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騰飛與黃金有關嗎?

好像老蔣走的時候從這邊運走了不少黃金,當然,台灣經濟當時的飛躍與政策等等也有很大關係,我想問的是,經濟飛躍中,這些黃金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有專門研究這方面的著作《黃金秘檔: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始末》,作者吳興鏞是「蔣介石的總賬房」、親歷黃金運台重要人物吳嵩慶之子。書在寫的很明確:

基本上沒有這筆錢,蔣介石根本挺不到抗美援朝。

如果說這筆錢不重要,就像說當年漂母給韓信的飯不重要一樣,如果沒有這段時間的飯食,韓信可能餓死了。同樣道理,沒有運台的黃金,國民黨也完蛋了。

至於說半個中國的人才,這個就是台灣人自己編的東西。拿院士來說,當時共81名院士赴台定居的有9人:朱家驊、王世傑、王寵惠、傅斯年、李濟、董作賓、凌鴻勛、李先聞。到美國的有13人:李書華、吳大猷、陳省身、汪敬熙、吳憲、林可勝、趙元任、李方桂、胡適、袁貽謹、蕭公權、陳克恢、薩本棟,其中胡適後來又回了台灣。留在大陸的是59人,而且看看這些人的專業,理工類的大部分留著,國家發展最需要的就是他們。蔣公那帶走半個中國的人才真不知道台灣人怎麼算出來的,反正對岸想黑,隨他們去。

至於台灣為什麼能騰飛,這還是美國人的幫助,而且經濟起飛還是在蔣經國時,我台灣的朋友也說,台灣人包括他們這些眷村出身的,老一輩也是多念小蔣的好,而不怎麼說老蔣,大陸的蔣粉倒是把小蔣的功勞安到了老蔣頭上。


看到有些答案真是無語了,蔣介石敗退台灣時帶去了很多軍隊,沒這些黃金髮軍餉部隊早就嘩變了,還有個屁的經濟騰飛啊?

某些人說:「這錢都用來做軍費了,沒一分錢來發展經濟的,可見沒關係。」就好像吃一個饅頭,沒飽,吃第二個也沒飽,吃第三個飽了,就後悔早知道直接吃第三個饅頭好了,白浪費了前兩個饅頭。


大家注意啊,我是反問語氣。反問那些認為那些黃金沒多少的人。不要誤傷了友軍啊。

感謝評論區提醒,原來叢飛的名字打錯了,現在已經更正。

打戰略遊戲,開局作弊多了700金。後期我幾十萬金呢。700算啥?

所以打得好全憑技術?

小學時拿了700塊希望工程的補貼。現在一天工資都不止700,所以希望工程的捐助者沒起到啥幫助?

這邏輯熟悉不熟悉?

大家明白了吧,對於持這種論調的人。該怎麼看待。

還記得叢飛么?


與黃金有關,但關係不大,拉走了半個中國的人才,這個比什麼都值錢!有錢沒人才,如沙特,有人才沒錢,如戰後德國,永遠可以東山再起。

一堆的大學教授跟隨蔣介石赴台建校,清華,交大,輔仁,大量的留美留歐學生後來也選擇投奔蔣介石,蔣經國時期很多擔任要職。

這麼多人才,4萬萬人民的人才,建設一個小小台灣,簡直是大材小用。可如今,這些建設成果,在綠營的洗腦下,都成了殖民主日本的功勞,台灣的今天都成了鬼子恩賜,認賊作父的島民,完全忘了這輩人對台灣的貢獻,不值,可悲。


玩文明5,開作弊器,開局送自己幾個大科大工,給自己開1000塊錢,不多吧,後期1000塊錢一個大科大工也不算什麼,有興趣的同學你可以試試,反正我是輕輕鬆鬆過神。


我只想抖一個機靈。

文明5遠古西班牙首發奇觀數量+1,對應遊戲難度-1。

一個能夠首發三奇觀以上的西班牙輕鬆吊打神級全世界。

你初始資金1500放到後來不算什麼,但是開局的放大效應就是15000也比不上好不好。

真心看著論證台灣和大陸黃金儲備接近的人就搞笑。

論面積論人口大陸是台灣的幾十倍,對應的基建民生開銷也是如此。

用屁股決定腦袋的時候,事實總是需要在合適的角度去解釋的。


有很大關係 但不是以國民政府名義運去的黃金美元。因為這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主力是跟著國民政府去台灣的那些官僚士紳商人 從大陸收刮來的民脂民膏。

這些人基本是當時中國最有錢的人,他們帶到台灣的黃金美元有多少 恐怕是無法統計的。但絕對要數倍於國民政府帶到台灣的那幾百萬兩黃金。


這批黃金不僅作為新台幣的準備金,穩定了台灣市場,還作為準備金支持台灣土改的投資券,贖買了台灣地主的土地,你說意義大不大?


好啦好啦,知道你們的意思了,

那些我們大陸的黃金,沒有幫助台灣發展,反而拖累你們進步,拖累你們走出地球,整個小島飛向太空,對不起啊,

你們不就想聽這個嗎

那麼,這些黃金加上利息,什麼時候還錢呢


那些黃金用途主要是發行新鈔票的黃金儲備。沒有的話,紙幣信用度無法想像。黃金是基礎。但發展才是台灣主要的成功。


經濟騰飛直接原因是美國干涉亞洲戰爭和產業轉移帶來的機會,也有台灣自身一系列改革和抓住機遇的原因。但要前期國民黨站穩腳跟,建立穩定政權,讓社會經濟正常運轉,才有美國給你後續。而黃金起的就是這個作用。這個關係不直接,卻是必要的一環。

否則就像當年的大陸,美蘇都扶著你,結果民生一團糟,軍事政治更不用說,被tg 3年趕走。如果沒有這筆黃金,那麼在台灣也沒什麼區別,即使抗美援朝和產業轉移等機遇來了,也沒有抓住的能力。


阿里巴巴的騰飛和孫正義有關嗎?騰訊的騰飛和MIH有關嗎?看來這裡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桶金有多難掙,有多重要。


張三年薪二十萬,李四年薪十萬,結果李四初始資金多,先買了十套房,請問張三多久能趕上李四


台灣有戰後重建貸款,大陸則是兩面封鎖


在大陸有這樣一種很普遍的說法:「蔣介石把大陸所有的黃金運往台灣,使台灣經濟迅猛發展」、「丟下一窮二白的大陸」、「只有6,000兩黃金儲備」,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當年蔣介石雖然是從大陸運走了大量黃金,但留在大陸的並不比運走的少,而台灣經濟的起飛,與這些黃金也並沒有太大關係。本文摘自騰訊網,作者於翰,原題為《蔣介石當年從大陸運走了多少黃金?》。

1、蔣介石最終運台黃金總數約為330萬兩

隨著大陸和台灣相關文獻的逐步解密,蔣介石運台黃金的總數也逐步被核實。對這個問題研究比較透徹的是吳興鏞(其父吳嵩慶當年受蔣介石委派主持並參與黃金運台,曾任國民黨軍財務軍需署長15年,被稱為「蔣介石的總賬房」),他根據其父親的日記、蔣介石日記以及兩岸解密檔案,計算出當年蔣介石命人分五批從大陸共運送了330萬兩黃金至台,此外還有價值350萬兩黃金的外匯和銀子,最終運台金銀外匯總額度換算成黃金總價值約為700萬兩。根據吳興鏞比較整理的《中央檔案館與大溪檔案館記載黃金量對照表》,蔣介石運台金銀、外匯的具體數額如下:

批次

時間

黃金數額

第一批

分兩次運:1948年12月1日從上海運到基隆;1949年1月1日從上海到廈門後,後又運至台灣。

第一次共774箱,合純金2,004,459.506兩。第二次黃金151箱,合純金572,899兩,銀幣1,000箱,合400萬元。合計黃金257多萬兩/90噸。

第二批

1949年1-2月,從上海到廈門,後又運到鼓浪嶼。

共90萬兩/33噸(國民黨軍隊財務署點收的是99萬兩)。

第三批

1949年3月7日到9日,從上海空運到台北。

兩次共60萬兩/20噸。

第四批

1949年5月19日-6月5日,從上海運至台灣。

黃金19.8萬餘兩、銀元120萬元。

第五批

1949年8月從美國運回台灣。

共20萬兩

總計

黃金共447.5萬-456.5.7萬兩;還有1億多兩銀元及銀磚,近億元美金(關於銀元、銀磚和美金運台只有總數額,缺乏詳細資料)。

上表是根據吳興鏞所著《黃金密檔——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始末》所制,表中各個數據吳在書中均交代了具體來源並進行了核實,此處不予贅述。

據上表顯示,蔣介石運台黃金總額為464.9萬-486.7萬兩。吳興鏞在書中介紹說,其中的155萬兩又返運大陸用於支付1949年的陸軍政費用(其中24.9萬又運返台灣),最終運台黃金總數為330萬兩。

(註:1、關於單位:1兩=31.25克(當時是按照1斤=16兩算的);1盎司= 31.2375克;1噸=1,000千克=32,000兩=32,012盎司;2、關於價值:50年代每盎司黃金約合35美元;目前每盎司黃金約1,400美元左右。)

2,運抵台灣的黃金,主要用于軍費支出和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

(1)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

據吳興鏞所引述的台灣大溪檔案,1949年6月15日陳誠以「台灣省政府主席」的身份用80萬兩黃金和1000萬美元做了2億新台幣的準備金。對此,袁穎生根據徐柏園的「政府遷台後之外匯管理初稿」所寫的《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中也有詳細的描述:

「變售黃金以支應開支及以黃金折發軍餉,主要系發生在民國三十八,九年(1949和1950年)。僅是黃金的變售價款,估計在此兩年就分別有新台幣超過1億6千5五百萬元(約60萬兩)及接近3億9千4百萬元(約140萬兩)。……此兩年度省財政歲入分別不過1億6百萬元,及3億8千7百萬元,則變售黃金價款在1949年即高出年度省財政歲入的56.53%之巨,1950年仍略多1.86%,自為政府的巨額收入,而在省財政及『中央財政』的歲入中,都未見列記……此200萬兩黃金數量與前五次公告之新台幣發行之準備金(部分又被『變賣』回收新台幣)極相近。可能部分就是把『央行』黃金(部分為『財務署』保管的黃金)轉給台灣銀行發行新台幣,大張旗鼓地公告,把超額發行的新台幣用來作軍餉,然後……靜靜地把部分黃金變賣,收回民間新台幣,來防止通貨膨脹,而在老百姓眼花繚亂之際,國民黨遷台初期的財政經濟就穩定下來了。」

也就是說,這批黃金對新台幣的發行、穩定台灣金融市場以及抑制通過膨脹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批運台黃金,國民黨政府在赴台初期沒有美援的情況下,恐怕無法在台灣立足。

(2)軍費支出

據吳興鏞介紹,除了1949年返回大陸100多萬兩黃金作為軍政費用外,運抵台灣的黃金在1951年美國重新提供援助之前,主要用於支付60萬軍隊的軍餉、購買軍需米糧、進口汽油零件及填補50%到100%的年預算赤字。

僅軍餉一項,據當年代表蔣介石在「財務署」管黃金的趙志華回憶:「曾在近9個月中經手約12次,每次以10萬兩黃金,以每兩280元,換為新台幣2800萬元做為國民黨軍隊薪餉」。僅在1949、1950兩年國民政府僅花費在軍政方面的費用就高達200萬兩(其中110萬兩用于軍費,90萬兩用於政費)。

150多萬入台人口對於當時只有600多萬人口的台灣而言,無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連蔣經國也說:「政府在撥遷來台初期,如果沒有這批黃金來彌補,財政和經濟情形早已不堪設想了,哪裡還有今天這樣穩定的局面。」但是如果入台之人完全靠運台金銀為生的話,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的1950年7月份,台灣財政就已經陷入了危機,直到1951年美國重新對蔣介石進行援助,台灣才算真正穩定了下來。換言之,若無美援,單靠運台黃金,不僅新台幣的發行無法成功,台灣的經濟也會因通貨膨脹而崩潰。

(2)其他用途

運台黃金還用於支付蔣介石1949年下野期間的總裁辦公費,比如1949年7月10日蔣介石訪問菲律賓,8月6日訪問南朝鮮共花費了16萬美金,就出自這批黃金。以《民族報》起家的《聯合報》,據說也從財務署保管的黃金中總共拿了3,000兩和數目不詳的美金。

關於運台黃金花費的具體情況,吳興鏞的統計如下:

支出項目

黃金數額(兩)

撥付台灣銀行作為新台幣準備金

120萬

財務署軍費(大陸)

117萬

財務署軍費(台灣)

110.5萬

補助政府經費(大陸)

38.5萬(其中2.3萬返運回台)

補助政府經費(台灣)

22.6萬

台灣《聯合報》開辦費

0.3萬

財務署保管的秘密軍費中支出的台灣軍政費用(估算值)

60萬

財務署剩餘的黃金

0.6萬

總計

454.5萬

註:上述撥付台灣銀行的120萬兩黃金中,至今尚有約100萬兩上海黃金儲存在台灣文園「國庫」里。(吳興鏞《黃金密檔》P304)

台灣經濟起飛,主要靠經濟改革和美國援助,與運台黃金關係不大

前文已有言及,僅靠運台黃金,國民政府僅僅支撐了不到兩年就已捉襟見肘,出現了財政緊張,若無1951年的美國援助,恐怕台灣的經濟和財政都會崩潰。台灣經濟之所以能在60年代後飛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主要原因不在黃金,而在於:

(1)美國為台灣提供了相當於11,857萬兩黃金的援助

恰恰在台灣開始出現「生產凋敝、物資匱乏、物價飛漲」的時候,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基於政治利益考慮,恢復了為期15年的對國民黨政權的經濟援助,從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到1960年代中期,台灣接受的美援總額達41. 5億美元(按照當時的價格1兩黃金約合38美元,那麼美援的價值就相當於11857萬兩黃金),其中軍援和經援分別約佔57%和43%(數據來自《美國研究》2002年第3期牛可《美援與戰後台灣的經濟改造》)。無論從數額、持續時間還是重要性上看,大陸運台黃金顯然都無法與美援相比。美援的進入穩定了台灣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使台灣的通貨膨脹率由1950年的400%降至1951年66%,1952年降至23%,1953年降至8.8%,1954年降至2.4%。

當台灣的經濟趨於穩定後,美國的援助主要用來扶植台灣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是為台灣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貸款和支持。蔣介石將美援資金的十分之一專門撥付農村發展與復興委員會,以促進台灣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也為台灣經濟的起飛打下了基礎。

(2)卓有成效的經濟改革

國民黨遷台後分別制訂並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其中幣制改革、稅制和外匯制度改革、、公地放領等政策,使台灣的工農業生產迅速發展。

1953年起,台灣當局開始、扶植民營經濟發展: 「台灣當局給私營企業以照顧和支持,銀行以更多的資金貸給私營企業,貸給私營企業的比重逐年增加,1960年貸給公營企業佔53%,貸給私營企業只佔47%,到了1979年,這個比例就倒轉過來,而且拉開了距離,貸給公營企業只佔23%,而貸給私營企業增加到77%。因此,私營企業發展迅速。1960年公營企業占企業總數47.9%,私營佔52.1%。1975年公營企業降到22.7%,私營企業增加到77.3%。從1953年到1978年,公營工業產值增長12.5倍,民營工業產值增長74.8倍,民營工業的產值在整個工業產值中所佔比重,也由1952年的43.4%上升到1978年的79.1%。」

1960年代,台灣當局相繼降低糧價、改善外匯貿易方案、給民營企業充裕的資金融通、獎勵投資和鼓勵加工出口,為經濟發展進一步注入活力。1974年開始推動「十大建設計劃」,著重發展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同時以「加速經濟結構轉型」和「促進投資」為主促進工業發展。

換言之,台灣經濟之所以能飛速發展,主要得益於美援和台灣當局的經濟政策,運台黃金的作用不大。


台灣經濟騰飛與黃金有關嗎?

=======================

說有關也行,說無關也可。

說有關,是因為從大陸運到台灣的那些黃金是老蔣重新在台灣開店鋪的本錢,沒有它,老蔣就不可能在台灣重新起步,台灣就不可能作為一個經濟體而出生。

說無關,是因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是大量濫印的美元為了尋求更高的投資回報,流入了台灣,推動了台灣的經濟發展。

台灣的經濟起步是美軍干涉亞洲時需要軍需服務,而台灣提供了從婦女賣淫,到加工美軍食品被服,到替美軍修理軍械等各項服務,因此,其實是濫印的美元以美國軍費開支的形式流入台灣,帶動了台灣的經濟起步,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事了。

台灣的經騰飛則是大量濫印的美元以投資的形式流入台灣造成的。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出現產業轉移,台灣開始為美國代工,大量美元以投資的形式進入台灣,帶動了台灣的經濟,炒高了台灣的樓價股市,讓台灣人的腰包鼓了起來。

所以,台灣經濟騰飛其實是濫印的美元大量流入,激活了台灣本地的經濟因素所產生的綜合效應,它和老蔣從大陸帶來的黃金關係並不大。、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承認雖然美國濫印美元是為了保住它自己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動機卑鄙,是原罪,但是,濫印的美元溢出後的確推動了某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有小功。如果美國也像大英帝國搞金本位的話,全球就沒有這麼多的活錢到處流動,也就無法炒起台灣的地價股價了,台灣的經濟騰飛也就根本不可能了。

有道是,成也濫印美元,敗也濫印美元,美國最後死就死在自己濫印的美元上。天朝此番再起,必將重啟黃金錨定。只是,天朝當吸取英國和美國的教訓,既不能讓人民幣像美元那樣無黃金錨定亂髮行,也不能讓它像英鎊那樣拴死在黃金上無變通,到底事情今後會如何發展,吾等山野之人惟有拭目以待。


尼瑪,老蔣到台灣後美國還直接援助老蔣幾億美金(當時台灣總人口大概只有1000萬人,光專款就兩點幾億美金,還有一個多億美金用來給老蔣軍事裝備)呢!

富一代老爹給富二代留了一大筆財富然後富三代的富裕是來自富一代嗎?你的問題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你說這些黃金沒起什麼作用那肯定說不過去,但作用又有多大呢!我個人覺得作用也就那麼些,因為老蔣帶到台灣的部隊就有好幾百萬,這些人要住(你得買地你得買建築材料)要軍餉要吃,那些黃金夠幹嘛!不然美國為什麼要援助老蔣。如果那些黃金夠的話,美國肯定不會在援助老蔣。


49年戰局粗定以後,陸台兩岸經濟得以取得發展的關鍵首在獲得了外援的支持,一蘇援一美援而已。


沒啥關係,78年前的中國大陸,有再多黃金都沒有卵用。

原答案邏輯有些問題,只能說關係不大。因為就算沒有這些黃金美國基於遏制中國大陸一樣會給台灣當局提供資金。


與黃金無關,和遷到台灣的幾百萬人有關


推薦閱讀:

台灣媒體和一些台灣人為什麼老喜歡說,中國人玻璃心碎之類的話?
如何評價英國公民為中國台灣問題請願?
如何看待吳敦義版兩岸政綱?
為什麼國民黨總是以自己的小動作綁架台灣人民?
如何看待2018耶魯模聯委員會設置描述中把台灣視為獨立國家?

TAG:歷史 | 經濟 | 台灣 | 經濟形勢 | 台灣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