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最讓你難以割捨的是什麼?
是 從外婆家去華僑幼稚園的那條路,路邊的小平台,小時候走到這裡總要站上去,讓外婆背。
是 十幾年前的颱風天,在停電的家裡看窗外面風雨交加狂風亂作,一家人點著蠟燭煮泡麵吃。風停後,滿地的樹枝樹葉、倒下的行道樹、碎落的廣告牌。
是 小時候在公園西門看完牙醫 總要去吃一盤十小個的西門土筍凍,緩解看牙的鬱悶。每一口都會用叉子叉齊芫荽、菜頭酸和蘸了花生醬辣椒醬的土筍凍,和一點點芥末。
是 每周坐35路公車去少年宮學作文,帶上自己泡的鐵觀音加奶。那時候第一次出現了奶茶店,快可立 。下了課,在百家村附近吃一份扁食拌面。
是 附小放了學,和好朋友在篔簹湖邊,用樹枝打撈裡面的海帶樣的水生植物。曾吹了個一個半頭大的氣味刺鼻的紫色泡泡,許個願,放在湖面讓它飄向湖中的"三隻板鴨"雕塑。
是 一中磚紅色教學樓,穿不完的校服,寫不完的強化,躺著是一站著還是一,食堂上面蓋操場,游泳課,無處藏身的體鍛課,下課鈴的音樂,傍晚回蕩校園的恰到好處的廣播。
是 南風天時,濕漉漉的瓷磚牆壁,鋪了報紙還是受潮的課桌,可以畫畫的玻璃窗。也是夏天,邊扇扇子邊噴霧邊聽蟬鳴邊上課。是那次夜晚突然的成群白蟻來襲,不得不逃鬥智斗勇,出教室自習。
是 柜子里大大小小几十本相冊,十年、二十年前家人的模樣,老廈門的模樣,帶著些許樟腦味,泛黃。
是 每年中秋走在路上,從家家戶戶穿出來的骰子砸撞擊瓷碗的博餅聲,和博到的每年用不完的牙膏牙刷沐浴露。而大學的開學時間總讓人錯過與家人的博餅。
是 八市裡琳琅滿目色澤各異的海產,暖色的燈光,擁擠的人群,新鮮的海味,熟悉的廈門話。
是 傍晚時分在馬路上可以聽見"chua"的炒菜聲,飯菜香,伴著新聞聯播,還有偶爾的"來甲嘣阿"。
是 一人行走在街道也不會覺得孤單,街道不寬,人不渺小。行道樹是芒果樹,墨綠的樹上一顆顆小芒果;是紫荊,一陣風掉落一片;是鳳凰木,把陽光切割得細密的小葉片,讓人感傷的離別紅。
是 每逢節日,家人總要一早去的香火旺旺的睜不開眼的南普陀。那裡的熙攘 平靜 與虔誠。
是 下午睡起泡的一壺熱茶和餅配,討論一下一家下午去看看花鳥魚蟲 去海邊 還是去八市,桌邊有看著餅配瞎興奮的傻狗狗。
是 在兩千里外的北京讀書,也要帶上廈門泡麵麵線米粉辣醬香菇肉醬罐頭,即使有比它們更美味的東西,但是美味有時不是味蕾一者說的算。
是 假期回到家第一天,到樓下買車輪餅給外婆,老闆的地瓜腔,加之廈門正好的溫度,猶如春風拂面。嗯 ,我離開了字正腔圓的地方,可以"放蕩不羈"的開啟地瓜腔模式。
是 到一個地方,即使它已不是原來模樣,還是能說出它曾經的樣子,我曾經來過,留在記憶里也已足夠。
是 每次站在輪渡碼頭遙望對面的小島,看快艇和渡輪來回在海面划出水痕,想想上一次並懷疑一下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會上島去。
是 老市區的建築,門窗,花磚,陽台種著的三角梅。
(2014.1.9)
是 在演武大橋上看到大海就已按耐不住的興奮,坐在沙灘吹吹鹹味海風,踩踩海水又踩踩沙,把腳丫裹得像花生麻糍。看看陽光照耀下閃亮的貝殼,只是或許不如以前美麗了。無憂無慮躺下,仰望天空。
是 每學期離家的那個早上,媽媽煮的一碗西紅柿豬肝麵線湯,兩個蛋。
(2014.2.22)
去逛完八市,買條特香包,然後扒光它的皮。
(2014.3.5)
……
是燒肉粽蘸辣椒醬,鹼粽蘸蜜蘸白糖。
(2014.5.27)是每到這個季節 在北京感受著類似於廈門冬天的氣息,時空錯亂的聞到高考備考時的味道,想念簡單的生活。或許也並不是真的懷念「高考」,只是那是離現在最近的、最漫長的在家生活的時光。
在這裡有一件件忙不完的事,忙裡偷閒想起在家的日子,什麼都不需要做,卻又有好多想要重新體驗。原先不曾在意的平常小事,在離開了家鄉之後,變得彌足珍貴。想想大學五年,在家呆的時間每年不過三個月,突然覺得恍惚,,而這樣的日子還要繼續。所以在家的每一刻都要好好珍惜。
(2015.3.24)是什麼呢。
是生活過的痕迹。每一個片段的都影響並構成現在的自己。
——————————————又一次假期結束,「難以割捨」的畫面,次第浮現,補充。乾乾淨淨的環島路。騎著自行車定定心心從曾厝垵出發一直向前走,沿著海岸線,什麼也不想,爽爆了!
其實,待過北京、深圳、廈門。
北京的文化生活和娛樂活動真不愧是帝都,分分鐘各色博物館、各類話劇和音樂會還有小型搖滾or民謠live。也更容易找到和你愛好相同的興趣組。美食也是多多噠。==能吃能樂 深圳現代化氣息更重一些,一個融合的城市,這點很迷人。還有隨之而來的各類美食。我會說在深圳那一年工資全花到吃上了么…… 至於廈門...... 偽小資。微博上或小魚網上(一個熱門本地BBS+門戶)熱傳的餐飲店,我真是不忍直視,也就一般般,還死貴死貴的...
曾厝垵....呵呵,大約南鑼鼓巷的「精簡版」?,真的是「好文藝」呢。 鼓浪嶼?多虧當年的旅遊營銷,遊客真尼瑪多。其實我覺得青島海洋大學附近比這舒服。 但是環島路還是棒棒噠 簡而言之,只能說是閩地瑰寶,放眼界外,確實不那麼出眾。那你會問:你噴了那麼多,為啥好留廈門?
因為我是福建人,以前的同學大多都在廈門和閩南地區。有時你漂泊久了,就會發現城市特質其實可以居次,朋友才是你選擇落腳點的重要因素。而我又懶,又忙,新朋友少,還是跟老朋友話仙、趴趴走比較舒服ps:上幾張Amoy的照片
俺們公司景色live house @沙坡尾,real live ,廈門
市區內小景
你可以坐擁海景房
夜晚可以到環島路跑步(右手邊即是沙灘,往外50m是海浪)
夜晚可以約上朋友小酌
真是非常喜歡「一滴入魂」這個酒名呢歡迎來玩
從談戀愛的角度來說。
是穿著藍白校服和初戀看著校門口的鳳凰花紅了三個畢業季,放學和他一起走回家,南湖公園的散步老人,奔跑的小孩,和飛揚的木棉花絮。體育中考後精疲力盡地走過體育路,熱熱懶懶的風吹過臉頰和髮絲。是預定好鼓浪嶼淡季的民宿,逛遍廈門人不愛去的商業街,也逛遍小巷拍照片,三角梅開得正好,坐在海邊看日出,喝啤酒,假裝是遊客。
是和他去西堤咖啡一條街抱著ipad兩個人曬太陽打發掉一個下午,晚飯在潮福城解決順道散步去露天酒吧聽外國人唱歌,看海灣公園的跳樓機一升一落。
是在明發看完一部悲情電影我哭得像個傻逼,我們出去天台抽煙,他拉著帶我去坐人生第一次坐的摩天輪,看燈光閃爍的夜景。
是帶他去逛藝術西區的市集,拿起衣服問他我穿這件衣服好不好看,他幫我拿著柚子冰茶,手凍得不行還要說你穿什麼都好看。然後在沙坡尾一起分享同一個甜甜圈和cupcake。
是我們一起去逛八市菜市場,和店主用閩南話砍價,收穫當季的海鮮,做醬油水給你吃。你趁我不注意在隔壁攤買了一束報紙包的玫瑰花。
我想好了所有跟你可能的未來,在這個我從小到大居住的最美城市,但是你已經離開我了。
附一張自己站在輪渡拍的鼓浪嶼朋友,家人,童年,少年,簡單說就是那個塑造了現在我的小城的一切 記憶與感覺。其實廈門這兩個字就已夠讓我魂牽夢繞。
在廈門跑了人生第一個馬拉松。
xieyao~
在廈門每次買路邊攤或者逛小店,老闆掛在嘴邊的都是一句,小姑娘是來這玩的吧?這裡有太多的遊客,大家都習慣了迎來送往,所以被問起來也總會很開心的回應,對呀。這種感覺很輕快,好像我到這個世界就是來玩玩,看點漂亮風景,吃點好吃的,時間到了就回去。
如果還能有幸愛過一兩個人,也就堪稱可以了。不管走到哪裡,你都有拿起手機或相機拍照的衝動。
到處都是公園,馬路也像公園,心情不好有海有湖有花有草。沒事騎騎車,散散步。永遠不用擔心沒地方散心。當然,家在這。什麼都不做。環島路、海滄自行車道騎騎車足矣。美cry家人和朋友:)
大海
以後想要一直生活的城市,至少現在是這麼想的。
莫名其妙就喜歡上的城市,是因為有好大片海,喜歡從觀音山那帶的海,人還不多車也不多,騎單車然後坐在沙灘上吹海風。
還有好多好吃的甜品,有人說那邊的甜品是他吃過好吃的地方。
還有喜歡朋友來的時候,可以很自豪的帶他們到處溜達,吃我喜歡吃的東西去我喜歡去的地方。
家.
留戀一個人或一座城,理由無非是那人、那城給你的故事和他獨有的味道。離開了,心便空空的,無著無落,於是你留下了。
已經定居,所以不用割捨
足球
應該就是足球了。昨天球隊踢球,跟一隊友說起,我辭職快一個月了。他說怎麼沒考慮去其他地方,杭州深圳什麼的。我答,我出去其他地方玩了十一天,還是在廈門好了。他說,你一定是捨不得我們一起踢球吧!----雖然在其他地方我也能找到踢球的地方踢球的人---在廈門剛好滿兩年了,一來廈門就經同學(大學隊友)介紹加進球隊,認識了近三十位踢球的人,每周一次,就我們隊內自己踢。海風汽笛
黃厝的沙灘環島路上的椰子文灶站的紅糖饅頭倉里曲曲折折的小巷沙坡尾里玩滑板的少年老街坊里的芋包和海鮮面普陀寺後山上的那些老樹中山路衚衕里的酸筍面鼓浪嶼上的老鋼琴師芙蓉隧道里的痛仰那幾門傻逼大炮曾厝里的教堂不想寫了。我一個只在廈門呆過四天的人寫這麼多字幹嘛真傻逼所謂第二故鄉的東西,每次看到廈門的消息都覺得很溫馨
打算以後就定居廈門....
美麗的環境:藍天,大海,有山有水,乾淨的環島路,美麗文藝的廈大,小清新的鼓浪嶼……
溫暖的語言:最愛那親切的鄉音,那是在外求學聽到時會心裡一緊一股暖流湧出的感動!還有好玩好聽的閩南語歌曲。
舒適的氣候:四季分明,空氣清新。夏天涼爽的海風,不算寒冷的冬天!在海邊躺著吹海風聽海浪,數流星的愜意。
熟悉的飲食:各種閩南小吃,海鮮,路邊大排檔,約上三兩朋友泡茶聊天的閑情,當然還有媽媽做的飯!
離得不遠的家,身邊的親人,朋友!累了病了可以回家休養;心情不好了,可以有兄弟陪你解悶喝酒;無聊了可以叫上一群朋友一起聚聚!當然還有愛的人也深愛著這座城,我在這裡安個家,等著她回來,一起在這座城寫下我們的故事,一起去環島路騎著自行車放風箏,等著她一起去走那些我還不曾去過的角落!
這樣的廈門,怎麼可能不愛她!
廈門滋養了我的靈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