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左圈相對右圈更少有女性呢?

右圈裡還是有很多白富美的,而且身邊的女性很多都天然偏右,但相較之下左派里幾乎少有女性存在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就個人觀察而言鍵政圈譜系裡女性分布最多的是社民—自由左翼這一區間,這部分女性的共同特徵是基本都有較高學歷,家境一般也都較國內平均水平更高,以國內經濟水平而言應該能算中產小資了。至於更左的共產主義者為什麼女性比較少,我提出一個可能成立的推論以供討論。

在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一部分人生出了自己不是無產階級的錯覺,這類女性往往深陷娛樂主義與消費主義的日常,被碎片化信息摧毀的思維方式也讓她們喪失了對政治議題討論與參與的興趣;而另一部分勞作於工廠或田間的女性,過早地脫離教育體系讓她們失去了接觸共產主義理論的機會,也使她們缺乏反思作為認知主體的日常的方法論。

http://weixin.qq.com/r/iylaQvXEG6hkrbEh93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是指你乎鍵政局的話(?_?) 可能是我見得少還真沒太感覺到這種差異,更何況被下意識歸類為男性的用戶可能實際上是女性、而看起來是女性的用戶也有可能是男性...

但題主提到「身邊的女性天然偏右」,這一點倒的確讓我想到很多不在乎什麼左右但天然偏向精英主義的妹子,有段時間網上非常喜歡圍剿底層,「你弱你有理」、「女兒為何要富養」、「818我的窮養女室友」、「中國的貴族消失了」之類的文章流傳很廣,而熱評的思路一般是有錢即正義、崇尚上流階層,從中大概可以看出很多人即便本身對政治上的概念無甚興趣,也容易天然傾向右邊。

至於為何女性更多,僅根據個人的猜測而言,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下,社會上依然有很多聲音認為女性不需有高學歷高職位、嫁得好就最好,但也因此女性反而更容易實現階層的晉陞、也更受到保護,對自己層次的預估也容易偏高,這點不知道是否會有一定影響。

以及左圈女性可能更容易被開除左籍吧......

然而從整體來說我還是覺得這個前提不一定存在啊......所以上面都是扯淡不要在意......(頂鍋蓋


我感覺男女比例都差不多啊……當然我是按因信稱義來算派別的。

按照那些保守派團體的標準,從文論哲學等資源吸取力量的女性主義者一樣不能算右派。

或者用另一個方法,把不支持相對獨立的婦女運動的人的左籍開除了,男女數量差距也會減少?


因為貴左很多人不承認女權啊,LGbT平權的重要性,統統將其痛斥為反動的小資,如果這種田園共產主義者算左派的話我寧可投右。


白左女性很多,紅左男性多。主要是中國的紅色左派的主要前體物質是蘇粉、愛國系軍迷、毛澤東崇拜者、老工人階級等等。這些前體物質都是非常明顯的男多女少,所以導致紅左男性居多。

現在紅左出現了新興前體物質小粉紅,然而小粉紅還比較年輕,到轉化為紅左為止還要些時間。

白左思想只能在與其他無產階級幾乎斷絕聯繫的中產階級誕生,而我國中產階級尚屬新興,白左思想也剛進入我國不久,所以哪怕女性比例高也會顯得左圈整體男性比例高。

我認為再過5、6年,隨著小粉紅逐漸長大思想進一步成熟,以及我國白左陣營的擴大,到時候左圈男女比例就會比較平衡了。

然而僅限左圈整體,我懷疑到時候女性托派仍會是稀有的。

我發現很多人對於小粉紅的政治傾向與我觀點不同。根據我和其他同齡(高中-大學)鍵政愛好者的交流,一般一開始愛國的人有幾率變紅左,也有一定幾率法西斯。但是一開始恨國的人幾乎一定會轉右派。小粉紅屬於一開始愛國的那種。雖然她們對於我國某些「帝國主義行徑」的感嘆,對西方國家的反感會體現出一種樸素的法西斯傾向,但畢竟我國還沒有把民族主義光明正大地寫進憲法,寫進教科書里。我國的歷史書,政治書以及法律條文和政治宣傳中還有不少的社會主義殘餘(雖然在不斷減少)。但當有一天小粉紅不滿足於單純感嘆祖國的強大和反感西方,開始思考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今天這麼強大原因是什麼,天安門城樓上那兩句話什麼意思,共產黨為什麼叫共產黨,西方國家到底哪裡有問題時,她們就有可能會在這些社會主義殘餘物的引領下,沿著江-鄧-毛-馬列的足跡,有較大幾率變成紅左。

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我當年和好幾個兔小將(和小粉紅最接近的生物,雖然現在不太多見了)就是沿著這條軌跡變成紅左的。

所以廣大左棍同志們,不要對小粉紅太粗暴,她們都是迷路的孩子。


先看看情感生活的心理學聖經《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如何說的——

男人承受壓力時,通常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核心問題上,而暫時忘記或有意隱去其他細枝末節;女人承受壓力時,通常會將其無限拓展,由此她的煩惱變得牽絲攀藤,漫無邊際。

壓力來時,男人會愈來愈集中注意力和變得孤立;女人則愈來愈不知所措和變得情緒化。此時,男人對提升感覺的需求與女人不同,他藉由解決問題來讓自己感覺舒服,女人則藉由談論來使出自己感覺舒服。

她們重視愛、溝通、美與關係。她們花許多時間互相支持、幫助和滋養。她們透過感覺和關係品質來詮釋自己存在的意義;透過分享與建立關係來經歷滿足感。 金星人(女人)談話時從來不提供解答,尊敬另一個金星人(女人)的方法是耐心傾聽,感同身受地了解對方的感覺。

——約翰·格雷《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看到了嗎?女人在工作壓力之下,更加情緒化,更加不知所措而求助於大他者OR小他者,在閑暇時間更傾向於順從於大他者(例如社會環境),融入具體情景之中,或跟覺得和自己興趣相投的人(小他者)交流傾訴,然後通過一定社會關係/地位和想像關係把覺得看不順眼的異類比下去。

她們對美很敏感,因為美化與審美過程能夠讓她們的注意力拓展開去,凝結的壓力也會發散開去,而且她們認為美化與審美的過程有利於友愛關係的建立從而促進溝通。生理上的構造致使她們相對於男性來說,承受壓力的能力要稍差,她們對男人在承受壓力的時候沉默寡言,花費精力去解決問題(變革)比較難以理解,她們善於維持她們認為相對美滿安全的關係。

應對壓力時男性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可以從以下文字中反映——

女人的視野比男人開闊

科學家發現,在遠古時代,男人不得不每天外出狩獵,眼睛為了盯住並跟蹤遠處的獵物,男人必須將眼光放得長遠,這導致了男人的視野一直以來就處於一種緊張的遠距離聚焦狀態。所以經過長時間的進化,男性的視野變得狹小而長遠,正是這種進化,使男性能夠看到距離很遠的物體,但是看不到周圍的物體,造成視覺不開闊。

而女性從遠古時候起就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和家庭,這種工作很放鬆,但需要對視野進行擴展,防止天敵的進攻。所以遠古時代的女性視野擴展能力非常好,這就導致了在進化中女性在看東西時能看到180度視野範圍內的所有物體,她們能比男人更容易在冰箱或衣櫃里找到一件東西,而男人的視野範圍只有30度。

而當下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交往關係比以往更加註重參與度與體驗感的提升,例如《營銷革命3.0》認為,市場營銷3.0時代顧客要求了解、參與和監督企業營銷在內的各環節。普遍的柔性的社會關係越來越符合以上分析所展現的女性特性,女性相對於男性更加傾向維持現狀。

在長期的父權結構下,政治公共領域與國家權力領域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領域, 所以女性更多的是在文學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發展。

——倍倍爾《婦女與社會主義》

PS:這大演說家這麼文明的演說,真讓人瞠目結舌啊。。。慘不忍睹。。。

這裡所謂公共領域,我們按照哈貝馬斯的觀點,指的是一個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假定可以在這個空間中自由言論,不受國家的干涉。意指的是一種介於市民社會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與國家權利領域之間的機構空間和時間,其中個體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他們所關注的公共事務,形成某種接近於公眾輿論的一致意見,並組織對抗武斷的、壓迫性的國家與公共權力形式,從而維護總體利益和公共福祉。通俗地說,就是指「政治權力之外,作為民主政治基本條件的公民自由討論公共事務、參與政治的活動空間」。公共領域最關鍵的含義,是獨立於政治建構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共輿論,它們對於政治權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時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礎。

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呢?阿倫特認為,就是要參與到公共領域中,與同類一起行動,從而超越勞動與工作達到不朽,政治就是教會人們如何達到偉大與輝煌的藝術。一個忙於勞動和工作而無暇參與行動的人,絕不可能是真正自由、幸福的。由此,阿倫特推論道,自古希臘以來,西方政治就不再配稱為政治,因為私人領域日益擴張,公共領域卻日益萎縮,只有勞動而無行動,只有行政而無政治。

行動總是以語言為中介的,阿倫特認為,在公共領域中,人們參與政治,只有通過辯論才能和其他的人發生關聯,才能成為交往共同體的成員。默默無言的行動者不能算是行動者,他簡直就是雖生猶死。近代以來,自由民主制度如代議制等都令人失望,原因就在於「經濟利益佔主導的意識形態導致了私人領域的膨脹,最終取代吞噬了公共領域」。確實,就算是眾多網路輿論平台等所謂政治公共領域,都是某個公司的私有產品,或受到蟈家權力的滲龔透,政治公共領域已經受到來自私人領域以及國家權力領域的侵佔,對參與政治公共領域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壓力。顯然,處於弱勢的女性更加傾向於脫離政治公共領域,投向文學公共領域(成為小清新)與私人領域(成為拜龔金女/家庭煮婦)的懷抱。

如果想把女性引向所謂的左翼,那麼左翼男性就必須領悟女性的思維交往行為模式,共同開闢一個適合女性進入政治公共領域的入口以及與進入的女性共同平等地探討如何才能更好地讓男性與女性實現共贏,攜手推進社會徹底變革,而不是直男癌到底,把天聊死,左圈人天天躊躇滿志地撕逼卻沒啥實質性建設。

繼續直男癌,女生就會送你們一句 —— 先看看這個月你賺了多少錢再說吧!


可以說整個鍵政圈或政界都缺乏女性,畢竟在父權結構下,政治或公共領域事務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領域(女性則對應家庭領域),這些領域的性別比例失調是性別不平等的表現之一,所以女性參政人數通常會被列為各國女權發展狀況的考察因素之一。

尤其是現代人經歷過自由觀念的轉向之後(可參考《古代人的自由和現代人的自由》),不太看重公共領域的政治參與,而更看重私人生活領域事務,注重私人享受和生活方式的塑造(購物、健身、旅遊和看電影話劇等等),在缺乏女性參與的前提下,政治領域的性別不平等現狀自然難以打破。

至於為何右圈的女性比左圈多,因為相比於左棍,右狗大多是現有社會結構的既得利益者,佔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話語權(白富美共有的特徵),她們吃飽了撐的才會去當主張改變現狀的左棍,畢竟變革則意味著自己現有的利益可能會受損。

當然某些屬於既得利益者的女性也會由於自身持有的價值觀,對現有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感到不滿,而主張變革,因此成為了左棍。這種情況常見於女權主義者,畢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性別歧視現象。不過這些女性通常會持有漸進改革的主張,而反對激進變革,屬於網路上幾近污名化的「自由左派」、「社民」或「白左聖母」。

以上分析遵循著左則主張變革、右則號召維持現狀的大致框架,而非某些人所認為的馬克思主義者代表著整個左圈。


因為主流娛樂媒體被自由派文人控制啊

自然熱愛娛樂的眾多女性會受之形象

但是你要是跑到藝術界尤其是西方藝術界

意識形態上偏左的女性不要太多

尤其是那些擔任本土文化對抗西方列強的排頭兵產業中

譬如設計師品牌的設計師那些白富美們

腦子和生活方式同步巴黎米蘭

但是政治觀點偏左的不要太多

因為她們恨死了西方文化霸權

害的她們同樣的好東西賣不出白人一半的價


各位想勾搭妹子的非直男癌們,小姐姐願意帶你們入女權圈,直男癌就算了,天天被打成篩子了。


右圈更擅長宣傳,知道讓什麼人出場更容易引起關注和同情


因為左右劃分太過於簡單粗暴。

和官方意識形態相符合,就是左。不符即為右。

在中國語境下,「左」就是偏向於保守主義。「右」就偏向於自由主義。

因此,本來在西方應當由左派提出的性別平等,在中國,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右派」的主張。

「左圈」與直男癌群體的重合率相當高。一個女性,僅僅只是提出女性權利,馬上就會被「左派」們罵作田園女權,逆向民族主義者。

那自然就被「左派」們劃為「右juan」了。當然本來人家可能不是「右juan」,被強行推到「右juan」,那自然就成為了「右juan」。


女性的自然屬性里實用主義更高。

因為在人類里,扶養子女的責任,更多是由女性承擔的。她們更需要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而不是變革。

但是,女性理想主義起來比男人更加的純粹。所以才會爆發出女白左接受強姦犯等情況。

所以我國的情況是,「聖母婊」多,以物質基礎為考量的馬左女少


我說過,不要用左和右來分辨政治派別,中國左右和西方差別非常非常大,很容易搞的迷糊,其實我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去分辨人群基本的政治態度,那就是你看待事物是偏理想還是偏現實的。

實際上偏感情,理想的,基本屬於自由民主派,對外來充滿了各種美好願望感情等。

偏現實的,基本屬於保守派,是基於對歷史的規律和冰冷的現實做謹慎的選擇和變革,保守不是頑固這種貶義的意思,而是現實,謹慎的意思。

————————

所有女性基本相對於男性來說,看待事物偏向具象,感性,男人偏向整體,理性,這點作為一個群體來說是沒錯的。具體到個人要具體分析

所以,女人對這個世界基本不會像男人那樣領會到殘酷和殺戮,領會不到深刻的競爭,生死的搏鬥,她們都偏向什麼人類美好,平等之類的想像,還妄圖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男人大加指責!

其實看看就知道,女人有幾個對政治感興趣的?對軍事感興趣的?? 政治的本質就是利益的分配,規則的制定。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利益的暴力掠奪。女人對這些基本沒興趣,古代女人也不怕,本民族男人被殺光了,他們就給別的民族男人交配唄,多簡單,反正大自然證明,失敗者是劣等的,我得到一個勝利的交配者,豈不是更優秀?? 女人只負責選擇勝利者,凡是本民族男人反對的,一定是冷嘲熱諷,嘲笑你劣等,所以逆向種族主義者,女人奇多,因為她們感覺不到恥辱。

古往今來,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女人都沒有家國責任感,強調自由,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她們骨子裡就沒這個東西,可是懂得這個道理後,我忽然聯想到,女人總是強調自己擁有平等的權力,可是權力來自於責任,你骨子裡根本對家國無責任,你跟權力從哪裡來?

我想說,任何一個民族,失去了民族主義,都會完蛋,亨廷頓曾感慨地說,美國這種純理念型國家,一旦失去意識形態優勢,還剩下什麼?? 川普的上台正在撕裂美國,亨廷頓的預言,你我有生之年就可以見證。

我最討厭女權的一點,就是她們像混淆我們民族和文化文明的共識。中國可以同化黃種人少數民族,都沒問題,但是我不希望出現白種人,黑人,告訴他們是華夏子孫! 可是中國女權正在做這種想埋葬我們華夏民族的事。

中國之所以偉大,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有最穩定最大的族群,任何時候都能在失敗後崛起,而別的民族都很難做到,女權讓我極度反感的原因就是這點,她們在混淆我們的民族共識

——————————

男人多半偏向於現實派,很簡單,因為男人生下來,一輩子註定面對最慘烈的競爭,他們十分冷靜理性,不會產生可笑的幻想,因為等待他們的死亡和失敗,所以男人多是保守派,主張改革要摸著石頭過河,謹慎冷靜,當然並不是拒絕變革。


女性要是偏左了那就完蛋了

你想想,左本來就是個容易出問題的方法,畢竟是用新方法

男人自己都容易出事

然後女人再一逼男人出事(比如說男人在女人面前展現氣概),那tm是要出大事啊


因為四點

1,右圈除了保守主義者外主要是算了自由民主派,這一派的主要議題就三個,全民普選,少數權益,經濟自由,少數權益一節在國內談少數民族權益和LGBT 都不太合適,談女權是恰好又有社會基礎又有現實需要的,顯得女性多。

2,左圈堅持女性解放自身在全民解放自身中完成,左圈女性不只談女權主義,更談資本異化革命鬥爭之類的,顯得女性少。

3,知乎性別默認男性,不少人為了省的被騷擾或者懶得改等原因沒去修改性別。

4,你們喜歡用頭像判斷性別,遲早有天被shemale 爆菊。


因為左圈女性有一部分人隱藏了真實性別。

(沒有任何數據支持,只是身邊的現象。)

更新一下,舉個例子,一個關係不錯的同學,馬克思主義者,在所有的政治相關網路身份中填的都是男。原因是如果填女首先是會有人質疑你的性別,然後就會有各種爆照,爆音之類的要求;其次是如果別人知道你是女的,在和你爭執的時候有時候會有意無意的性別歧視,讓著你或者用性別噴你。在網路上談論政治,罵戰總是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暴露了性別,很多人渣出口就非常噁心。當然,不少在貼吧里飛你媽的你以為的屌絲左棍,不是沒有可能是妹子的。

當然,她玩知乎,我就匿了。

說實在的,很少有人會關心長相普通的女生的政治傾向,甚至根本不關心任何女生的政治傾向。

像我認識的這些妹子(不算太多沒有超過10個,包括歷史愛好者)中,不少是左派,還有一個托派小學妹。雖然她們的家庭大部分都能稱得上是中產及以上,也有堪稱白富美的,但是除了一個軍人家庭出身的妹子,可以和家裡人談政治,並且表明自己的政治傾向以外,其他人都是處於沒有人關心她們政治傾向的狀態。

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並且認識這些政治愛好者,你可以猜猜我的性別。


因為現代社會本質上還是個男權社會,女性在經濟,思想上很大層度上仍然是男性的附庸,既然是附庸,自然是附庸在掌握社會資源的資產階級一邊。


左圈的白富美只是你沒見過

就知乎上這些你以為是左圈?

圖樣圖森破……


你說呢?


表因:左派女裝dalao太多,女性在左派沒有競爭力

里因:現在的女權沒幾個是婦女解放,LGBT平權,「不到mun不罷休」事件主角就是個典型極右法西斯只是她要消滅的是y染色體罷了,這種女性我們還是敬謝不敏的好

最後,求你們了別把喜歡物化女性的所謂「直男癌」和喜歡星沉大海的小粉紅塞進左派了,左派不是比利的asshole,別什麼都往裡塞好么


推薦閱讀:

如何對比《GATE奇幻自衛隊》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兒》?
如何看待劉仲敬侮辱諸夏民族的行為?
作為一個右派讀臨高啟明是什麼感受?
中國左右派與美國左右派的相比有什麼區別?

TAG:政治 | 社會 | 右派 | 馬克思主義 | 左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