - 心理學)。這句話本身覺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知道社會期望是如何產生的?如果我們弄清楚社會期望如何產生的,那麼我們可不可根據了解到的產生原因,想方設法提高「社會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的重合度。
社會期望是一個很普通的術語,在不同的理論中有不同的意義,這裡我介紹一下一種哲學味比較濃的意義。
社會期望,可以大致看作他人對你的期望。你的父母望自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是一種社會期望,一種他人對你所處的狀態的看法。
你可以恰好符合社會期望,也可以不符合社會期望。比如社會期望你不要殺人,但你依然可能去殺人,也可能不殺人。
但一個人也可能面臨不同的社會期望,比如你是黑社會的成員,老大期望你去殺人,但國家期望你不要殺人。
甚至,社會期望也可以在沒有任何人有如此期望的情況下發揮作用,仔細想想非常有趣。
比如大家一起出去玩,其實所有人都不想喝酒,但所有人都以為其他人想要喝酒,於是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來自他人的「應該去喝酒」的社會期望,這個社會期望獨立於每一個個體的期望,甚至獨立於這一個集體的期望。
而社會期望甚至比現實更重要。它能改變現實,它能塑造現實,它甚至決定了什麼才是現實。
就像我們的性別,可以有生理性別,靠第二十三對染色體來決定。但社會性別就是由社會期望來決定的。一個男性常常被社會期望為陽剛的,獨立的。而女性則被期望為陰柔的,依附的。如果你想逆期望而行,無異於逆水行舟。社會期望限制了我們的自由,因為我們想要的生活,可能在上游。
社會期望是如何產生的呢?
社會期望是一種人類集體的心理意向,它的產生取決於人類集體。人類的許多行為有生物演化的影響,也有文化的影響。比如中國部分社會期望女性相夫教子,也許既有演化的影響,也有文化的影響。而黑人曾被奴役則是由於文化的影響,他們被期望為奴隸不是因為他們的體力較白人奴隸主更差。
人的許多心理和行為都是由人的身體(這團包括神經系統的肉)來決定的,許多因素是由文化(一種抽象的東西,你可以把文化看作寄生在大腦里的蟲子)來決定的。這些因素對人類的影響,大多是無意識的,不為人知的。我說話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控制聲帶,我打字的時候也不知道如何控制手指,它們都是自動化的過程。社會的期望帶有雙重的無意識,一方面它作用於群體,是不為這個群體所知的。一方面它作用於個體,既不為個體所知,也不為個體所控制。
如果這個社會期望你去做的事情,和你喜歡去做的事情,還有你擅長去做的事情,三者剛好重合。那恭喜你,你非常幸運。如果不能重合,那我建議大家去調整這些圈子,但如何取捨,是搬到另一個社會中,還是改變自己的好惡,還是改變自己的能力,就由大家決定吧。謝邀。首先,我沒有在心理學上面看到過社會期望的定義,然後我大概搜索了一下,也只有社會期望的表達還是沒有定義,就是人們會用社會期望這個詞來描述一些事情。那麼什麼是社會期望呢。我覺得認知心理學可以解釋或者定義這個詞。心理學裡面有個計划行為理論。計划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簡稱TPB)由Ajzen(1985)所提出。該理論主要用來預測和了解人類的行為。
該理論模型認為,人的行為是由行為的態度、行為主觀規範與認知行為控制等三者或其中部分的影響決定的。態度(Attitude)是指個人對該項行為所抱持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可以算做是對事物或事件基本的價值觀。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是指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我們這裡可以稱之為社會期望,是社會文化給我們的規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是經歷或者經驗附加給我們的判斷標準,我們說過去行為是預測未來行為的最好依據,經歷總會讓我們覺得我們擅長某些或者不擅長某些事情,讓我們覺得某些事情會使我們獲利或者不會。
上圖便是我們的行為意向的原理,我們套用這套理論來舉個例子。比如為什麼父母會逼我們結婚。首先態度上,父母覺得我們應該結婚了,到了適婚年紀,「三十歲不結婚才是犯法」是父母們的價值觀。其次主觀規範上或者說社會期望上,周圍人都結婚了,大家都在聊這個話題,不結婚會被冠以負面評價,社會期望上,我們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時會感受壓力從而使我們跟大多數人都一樣。最後行為控制上,他們也差不多這麼大結婚的,他們的經驗告訴他們結婚要趁早。這三個角度構成了父母逼婚的行為。其次我覺得社會期望是有地域性的,是具有文化屬性的。每個地方的人對每個地方人的價值觀是不同的,比如就我了解到的,浙江人更期望孩子從商,江蘇人更期望孩子學習好。例子不一定準確,但我想表達這個意思。但有些期望還是全國統一的,比如有錢多金,但還是地域性的,比如金錢崇拜是亞洲特有的,只有我們會說恭喜發財。日本還有男根崇拜。第一部分結論:我覺得社會期望是主觀規範是可以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影響我們的決策的。同時主觀規範具有地域性,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就像我們說的歐美自由主義文化,亞洲集體主義文化。所以你要了解社會期望的定義首先你要了解身邊的大文化與你社交圈子的小文化。大家會對哪些事情給與很高的評價,大家會給哪些事情負面的評價。然後我們說社會期望如何影響我們的成長與生活。遺傳學家羅伯特.普勞敏和丹尼斯.丹尼爾斯(Plomin & Daniels,1987)研究發現,社交圈會對我們的人格造成大約40%-50%的影響。我們可以將這種社交圈的影響視為社交文化及社會期望的影響。我們很容易看到這種影響。當然,羅伯特與丹尼斯的研究是偏向發展心理學的,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例子偏向孩子。●兒童經常會拒絕嘗試某一種食物,即使父母要求也不行。但是一旦他們和一組喜歡這種食物的孩子一起吃飯,他們就會有所改變。
●儘管吸煙者的孩子更可能吸煙,但是最主要的影響仍然來自同伴。吸煙的孩子大多有一些吸煙的朋友。向他們介紹吸煙的快樂,並給他們提供香煙。 ●戴維.羅(Rowe,1994)提到,60年前納粹少年團的成員大多數來自給他們提供情感關懷的中產階級家庭。腐蝕他們的並不是家庭不良的教養方式,而是周圍環境變化導致的「更大」的影響。 ●移民家庭的孩子通常偏好新環境中同伴的語言與習慣。如果回到故鄉,他們可能會轉回故鄉的傳統文化,但是其內心深處仍然接受同伴的文化。同樣,父母正常的失聰兒童,如果被送到聾啞學校的話,通常都會放棄父母的文化,而被失聰者的文化所同化。 第二部分結論:社會期望,或者說社交圈文化會對我們的個人及行為造成40%-50%的影響,會讓我們的行為更符合社交圈文化或者說是社會期望。最後說一點我個人關於,"社會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麼幸福感就越強"的看法。在自由主義的文化里,比如歐美,很少出現與父母同住的情況,因為父母對我們的期望與我們的追求往往是矛盾的,經歷與受教育程度就不同。你在追求某些自我追求的時候會偏向追求某些社交文化,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政黨與信仰將我們劃分開來獲得集體的自我追求與社會期望的重合。那誰在TED講Manbox里提到,一個不到十歲的女孩哭,爸爸會哄;同樣的男孩哭,會被爸爸罵「go to your room and come back to me when you can talk like a man.」
這正是一種社會期待吧?首先,解釋一下心理學中的期望效應吧,簡單而言就是周圍人對你的期望會慢慢轉化為現實。人們常常喜歡說這樣的形象例子「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沒有人能夠避免他人期望的影響。他人的期望都是有力量的,而這力量的根源正在於人往往把別人的期望轉化為自我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強大,我就不贅言了吧!
至於說到對人的影響,我還是把心理學中的一個經典實驗搬出來吧。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他把一群小老鼠一分為二,把其中的一小群(A群)交給一個實驗員說:「這一群老鼠是屬於特別聰明的一類,請你來訓練」;他把另一群(B群)老鼠交給另外一名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群老鼠進行訓練。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群老鼠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老鼠穿越迷宮,結果發現,A群老鼠比B群老鼠聰明才智得多,都先跑出去了。其實,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群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只老鼠更聰明。當實驗員認為這群老鼠特別聰明時,他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方法進行訓練,結果,這些老鼠真的成了聰明的老鼠;反之,另個那個實驗員用對待笨老鼠的辦法訓練,也就把老鼠訓練成了不聰明的老鼠。
羅森塔爾教授立刻把這個實驗擴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A. L. Jacobson)教授帶著一個實驗小組走進一所普通的小學,對校長和教師說明要對學生進行「發展潛力」的測驗。她們在6個年級的18個班裡隨機地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後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並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展潛能的學生,並再三囑託教師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注意長期觀察。8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係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現象被稱為「期望效應」,後來人們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典故,稱這種現象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現在知道期望效應對我們個人的成長與生活影響有多大了吧,不客氣的說,人往往都是期望的產物。不只是社會的期望,往往也是自己的期望,而這兩者關係還十分密切,個人期望往往參考社會期望。(手機碼字不易,不喜勿噴)社會期望就是大眾希望你能夠勝任的社會角色。測量的維度或者說期望的要求應該包括:做好一份不錯工作的能力或者具有某種被認可的才華,能夠給社會帶來價值,能夠養家糊口等。另一個側面就可能需要有不錯的交際能力,不錯的組織能力。另一個層面也可能是有一定的品味,至少不脫離大眾審美。測量的標準應該是大眾的生活水平和主流價值觀吧。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很容易的事,對於另一些人也許比較難,尤其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
在多數人角度看來你對社會對身邊人能做出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事
我覺得很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了社會期望而調整自己,並且無怨無悔,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我想共產主義社會中的人比較符合。一般來說,人往高處走,並且多做有益國家,有利於人民的事,就是基本符合社會期望的。國家希望優秀的你為祖國做貢獻,你卻跑到國外去了,那也不符合社會期望。
題主多慮了
推薦閱讀:
※如何界定經濟學變數的周期性?
※經濟學(Economics)和運籌學(OR)這兩門學科的聯繫與區別是什麼?
※民航運輸業是完全競爭市場嗎?還是寡頭競爭市場?
※經濟學有哪些用用數學看起來很高深但在實際生活中看起來是顯而易見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