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心理成長角度考慮,使用兒童成長自律板幫助3~6歲的孩子養成好習慣有何利弊?

在考慮是否要想通過類似圖中的自律板幫助女兒養成好習慣(和女兒協商評價標準,並每天讓女兒自我評定)。比起對是否能起作用的擔心,更關注如果成功了,長期來說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原因是在不少兒童心理學的書中都有提到,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弊端很多。自律板的方式是否也會有類似問題呢?


感謝邀請,這種自律板只是一個工具,工具總會有利有弊,但不同人用不同的方式用同一個工具利弊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值得認可的是,您的思路是對的,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孩子小學階段更快的適應不同的環境。不過這是一個長期而綜合的過程,僅僅一種工具在這個過程里的效用和利弊其實宏觀來看,真的影響不大,關鍵還是要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方法和價值觀。

孩子的行為是引導和約束並重的一種長期過程,而且時效性和因果性很難判定。畢竟這是一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一個過程,效果要到最終發生了某個事情才能看出來到底是怎麼樣。而到了那時候,到底是什麼影響了他,又很難說。

那麼言歸正傳,啰嗦了一大段,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個工具:

首先,這種兒童自律板聽名字就是一種剛性的東西,必定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說:

1.這個板可能會隨著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變化要時刻改變其中的要求和內容,

2.目標較多(每一列就是一個目標和事件)造成孩子在行為養成時出現混亂,家長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因為較為繁雜而堅持不下來,很容易造成形同虛設的一個結局。

3.生活是自由而柔軟的,雖然有很多苦難,現實也是殘酷的,但是對孩子的童年來說,我還是建議不要過多的使用這種有形的、太過剛硬的約束框架去鍛煉孩子的行為養成。

4.這種工具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理論基礎(例如,行為主義心理學),也需要其他方法作為輔助,非專業人士很難順利使用這個工具。

也許題主是專業人士,這個我不得而知,但是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對3-6歲孩子行為教育方面的觀點:

一、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並重,把握原則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強,是一個白板,只要不是性格氣質範疇(性格方面遺傳因素可能會比較重)的,幾乎家長怎麼教,孩子就怎麼去學。尤其是最表面的行為層面。

所以這個時間段是建立規矩和孩子規則意識、契約意識的黃金時期。

在這個時間點上,有些家長可能會事無巨細的約束孩子的行為,也有些家長會是一種粗放型管理,在我看來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但是關鍵是要把握住一定的原則:

①樹立家長的教育威信

這種威信的意義在於:孩子不一定都聽家長的,但是緊急情況下我們要有方法能讓孩子能立刻聽自己的。例如:很多家長經常用的「1、2、3」式的規矩——小孩嚴重不守規矩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規矩給孩子設立家長的底線,告訴孩子「當我數到3之後我就已經無法容忍你的行為了,要給你懲罰了」。

其實說白了,意思就是要讓孩子有個怕的時候,這樣的話,不管是「放養型」還是「圈養型」,在原則問題上,家長都能很有效率的將孩子揪回來不至於脫離正常軌道太遠。

但這種方式不能經常用,不然就用處不大了。

其次,家長的教育威信來自於家長的平等、承擔、真誠和威嚴,所以也是較為綜合的一個長期過程,但是在3-6歲是一個非常好的階段,這時候開始建立家長的教育威信要比之後的任何時候都來的更有效率(到了三年級以後你要是再想建立原先沒有的威信,就已經很難了,因為孩子已經開始挑戰大人了,沒那麼「聽話」了)。

②找到良好的與孩子的溝通機制

溝通其實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這裡要說明的是,過多的說教不代表有效和充分的溝通(比如講太多道理),反倒可能會降低家長的教育威信,而且在3年級之前,講道理的方式基本上效率都是相對較低的,因為孩子這時候基本上都能聽懂家長的話,但是不太願意接受家長的道理。

至於溝通方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我的其他問題的回答和專欄文章中有一些內容題主可以去看一看,希望能幫助到你。

二、尊重靈魂,培養獨立人格

這裡的尊重和獨立,其實更多的是家長要學會放手。抓緊誰都會,如何放,放手的成都可能才是很難把握的,不過好在原則性的東西還是比較好把握的: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起床、刷牙、吃飯等等問題,很多家長會在一年級的時候來找我,愁眉苦臉的開始跟我討論這些問題,其實這些都很簡單,都讓Ta自己去學著做就好了,剛開始可能會有些困難,家長提出建議(能不親自動手就不要親自動手)幫助孩子改進就好了。

好了,問題來了,很多家長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那我的孩子剛開始我不叫他起床寫作業,他不起床,就遲到,不寫作業,就被老師批評了,這該怎麼辦呢?」非常對,這就是我第②點要說的:

②儘早的讓孩子社會化

所謂社會化,其實就是盡量讓社會規則去約束孩子,這樣我們家長既不用當壞人,還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

回到第①點,孩子不起床,就遲到,不寫作業,就被老師批評。好了,其實我就是很希望能看到我的孩子能有一次遲到或者被老師批評的經歷,下一次Ta就不敢這樣了,自己就知道要自己早起,自己做好作業了。老師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對於孩子就是社會化的第一步!這些小的挫折其實才是孩子的必修課,但現在還有很多家長都還沒想明白,誰先想的明白,誰的孩子就會成熟的更早。

③社會化的平等和尊重

很多家長來找我的時候會跟我抱怨:「現在的小孩不能太尊重他們,不然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得寸進尺,很難管。」這時候我都會問家長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孩子你不認識,而且跟你一樣也是成人,他做的那些行為如果影響了你,你要怎麼去做呢?」聽到這個問題很多來找我的家長都會楞一下,然後會心一笑。

家長太過關注孩子,導致自己沒了生活,沒了獨立的時間,那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已經沒有什麼榜樣可以讓孩子自己養成獨立的人格了!

現在社會上很多所謂的「正面管教師」或者育兒磚家都在推崇「正面管教」的方式要求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要更細心的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但是在我看來,這不是尊重,而是在鑄造另一種溫室,阻礙孩子社會化的發展進程。

真正的尊重是:將孩子當做成年人去看待,對出格的行為要毫不妥協的制止,但是在溝通時,要適當的尊重對方的情緒和人格,與孩子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案。

只要家長熟悉了以上這些原則,並把握住了,那麼對孩子的教育就只剩下技巧和方式的摸索了,具體用什麼工具,真的不重要。

說的比較多,希望能幫助到題主。勸題主不用太糾結於這些行為約束工具的問題,小孩不是小貓小狗,簡單的工具是培養不出優秀人格的孩子的,關鍵還是要原則性的把握的基礎上讓孩子的人格盡情的放飛。

最後建議題主和有興趣的家長多去看一些沒有那麼學術但卻是由權威的心理學家編寫的教育書籍,比如:《真正的幸福》,《教出樂觀的孩子》(作者:馬丁塞利格曼,美國心理協會會長)等積極心理學系列叢書。這些能幫助家長宏觀的把控自己的教育路線和節奏。

=========更新於2015年11月25日========

回顧一下這個文章,感覺除了評價和其他建議,還沒有告訴題主跟行為自律板相關的改進建議,所以更新一下,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使用這種自律板。

一、運用了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具體化療法(別聽我瞎嗶嗶,看下面解釋其實很簡單)

其實,就是讓自己的行為可以看到。看到自己做的好,有成就感,或者自己做的不好,讓自己更積極更有目的性的改進。根本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具體怎麼做呢,下面的圖,是我輔導一位家長,和孩子一起根據實際自身情況共同設定的一個行為心理學的行為改進表:

這位小朋友平時喜歡生氣(二年級),跟他聊天的時候,發現是個很好的孩子,但是經他本人口述,自己生氣的時候很想冷靜下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於是:

1. 我與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同建立起來了這個表,

2. A3紙大小(圖中是我複製出來的,實際比這個大,字寫得不好請勿噴),貼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

3. 周一到周五,有爸爸媽媽填寫,只要想生氣卻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就打個五角星,如果沒控制住就打一個綠色的三角。

4. 每天做一次總結,然後父母和孩子心平氣和的商量下次如何讓自己更快冷靜下來,並且回顧自己成功冷靜過的經歷,找到讓自己冷靜的方法

5. 父母與孩子共同約定獎勵標準和措施,:如果一周有15個紅五角星,就可以周末去看一次電影。

這裡要注意幾點:

① 獎勵方式一定是父母和孩子一致同意的結果

② 標準不能高到不可企及,也不能低到很輕易就能得到(從圖中可以看到孩子這一周是得不到獎勵的,但是只剩一點點就做到了,那麼下周就要鼓勵孩子做的更好,很輕易就能得到獎勵了)

③ 等孩子的行為有所改進,標準要有所提高,獎勵可以不用提高,只要這個獎勵還有吸引力。

二、從上面這個表,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看到跟題主的《兒童成長自律板》有幾個顯著的不同和優點:

1)目標單一且直接,有利於孩子明確和執行計劃

2)做的不好的和做的好的地方一目了然,可以讓孩子直觀的同時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成績

3)目標與父母一同制定,孩子也參與其中,激發了孩子的自覺性

4)目標和獎勵靈活好控制,每天還要有一個回顧,可以高效的解決孩子的一個行為問題,等一個問題解決了,再去解決下一個。(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心理問題和身體疾病一樣,不太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方法)。

當然,再次重申,這只是孩子幾十年教育中的千千萬萬個方法中的一個,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孩子,就算是個好方法,不同的執行者和不同的家庭環境也影響著方法的使用效果。所以,還需要家長多努力和嘗試才能逐漸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以上。


格子過多,不認為那麼小的小朋友能夠承受。

總結一下,不論是在學習階段,還是在工作階段,每天能夠抓住的重點通常來說是三個左右,如果遇到突發任務很多的時候,可以上限到五六個,再多這線程根本是開不起來,腦子的感覺和漿糊差不多。

於是,超過能夠輕鬆切換範疇的任務數量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不僅不能讓條理清晰,反而會覺得混亂。建議將板子上面的內容縮減成三個,比如:好好吃飯,進行學習,講禮貌。這樣小朋友差不多能理解了。

話說我小時候覺得每天的活動只有兩種:玩,以及家長不許我玩。


我來分享一個慣例表的方法吧~ 希望對題主有啟發,對孩子養成好習慣,形成自律有幫助。

比如孩子晚上不按時睡覺,不想刷牙,要求講N個故事,父母催了又催,軟硬兼施,這熊孩子就是不睡,有時真讓人頭疼。

有一天,媽媽和孩子輕鬆愉快地坐下來,媽媽帶著真正的好奇,問,我們每天睡覺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孩子可能說,講故事,洗澡。還有呢?刷牙。還有呢?...孩子一邊說,媽媽一邊寫(畫)下來。然後媽媽請孩子排列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媽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補充,完成(培養先後順序的邏輯思維)。有了這個草稿,媽媽建議,你願意做個自己的慣例表嗎,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睡覺前該做什麼了。孩子可以用畫筆把需要做的事按順序寫下來或畫下來(多好的手工創意!),包括時間(畫個鐘),或者媽媽把孩子刷牙,洗澡的情景拍下來,印出照片,孩子把照片排序,粘貼。嗒嗒!帶有時間的慣例表做好了 孩子和媽媽一起裝飾慣例表,興高采烈地貼到卧室牆上。耶!

別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某日,到了該洗澡的時間,娃還在興緻勃勃地玩玩具,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媽媽走過去,把孩子帶到慣例表前面,指指慣例表,又指指牆上的掛鐘,用詢問的眼神望著孩子,或者問,鐘的指針到這裡,我們要做什麼?孩子說,可是我還想玩。媽媽和善而堅定地問,慣例表上的這一項是什麼?孩子說,洗澡。即便孩子面帶懊惱,媽媽仍說,謝謝你遵守慣例!走,我們去洗澡!

我和孩子做過睡前慣例表,上學後做過家庭作業慣例表,我們不再為睡覺,做作業爭執,由慣例表說了算,家裡變得和平。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慣例表用不到了,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我也給自己做過健身慣例表,請孩子幫助提醒。它對孩子和成人都有幫助呢~

至於題主說的自律表,與其評說,不如提供可供參考的培養孩子自律的解決辦法。對於題主對自律表對獎勵的疑慮,請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下,也許就有了答案。

以上方法來自《正面管教》。它基於阿德勒心理學,有別於行為主義。


中國有句古話:一口吃不成胖子。3-6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時期,家長應該重視這黃金3年。

其實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的倒影。想要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一個是需要抓住時機,一個是要找到好的方法。推薦一個專門針對3-6歲寶貝培養習慣的工具,是麥淘推出的習慣打卡。現在剛開到第一期,有兩個任務可供選擇,一個是14天養成習慣,讓寶貝整理自己的玩具;一個是21天養成習慣,每天堅持認真15分鐘以上。

因為是初期,只設置了這兩檔的任務,但是跟工作一樣培養習慣也是一件需要聚焦的事情嘛~ 相信之後會推出更多的打卡習慣。跟著麥淘小任務一期一期做,相信堅持幾個月下來,孩子一定會學會養成好習慣。

其實,很多情況下孩子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問題都在我們大人身上。和10w媽媽一起堅持,培養寶貝好習慣吧!

附上一個二維碼,歡迎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http://m.maitao.com/edu/job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是個大學生,今年十八歲。看到前面有人說他自己都做不到,我想挑戰一下,堅持兩周,看看我這個成年人的自律性如何。只是個無聊的實驗而已,不提供觀點

其中自己洗漱考慮到相對小孩子的實現難度

改成了洗漱護膚淡妝三項。這對我也有難度……自己吃早餐改成按時吃早飯(相信我這個年紀的很多人吃飯都不定時定量甚至有的就靠外賣活著,這裡專指去食堂吃。)太抽象的積極勇敢和關心他人根據我國大學生現狀改成了不逃課。恩我的意思是不逃思修課,其他的改動比較好理解,不贅述。兩周後我來回答


我覺得內容太多了,應該一件一件來。以培養習慣為主,挑重點,別把孩子搞成十項全能、巧虎式的好寶寶。

我家的例子:大班前吃飯老是邊玩邊吃,還要喂。我決定好好整治一下,畫了張表,和小朋友約定自己盛飯,自己決定吃多少,但要40分鐘內吃完,一個月內滿21天可以得到她想要的禮物。後來實際能30分鐘吃完,堅持了10天左右後再堅持下去就沒啥壓力了。現在已經完全改過來了,覺得改變習慣也沒那麼難。之前老人還說什麼小孩都是喂大的言論,我覺得都是胡扯。

重要的是目標實現要有操作性,不要去設定那些「講禮貌」、「自覺幹什麼什麼」之類原則類,虛頭半腦的目標。對低幼小孩越具體越好。


想起了《小王子》電影里的那對母女


看上去就像小學生時代每逢放假開學信誓旦旦寫下的計劃表,看著賊呼啦高端,實際屁用沒有。想談這玩意的影響,先試試能堅持用多久吧。


在這個表中,我看到兩點:

一點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關心;

另外一點則是他們的焦慮和強迫,好像是不把這個表格填滿就不死心,內心裡就會有個空洞未填滿。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也可能是這個表格把我嚇到了。

其實在兒童教育上,早期最重要的理念是: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也會是什麼樣的孩子。

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說過這樣的話:the foundations of health are laid down by the ordinary mother in her ordinary loving care of her own baby。

基本意思是說孩子健康的基礎是一般的母親用一般的愛去照顧自己的孩子。

如果一般的母親沒有將那些所謂先進的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生活,就會時常露出馬腳,讓聰敏的孩子們識破。

很多早期教育的誤區是把父母望子成龍的意願和極端的做法過於強烈的推給孩子。

保守一點講,不光是孩子,哪怕是成人也有一半先天一半後天的努力。

尤其是在生命的前期應該多尊重孩子的天性發展,過於自律的生活會對其成人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心理層面的健康將會終生受用。

另一位心理學大師克萊因則非常重視遊戲對孩子的正性作用,遊戲可以滿足孩子的幻想,和成人做夢的作用相似,釋放被壓抑的慾望,也有利於孩子天性的發展。

具體到3-6歲,雖然這個階段正是兒童建立自律的關鍵時期。但具體方法上應該是父母陪伴式的成長,表格化的引導應該在陪伴的行為之後達成,並且可以分享成果。

如果自己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只是到點檢查進度,反而有點顧此失彼了。不如從遊戲中學習,從實踐中引導。

當然,或許孩子的先天基因足夠強大,聽任父母極端嚴謹的教育方式,也照樣能成為優秀的人。

最後,還是那句重要的話:父母有愛,孩子才會有愛的感覺;父母自律,孩子也會效仿自律的生活;父母在生活上的優秀,也必然會讓孩子緊緊跟隨。父母易怒,就別指望孩子平和,平和就更可怕了;父母懶散邋遢,孩子也會如此,強硬的掰正,只會增加孩子內心的分裂。

另外,可以參考網上可以下載到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潛移默化中和孩子手牽手達成目標。


看過一些介紹國外教育的文章,覺得國外的很多國家 的教育才真的是素質教育,在國外讀書好幸福,據說國外上學上課很輕鬆,可以隨意向老師提問,坐的是橫七豎八,利於相互討論問題;國外沒有像國內一樣的填鴨式教學,沒有題海戰術,沒有考不完的試,相對於填鴨和分數,他們更注重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激發他們的動手能力,並且十分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公民意識的培養。。。國外的課堂簡直就是國內學子的天堂,這可能也是越來越多的人想出國留學的其中一個理由吧。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看了《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力》,不由得推翻了這種看法。

美國作家埃里卡.克里斯塔基斯 以她獨特的視角 ,給我們展示了印象中不一樣的美國教育,原來很多方 面跟中國的也差不多嘛,比如把課程安排得太滿;壓制孩子的自發行為;忽視藝術,音樂,娛樂體育等方面的教育;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學前班成了小學的翻版等等,也許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吧。

文中提到了很多美國幼兒教育的現狀,指出了某些錯誤的教育理念及作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展出了相對正確的教育思維,書開頭就拋出了一個問題,怎樣給孩子更好的成長力,教育與愛的關係是什麼?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想必很多家長朋友也想知道這個答案。畢竟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時代在變,教育思維也要跟著改變,用舊的教育方法是很難教育好現在的小孩的。

很贊同克里斯塔斯在《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力》一書中提出的教育觀點,尤其是下面兩點我印象是比較深的,姑且稱為兩個「視」吧。

珍視童年

童年本應是人的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無憂無慮,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各種呵護,可以盡情玩樂,但實際上是這樣的嗎?

現在的生活水平跟以前比確實好了很多,但壓力也大了很多,很多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承載了父輩很大的期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習,學才藝,在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中穿梭,真正玩樂的時間很少,只是作為一種點綴,一種調劑,這就是現代很多孩子的童年生活,書中提到了一個詞叫「碎片化的童年」就很形象--沒有完整的童年,現在大部分小孩子的童年,學習和補習成了主旋律,玩樂反而成了一種調劑,一種奢侈,很多家長眼裡只有所謂的「起跑線」,競爭,分數,「別人家的孩子」。。。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沒有快樂童年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人生中很大的遺憾,所以讓我們與作者克里斯塔斯一起呼籲,給孩子一個相對完整的童年,而不要「碎片的童年」。

重視閱讀

書中有一個章節的主題是「讓閱讀成為快樂的源泉」,講述了作者對於閱讀的理解,對於一些閱讀紛爭的看法,怎麼做一個優秀的閱讀者等等,我覺得這個主旨很好,很純粹,出發點是讓閱讀的孩子更快樂。

近年來,國內興起了一股閱讀熱,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引導孩子看繪本,看書,而不少人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語感及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素材,這其實是沒錯的,但總感覺有些功利,家長給話孩子制定閱讀計劃,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買書,規定閱讀時間等等,這樣的閱讀孩子會快樂嗎?很少會快樂,反而會讓孩子厭煩閱讀,起反作用,這顯示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閱讀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家長要做的更多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正確的閱讀,而不是破壞這種美好。正如書中描述讀寫的一句話:「他們把書寫本身看作快樂的源泉,看作了解意義、學習知識、表達各種情感的通道,而不是在出去玩之前必須要千辛萬苦做完的功課。」 閱讀也是一樣的。

。。。。。。。。。。。。。。。。。。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什麼,學習和愛是什麼關係?學習和愛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概念,愛是學習的基礎。

也許我們已經知道答案了,最好的成長力在哪裡,那就是良好的親子關係,理解和愛,《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力》的是這樣表述的:兒童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不是那些教學小配件或考試,而是密切的人際關聯。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加強與孩子之間的紐帶,而不用等待什麼許可。我們可以睜開眼睛去看看那些穿著紅色斗蓬在空中飛過的小超級英雄們,然後將他們擁有懷中.....


您好,」自律板「只是一個工具。問題並不在於「自律板」本身,而在於家長在使用的時候,對孩子抱有一種怎樣的想法和態度。如果在制定規則玩法的時候,您對於孩子的想法是尊重的;自律板上的內容,是由你們倆共同商量得出,並獲得孩子首肯的,那完全沒有問題。

關於您所顧慮的」 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弊端很多 「。關鍵在於:這個」獎勵「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樣的。如果孩子並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而只是為了得到獎勵而做,那肯定是有問題的。如果您能夠通過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了解做這件事情是為了什麼,並且孩子能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充分享受這個過程,那麼此時「獎勵」只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隨時可以撤走的輔助工具,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其實,如果您和孩子關係好,能一起用畫筆親自創作設計出一款屬於你們自己的「自律板「效果可能會更好!你們甚至還可以改名,不叫它「自律板」,起一個你們喜歡的名字,都可以!


3到6歲,在形成自己的獨立思維,感覺不應該太硬性化的要求,自由發展才是好的吧!( ^ω^ )


我更支持孩子自由發展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應該尊重他

家長更應該居於引導地位

但不能強制孩子應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這樣孩子會失去創造性和獨立

如果孩子按照自律板上的方式養成習慣

那麼和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我們都當過兒童

有時候應該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等慢慢長大

小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意識

家長更應該居於引導性地位

開發孩子的潛力。


好是好方法,但用途大不大取決於每個孩子。

該教會的是態度,一件事就好只要他能堅持,主動行為,不是誘導,被動性的改變!

而誘導灌輸的觀念是有隱患的,很多孩子的偏差是來源他人生的經歷,遭遇的。

家長過份培養孩子,可能造成孩子的未來逃避,叛離,不負責任,依賴或其他更多負面問題的發生。

孩子不能照書養,但可以參考!


這不是課程表么?


顯著的後果就是強迫症(以潔癖為主)。

性格會變得很無趣。

創造力缺失。

believe it or not :)


推薦閱讀:

小孩什麼時候可以打架?
如何預防和消除動畫片中暴力、撒謊等情節對小朋友的不利影響?
「工作用不到英語卻堅持學習英語」有意義嗎?如果有會產生什麼影響?
富養女兒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會導致攀比虛榮嗎?
在已經解決自己老年生存問題的前題下,為什麼要養孩子?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兒童心理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