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太空題材科幻片,為何《星際迷航》的配樂風格和《地心引力》的配樂風格完全不同?
《星際迷航》的配樂是以傳統交響樂為主,而《地心引力》的配樂卻是以音效化、氛圍化的合成器配樂為主
地心引力在國內是還沒上映吧?我在這裡先不劇透,但地心引力不是一部科幻片。它的內容非常當代化,而且非常孤獨,但又是很勵志的一部電影。
和Star Trek的所有指向都不同。不管是早期的star trek,還是目前已變成動作電影的前傳電影。地心引力是完全不同的兩套片子。
ST是有強烈的戲劇衝突為核心的,也展現人與不同生物,文明的溝通。地心引力是一個人在絕境如何自強。
我覺得二者的音樂還是很好地針對了各自的主題。
並不是所有在太空發生的事,就都是同樣的電影。差很遠。我不是電影迷,因此答案中對電影的一些表述可能會很粗糙,請各位見諒,如果表述有不妥的地方歡迎各位指正批評。
回答完以後看過@張書瑋 的答案發現影片風格也是一個原因。
正文: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之前也思考過,雖然《地心引力》這部片子我還沒有看過,但配樂確實感受過,而且這種音效化的配樂模式確實是如今科幻片配樂的主流。其實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可以概括成:
「為何如今的科幻片配樂開始逐漸從傳統交響化配樂逐漸轉變成音效化、氛圍化的合成器配樂?」
其成因事實上我已經在之前寫的《《星際迷航》電影版配樂:漫漫34年路》這篇文章里有提到過一些。下面我覺得可以再重新總結一下:
電影從早期開始,我個人認為一直都屬於戲劇化的表現方式,只是把這種戲劇化的表演方式安插在了現實場景中,並以投影的形式代替了舞台表演。而科幻片也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比如CGI),在50到70年代給人的直觀感受更多的也是一種很室內劇質感,尤其是像Irwin Allen在5,60年代的一批科幻劇集。再加上物理模型這樣一些和如今比起來比較粗糙的特效,還有科幻片這種脫離現實生活的特殊屬性,完全有別於常規的劇情片。因此對於觀眾來說,這種影片的帶入感體驗可能會比較差。而這種情緒性的偏差需要用更滿,細節更豐富的配樂來彌補,因此我們可以在早期的科幻片中聽到更多的偏向於傳統歌劇的音樂表現手法。
而特效技術的成熟讓如今科幻片的有著比之前強得多的帶入感,畫面、音效和人物演繹的細節和情緒元素更加豐富,最重要的是更加真實。從這一點來說,基本上是(不完全)取代了當年配樂在這一方面的作用。再加上如今音樂和音效二者的區別界限越來越模糊的情況下,這種音效化音樂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電影本身的需要外,更多新音樂的產生和人為因素也是產生變化的原因。
如今作曲技術日趨多樣化,合成器的成熟運用和80年代開始多元化音樂元素對老舊的傳統創作觀念的衝擊。越來越多年輕作曲家和導演對新音樂元素的偏愛,以及這些新音樂元素的科幻質感比起也歌劇交響化配樂來說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有些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也難怪John Williams這樣的老學院派在2000年後的兩部科幻片(《人工智慧》和《星球大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中也用到了電吉他、合成器這樣的新音樂元素。
但也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還會有像J.J. Abrams版《星際迷航》這樣的傳統科幻片配樂的存在?我認為,他和配樂師Michael Giacchino二者對傳統的痴迷是這個問題的唯一答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該片的兩部配樂都以傳統配樂為主,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在Giacchino的配樂中有許多對傳統配樂必要元素的一些主流式變化。比如主題旋律的弱化(用少量幾個音替代),音樂用量上的變化,以及鋪墊型音樂細節的弱化等等,這些已經不完全是傳統配樂模式了。
所以我個人還是相當期待John Williams老爺子為新《星球大戰》系列的配樂究竟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風貌,81歲的老爺子能在J.J. Abrams這樣年輕導演的片子里用何種方式來達到傳統和現代的平衡。菠菜同學已經給了很多靠譜的回答,有些也是我想說的,就補充一下我個人的其他觀點吧:
《地心引力》還沒有看,暫且不做評論,《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同為誕生了三十多年的老字號系列電影,自然就會有一些標誌性的東西一直存在,音樂風格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早年間就是傳統配樂的路子,那麼現在即使特效發達了,也會保持這種配樂手法, 畢竟《星際迷航》現在還沒有像《全面回憶》似的,跟20年前的《宇宙威龍》變成了兩部完全不同感覺的片子,特效不發達的時候,音樂的作用就是增加戲劇性以便彌補畫面所表達不夠的東西,而像《全面回憶》儘管是翻拍,但特效的效果已經甩開《宇宙威龍》幾光年,觀眾在感嘆這些場景雄偉壯麗的時候,音樂如果是那種旋律性很強的調調,加上不斷運動的鏡頭語言,合在一起會很亂,起不到很好的襯托作用,所以這類科幻片是以氣氛為主,而不是在主題旋律上做文章,何況現在的科幻片裡面融入的元素太多太雜,細節無處不在,如果追著每個畫面細節去做音樂上的主題,只會亂上加亂,一個固定主題又難以一言蔽之,乾脆淡化旋律,用氛圍去鋪墊還能起到一定的「留白」作用,不至於讓人喘不過氣~~
傳統手法的配樂它是具備一種幫助觀眾進一步理解劇情和畫面並自行腦補一些情緒的作用,而現在的特效已經讓畫面無比真實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就放在觀眾眼前,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已經不需要你去腦補了(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大片也被稱為無腦爆米花電影的一個原因,它讓你不用動腦思考了,只要用眼睛就行了,能夠讓觀眾動腦思考的反而是對影片本身一些不合乎邏輯和不合乎常理的細節進行吐槽......)發達的視覺特效讓配樂失去了戲劇性,這是整個電影工業的變化而不僅僅是這兩個環節的變化,過分依賴特效的片子,故事就很沒有嚼頭,而老電影的導演講故事的功力都非常強,現在很多大片導演則是拍廣告出身,他們所能把控的方面是很有限的,很幸運在如今這麼浮躁的環境之下還能有《星際迷航》這樣沒有迷失在特效海洋里堅守傳統感覺的科幻片~~拿EVA做例子。EVA作為一部熱血科幻,在中二男和物流姐姐同步打使徒的時候放的音樂和在中二男精神崩潰自我沉(sui)思(sui)(nian)的時候放的音樂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交響樂(沒有記錯的話是貝多芬的),後者是各種電子音效。前者想要借用交響樂燃的感覺,後者則是想要通過音效烘託孤獨、沉悶、甚至恐怖的氣氛。《星際迷航》和《地心引力》是截然不同的片子,就好比一個是打使徒,一個是自我沉思。
根據內容,各取所需。地心引力國內還沒上映,不做評價。星球大戰已看過,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關注背景音樂的觀影者,確實感覺星球大戰的背景音樂的合適、適度、恰好。
這和兩部電影的類型本質有關係。
《星際迷航》是一部探險英雄片,而《地心引力》則是科幻劇情片。
所以在講述故事的手段上會有區別。
就像你不能把漫威電影的音樂放在《鳥人》一樣。
不在一個維度下,就不好比較,也就不能說優劣。
配樂不同,也只是那些不同中的一部分而已。
地心引力給人的感覺更加神秘 深邃 甚至有點危機感 而星際迷航很明顯是一部傳統探險題材片 音樂風格馬上區分開來
ST的整體配樂風格比較順著老片子風格走,當年第一部ST是79年,致敬2001的味道超級重,然後咱都知道2001用的是什麼配樂……ST最開始的電影很多東西走的根本就是傳統文化路線,白鯨記雙城記失樂園,莎翁,……然後JJ打的又是懷舊牌……
推薦閱讀:
※電影《雲圖》的結尾,他們真的到達地外了嗎?
※《銀翼殺手2049》憑什麼被國外怒贊?
※電影《機械姬》中創造出的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在現實中有被實現的可能么?
TAG:科幻電影 | 星際迷航StarTrek | 電影原聲 | 地心引力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