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可能阻止語言在大腦中生成意義嗎?

當聽到一句母語時,意義在大腦中生成的過程似乎是自發的,不可阻止的。

當看到一棵樹時,「樹」的概念在大腦中的形成也是自動的。

人類有可能獲得阻隔這種意義生成的能力嗎?(再不傷害大腦的情況下)


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不高,但是我覺得還是很值得叨叨一下。人類能夠阻止大腦加工語言、生成意義嗎?就目前的研究的成果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對語言的加工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過程,即便是大腦刻意加以阻擾,也難以切斷這一過程。

這裡向大家介紹一個還蠻老套但是卻非常經典的心理語言學實驗範式,叫做圖畫-辭彙-干擾範式Picture-Word-Interference-Paradigm)。這個範式包含了一個大多數人都接觸過,但是可能不清楚具體叫什麼的效應 - 它就是stroop effect。下面這張圖片就是驗證效應會用到的實驗素材。這個實驗本身非常簡單,參加實驗的受試需要忽略掉文字信息,描述每個辭彙的顏色。

實驗發現,與參照組相比(參照組是一套沒有文字信息,只有色彩信息的色塊),當文字信息和顏色信息相同時(如第一個綠色的green),受試表現出加速效應(facilitation effects),能夠更快說出這個辭彙的顏色;而當文字信息與顏色信息產生衝突時,受試判斷辭彙顏色的速度下降,表現出受到干擾 (inteference effects)。

我們細細看這個結果就能發現,雖然受試在接受實驗前就被告知辭彙的意義與實驗目的無關,他們需要排除辭彙意思的干擾而將注意力集中在顏色信息上,但結果告訴我們,大腦還是自動加工了這些詞的意義,導致了色彩判斷的加速或干擾。

Stroop Effects是圖片-辭彙-干擾範式的一個特殊方法,心理語言學中更常用的方法如下:

以上圖為例,受試的任務是儘快速對圖片進行命名,並被告知圖片上的單詞與實驗無關、需要忽略。實驗發現,如果單詞和圖片意義相關(比如「企鵝」上的「spider」同屬動物類,被認為儲存在同一個semantic category之下),那麼圖片命名速度相較於當單詞和圖片意義無關聯時更慢這表明單詞已經自動被大腦識別,否則不會影響命名圖片的表現。

事實上,人類不僅難以阻止大腦自動加工語言信息,即便是視覺信息,大腦也會對其自動加工,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Hafri, A., Trueswell, J. C., Strickland, B. (2016). Extraction of event roles from visual scenes is rapid, automatic, and interacts with higher-level visual process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Philadelphia, PA.


從生物層面看,意義的產生是由於大腦皮層神經元放電活動。阻止意義的產生就是要阻止神經元的放電活動。

我們可以阻止意義的產生嗎?可以,只要摧毀神經細胞就可以了。

我們可以阻止特定意義的產生而不影響其他意義嗎?不可以,it"s a blackbox.


不知道提問者有沒有發現,當你想睡覺的時候,很小聲的說話聲打擾能力極強,雖然聲音小但你怎麼都睡不著,而沒有規律的雜訊反而沒那麼厲害。可見這種自動化想要聽清別人說話的能力有多可恨。。持續關注這個問題,等待高人的解答。


這個在佛學理論中叫著相。人通過感官受到外界刺激時會不由自主地調動記憶,產生聯想,進而產生各種情感體驗,「喜歡、討厭、善、惡、美、丑」等等。這個過程是自動化的,很難察覺、難以克制,佛學術語叫「無明」。因此人的思緒會被感官體驗帶著跑,通過修鍊可以使人時刻覺察到這一點,從而防止思想跟著感覺跑,叫做「定力」。


語言是人類的思維工具。你阻斷這種聯繫為的是什麼?為了使思維停止麼?神經語言學中一旦詞彙與腦中的神經固化之後,也很難再變化。


可以,這一切只是習慣的問題。改變你的習慣,一切都改變了


我記得盧梭說過,語言的前提就是意義,先有的腦內意義,再有的語言。


強答一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類可以切斷一切後天接收的認知,回到出生時純凈。雖然很難但是可以的。這就是修行者所要達到的境界。以期達到和自然的互通,通曉所有信息。


我就可以啊,第一個回答那個顏色的不可以,不過你說的樹/老虎貓咪之類的,我可以不想出一個貓,感覺沒什麼難的,

我想嘗試不用語言思考,


開學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

第一次班會她上台發言的時候

換座位換到我身邊的時候

交換了手機號夜聊答應我去看電影的時候

第一次牽手

第一次親吻

第一次不可描述

第一次吵架抓壞了我的手錶

第一次偷看手機那個陌生的聯繫人

最後一次說完愛你

大概我的大腦挺容易受影響的吧


事實上這件事不太可能會實現,但也並不是不可能。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學習母語時就已經在利用聽到的辭彙和現實事物進行比對。這個行為就像程序一樣編寫在人類基因中。

假設有一個孩子沒在人類社會中長大,沒有習得任何語言,那他當然不會把事物的聯想和語言聯繫在一起,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語言。在這個孩子的母語認知時期結束後,再後天學習人類的語言。在學習初期,就會出現題主所提的語言與事物無法進行聯想的情況。

當然,這種情況太過極端了,而且在人類有語言文字記錄以來,根本沒有在現實中出現過這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普通人學習新語言是什麼狀態

常人的思路應該是按照新語言,母語,事物,新語言這個順序進行聯想記憶。

熟練後可以放棄母語過渡。

結論呢?

在開頭啊!翻上去看啊!


題主的問題里有個地方不太準確。看到樹在腦中產生樹的概念,並不代表一定要使用語言。概念比起語言而言更為抽象,同一概念你可以用多種不同的語言表達,也能做到在不使用語言的情況下僅使用概念進行思考。韋氏智力量表中就有一部分單純測量非言語智力,也就是不藉助語言但需要思考來完成的任務。

但如果是說通過視覺或者聽覺輸入語言信號,能否不發生語義通達(也就是產生了意義),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是 可以的。很簡單的解釋:只要其他事物(刺激)充分吸引了人的注意力,人就無法在意識層面獲取語言的意義。舉例而言,就是想事情時可以看著書本發獃,以及可以左耳進右耳出。

不過,如果說無意識的語義對人產生影響也算的話,那有可能就比較難了。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啟動效應(priming effect)」,即使沒有意識到自己看到了快速閃過的文字(通過掩蔽等手段),這些文字的意義仍然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一些相關任務的表現(比如與這些文字意義有關的任務的反應速度變快或變慢)。


推薦閱讀:

閱讀書籍時有那些零碎卻精闢的話給了你感悟?
你們在大學期間,有沒有體驗到過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對於「做人要成熟,不要世故」這句話你有什麼理解?
怎麼理解"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
18歲應該懂得哪些人生哲理?

TAG:思想 | 意義 | 語言哲學 | 腦科學 | 心理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