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中國象棋時,是不是有個階段,就是說自己下棋不假思考,別人下完以後,自己就走招,碰見高手很容易吃虧,應如何克服的?
感覺自己的性格跟象棋有很大關係,想通過這樣讓自己更加穩重。
先講個故事吧:(有點長,不願意看的可以直接從分割線開始看。)
我家住的地方有一趟公共汽車車直達公司,每天早上我絲毫不用猶豫,下樓出小區坐這趟車上班,出門直行三百米,然後右轉,再走五百米左轉……然後傍晚十分再坐這趟車回來,一趟路程要一個小時。
然後有一天我買車了,早上不再坐公共汽車了,但是仍然不用猶豫,開車直接從小區出來,依然直行三百米,然後右轉,再走五百米再左轉……走得跟公共汽車一模一樣。下班也是如此,倒著來,按照公共汽車的路線回家。過了兩個星期,一天早上我剛出了小區,就看見公共汽車的線路嚴重堵車,然後看著許多車從前一個路口右轉走了,可是我沒有,我就知道這一條去公司的路,於是我只好硬著頭皮踩油門,在堵車的路上磨蹭,最終遲到了兩個小時。下班的時候我不甘心了,沒有走公共汽車的路線,出了公司不是左轉而是右轉,然後繞路繞了半個多小時迷路了,最後還是靠著問人把車開回了家。
回家了之後我覺得這樣不行,還是買個地圖的好。地圖買回家我才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們小區有三個出口,出口甲一百米右轉再直行二百米左轉可以到達主幹道紅旗路,出口乙直行可上三環,出口丙先直行五百米再左轉,二百米後右轉可以上主幹道紅星路。然後我又看了看,發現了這三條主幹道都可以到達公司,這下我開心了:下次堵車我可有辦法了。於是接下來的幾周,我發現紅旗路堵車了,就可以迅速繞道三環,三環也走不通,還可以繞道紅星路,雖然早上難免還是堵,但是堵的時間畢竟少多了。漸漸地我又發現,每個月月初的時候,三條路都很堵車,出乙出口走二百米再坐地鐵會比較好。還有周末的時候我的寫字樓樓下的購物中心有免費車從我家附近接送車,我要加班的時候當然是坐免費車。再後來我又從谷歌地圖、百度地圖等上找到了如何穿行一個小區,如何鑽一個單行的衚衕等抄近道的走法。隨著我掌握的方法越來越多,我早上思考得越來越多了:出門開車、坐地鐵、坐公共汽車還是坐免費車?坐地鐵的話人實在太多了,要不要下車換公交?開車的話這條路堵塞了,要不要改道?……只要我沒到公司,大腦就不斷地在思考著這些問題,並且根據最新的交通狀況改變自己的策略。===============================故事結束===================================
廢話了這麼多回到象棋,先問下你會幾種開局?是像我剛開始上班一樣,只會坐公共汽車(五七炮)一種么?還是像我後來一樣已經有了開車(中炮急進中兵)、坐地鐵(進馬局)、坐公共汽車等幾種選擇?
然後,如果你走到一個局面的時候,你又剩下幾種辦法?能記住幾條公交路線(炮的用法)?該把車(車)開到哪裡再換?現在你明白了么,你「不假思索」的原因是因為你沒得思索,炮只會放在中路,馬只會跳正馬,用車只會巡河然後兌兵,這當然就「不假思索」了——因為你沒有得比較,頭腦中連別的走法都沒有反應出來,思考個什麼啊?當下你要學的,是各種子力的基本布置和運用,比如炮除了中炮,還可以平士角伺機串打,平三路攻擊正馬,巡河炮搶先亮車,過河炮封鎖對方;馬除了正馬還可以跳邊馬、拐角馬;車除了直車巡河還可以騎河封鎖、過河直接攻馬、可以點下二路,還可以橫車占肋,藏車兵後等等。每一種走法都有相應的後續手段。要學習這些手段,可以從開局譜中學習,也可以學習頂尖高手的對局,看看人家除了你已經會的一種走法,還能走出哪些方案來,又是怎樣取得優勢或者先手的。
當你掌握的的「走法」多了,你才能有的可比較,也才能避免「不假思索」。當然,這後面思索得結果怎麼樣,就看你自己的算度和形勢判斷能力了。指教不敢,自己確實經歷過這個階段。後來的提高跟玩兒其它項目有關。我發現,不管玩什麼都有個基本門檻。比如圍棋,不背幾十個常用定式根本沒法兒下,開局一虧,後面很難招架。比如乒乓球,接發球不好就沒法兒跟人開局打比賽,11分很快就輸完了。比如籃球,先不說運球傳球投籃,第一得能護好球。別人一拍一挑一碰球就掉,隊友都不敢給你傳球。比如笛子,不會雙吐只能隨便吹著玩兒,大部分的獨奏曲都吹不了。
象棋的門檻,我感覺就是能看住自己的子。初級階段的輸贏基本都跟吃子有關。大家拚命算計的就是怎麼能吃對方一個大子。失一馬或一炮還能周旋,白丟一車,這棋基本就沒戲了。
要想看住自己的子,就得多想幾步,尤其是判斷對方每一步棋的目的,這小子特么的又想吃我哪個啊。這樣自然就會多費一點時間,下棋就會變慢。一般這時候對方就會催促,往往還伴有讓你各種哽咽的俏皮話,或者自己也可能覺得不好意思。能不能頂住這個心理壓力是提高棋藝的第一步。要有即使今天就下這一盤棋也要把它下好的信念。客觀上來說,這又不是比賽,沒有棋鍾,沒有時限,你急什麼。下棋比的是智力,又不是速度。如果對方棋品很爛就算了,換對手即可。總會找到相同理念的棋友,大家慢慢切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水平。
看看棋書,擺擺高手的棋譜,慢慢會發現象棋其實只有三種技巧:吃子,兌子,運子。更重要的是能夠悟出,這些技巧都是為「勢」服務的。這樣就能體會到,運子水平的高低才能真正體現出一個人象棋的功力。到了這個層面,就不會跟著對方的節奏走了,也基本不會出現隨手、漏招、誤算等現象。因為,現在你知道每一步運子都很重要。劣勢能否扭轉,均勢能否打破,優勢能否擴大,就看每一步累積的效果,所以每一次得到輪自己走的機會自然就會非常珍惜。
高手只不過是想的更多,瞄的更遠,動機隱藏的更深,同時對局面的閱讀能力更強而已。我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在一次次的吃虧後總能進步的,關鍵是每一步走的都是自己想好的棋。謝邀。這個跟階段沒關係,還是看人和具體盤面。
有幾種情況,是不管什麼水平都會有這個反應的:布局階段走到了自己很熟悉的布局,盤面上出現了必走的下法,以及比賽里用時的限制逼著你走快。另外如果有的人基本抱著純玩的心態下,或者對方下的棋漏洞太明顯,也會這樣。
但真的到了一定水平,並且認真對待棋局的話,基本上是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了。有的時候對方走了一步看起來下的很明顯有漏洞的棋,棋手應著之前都會多想想,是不是對方給我設了什麼陷阱?有沒有我忽略了的對方的好的下法?嗯,看起來我這麼走會有明顯的優勢呢,嗯……再想想看吧,有沒有更好的下法?
棋手的水平提升,某種意義上說都是輸出來的,對於自己一步走漏被對方反敗為勝,或者自己全盤一直吃虧苦頂到最後,結果對方一步出錯讓己方反擊得手,也早就見怪不怪。有了這種經歷,高水平的棋手是不會輕易讓自己犯下這種錯誤的。在用時允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多想想。
但話說回來,如果想要把棋下好,想要比賽出成績,這種不假思索走子的能力是其中一項重要技能。
我屬於矯枉過正的類型,小時候學棋時,走子速度顯著偏快,而長大了以後,隨著自己的性格慢慢往謹慎的方向發展,我習慣了深思熟慮以後再走子。這樣的習慣,好處在於基本杜絕了隨手棋的出現,而壞處就是往往在非關鍵的地方用去太多時間,結果關鍵時刻來不及細算,以及過早進入時間恐慌。我在比賽里有非常多次把用時搞得緊巴巴的,比如我曾經在一個每方用時45分鐘包乾的比賽里,拿著先手,把時間活生生用剩下了2分多鐘,對方還有半個多小時,而且我居然還把盤面走虧了。
某大師曾經當我的面說他的一個女學生的毛病,說她前面下得慢,把時間用得差不多了,到後面跟別人拍快棋,不輸才怪(當時我心裡OS:喂您老這是指桑罵槐吧,要批鬥我您直說啊我承受得起)。某全國冠軍也當面說我下棋太慢。
好處肯定有,深思熟慮以後棋的質量相對要高,而且對於自身棋力的鍛煉效果來說,深思熟慮的效果要好得多,瞎下亂拍的效果大概近似於零。我覺得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學棋的高性價比,也就是下棋的盤數不多,但每一盤我都在全力以赴下,帶來的提升效果應該要比一般人多。
這種慢也帶來了一個很神奇的效果:逼著我實戰玩命演練快棋。超時輸好幾回是真的,但是也有好幾回神奇的戰例:比如對某市冠軍,比賽是70分鐘包干制( 我雙炮卒士象全對他雙炮馬還是雙馬炮(一時想不起來),我還有5分鐘,他還有17分鐘,我一直苦守,這種下風盤面頂到最後,結果居然是他超時了,而我還剩1秒鐘……另外有一回40分鐘包乾的,我下到17秒對對方2分多鐘,車炮對車炮,居然把對方拍超時了,我還是剩下1秒鐘……而剛剛提到的那盤2分多鐘對對方半個小時,最後我居然也贏下來了。
比賽的人總會碰到這種時候的,時間耗得差不多了,對方可能時間很充足,也可能時間很緊,在這種時候,棋感和手速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時間緊要求你下得快,而且要求下的準度要高,要做到這點,除了棋力以外,對心理素質也有要求。我在經歷了各種時間緊張了以後,習慣了在比賽里拍快棋,比賽拍快棋時心理狀態就穩定多了。
我還是老樣子,講自己的故事當例子吧。不久前下了盤用時30分,每走一步加5秒的,我是車炮雙士雙卒,對方車馬四兵單缺仕,其中兩對邊路對頭兵卒,而且對方位置很好。其實哪怕位置差,也很難差到贏不了。從時間上說,對方剩2分鐘左右,而我已經是在幾秒鐘附近徘徊,僅僅依靠走一步棋加上的5秒,憑直覺死頂。
這種盤面按常理說基本可以直接認輸了,但我還是在下。對於我來說,我認為全力以赴完成每一盤棋,是我作為棋手的職責所在。事實上面對局勢和時間雙重惡劣的情況下,我一點都沒有慌,除了自己能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平靜以外,我走子的力度基本沒有變化,而且兩次在時間剛好剩下1秒的時候按下棋鍾,把時間加回到6秒。(事實上其中一次按下的時候鍾只加到了5秒,可能再慢半秒我也就要超時了吧)
但最終結果卻是對方超時,並且從盤面上看,雖然我依然是輸棋,但比起之前的盤面,位置上有了明顯改善,並且對對方形成了一定的騷擾。
從這盤對局來看,對方開始優勢沒有這麼大的時候,對方並沒有緊張,單看棋的內容,也很有力量,事後了解,對方是科班出身,水平不錯的。但從對方後面下快棋時的感覺看,他還是欠缺比賽經驗,落子和拍鐘的力度,很明顯反映出了他心理上的不穩。
這個例子應該足夠反映出如果沒有下快棋的能力,比賽成績會受影響了。
所以有這種不假思索落子的能力還是很重要的,雙方時間都緊張的關鍵時刻,真不能慫了,該果斷就得果斷,否則就可能落得超時的結果。
而且在專業隊里,這種不假思索落子的能力是必須訓練的,1分鐘包乾的快棋,在專業隊里是訓練的常規內容之一,包括他們拍鐘的手勢,手速,都屬於訓練內容。就有興趣可以去看看視頻,許銀川跟趙鑫鑫在比賽中下快棋,你會發現小趙的手速顯著比許特快。
總的來說,下棋這事當然是要求你能進行深入思考,但該快的時候必須能夠做到題主所說的,不假思索就落子。我個人認為題主把這個叫做毛病不太合適,我覺得不假思索落子應該是能力之一。
但想要提高棋的水平,則必須有認真想棋的過程,並且能夠沉得住氣去思考。如果真的靜不下心來想棋的話,可以考慮幾種方案改善這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出去打比賽,沒有人會在比賽里瞎拍亂搞的,不然等著接二連三輸;另一種可以去下彩棋,下個五塊十塊的小彩就可以了,大概也沒人會希望因為自己走得快而送錢送得更快吧。當然如果題主是土豪,我建議你同時執行以下兩條:1.加大彩金額度到自己不能承受的地步;2.請聯繫我。
還有一種解決方案是強求不來的,雖然我認為這是棋手的天職——對棋本身抱有尊重之心,不帶著玩棋的態度去下棋,而是要求自己每一步都全力以赴,尊重每一盤棋,盡自己所能追求把每一步棋都下到最好。這樣自然就會慢下來認真想棋了。給@余和平的答案做一些補充。已經有的兩個答案大的方面談的比較多了,我稍微說些細節。
他的答案大部分是很正確的,不過個人以為這裡有些問題:象棋的門檻,我感覺就是能看住自己的子。初級階段的輸贏基本都跟吃子有關。大家拚命算計的就是怎麼能吃對方一個大子。失一馬或一炮還能周旋,白丟一車,這棋基本就沒戲了。
我的觀點不同,下象棋從新手變成高手的門檻在於【棄子】。棄子需要對棋局全面深刻的分析判斷,要會捕捉戰機,不僅需要計算能力和判斷力,還需要魄力。
小孩弈棋,往往只會想著拚命吃子,遇到自己的子被追吃,要麼直接兌,要麼就被追著滿場跑,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窩心馬,關於不慎三路馬或者七路馬暴露在火力中,然後跳窩心被窮追猛打的棋局太多,題主可以去搜一搜,多體會一下得子失勢的害處。另外請搜索一下一卒換三先和棄馬十三招。這裡有一個視頻中國象棋1棄馬十三招 。
具體到怎麼做,主要就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方面,是背定式,兩類定式。一類定式是開局,作為業餘愛好者,想有提高,至少得把中炮、屏風馬和飛相局的三路先後手定式給背熟。五七炮和士角炮的變化可以暫時不管。另一類定式就是殘局例和和例勝的定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象棋殘局是有定勢的,在雙方子力確定時,遲早會下成和局或者勝勢,但是問題在於,初學者和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選手往往會把可以和局的下輸掉,或者明明可以贏,卻求了和。例如,在沒有經過訓練的情況下,很多人單馬下不贏單缺士,或者要下很久很久,這時候如果背過馬擒單缺士的「七步詩」,就很好辦了。
背定式是幹什麼用的?當然不是讓你的思維被束縛的。之所以要背,是因為你思考的時候可以站在前人的確定的成果上,進行一些你自己的想像,更有效率。就好比數學證明,你如果什麼證明都是自己用皮亞諾定理從1+1=2開始推,自然是想不遠,而且會越來越沒興趣,但是如果你背過很多定理,就方便很多了。
另一個方面,是多揣摩名局的思路。
這裡推薦一些棋局,譜子如果能找到我就發來。1960年滬粵友誼賽,胡榮華與陳松順的一局,中盤胡榮華棄炮打相是神來之筆。1960年全國賽王嘉良對胡榮華的一局,這盤是象棋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到了中盤的時候你會發現雙方每一步都想得極其深遠,稍有不慎就會失敗。含金量極高。1991年合作銀行杯南北超級棋星對抗賽趙國榮對呂欽,最後時刻呂欽的驚天大逆轉。象棋思考的幾個境界。(本來想寫三境界的,越寫越多,最後還是你們自己去數吧。)
一,不思考。見棋就下,有子就捉,被別人捉就躲,能將軍就將軍。這一層上,下棋者一是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想多想。二是不知道想什麼,給他時間,他反覆看來看去,還是覺得剛剛走的那個看著順眼。
二,開始淺層次思考。這一階段的思考,主要是提防吃子,捉雙,抽將等基本手段。一是防著對方,二也看對方有沒有類似漏洞。看重物質力量,思考不深入。
三,漸漸感覺時間不夠用。當看過《適情雅趣》《棄馬十三著》,知道些基本殺法後,知道棄子以後,進入新的階段。了解到象棋不但有」子「,還有」勢「。會主動去尋找妙著,會棄子求殺,但有時會算不清算不準,可能導致攻不下反而慘敗。久後會在攻與守之間猶豫,想深入思考,卻算到後程算力不足,時常會返工,思而不決。思考的全面度上,也會有所欠缺,
四,清晰,準確,深入,全面,快速地思考。不但能精巧的構思,還能算得清。幾步以內的小陷阱自不必說,大家你來我去,心知肚明。不但算得深,而且算得全,知道算到哪裡可以不算了。這時的比較,可能不在算,而是在局面評價。胡榮華在其教學視頻中曾經說過,棋上升到一定程度,算度都往往還不錯,而算過之後的局面是好是壞的評價,卻是難點。
下棋算得深,不但算棋,還會算人。這方面胡司令是典型代表。網上有他自解自說十連霸時戰勝傅光明、高齡戰勝蔣川的兩盤棋,可以聽聽他「算」的什麼。對傅光明故意浪費15分鐘,令其輕敵,故意下對方擅長的順炮,最後出新招獲勝。對蔣川則利用其自伺技高,不願求和的心理,靜待對方犯錯,最後爆出冷門。還有個著名的,對王嘉良快輸了時,先去廁所,回來走了一步看上去是錯棋的高級騙著,又「一摸臉,啊了一聲」,把王嘉良幾乎到手的全國冠軍給啊沒了,那是幾十年前的老話了。上面的這些,有人說是盤外招,有人不喜歡,就不算一層「境界」了。但體現胡司令想得多想得全,敢於想善於想,還是沒問題。
對象棋軟體有些了解的也知道,局面評價一般是分開做的,而且非常重要。不然怎麼說下棋是個磨心性的活呢。
想當年我下快棋還可以,跟人拍鐘下快棋,可以做到走了三四步棋,我的時鐘才走一秒。要求是手速快,反應快,還要果斷,對方手往棋子上移動過程中,基本判斷出對方要走啥,然後我的手已經跟著往我想好的要動的子方向移過去。幾乎在對方按下計時鐘同時我也按下。甚至有時候對方走完子都沒來得及按鍾,我已經把棋走完,對方連按鐘的必要都沒有。
但是隨著年齡長大和自己謹慎性子的繼續發展,以及不自信等原因,我下棋變慢了很多,都是充分思考以後才走子。這個由快到慢的過程,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並沒有什麼刻意的改變,而且我處於矯枉過正的那種,現在完全成了長考派,四十五分鐘包乾的棋,可以讓我下成1分鐘對對方30多分鐘的程度。比賽超時成了常事。
為啥我要羅嗦這麼一大段呢,是因為我想說明落子果斷並非一個很壞的事,但是……不要學成我這麼個坑爹的想得過分深入耗時如流水的習慣。
要強行磨你的性子讓你下棋可以慢下來,我的個人建議是,你到網上下棋的時候,都不下快棋,根據你的水平選擇合適的網站(具備一定水平的話建議去弈天網),光下慢棋不下快棋,每天下的盤數要少而精,下棋的時候順便想像下你正在打正規比賽。當然有條件打比賽是最好的。7歲下棋,基本上學校內所有的象棋冠軍全得,只一次得過第二。到20歲左右,和市裡的一些老棋手也互有輸贏,但很難再上一個層次。後接觸互聯網後,看到胡榮華教學開局中局之後,對象棋理論開始有了初步理解,學習後,按照其走法(主要是組合棋,六子聯動),確連連慘敗,後來在網上象棋下了幾千盤,將理論和實際磨合。後與以前對手下棋,也許是他們老了,也許是真的進步了,幾乎都能贏。可對象棋至此失去了興趣,機械化的下法讓我的棋沒了之前的靈性,也下不過象棋軟體,大環境也沒有身邊的朋友玩棋。真的有點失落。
這種情況很常見,主要是對於一些常見殺招和陷進不熟。 當然一般人下棋記譜的有限。
所以個人解決辦法,慢點下,人家走了一步後多想想。
另外一個不想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必須看著棋子在對手怎麼下,這是一個形象思維問題。
當不太容易看到時,就容易走錯。可以試試在脫離一下棋盤,在腦子多想想,這是一個邏輯思維問題。有點難練,練好漏算可能大大減少。感覺和爐石差不多什麼都不知道
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知道別人知道什麼知道自己要知道什麼一開始下棋關心的是子,後來是勢,再後來是人。我下的是國象,偶爾下中象。一開始也是走棋很莽撞,甚至有時候會輸給半吊子=。=,後來自己腦補了一張動態圖,就好多了。試著在腦子裡把對方能吃子的格點都標記出來,然後思考3秒鐘,至少不會盲走被動。
2004年左右我還在江蘇棋院學中國象棋時,徐天紅老師就經常批評我落子太快,不喜歡計算。後來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女子象棋大師)就設計了一種內部循環賽,十幾個學棋的孩子分成兩組,每次課以循環賽的方式練棋,每兩個月排一次名,每組前兩名有獎品。特別地,每次課下完一輪,她都會挑一兩盤放在大棋盤上給大家講解。從此我平時下棋都會逼迫自己多去多計算幾步,一方面希望獲得好名次(瞧你的虛榮心&>&<),另一方面也怕自己走了臭棋還被選上去講,十分不好意思。久而久之,計算的習慣就養成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給自己設立獎懲機制,並且培養思考的習慣。曾經路邊還有很多下彩棋的地方,雖然輸贏還論錢顯得很不雅,但是當我手裡攥著每月的零花錢上了棋桌後,立馬就變得招招謹慎。如今彩棋應該幾乎沒有了,但是題主可以考慮去聯眾或者QQ遊戲平台上下,哪怕是為了等級和積分,落子之前也會多考慮一些。
從棋本身來說,題主還可以考慮多打一些譜,特別是那些有注釋和棋評的譜,比如每年全國個人賽和全國杯賽的對局集錦。因為有時我們不思考的原因不是不願意思考,而是不會思考,一盤棋擺在眼前沒有清晰的思路。打譜時,不要只是跟著譜招擺一遍,而是每擺一步就要想想為什麼不能走另一步棋,想不明白就照著自己的想法擺下去,多擺個兩三步就會發現「噢,這樣走就會失子/失先...」。如果平時多重複這樣的過程,上了棋桌後這些計算就會在腦海里自然展現,這也就是思考的過程。
至於下棋能不能使人變得穩重,我覺得和棋風很有關係。比如徐天紅大師是非常穩健、殘局功夫精深的棋手,我在他的影響下平時也是求穩為主;但比如呂欽特大就是典型的計算迅速、喜攻好殺的棋手,他比賽時的用時一般都比對手少一半。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下棋能訓練我們心算和思考的複雜度和速度,至於對性格的影響就因人而異了。主要是算度不深,或者說不知道該算什麼造成的。如果身邊有高手,可以分析和對方交手的記錄,拓寬算棋的思路。如果條件不允許,就看些排局書。這裡面的局勢大多一看就有速殺的方法,但是肯定是不成立的。這時就可以想想哪一步自己沒想到,長此以往算的方向就多了,自然就會進步。
從實用的角度看,建議樓主研究一些象棋殘局,首先從一些勝局開始,因為比較簡單,然後研究一些著名和局,通過殘局的研究會訓練你對象棋局面進行審時度勢的能力。
我發現這個問題下裝逼的人都要飛起來了……我說說我的想法,你這個階段我經歷過
大概是
下棋的時候想也不想,直接下!直接吃!感覺就是好爽!好過癮!真刺激!我吃吃吃吃吃吃!這才是象棋啊!輸了就再來一盤!贏了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是差不多這樣你現在真的只是圖過癮,和你老禪入定,面對大師認認真真走,每一步想後好幾步的感覺絕對不同,那個時候你既會獲得寧靜,還更爽更過癮哦~(當然,也不一定要是大師噠,民間高手如雲)不假思索是褒義詞,所以不用克服
如果你願意,要求自己每步棋要想夠多長時間再走也無妨(如果你只是為了磨練心性而並不是想要去提高技術水平的話)
題主這種情況,應該是走快棋出身。
象棋終究是技巧,不是藝術,技巧就需要正確的方法練習了,打譜 ,研究 開局 各種殺法,至於下象棋磨練性格,未免有點不靠譜。
沒什麼自豪的 除了能下的漂亮局。同樣狀況困擾 不是對手不夠強 實在太心不在焉。解決我問題是以前老人家的提醒。總感覺自己忘了如何給對方出難題 是不是應該換個方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