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書時最好的「伴侶」是什麼?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你現在還讀書嗎 ?,更多「書籍」、「文學」、「閱讀」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1. 床
幾乎沒有正襟危坐地讀過什麼書,都是在床上用各種奇奇怪怪的姿勢讀的。
小學時還偏愛過廁所讀書,後來讀寄宿學校,丟了這個習慣,變成了忠實的床上閱讀者。就連考試前的複習,也必須在床上進行才能專註。
要說床上讀書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只剩我和書面對面,整個人是極其放鬆的狀態(馬桶也有相似奇效?),這樣更容易投入吧。我屬於我自己,我屬於書,書屬於我,書我合一。
2. 抱枕
作為一個要以最舒服狀態才能讀書的人,抱枕必不可少!把它放在屁股下坐著,腰背後靠著、脖子下枕著,手肘下墊著,揉進懷裡抱著,有了它我可以幻化出各種舒服的姿勢,一頭埋進書里。
對!就是一個沒辦法正襟危坐看書的人!
姿態不重要!能看書就好!
3. Bose QC35 + 潮汐 app
一年前在站內看到一個問題 「5000 元能提升幸福感的有哪些」,很多人提到了「降噪耳機」。心裡的草就默默種下了。雖然當時也並沒有感覺到身邊有什麼巨大的、不能忍的「噪音」。
等真的戴上 QC35 的一瞬間,想哭,原來世界可以這麼安靜。原來我在「這麼吵」的環境里過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有「另一個世界」。
潮汐 App 是一款結合白噪音和番茄時間的小工具,播放 25 分鐘的白噪音之後就「叮」地一下提醒你要休息了!白噪音有五種模式可選:咖啡、冥想、森林、雨天、夜深了。個人最愛「雨天」,也基本只用「雨天」。
Bose QC35 + 潮汐 app,兩個一起服用,賽高!
4. Squeezebox。以及 Sonos。
每一個音樂發燒友都有自己熱愛的設備。如果你有喜歡的也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5.筆。圈圈點點毀書專業戶。
燈, 雪茄, 沙發, 電視。我喜歡躺在沙發看書, 開著電視, 不看, 但有聲音, 讓我感受到書本以外的現實世界, 有安全感, 讓我不至於完全迷失在書內世界。不知何故, 我頗恐懼過於迷失在任何一個領域, 即使熱愛閱讀, 仍擔心沉在裡面。嚴重欠缺安全感, 無可救葯的金牛座。
縱觀我難言正經的讀書生涯,讀書時最忠貞不二的「伴侶」是我的呼嚕聲。
老爸曾經說,我高中時最的頑症是睡覺不拉燈,書本蓋在臉上或躺在枕邊就是一夜,精華之處還有用口水「批點」的痕迹。只有一次讀書徹夜未眠,是借了同學一套《十二魔令》,萬萬沒想到這套武俠有七本,於是我讀得有點辛苦,在床上躺著讀,坐著讀,趴著讀,側著讀,舉著讀,七本讀完,正好吃早餐上學。
睡覺這個讀書伴侶,終於給我惹來了小麻煩。
已經畢業十幾年了,當年同宿舍的兄弟們每次聚會,還會講述我的讀書驚魂鬼吹燈系列。我睡下鋪,讀書時為了蠟燭離書近一些,我就用一塊木板放在枕邊,蠟燭粘在木板上。有天晚上睡著了,一夜無話,早上醒來室友大驚失色,那根蠟燭從木板倒在枕巾,蠟燭在枕巾流下巴掌大小的燭淚,竟然沒有把我的臉點著。眾人一邊圍觀,一邊嘖嘖感嘆我福澤深厚,火神轉世。
另一夜,我躺在床上舉著書讀,可能那本書不太有趣,我就舉著它呼嚕聲響起,進入莊周世界。突然宿舍里響起狂呼,睜眼一看,枕邊的蠟燭點燃了我舉在空中的書本,正在從書本中部熊熊燃燒,然雙手毫髮無損。室友圍著我像看一個瘋子,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精神過度緊張,強迫和我換了鋪位,他很擔心自己像佛教大師一樣被燒成舍利子。我對兄弟們很抱歉,從此對不夠有趣的書再也不看,以防火災,抵禦不了我的瞌睡的都不是好書。
讀書這件事,桌椅是我的天敵,茶水是我的仇人,桌椅讀書太累,而喝茶需頻頻如廁,實在懶得起身。我大致總結了一下,「三上一邊」是我的四大伴侶,床上是我的正室,而路上,車上,河邊是小妾。
走在路上讀書這種技藝,目前已經失傳,我可以俾睨群雄。我可以一邊走路一邊捧著書本讀,書本隨著步履平穩起伏,保證我和書本的距離,另外可自動避讓行人和電線杆,記憶中只有一次腦袋撞在了水泥桿上,事故率極低。在火車、地鐵讀書不算本事,要在轉彎急停的公交車上讀好書才行。那是和北京公交司機的美妙互動,我馬步微蹲,順著路線調整身體中心,書本端在面前,胳膊要有些許彈性,保證眼睛不暈。
但最好的地方還是河邊。我住在通州,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碼頭,正在我的小區牆外幾十米,運河岸邊植物繁茂,秋天陽光正好溫暖,植物的落葉鋪滿河岸,自然的坡度正好讀書,我面對著河水,讀著《無愁河邊的浪蕩漢子》《族長的秋天》《郵差總按兩遍鈴》,讀到冗長處沉沉睡去,無火災之憂,無友人之擾,小蟲子在身上爬上爬下。那是一生最好的時光了。
黑夜。
似乎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寫完作業看完電視收拾妥當後,開始讀書。
尤其是啃當時自己不甚了解的名著時,喜歡抬抬頭,感受夜的無邊寧靜。
眾人皆睡我獨醒,太特別了。
工作以後更是如此,白天忙忙叨叨,總靜不下心。夜靜了,思維就活了,讀書時想東想西,天馬行空。
之前有看過,問為什麼作家都喜歡半夜寫作?
有人說,因為安靜,思考會不受外界聲音和雜事的干擾。
細想,好像確實如此。
整片時間是自己的,自己全部是書的,無擾無憂,讀書自然更通透。
現在也喜歡喝點小酒,酒助興,給讀書加點調劑。瓜子。
讀書+嗑瓜子,根本停不下來。
讀書+嗑瓜子的好處在於:
因為瓜子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所以你就得坐那兒安安靜靜地看書。
肯定有人要問:
那你只嗑瓜子不就行了么?
也不對。
光嗑瓜子,那就太無聊了。
一般來說,人們嗑瓜子,還得找點其他事情打磨時間,比如聊天、看電視。
然而看書也是一個選擇嘛。
一手kindle,一手瓜子,效果拔群。
這個事情的心理學原理可能是這樣的:
把短反饋的事情和長反饋的事情結合起來,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為什麼嗑瓜子可以嗑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以上,看書學習卻不可以? - 心理學 - 知乎
@ze ran 老師的答案說得很好。
人做事情,都需要有個反饋,反饋的周期越久,感覺上就越困難。
嗑瓜子的反饋周期短。
讀書學習的反饋周期長。
嗑一口瓜子,得到了獎賞,開心,再來一口。
但是讀書學習,短時間很難得到反饋和獎賞,時間久了,難免厭倦。
必須承認,在這個時代,我們的閱讀耐心是在不斷下降的。
我們寧願刷半天朋友圈,也不願意靜靜心心讀一小時書。
這是人性本然,不必羞愧。
我們應該去想,怎麼面對。
當然可以靠意志力去克服。
但是更好的方法,是去適應人性,來達到我們定定心心讀書的目的。
讀書+嗑瓜子,可以一試。
讀書之所以難以堅持,是因為我們得花較長的時間進入狀態。
可能是15分鐘,20分鐘。
很多時候,我們沒撐到這個時間,就放棄了。
然而嗑瓜子所產生的短反饋「特效」,使得這段進入狀態的艱難過程變得妙趣橫生。
等到進入狀態的時候,就能全然享受閱讀樂趣,而且還有嗑瓜子樂趣的加成喲!
最後談一下個人體驗。
去年冬天,用了這個方法以後,瓜子消耗量劇增。
因為我吃瓜子習慣很差,雖然在桌上鋪了報紙,但還是把桌子弄得很臟……
然後我媽就把瓜子收起來了……
總之,如果你不介意吃瓜子長胖,並且注意衛生,這個方法還是挺好用的。
以後朋友聚會,一人一手瓜子,一本書,安安靜靜地度過一個下午,也是挺風雅的一件事情呢。
眼鏡啊,否則看不清…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指:陪伴者和(個人)必需品
- 前一個,在經歷考研和平常的學習之後,能想到的就是朋友。一個人看書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兒,但有幾個能一起聽報告、一起看專業書和文獻,時常交流的朋友也是極好的。說出去的段子總要有人接才好,郭德綱的包袱沒有于謙接著就少了點意思。
- 後一個,因人而異的多了。最先想到的是 @白詩詩那句白氏名言「方法萬萬重,實踐者几几人」,記得好清楚得嘞~最重要的是:心態啊心態啊心態啊! 背書背的打滾哭的時候看到了白詩詩的回答:怎麼背書最有效率。然後又猛翻他的其他回答!(才不是哭爹喊娘不想背書想刷知乎呢╭(╯^╰)╮)最明確的答案就是跟自己的心打好商量,選個好方法,然後不要猶豫地就去做。
我是學中文的,除了專業書之外身後立著的是圖書館...什麼文本細讀什麼流派史,不看作品原文哪裡有那麼多話來說。放平心態,做好計劃,如果是為了學習就把你面前的桌子清乾淨,手機扔遠一點,然後把一篇文章多讀幾遍。
還有就是保持客觀的心態。我們老師第一次給我們布置讀書任務的時候就說過,可以第一遍讀讓自己鼻涕一把淚一把,第二遍再讀就要不斷逃離作者的誘惑。意思就是不要輕易被作者帶進去,無論是細緻的看人物的心態、形象還是看整體結構、情節伏筆都要發現一些合理中的不合理和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看《哈利波特》的時候(這一段就是舉個栗子..可以跳過跳過~),就會跟著哈利的思維走,當然也有羅琳半遮蔽敘述的原因在裡面,很容易就受他們影響覺得斯內普是個壞人,但在鳳凰社那本里就發現被哈利騙了,斯內普是個好人,但在第六部剛把斯內普作為一個好人看時,發現哈利的感覺是對的,斯內普殺了鄧布利多他應該是個壞蛋,所以又開始相信哈利,到了第七部發現又被騙了.....- 說完心態,可能現在說的才是題目里所指的「伴侶」吧。 學中文的學生看小說根本不是想像中的消遣,我們是在學(xiáo)習!!
好用的本子和筆(至少兩色,可以區別開,或者換字體也可以),康奈爾筆記法什麼的技能還是要有的。當然還有印象筆記啊 OneNote啊啥的,初中用txt記事本寫日記,有天不小心永久刪除了就再也沒用過...這兩個界面都挺順眼的
做你能看懂的筆記:摘抄、感想、總結,知乎有很多大神都講到筆記法我就不必說了。記得小時候語文卷子上出過蘇軾的《又答王庠書》還找原文來看過,「……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迹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大概就是讀好幾篇文章的時間來讀一篇,把一篇文章分角度層次的有目的地讀。
可以做的關於:人物關係、結構、總結、疑問、前後聯繫和拓展啥的。。。還得了解書的整體架構(專業書這一點會更清晰些),特別是看文獻的時候,最後「參考文獻」的那個列表簡直異常有用。 還有摘抄!寫作品評論啥的總得引用大牛的話吧,引用錯了想想就羞恥,還是記下來弄懂了的好~人家看見只鳥想起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想起來就是「卧槽!這鳥賊拉好看!」雖然這樣好像更顯心情╮(╯_╰)╭.....還有...看個文藝得不得了的文章啊電影啊啥的也可以劃拉劃拉啊,興許哪天寫情書就用上了呢!人家寫「如果在那些年裡,柯景騰看見孔明燈上沈佳宜的心愿,他們會不會在一起;如果在致青春中,陳孝正給鄭微足夠的包容,愛情能否回心轉意;如果在雛菊叢下,朴義把心事早點告訴惠英,結局也許不再像阿姆斯特丹陰鬱的天氣……」明明看的都是一樣的電影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音樂什麼的個人認為如果讀英文小說可以邊聽朗讀邊看,中文的就算了吧。
如果讀正兒八經的書,一定不要窩床上、沙發上和一切軟了吧唧的東西上!太容易睡著了!!!特別是北方的冬天...暖氣、沙發、暖手寶,再來杯牛奶簡直是睡眠神器..如果看本《追憶似水年華》《芬尼根的覺醒》之類的書......微微笑你還醒著嗎?!
最好的伴侶就是沒有伴侶…
曾經第一次失戀的時候,買了一箱書,心裡想,這箱書讀完了她一定會回來的…
慢慢的,有一天突然覺得她回不回來已經不重要了…數學老師和臨桌的女同學
如果只能選擇一樣東西的話,我寧可看書時沒有筆,也忍受不了看書時沒有音樂。
接下來我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們音樂對於閱讀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吧:
當你聽到《my heart will go on》的時候腦海第一想到的是不是那經典的姿勢,男女主人公的深情,還有那背景,那海風?再舉個例子,一般人聽《男子高校生と文學少女》時肯定只是覺得有點傷感,但看過原作的人絕對不會這麼想,他們甚至會笑出聲。
為什麼呢,簡單來說這就是「情景的熟悉性」的作用。因為這首背景音樂已經植入你的腦海,在你的印象中與原作劇情鎖在一起分不開了,那麼你看該劇帶給你的感受體驗會記錄在這首曲子里,每當播放到這首曲時,你腦袋裡的印象tape便會自動生效,將你當時的感受反饋給你。即便曲子的內容與劇情內容完全不符合。
多年後即便再次聽到這曲子,也能回想起以前閱讀這本書時帶給你的感受。這一點,是鋼筆做不到的。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曲子比鋼筆更管用。
閱讀對我來說本來就是交互藝術加上體驗藝術,一部好的作品沒有音樂的陪伴固然能讀下去,但就像不沾番茄醬的薯條一樣讓人總感覺缺了什麼。
但是,經過我多年的實踐,發現,閱讀體驗好壞還與背景音樂的風格是否跟閱讀內容匹配有關。
這裡我就不做多餘的介紹了。但如果你是閱讀一些含金量較高的書的話,我強烈推薦α腦波音樂。
α腦波音樂是一種靈感音樂,產生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大師把宇宙中,自然界中,以及生命體的所有信息全部溶合在一起,彈奏出的音樂就是α腦波音樂。 α腦波音樂是節拍在60-70之間,頻率8-14赫茲的音樂。其作用原理是,通過8-14赫茲的音樂波動使大腦產生共振,將大腦腦波調整成右腦工作的α腦波,進入右腦狀態,大腦清醒且放鬆,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且愉快,不易受外界干擾,大腦憑直覺、靈感、想像接收傳遞信息。我記得在一本科普類書上看過,說是看書時放一點輕音樂可以使心情放鬆,這樣可以提高效率。
也有的說放輕音樂會佔用腦內資源。
有的有科學依據,有的沒有;有的依據這樣的科學,有的依據那樣的科學。說法很不一樣。
其實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根據閱讀原理、心理學、心理生理學來解釋。
閱讀是一種積極的腦力勞動,閱讀需要一個可以提供頭腦積極運動的環境。過於吵鬧的環境會使人的感覺遲鈍,同樣,過於安靜的環境也不利於閱讀。一般說來,比較理想的閱讀環境,要求聲音不可以超過50分貝,比較理想的是在睡眠環境下,即30——40分貝。那麼太安靜了,以到於一點背景聲音都沒有了好不好呢?不好。因為過於安靜的環境會使人產生一種潛意識的恐懼,反而會影響學習。
閱讀需要較多的腦力資源,聽音樂也要佔用一定的腦力資源。試想,如果你用心聽音樂,那麼,你還能全心全意地學習嗎?當然不能。那是不是就不能放音樂了呢?也不是這樣說。其實就像剛才所說的。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背景聲音。但並不是很來「聽」的,而是作為一種背景聲音。因為,同樣的背景聲音,和諧的聲音比無規律的聲音更能促進學習。
從生理上來說,人體處於輕快和諧的聲音環境中,人的身體會隨之放鬆,會感覺到兩個情況:一種是昏昏欲睡,一種是精神怡爽。不同的人,不同的條件下會有不同的反應,不能一概而論。根據人的生理心理學,人的生理會影響人的心理,當人處於精神怡爽狀態時,思維會比較清晰;當人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時,思維會比較慢,並且準確性不高。
輕而稍慢的音樂佔用人腦資源較少;激烈的、快的音樂佔用人腦資源較多。還有就是兩種腦力活動同時發生時,當然兩者會相互影響。同樣表現為兩種情形:相互促進和相互干涉。當兩種腦力活動性質過於同一或相差過大時,會相互干涉。只有當兩種腦力活動關係中等時,兩者才會相互促進。
還要注意一點就是「潛意識閱讀」,也就是說,在我們有意識地閱讀的同時,我們的潛意識也參與了閱讀。這種閱讀不為我們所意識,但在再現和再認的時候越起了很大的作用。閱讀時放音樂,有可能會干擾「潛意識閱讀」。
我之前說過的,閱讀和回憶之間遵循一種原理就是「情境的熟悉性」。當人回憶時的情境和閱讀時的情境有較多相似之處時,回憶較容易。因為音樂不是閱讀時的唯一情境因素,再有就是這種情境的熟悉性當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回憶的質量,如果學習時放音樂使閱讀的質量提高了,那麼,即使在回憶時有這麼一點不同,但綜合起來,卻可以促進閱讀的效果。
綜所上述,放不放音樂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看環境、閱讀的性質、音樂的性質、人的心理特點、閱讀習慣等方面來確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放音樂可以促進閱讀,而有的人卻得到相反的效果的原因了。
過50人了,分享一下自用安靜向閱讀歌單吧~ 分享 提琴向海 的精選集《read》http://t.cn/RM9l7sF(分享自@蝦米音樂)以及α腦波歌單 分享 提琴向海 的精選集《a腦波》http://t.cn/RM9lfUQ(分享自@蝦米音樂)反正最差伴侶是wifi。
莫扎特。
說起來,用莫扎特做背景音來進入閱讀狀態已經快一年了。
從前愛就著電視機裡面《少年包青天》的詭異旋律寫語文作業,母親一走我就看包大哥看得津津有味。
後來年紀稍微大一點,看的書內容更深了,便再也不希望在讀書時身邊有任何一點聲響,有時人家搗蛋,在我看書的時候把耳機塞我耳朵里,我橫眉怒目,閉眼三分鐘才能冷靜。
然後就是現在了。閑時在屋裡播出莫扎特,我則離音響遠遠的,尋一處躺椅,拿起書一秒進入閱讀。
說到底,是自己變得孤獨了,總喜歡在獨自閱讀的時候製造出一點有聲卻不吵的動靜,彷彿心靈伴侶也在;也是自己變得浮躁了,不再能夠隨時靜下心來閱讀一本經典。
也許最理想的下午,便是莫扎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和一生所愛都在。這本書好,啥都無所謂如果非說有,大概是終點下車的地鐵,不用抬頭看站牌,人不多,有座,沒手機信號,不過最關鍵,還是書要好
大多數時候:書桌、本子(我是文具控)、筆、護手霜、立架
看閑書的時候:床
這種立架挺好用的:
平時看書的話,就在我那張桌子上端端正正地坐著看,這樣比較有儀式感。特別是比較艱深的有難度的書,看前洗個手,擦點護手霜,更容易進入狀態。
手機和黑夜的寧靜
手機是必備工具,因為我看的基本上都是電子書,要以手機為載體。現在很多閱讀軟體都可以做書籤和批註,也挺方便。
其次就是夜晚。凌晨左右,萬籟俱寂,一個人靜靜的閱讀,體驗這種安靜的享受。
重要的不是閱讀,而是這黑夜帶給你的思考。可能是一位在講台上滔滔不絕講課的老師。。。
平時我讀書很挑的,但是每當老師講課時,我管同學借書,就問,「有什麼好看的書嗎?」「沒有。」「不好看的也行吧。先給我兩本。」不得不說,就是平常不愛看書的同學都能在老師講課時看書看的很認真//?//)○馬桶。。。尤其是蹲式馬桶。。。
第一個是抱枕,因為喜歡盤腿坐在沙發上看書。第二個是喜歡的男孩紙,看到精彩紛呈部分或者不懂的地方就會忍不住跟他分享或者討論。(為什麼是喜歡的男孩紙呢?因為其他人會不好意思打擾呀,也沒有讀到開心時分享的幸福感。)第三個嘛,能隨手拿到的果粒橙。
唯有寂寞爾。
如果寂寞不妨讀書,讀書可以派遣寂寞,相對,寂寞時才更容易到書中去。拿起書,總忘不了寂寞。就像你可以只吃油條,卻也想要一碗豆漿。以下文章引用自作家梁曉聲先生《只有讀書能夠長久地抵抗寂寞》
某次和大學生們對話時,被問:「閱讀的習慣對人究竟有什麼好處?」我的回答是——可以使人具有長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
他們笑。我看出他們皆不以為然,因為他們都那麼年輕,寂寞沾不上他們的邊啊!但我以為,寂寞還有更深層的定義,那就是——從早到晚所做之事,並非自己最有興趣的事;從早到晚總在說些什麼,但沒幾句是自己最想說的話。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種寂寞,這是人置身於種種熱鬧中的一種寂寞。
無論是表層的寂寞,還是深層的寂寞,要抵抗住它對人心的傷害,那都是需要一種人性的大能力的。
我的父親雖然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但在「文革」中,也遭到了流放式的對待。差不多有七八年的時間,他獨自一人被發配到四川的深山裡為工人食堂種菜。他一人開了一大片荒地,一年到頭不停地種,不停地收。隔兩三個月有車進入深山給他送一次糧食和鹽,並拉走菜。
這裡沒有第二個人,沒有電,連貓狗也沒有,更沒有任何可讀物。他靠什麼排遣寂寞呢?近五十歲的男人了,他學起了織毛衣。他劈竹子自己磨製了幾根織針。七八年里,將他帶上山的新的舊的勞保手套一雙雙拆繞成線團,為我們幾個兒女織襪子,織線背心。這一種從前的女人才有的技能,他一直保持到逝世那一年。那一年,他七十七歲。
而知識者,我以為,所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層的,所以需要有更強的抵抗寂寞的能力。
這一種能力,除了靠閱讀來培養,目前我還貢獻不出別的辦法。胡風先生在所有當年的「右派」中被囚禁的時間最長——三十餘年。他的心經受過雙重的寂寞的傷害。胡風先生逝世後,我曾見過他的夫人一面,惴惴地問:先生靠什麼抵抗住了那麼漫長的與世隔絕的寂寞?她說:「還能靠什麼呢?靠回憶,靠思想。否則他的精神早崩潰了!」
幸虧他是大知識分子,故有值得一再回憶之事,故有值得一再梳理之思想。若換了我的父親,僅僅靠拆了勞保手套織東西,肯定是要在漫長的寂寞傷害之下瘋了的吧?
知識分子最寶貴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為靠了思想的能力,無論被置於何種孤單的境地,人都不會喪失最後一個交談夥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與自己交談,足以抵抗很漫長很漫長的寂寞。孤獨和可怕的寂寞也許還會開出意外的花朵。《絞刑架下的報告》《可愛的中國》《堂·吉訶德》的某些章節、歐·亨利的某些經典短篇,便是在牢房裡開出的思想的花朵。
而最強大的寂寞,還不是想做什麼事而無事可做,想說話而無人與說;而是想回憶而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是想思想而早已喪失了思想的習慣。這時,人就自己趕走了最後一個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誠的朋友——他自己。
誰都不要錯誤地認為,孤獨和寂寞這兩件事永遠不會找到自己頭上。現代社會的真相告誡我們,那兩件事遲早會襲擊我們。
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讀書吧!人啊,一旦具備了這一種能力,某些正常情況下,孤獨和寂寞還會由自己調節為享受著的時光呢!信不信,隨你……kindle
推薦閱讀:
※讀書的作用是否被中國人推崇過高?外國人怎麼看待讀書?
※怎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怎麼讓自己靜下來看完一本厚厚的書?
※根據自己的愛好讀書,可是讀了這麼多為什麼沒發現有什麼用處啊?
※把書借出去之後你們遇到過這種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