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三則求翻譯成白話文並注釋術語: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慾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百度一下張西鎮的雜阿含經白話譯解。


這些相當容易了呀,基本不需要翻譯的吧。佛經里有些東西是不能改的,比如「空」,就是「空」不能翻譯成別的,雖然跟「空無一物」的空有本質差別。所以比較簡單的情況下翻譯是沒有意義的,不懂內涵的話看不懂的。看《優婆塞戒經講記》吧~!


推薦閱讀:

虔誠與執著的區別在哪裡?另外經書還說該經能凈業障,因果論倒是可以理解,但善惡的度在哪裡?何為善何為惡?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為何金剛經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又說揭諦揭諦是無上咒,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怎麼將菩薩示現與鬼神干擾修行區別開呢?
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怎麼寫一篇好的關於《金剛經》的論文?

TAG:佛經 | 金剛經 | 佛學大師 | 鳩摩羅什 | 金剛經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