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以鬍鬚為美,很多古人的畫像都有鬍鬚,為什麼現在的中國官員沒有蓄鬍須的呢?
具體可見新聞報紙。
全盤西化的結果。
在近代以前的人類歷史上, 全世界人對鬍子都很看重的。
畢竟鬍子是人類這一生物男性第二性徵里最重要的一點, 如同雄孔雀的尾翎,雄獅子的鬃毛。
一直到二戰前夕,世界各地還是以鬍鬚為美的, 崇尚各種大鬍鬚, 最流行的是德國式的鬍鬚,即把嘴唇上方的鬍鬚兩頭梳的高高的,翹起來如同兩個牛角。 這是德意志鐵血奮進精神的體現。
同時代的東方人也差不多,國人以五綹長須為標準美髯。即使到了清末民初,也都只是仿效西方變成德式鬍鬚而已。
關鍵的轉折點,在一戰。
一戰中,毒氣武器第一次登上了人類舞台, 大肆收割生命。
而為了抵禦毒氣武器,人們發明了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必須緊貼面部才能奇效, 否則留下空隙還是無法低檔毒氣。
於是,在生命和男性雄風的選擇中,男人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剃鬚。
希特勒本來也是兩撇大鬍子, 就是因為參軍的時候吃過虧,所以改成仁丹胡了。
到了二戰後,世界新秩序, 人們在經歷了連番戰爭後開始嚮往和平, 因此帶有很強雄性特徵的鬍鬚,因為顯得略有侵略性,而慢慢的開始退出主流舞台。
人們開始欣賞那些頭面乾淨的男人, 因為這樣看起來溫和、文雅,而且年輕精神。正符合人們戰後對新生活的憧憬。
所以在西方,經過大鬍子——小鬍子——沒鬍子的過度,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局面,中間雖然有崇尚天然的嬉皮士運動曾經反覆過,但是主流都是如此。
而中國因為全盤西化,所以更進一步,在抗戰時期就完成了這一進程。 那會兒全民皆兵,軍事條例融入生活,講究的是剃頭,剃鬚,此外還有防止虱子寄生蟲等衛生考慮。
再後來,成為明文或者默守的規定了,就醬紫。竊以為是由於生活節奏與知識積累方式的不同決定的。古代生活節奏慢,知識更新換代的也慢,往往社會生活幾十乃至數百年不曾有大的變化。比如明朝初期限制人口自由流動,許多老百姓一輩子可能也就去過縣城,如果見過縣太爺一面則可以吹牛吹一輩子了……年紀大意味著生活閱歷豐富,見過的世面廣,後人遇到的問題他們早些時候都遇到過處理過,至少見識過,所以古代往往老人在處理事務性工作上有經驗,故而「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古代王朝往往尊奉祖宗家法萬世不易,如果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改革的話,不論是改革派還是守舊派都要先翻故紙堆,找出祖宗的片言隻語來為自己撐腰。厚古薄今。而到了近現代,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社會生活更是天翻地覆的改變,年紀大反而意味著陳舊,落伍,無法適應新興事物。以我們行業為例,可能年輕醫生在臨床經驗上不如經驗豐富的醫生,但是在追蹤學術前沿,閱讀相關文獻上有時又比人到中年的上級醫生有時間有精力。可以更快的吸收消化各種治療規範,比起上級用自己身邊病例累積起來的個人經驗來說更加科學高效。類似的一個例子,本人一個朋友是程序員,他說上學階段的教材教的東西早就落伍了,迄今為止畢業三年多了仍然不得不每天自學新的東西。現在大家拚命裝著年輕活力,因為老代表著落伍與守舊。
所以,萌即正義~
首先,他們絕大多數蓄鬚照相的話會很難看,會感覺怪怪的。(相貌不敢恭維)
其次,為了突出自己年輕吧,你看他們把頭髮都染黑了……這不簡單,太祖爺不怎麼長鬍須。在早些年留鬍鬚是長者的標誌。打個比方 習大大不帶領帶,下面人也會不大好意思帶。
剃鬚工具的成熟,這才是主因。 古人剃鬚不便。
您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
古人還不穿西裝呢……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東西是會變的。。
推薦閱讀:
※「個人支票」這個在西方被廣泛使用的服務,在中國未受到同等普及,有什麼特殊原因?命運相似的物品/服務還有哪些?
※面對穆斯克,該如何談「中國超越美國」的問題?
※中國城管一而再再而三被爆暴力執法而政府不採取措施。?
※假設中國公民終身信用賬號啟用,對於反腐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