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媒介會取代(顛覆)投影儀+幻燈片(PPT&keynote)來輔助老師傳授知識?


謝邀。鑒於本人目前從事PPT培訓,同時還有教學經歷,我就結合自己的體驗說說。

想要找出可以代替PPT的新媒介,首先要了解PPT的優劣勢。當然,這裡也包括keynote, prezi, 斧子等類似的多媒體演示軟體。

PPT的優勢

優勢1:重複利用

我以前就是英語培訓學校的英語老師,所以製作過大量的課件。在寒暑假的時候,一個老師一天講5-12個小事的課,並且持續20-30天是很正常的。所以如果純靠寫板書,那麼體力消耗極大。所以稍微好一點的培訓學校,麥克風和投影是標配,與其說是服務學生,不如說是保護老師的身體……做好一份PPT,一個假期就可以重複使用好幾輪,極大減輕了體力上的消耗。

優勢2:移植成本極低

如今很多培訓機構開始致力於「標準課件」的開發。我自己就做過太多太多的標準課件,雖然有的時候已經做吐了,但是還是堅持要做。因為板書這個東西,移植難度太大——A老師和B老師知識內容差不多,但是A老師寫得一手好板書,B老師卻不行,這個差距無法通過短時間彌補。但是如果A老師開發了一套精品課件,並且授權同部門的老師可以參考或者使用,那問題一下就解決了。

優勢3:學習成本低

電腦普及了,對於基礎操作來說,如今大部分用戶都能很好的掌握。現在單純做出幻燈片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只是好看不好看,清晰不清晰的問題。

以上是PPT的優勢,但是PPT有一個劣勢:機動性差。

我一開始上課是用PPT,後來是PPT+word。為什麼要加入word?因為它修改方便,反饋迅速。

比如同一個例句,不同班級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疑問。學生提出了臨時產生的問題,而你沒有提前想到,怎麼辦?

如果修改PPT會非常麻煩:先退出放映,輸入文字,調整字體大小,再放映。而如果利用alt+tab切換出預先設置好字體大小的word,輸入一個例句只用1分鐘,而且還可以對於例句任意改編。

而這點也是板書比PPT好的地方——對於突發情況,板書可以隨改隨用,PPT則不行。雖然PPT也有塗鴉筆,但是我相信所有用過這個功能的朋友都知道有多難用。

那有人說:提前把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都想到不就行了嗎?我個人認為不然。

教師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如今,一般的信息已經不需要老師進行講解了,維基百科比老師了解得更透徹,拓展更寬。所以從教師的定位來說,不應該起到知識的資料庫的作用。

教師真正的價值不應該是「呈現正確」,而是「糾正錯誤」,也就是指導。這種毒眼往往是需要多年的行業浸潤和總結提煉才可以做到的。就和運動一樣,好的教練也許跑不過你,跳不過你,但是他有一雙毒眼,能一眼發現你動作中的問題。比如劉翔,他可能跑的比教練更好更快,體能更強,但是還是需要教練的輔導。

學習成本低,可重複利用,可移植這三個優點,對於呈現信息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對於「糾正錯誤,即時反饋」來說,並不突出。基於這點,我認為輔助教師的媒介一定除了之前的三個優勢以外,還應該具備足夠的機動性

無論你是視頻教學,AR教學,VR教學,為什麼都沒有線下教學效果好?其實問題就是在於,它們最多是讓「呈現」環節更好了,並沒有解決「糾正」環節的問題。所以這些科技進步本質上只是在改革「投影幕布」而已。

教師上課往往都是同一個課程反覆講授,但是只要班上的同學不同,每堂課講的內容就不會完全一樣。但是由於PPT缺乏機動性,我的課件基本都是一個基本固定的PPT+一個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補充的WORD文檔。

我的觀點:

基於上文的觀點,未來PPT可以改進的方向是增強修改的便利性。有的人說:那不是有電子白板嗎?

是的,但是電子白板設備要麼較貴,不利於普及,要麼在常規信息呈現上比較弱。要知道,信息展示目前還是主流需求,在滿足這個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靈活性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所以讓教師放棄PPT,將電子白板當作核心是不太實際的。

但是也有折衷的方案:比如很多老師現在會在課件中插入一頁白板PPT,講到這裡的時候,利用觸屏電容筆或者數位板在PPT放映狀態下,利用PPT記號筆在頁面上寫寫畫畫。這種手寫的板書可以很好的應對課後答疑這類隨機性較高的教學場景,作為PPT的補充,同時不退出PPT播放界面。

所以我覺得未來可行的改進方式是:將信息展示和電子白板這兩類需求更好的整合。比如融入手繪元素,或者提供類似美圖秀秀素材庫之類的素材庫,方便在課堂上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也能迅速修改課件。

另外由於現在的人,在寫字這項技能上正在退化,所以像我這種寫字不好看的人,也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法代替手寫文字。比如加入語音輸入。

總結:

PPT目前優勢非常明顯,我不認為新的教學媒介會「顛覆」PPT,而更可能是"改進」PPT。除了原本就有的信息呈現功能之外,新的媒介可能會融入更多類似電子白板的功能——幫助教師解決課堂上出現的隨機情況。

至於這些內容會展示在投影上,牆壁上,屏幕上還是智能可穿戴設備上,那就不一定了。


乍一看這個問題,我腦海里出現的第一個答案是「VR」。前段時間三星不是就用VR技術開了個發布會么?

但是我仔細看了一下問題,原來不是用來做演示,是課堂教學。於是我想把答案改成:應該沒有

先說結論:成本/門檻太高是阻礙這類事物顛覆PPT在課堂教學中地位的原因之一。(此類「成本/門檻」包括但不限於:教學者的審美;軟體/媒介操作難;備課時間短;軟體獲取成本等)

讓我們先來看看PPT等演示軟體出現以前的課堂是怎麼樣的:

我在一個二線城市長大,在我高二以前,我們學校都還沒有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所有的老師的板書方式都是【粉筆+黑板】

(圖源:http://s4.sinaimg.cn/mw690/001pAghTgy6IQ9bVi8P33690)

那個時候,任何老師,只要有教學能力,就能在教學的同時在黑板上畫出自己的板書(算是早期的思維導圖吧)。

當時沒有人會因為自己不會寫字而苦惱(技術門檻低),沒有(太多)人會被嫌棄板書丑(都是黑板了,還要求什麼),備課也很簡單,先在紙張上寫下自己要講的,在課堂上邊講邊寫(黑板的特殊性,你不太可能提前到教室寫好,沒準就給別的老師擦了)

當時我們最好的設備就是個可移動的投影儀(如下圖),老式的,把紙張放在平台上用鏡子反光的那種,即使是這樣簡單的設備,老師用起來還是很費勁的。

(圖源:http://s16.sinaimg.cn/orignal/49dd4966fb139a48e7faf)

【總結】

只有黑板的年代,老師教課的流程是這樣的:

(上課前)備課,畫邏輯圖>>>(上課時)教課,在黑板上畫圖>>>(下課)擦黑板(O_O)?

那麼PPT出現以後呢?又怎樣?

在我高二以後,學校花重金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跟現在大學裡的那種差不多),是黑板mix投影儀外接電腦那種。(類似下圖吧)

(圖源: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e870952bd40735fac93b147a9e510fb30d240895.jpg)

這個時候,不使用黑板板書的老師在教學上就發生了變化,具體表現在課前備課上。

新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上課前)備課,畫邏輯圖,找素材,(學)做PPT>>>(上課時)教課>>>(下課)關電腦

PPT這樣的演示軟體顛覆了傳統的黑板以後,備課上的壓力遠超於以前

不像黑板板書一樣可以邊講邊寫,幻燈片必須要提前準備好(總不可能到了課堂上給學生們表演「花式做片」吧),那麼,相較於以前只需要整理教案畫思維導圖,新的模式下,課前備課的時間必然就被壓縮了。【時間成本

然後就是【技術成本】,我們來看一下做一份簡單的教學PPT需要會什麼?

1:PPT基礎操作你需要會吧?以前用的是手,思維導圖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可是你怎麼用電腦畫?或者怎麼用PPT畫?(所以後來換了用PPT教課的老師,我幾乎就沒有見過他們像以前一樣畫思維導圖了。NB:有些還是會在黑板上畫的,但是沒人用PPT畫)

2:用了PPT的話有些人尤其是地理老師可能會想放兩張圖上去吧?語文老師可能會想放幾個視頻吧?(這些資源你去哪找,這對廣大老師來說也是個問題)

3:然後既然涉及到了幻燈片和多媒體,審美你要照顧到吧?現在在網上,與中老年表情包齊名的設計風格就是中小學教學課件……【審美因素

很多老師都不怎麼會操作電腦,更不用說是做PPT了(年輕的老師可能情況會好一些)。

在我們大學可能好一點,黑板變成了白板。PPT要麼用教材配的老師自己挑著講,要麼是由TA(助教)做,當然,助教還要做其他的事情,不單只是做PPT。

憑心而論,私以為,PPT算是目前最適合輔助教學的媒介了,既避免了使用黑板白板等傳統方式所造成的弊端(粉塵;字跡潦草等),又能夠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多媒體並用),門檻也不是很高。

PPT的弊端可能就在於:即便是門檻不高,那也是有門檻,還是有人爬不上來的;爬上來了又可能會做得很醜影響教學;還有些老師只會對著PPT照本宣科?

歸根結底,都算是人的問題吧?

然後我來預測一下,如果真的有某樣東西,能顛覆PPT,那這個東西至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1:技術門檻低。最好是所有老師能夠一鍵上手,或者說學起來方便。最好是能夠達到讓老師像寫板書一樣地隨心自如

2:製作方便省時省力。老師在幻燈片中需要的各種素材都能夠很方便地獲取;最好是老師輸入個提綱,PPT能夠自動美化到(不至於丑)

3:switching cost(轉換成本)。當時我們學校是花了大價錢購入的這麼一套設備,不知道軟體是不是盜版的,如果是的話,那授權費……嗯,大家都懂的。新的媒介必須必須必須要「便宜」!不然這一套設備花大價錢購入,成本都沒收回來,就想換新的,不太現實。

綜上,新的媒介,不管是硬體也好,軟體也罷,需要在各方面都超越PPT(容易,便宜),才有可能顛覆PPT。

要實現這個全方位的顛覆,我估計10年內不太可能吧?


題主你好,結論可能有點讓你悲傷,但你且看我說的是否在理。

取代投影幻燈片的新的媒介的出現,不僅僅是教學方面的事情,更是信息傳遞的革命。

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一個職業,更是媒介變革受益的主要人群之一。

所以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不能僅限於教師一職而論,而需從媒介傳遞信息這個大角度,深入挖掘。

投影幻燈片這種信息呈現載體的缺點在於:

  1. 信息缺失(受光線影響)
  2. 缺乏互動(投影幻燈片只是單向的展現)
  3. 限於二維平面(展現不立體)
  4. 缺乏與個體穿戴設備的對接能力(與第二點相關)
  5. 對目標畫面信息的智能處理與分析

從整個信息傳遞流程來看:

  1. 信息內容製作與產生
  2. 信息載體呈現與傳遞
  3. 信息接收者對信息的記錄與接收

變化:

1.內容:

圖文案例——3D列印——3D全息互動影像

地球地貌3D列印教具

地球地貌3D全息互動影像

2.傳遞:

投影幕布——立體可觸控大屏

課堂觸控大屏

虛擬教師與智能觸控黑板

教鞭指針——手勢遙控

因為互動可以及時快捷反饋人類的需求,這種互動的趨勢也必然越來越流行。甚至!

知乎不可以gif么~~

3.接收:

傳統紙筆——可觸控智能軟板

從人類信息傳播史來看,信息傳遞的過程從最開始的抽象符號文字到現在的生動具體的圖像視頻。

而無論信息傳播載體的怎樣發展,人們都是為了更加清晰有效完整的還原一個信息的本來模樣。

就從今天的VR出現,我們就能看到這個趨勢,從原來的平面圖像視頻變成了身臨其境,這就對信息的還原程度更進了一步。但是VR的弱點在於,要帶上愚蠢而笨拙的眼鏡,這種糟糕的體驗必將被淘汰。但VR的發展趨勢肯定不會變。

隨著人工智慧與可穿戴設備的發展,信息傳遞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惑,可通過外部設備幫助我們進行分析並答疑解惑。

信息傳遞越來越真實直接有效,人類遇到疑惑,人工智慧也能及時分析解答。

最終導致的就是,教師這種信息傳遞的中間者,便變得沒有利用價值,大部分教師的下崗。

部分教師下崗!!!

教師下崗!!!

下崗!!!

所以信息革命不僅要取代投影幻燈片,還有你這個老師。

利益相關:

演示表達鑽研家 阿斗博客

幻燈片教程《Office365 PPT全面掌控 》作者

不要悲傷,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還悲傷?

我來安慰你吧!

http://weixin.qq.com/r/hkzv99zEc4EMrZiU9xmU (二維碼自動識別)

視頻封面未來的幻燈片演示世界 阿斗PPT 微信公眾號:斗叔youku.com視頻


既然是媒介,那麼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視頻類的媒介相比較之下就要比PPT和keynote好太多了,學生可以自行來回觀看。

但是視頻類存在的問題是交互性不強,不能及時反饋,所以需要的就是彈幕式視頻,教師及時補全,學生也可以發表基於學生理解的觀點。真正實現跨空間跨時間的真正意義的升級版翻轉課堂。

這樣上起課來,感覺就是,小型直播間啊!


周邊已經掌握知識的同學

分享和協同是未來教學的趨勢,以前是各種溝通手段不夠,所以教師一對多利用幻燈片灌輸知識,而現在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翻轉課堂等理念逐漸推廣,今後小組活動形式的課堂學生自己教自己,教師將成為輔助、引導的角色。


AR增強現實,

3D立體投影。


晶元、基因。

基因在我看來和晶元一樣,都是信息存取的媒介。

而所謂有價值的信息,是大腦計算的結果。

知識是信息的一種表達方式,而知識之所以值錢,需要被承載,主要是資源有限導致的。

當資源無限的時代來臨,學習本身不再是必需品。

可編譯的大腦即人工智慧,還有基因注入,都將帶來知識傳播途徑的變化。

內力灌頂這樣的江湖段子,未來有可能出現在人工智慧領域。

只要解決大腦計算邏輯崩潰的情緒反饋機制,大量接收信息並存儲並不是難事。

我的意思是未來也許人人都有個基本款,就是所有先輩們的知識分門別類的知識庫製成的晶元,科幻小說里的光腦。

而新人類所要做的僅僅是信息檢索和再加工。

媒介隨身可穿戴,便攜是最重要的。

現在的學歷和其他一切證書都是資源的門檻,因為現有資源太少,所以需要設置層層關卡,來保障現有資源有節制的被使用。

由此產生了法律和規則。

星際擴張的時代里,資源不是事兒,解決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問題,會一直存在。


推薦閱讀:

做好的 Keynote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能被攻擊?
PPT中如何實現框線在有背景的情況下被打斷的效果?
Keynote 與 PowerPoint 相比,優劣勢在哪?
為什麼很多發布會用的keynote 相比ppt有什麼優勢?

TAG:Keynote | PPT | 媒介 | 投影機 | 演示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