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理解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本意是什麼?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就算了嘛?那怎麼傳道?怎麼影響人?不被眾人理解和接納的「道」是真正的「道」嗎?


有次聽梁文道講過一個引申的解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到經世濟民的學問並且有渠道去做,那是最快樂的事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如果自己學到了經世濟民的學問,但沒有機會去實施,卻發現天下還有和自己一樣學問的人在做這樣的事情,那同樣也是很高興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如果自己沒有機會實施,整個世界也沒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抱負,自己的學問,那隻能保持平常心吧。

大意是這樣,感覺磅礴大氣。


-

「知」作「知道」講的時候,首先可以與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釋為「了解」。是說咱的才華、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賞識,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鬱悶,也不必生氣上火,該怎麼干還怎麼干,心平氣和,一如既往。這樣的表現是合乎君子的修養的。孔子告誡我們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誤會了別人。

「知」還可以解釋為「理解」。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確的主張,明明是對他人對社會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贊成、不支持、不褒揚,有時還會招致些誤會、曲解甚至誹謗、攻擊。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生氣,不抱怨,不惱怒,不頹廢,不放棄,繼續行善積德,探求真理,絲毫不在意自身的毀譽。這樣的修養、德行,當然符合君子的品行。

以上兩層含義,是說的別人怎麼看自己,我如何對待。當自己不被別人了解的時候,問題可能出在溝通不夠。要主動多溝通、多交流,當然還要注意方法恰當。不被理解的時候,或許需要做些解釋、疏通的工作,有時則需要耐心的等待,時間會證明一切。

下面一層,是說自己怎麼看別人、怎麼對待別人。如果把「知」解釋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處的人不聰明、不明智,腦瓜不靈活,怎麼辦?跟這種人相處,也不生氣,給他以足夠的尊重和寬容。

-


辜鴻銘有過獨到的解釋,他是把三句話連起來解釋,大意是學習新知識然後時常複習很快樂,有朋友從遠方來一起交流學習心得會更快樂,自己的見解不能被別人理解而不生氣才是君子的行為。

手頭沒有書,給個Kindle版地址,有時間把原文補上來。辜鴻銘講論語-作者辜鴻銘

所以照這麼理解這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要學習、要交流、要包容,由淺到深地講授了學習道的方法,而不是傳播道的方法。


君子是自己修為高尚,自得其道的成熟的人。而不是要從別人的認同找尋短期的存在感。


別太把自己當盤兒菜。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

不知什麼?不知道你是個儒門子弟,不知道你身為儒門子弟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責任和擔當),只看到是默默無聞,看到你是個普通人。儒家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窮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時人不知、窮是常態。

而不慍

心裡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心平氣和的接受,獨善其身,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做好當前的事情。

不亦君子乎?

就是一個君子。君子是儒家裡用於描述優秀的儒家子弟的名詞。

論於開篇第一章即回答了所有想加入儒家的人一個問題

「加入儒家能獲得什麼?」

能升官發財嗎?不能

你能通過經常的學習研究儒家學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你會很高興歡迎遠道而來的同門朋友。

你默默無聞獨善其身,你就是儒家眼中優秀的人。

《論語》學而篇第一節 注


儒家講究五德,仁義禮智信,但對於有的人沒有智慧不聰明怎麼辦呢?這五德里智是先天遺傳的事情,有的人就是先天太愚笨,對於這樣的人就沒有資格成為君子嗎?這就是為何孔子標榜仁,而不是首推智的原因之一。若要貫通孔子這個人的學問核心和其語言表達的高度與廣度,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天生不聰明的人,但是能做到不與人嗔恨怒怨的仁德,不也可以算作君子嗎?本來不足夠作為君子,而又算作君子,不亦二字才說的通徹。不然何必故作轉折呢?

補充:仁和智一直都是對等的存在著,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夫子把仁提升為價值核心而不是智是有其依據的。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的條件。」


是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剛來知乎時,答了個問題,自我感覺超級好,心想怎麼不得一群人跪啊。當然,真有人誇誇,還是會虛偽的客氣客氣的。可當看到各種黑之時,那叫鬱悶啊,懟!這當然是人之常情,可懟多了才有點明白了夫子為何會說這句話了。

君子是心懷仁道理想,積極進取、學習反省,自然會有各種不理解。那面對這種不理解該怎麼辦?!懟回去?!懟得過來嗎?!何況,理念之爭,根本就辯不出來的。

所以想當君子,那就要堅定心中的信念,他人理解不理解的都不對我產生任何影響,我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所以,什麼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就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是因了他人的毀譽而活。這也是我在知乎把論語從書本落實到行動上的收穫


君子的價值觀是內在的, 獨立的, 不假外求. 他有自己的評價體系, 不需要迎合別人來獲取存在感. 當然也不會因為別人的不理解, 不認同而心生煩惱.

換句話說: 君子只求俯仰無愧於心. 他, 是自在的.


記得上學的時候學習論語,老師方式對這句話的翻譯是:「別人不知道你你的名氣,你卻不怪他,這不也是君子的作為嗎?」雖然當時我覺得這種理解可能比較片面,但卻也沒有想出個其他的太合適的答案。

直到今年來了北京,大學6月份畢業以後,我直接坐著火車之身來北京找工作。北京這什麼都不缺,尤其是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去哪,總是能看見大批大批的人。

找工作那會兒,其實還挺悠閑,每次都有充足的時間用來乘坐交通工具。並且也經常會遇到一些著急趕路的人,他們可能會不小心擠到你,踩到你,或者背著鼓鼓的書包橫在人群中很礙事。讓人本來挺悠閑的心情瞬間變得焦躁和煩亂起來。

排隊擠地鐵的時候,前面會有人不緊不慢的玩手機,本來和前一個人的空隙很大。卻遲遲不往前走,只顧低頭玩手機,後面著急趕車的也會心生煩悶。

吃飯的時候,廚師在你的菜里放了香菜,你卻不愛吃,這時候可能會嗔怪廚師為什麼要加香菜。

不論是上述這幾點還是其他方面,亦或是其他回答問題的人的觀點,綜合起來,才是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僅此一個「知」,概念何其之大!


建議看一下纏中說禪解論語,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特別是論語開篇這三句話,和前人解的有很大不同。


我一直理解的是:當你向別人講解,別人聽不懂,你也不生氣,做到這個就堪稱君子(⊙o⊙)哇

因為我向別人講一些我看起來天經地義的常識,而對方卻絲毫不解的時候,我會莫名地生氣。

匿了…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自譯:

先生說:學到的東西,時常地實踐它,不是令人喜悅的麽?有學問相通的人,從遠方來,不是令人快樂的麽?不被世人明白,而不怨怒,不就是君子麽。

自解:

一句,學到的東西,不僅指知識,甚至做「君子」的道理。領悟這些道理,並身體力行去做個「君子」,自然令人喜悅。也可指通過經驗悟出教訓,逐漸形成原則,做事可以循自己的章法,也是喜悅的事。再引申講,若所知能施展,所想能實踐,就是喜悅的事。

二句,同師為朋,同志為友。「師」可非人,可是同門同派、繼承發展同種理念思想之人。遠方,不僅指空間的距離;遠者,遼也久也。也就是說,有人從無涯的學問之中,用長久的時間,行至能與先生及其門徒論道講理的地方來,當然令人快樂。再引申講,無論經過多遠的時間與空間,多少周折,若有人能明白先生所想,他也是快樂的。

三句,連著前兩句看,就是一篇虐文(。一二提到喜悅開心,三卻提到怨怒。若是所學無處可用,所在之處無人肯來,所行之路無人能伴,甚至所說所想無人能聽能懂,也就自無喜悅開心可言。可沒有了這些,就要怨恨和憤怒麽。

不會。先生說,君子不會那樣做。

沒有主觀上的怨怒,並不是說放棄傳教。反而會有助於消除偏見,更客觀地對待學問。

此時此地不懂先生,先生不會怨恨憤怒。正是良師典範。

先生是作為先聞道者去授業解惑,而非鬥一時之氣,爭一人之上。

sb去和聖人吵架,聖人不吵,就說聖人高冷(。


知,通智。

慍,病態。

人不知而不慍,人不智而不慍之,省略之。

人可拓展到家、天下。

使沒有智慧的人、家庭進而國家天下,擺脫這種不好的狀態,這難道不是君子嗎?

論語開篇學而三個不亦,梁文道的前兩個比較接近,第三個就遠了,所以,大概就明白,第三個解錯了。如上所解,就一致了。

此解來自「纏中說禪解論語」。


做好自己,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總會有人不理解自己的。。越是高處越是不勝寒越是難被理解,但是即使是大多數人難以理解的清高之人也會有志同道合之人,,但是這種人難求,對任何人來說都如此,所以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能理解自己的「朋」來了,君子才會喜悅溢於言表

——

慍:將要生氣,面露慍色


對於不了解我的人,都是傻逼。對於那些傻逼,我沒什麼好說的


我自己的理解。知通智。跟平庸沒有才能的人講學,能做到平心靜氣,這就是到了君子的境界了。


知,即知道。慍:生氣,憤怒。

一直都覺得,聖人的偉大在於,用最簡單的話語闡述出我們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明白的道理。

別人不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卻不生氣,這是一種接納,明白自己不是別人的重心,自己在別人眼中並沒有那麼重要。不以自己為參照物,不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別人。做自己的事情,不在乎別人的評價與看法。即使別人不認同,又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呢?


下文節選自專欄——長夜孤燈話論語。

微信公眾號:四海書齋

http://weixin.qq.com/r/nzhCWlDEHg1hrRQ5922N (二維碼自動識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1、學而時習之【原創】

2017-03-04 翻騰四海 四海書齋

  010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師徒們志同道合,相互切磋學業,這樣的場景真心令人嚮往。

  習:鳥數飛也,從羽從白。鳥不停地揮動翅膀,練習飛翔。不斷重複某一動作,便是習。經常練習必然會熟練,所以又引申為擅長、精通。如史書上常常說某人「習於吏事」,就是在為官從政這方面很擅長,很精通。

  說,通悅;樂,音月。二者均表喜悅高興之意,若非要加以區分,悅是發自內心的、不借外物而產生的喜悅,樂則是與他人一起、因外界影響而產生的喜悅。

  小虎隊里的蘇有朋,他的名字可能就出自這句話。

  【因何「悅」?】

  這裡要重點說的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學習會令人高興嗎?《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章,便令人費解。

我想,凡是經歷過中考、高考的人,絕不會同意孔子的說法,即使是像兄弟這樣,從小學習成績還算可以的人,也不覺得學習是件輕鬆的讓人高興的事兒。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那書多的都能把人埋起來,學好了,得下多少工夫?即使考個滿分,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樂趣?無論有多少朋友自遠方來和你一起學習,也不會高興。孔子是不是在唱高調?

  若能明白孔子所謂的學是學道,學的目的是行道,對他的話就不會感到奇怪,孔子也絕不是在唱高調。孔子的學是學詩書禮樂,它們是道之所載。詩書時時吟誦,禮樂時時演習,便能體會其中的人之道和天下邦國之道,便能解決我們心中的困惑,自然會心生喜悅。孔子還說:

  0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即學而時習之。

  知新:於所學之中有所悟,得出新學問,這樣也可以作別人老師了。

  溫故而能知新,自然也能心生喜悅,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個意思。

  0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曾晳之子。

  師之所傳是否練習,也是曾子每天要反省的三件事之一,這也是「學而時習之」的另一種表述。

  【方】

  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你一起明道,一起行道,自然便會樂從中來。

古人說讀書貴在融會貫通,讀《論語》尤應如此。若不能對孔子的思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理不出一個貫穿始終的脈絡,那《論語》中很多隻言片語我們就無從理解,就會覺得聖人所言不知所謂。如這一章,若不是將《論語》前後融會貫通,我們怎麼能明白「學而時習之」是因何而「悅」,又怎麼能明白「有朋友自遠方來」是為什麼「樂」呢?

  方,《說文解字》將其釋為「並船」,今天就有人以此為根據,說這裡的「方」也是並排、一起的意思,認為「方」是副詞,作為「來」的狀語。這樣就是「有朋自遠方來」即從遠處同時來,而不是「自遠方來」,這裡的「遠方」和今天「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是不同的。

  兄弟不同意這個說法,朋友就一定是一起同時而來嗎?難道就不會陸續地三三兩兩先後到來嗎?於情理上就說不通。其實,方字的本義是並船,表示並排、一起,但還有方正、方向、方法等諸多含義。一個字的本義與引申義,二者必然相關,而方字由並船引申為方圓之方,不知是什麼道理,這一點兄弟百思不得其解。

  但《論語》中出現的「方」有很多含義,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這裡的方均為方向、地方之義。「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裡的方是方法之義。總之,方字有多種解釋,為什麼「自遠方來」中的方就一定用的本義,為一起的意思呢?

  《說文解字》成書於東漢,是集大成之作,但並非沒有錯誤。清末以來,隨著甲骨文的發現,近人考證出《說文解字》中亦有不少疏漏。比如對這個「方」字,許慎的解釋就不全面。《說文解字》里所舉乃是方字的本義,未做引申。而有的人便不加深思,以為方只有此義,誤矣。

我們讀古書時,萬不可在某處發現一些未曾聽聞的說法就以為發現了新大陸,以此為據,對經典隨意曲解,故作驚人之語。

  此外還有一證:

   「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孔子世家》

  至自遠方,就是自遠方至,這裡的遠方,和「有朋自遠方來」中的「遠方」用法完全相同,均是指遙遠的地方。

  方字的本義為並船,引申為放在一起,這個意義今天用的不多,不過也有,如「比方」一詞。我們常說「打個比方」,「比方說」,對一事物不理解,舉出另一個相似的事物,與之放在一起並列比較,就是在打比方,這裡的比和方,都是緊密地挨在一起的意思,用的都是本義。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比」字為象形字,就是兩個人緊密地挨在一起。而兩個人放在一起,很自然地會看出兩人的不同,所以比又引申為比較、對比。

甲骨文「比」就是兩個人緊挨著在一起。

【子貢方人】

  《論語》中也有一例,方用的就是本義。

  14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賜,端木賜,字子貢。

  暇,閑也,如閑暇,應接不暇。

  對此章中的方字,有兩種解釋:

  一,方,並也,比也。

  二,方,謗也。方是謗的同音假借字。謗即是今天所說的「誹謗」揭人短處,說人壞話。

  雖然兩種解釋,在文義上都沒有問題,但情理上,第二種就講不通。在孔子弟子中,子貢處於第一等之中,稱得上是個君子,無論如何也不至於在背後誹謗他人吧?

此外,就運算元貢真的是在誹謗他人,孔子也應該直接批評他的不是,對其嚴加斥責,怎麼會說「夫我則不暇」呢?我可沒時間去誹謗他人,那我就要問了,如果孔子有時間,他就會去誹謗他人嗎?

  可見這裡的「方」字不應訓作「謗」,而是並排之義,引申為比較。

子貢方人,他當時定是正在將自己和別人相比較,恰巧孔子聽見了,就說道:你端木賜就愛和人比個優劣高低,難道你自己就算得上是一個賢人嗎?換作是我可沒那個閑功夫。言下之意,自己的學問修養尚不能配得上一個「賢」字,哪有時間去「方人」呢?

  1442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路問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永遠是前提,只有修己,才能去安人、去安百姓,可見修己的重要性。

所以,《大學》里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也是排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面。若是自己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卻不時地和人比較,看到自己某一方面強過他人就沾沾自喜,以求得心理上的滿足,此非君子所為也。

此為臨時鏈接,僅用於文章預覽,將在短期內失效 關閉

52、好方人之子貢【原創】

2017-03-04 翻騰四海 四海書齋

  其實,子貢這個人確實很愛「方人」,他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愛拿自己和別人相比,也愛將其他同門中人進行對比。

  050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050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子賤,孔子弟子,姓宓(音密)名不齊,魯人,少孔子四十九歲。

  若人,便是此人、這個人,有一次孔子誇讚南宮适時也說:「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相當於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啊!這個人真是崇尚德行啊!

  斯,前一個「斯」為連詞,相當於則、那麼。後一個斯為代詞,此也,代指子賤。孔子稱讚子賤,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啊,誰說魯國沒有君子?若魯國沒有君子,那怎麼會有子賤這樣的人呢?

  瑚璉,宗廟之中的祭器,用以盛糧食,屬於比較高貴的。璉音臉,兄弟以前經常把《紅樓夢》中的賈璉讀作「賈連」,電視劇中下人們也叫他「連二爺」。後來讀到這一章時才發現自己這麼多年一直讀錯了。

這就是瑚璉,我們今人不熟悉這一禮器在宗廟祭祀中的地位,所以也不大明白孔子將子貢比作瑚璉的用意。

  這兩章前後相連,是不是子貢聽到孔子稱讚子賤之後,心裡有些不服氣,所以才會問老師「賜也何如」?有的古人便持這種觀點。或許有這個可能,這兩章分開看,還是合起來看,對文意影響很大。而且前面也說了,子貢好「方人」,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所以我們將這兩章放在一起解讀也是可以的。

  孔子並沒有回答子貢是不是君子,只說「女器也」。什麼意思呢?不同器皿各有一定的功用,孔子這麼說是以物喻人,相當於說:你是塊材料,是個有用的人才。子貢追問是何器?孔子說是瑚璉。至於孔子為什麼將子貢比作瑚璉,子貢到底在哪方面足堪任用,則不得而知。後人對此有許多解釋,但終屬猜測,還是付之闕如為好。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孔子認為子貢可以,是個人才,但還不是最好,稱不上一個君子。為什麼呢?孔子說過「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是個通才,不限於某一領域,什麼官職他都可以做好。如孔子,有人說他「博學而無所成名」,孔子沒有以某一領域之所長而成名,則說明他就是個不器之君子。當然,「君子不器」中的君子多半是指百工和民之外的士大夫而言,即為政者。

  1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師:即子張,姓顓孫,名師,子張是他的字。

  商,即子夏,姓卜,名商,子夏是他的字。

  猶,似也,若也,即「猶如」之義。

  這一天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更優秀。孔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就問,這樣說來,是子張強過子夏了?可見,他就習慣於做比較,非要在子張和子夏二人中分出個高下。孔子卻說過和不及是一樣的,均是不足,言下之意,子張和子夏學問水平差不多,都尚未登堂入室,達到聖賢的境界。子貢你就不要關心這些了,在「方人」這事兒上就少花點時間吧。

  其實孔子十分了解子貢這個缺點,也曾經間接地提點過他。

  0509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子張、子夏孔子說他們一個過一個不及,皆未許之以一個賢字,而對顏回則是倍加讚賞,「賢哉回也」,「回也不愚」,眾多弟子獨稱顏回好學,顏回死後便無好學之人。

這一天孔子拿子貢和顏回相比,主動問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優秀。孔子這樣問,也是想點醒子貢,讓他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不要動不動就「方人」,其實你的學問還差得遠呢。而子貢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他根本比不上顏回。無奈卻不明白孔子的言外之意,沒改掉愛「方人」這個毛病。

  0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問:一個人若做到了「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個人怎麼樣呢?

這裡我們先解釋一下子貢為何有此一問?誰做到了貧而無謅,又是誰做到了富而無驕?子貢所謂的貧而無謅是指誰,難以推知,但富而無驕,一定是指他自己。在前文我們已經講過,子貢家裡很有錢,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錢。

急於想知道別人尤其是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是子貢的一貫風格,所以,子貢問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句話,其潛台詞便是說,我做到了富而無驕,老師您覺得我怎麼樣?孔子說「可以」,意思是不錯,但還比不上「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言下之意,子貢你做的還不夠好。由此亦可見孔子觀人之通透,他的每一句話都是對弟子的教育。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此為臨時鏈接,僅用於文章預覽,將在短期內失效 關閉

53、人不知而不慍【原創】

2017-03-04 四海書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怒也,從心,昷聲。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稱得上是君子?

現代人註解《論語》,對這句話都是這麼翻譯。可問題是,別人不了解你什麼呢?你身上的什麼東西就應該讓別人了解?這裡的「人」是泛指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還是專有所指?都沒能說清楚。

古人說,讀《論語》貴在以孔子之言參孔子之言,用這個辦法,為何「人不知而不慍」也不難明白。類似的話孔子說過很多次:

  0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0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19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我們可以推測,一部《論語》之中出現四次相似的話,要麼是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而弟子各有所記,用詞稍有不同。要麼是這個意思孔子反覆言及,經常用它來教導弟子,因此在《論語》中出現數次。

  由「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這兩句話,我們可以推知「人不知而不慍」中的「不知」是不知你的才能。什麼才能呢?孔子又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裡的「位」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官位」,有位者便是指出仕為政的士大夫。「所以立」便是居於士大夫之位所憑藉所依靠的才能。由此我們又可以推知,所謂的才能便是為政行道的才能,使天下有道、邦有道的才能。

  而知人用人,給你一個官位來為政治民,使你步入士大夫的行列,只有大夫和國君才有這樣的權力,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中的「人」多半是指大夫和諸侯這一階層的人。要不然,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人不了解我,我都應該不高興嗎?我能使天下有道、邦有道,而那些鄙夫、老農、老圃和下愚之民,知不知道,又有什麼關係呢?孔子犯得著和他們一般見識嗎?而且「困而不學」的下愚之民,即使你想讓他們「知」,也做不到。

  《孔子世家》中有一段記載,這件事不一定是信史,但它正是「人不知而不慍」的註腳。

  ……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有人考證出中國古書中的兕是現今生存於越南的一種犀牛,不知何據。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兕,像牛的一種野獸。率,循也,行也。本來只有野獸才應該出沒於荒野叢林之中,而我,不是野牛,不是老虎,為什麼會被困在這荒郊野外?這句詩恰好描繪出孔子和弟子們當下的處境。孔子用這句詩,分別問了三個弟子,看看他們有什麼想法。

  子路說,在位之大人君子們不相信我們,不施行我們的道,難道是我們還不夠仁不夠智嗎?孔子說,仁者不一定受人信任,智者之道也不一定會被施行,否則又怎會有伯夷叔齊,又怎會有王子比干?

  子貢說,孔子之道至大,天下之人沒有人能明白,沒有人能施行,夫子還是放下身段,降低志向,以求苟合當世。孔子說,你端木賜不修己道而委曲求全,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啊。

  子路和子貢的回答,都不能令孔子滿意。只有好學之顏回獨得聖人之心,他說,夫子修道行道,雖然天下莫能容,國君莫能用,但這是有國者之丑,不容然後才看得出你是不是君子。顏回的話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完美註解。同時也證明「人不知」的是使天下有道之能,「人」也是專指有國者之諸侯或是有權之大夫。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假如你獲得了「葵花寶典」全文,而且該書只有你手頭一份,你會怎麼辦?
美國大眾的當下審美大體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中國在哪些制度上是好於美國,乃至領先世界的?
有哪些簡單易行的事,是可以每天堅持 10 分鐘,然後造成巨大改變的?
如果親人得了重病,治不好但可以延緩時間,賣房子得 100 萬可以多活一個月,你會做何選擇,是否賣房?

TAG:調查類問題 | 論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