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論一定會導致無窮倒退嗎?
命題(P)是真的,當且僅當它符合某種客觀條件。那麼,如何判斷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呢?按照符合論的觀點,必然是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 ,當且僅當它符合某種客觀條件 。如何判斷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呢?必然又要有更進一步的倒退。(從網上摘的,侵刪)
這是否表明,符合論一定會面臨無窮倒退的困境?能否有效地解決這一困境,同時又不放棄符合論?
誒……
我覺得應該是……唔……一個普遍性的消引號圖示的問題……消引號圖示(Disquotational Schema)說:
- 「p」是真的,當且僅當,p
比如,
「雪是白的」是真的,當且僅當,雪是白的。
問題在於,如果「p」是「『p』不是真的」呢?(即:p,當且僅當,「p」不是真的)
帶入得到:
「p」是真的,當且僅當,p,當且僅當,「p」不是真的。
顯然「『p』是真的,當且僅當,『p』不是真的」是一個矛盾。因此樸素的消引號圖示是有問題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給真分層,而這會導致某種無窮倒退:
- 語言不含真謂詞。然後我們可以給出對應的模型的定義。
- 語言含有真謂詞 。它用來謂述層面上的真。從模型的層面上來說,語言和是沒有區別的。而任何一個中的命題是真的(),當且僅當在的模型中是真的。但是只能加在的公式前,形如的公式是非法的。
- 語言含有真謂詞,用來謂述層面上的真。
- ……
也就是說,像是「p:p 是真的」,和「p:p 是假」的這種話都是沒法說的,因為如果「p 是真的」是中的公式,那麼這個「是真的」對應的真謂詞最多是一個,而 p 最多是一個中的公式,但是你說 p 是「p 是真的」這個中的公式,那就是一個矛盾。
這樣建立起來的語言只允許我們將層級高的真謂詞用層級低的語言中的真來定義。而為了謂述層面上的真 ,我們必須將這個謂詞包含在一個新的語言中。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是的對象語言,而是的元語言。
這種規定其實是符合直觀的,雖然我們在談論真,但是我們談論真的時候並不能把真作為最終極的對象,必須要有某種除此以外的方式來讓我們走出去:我們必須要有一種不含真謂詞的語言來作為開始的基礎。至於這個地方是符合論還是消引號還是融貫論,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而另一方面,即便是對於這種沒有真謂詞的語言,我們的真定義似乎依然是可疑的,但是我們需要區分這是何種層面上的可疑。
如果這是一種關於如何遵守規範的可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知道要如何遵守規範的話,那麼你的解釋是沒用的,他依舊有可能曲解你的解釋。無論你對真採取何種解釋,如果這個人從一開始就不知道如何遵守規範的話,那麼換令一個解釋他也可以通過相同或者類似的方式曲解掉。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地方是一個關於規範性何以可能的懷疑論,那麼任何一個描述性理論都沒法填補這個空缺,因為語言本身的描述性效力預設了語言本身的規範性效力。(我們能用謂詞「紅」描述紅色對象,正是因為我們能夠遵守這樣的規範。)
另外,像是題目中的
如何判斷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呢?按照符合論的觀點,必然是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 ,當且僅當它符合某種客觀條件 。如何判斷命題(P)符合某種客觀條件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是真的呢?必然又要有更進一步的倒退。
這種說法本身,似乎是一種類似於尋求進一步保障的 Lewis Carroll 式的責難(參:數學歸納法是科學的嗎,嚴謹嗎?),但是這種責難本身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能將一個規範性的過程,轉寫為描述之後,要求一個新的規範進一步為之辯護。這必將會導致無窮倒退,因為每一個描述性陳述本身都可以視作是規範性無能的(normatively inert)。
的確,如果採取類似於消引號模式的處理方式的話,「真」謂詞的疊加會在符合論上面造成麻煩:
- 如果「p」是一個事實,那麼「『p』是真的」是不是另一個事實?
- 如果是另一個事實的話,那麼「『「p」是真的』是真的」是不是又是另一個事實?
- ……
這會導致某種無窮倒退,但是這種無窮倒退的形式是上面給真分層的形式。然而這不是說形式相同就沒問題了。在不對真謂詞作出本體論承諾的情況下,由於「『p』 是真的」並不比「p」表達更多的東西,因此它們對應的是同一事實。但是在符合論的情況下,我不確定這裡是否會推出這裡有有一個額外的事實去符合。這會造成本體論上的不悅。
另外,對於真,我們應該採取一些基本的立場:
- 真概念主要由消引號圖示說明,這種說法僅限於使用語句作為真值載體,且使用語句的引號名稱的情況;
- 真概念的一般圖示是:S 是真的當且僅當 p,其中 S 是指稱語句的表達式,可以是句子名稱,也可以是別的東西,p 是 S 在元語言中的翻譯;
- 真謂詞沒有表達實際的性質,當我們用真來贊同語句的時候,比如說「『雪是白的』是真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真性質歸於了「雪是白的」;
- 真不是用來斷定的裝置;(說「如果 p 是真的,那麼 q 是真的」,並不意味著我們斷定了 p)
以上。
先澄清一個問題:一個命題是否為真,跟「判斷」命題是否為真是兩回事。前者是形而上學或者語義學問題,後者是認識論問題。
當然,你提的問題依然存在。我覺得,這種無窮倒退確實存在,但不是惡性的無窮倒退。所以,沒事兒。。。
我們用"&
"表示命題p,用"[p]"表示事實p,也就是你說的客觀條件。符合論是說,
- &
為真,當且僅當,&
符合[p]。(細節不論)
然而,這裡又有一個新的命題出現&<&
符合[p]&>,所以按照符合論
- &<&
符合[p]&>為真,當且僅當,&<&
符合[p]&>符合[&
符合[p]]。
以此類推,出現無窮倒退。
這個倒退問題不大。我們假設命題的本質是對世界的表徵(representation)。那麼這個倒退產生的原因就是這樣的。世界裡存在[p],存在一個對[p]的表徵&
,然而這就又有一個對這個符合的表徵&<&
符合[p]&>,然後就有進一步的表徵。所以,這個無窮倒退跟下面這個產生的原因是一樣的:
- 存在一個命題&
- 所以,存在一個命題&<存在一個命題&
&>
- 所以,存在一個命題&<存在一個命題&<存在一個命題&
&>&>
- ……
上面這個倒退沒有問題,因為但凡存在命題&
,下面這一股腦的倒退就存在。符合論的倒退是因為,但凡存在&
和[p],那一股腦的倒退就存在。同理,但凡地球存在,下面這個無窮倒退也存在:
- 地球存在
- {地球}(包含地球一個元素的集合)存在
- {{地球}}(包含{地球}這個元素的集合)存在
- {{{地球}}}存在
- ……
所以,無窮倒退不一定是困境。至於什麼樣的無窮倒退是困境,討論的就比較多了。也很難隻言片語講清楚。相關論文不少。
這個問題換個好理解的標題應為:1.「符合論是否能檢驗真理」2.「符合論會發生無窮的真理標準更改嗎?」回答「能」則進入下一個問題3.「如何確保符合論為真」(這裡我認為解決這一困境那符合論的所有問題全都迎刃而解了。)
https://wenku.baidu.com/view/f94980c2bb4cf7ec4afed085.html(附上問題的來源)接下來我講的內容在上面的鏈接里基本有說明
1.符合論能否檢驗真理:符合論者認為一個命題符合某種客觀條件才為真。首先是這是一種符合的關係問題,客觀事物在前提被假設為自明的「真」先來舉符合論中我們熟悉的唯物主義反映論,反映論以為人的感覺(材質)是來自意識外物體的反映即認識的客體。反映是一種由主觀觀察客觀的過程,是一起發現的事件。而人在對客觀事物摹寫(取較新的反映論)後是形成一種內在意識無法對客觀條件進行參考,這是一種「私的體驗」意識是一種被視域固定的經驗。舉一個並不太合適例子,假設一比甲高出三倍的正方體箱子呈現在甲面前,箱子六面被刷上不同的顏色,甲所看見的一面是紅色,請甲完整敘述正方體箱子?上是個體的視域問題,其次的問題是意識感受的質料是不可在主觀內還原的,詳細見胡塞爾的「對象的顯現」我就不累述。其他粗暴的回答,偏執型精神病反映的世界符合他自己的語言就能以為真?這是關於自我的體驗,但一個正常的人是有社會關係的,我們即便統和不同人視域下的經驗也不可說明主客關係是否完全可靠。之後就是諸如真理、客觀、是 之類的問題,它們關乎個異之間的單位、等級。這些都不一一作答,因為它們是談論者雙方甚至多方在交流後確立某一種單位時才生效。我已經很懶進行這種交流了,反正是語言學問題就多翻翻大哲的書吧。2.符合論會發生真理標準的的無窮更改嗎?
當然會,命題(P)是真的,當且僅當它符合某種客觀條件。這是個體的體驗(接上面說的)它首先不能判斷為我們不能經驗到的真,其後進行的無窮倒退(提出一問題後,該問題的要素被繼續追問)亦會一直存在該問題。無窮的累進這種經驗的事態。符合論被威脅,迫害的狀態,真理在交流中不斷的逃離/撤退,這種狀態只說明經驗不可靠罷。最後那個鏈接真的寫的很不錯了,不要看我費盡懶勁寫的垃圾,看他的。(我的只有第一段問題換標題有用)●我存在●我是什麼?●我是人啊!●來一段人的描述?……●存在是什麼●是是什麼
●什麼唔……語言無限的擴張,這可不是小困境啊!其實對於符合論來說,這反而不是問題,因為沒有「倒退」。1.命題p是真的,iff命題p符合客觀條件P。2.命題p符合P是真的,iff命題p符合P符合客觀條件Q。P和Q是同一個層面的東西(都是reality,比如事實),不存在倒退。而在認識論上,「判斷」也沒有倒退。1和2在認識論上是互相獨立的,並不是說我們必須知道2才能知道1。
任何理論必然是建立在某種不需要質疑的元語文的基礎上的,類似於數理邏輯必須建立在元數學的基礎上,因為你沒有基本語言就什麼也做不了。《現代漢語詞典》就導致「無窮倒退」,因為它解釋任何一個漢語詞必須使用其他的漢語詞,但實際使用時不會有無窮倒退,因為詞典使用者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即「元語文」。
回到真理問題,答案很簡單:在探討真理問題的時候,人們已經具有了一些「元真理」,或曰常識,所以「符合論」倒退到常識為止,不會有無窮倒退。
無窮自指永遠帶來這種表面上的悖論,例如埃舍爾的畫,到底是左手畫了右手,還是右手畫了左手,在畫的世界裡確實是悖論,但在元環境里,我們可以看到,兩隻手都是埃舍爾畫的,根本沒有悖論。
如果你一定要採用符合論的話,就應該能發現這實際上無關緊要…你可以說這叫無窮倒退,也可以說這不叫無窮倒退,不管怎樣都無關緊要…
這問題如91corn所說,涉及"何為根本的真"的形而上討論。我嘗試按L.W.的後期進路回答。導致無窮倒退的,從問題的提出時,就造成了。1.當我們見到朋友講的蘋果後,知道這便是蘋果的。此時,不應當問,我們是如何知道這便是朋友講的蘋果的?這問題,把我們引向尋找各類判據,從而導導致了符號論等,出現無窮倒退的情況。2.而正確的問法是,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表達出你所已知的即可。這涉及一種對真的根本洞見。在此就無法展開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模態」(modal)和「本質」(essence)的還原關係?
※維特根斯坦的思考方式有何特點?
※外星智慧生物是否能夠理解人類的全部哲學?
※如何理解蒯因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里關於「可交換性」的論證?
TAG:哲學 | 分析哲學Analyticphilosophy | 語言哲學 | 西方哲學 | 邏輯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