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科普一下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的經濟和貨幣政策?
差距有多大,哪個國家的子民相對較幸福,那個國家最坑
其實看看高敏主編的魏晉南北朝經濟史弄個大概就好了,至少不會有太多誤差。曹魏的屯田戶到底有多少人,高敏也只是靠西晉那批廢屯田改置郡縣的人口激增數,在魏晉南北朝史發微推測為百萬,過半人口?有新出史料嗎?像高敏和黎虎都認為自耕農佔大多數。
至於屯田的歷史淵源,他在魏晉南北朝社會經濟史探討也詳細列出,僅選兩條西漢的居延漢簡,第二條是記錄墾田成果,畝產七斗。第一條說明官租田畝收四斗地租,然後對比一下實收比例:
右第二長官二處田六十五畝,租廿六石。(303.7) 第四長安親,正月乙卯初作,盡八月戍戌,積二百口(廿)四日,用積卒二萬七千一百卌三人。率日百廿一人,奇卅九人。墾田卌一畝卌四畝百廿四步,率人田卅四畝,奇卅畝百廿四步。得谷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率人得廿四石,奇九石。(72E.J.C.1號文書)
曹操復用,曹睿鑄新五銖錢,貨幣無法通行?大量使用谷帛就等同停用,那麼墓出錢包括蜀漢的直百又是甚麼一回事?都是錢幣收藏家?
誰知道蜀漢稅收,東漢都不完全沿西漢,蜀漢怎知全引用東漢,至少法律上已多了蜀科。直百的史料就只有零陵先賢傳吹劉巴的記錄,自然也不會交代壞影響。
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可以一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更:
關於三國貨幣經濟史,可看拙作 三國古錢 ,我懶得一一列明所出史料。
上班期間懶得解釋大泉五百、一千、二千和五千的壞影響如何比直百大,因為這有必要嗎?何況陳壽都列出受壓於民意被迫廢除。可我說過蜀漢貨幣流通情況嗎?直百我否定了還有經濟價值嗎?只是真實情況沒有長沙走馬樓吳簡反映了赤烏四年、五年前後,以及郴州吳簡反映荊南地區物價暴漲,但大幣百姓真的認會足值嗎?直百真的等同相同數量的五銖嗎?我相信根本不用多說,想想就知道。鐵質直百和銅質直百難道在民間市場上,價值相等嗎?沒有換算比的史料罷了。
至於幸不幸福看民變,這個問題嘛,沒有數據我是真不知道如何對比,曹魏只有屯田客沒有自耕農?蜀漢末年的民有菜色自然也遠遠比不上諸葛亮治蜀時,時間、戶民種類,太複雜了。還有,中原久經戰亂,和天府之國比?簡單量化成諸葛亮北伐期間曹魏有民變嗎?難道能得出因為百姓服徭役運輸、提供戰略民資,所以還不如要參與修宮殿的曹魏百姓嗎?你要這樣想我也阻不了。張嶷傳和馬忠傳提供了綿中漢民、北邊汶山叛羌和南中的事。
看吏治?西晉人劉頌沒必要強吹曹操吧?「漢末陵遲,閹豎用事,小人專朝,君子在野,政荒眾散,遂以亂亡。魏武帝以經略之才,撥煩理亂,兼肅文教,積數十年,至於延康之初,然後吏清下順,法始大行。」
至於屯田問題,72E.J.C.1號文書確實是軍屯成果記錄,但303.7號簡自然不是,因為士兵本受餉,成果歸政府,哪來的租?曹魏的民屯收租率,其關鍵只在於租成和定額制對政府收入的多少,戰亂期間難道指望政府降低漢武以來的租率?蜀漢又沒大量流民,難道把戶都弄成屯田民?這是條件許可與否的問題。東晉時也有大批北來流民,所以應詹上疏建議:興復農官,功勞報賞,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與百姓,二年分稅,三年計賦稅以使之。"因為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通過長沙走馬樓吳簡,其定額租率又與五五分成有多大區別?可自看蔣福亞的《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淮南民走入吳原因嘛我也不知道,但如果兩地租率都差不多,確實就不成理由了。
我提出的百萬不是口,是戶,這個可看高敏原文,不看原文的自然是玄,但也沒敢說基本都是,只是說人口激增是廢屯田後的。如果解釋得不清楚,這麼說吧,士家是政府可控制人口,誰知道戶口實數?難道不是人口?假設兵戶四十萬戶,每戶四、五口算,也是二百萬口。吏戶到底是不是獨立於戶齊民的另一批政府控制戶口?史界都沒定案,假設確有吏戶晉又算進千六萬口呢?吳又有多少私兵被收進政府而成為實控人口呢?太康元年已開始把吳屯田區還為郡縣,當中吳屯田民又佔了多少?還有,魏晉都有把匈奴、氐、羌等編戶化的。再看高敏在發微的屯田區統計,真的能容納近百萬戶這么多嗎?像鄭渾這些招撫流民回自耕農,恐怕才是主流去向。
最重要一點就是帝王世紀本身,魏吞蜀後的人口就是來自於此,但看看續漢書郡國志注引那句吳兵戶九十三萬二千,文獻通考改成戶凡十三萬姑且算凡才是原本,但和《晉陽秋》的兵二十三萬兵,三十多年增漲這麼多?有這麼多山越民嗎?戶口數這些說真的,真仔細研究完就是一大本胡凃帳,誰知道真相?
謝 @搗漿糊 邀
錙銖計較,向來不是南蠻強項...
竊以為,經濟問題是不可能科普的...能科普的,就不是經濟問題...經濟須要數據,沒有數據的經濟,也就不是經濟...
三國志有傳無志,使我們欠缺了可靠而有連貫性、可資參考的跟據...
在近代簡帛學興起,各種簡牘諸如《居延簡》《走馬樓簡》等等...發現以前,我們只有一個推算出來的人口數字,而且可信性成疑...只能以那個數據去推估三國各自的經濟規模,而這個規模也就單單只是人口基數而已。除此以外,例如是三國各自郡國的組成,地區發展的分別,社會結構的差異等等的重要因素,都只有一個大緻而非常模糊的輪廓...
現在已經可以確定的是,漢代的社會經濟,基本上是以半錢半物的形式在運作,從出土的漢簡可見,在帝國不同時期或不同地域,呈現的經濟生活模式及內容詳細,即有非常大的差異。諸如錢貨的通行,居延簡與尹灣簡呈現的就兩個模樣...而這些差異,還單單是在相對盛平的時世即已如此...亦由於這個原因,使我們不能像制度史那樣用相近的史料去類比、推敲。所以,這個經濟問題,只能靠各自研究,要「科普」,是不可能的,最少區區沒那能力...
至於貨幣...能不能用上「政策」一詞也足堪思索...如前言,漢代是半錢半物的經濟生活模式。當時也沒有「金本位」一類價格機制去保障「貨幣」的「定值」...甚至在某些時段或某些地域,五銖錢本身也成為一種貨物(用以交納必須用錢幣繳交的稅項),而其價格則是穀物。因之,在三國時「貨幣」的作用,竊以為是一種輔助社會回歸秩序與穩定的工具。在社會秩序崩壞的情況下,貨幣跟本沒有價值...如果貨幣能發揮協助穩定社會的功用,就得以保留,並持續推行,一如蜀漢(但蜀錢是如何發揮作用,目前也不明確,諸如直百錢是不是大錢就足以展開一番討論...)如不能,無論原因是幣值的高低(如孫吳),或鑄幣的材料是否缺乏(如曹魏),它們必然會被逼退居次要位置...亦即,它們的或行或廢,是基於政治原因多於經濟原因。(如孫吳行大錢,做成的民不便是經濟原因,但因此而引起的社會不穩,則是政治原因)
至於人民幸福...亂世沒有這個選項
修改了一下
首先感謝李總給在下的指點,在下不勝感激。鄙人才疏學淺,三國水平不及李總萬一,寫的東西僅為博大家一笑,不對的地方,就當在下胡說八道。
蜀漢滅時人口94萬。曹魏景元元年443萬,吳滅時230萬。同時晉太康元年人口1610萬。怎麼會突然多出來這麼多? 三四十年間,生產力沒有變革,生產方式沒有改變,醫療條件沒有改善,人口是如何突飛猛進直接翻了一倍還多? 蜀,吳有大量部曲隱戶是毋庸置疑的,而曹魏於咸熙元年(265年)宣布:「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廢除屯田制。毫無疑問魏國突增人口絕大多數由屯田客轉化而來,沒有問題吧?那麼這個數字有多少?三國總人口由七百多萬變成一千六百多萬,翻了一倍還多點,三家人人有份,曹魏多了一半由屯田客轉來的人口,不過份吧。當然,說魏國增加人口全都是屯田客肯定是不對的,曹魏肯定也有部曲奴客等等,人口肯定也是有自然增加的,這麼說吧曹魏人口一半是屯田客肯定是胡說八道,但是要說僅僅有一百萬屯田客,我看也玄。 以「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再依照我手頭譚本歷史地圖曹魏司州為例,就有典農中朗將四,典農校尉二,農都尉三。這就相當於多出六個太守,三個縣長,這還只是這本地圖冊記載的典農官,如果按照「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曹魏治下屯田客,典農官只怕更多。 屯田制服確實不是曹魏首創,蜀漢諸葛武侯,姜維都進行過軍屯,李總所舉之例,依我看也在軍屯之內。那麼三國之中,諸侯為何只有曹魏,如此大規模,長時間開展民屯呢?民屯所帶來的好處,是不是他們就感受不到呢?還是他們笨到連民屯這種很明顯所謂富國強兵之術玩不轉呢? 在曹操開拓屯田之前,棗抵提出官五民五,官六民四的稅收後,手下就已經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此舉「與官便,與客不便」,這時已經有人覺得剝削太重,然曹操不為所動,採取棗抵任峻的意見,開展屯田運動,當年「募百姓屯田於許下,得谷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沒有生產方式,生產力的改進或者變革,國家稅收大幅度躍進所意味著什麼。 可是屯田客的悲慘僅此而已嗎?一年辛苦耕種,把收入的一多半交稅後,是否之外就能休息嗎?當然不是,「正月耕種,耘鋤條桑,耕熯種麥,穫刈築場,十月乃畢。治廩系橋,運輸租賦,除道理梁,墐塗室屋,以是終歲」除了幹活,還要冒險上戰場,後期幾乎無事不做。到了最後時刻,稅收到了官八民二的地步。
問題更嚴重的是,曹魏屯田客帶有強制性,如「是時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逃亡。渙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宜順其意,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雖然記載是太祖從之,百姓大悅。但是袁渙於呂布死後到曹軍,已經馬上建安四年了,屯田制始於建安初年,也就是說,用「強」募民已經三年了。但是後來有不再用強呢?未必。(濟對曰:「是時兵弱賊強,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紹,北拔柳城,南向江、漢,荊州交臂,威震天下,民無他志。然百姓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太祖不從,而江、淮間十餘萬眾,皆驚走吳。)被遷徒也是背井離鄉,奔吳也是背井離鄉,為何寧願奔吳也不願意遷徒呢?相信不僅僅是遷徒那麼簡單吧?
至於蜀漢的賦稅和經濟上的問題,史書沒有明載,但是蜀漢沒有大規模惡政,加上政治清明,連他國張溫都稱美政治,甚至因此得罪孫權,加上國內沒有因為壓迫導致的叛亂,因此說蜀漢雖然肯定比不上社會主義新中國,強於曹魏是沒有問題的。
再至於蜀漢貨幣問題,如果說零陵先賢傳為了稱讚劉巴而不記載直百的負面影響,為何東吳發行當千,當百大錢卻明確記載這些錢的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直百真的是以次沖好,虛增幣值的殘民之舉,為何蜀漢民眾不拒用之,退化到如曹魏以物易物,以絹米代貨幣呢?為何魏吳,甚至新疆都有直白出土?用李總的話來說,難道用來收藏嗎?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直白是剝削民眾的殘民政策,蜀漢貨幣一直在流通中,怎麼也比曹魏治下,復了罷,罷了復要強吧?除非您認為,絹米制等以物易物比貨幣制更有效,更符合經濟學規律,那我也無話可說。分割線
貨幣上 曹魏,自曹操起貨幣無法通行,以物易物。 孫權,發行大面值貨幣,民間抵制。不過勉強還能通行貨幣。 蜀漢,貨幣通行,雖然有人詬病劉備發行直百五珠是剝削民眾,但是史書上卻沒有記載民眾拒用直白錢,或者直白五珠導致物價飛漲的記錄。相反後世魏,吳都有出土蜀漢直白五珠的記錄。稅收上,
魏國大規模實行屯田制服,人口的一半為屯田客,數目驚人,稅收從曹操時代的官五民五,官六民四到曹魏後期實際上的官七八民二三,另外還要負責軍事任務。可以說剝削驚人,連奴隸都不如。 不過身為平民的稅負就要小的多……在曹魏,如何不淪為屯田客是個大問題,比如你恰好是某個高門大姓的遠方親戚或門客…… 吳國的稅收不了解,想要具體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長沙走馬樓竹簡和一篇「東吳萬稅萬萬稅」的文章……(原作者懶得百度了,對不起) 蜀漢稅收沒有明確記載,一般認為秉承漢制,十五取一,最多十取一。 至於更多的,看看三個國家各自的叛亂次數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讀三國志,看看魏紀,和二主傳,吳主傳對比一下就可以了。董卓傳: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廓,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貨不行。
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廓,不磨鑢。
董卓官鑄劣錢,在銅材原料上另闢蹊徑,他利用手裡的無限權力,收收攏洛陽和長安城中的銅人,鍾虛,飛廉和銅馬之類的大型銅像銅器作為鑄錢原料。其中的銅人,就是秦始皇當年收六國之兵,為金人十二中的十個,每個重達二十四萬漢斤(秦漢一斤約為市斤的一半)。董卓的官鑄小錢,重約五分,即一兩的二十分之一,大概只有五銖錢的四分之一。按一斤十六兩,一漢斤銅約可鑄小錢三百二十枚。十個金人二百四十萬斤可以鑄錢七億六千八百萬枚。尤其讓民眾無法接受的是董卓的官鑄劣錢鑄造粗糙,質量低劣,錢文模糊不清,給日常交易使用帶來諸多不便,被時人貶稱為無文錢。
董卓通過熔煉銅人、鍾虛、飛廉、銅馬等大型銅像銅器,加上熔鑄回籠的五銖錢,鑄造了數以億計的官鑄無文小錢。如此巨量的無文小錢在很短時間內被發行流入洛陽長安等近畿地區,加上劣幣驅逐良幣,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每石穀米價格最高時漲到數十萬錢,相當於是一車錢換一車穀米。致使小民百姓無法維持生計,紛紛破產,東漢自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恢復建立的五銖錢貨幣體系至此崩潰,與之相應的是自光武中興傳承近二百年的東漢王朝也就此走向了滅亡。
解釋一下:第一濫發劣幣。劣到什麼程度,手捧滿錢就是幾乎一萬,入水不沉。
第二毫無章法。因為銅錢四周是有輪廓的。沒有輪廓,就可以把銅屑磨下來。銅本身號稱惡金,非常值錢。所以使用沒有輪廓的錢,在有些時代是死刑。
因此這樣的國家貨幣防不住盜鑄,防不住偷銅,本身又濫發。所以貨幣直接就崩潰了。
以後都是米帛互市。推薦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寫的 中國是部金融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85510/answer/228371677,雖然說李總回答了這個問題,但我還是獻醜一下吧,畢竟這個@劉德柱的回答槽點也太多。
魏蜀吳的經濟如何,先看看各自的底子:蜀國: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藉以定大事。」龐統稱益州國富民強。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諸葛亮對劉備說益州民殷國富。接下來是曹魏,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再加上董卓的貨幣政策《董卓傳》:「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外線,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廓,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後錢貨不行。」
及獻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鑄小錢,由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錢數百萬。《晉書.食貨志》。再加上連年戰亂,異族入侵(匈奴趁火打劫那次),各路諸侯互相殘殺。吳國,此時江東不是後世的魚米之鄉,而荊州,據龐統所言,不如益州綜合來看蜀國經濟底子最好,沒有受到太大的戰亂,貨幣政策沒啥黑點。可惜劉備一場夷陵之戰打得益州疲憊。後來更是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曹魏則因董卓的糟糕貨幣政策導致恢復貨幣極為坎坷,到曹睿時期才徹底恢復,之前都是復而後廢。孫大帝的貨幣政策可以好好黑一下。《晉書.食貨志》「孫權嘉禾五年,鑄大錢一當五百。赤烏元年,又鑄當千錢。故呂蒙定荊州,孫權賜錢一億。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間患之。權聞百姓不以為便,省息之,鑄為器物,官勿復出也。私家有者,並以輸藏,平卑其直,勿有所枉。」再者就是屯田,曹魏的屯田制相對戶調製剝削挺嚴重的,當然對於失去土地的流民而言也算善政。後期剝削太重了,屯田客有多少史料為記載,不好說,按高敏等人而言,曹魏自耕農佔大多數。綜合來看,到了三國後期,曹魏經濟強於蜀吳。
(太祖問濟曰:「昔孤與袁本初對官渡,徙燕、白馬民,民不得走,賊亦不敢抄。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濟對曰:「是時兵弱賊強,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紹,北拔柳城,南向江、漢,荊州交臂,威露天下,民無他志。然百姓懷土,實不樂徙,懼必不安。」太祖不從,而江、淮間十餘萬眾,皆驚走吳。後濟使詣鄴,太祖迎見大笑曰:「本但欲使避賊,乃更驅盡之。」)有人說這是百姓懼怕屯田?真要是怕屯田何必等到得知曹操要遷徒才跑,曹操不能在江淮屯田?
ps 對事不對人,李總的回答有點簡陋啊,劉德柱的回答考慮問題不周到,魏蜀吳三國經濟底子就不一樣漢末董卓之亂後,貨幣制度基本崩潰了,經濟交易主要還是以貨易貨,使用米或布。
曹魏仿漢制,復用五銖錢。一般稱為「曹魏五銖」,但是戰亂連連,民不好用。
蜀漢劉備鑄行的「直百五銖」,主要是供應軍需和與西南民族貿易。後主鑄行的「直一」和「直百」、「定平一百」等。另外也有鑄造五銖錢,一般稱為」蜀五銖「。蜀漢鑄造的屬於虛值大錢,直百意思就是一個抵一百個五銖錢,要給你你也不要,是吧。
以為蜀漢坑?孫吳就呵呵了。書上記載的孫吳鑄行的是「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實際發現的還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等。一個抵幾百幾千個五銖錢用,你當我傻啊!
所以說,蜀漢和孫吳的這種貨幣政策肯定是破壞了國內的經濟了,相當於現在所說的惡性通脹。單從貨幣政策上來看,曹魏擊敗漢、吳應該是必然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裴松之對陸遜在襲石陽時,殺良冒功,殺害百姓的觀點?
※為什麼曹丕終制中說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
※關羽失荊州是必然還是偶然?
※赤壁戰後,孫權留備不遣的可行性如何?
※《三國志·吳書》里經常出現的「山越」一詞指的是哪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