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英諾森三世?和其後繼者洪諾留?
01-11
在下又來拋磚引玉了……
個人對於宗教方面不是太了解,所以就試著回答一下兩位教皇大人在世俗問題方面的功過吧……———————————
先說英諾森三世:「唯教廷利益、教權至上」英諾森不像是教皇,反倒像是天主教世界的「諸王之王」,他對教廷在世俗權力上的擴張可謂是不遺餘力。他在任何政治鬥爭中都能保證教廷不吃虧,甚至賺得盆滿缽滿,讓教皇一下變為帝權問題的調解人。在英諾森的領導下,教廷之權力之威望達到頂峰。英諾森以其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卓越的外交天賦被敬仰,但卻得不到各階層人士的愛戴——畢竟羅馬需要一位偉大的教士,而不是鐵腕的「國王」。以英諾森三世的佈道辭來結束對他的評價:【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損壞、顛覆,又要去建立、栽植】洪諾留三世穩定了教廷的權力,敦促了十字軍的進行。介於年事已高,洪諾留難以再有什麼大動作,與前任英諾森三世相比,自然是黯然失色了。
洪諾留三世只能說是相對來說是比較平庸的一位教皇了。———————————好了,以上便是全部評價了…接下來的東西是我想方設法抖出的一點東西。———————————
*因為兩位教皇的外交重心都是在於德意志和義大利,而要討論德意志和義大利,都離不開時任神聖羅馬皇帝、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所以本回答一般會以某「世界奇蹟(葩)」為切入點。———————————先是英諾森三世…第二次博弈是針對德意志的時任霍亨斯陶芬家主——菲利普.馮.霍亨斯陶芬和德意志王位的。英諾森鼎力支持霍亨斯陶芬的敵對家族韋爾夫的奧托爭奪王位,在菲利普被刺殺後,奧托穩坐王位,【宣布放棄德意志境內的教士任命權、教室遺產接受權和保證不再干涉義大利事務後】,奧托.馮.韋爾夫被英諾森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奧托四世。
緊接著,第三次博弈——針對奧托四世的鬥爭又開始了。奧托四世稱帝後出爾反爾,頻頻展現出入主義大利的意願,甚至將野心投向西西里,這一切使英諾森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於是在這一時期,英諾森轉而支持西西里國王腓特烈回德意志爭取他應得的地位。奧托終究失去了貴族的支持,年輕的腓特烈加冕為德意志國王腓特烈二世。但教皇也在其中大撈特撈,【腓特烈二世以西西里王的名義向英諾森稱臣,保證無論是其叔菲利普還是奧托四世向教廷所做的讓步他都會遵守,保證不合併德意志與西西里的王冠,保證率領新的十字軍東征,並且向教廷每年上交貢金。】【此外,英諾森三世還要求腓特烈二世在加冕後將西西里的王位交給腓特烈自己的兒子亨利。】英諾森在不久後就去世了,享年56。此外,除了針對德意志的政治鬥爭,英諾森最聞名的「惡行」就是阿爾比派十字軍。為鎮壓法國南部的清潔派異端,英諾森批准了這一特殊的十字軍行動,但這次十字軍轉為法國領主的一次狂歡,可能有近二十萬人死在這次一邊倒的屠殺中,教廷特使甚至表示:「全殺掉也沒關係,到時候天主會辨認誰才是他的子民的。」這次事件也是英諾森一生最大的污點。————————洪諾留三世繼任伊始就是年近七旬的老者了,洪諾留為人較為溫和寬厚,再加上年事已高的他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插手歐洲各地的政治了。致力於敦促腓特烈二世踏上東征的道路,但這個自己曾經教育過的年輕皇帝似乎並不把東征的允諾放在心上……在此期間,腓特烈二世也進一步放權於德意志教士來討好洪諾留三世避免遭到絕罰…但可憐的老教皇依舊沒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皇帝帶領十字軍征討聖地。————————其實將兩位教皇連在一起看也頗有意思,英諾森三世與洪諾留三世是教權與帝權鬥爭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後,自格里高利九世起,教廷和皇帝開始了「決定生死」的正面鬥爭。「一山難容二虎」,既然英諾森擊碎了教權與帝權間的平衡,那皇帝也會有所行動,「你死我活」的權力競爭開始了。推薦閱讀:
※猶太人企圖在耶路撒冷金殿清真寺修所羅門聖殿在現在看來有多麼荒唐?
※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這些宗教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TVB中為什麼出現的都是天主堂而不是基督堂?
※在基督教中,存在著一種較為正確的禱告姿勢嗎?
※出埃及記為什麼這麼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