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產/投資理財類話題是否適合做焦點小組?

某理財投資類頁面要做一個用戶研究調查,該調查的主題牽涉到用戶在某App或網站購買理財投資產品或使用相應功能的經歷。

老大認為用焦點小組的方法好,但我認為焦點小組並不適合,理由是:

1、不可避免地牽涉到個人隱私;

2、群體觀點會影響到用戶,使得用戶說出違心的話;

3、與金錢掛鉤的方面,用戶會更敏感,更有可能說謊話;

4、焦點訪談可以問的東西很少,不能深層次挖掘。

老大的想法是:

1、主持人引導,可以讓用戶側重於分享使用場景,而不是自己的具體資產(但我認為沒有經驗的用戶還是會很尷尬,如果真要做肯定要讓層次或經驗相近的用戶為一組,那這樣還是要做幾組用戶);

2、可以更快地獲取用戶對頁面的看法(畢竟一場就有好幾個人,比1對1訪問快多了);

3、產品看得會更爽(因為產品會來看我們做研究,這樣觀賞性會更強)

4、用戶互動之後可能會有更多發現。

補充:我們的頁面不僅僅局限於某個理財投資產品,而是有很多理財投資產品,起點低的比如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基金定投,高的會涉及到股票房產之類。

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解答一下我的問題?


我個人經驗理解,焦點小組非常適合於那種平時幾個人在一起就會聊得很嗨的話題。所以,從理財投資的角度來看的話,我覺得焦點小組是比較適合的,畢竟大家會在一起討論一下買股票,基金,理財等方面的信息。

你的問題2、4和你老闆提到1、2、4的 優劣是本身是焦點小組的特點,這個不管你做什麼領域的焦點小組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需要根據需要去確定你的方法。

你老闆提到的理由3比較無意義,畢竟做深訪,產品看著也能有收穫。

你提到的1、3涉及到隱私和金錢問題,其實是需要考慮的,但是你要想到畢竟在深訪的時候也是要告訴陌生人(訪問員)同樣的隱私問題。

所以,如果你這個題目要做焦點,其實一定要按照資產劃分焦點小組,不能把年收入3萬的剛畢業的小孩後,年收入百萬的金領放到一起去做焦點,這樣的確會出問題,但是如果你把年收入5萬左右的人做一組焦點,25萬左右的人做一組,60萬左右的人做一組,100萬左右的人做一組,那這樣的焦點基本上是非常棒的。你可以看到不同資產段用戶的理財方式的差異和不同。


謝邀。

首先,這個話題可以做焦點小組,但還應結合深度訪談,兩方面結合來從廣度和深度搜集用戶決策要素和態度偏好。如果你現在不知道應該從哪幾個維度去分析你的產品和用戶,應該先做焦點小組,廣度上搜集到足夠分析維度,再做深度訪談去深挖。先做一對一深訪,短時間內樣本少,有錯過重要分析維度的風險。

其次,涉及用戶隱私的話題,可以採用側探方式詢問,例如「如果你手裡有 10 萬元閑置資金,你會怎麼投資?」或者「如果你的同學有 10 萬元資金準備投資,你會建議他怎麼做?」通過代入假設情境,讓用戶既說了自己真實看法,又不擔心隱私泄露。這個做法是基於認知心理學中,用戶從記憶中提取信息更容易,編造謊言更難(主持人需要有金融專業知識,讓用戶感受到說謊容易被揭穿;並且參訪用戶需要邀請沒參加過焦點小組的人,避免「會蟲」能熟練地臨場編造謊言)。

第三,「用戶更有可能說謊」這個並不是焦點小組和單獨訪談的區別,不論選擇哪一種,都需要主持人通過訪談技巧讓其卸下心防。

第四,焦點小組的確要分組完成,你說得很對,以這個案例來看,需要按經驗、收入水平等進行分組,收入水平高且有豐富投資經驗的用戶與收入水平低且沒有投資經驗的用戶不能夠同組,否則大家沒有共同語言、很難溝通,焦點小組會失敗。建議至少按經驗分成兩組,如能按收入水平再分組當然更好。

第五,群體觀點會影響用戶,這需要主持人控場(壓制強勢用戶,讓弱勢用戶多發言,等等)。此外,這也正是我們想看到的,用戶如何被身邊的人所影響,在投資這件事上,他人意見是如何被接受/反駁的。

最後,「產品看得會更爽」非常重要,既能影響你的研究結果轉化程度,又能從產品設計人員的視角發現你沒注意到的用戶反饋。

不論採用哪種分析方法,都不可能通過一兩天的調研獲得確鑿結論。用戶研究方法之間需要互相配合、檢驗,第一輪調研的結論是需要第二輪調研去驗證的。至於多少樣本是足夠的,因為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我暫且給個一般性的答案,30人(學生,白領,金領,等等,你的產品目標用戶和潛在目標用戶),方法至少用 2 種。希望對你有幫助。


推薦閱讀:

確定了目標用戶之後,如何建立起用戶的心理模型?
優酷網目前廣告繁多,但依然穩坐中國第一視頻網站寶座,並且能吸引大量用戶的原因是什麼?
客戶服務中,如何把憤怒的客戶變為忠實的客戶呢?
Pinterest 是怎麼獲得其最初的十萬用戶的?
怎樣得到真實的用戶需求?

TAG:用戶體驗 | 訪談 | 用戶研究 | 焦點小組FocusGroup | 用戶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