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校園媒體(報刊、雜誌等)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1.辦這些首先肯定沒有盈利。

2.校媒的編排、印刷頻率受限制,基本不可能有時效性的新聞,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些觀點性的東西

3.最大的問題是:一份刊物的出現,到底能給讀者帶來什麼收穫?在網路發達的年代,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種並不便捷的方法來獲取信息?在各大報紙都有自己觀點的情況下,他為什麼要去閱讀校媒的作為學生的可能並不成熟的觀點?


個人認為校園媒體的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提供一個貼近真實的模型訓練媒體內容製作者(學生)的能力,只要這個理由,校園媒體就有必要存在了。


換個角度的話,不要以產品本位、讀者視角來看校媒的存在意義,一群喜歡新聞的學生,他們如果出於興趣聚集在一起,能怎麼做呢?自然的是會去辦個刊物,校媒對我們的意義還可以存在於辦雜誌報紙這個過程中。

就是說,除了模擬新聞機構的生存訓練,一個好的校園媒體還可以成為新聞學生的優質社團,硬體、軟體的資源整合,自發而系統性的新聞學習,社群內部的感染和激勵等等。

我們報社日常就有很多把內部的培訓、交流,不僅是新聞學,經濟學、社會學的大牛也會出於興趣聚集在這裡,給編輯記者們講研究方法、學科導論、前沿觀點等等,都是讓新聞做得更加厚實的東西。這些助益當然會體現在最後的新聞產品里,但總歸是間接的、隱性的,甚至讀者沒有工夫去鑒賞到這些的。然而,對這些參與者、操刀者來說真的是集腋成裘的大良藥。

舉個小小的例子來說,我們每年寒暑假都會有大約一周的集中培訓,邀請學長姐、主編團隊、從業記者等等來講座,介紹他們的從業經驗,分享新聞報道的經典作品,會給學員布置報道作業、編輯幫他們修改稿子,新興的媒體內容和表現方式等等等等。從報社畢業的學長姐相當多的都是正式的記者,或者在更高層次的新聞院校深造、交流,都是當親生學弟妹一樣給小同學們傳授體驗甚至實習機會的啊。

大二的時候就聽當時大四的一位學姐給我們講infographic在新聞中如何應用,她當時在一財周刊實習很久了,已經得到了正式錄用的資格,所以想想看,她教給我們的很多東西都是行業內正在發生的最新的事情,她的新聞能力也已經達到了正式記者的水準。而且想想看,看著身邊這樣一位學姐,看著她是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後落實了她的新聞理想,把這份工作做得津津有味,真的是很有感染力。


1908年,正在哈佛讀二年級的沃爾特·李普曼就住在查爾斯河畔的某一座學生公寓,一個春天的早晨,他忽然聽到有人敲房門。他打開門,發現一位銀須白髮的老者正微笑地站在門外,老人自我介紹:「我是哲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我還是順路來看看,告訴你我是多麼欣賞你昨天在《哈佛月刊》上寫的那篇文章。」

你很難拒絕李普曼式的人生。他是過去一個世紀里最偉大的美國記者,在將近60年的時間裡,他寫出了1.4萬篇專欄,對於當年的很多美國人來說,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房門,撿起牛奶瓶和報紙,一邊吃早餐一邊看李普曼是怎麼評論這個世界的。他結交了地球上幾乎所有重要的政要,他讓記者成為了一項「僅次於總統的職業」。

——《李普曼傳》


為什麼微信微博QQ貼吧都這麼牛逼,還有不少創業者做90後,95後社交?有一個詞叫垂直市場。

不是沒有存在的必要,做得不夠好罷了。

這題已經三年了吧,想必如今的眾多校園自媒體傳播已經打了題主的臉。


大學尚未畢業,但是已經干過了校園記者、校刊(雜誌)編輯、主編等一堆事了,所以來答一下。

我歸納一下題主論證的三個論點:

1.校媒本身沒辦法獲得什麼。

2.讀者無法從校媒獲得什麼。

3.網路發達的時代,讀者沒有理由在社會媒體和校園媒體之間選擇後者。

關於第1點,我個人認為單純從盈利衡量一個媒體太功利了,尤其是對於校園媒體。我非常同意得票最高的答案,事實上校園媒體是一個試煉學生記者非常好的機制。采寫能力、編排能力的訓練略過不表,說說大家沒說到的信息審查。我們報紙和雜誌的刊行都受到了團委的控制,通俗地講我們的內容必須「根正苗紅,緊跟黨走」,為了加一點學生受眾的東西,編輯真的絞盡腦汁。即使是意識形態性較弱的雜誌(偏向文學,以電子形式發行),選題方面也被要求,舉個例子就是當初在年底正好有世界末日這個梗所以將它選為主題,結果斯巴達就快召開,學校老師覺得不翔直接否掉了這期雜誌,為了不讓一個多月的心血付諸東流我們背後偷偷發行。即使是沒有意識形態內容的選題也受到控制,我們曾經將同性戀作為主題,結果團委老師上食堂打飯看見我們貼出的海報,立馬約談了部長和負責人,「這種事情你們可以私下討論,但是不能擺上檯面講。」這期雜誌成了第一期不打logo的「地下雜誌」。編排過程也有很多艱辛,報紙排版一個老師審過了,另一個老師不滿意推倒重來事情太正常了。正因為自由跟管制不可兼得,實際上在我們學校學生間也掀起過討論甚至「論戰」,每一個校媒的學生都在這樣道德的兩難間尋找自洽的縫隙,模擬程度一點都不亞於社會媒體。我自己就是因為發現自己沒有新聞理想而放棄了記者的從業選擇,當然也有很多的同學因此堅定了自己自己將來要投身媒體業。試煉自己的新聞理想,這是我覺得校園媒體於我最大的意義。

關於第2點,確實我們的報紙刊行之後上面很多內容都失去了時效性,呈現的內容大多是觀點性的。但是現在社會的信息確實是龐雜到人不能僅憑耳聞獲得,即使是小小的校園,很多校園內的公共事件都是在校園媒體的跟進之後才升溫或為人多共知。校媒也因此可以成為學生髮聲的渠道。

第3點。首先,我得說的是在現在這個時候堅持只做紙媒的校園媒體應該不多,渠道的選擇是非常多樣的,大多選擇在SNS平台上發布新聞,事實上我們的報紙更像我們的副業,我們的雜誌是以電子雜誌的形式刊行的(exe格式和pdf格式),當然這是因為紙質印不起。。。。在SNS平台就使得時效性得到保證,並且方便與同學交流。其次,校園媒體勝在「校園」兩個字,貼近校園是它們相比社會媒體的優勢所在。在掂量一個選題的時候社會記者跟校園記者的權重非常不同,社會記者可能寫一些發生校園的新聞,但必須是考慮到它社會影響的可能。校園記者則時時嘗試著捕捉校園中的熱點事件,絕非只是那些講座活動,也包括了很多校園內的公共事件。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我們雜誌的由來是創刊的學姐有一天覺得校園裡功利的氛圍太重,沒有人關心當下以及自己的生活,於是有了創辦一本雜誌的念頭。它的內容一直小眾甚至被認為是矯情,當然也有自己的受眾,一直得到陌生同學的鼓勵。堅持到現在已經快四年,好幾批編輯人員來了又走,還有最新的一期就快刊行。我曾經設想,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社會而非校園,恐怕創刊難於登天。但是它發生在校園,「我們辦本雜誌吧」學姐說,於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忙活了一陣有了一本雜誌並傳承了下來。

總是有些獨屬於校園的記憶、事情、理想,媒體其實也不例外。


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

雖然存在著沒有盈利能力、時效性差、觀點不成熟等等問題,但校園媒體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它的受眾不是大眾,而是學校內的部分人:普通學生、校園記者以及相關采編人員、有關老師、學校宣傳部門等等。

那麼在這種受眾很有限的情況下,很多大眾媒體存在的理由在校園媒體身上就顯得不那麼突出和緊迫。

從實際情況看,很多校園媒體更多地是以增進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的名義出現,它主要靠在教師指導下的編輯部/社團進行運作,采編、印刷等的成本依靠學校和外部贊助解決,至於實際受眾,則是以上提到的本校教師和學生,傳播方式往往是免費派發。那麼相比之下,在這一整條流程中,比較重要的或者說比較有價值有意義的部分在於前半部分,例如采編、製作。這一階段最重大的意義,就在於鍛煉了相關參與人員的能力:撰寫新聞稿、新聞攝影、組稿通稿、版面設計和美術設計、資金籌集/外部贊助等。

說句題外話,在中國特色的情形下,校園媒體存在的意義還有一重:作為相關領導(文化與宣傳)的政績出現。君不見很多學校在外宣的時候特別突出本校有豐富的校園文化,而舉的例子往往就是校園媒體(報紙、雜誌等)。


個人擔任過一段時間學校廣播台的負責人,其實廣播在當代社會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小,生存地位遠不如報紙和其他媒體。但是作為校園媒體,無論是廣播、報紙或者雜誌,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列舉如下:

1、作為一個組織或者社團,校園媒體可以團結一群人,參與一項有結果、有產品的工作,很好地模擬了現時社會的工作樣式,有合作、有競爭、有付出,當然也會有回報。這可以很好地幫助大學生從學校人到社會人的身份轉變。以雜誌為例,需要編輯、美工、排版的基本工作,還需要協調學校的審批、之後的印刷和發布(一般在校園內免費分發,但是時間、地點的選擇很重要)。在正常工作外,需要進行外聯(就是拉贊助)、舉行一些盈利或半盈利的活動。每一項都是學生鍛煉的機會。

2、作為一個媒體,校園媒體可以為學生髮聲,向更多人傳遞年輕人的意見、想法。例如,很多學生媒體的產品如報紙、雜誌,學校領導是可以看到的,而且不少領導是會很關注這些媒體中的表達。針對學校的問題,這些媒體就成為了一本學生出版的內參。

3、作為機構,很多校園媒體是盈利的,但是即使盈利,也是微利,學生們內部自己組織些FB活動,就沒了。當時我校的廣播台基本是微利,通過投放一些廣告,取得一定收入,但是盈利額就夠台員大家一年聚一次,還是極其簡樸的那種聚會,不少時候還需要負責人墊錢。當然也有很多媒體是虧本的,就是需要學校投資的,比如雜誌,我們大學的雜誌就是由團委來支付費用的,因為印刷成本很高,但是這種模式,廣告就可以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雜誌的內容也更有用保障。

4、媒體,有兩種類型,一種強調時效性,一種強調觀點型,校園媒體中的報紙和雜誌,一般都很難有時效性,但是由於有獨立的校園消息渠道,所以學校內的官方消息、活動消息還是可以做到很及時有效的。這也是校園媒體最大的優勢——渠道優勢,這些校園媒體可以接觸到學校很多領導、組織、老師等,取得很多學校未來發展、活動的信息。這在其他媒體是很難取得的。這些也是學生們比較關心的。

而針對觀點型,同2,這是一個獨特的渠道。把學生的消息向上和向所有其他學生進行傳播。

5、作為一個冠名以「XX大學」的媒體,或是一份校園內的雜誌/報紙、一種校園內的聲音。這些或實體、或虛擬的東西,是一種文化標誌,是一種記憶。

對於一個離開校園多年的人

會想起入學第一天,從學長的手裡拿到的新生特刊;離校最後一天,從學妹手裡拿到畢業特刊。他們有的存在書架上,有的不知被丟在什麼角落。記錄我們在這個校園內,曾經經歷過的四年。

會想起當年牽著女友的手,聽著廣播,回宿舍的日子。這是屬於我和老婆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這是我認為一個校園媒體存在的最大價值。

求點贊


對於我以前學校的校報,除了發放到各校內單位、學校各宿舍樓外,還有一個作用是與其他學校的交流,每一期都會送到其他很多兄弟高校去。說實話,大學生很多在校內其實很少關注到校內發生的新聞,當然很多是不屑於關心,而有時候通過飯後隨便翻翻校報也能了解到一些。

至於內容,第一版通常是學校層面的重要新聞,第二版通常是院系層面的新聞,第三版通常是學生層面的新聞,包括一些訪談,第四版通常是文學稿件。一二版的內容時效性確實不強,但是三版的訪談、四版的文學稿件對此要求不高,而且大多是學生記者采寫的稿件,可讀性還是有的。而且這也正是校園媒體的一大作用,對學生記者的鍛煉。至少從我個人而言,校報的經歷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因為校報的經歷後面到學校新聞網得到了更多的鍛煉。

說到這,新聞網好像也是屬於校園媒體的一種,也許這也正是為了適應網路時代的發展而產生的校園媒體。在這上面,會有極具時效性的內容,有時候會比校園論壇的消息還快,當然比校外媒體的消息更快。也會有對優秀教師、學生、來學校交流訪問或演出的知名人物的採訪,有對校內校外時事的評論,有各種專題,有更新興的電子雜誌……這些在其他什麼地方能看到呢?


在學校記者團當過編輯,說說一點事兒。

  1. 學校的報紙不是為了盈利而辦,而且辦這個報紙還是學校貼錢的。
  2. 我們的報紙是半個月一份,時效性幾乎為零。所以校報上的內容都是一些不太受關注的學校、學院、學生會、志願者等等新聞+「文藝」作品。時效性的東西,網上傳得比什麼都快,但是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事情描述得更為詳細。(比如上次李開復、牛根生、俞敏洪來學校做演講,同學們人人網上消息早就傳開了。但是我們的報紙還需要為此做專題,發掘和傳播更多的有價值的內容。)
  3. 第三點的疑問其實可以用我第二點的回答,網路傳播有它的價值,報紙也有它的價值。再次,學校的報紙評論性的東西是很少的,不會強加自己的觀點,這個和社會上的報紙有很大差別。我們只報道新聞。
  4. 我們的報紙也不缺讀者。每期報紙出來後,一開始我們都是挨各寢室派發的。後來覺得太浪費,於是就放寢室樓下,讓需要的讀者自己拿,這樣下來慢慢控制報紙的印刷數量。結果的話,讀者數估計是學生總數的1/4,— —||有點兒可憐。

ps:其實我覺得校報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為了存在而存在。


走進大學快兩年了,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我從沒懷疑過為校報付出的所有時間和精力。甚至可以說,這個因為更新換代而逐漸淡化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眷戀和不舍。

1.這份報紙的存在,對全校師生來說可能概念都很模糊。可能幾年大學讀下來還不知道在哪裡領取,是免費獲得,也許還出現過熟悉的名字。

是的,我們必須承認,讀報紙的人越來越少,對校報的不了解更讓這個範圍受限。報紙和讀者沒有任何互動,甚至有沒有讀者都是未知數。但還是有這麼一群人,會精力充沛的提前半個月開編委會到深夜,會為了催稿、改稿一些細枝末節折騰徒弟(我們校報是師徒制,等下細說)和自己。周一晚上九點十五騰驤樓419,這個約定的意義早已超過任何約會和意外。編委會十個人,說好的不見不散。因為下一期的報紙就必須在這個晚上顯出雛形,因為就是十個人不多不少,少了誰都不叫編委會。

很多人說我們浪費時間,喂,你們仔仔細細一個字一個字摳出來的文章,沒有人看。可那又怎樣呢?總還是可能會有人,順手從樓媽那裡拿走一張報紙,墊桌子擦玻璃都好,不經意間就會瞥到一個題目或者幾行正文。這張承載了我們熱情和心血的薄薄的紙,就一下子有了意義啊。我們不是憑它盈利,也不是靠那些鉛字給自己帶來什麼切實的利益,而是這個辛勞和痛苦的過程,總有一些有意義的回報。足矣。

2.報紙是半個月出一次,根本談不上實效性。甚至因為是黨報的特殊屬性,很多東西都不能直接呈現。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校園新聞更多展現的不是新聞的作用,畢竟不是微博微信這樣迅捷方便的網路平台,消息傳播我們不佔任何優勢。

但我們可以站在所有學生這樣年輕又難免稚嫩的角度,表達自己的立場。代表更多的年輕人發聲,代表更多的大學生髮問。又是也並不是那麼有代表性,卻一定是最有指導性。我們展現的,就是我校學生積極正面,陽光活力的風采。這樣強有力的煽動下,就會讓更多的人擁有正能量。

3.這份報紙的意義不僅停留在今日此刻,它是一份鮮活的歷史。親眼見識過第一期校報的斑駁,泛黃的紙張和殘破的表皮都給我一種深深地震撼---究竟是怎樣的堅持,讓這份報紙像生命一樣得以代代延續,直至今日依然堅定。

「你們是我校歷史最生動的記錄者。」

這句話是剛入團時校報的主編老師跟我們說的話,銘記至今。因為知道師父們帶我們時的辛苦和認真,所以知道這是怎樣一份重任。你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成為了後人願意捧起細品的歷史。就像今天的我們,重新拿起第一期校報的那份厚重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做的事情,不是馬上就能顯示出它的意義的。你不要覺得自己在徒勞做功,其實,總有一天,它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發芽結果。這個過程順其自然,都是有意義的。

4.也許真的很俗,但這個團隊帶給我的是我在別處永遠也得不到的。親手帶進團手把手教一切的師父,是我在學校里除了幾個狐朋狗友以外最親的人。別人都很忙所以行色匆匆的年代,就是有這麼一個人,願意心甘情願對你好,真心想幫你,想讓你進步。我的師父不像別人師父那般細心,卻給了我最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資源。對他的感謝說了太多,此處很想一筆略過。但一想起他,還是千言萬語的碎碎念。

這個團給了我一個很親的人,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願意為這個地方付出付出再付出都不肯退縮的千萬個理由。可能你會說,別的社團也是如此。但這畢竟是一份枯燥又無回報的工作,畢竟要面對受眾越來越小的現實。但我們每個人的熱情,卻自始至終都在最高點。

我們給彼此最大的禮物,就是每次湊到一起都會有一起向前沖的無限動力。我們還在,還熱愛,很期待。??

4.又一批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進團了,已成為別人師父的我們自然沒有更多的理由再待在這裡。每周三的c208例會,每周一騰驤樓419,都在自己的「提醒事項」中一一刪去。這心情有輕鬆,更多的是眷戀和不舍。

我並不是媒體專業的學生,所以可能走出這裡以後,不會有機會再提「理想」。雖然已經沒有那樣的身份和立場去靠近他們,告訴他們,卻還是想慢點離開,再等等。等他們第一次開完12點前的編委會,等他們寫的文章不用再被編輯打回五六遍,等他們真正意識到我們現在的複雜心情。

可是真的想矯情的說一句,喂我捨不得啊。

三個人因為要寫詩而絞盡腦汁在419的一整個通宵和小桶辛拉麵。

第一次開編委會磨嘰到凌晨三點走出大門時的天微微亮。

為了招新提前一周回學校和別的社團搶宣講會場地委屈到哭。

評記完的夜晚師父們正式退團我們來來回回敬了每一個人說了好多好多話。

而如今我只能偶爾出現,默默懷戀。

跟你們在這裡道一聲:

祝貴團發展。


同學發了一個鏈接讓我回答這個問題=_=

先做自我介紹,本人大三,新聞專業,目前在某高校擔任某校媒的副主編。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肯定是不賺錢的,但如果將其視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挺值的。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時效性的東西,新聞校園媒體照樣做的來,現在基本校園媒體都應該是有微博微信的吧,將時效性強的轉移到新媒體,報紙或者雜誌要麼選擇放棄(畢竟紙媒前景黯淡)要不就特立獨行,多做深度報道或者人物專訪,或者印點學校周圍店家的優惠券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要分開來回答。

首先是官方的校園媒體。毫無疑問,是受到管控最嚴格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做出突破無疑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各大高校的官方校園媒體大多做的不好(這個不好是新聞層面而不是宣傳層面),但也不乏佼佼者,據我所知,中青政的《青春報》,武大的《新視點》,清華的《清新時報》都很優秀,他們相對而言受到學校團委或是黨委的壓力較小,或是直接由專業的新聞系老師管控。加上較為寬容的輿論環境,出來的稿件質量都很不錯。比如新視點的那篇關於「佔中」的《一座城市和三個人的秋天》,這是社會媒體都不敢觸碰的領域,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就是「獨立校媒」了,這裡的「獨立」是指並非學校或者學院的校報,院報,以社團等形式存在的校園媒體,做的最好的幾個,比如中山的《逸仙周刊》,北外的《107調查》,復旦的《99度》和川大的《常識》。這裡附上川大常識關於獨立校園媒體的一篇深度報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A5OTI3Mg==mid=209754244idx=1sn=1cbefac3fce8b05f472f6c5c79b3bf36scene=0#wechat_redirect

實際上對於這些或官方或半官方或完全獨立的校園媒體而言,憂慮的事情會更多,人員一年換一波,沒有經費,沒有官方身份等等。拿我比較熟悉的常識舉例子,他們前段時間在眾籌印雜誌,實際上收到的金額超出了他們的預計範圍。當一個校園媒體擁有一定的知名度,歷史和氣質,他們發的文章具備一定的思想價值以後,他們的刊物也就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收藏品,尤其是本校的學生,可能因為「俱有榮焉」,也就成了該媒體的忠實粉絲。能做到這一步的校園媒體,全國恐怕沒有多少。

咳咳,突發發現貌似跑題了=_=

我覺得作為校園媒體的存在,跟社會媒體還有網路媒體相比,優勢有三。

第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社會媒體天天找的專家學者,天吶學校裡面全都是=_=隨便上課前後跟老師聊兩句,採訪就約到了。學校里經常請一些名人做講座,作為校園媒體約採訪更簡單一些,他們可能不會接受外面媒體的採訪,但可能出於愛護後生好為人師的考慮,便可以以教育晚輩的姿態來接受採訪。

第二是學生身份的認同度。在做關於校內新聞的時候,作為校媒的記者更容易採訪到核心信息,前段時間採訪一個鬥毆事件的時候,我們幾個說自己是被打者的同學才進去採訪到第一手資料的,社會媒體都被攔在了門外。

第三,是自由度。在社會媒體做過的應該都知道學校的事情是最麻煩了=_=採訪還要和學校打招呼,還要走公關。。。然而校園媒體做校園新聞的話不會受到太大的約束,還有審查機制沒有那麼嚴格,關於同性戀這種社會媒體不敢觸碰的,校園媒體反而會更大膽更好。

總而言之一句話,校園媒體做好了大有可為,做不好一潭死水。

資料掌握的有不全之處,歡迎指正!


我就是校園新媒體的,在團委下面做微信工作。

個人看來,校園媒體的存在說白了就是鬧著玩玩。想做好校園媒體,要受到校領導的很多制約。尤其是在團支部、團委下屬的新媒體,受到的制約會顯得更多了。很多人在做校園媒體時會受到團委老師(他更喜歡別人叫他「書記」)的冷嘲熱諷,但是仍有一些人把它視為是能力的鍛煉。

團委微信號有個特點就是強制關注,關注之後天天發的文特別沒水平。什麼雞湯、藝術,你還必須得看。最煩的是領導不會 聽你的想法,完全按自己的思路。一句「知道嗎我們是校團委!那種東西能發嗎?」卧槽,那你天天雞湯灌,誰能受得了?

我們微信號有一個介紹就是「傳播團學知識,給同學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但是思想引導並不是代表落後,老舊,而是能夠對時效新聞、轟動事件進行正確的認識。比如前一段陳赫離婚這件事,我做了一期,嚮往明星講誠信才能得到支持。結果,呵呵了。。。

所以,校園媒體,尤其是新媒體,能鍛煉的就是與人溝通文字編輯的能力,如果你想用心去經營它,那麼一開始你就錯了。


正好現在是校雜誌副部,看到這個問題不請自來。。 首先我這個問題我也想過,真正的價值在何處呢?(想起前兩天還剛剛寫過新版校雜誌的策劃簡直百感交集。。) 第一點,確實現在大多數校園報紙和雜誌沒有盈利。事實上,就我個人的經歷來看,這就些校園紙媒而言,官方上就是不允許其盈利的,比如我剛進部門的時候發現我們校園雜誌上居然沒有廣告。。。後來才知道,上面不許登,再說,也沒有什麼廣告商願意登。 說起來,最重要的是因為,校園紙媒本身就是為了 「政治正確」 而存在的產物。。。(話說手機寫答案沒辦法加粗啊,不然我就要把這句話加粗→_→) 既然追求的不是盈利,那麼不盈利又何妨呢?據我所知(由於本人室友又有倆是在校報工作的。。。),校報和校雜誌資金一直是挺充足的,也就是說學校也是為了官方上的一些名義才辦的。。。 第二,確實發行各方面受限,也正因為種種限制,現在的校園報刊和雜誌(但凡是為這本雜誌操勞的學生有志辦好它,在條條框框內取得一點點的認可)至少我,我是極其希望校園紙媒的創新的,也正在這樣做。。

唔。。好睏明天再答。。。

哎呀 忘記這個答案了 算了 在補充一句吧校園雜誌不是因為正確而存在的,而是因為存在而正確的。


我認為大學的校園媒體存在是有必要的。

  1. 目前的校園媒體受到很多限制,但是也不是沒有盈利的可能,只要運作得當,完全有可能盈利,事實上最簡單的盈利模式-廣告,就可以加到校園媒體上,比如雜誌上的廣告頁。(前提是校園媒體有雜誌這一類)
  2. 確實,如果校園媒體是半月刊或者月刊,那實效性確實不強,但是仍然可以報道領導動態,作為信息匯總的作用,這是領導們希望看到的。然而,觀點性的東西是受到很多限制的,作為大學生,寫一些激進的東西肯定要和諧;宣傳民主自由等思想,不是當年新文化運動的時候,肯定要受打壓。寫一些開放的思想,比如性,肯定是那些保守的校領導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觀點性的東西是受到很多制約的。
  3. 能給學生帶來什麼收穫?
  • 極大的增強學生的認同感,一個學校自己的BBS是自己的BBS,自己的地盤。
  • 那些看似不成熟的觀點,恰恰是學生自己的觀點;其中涉及到的東西,也是和當地、本校學生息息相關的,貼近生活,也可以引起話題。
  • 增強學生們對本校方方面面的關心。

談一談關於校園媒體的多樣性:

  • 不一定只是拘泥於報紙、雜誌的形式,事實上我們學校也是有報紙的,但是那些報紙的下場很慘,廁所、墊桌子墊椅子。上面分為這麼幾版,報道領導動態,各個校區的問題活動,然後最後一版有一些所謂的詩歌什麼的。
  • 我曾經記得有[武大助手]這麼一個東西,其實這就是一種新媒體啊,因此這裡的多樣性想談到其實是利用現有的微博、微信來開發新媒體。各個學院的官方微博,包括班級的官方微博,在班裡面和學院裡面有固定的人維護,可以極大的加強信息的傳播效率。
  • 而微信公眾平台之類的則可以讓很多人發表觀點,發表文章進行推送。
  • 微信公眾平台和微博官方賬號之類的,則可以保證很高的實效性。

當然目前我國對於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意識形態是極為關注的,這方面不允許有敏感的東西出現,風吹草動都是打草驚蛇。因此在這種環境下,更需要廣大同學的大智慧。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想法,歡迎指教,謝謝。


有必要。起碼對那些有媒體夢想的學生來說有必要。


我大川大某雜誌還是硬是要得……至於某門課每年都要出的一個所謂刊物,作為曾經參與其中的學長,我只能說,大家湊一起玩一玩罷了


大學生投稿基本只能投省級或者國家級期刊,核心期刊有的專業可以操作,

比如《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科版本科生是可以投稿的,

很多核心期刊是不會收本科稿件的雜誌編輯按的。


相關:大學雜誌社

一群有趣的人在一起,每天都有新想法,所以很開心。

:PS:校媒並不都是評論性的,網路發布平台彌補了傳統報紙或刊物的印刷時間限制。

又PS:校媒在自己學校的突發事件中,反而由於自己的身份,可能更快更方便的了解事實,只要敢做,願意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gxNjQzMQ==mid=200530338idx=1sn=8493cec745f355ba25be01576365720b#rd

有興趣看這個,我就不把名字寫出來了


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因為沒人會看。。。。但是,如果真因為沒有必要,沒幾個人會看就不辦的話。。。現在中國好多地方性報紙估計早就沒了。。呵呵呵。。。。。。。。。。。。


作為一位現任高中雜誌社的市場總監(三社長之一),估計還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

校園媒體,一直都是要立足於校園新聞才有意義,關於社會話題,要有一點但不過分的涉獵,關於這個存在的必要,我們在第19期的專題「紙媒生存報告」中也有涉獵。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擁有校園媒體,絕對是對校園民主與學生素質有積極作用的。比如深圳中學神一樣的「涅槃周刊」就把對社會和校園的深度評論寫到了一個高度。可是,當我們用很不成熟的文筆評論紙媒這件事時,大多數學生對此並不是很感興趣,很多人覺得無聊,覺得和自己「沒有關係」

是了,校園媒體,之所以在校園那麼容易有立足之地,是因為它和校友「有關係」

所以,校園媒體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一個讓在學校的,曾經在學校的,學校外的,通過這個窗口,可以更深刻更新穎更全面地了解校園活動、名人、變化……

至於能否盈利,不過是本數不夠而已,我們雜誌社2010年辦起,到現在已經可以基本經濟獨立,成本和收入+贊助基本平衡,這證明了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的話,以學生為上帝的雜誌社完全可以活下去(當然,你要辦得好)而且我們學校的媒體,其實是有的在盈利的,賣碟的電視台完全暴利我會說!!(結果他們又丟了器材平衡了……)

校園媒體就是一個校友包養的東西,它當然有意義,校友想看完整的高清視頻、圖片、深度的採訪,不買校園媒體的產品,難道用微博人人和顫抖的手持拍攝??

ps:話說新媒體也是一種好出路,我們剛剛有APP。我們校友還搞了一個「人脈網路」,低成本獲得高關注,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個標誌了。

pps:也見過一些慢工出細活的社團,那些就是充滿激情的同好在自嗨啦,但對同好的吸引力巨大,如我校攝影社文學社動漫社,但很容易斷層或虧本(當然,辦得好又不一樣)


我覺得沒必要。

但是

它還是存在著並運行著

也許

只是因為歷史問題

需要

有那麼一本雜誌一本報刊

但是

有幾個人看的?

實際

它們都死了。


推薦閱讀:

紐約有《紐約書評》,倫敦有《倫敦書評》,巴黎有《巴黎評論》,中國有類似的刊物嗎?
作者拖稿怎麼辦?
記者在採訪中如何避免自己的認知體系被忽悠和自我意識被駕馭?
如何打垮BBC和CNN這些西方宣傳寡頭?
拿什麼拯救中國的媒體?

TAG:媒體 | 雜誌 | 大學 | 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