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會不會在未來兩年用戶幾何式暴漲?
技能交換是個大藍海。
用自己的案例講一下在行為什麼不會爆髮式增長。
--------------------------------------------------------------案例--------------------------------------------------------------
4月9日看到 @何明科 在知乎上誇獎在行是個好項目,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當天就去申請了行家。4月10日在行的顧問就聯繫了我,憑著自己的網站和知乎近500個粉絲申請通過(當時感覺90%的幾率不會被通過)。
申請的時候藝術類的問題只有一位行家,話題是「5萬元買什麼藝術品最物有所值」(我今天看,他到現在都沒被約過),我就順勢把自己的話題定為親民的「如何1000元也能買到好的藝術作品」,價格也是親民的100元1.5小時。
4月18日拍照(拖了挺久),4月23日資料上線,4月25日第一單是一個朋友約的,她一直對我愛好藝術表示極高的興趣,我就把她當做試講對象,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一點點的講給她,講了三個多小時,感覺自己講的挺糟糕的(10分滿分的話給自己打5分)。
4月30日有了第一筆真實單,是一位阿里想做藝術品電商的創業者,講了2個多小時,感覺成功打消了他的念頭(哈哈)。
接下來的7周,一共接到14單,平均每周2單,最忙的一周接到過4單。
一共15位諮詢者中6位是想要或者已經加入了互聯網藝術領域創業,3位是所在公司或項目希望能與藝術進行跨界合作,1位是約各類行家聊天的在行「玩家」,只有5位是真正對藝術收藏感興趣的朋友。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越講越好,平均能講到8分。-----------------------------------------------------------個人觀點----------------------------------------------------------
剛才粗算了一下,在行在北京上線3個半月,一共有500多位行家,成單2100~2400單。我4月18日拍照時諮詢了一下日均3單左右,估算目前北京地區日均35單左右,每周250單,結合著550個行家,901個話題的數據,感覺成單量略低。目前項目剛剛起步,北京地區一年做到5000行家,日成300單應該不難。全國做到2萬行家,日成1000單也應該不難實現。但感覺我亂講的目標不能算幾何式暴漲,只能算滿足了市場需求,再往上發展應該比較難。
目前做不起來的問題有幾方面:
1. 學員太少:500多行家,一共成單2000多單,行家與學員的比例嚴重不均(約我的15人里有3名後來也成了行家),可能需要發點優惠券貼些錢,發展一下學員與訂單量。2. 親民話題太少:北京被約次數前3的行家裡有一位常駐五道口的健身教練,收費132元/次;一位基金行家200元/次。如果北京有30位健身教練、20位基金股票專家,常駐北京各個地域,估計訂單量能翻個倍。3. 產品問題:分類不夠多,推廣位又太少;一位好的行家被找到太難了。4. 興趣類行家和學員太少:現在在行作為一個閃亮的創業項目,被無數創業者關注,估計80%的成單量都和創業有關。真正的行家和用戶都太少,我認為的真正行家、用戶是非精英但有特長或生僻知識的普通人。幾點建議:
1. 更新新版後,預定時間地點功能改版,會導致極高的訂單失敗率。2. 特約咖啡店太少,地點選擇功能局限,導致我這種對北京不太熟的人用起來很不方便,不如做個星巴克、costa的北京地圖。3. 產品體驗在其他方面也很糟糕,選時間、預約流程、搜索排序、引導下單、基於興趣推薦等等。4. 感覺未來可以從C2C,做到C2B,例如找一個行家給一個小團隊培訓或者做一次集體顧問服務,感覺很適合現在的創業熱潮。---------------------------------------------------------結語+趣聞---------------------------------------------------------
1. 我最開始做行家的目的是想幫幾個生活艱辛的藝術家朋友賣畫,後來發現大家都不沖著買畫的目的約我,就作罷了。現在純粹為了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每一次交流都非常有趣,很多人都把在行認識朋友的附加價值比作uber,真的一點都不假。2. 我從一開始的不自信給自己定價100,到後來搞得自己太忙把價格調整到200,發現約我的人有增無減,所以價格真的不太重要,話題夠吸引、講的夠用心才重要。3. 我照行家照片的時候正在發福,攝影師給我拍的照片比真人看起來胖了20斤左右,我就自己把照片要來PS成了一個瘦子,另外頭像的那張照片表情挺怪異的,我已經儘力把自己修正常了;後來據說在行內部傳說我是一個大胖子把自己PS的特別瘦,顧問都建議我去開一個PS美化照片的話題,我正在考慮中,不過大家約一下就知道我只是略壯不是大胖子了。最後附上我的在行鏈接王琨- 藝術自媒體站長,當代藝術藏家我的2個藝術網站:http://yishuzs.com/,http://yishuzs.cn/占坑來回答這個問題,個人作為買家消費過在行的服務,也作為賣家為十幾個用戶提供過服務。個人感覺:在行應該是個慢項目,發展的前期口碑重於流量,什麼人不進來比什麼人都進來更重要。因為這個原因,在行不太可能會有爆髮式的增長,但這並不是壞事。
在行作為C2C的模式,買家和賣家在初期的體驗尤為重要。
買家購買在行服務的主要目的是花錢購買知識和經驗以及認識一些行家,因此對行家的素質和水平一定會有較高的要求。相對於其他O2O服務非常標準化的供給方(比如:司機、美甲師、清潔工等等),在行的供給方——行家的差異化大且要求高,所以找到並說服合適的行家的難度大大上升;特別是考慮到經驗和資質越好的行家,參與到這個產品中來,財務回報並不是打動他們最核心或者唯一的動力。在行的東家——果殼依靠數年來的人脈及資源積累,一開始有一個不錯的勢能而避免了冷啟動,而且在行的團隊在執行過程中,到目前為止對於行家品質的把控也比較嚴格。不僅仔細篩選、完善和雕琢行家的個人履歷以及話題,而且請專業的攝影師為行家拍照。(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想到了AirBnB發展過程中提高轉化率的核心一步也是請專業攝影師上門為出租房拍照。沒辦法,這是一個比拼顏值的年代。)因此,行家的差異化及稀缺性,決定了在服務提供方不可能出現爆破性增長。截止到2015年6月23日,在行先後開通了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個城市,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是由團隊去到當地「掃街」挨個與行家溝通而完成上線。
賣家提供在行服務的主要目的除了通過分享知識盈餘獲得財務回報之外,還希望認識一些有意思或者有價值的人,擴大交友範圍。在項目初期,使用在行的人都屬於一些嘗鮮者和偏時尚的人士。首先自身素質也不錯,滿足了賣家的一部分需求;同時,這些人對於產品體驗中不完善的地方也比較寬容,不容易發生一些雞零狗碎的事情。但是一旦出現買家爆髮式增長,同時在行又沒有提供買家篩選的話,可能會破壞口碑以及影響到賣家的積極性。考慮到這個因素,買家的爆髮式增長不太可能會出現。(值得一提的是,在行目前對買家的資料完善及身份認證,並沒有太多增值服務。)在行項目的重度體驗者,網路社交應用重度使用者,已經約了五個行家,繼續約ing。
說三個問題:
1.搜尋困難。為了找到合適的行家,我可是翻遍了整個people list,然而這樣太低效了。希望有一個新人的引導問卷,問一些問題(譬如做什麼行業的,關心理財否,關心穿搭否,關心咖啡怎麼喝比較有逼格否等等),然後在給我的第一頁行家列表上就做到精準推薦。2.有的人很多人約,有的人沒什麼人約。譬如我本月約到了一個講創業的行家,他的waiting list有100+位,而見過的只有10%不到,也就是說90%的申請者得到的是負反饋。如果用戶第一次使用產品就得到「約不到」這樣的負反饋,大概流失率會比較高。而那些沒什麼人想約的行家,也會漸漸冷落這個平台。
3.一次性幫助然無卵用。很多問題是針對職場人士的,一次談話大概1-1.5小時,混個臉熟,領個入門,但1小時里行家能提供給你的信息,還真的可能不如自己做搜索得到的。覺得「在行」可以開發長期教練項目了,而不是單一的提供一次性「約」。這樣的教練項目,有故事,造口碑,好的不得了呢。不會。使用在行約過幾個不同領域的行家,感受如下:
1、時間太短(1到2小時),互相無法深入了解,所以也無法聊得深。在一個小時內向陌生人敞開心扉,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2、現場談話內容不一定符合原定主題。我約過一個行家,在約定的一個小時內對我大談特談他的人生哲學,對我個人的經歷和背景毫不感興趣,也不談原定的行業話題。我覺得這樣的約見是沒有什麼效率的,對我來說不但浪費錢,還浪費時間。3、評價機制。在行似乎沒有匿名評價系統?即使約到了糟糕的行家也不能匿名差評。而且就算匿名了,行家也有可能通過評價時間推算是誰給了差評。這樣的評價機制對付費的用戶們很不公平。應該不會再用在行了。覺得不太會有爆髮式增長。可能局限於叔叔在在行上所談論的話題不是日常性的,在行平台對小眾的話題行家沒有吸引力。大眾問題的行家如何識別 挑選 推薦 評價等 還得發展出一套體系。另外 陌生人之間聊相對專業性/實用性的東西 雙方互不了解和呈現方式也是問題。
貌似還出了個競爭對手「靠我」,前段時間還私信叔叔去註冊。在行如果想成長得更大,擺脫現有的玩票性質的產品形態,必須得有一個轉型。
現有產品的問題,很多人有分析,比如說交談的服務質量無法保證,產品沒有辦法標準化等等。
把在行的每一個服務,做成類似心理諮詢的方式,才能真正給客戶提供價值。服務不再是單獨的一次的交談,而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的服務。
比如說一個健身教練,提供4次諮詢服務,每次2小時左右,每次間隔一周;比如花店老闆,一次完整的服務是4次,每次間隔2周,直接回應開店的人困惑。
在行,要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一個諮詢師的建議,讓用戶有時間去實踐,遇到新問題再諮詢,這樣才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從用戶角度來說,不再是一次心靈雞湯,或者講得好有道理啊、但實踐中出現了新問題,或講一次根本沒講透、沒聽完全懂,或者很好但想更進一步學習等等。在長達4次,或更多次的課程中,用戶的這些問題都能被清楚解決。
從行家角度來說,服務有延續性了,有更多的收益;能更清楚的了解用戶、用戶的真實需求;最重要的是,對需求的深入了解,行家才可以讓服務標準化。行家跟蹤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不斷重複,才能發現,用戶的難點、痛點在哪裡,那兒可以優化簡化,才能提高效率服務更多的人。
比如一次完整健身教練的諮詢服務,1st、健身目標、服務進度、課時介紹、單項訓練;2rd、學員反饋、姿勢糾正、訓練強度頻次變化;3nd、同2rd;4th、用戶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了,諮詢結束。
我從在行上隨意選了幾個項目,比如教如何啟動互聯網相關項目、如何申請美國博士項目、如何搭建大數據平台,沒有一個項目可以在一次諮詢中就有效解決的啊!
不過,越是深入思考,越是發現,提供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的服務的理念是對的,問題是,服務到哪兒是終點呢?申請博士項目,總不能是確保一定拿到項目了吧;如何搭建大數據平台,是不是還得有行家來搭建系統呢?啟動互聯網項目就更不好確定服務的終點在哪了。
在行有點像,「我不知道我要什麼,但我認為你講的值,你講什麼我就聽什麼。」從某種程度上說,很像知乎。「答案很有價值。但我不知道我想知道什麼。所以看知乎日報吧。」
我又多點開了一些行家的界面。這都啥啊~ 完全沒辦法標準化!
有個行家解決的問題是「我有一個好創意,就差程序員了」。「如果你目前擁有一個足夠優秀的創意並期望付諸實踐,卻苦於沒有相關技術背景而不知如何下手時,或許我可以幫助你解決以下的問題:除了程序員,其實你還需要的其他東西。評估技術可行性和複雜度,協助梳理大致的研發時間表。設計合理的技術架構,協助進行技術選型。協助撰寫與技術架構相匹配的崗位描述用於招聘。」
目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服務周期,再想的深一些,這個例子中,也不是沒辦法做到。1st、探討用戶的問題與要求、定義服務的標準與目標、用戶需要了解各種技術框架、IT知識體系;2rd、分析需求、評估選擇技術方向,用戶需了解的運維繫統體系等;3nd、一個完整的系統搭建需要的人才等;4th、回顧與總結、展望等等。
完整的服務周期指,用諮詢的方式指明、協助、或引導用戶走上解決需求的道路。六月份註冊的賬號,今天完成了第一次見面。
看著在行從最初只有個城市,以及不多的行家,到現在可以選擇的行家一拉拉不到底,對於在行的發展長期看好,前面都是大拿,我想從一個普通用戶和消費者的角度談一下我對這款app的感覺。首先回答問題,在行的用戶肯定會增加,短期內會迅速增長,但不見得是爆炸式的、幾何式的,之後之後放緩甚至下降。
這是一款c2c應用,本質上還是共享經濟的思路,只不過共享的是看不見的智慧、經驗、甚至人脈等等。果殼認為知識共享是一塊沒有開發的藍海,事實也的確如此。就我自己而言,我願意為能夠給我提供職業指導,或者分享行業經驗的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相信和我抱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從我看到的一些行家檔案看,有許多行家的waiting list已經有超過百人,和一個月前的兩位數比,進步了很多,且速度很快。限制用戶增長的因素,在於行家和行家時間的稀缺性。
在行前期的審查過程還是很嚴格的,只有通過審查,才能成為行家。而用戶只需要註冊就可以了。
兩者增長速度的不匹配,在未來很可能會導致許多用戶並不能約到想見的行家,這樣的負面體驗,會導致用戶增長速度的放緩,甚至萎縮。我認為這是限制在行用戶增長的主要因素。關於其他知友的答案;1. 我也覺得app操作不便,但是不停的更新補全是肯定的,未來應該不會造成影響。2. 行業太過狹隘的問題,隨著在行傳播度的提升也會改進,今天和我聊的老師,是在行最早一批用戶之一,她加入的原因是因為曾經是果殼的用戶,並且和姬十三相識。我猜想很多在行的種子用戶都是因為和果殼或姬十三的關係才加入的,所以導致了行業的分配不均,但是在未來肯定會得到改善,事實上,進入七月,可選的行家就已經多樣了很多的。3. 一次性面談無用的問題,我也很贊同,但是我使用過後的體驗則是在行並不一定是一鎚子買賣。在這次面談之前,我和預約的行家在微信上已經有了一個多星期的交流,雙方已經比較了解,見面結束之後,也都交換了聯繫方式。我覺得使用在行的關鍵(對於我這樣一無所有的應屆生。。。),是見面前好好準備自己,見面中不光學習,也要表現自己,見面後武裝自己,充實自己,並且好好保護這段關係,讓這次見面的影響變的更長久,更有意義。4. 想見的人約不到的問題我前面提到過,而且我也認為這會限制在行的成長,我覺的未來也許可以對用戶也進行比較和分析,讓行家更有選擇性的和那用戶見面,為那些更需要TA的人提供諮詢。潑點冷水吧,我個人認為:不會爆炸式增長。
1)這不是全新的產品,雖背靠果殼網這顆大樹,但該領域不是藍海。2)我自己在上海,仔細看了上海行家的介紹。說實話,許多行家的介紹和文案比較大而無當。而這極有可能是許多行家至今0人約見的原因。
3)話題過於集中在互聯網、創業和傳媒領域。現在不論出行、購物、工作,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在潛移默化向互聯網形式轉化。
互聯網的本質是打破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方式,它更像一劑催化劑,加快這個社會生產的化學反應,在行定位於降低人與人之間的學習成本,並且增加商業行為的實現,而這些本來存在於傳統社會的交互行為,必將受到互聯網化的影響而激發。阿里巴巴將購買行為互聯網化獲得了今天的地位,在行也有這個機會將行業交流互聯網化。
說遠了- -,這麼來看在行,在行的計劃是從諮詢做到項目外包,實現社會公司資源互通,現在想做這一塊市場的企業很多,在行能不能作領頭羊就要看運營功力了
目前還看不到幾何式爆發的可能,在行管理團隊也在摸索。我認為,在行要快速爆發,必須解決一個核心問題:行家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牛行家 公眾號里也有很多行家啊
剛才打開看了一下,感覺就是收費版的知乎問答
NPC打怪升級做任務模式么?
當然,不敢亂講,只是我自己個人愚見……以現在中國大多數人對知識價值普遍低估的情況下,很難在知識服務上創造很高盈利,只可能在運作過程中撬動延伸產品來創造利潤點
不會火
我自己不會體驗這種東西
有更方便的度娘
大部分人的專業程度還沒有到需要更專業的人來為你講解
即使專業程度到了
會有更專業的網站可以參考
預祝在行大火我沒用過在行的服務,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面對麵線下服務的內容。但就其服務的本身而言,似乎和GLG,capvision這樣的expert call vendor很像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公司其實也可以切入to C的服務,而且他們的專家網路應該比在行更大吧,他們的收費因為是針對B端,所以費用不低的,當然,相應的給專家的報酬也就更高了。
不知道在行有哪方面是突破性地顛覆了這個行業?如果沒有的話,那爆發性增長似乎蠻難的。畢竟類似的技能諮詢,如果是非常認真嚴肅的,那多數都是一次性消費,很少有人三天兩頭要學hard core skill吧?如果只是出於興趣,那就不算是剛需了。。。
一家之言,看看有沒有其他人更了解。推薦閱讀:
※分答是語音版的知乎嗎?
※如何判斷在行里的行家值得約見?
※校園版「在行」的可行性大嗎?
※果殼網新出的「在行」的一些思考,大家如何看待?
TAG: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