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沒有和韓國「不敗李舜臣」相提並論的偉大將帥?
中國沒有人能和他相提並論,朝鮮倒是有一位宇宙第一大元帥可以。
節選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里的半章文字吧。
朝鮮失去了李舜臣,卻迎來了和平,回復了平靜的生活,為紀念那些為了朝鮮人民的安寧和自由而犧牲的明軍將士,朝鮮政府修建了大報壇,每年祭祀,以表示對明朝仗義相助的感激,並提醒後輩不忘報恩。
現在,大報壇已經消失了,為什麼消失,我不知道。明朝的大軍得勝歸來,萬曆並沒有虧待他們,將領之中,麻貴升任右都督,陳璘和劉綎也升了官。
當兵的也沒白乾,為表彰群眾,據說萬曆從國庫里撥出了八萬兩白銀,作為對士兵的封賞,當然,具體到每個人的頭上,一層扒一層,外加還有陳璘這樣的領導,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說了。但無論如何,也算夠意思了。雖然在七年之中,曾有過無數的曲折,遇上許多的困難,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打贏了。所謂正義、邪惡、侵略、暴行,大多時候都是毫無意義的胡扯,衡量戰爭的唯一且永遠的準則,就是勝利,或失敗。用黑暗的暴力維護了光明的正義,這正是明朝創立的不朽功勛。這場戰爭的最後結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的是,幾百年後,歷史對於這場戰爭的評價,卻十分之不清楚。具體說來是這樣的:日本的史料表示,這是一場延續了戰國光榮以及名將光輝的戰爭,雖然未必光彩(這一點,他們是承認的)。朝鮮(韓國)的史料則認為,這場戰爭之所以勝利,主要是因為李舜臣和朝鮮義軍(無奈,政府軍的表現實在太差),至於其他方面的因素,當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較次要的。而明朝方面……,基本沒什麼動靜。現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簡單的,因為在明朝看來,這場戰爭,壓根就不是什麼大事。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的抗倭援朝戰爭,在史學界實在不算個啥,也沒聽說哪位專家靠研究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萬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萬曆三大征考》還算是馬馬虎虎外,許多細節只能從日本和朝鮮史料中找。說起來,也只能怪我國地大物博,什麼事都有,什麼人都出,就規模而言,這場戰爭確實不值一提,打了七年,從頭到尾,明軍的總人數不過四萬左右,直到最後一年,才勉強增兵至八萬,且打兩個月就收了場,架勢並不算大。而日本為了打這場仗,什麼名將精兵之類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幾萬人拉到朝鮮,死光了再填,打到後來,國內農民不夠,竟然四處抓朝鮮人回去種田,實在是頂不住了。朝鮮更不用說,被打得束手無策,奄奄一息,差點被人給滅了,國王都準備外出避難,苦難深重,自然印象深刻。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鮮是差點沒命,而明朝卻全然沒有玩命的架勢,派幾萬人出國,軍費糧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辦挺了,事後連戰爭賠款都沒要(估計日本也沒錢給)。什麼叫強大?這就叫強大。在進行這場戰爭的同時,明朝還調兵十餘萬,圍剿四川方向的楊應龍叛亂,在萬曆同志看來,這位叫楊應龍的土財主(土司),比豐臣秀吉的威脅更大。基於以上理由,在宣傳方面,明朝也是相當落後。戰爭結束後,在日本,明明表現不咋樣的加藤清正、島津義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謂「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的吹,從沒消停過。朝鮮方面,貨真價實的李舜臣自不必說,死後被封公爵,幾百年下來,能加的榮譽都加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至於明朝,對相關人員的處理,大致是這樣的:
戰後,劉綎、陳璘任職都督同知(從一品),算是升了半級。當然,也不是白升的,幾個月後,這二位仁兄就被調去四川播州的窮山惡水,因為在那裡,還有個楊應龍等著他們去收拾。英勇獻身的鄧子龍也得到了封賞,他被追賜為都督僉事(從二品),並得到了一個世襲職位,給兒子找了個鐵飯碗。僅此而已。但和李如松比起來,以上的幾位就算不錯了。這位仁兄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鮮戰局,是朝鮮戰爭中最為傑出的軍事天才。可這位蓋世英雄,死後不但沒人捧,還差點被口水淹死第二遍。說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禍。明代是一個開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發言,批評皇帝,彈劾大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民主。可是民主過了頭,就有問題了,發展到萬曆年間,言官們已經是無所不罵,壞人要罵,好人也要罵,不干事的要罵,幹事的也要罵,且職位越高,權力越大,罵得就越響。而李成梁十分符合這個條件,這位兄弟鎮守邊界數十年,權大勢大,是最好的目標,外加他虧空貪污之類的事情也沒少干,下台之後自然不招人待見,彈章堆得和山一樣高,說什麼的都有。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倖免,加上他在朝鮮風光一時,功勛卓著,就成了連帶打擊對象。最噁心人的是御史丁應泰,不但攻擊他本人,連他的戰績也要罵,說平壤戰役是小勝,日軍死傷極少,碧蹄館之戰是大敗,明軍死傷極多。
這還不算,他居然檢舉朝鮮與日本串通,說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要按照他的說法和演算法,明軍的士兵估計都是死後從墳里刨出來的(一共也就四、五萬人),日軍都是拿白鴿的和平使者(死傷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應該算是雙面間諜,明明和日軍勾結,偏偏還把日軍趕跑了。這人不但無恥,還很無聊,彈劾一封接著一封,鬧到最後,連不愛搭理人的萬曆也忍不住了,直接給他下了個革職令讓他滾蛋。然而,從根本上講,封賞過少,彈劾過多的責任者並不是丁應泰,更不是萬曆,因為按照明朝的慣例和規定,像抗倭援朝這種規模的戰役,帶幾萬人出去打一場,封賞就這麼少,彈劾就這麼多,大家都習慣了。所以真正的原因雖然可笑,卻很真實:對明朝而言,這實在不是個太大的事。既然不是什麼大事,自然就沒人管,自己不管別人當然也不管,加上那些無聊的言官潑髒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單全收,日本和朝鮮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各說各話,於是,對這場戰爭的評價,就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爭議、誤解、謎團。然而無論大小,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樣一件事情: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為了摧垮貪慾和邪惡,遠赴他鄉,進行過一場偉大的戰爭,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里,他們中的許多人,為此獻出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知道這一切,知道有這樣一場戰爭,有這樣一群人,曾為了捍衛自由與正義,英勇奮戰,毫無畏懼。
為了那些無比的智慧,無畏的勇氣,以及無私的犧牲。萬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總兵麻貴率軍凱旋歸來,明神宗在午門接見了他。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厭其煩的程序儀式後,明神宗下旨,當眾宣讀大明詔書,通傳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結束。這是一封詔書,也是一個預言,因為在這份長篇大論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 20章 為了忘卻的紀念
萬曆:「哦,打贏回來了?大家該幹啥幹啥去吧,也沒啥好說的,都是基本操作。」
思來想去,恐怕只有這位元帥敢跟宇宙第一大國——韓國的「不敗李舜臣」大將軍比一比了吧?
以下來自百度:
由於中朝軍隊的進攻,聯合國軍於1月3日15時開始撤離漢城。1月4日,第39、第50軍及人民軍第1軍團各一部進佔漢城。
1月5日,第50軍及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渡過漢江,繼續追擊,第50軍於果川、軍浦場殲美軍空降第187團和土耳其旅各一部。志願軍右縱隊其餘3個軍在漢城東北地區集結待命。第50軍7日進佔水原、金良場里;人民軍第1軍團在1月8日殺到三十七度線,割裂了韓國軍第1師與第6師的聯繫。第38軍第114師擔任縱隊的左翼迂迴任務,於1日12時突入防禦縱深20公里,佔領七峰山,但在與第117師構成合圍前,韓國軍第6師大部已乘隙逃走。收復仁川港。志願軍左縱隊1月4日佔領洪川、陽德院里後,第42軍繼續追擊,於1月6日進佔砥平里,並在橫城西北梨木亭殲美軍第2步兵師一部,1月8日攻佔驪州、利川。
與此同時,人民軍第2、第5軍團佔領橫城、原州。1月8日,聯合國軍在中朝人民軍隊打擊下,撤至北緯37度線附近的平澤、安城、堤川、三陟一線。鑒於聯合國軍後撤似有計划進行,企圖誘使中朝人民軍隊深入後實施反擊,也為避免前進過遠而陷於不利地位,彭德懷果斷決定停止追擊,戰役遂告結束。
以下是我的胡咧咧:
貴國首都,建國以後兩次被外人摁在地上摩擦,不知道貴國的李舜臣都跑到哪兒去了,祖國需要的時候不出來,這位名將還真是可惡。
一個彈丸小國,能有多麼波瀾壯闊歷史?在這樣的先天條件下,能孕育出什麼眼界的人才? 司馬遼太郎就評價過:中國三國時期任何一個英雄放到日本歷史上都找不到第二個人!這句話同樣可以適用於韓國以及其他一切小國! 所以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 你要反省你自己!另外,多讀書!
實話實說,我一個明黑都給逗笑了,李舜臣不過就是個全羅道水軍左使,三道水軍統制使還是擊敗九鬼加隆之前一個月臨時破格提拔的虛銜,兵權兵力一概欠奉。
李氏朝鮮一個好歹也有幾百萬人口的國家,把一個副總兵吹成史上最偉大的將領,我也是兩眼一黑。真要說牛逼,為什麼不去吹吹姜邯贊,好歹人家是正經八百統帥國家主力抗擊契丹的主帥,李舜臣一個低階武臣,雖然史詩勝利是很漂亮,但是舉國喪敗到只能靠這場勝利裝點門面也是兩眼淚汪汪。
中國和朝鮮武人的區別大概就是:
唐高宗年間第一次包圍平壤的時候,蘇定方大帥看著城牆上甲兵嚴正的高句麗甲士,對身邊的新羅將軍說:「這天氣冷的,跟鹹海邊一模一樣,我前兩年剛從那地方回來,西突厥人不經打,不如高句麗人……」
新羅將軍表示:「鹹海是什麼……西突厥是哪裡?在鴨綠江北面嗎?」
蘇定方:」……「
李舜臣地下有知能給嚇活過來。
諸葛丞相、尉遲敬德、岳爺爺地下有知能給氣活過來。
張大彪,不能再高了
李如松和李舜臣是同時代的人,一起打過日本,只不過一個在陸上一個在海上。
但是李舜臣和李如松比起來,差不多應該跪下叫爸爸。
李如松在中國什麼知名度,自己感受一下。
蕞爾小邦,偶然得志,拉出個人物就吹上天,還真有人當真了,簡直哈哈。
霍去病,性別男,民族漢,職業嫖姚校尉、驃騎將軍
生平:
17歲,首戰800人斬獲2000多人;
19歲,出兵河西,斬獲4萬餘人,同年接受匈奴渾邪王部投降,輕騎入匈奴營,斬殺叛亂,穩定局勢;
22歲,封狼居胥,成為中國歷代名將的畢生目標。
24歲(虛歲),因外掛太變態,被系統強行封號,game over
試問,人類史上有沒有能相提並論的偉大將領?
題主連李舜臣也能拿出來問這種問題,只能說不是釣魚就是。。。你懂的
原來哈韓真的是一種病啊,我還以為醫生騙我呢
上面都歪樓了,人家說的是海軍上將。廖化會開船嗎?
所以應該是蔡瑁,張允。
曹操夢中驚醒:啥?我殺了兩個韓國民族英雄級別的?百度百科李舜臣,仔細瀏覽上面所有的數據,有具體記錄李舜臣率軍擊殺敵軍的數字只有兩個,一個是1000,一個是4000。你確定這種戰績到了中國歷史上,能排前百?雖然中國現在人均水平比不上韓國,但是要是論第一次工業革命前的歷史,論那些斬閻羅,斗蒼天的猛將,一個中國真的可以挑戰大半個地球
說他是世界史上能留下一筆的優秀海軍將領還可以,說不敗神話那就是吹了,整個世界能擔得起這個名號的有幾人?
這個問題在張玉安的新節目《東亞三國志》中討論過,各國的戰爭英雄,韓國是李舜臣,中國的是岳飛,日本的是織田信長。(節目本身噱頭十足,但是感覺沒什麼深度。)
另外,昨天看了下韓版的維基百科,韓國人自己對『超強大國』『強大國』和『地區強國』這種階級劃分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
超強大國-美國(出了多少世界名將就不說了...二戰英雄錄可以刷一波)
強大國-中國、俄國、英國、德國、法國(出了多少世界級軍事家名將也不說了...打了多少仗、就有多少英雄兒女)
強大國和地區強國之間-日本(也有幾個隨口脫出的名字)
中堅國、地區強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等(???李舜臣,是我來韓國後被天天洗腦才知道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地頭蛇的英雄在世界五大霸主之一的國家能混到什麼程度呢?可能算得上『優秀』,而無法到達『卓越』吧。我們初高中歷史課本中出現的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能淹沒李舜臣的光輝....殺神白起、戚繼光、岳飛.....
總之,沒什麼可比性,這個問題就不該問的。
這麼多嘲諷不太好,我來說個和李舜臣的經歷差不多的人:劉仁軌。
關鍵詞:出身寒微,少年好學,性格剛正,奸臣陷害,中老之際,臨危受命,海軍敗敵,抗倭揚名。
劉仁軌的人生經歷大概是這樣的:出生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比唐太宗李世民小兩歲。少年家貧,但勤奮好學。初唐時出仕,以性格剛正不阿敢言敢為著稱。唐高宗顯慶四年,劉仁軌因在審理案件時堅持己見,被有宿怨的著名奸臣李義府陷害,貶為青州刺史。在負責為征遼軍海運提供後勤補給時又遭遇風暴,再次被李義府陷害。這次被貶為白身,發往初設的熊津都督府(原百濟,現在的韓國西半部分)劉仁願軍前效力。
這年是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劉仁軌已經是60歲的老翁了。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進程。l劉仁軌在前往熊津時就說:天將富貴此翁耳!把我發配到熊津,是老天爺要讓我這個老頭富貴!果然原定的熊津都督王文度渡海時發病身亡,高宗已經決定了,就讓劉仁軌代理職務。第二年,百濟殘餘勢力起兵復國,被劉仁軌帶兵挫敗。時值冬季,指揮攻打高句麗的蘇定方暫時退兵,劉仁軌決定留守熊津都督府,並說服了眾人。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復國的百濟王向倭國求援,聯軍圍攻唐軍的盟友新羅。劉仁軌帶兵救援新羅,率領海軍在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和倭國、百濟聯軍遭遇,四戰四捷,大敗倭國百濟聯軍,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戰。戰後百濟各地遂平定。
白江口之戰。
戰後形式圖(唐軍660年滅百濟後設立熊津都督府,668年滅高句麗後設立安東都護府)
《舊唐書·列傳三十四·劉仁軌》
劉仁軌,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謹好學,遇隋末喪亂,不遑專習,每行坐所在,輒書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國公任瑰將上表論事,仁軌見其起草,因為改定數字。瑰甚異之,遂赤牒補息州參軍。稍除陳倉尉。部人有折衝都尉魯寧者,恃其高班,豪縱無禮,歷政莫能禁止。仁軌特加誡喻,期不可再犯,寧又暴橫尤甚,竟杖殺之。州司以聞,太宗怒曰:"是何縣尉,輒殺吾折衝!"遽追入,與語,奇其剛正,擢授櫟陽丞。貞觀十四年,太宗將幸同州校獵,屬收穫未畢,仁軌上表諫曰:"臣聞屋漏在上,知之者在下;愚夫之計,擇之者聖人。是以周王詢於芻蕘,殷後謀於板築,故得享國彌久,傳祚無疆,功宣清廟,慶流後葉。伏惟陛下天性仁愛,躬親節儉,朝夕克念,百姓為心,一物失所,納隍軫慮。臣伏聞大駕欲幸同州教習,臣伏知四時搜狩,前王恆典,事有沿革,未必因循。今年甘雨應時,秋稼極盛,玄黃亘野,十分才收一二;儘力刈獲,月半猶未訖功;貧家無力,禾下始擬種麥。直據尋常科喚,田家已有所妨。今既供承獵事,兼之修理橋道,縱大簡略,動費一二萬工,百姓收斂,實為狼狽。臣願陛下少留萬乘之恩,垂聽一介之言,退近旬日,收刈總了,則人盡暇豫,家得康寧。輿輪徐動,公私交泰。"太宗特降璽書勞曰:"卿職任雖卑,竭誠奉國,所陳之事,朕甚嘉之。"尋拜新安令,累遷給事中。
顯慶四年,出為青州刺史。五年,高宗征遼,令仁軌監統水軍,以後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隨軍自效。時蘇定方既平百濟,留郎將劉仁願於百濟府城鎮守,又以左衛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安撫其餘眾。文度濟海病卒。百濟為僧道琛、舊將福信率眾復叛,立故王子扶余豐為王,引兵圍仁願於府城。詔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文度統眾,便道發新羅兵合勢以救仁願。轉斗而前,仁軌軍容整肅,所向皆下。道琛等乃釋仁願之圍,退保任存城。尋而福信殺道琛,並其兵馬,招誘亡叛,其勢益張。仁軌乃與仁願合軍休息。時蘇定方奉詔伐高麗,進圍平壤,不克而還。高宗敕書與仁軌曰:"平壤軍回,一城不可獨固,宜拔就新羅,共其屯守。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鎮,宜且停彼;若其不須,即宜泛海還也。"將士咸欲西歸,仁軌曰:"《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國家、專之可也。況在滄海之外,密邇豺狼者哉!且人臣進思盡忠,有死無貳,公家之利,知無不為。主上欲吞滅高麗,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雖妖孽充斥,而備預甚嚴,宜礪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戰而有勝,士卒自安。然後分兵據險,開張形勢,飛表聞上,更請兵船。朝廷知其有成,必當出師命將,聲援才接,凶逆自殲。非直不棄成功,實亦永清海外。今平壤之軍既回,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高麗逋藪,何時可滅?且今以一城之地,居賊中心,如其失腳,即為亡虜。拔入新羅,又是坐客,脫不如意,悔不可追。況福信凶暴,殘虐過甚,余豐猜惑,外合內離,鴟張共處,勢必相害。唯宜堅守觀變,乘便取之,不可動也。"眾從之。時扶余豐及福信等以真峴城臨江高險,又當衝要,加兵守之。仁軌引新羅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草而上,比明而入據其城,遂通新羅運糧之路。俄而余豐襲殺福信,又遣使往高麗及倭國請兵,以拒官軍。詔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兵浮海以為之援。仁師既與仁軌等相合,兵士大振。於是諸將會議,或曰:"加林城水陸之沖,請先擊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損戰士,固守則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賊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惡務本,須拔其源。若克周留,則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及新羅王金法敏帥陸軍以進。仁軌乃別率杜爽、扶余隆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江往白江,會陸軍同趣周留城。仁軌遇倭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余豐脫身而走,獲其寶劍。偽王子扶余忠勝、忠志等,率士女及倭眾並耽羅國使,一時並降。百濟諸城,皆復歸順。賊帥遲受信據任存城不降。先是,百濟首領沙吒相如、黑齒常之自蘇定方軍回後,鳩集亡散,各據險以應福信,至是率其眾降。仁軌諭以恩信,令自領子弟以取任存城,又欲分兵助之。孫仁師曰:"相如等獸心難信,若授以甲仗,是資寇兵也。"仁軌曰:"吾觀相如、常之皆忠勇有謀,感恩之士,從我則成,背我必滅,因機立效,在於茲日,不須疑也。"於是給其糧仗,分兵隨之,遂拔任存城。遲受信棄其妻子走投高麗,於是百濟之餘燼悉平。孫仁師與劉仁願振旅而還,詔留仁軌勒兵鎮守。初,百濟經福信之亂,合境凋殘,殭屍相屬。仁軌始令收斂骸骨,瘞埋弔祭之。修錄戶口,署置官長,開通途路,整理村落,建立橋樑,補葺堤堰,修復陂塘,勸課耕種,賑貸貧乏,存問孤老。頒宗廟忌諱,立皇家社稷。百濟餘眾,各安其業。於是漸營屯田,積糧撫士,以經略高麗。仁願既至京師,上謂曰:"卿在海東,前後奏請,皆合事宜,而雅有文理。卿本武將,何得然也?"對曰:"劉仁軌之詞,非臣所及也。"上深嘆賞之,因超加仁軌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並賜京城宅一區,厚賚其妻子,遣使降璽書勞勉之。仁軌又上表曰:臣蒙陛下曲垂天獎,棄瑕錄用,授之刺舉,又加連率。材輕職重,憂責更深,常思報效,冀酬萬一,智力淺短,淹滯無成。久在海外,每從征役,軍旅之事,實有所聞。具狀封奏,伏願詳察。臣看見在兵募,手腳沉重者多,勇健奮發者少,兼有老弱,衣服單寒,唯望西歸,無心展效。臣問:"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何因今日募兵,如此佇弱?"皆報臣云:"今日官府,與往日不同,人心又別。貞觀、永徽年中,東西征役,身死王事者,並蒙敕使弔祭,追贈官職,亦有回亡者官爵與其子弟。從顯慶五年以後,征役身死,更不借問。往前渡遼海者,即得一轉勛官;從顯慶五年以後,頻經渡海,不被記錄。州縣發遣兵募,人身少壯、家有錢財、參逐官府者,東西藏避,並即得脫;無錢參逐者,雖是老弱,推背即來。顯慶五年,破百濟勛,及向平壤苦戰勛,當時軍將號令,並言與高官重賞,百方購募,無種不道。洎到西岸,唯聞枷鎖推禁,奪賜破勛,州縣追呼,求住不得,公私困弊,不可言盡。發海西之日,已有自害逃走,非獨海外始逃。又為征役,蒙授勛級,將為榮寵,頻年征役,唯取勛官,牽挽辛苦,與白丁無別。百姓不願征行,特由於此。"陛下再興兵馬,平定百濟,留兵鎮守,經略高麗。百姓有如此議論,若為成就功業?臣聞琴瑟不調,改而更張,布政施化,隨時取適。自非重賞明罰,何以成功?臣又問:"見在兵募,舊留鎮五年,尚得支濟;爾等始經一年,何因如此單露?"並報臣道:"發家來日,唯遣作一年裝束,自從離家,已經二年。在朝陽瓮津,又遣來去運糧,涉海遭風,多有漂失。"臣勘責見在兵募,衣裳單露,不堪度冬者,給大軍還日所留衣裳,且得一冬充事。來年秋後,更無準擬。陛下若欲殄滅高麗,不可棄百濟土地。余豐在北,餘勇在南,百濟、高麗,舊相黨援,倭人雖遠,亦相影響,若無兵馬,還成一國。既須鎮壓,又置屯田,事藉兵士,同心同德。兵士既有此議,不可膠柱因循,須還其渡海官勛及平百濟向平壤功效。除此之外,更相褒賞,明敕慰勞,以起兵募之心。若依今日以前布置,臣恐師老且疲,無所成就。臣又見晉代平吳,史籍具載。內有武帝、張華,外有羊祜、杜預,籌謀策畫,經緯諮詢。王浚之徒,折衝萬里,樓船戰艦,已到石頭。賈充、王渾之輩,猶欲斬張華以謝天下。武帝報云:"平吳之計,出自朕意,張華同朕見耳,非其本心。"是非不同,乖亂如此。平吳之後,猶欲苦繩王浚,賴武帝擁護,始得保全。不逢武帝聖明,王浚不存首領。臣每讀其書,未嘗不撫心長嘆。伏惟陛下既得百濟,欲取高麗,須外內同心,上下齊奮,舉無遺策,始可成功。百姓既有此議,更宜改調。臣恐是逆耳之事,無人為陛下盡言。自顧老病日侵,殘生詎幾?奄忽長逝,銜恨九泉,所以披露肝膽,昧死聞奏。上深納其言。又遣劉仁願率兵渡海,與舊鎮兵交代,仍授扶余隆熊津都督,遣以招輯其餘眾。扶餘勇者,扶余隆之弟也,是時走在倭國,以為扶余豐之應,故仁軌表言之。於是仁軌浮海西還。初,仁軌將髮帶方州,謂人曰:"天將富貴此翁耳!"於州司請曆日一卷,並七廟諱,人怪其故,答曰:"擬削平遼海,頒示國家正朔,使夷俗遵奉焉。"至是皆如其言。麟德二年,封泰山,仁軌領新羅及百濟、耽羅、倭四國酋長赴會,高宗甚悅,擢拜大司憲。乾封元年,遷右相,兼檢校太子左中護,累前後戰功,封樂城縣男。三年,為熊津道安撫大使,兼?江道總管,副司空李?討平高麗。總章二年,軍回,以疾辭職,加金紫光祿大夫,聽致仕。咸亨元年,復授隴州刺史。三年,征拜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五年,為雞林道大總管,東伐新羅。仁軌率兵徑度瓠盧河,破其北方大鎮七重城。以功進爵為公,並子侄三人,並授上柱國。州黨榮之,號其所居為樂城鄉三柱里。上元二年,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依舊監修國史。儀鳳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軌為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仁軌每有奏請,多被中書令李敬玄抑之,由是與敬玄不協。仁軌知敬玄素非邊將才,冀欲中傷之,上言西蕃鎮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敬玄至洮河軍,尋為吐蕃所敗。永隆二年,兼太子太傅。未幾,以老乞骸骨,聽解尚書左僕射,以太子太傅依舊知政事。永淳元年,高宗幸東都,皇太子京師監國,遣仁軌與侍中裴炎、中書令薛元超留輔太子。二年,太子赴東都,又令太孫重照京師留守,仍令仁軌為副。則天臨朝,加授特進,復拜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專知留守事。仁軌復上疏辭以衰老,請罷居守之任,因陳呂后禍敗之事,以申規諫。則天使武承嗣齎璽書往京慰喻之曰:"今日以皇帝諒暗不言,眇身且代親政。遠勞勸誡,復表辭衰疾,怪望既多,徊徨失據。又雲"呂后見嗤於後代,祿、產貽禍於漢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貞之操,終始不渝;勁直之風,古今罕比。初聞此語,能不罔然;靜而思之,是為龜鏡。且端揆之任,儀刑百辟,況公先朝舊德,遐邇具瞻。願以匡救為懷,無以暮年致請。"尋進封郡公。垂拱元年,從新令改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尋薨,年八十四。則天廢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賜其家實封三百戶。仁軌雖位居端揆,不自矜倨。每見貧賤時故人,不改布衣之舊。初為陳倉尉,相工袁天綱謂曰:"君終當位鄰台輔,年將九十。"後果如其言。仁軌身經隋末之亂,輯其見聞,著《行年記》,行於代。子浚,官至太子中舍人。垂拱二年,為酷吏所陷,被殺,妻子籍沒。中宗即位,以仁軌春宮舊僚,追贈太尉。浚子冕,開元中,為秘書省少監,表請為仁軌立碑,謚曰文獻。史臣韋述曰:世稱劉樂城與戴至德同為端揆,劉則甘言接人,以收物譽;戴則正色拒下,推美於君。故樂城之善於今未弭,而戴氏之?無所聞焉。嗚呼!高名美稱,或因邀飾而致遠;深仁至行,或以韜晦而莫傳。豈唯劉、戴而然,蓋自古有之矣。故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非夫聖智,鮮不惑也。且劉公逞其私忿,陷人之所不能,覆徒貽國之恥,忠恕之道,豈其然乎?
李雲龍吧。
這個問題就好比,你覺得辣條好吃,跑到人家幾萬塊一桌的大餐前問:「請問你們有這麼好吃的美食嗎?」
廖化應該比他強。
最多不過幾萬人戰爭,吹成不敗戰神。
說句不好聽的話,韓國+朝鮮,就沒什麼靠自己打贏過的戰爭
基本上日本來了,找中國
幾百年都是如此
自己把歷史書看看
隨便說說中國名將吧
白起你聽過嗎?
韓信你聽過嗎?
項羽你聽過嗎?
孫武你聽過嗎?
岳飛你聽過嗎?
霍去病你聽過嗎?
吳起你聽過嗎?
徐達你聽過嗎?
衛青你聽過嗎?
曹操你聽過嗎?
戚繼光你聽過嗎?
還有太多太多我就不說了
說個實在話,
許多國家把自己雞頭吹成神話
卻不知道,在中國,這連鳳尾都做不了。
歷史上也許連名字都沒有的。
說句不好聽的,這種級別的,在中國史書上都上不了都有可能
太多太多了
前面隨便來一個,
他做他們的下一級的都不夠資格
如果以戰績說,在中國真有一大把。如果把他放在韓國這個特殊的國家上來看,確確實實是非常驚艷的。畢竟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比蠻族弱的時期不太多,頂天就是軍事弱,經濟比周邊蠻族弱的時期,得用放大鏡才看得到。
比如說白江口之戰,劉仁軌以170艘戰船對倭國1000餘艘戰船,大敗倭國(此時還不叫日本),新唐書曰:四戰皆克,焚四百船,海水為丹。由於白江口戰敗,天智天皇害怕唐軍乘勢進攻日本,強化日本本土防禦,在對馬和九州北部築造水城,瀨戶內海沿岸各地築造城堡,天皇從難波遷往內陸部的近江京,再後來,把國號從倭國改成日本。
當然這場戰役也實在不能說明什麼,和李舜臣當年不太一樣,畢竟唐朝VS倭國,我覺得以當時情況,跟二戰美帝暴打日本差不多,只不過那會連珍珠港的機會都沒給。
活久見,以前見過不少粉日本「聚眾鬥毆」的「村長」們的,沒見過粉高麗棒子的軍事將領的~口味獨特,姿勢驚奇……
這個問題應該改成:「李舜臣放在同時期中國大概是什麼水平」比較合適備註:不是明吹
推薦閱讀:
※從地緣政治來說,中國應該怎麼做才能解決現在東北亞的困局?
※如何評價韓國人極端偏激且狂妄自大的民族性格?夾縫中求存的韓國,為何人民卻動不動幻想自己「宇宙第一」?
※有哪些關於韓國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