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波粒二象性和觀察者理論,對薛定諤的貓理論該怎樣理解?

結合波粒二象性和觀察者理論,我能不能對薛定諤的貓理論這樣理解:當一個微觀粒子沒有被「觀察」(影響)時,他在某一個時刻點是呈波動狀態存在的,也就是不是一個「點」的固定粒子,而是「一段線」的波動例子(我理解成是能量波),當被「觀察」(影響)時,因為觀察的影響和干擾,它被固定成一個「點」。就好像是被「觀察」(影響)時就是捕獲了它,沒有被觀察時,它是自由波動的?有人說「實際上概率波本身就是不可想像的,應為它不像機械波或者電磁波一樣,要麼是一種運動形式要麼是一種能量物質」是不是就是說,某一個固定時間點,就一個微觀粒子來講,不可能即是異種「運動形式」又是一個「點」的固定粒子?

提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

1、不懂量子力學、薛定諤的貓、波粒二象性;

2、對微觀物理學很好奇;

3、想儘可能的理解這個世界;

所以,如果這個問題有什麼低級錯誤,請大家儘可能的寬容對待,先致謝了!


薛貓問題是把兩個相互矛盾的世界放在一塊探討,自然是矛盾重重。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中的存在在時空中的表現完全相反。量子世界中的存在,是在長期時間中產生的。時間越短,越不能成為存在,只能是各種可能情形的概率分布。宏觀世界中的存在,是在長期時間不斷發生變化的,在短時間內更可能以某一形態穩定存在。所以,看量子成為的存在,要悠著點,時間要花多點。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量子的長期效應產生的。看宏觀存在,時間要精幹點,如同拍照曝光時間久了,還能看清人流中的主角嗎?所以,我們在看貓前,一定要明確是看宏觀貓,還是看量子態。如果是看量子貓,一隻既死又活的貓,那我們作為宏觀人是無法看到的,必須成為量子人就可以了。


謝題主邀。

首先我對於這個問題有兩個建議:

一個是,想要了解微觀物理學,不建議從那隻貓開始。

另一個是,在提問的時候,沒有依據的自行猜想並不利於獲得良好的答案。

然後開始答題:

薛定諤的貓的問題,是薛定諤為了反駁量子物理中所謂的「疊加態」而構造的一個思想實驗。

它並非是想要證明什麼,而是想要反駁什麼。

這個思想實驗里有兩個不可思議的地方,一個是,盒子里的貓是又死又活的。另一個是,我們打開盒子以後,貓的死活就確定了。

當然,「我叫薛大鎚,萬萬沒想到,我提出的貓盒悖論,竟然好像是正確的」

然後一一解答者兩個問題,

一,盒子里的貓是又死又活的/疊加態

想要開始對微觀物理有所了解,我的建議是,最好從楊氏雙縫干涉實驗開始。

偷個懶,我直接拿我以前的回答里用得著的部分來用了。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楊氏電子雙縫干涉實驗,在於托馬斯楊先生開了個腦洞,在已知電子具有波的性質的前提下,他在想:如果讓電子一個一個通過雙縫裝置,是否可以產生干涉圖像。

這個腦洞雞賊的地方在於,雙縫干涉的原理,是波通過雙縫裝置,被分成了兩份,然後這兩份波和自身產生干涉,形成干涉圖像。

而微觀粒子除了具有波動性,還具有粒子性。那麼單個電子,是否「被雙縫裝置分成兩份」,就是關鍵點。

在雙縫實驗中「波通過雙縫」和「產生干涉圖像」互為充要條件。

托馬斯楊先生自己估計都不會想到,這個實驗的結果,竟然是真的產生了雙縫干涉圖像。

「我叫楊大鎚,萬萬沒想到,一個電子還能同時通過兩條路徑啊」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的基本形態,其實就是揭示了疊加態的存在:電子可能會通過縫隙A,也可能會通過縫隙B,但是只有這個電子既通過縫隙A,又通過B的時候,才會出現雙縫干涉。這種情形就是疊加態。也就是我們說的薛定諤的貓又死又活

而這種疊加態並不難製備,應該說疊加態才是微觀粒子最普遍的狀態。

我覺得實驗已經證明了疊加態的存在,所謂貓又死又活這件事情,應當不難理解了。

薛定諤的貓問題的原版,就是薛定諤設想了一個疊加態的貓,然後指著這隻倒霉貓咆哮:你們覺得這可能嗎?

然後哥本哈根學派的幾位說,可能啊。

薛定諤的鬱悶可想而知,好比你振振有詞的提了一個有力的反問句:1+1難道還能等於10不成?

然後程序猿告訴你,對啊。

二,直到我們打開了貓盒,貓的死活才被確定下來/觀察者效應

而且程序猿,額不,哥本哈根學派的各位,還就著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就是我們打開薛定諤的貓盒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是疊加態坍縮,或者說觀察者效應。

「直到我們打開了貓盒,貓的死活才被確定下來」這個就可以直接點以下的鏈接了

如何理解很多物理理論中的「觀察者」?這是不是屬於比較唯心的說法? - 林布的回答


1.好了,現在我們知道,微觀粒子不「觀察」時處於疊加態。

2.那麼我不直接看,而是用電子計算機來記錄呢?

可能的解釋是:我不「觀察」計算機時,計算機也是處於疊加態。

3.現在我們讓一個人去看計算機,然後我再問他答案呢?

可能的解釋是:我不問這個人時,這個人和計算機都是處於疊加態。

4.我認為的最有可能的解釋,微觀粒子,計算機,他人,自己,整個宇宙無時無刻不處於疊加態。

當我不觀察時,世界對我沒有意義。當我觀察時,世界自然呈現某一種特定的狀態。

好吧,以上純屬胡言亂語。


您好,謝謝您的邀請,我很慚愧,高等量子力學還沒開始學,所以很多問題解答不了,比如你說的觀測之類的,那些貌似屬於開放量子系統的內容,可能還會涉及到量子場論等等知識點。我目前學過的知識也只是初級的,所謂「真空球形雞」這個層面。

但是既然被邀請了我就多少要說點,免得邀請者失望。不過,我學藝不精,不能亂說,只能說一些粗淺的理解。

我們平時看到科普文章,甚至教科書裡面所畫的,電子是個小球,原子是個小球,甚至夸克是個小球,等等多種多樣的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直觀的示意圖,它最多只是到了半經典半量子力學的狀態。事實上,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到量子層面,把所謂的基本粒子,想像成球是一個很不靠譜的事。我曾經想像過電子的自旋,因為每次都想像成它是一個自轉的小球,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可是有一次教授把它放到了坐標系裡,然後讓我們算出旋轉矩陣,這時候才發現,如果在電子上標記一個點,他要轉兩圈才能回到原來的地方.....因為電子的自旋已經超出了三維想像的範疇。電子實際上處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里!所以,很多東西不能想。當然不排除有大神能做到。

至於波粒二象性,我的看法是,這東西既不是波(比如,水波,地震波,等等),也不是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等等),而是量子。所以如果你想像成它又是波,又是粒子,(或者有時是波,有時是粒子)自然會迷惑,它怎麼做到的.....

至於量子,顧名思義,被量化的一個東西,對這種東西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寫在紙上的算式。比如說電子在氫原子里分立的能級,它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會這樣,把兩個小球放在一起當然怎麼也擺不出來。要是用經典電動力學的算式來算就出更大的問題了,電子會轉著轉著就撞到質子上。所以才需要薛定諤來搞個新方程,然後拉蓋爾,勒讓德搞個多項式,希爾伯特提供個空間,高斯給個正態分布,等等等等

因此想了解這些微觀的東西,光是想像加上科普書是不夠的,有時候真的得找多幾本真正的教科書來看,當然最好有人帶。當然,想進入這個世界挺艱難的,太多門檻了。

補充一下觀測這東西。理論上觀察一個量子,量子存在於空間中的一點的概率就會變成100%。這個我雖然知道,但是隔了一段時間記不清為什麼了,不過跟據它的波函數肯定可以明確的算出來。而且實際上我們所謂觀察一個量子,觀測到的應該只是它的一個態,注意,是態!比如用電子顯微鏡觀測到的一個切片表明原子,看到的一個個球,實際上那個不是原子,而是電子所在的態,一般是基態。

有錯請指正並教導,求別噴


我想到了一些東西。

關於維度。假設一個模型,這個模型有質量,沒尺寸。但是為了便於理解,還是設定它具有有限的單位長度,這個長度是「數字2」,那麼,2本身是1維,2x2是二維,2x2x2是三維,2x2x2x2便是四維,2x2x2x2x2是五維。。。以此可類推。

數字2本身,是沒有體積的,因為是1維,但是2x2就有了面積,這個面積可以容納無數個1維的2;2x2x2是三維,這個體積里也是充斥著無數的單位長度2;那麼問題來了,四維甚至五維乃至於更高維度的這個模型里,單位長度2是如何存在的?

當然,假設的單位長度,或者說拓展維度的參數,因子,也可以設定為axbxcxdxe...其大小也可以任意,當然,為了便於理解,最好還是設定為一樣的大小。

於是我的腦海里充滿了一個巨大的,宏大的,不知道有多少維度的空間,但是我只能看到3維,在某些地方,是一些扭曲變形的三維空間。我不能理解為什麼這一部分會扭曲,甚至是中斷。

然後我又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電子云。

電子是一種微觀粒子,在原子如此小的空間(直徑約10-10m)內作高速(接近光速3×108m·s-1)運動,核外電子的運動與宏觀物體運動不同,沒有確定的方向和軌跡,只能用電子云描述它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會(幾率)的大小。——引自百度

如果有人看我寫的這個東西,看到這裡也許已經知道我想說什麼了。

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內的運動,我想這麼設定:它的下一次出現的地點,不是隨機,而是everywhere。我們這個三維維度里的空間概念,對於電子這種微觀到極致的東西來說,已經不具有任何意義。

同時,我還想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即是光波,也是粒子。

也許我們苦苦追尋的維度的奧秘,不在別的地方,就在這小小的電子云里。

任何物質體內都有無數的電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這種奇妙的運動。我們,也許也可以出現在everywhere。比如薛定諤的貓,我們現在想知道的是,這隻貓即是活著也是死了。現在我們關閉掉一切的觀測手段,視覺聽覺紅外,我們現在問,這隻貓,現在在盒子的哪一個位置(點)?

想到這個問題,我有種shock的感覺,這和電子云何其類似。貓是跳起的,還是躺著的,還是靠著盒子,還是在伸爪子抓盒子的頂蓋?因為我們無法觀測到,所以,這些可能性都存在,而且是同時存在。

樓上【張斯諾】說的最後一段話,我也很有共鳴。

「補充一下觀測這東西。理論上觀察一個量子,量子存在於空間中的一點的概率就會變成100%。這個我雖然知道,但是隔了一段時間記不清為什麼了,不過跟據它的波函數肯定可以明確的算出來。而且實際上我們所謂觀察一個量子,觀測到的應該只是它的一個態,注意,是態!比如用電子顯微鏡觀測到的一個切片表明原子,看到的一個個球,實際上那個不是原子,而是電子所在的態,一般是基態。」

這又是電子云的概念,又是薛定諤的貓,又是瞬移。

當然,知道現實情況的我們心裡也明白,其實薛定諤的貓剛剛關進去的時候肯定是活的,因為有很多已知條件,至於進去以後,因為缺少了觀測條件,這隻貓進入了半死半活或者又死又活的狀態。

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了。我們現在用概率學做的計算,其實說白了還是一個字,猜。只不過我們猜得越來越准而已。但是終極的概率學,還是要面對最後的50%,Yes or No,這是最殘酷的事情。

順便說一下,我是個物理學渣,所說的東西完全沒有理論依據,完全是我瞎猜瞎想的。


再說一遍吧,『解釋』還是算了吧,還是說『數學』吧,『波粒二象』被統一到了:f(x),f()是『波』,x是『粒子』。不確定自己理解的對否,歡迎大神打臉。


推薦閱讀:

TAG:薛定諤的貓 | 波動光學 | 物理思考 | 波粒二象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