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Bon Iver 在2016年發行的專輯《22, A Million》?

Bon Iver時隔5年新作《22, A Million》全專已於2016年9月30日正式發行,此專相較於前作《Bon Iver, Bon Iver》轉型幅度較大,希望各位能夠寫下自己對此專輯的評價。

22, A Million專輯_22, A Million Bon Iver_在線試聽


出來混要講信用,說9月30日發行,就9月30日發行。不象某人,說好8月5日發行,無緣無故又跳了兩周票(斜眼某海...

專輯發行後,我聽到不少人抱怨:「侃爺、James Blake和Bon Iver,到底誰影響了誰?」這三人相互間合作過。素材碎片化、音響實驗、採樣、Auto-tune...這些元素都出現在三人作品中。不過我很喜歡22, A Million,雖然知道它對於部分聽眾可能過於實驗化。我說既然你們能接受「Kid A是神磚」,怎麼就不能接受22, A Million呢?更何況,22, A Million很好聽嘛——啊,非常好聽!非常好聽!!非常好聽!!!我已經進入腦纏粉模式啦!

咳咳,冷靜冷靜…

需要說明的是,22, A Million依然是獨立民謠專輯,Bon Iver依然是Justin Vernon的獨立民謠項目(29 #Strafford APTS顯出很明顯的民謠風格)。雖然專輯試水Witch House風格,但這只是形式的改變——誰規定民謠必須用原聲吉他?之前傳聞的Witch House,實際作用沒有我想像得大。經過風格最激進的10 d E A T h b R E a s T ? ?,專輯之後又回到二專的範疇,滿眼熟悉的既視感。所以我甚至遺憾22, A Million步子邁得不夠大。

對於腦纏粉,或者說,如果你把EP Blood Bank和二專聽得滾瓜爛熟,再抽空聽聽Bon Iver和侃爺、James Blake的合作單曲,對於22, A Million的轉變可以迅速接受。認為715 - CR∑∑KS學侃爺?2009年EP中的Woods已經上Auto-Tune了。10 d E A T h b R E a s T ? ?看似激進,其實是Calgary的節拍升級版。33 「GOD」錯落有致的器樂編排,彷彿Holocene舊日重現;8(Circle)對應Beth/Rest。雖然22, A Million採用了更多的採樣、合成器、鼓機、音序器、Auto-Tune等等等等製作手段(Justin Vernon快成混音工程師了),但它的精神內核是和二專一脈相承的。我們得——怎麼說來著?——「透過現象看本質」嘛。

「本質」是啥呢?寧謐悠遠的氛圍感,以及Justin的內省情懷——這是我愛Bon Iver的原因。新專輯有點音響實驗、素材拼貼的苗頭——是受James Blake影響嗎?不知道。但Justin Vernon依然可以將各種器樂、素材妥善安排,使專輯沒有形式大於內容的失衡感,在歌曲中插入的弦樂、銅管、班卓琴等樂器常有點睛之筆;同時保證專輯一氣呵成的整體性。這算是天賦吧。重重製作手段無法掩蓋Justin Vernon高超的Songwriting能力,化簡去繁的00000 Million是一首多麼優美的歌曲,全是金句:「I worried about rain and I worried about lightning/But I watch them off,to the light of the morning。」33「GOD」可以進入各種年度單曲榜單。反正,就是好聽!就是好聽!!就是好聽啊!!!(又進入腦纏粉模式。和二專一樣,我會把新專輯每天聽一遍,連聽一個月吧。接下來Bon Iver會展開大規模巡演——能來離天朝近點的地方嗎?

隨著22,A Million發行,今年年度榜單就很有趣了。你知道今年是個「大年」,甚至是10年代至今最佳表現。各個媒體的年度最佳或者年度十佳會如何選擇?我猜英媒會把年度最佳送給Radiohead——等了好多年,終於有張腐國專輯出頭啦。美國那邊,滾石大概會把年度最佳給檸檬水。P4K也許會選Radiohead,也許會選尼克洞洞。22,A Million可能無法獲得年度最佳,但排名不會低。它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對於獨立樂迷,2016年是幸福的一年。


我又來作比較了……這次我想拿兩大拖延怪的新專來比一比。Frank Ocean和Bon Iver。

(其實還可以不靠譜地跟Led Zeppelin比一比,畢竟上一個受到萬眾矚目的、熱衷於各種符號的團體/樂隊,就是齊柏林了吧?)

他們兩位(準確地說是一位和一組)都在今年發表了新專輯。這兩張專輯,首先都明顯地「難產」;其次,相較於各自的前作,兩張新專輯都有明顯的轉軌意味;而這種轉軌在獲得如潮好評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甚至不滿。從這幾點來看,"Blonde"和"22, A Million"還是很有些共同點的:都是音樂人窮則思變的專輯

不同在於,兩者在前進路上的取向並不一樣。

從好的方面說,"22, A Million"是一張平衡性更好、更完整的專輯。在實驗、先鋒的整體概念下,Bon Iver仍然在相當程度上照顧了聽者的感受。最突出的一點是,各種音樂元素得到了很好的安排,這使"22"的接受門檻卡在思想層面上,而非最基礎的聽感層面上。縱觀整張專輯,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並不少;尤其是開場的幾首曲目,雖然繼承了Bon Iver一向的對氛圍感的重視,但反覆出現的幾條旋律也比較抓耳,等於是先給聽眾拋來了橄欖枝(不像"Blonde"……開場曲"Nikes"幾乎拋棄旋律,歌詞的信息量也是整張專輯所有歌曲中最大的)。當然了,對於不能接受auto-tune、噪音化的聲響實驗等等元素的聽眾來說,"22"的聽感仍然是粗糲的、難以入耳的;但對於比較關注近年的獨立音樂(相對意義的獨立)、尤其是經歷了"Yeezus"等作品的洗禮的聽眾來說,"22"的實驗顯然前衛又不失友好,非常容易接受。第一次聽完"22"之後,我就很自然地把它重播了一遍又一遍。因為實在是好聽啊。

從壞的方面說,對平衡性的大限度保全,往往意味著實驗性的折扣。換句話說,也即前進的幅度必定會不夠,這對於一張實驗概念突出的專輯來說尤甚。上文已經提到過,無論是從創作時間來看,還是從專輯內容和情感來看,"22"和"Blonde"都顯然是音樂人窮則思變的專輯。這個時候,音樂人面對的不只是創作上的「窮」,更是自己的三觀上的、對世界根本看法的「窮」。如此,他們才會尋求突破,走上實驗、先鋒甚至極端的道路。無論是對於音樂人本身,還是對於聽眾,參與到這張專輯中來(無論是創作還是聆聽)都會是一個特別而意義深遠的過程,雖然這也是個艱難的過程。這就有點像文學意義上的悲劇的體驗:痛苦與反思。然而在照顧了平衡性之後,"22"並沒有它看上去的那麼「痛苦」:它完美而順暢地從聽眾的耳邊流過,沒有造成一絲不適的感覺,以至於聽眾只在特定的幾個時刻感受到了「窮則思變」的意義。無論是整張專輯還是專輯裡的每一首歌,你都可以體會那種精妙的平衡感,以至於你會忘記自己是在參與一場悲劇。作為一張實驗、轉型專輯,"22"的波瀾是不夠的。至於為什麼不夠,那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我不是Bon Iver的長期粉絲,所以在這一點上也不好評價。相比之下,我聽"Blonde"的時候,那種不適感幾乎是一陣陣涌過來的:"Nikes"從聽感到歌詞信息量都很厚重,"Self Control"的平平無奇的主歌后面竟接了一段情感洶湧而至的電吉他solo和福音式合唱,"Solo (Reprise)"里的flow和鍵盤演奏像子彈一樣穿過我的耳膜,Futura Free的後半段竟採用了噪音化的少年時期一些鬧著玩的採訪。這些不適感激起了我的強烈慾望,讓我有意地不斷重播這張專輯並用力去理解它。"22"的內涵當然是豐富的,但它就是沒有那種「激起」的效果。我感覺我只會在一次次舒服的重播中加深對它的體會了。

(不過RC也就Frank的痛苦與反思作出了質疑,雖然這有點道理,但作為粉絲我拒絕接受……)

不過話說回來,"22"仍然是今年最好的作品之一。能扯到悲劇意義上去——即便是批評——不正說明它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嗎?很多獨立音樂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做出來的作品,恐怕還沒有平衡與實驗可言。比較了那麼多,我給"22"的評語和"Blonde"也大致相似:它不完美,但它絕對值得粉絲的數年等待。


It"s what music is all about.


非專業人士,純粹作為粉絲勉強作答...不對的地方請輕噴。

從來不覺得Bon Iver是什麼獨立民謠歌手,起碼從我初次聽到他開始(第二磚)。不過他當然是獨立音樂人。很多人說這張磚轉型幅度太大,而我卻不太同意這種說法。Bon Iver從未變過,或者說,他一直在變。

一切都是從五年前iTunes上免費下載的不要錢的mv開始的 (Holocene),從此一發不可收。

去年年底的時候還看見個報道說主創Justin Vernon大叔要無限期擱置Bon Iver,當時還以為有生之年再也聽不了Bon Iver,但是居然今年新磚就出來了。大騙子... 大驚喜... 從第二張專輯的Holocene開始認識他之後,就覺得他這種音樂風格很獨特,而且除了Alternative,很難說他的定位在哪裡。之後為了填補之後漫長未知的真空期,我幾乎聽了他參與過的所有項目,包括他早年以他自己個人名義發布的專輯Hazeltons和Self Record,包括他的另一個樂隊Volcano Choir,甚至包括組合The Shouting Matches,甚至包括作為成員之一的22人組成的樂隊Gayngs。如果這些你們都聽過的話就會發現,Justin Vernon根本不局限於民謠,這個詞貼在他身上是不合適的。他的嗓音和假音本身就自帶合成器效果,更不要提他很多歌曲里添加的電音。而且從2011到2016,長達五年的間隔,Justin大叔也不是啥都沒做,跟他多次合作過的侃爺Kanye West是個說唱天才,電子樂玩的一溜溜的,如果你們聽過他倆一起合作過的Hold My Liquor,聽過Monster,聽過最近他們倆和一個很不知名的歌手Francis the Lights合作的歌曲Friends,你就絲毫不會對這個「轉型」感到奇怪。

聽人評論說他轉型,說他專輯裡夾雜了大量奇怪的東西,甚至是噪音,他的新歌名字很火星,主要源自於Witch House風格,不過我幾乎對這個沒有任何了解。與其說他轉型,帶試驗性質,我反倒覺得他一直在復古。和上一張同名磚比起來,新磚的第1,2,7首隻是有些地方配樂上表現的更聒噪,但是這還是我認識的那個Bon Iver!我聽到的明明是滿滿的舊世紀80年代,甚至是香港老情歌的感覺。其中薩克斯創造的氛圍居功至偉,尤其是這張磚里我最喜歡的 8(circle)和22。我以前是非常看不上薩克斯這種樂器的,覺得太過騷柔,吹不好一不小心會有種軟色情的感覺,小時候更是聽多了商場關門時放的「回家」聽的本能的反感。Bon Iver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樂器,現在反倒開始喜歡薩克斯的伴奏。細想一下現在的流行歌里有多少人會用到薩克斯?但是我的印象里,很多老歌是有大量薩克斯伴奏的。再加上朦朧的混音,感覺一下就上來的,本人是90後,其實也沒聽過太多的80年代的歌曲,但是我總是覺得,Bon Iver是繼承自那個年代的。

22, A Million是一張完整的專輯。之所以說完整,是因為越聽到後面你越發現整張專輯其實像是一首歌,尤其是後面四首,即使用了這麼多樂器,發出了各種奇怪的聲音(其中有很多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發出來),但你幾乎感覺不到明顯的割裂感。如果不是有意被切開,其實根本注意不到一首歌是從哪裡開始,又從哪裡結束的。

如果你喜歡上一張專輯裡的Beth/Rest,你不可能不喜歡這張新磚。這首歌當初被Justin自己稱為他那張專輯裡最驕傲之作,但是外界評價卻兩極分化,很有爭議。初聽過了Tower,Holocene之後再聽Beth/Rest這首歌會覺得這踏馬什麼鬼?但等我聽了三四遍過後發現中毒了,根本停不下來,直到現在我已經聽了上千遍。懷舊是我能聽出來的。但這首歌實在太過神奇,以至於我相信裡面是包裹了大量的情感的,但至今除了「淡淡的憂傷」這種中二的描述,實在找不到其他語言來形容。如果感受到了其中的音樂氛圍,來到如今這張新磚你不會覺得有任何不適或者突兀的地方。

Bon Iver是重氛圍的,一切樂器是為了營造氛圍服務,不管是失真的吉他,古怪的Witch House,還是貌似混亂的鼓點。每次聽到他的歌,我總是腦補這個快禿頂的大叔坐在那個阿拉斯加小木屋的門口對著黑夜裡的星空發獃。可能他在構思的時候真的是這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最初喜歡Bon Iver。

聽Bon Iver的人估計也愛看HBO的美劇 「真探」 吧。


Bon Iver的歌無論旋律歌詞其實都是在為營造出的一種特定氛圍所服務。第一張專輯是關於逝去的愛情,也是大部分人都能引起共鳴的一張專輯,因為戀愛分手後那種刻骨銘心的痛感很多人都體會過。第二張是關於過往時光的留念,如何面對心底珍藏卻隨時間流逝漸漸模糊的記憶碎片,這就需要一些時間與經歷可能才會有所感悟了。而到了第三張專輯則更多變為向內尋找自身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如果這本來就不是會困擾到(過)你的問題(我很羨慕這樣的人),那估計很難從中感受產生情感共鳴了。外在表現形式的改變會引起很多老歌迷的不適應,但恰恰在這種變化下的Bon Iver(Justin Vernon)才是真實的,每張專輯背後所表達的其實都是他最真實的情感,而演變的過程也是隨著時間自然而成的。也正因此我想他才花了這麼多時間才做出了第三張專輯,畢竟情緒思考也是需要沉澱的。包括你從專輯歌曲來看,第一張最後一首Re:Stacks所表達的情緒正是延伸在了第二張專輯裡,而Beth和第三張專輯也是同樣。

我一直覺得聽音樂心境很重要,如果你有相似的經歷情緒那很容易就能與他的聲音產生共鳴。如過不對耳那也沒關係,以後也許會也許不會,這都是很私人向的事情,無高下之分。

另外如果很喜歡Bon Iver的話強烈推薦去聽一下他之前的樂隊和個人專輯,那樣的話會對Bon Iver的變和不變有更好的理解。從早期專輯更加偏獨立民謠的形式與更加直白的歌詞轉變而來也是因為他所要表達的東西在變化(Bon Iver Bon Iver里那些碎片化的歌詞顯然更像是我們自己的記憶一樣,看似刻骨銘心卻又早已支離破碎),而有些東西則是一直在那兒的,比如在這個宗教已經無法撫慰人心的當下,對生命價值的問詢(self titled里的Redemption 1)


唯一不變,就是改變

真James Blake好基友?


你找不到別的專輯能與《22, A Million》相比較的。《For Emma, Forever Ago》是 Bon Iver 的民謠風格,《Bon Iver》是開始轉變風格的嘗試,而《22, A Million》則完成了風格的蛻變,誕生出這樣一張與眾不同的作品。而改變也是 Bon Iver 堅持的一點,他不想重蹈覆轍,他只想做出更不一樣的音樂,從未打算過主動討好主流,甚至是想盡辦法要遠離主流。比如從封面的專輯你根本無法判斷出這是一張什麼樣的音樂:奇怪的符號和太極陰陽在中間。曲目的名字抽象到大眾難以正常發音。也許你第一次聽會覺得這張專輯太奇怪,不太容易接受。但這是 Bon Iver 想達到的效果,他不希望大眾接受這張專輯,能夠把更多的大眾拒之門外更好。


從形式上看一專民謠,二專搖滾,三專電子,實際上三張專輯全是民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Laura Marling的新專輯<short movie>?
如何評論唐映楓《星空鐵皮曲》?

TAG:民謠 | 獨立音樂 | 如何看待評價X | 歐美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