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法德意相繼加入亞投行?作為第一個由中國牽頭的國際金融組織,亞投行對我國的戰略意義體現在哪?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官員們表示,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已同意效仿英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重創了美國試圖阻止主要西方國家加入亞投行的努力。韓媒稱韓國現在也將重新考慮其不加入亞投行的立場。英國此前決定加入亞投行而遭美批評。(新浪)
正好剛才在刷微博 看到一篇文章 轉來給大家看看5原因致西歐列強跟中國混
在英國宣布加入亞投行後,韓國宣布將慎重考慮加入亞投行,澳大利亞宣布「相當有興趣」加入亞投行,德國、法國、義大利則更直接,同意追隨英國加入亞投行,沙特則宣布希望加入亞投行。僅僅三四天時間,美國7個盟友都違抗了美國的意思,主動要求跟中國「混」。
為何美國盟友突然一起「背叛」美國,投入中國懷抱?亞投行有什麼吸引力,能讓他們不惜得罪美國也要加入?這背後有什麼樣的背景和邏輯呢?
在占豪看來,美國盟友之所以要「背叛」美國跟中國混,根本原因有五:
一、英國的示範效應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之所以把這一條放在第一位,並非因為這一條是根本或最重要,而是因為若沒有英國示範,則短期內不可能有這麼多國家快速要求加入。英國是美國全球最重要盟友,連它都加入,其它國家自然就沒啥可顧忌的了。否則,像澳大利亞、韓國、沙特等國,都不敢輕易說加入。
3月12日,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宣布,將加入中國正在主導籌建的亞投行,美國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和譴責,但英國仍毅然決然地向中國張開懷抱。當天晚上,占豪即給出分析評論,詳細闡釋了為何英國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加入中國的原因,並分析了英國加入亞投行會直接引發發達國家的多米諾股票效應。這一效應的顯現,根本沒用三天就如大水決堤。
二、中國的國家實力是根本。
雖然國人仍有很多不自信,但中國是美國之外最強國家已沒啥可爭論餘地,這個世界除中國之外,沒人敢也沒人能,玩這種對美國主導的西方規則釜底抽薪的遊戲。
玩這種遊戲,首先得在軍事上不怕美國,你要打世界大戰也敢陪你玩,沒這種能力和勇氣,自己都不敢提新規則更別說玩,這就是日本、歐洲不敢玩的原因;其次要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沒有和美國不相上下的經濟實力,根本就不可能有號召力,俄羅斯軍力再強,也沒法制定這種新的經濟遊戲規則,沒啥利益誰跟;其三是自己得有成體系且能長期持續的戰略,這方面除了美國外,只有中國有能力提出並能執行起如此大範圍的戰略。這三點,都是立足於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能力,沒有這些不可能有諸如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上合開發銀行等非西方國際經濟秩序平台的構建。二戰後,這是頭一遭。
三、中國的大國戰略,是解決人類未來和平發展的唯一正確路線。
美國解決世界經濟危機之道是向別國轉嫁危機,損人利己,以別人過壞日子來換取自己的好日子。美國的這種做法,過去世界各國迫於其強權、霸權而不敢作聲,同時也沒有替代路線,所以雖然反對、不悅,但卻無能為力。
如今則不同了,中國不但提出了共同發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路線,還基於這一路線提出了普惠世界各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按照中國的思路,危機根本不需要轉嫁,大家只要共同努力發展生產,物質豐富了危機自然解除,幹嘛為此斗得你死我活?
中國用自己的國家能力告訴全世界,中國能解決這場經濟危機可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特別是在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中國用長期的合作信譽告訴這些願意合作的兄弟國家:你們只要誠心跟中國「混」,沒錢只要有資源中國就給抵押貸款,沒工業能力中國提供物美價廉的工業品並幫你搞基礎建設,只要你未來發展的利益給我分一杯羹,要啥哥們這有啥,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飽受殖民、侵略、戰亂、貧困之苦,落後幾百年的那些窮國家,哪裡見過這樣的「大善國」,這簡直是人民大救星,國際社會的活菩薩。於是,發展中國家跟在中國後邊的越來越多,中國在亞洲、非洲、拉美、中東、東歐等地的合作越來越多,反正哪裡不是那麼富裕,哪裡就有友好的中國在和別人談合作。
當然,過去一二十年,中國給發達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廉價產品,又用巨大潛力的市場消化掉了發達國家的產品,中國就是過去些年西方依然保持高生活水準的最佳合作夥伴。所以,過去些年,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合作也越來越深,包括美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都極深。
如此,客觀上,中國就成了上接發達國家,下接發展中國家的一個被小弟們看成「大救星」的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當然,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早已不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而落後的小兄弟從來都認為中國是發達國家,但中國一直這麼任性地自稱。
中國提出構建的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上合開發銀行,都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都是可以快速發展生產力的辦法。所以,中國提出的這些平台,都獲得了相關國家的積極響應。特別是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後,也就是一年時間,歐亞大陸願意參與的國家五六十個,其它地區的國家有興趣的也很多。
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亞投行就有了用武之地。因為,中國的目標是要將歐亞大陸連接起來。連接起來靠什麼?靠鐵路、公路、航空、通信······想想看,這些基礎設施需要的投資會有多大?隨著基礎建設投資增加,數十億人的市場潛力會有多大?如此巨大的市場,經營利益空間又有多大?所以,有中國支撐,這些國家豈不趨之若鶩?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這麼一建議,呼啦就來了二十多個給國家參與的原因。
有大國支撐、有戰略支撐、有工業能力支撐、有市場支撐,這些潛在的滾滾財源誰不想要?所以,英國雖是美國的全球盟友,但依然不能抵擋這個巨大蛋糕的誘惑,毅然決然地跟著中國「混」去了。英國加入了,德、法、意、澳、韓,都是較為發達的國家,都在愁著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這裡給了這麼好的機會,豈能不想參與?過去沒有表現出來不是感興趣,是看看美國的黑臉,再看看這邊的蛋糕,垂涎三尺沒敢說出來。如今,連山姆大叔的親兄弟都去分蛋糕了,其它國家豈能不蜂擁而上?中東「富豪」沙特一看美國那麼多盟友都參加了,多一個我也沒啥,所以也毅然決然地奔跑而來。
中國對大家都是充分歡迎的,因為參與的人越多,這事成功率越大,發展越快。發展中國家缺錢,缺基礎設施,缺工業能力,中國雖然可以給他們提供,但錢越多當然投資越快,而發達國家正好有錢,那麼加入進來大家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地出地,有人出人······這麼大幹一場下來,還有什麼危機解決不了?
那麼有人問了,為啥世界銀行不幹這事?答案很簡單,人家華爾街躺著看看電腦都把錢賺了,誰還玩鋼筋水泥?過去幾十年,他們已經將重工業都轉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了,自己根本沒那個工業體系了,自然這遊戲是玩不起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自己是解決不了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美國只能考慮轉嫁,沒轍了。但是,今天有中國和俄羅斯在,這轉嫁的風險可就太大了。中國有錢有實力,普京天天端著槍就站在東歐和中東門口,誰來跟誰干,轉嫁要玩命,西歐國家不太想這麼干。就在這個時候,中國給了這麼好的機會,豈能不參與?
所以,客觀上,中國的發展戰略是人類社會和平解決人類危機的唯一路線,這就是為什麼過去發展中國家跟著中國「混」,現在連西歐發達國家都跟著中國「混」的根本原因。誰沒事想打仗呢?打得你死我活的很有意思嗎?但美國不這麼看,他不斷在中東、東歐以及亞洲推動的,正是想讓大家都打仗,美國漁翁得利。這種想法自然是逆人類趨勢而行,自己兄弟看著這種前途自然也想換個玩法試試看。
四、美國的快速衰落。
當然,中國敢這麼玩,美國又沒辦法,自然是因為美國過去十多年的實力快速衰落,也在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快速崛起。如果沒有這個大環境,靠嘴吹是吹不來亞投行的。
五、美國的大國發展戰略逆人類歷史潮流。
美國現在依然固化在冷戰思維當中,他們走的路線不是平等合作的發展路線,而是試圖不斷製造一些地區混亂,通過這些來獲得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從而自己漁翁得利。換句話說,美國的思路不過是現代社會下的一種殖民模式,它通過經濟、金融、貨幣戰來對世界進行殖民。但是,這一思路顯然是不合世界潮流的,也不是各國喜聞樂見的。過去,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沒有選擇,如今有了新的選擇,大家自然都想從善如流。當然,不想從善如流的還有幾個奇葩國家,譬如:日本!
文/占豪·轉載務必註明來自占豪
原文地址:Sina Visitor System
美國:「我以為只有像英國佬那種才會叛變革命,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三個濃眉大眼的也叛變革命了,你們願意聽我最後一句話嗎?」
德意法:「愛過」搬運
從規模上看,亞投行擬定首期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左右,初始認繳資本目標500億美元左右,與亞行1650億美元和世行2800億美元左右的資本金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從數量上看,30個左右的創始成員國,也無法與亞行的67個成員國和世行的188個成員國相比。
雖然國際金融機構眾多,也在發揮著積極推動作用,但由於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模式定位問題,比如,世行和亞行等多邊開發機構主要致力於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減貧,投向亞洲域內基礎設施的資金非常有限,亞洲開發銀行2013年僅提供210億美元貸款,即使把世界銀行集團、發達國家ODA等都考慮在內,資金缺口依然很大。其次,資本的逐利性,全球私人金融機構的基礎設施投資則主要流向發達國家成熟資產,包括亞洲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始終難以得到真正填補。
第三,跨區域互聯互通與國家內部的大型項目建設有本質的不同,區域或次區域的互聯互通項目如討論多年的「泛亞公路」、「泛亞鐵路」等,由於涉及多個國家、投資額巨大、較長時期內看不到回報,一直難以推動,只有在多邊開發機構的統籌協調和資金投入下才有實現的可能。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未來10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需要8.22萬億美元,即每年需要新增投入8200億美元基礎設施資金。2013年,亞洲除中、日、韓三大經濟體的GDP總額約為8萬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中低收入國家資本形成率佔GDP比重僅為1/4左右,其中用於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資金僅為20%左右,約4000億美元。其中,僅印度未來幾年的基建就需要1萬億美元。 如此之大的融資存在缺口,不可能單獨由亞投行承擔,也不可能單靠政府力量推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在構建多樣化投融資合作框架方面做出新的嘗試,發揮槓桿效應:比如依託亞投行發行基金、證券、債券和跨境基礎設施投資保險等金融產品,適時考慮構建亞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市場,通過PPP等模式放大亞投行投資的槓桿效應,吸引亞洲地區的私人投資。而對一些投資金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可以通過儲備資產、養老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資金的投入,或「聯合融資」方式予以推進。金磚國家銀行和基金、絲路基金,以及上合組織銀行,都是亞投行套路的重複,中國都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中國在為國際金融新體系積極布局。1、我國已經不再想當一個規則的遵守者,而是一個規則的制定者,而且是新的規則的制定者。這說明我國對外政策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過去的悶聲發大財,而是開始向外擴散自己的影響力。2、有利於提高我國對亞洲的控制力,為恢復朝貢制度奠定基礎。3、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向外輸出過剩產能。4、最關鍵的是,亞投行只是我國一路一帶大戰略的其中一環,亞投行的順利建立為順利實現一路一帶戰略建立了較好的基礎。
【三問亞投行:是什麼、幹什麼、有什麼問題】2015年03月13日 來源:金融時報中文網 作者:喬納森 惠特利 譯者:梁艷裳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什麼?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是由中國創建或提議的四家新機構之一。外界認為,中國希望創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與二戰後創建的由西方主導的金融體系抗衡。創建亞投行的目的是什麼?
亞投行提供了一種取代東盟開發銀行(Asean Development Bank)的選擇。後者專註於扶貧,缺乏承擔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的財力,而亞投行則瞄準了這類大規模基建項目。亞投行的潛在問題?
從理論上說,沒有問題。但亞洲開發銀行(ADB)和亞投行被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互為補充。亞開行創建於1966年,擁有67個成員國,其中有48個國家來自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很多人認為它太多受日本和美國主導,日美是目前該銀行最大股東,分別持股15.7%和15.6%(中國持股5.5%)。亞投行於去年創建,擁有21個成員國,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沒有加入。據說,美國曾遊說很多國家不要加入亞投行,而中國花了很多力氣拉攏這些國家。【從亞投行到人民幣離岸市場】2015年03月17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涵
在各個歐洲國家中,德國成為最值得關注的國家。3月17日德國是否將在首屆中德金融財金對話中宣布加入成為了一大懸念。
熟悉中歐金融外交關係的資深人士向本報表示,亞投行著眼於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非區域內歐洲國家的積极參与事實上是看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機會。「歐洲已經將亞投行看作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戰線。」
人民幣國際化有可能帶來下一輪金融變局。看到這一點的英國早已捷足先登,卡好位置,在歐美國家中,最先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發行人民幣債券,使倫敦再次成為歐洲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陳曉晨認為,雖然德國的表態不確定,但是「德國要想把法蘭克福建設成為比肩甚至超過倫敦的歐洲人民幣離岸市場,加入亞投行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過於謹慎,就可能喪失這個機會了。」
【中國眼中的新國際金融秩序】2015年01月28日 來源:日經中文網
今年1月5日在馬來西亞,6日在泰國設立清算銀行……,中國大陸在2013年之前僅在香港、澳門、台灣和新加坡等「中華圈」設置了清算銀行,而在最近1年里,則在歐洲、亞洲、中東等10個地點新設了清算銀行。其戰略是利用國有大型銀行的當地分行,將人民幣的使用推向全球。
「與5年前完全不同」,久違地到上海赴任的一位外資銀行高管在看到負責採購中國進口原油約7成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的資料後這樣感嘆。這是因為過去以美元結算的海外交易的大部分已經改為人民幣計價。
在2008年秋季發生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美元的信用一度出現動搖,中國觀察到這一點,開始討論推動人民幣逐步用於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道路。在當時,主要著眼點是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以避免人民幣價值和國內企業的業績受匯率行情的影響,屬於「防衛」舉措。
而明確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重要政策的習領導層正試圖轉為攻勢。世界第2大經濟體中國擁有近4萬億美元的世界最大規模外匯儲備。人民幣的定位是構築作為國際貨幣流通的「非美元經濟圈」。
「將提高至20%」,韓國提出的目標是將人民幣在對華貿易結算中所佔的比率提高至20倍。此外,英國也不再過分干預中國厭惡的政治問題,插手西藏事務等,而是向中國送出秋波,稱「要將倫敦打造為人民幣交易的世界中心」(財政部長奧斯本)。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鬍曉煉表示,以歐洲、亞洲和非洲為中心,有超過30個國家將人民幣納入了外匯儲備。
【人民幣結算在全球擴大】2014年07月22日 來源:日經中文網
在2014年5月的時點,人民幣結算在中國(包括香港)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資金結算中所佔比重為12%,僅次於美元結算,位居第2。在中國大量進口資源和能源的中南美及中東地區,這一比重達到60%左右。中國正通過在歐洲和亞洲指定人民幣清算銀行等措施來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以改變美元結算的一極集中。
不過,面對佔世界整體結算額約40%以上的美元,人民幣的全球佔比仍然較小。人民幣在全球整體結算中所佔比重為1.47%,從貨幣來看排在第7位。和首位美元(41.63%)和第2位歐元(32.35%)仍有較大差距,但和第4位日元(2.21%)的差距正在縮小。
欲知更多,請看昨晚投遞的《未來知識圖譜》第5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直接回答一點點意思也沒有,因此要扯遠的,然後再回來找答案。一、蘇秦與張儀、合縱與橫強的關係 過去的35年是崇洋媚外的35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5年,因此中國老祖宗的這點東西,被國人、被世人忘記的乾乾淨淨。蘇秦在幹什麼活呢?合縱,把秦國之外的六個國家聯合一起,軍事、經濟、外交一體化,以對付已經強大的秦國。同時做了一件超級蠢事,把師弟送到秦國、坐在相國的位置上,等到蘇秦一隔屁,師弟就把蘇秦的哪點局破的體無完膚。 現在看看,歐盟咋樣,是德國人狡詐還是埃及懶散,看看華約和北約,其實蘇秦是偉大的戰略家,蘇秦之所以成為古往今來唯一一個,大家記住是「唯一一個」成功的合縱大師,因為他把師弟張儀送上秦國相國位置上的,張儀不好意思破,所以蘇秦痛快七年,張儀多準備幾年。看看中國當年的第三世界人民聯合起來,我們對越南的幫助等等,其實不要擔心歐盟、不要擔心TPP,那就是合縱的再現,你不破他自己就會破,所以我始終認為,現階段的美國戰略特別SB;二、全世界經濟怎麼了 這裡做點推銷工作,我個人認為《孫子兵法》要成為全球世界經濟政策制定的主要條目,因為全世界幾乎都看不清為什麼,但是從《孫子兵法》的角度,不是清清晰晰嗎? 全世界的經濟發展規律是什麼?意外?全世界的企業發展規律是什麼?意外 我們先看全球經濟:計劃經濟,太過理想主義,經濟越發達、協作越複雜,計劃經濟完全不適應;市場經濟:全球範圍沒有需求,60億人都在搶飯吃,「新古典、老古典、供應學派、貨幣主義、理性預期」等等,都是在總需求與總供給之間找到平衡的模式,現在總供給遠遠大於總需求,以上模式完全沒用。 中國經濟的實例分析:中國經濟過去15年高速發展,純屬意外,本來是已經是停止狀態,因為來了一個意外,這是偉大總理朱鎔基帶來的。他搞國稅改革,把整個經濟的一個利潤全部拿走了,地方咋辦,土地財政,然後就是全國房地產大爆發,然後中國經濟就飛速發展15年,中國城市化遠遠超過了你不敢相像進度。 馬云:純屬意外,其實事先根本不知道網上賣貨能夠成就這麼大的事業,IPHONE:純屬意外,其實就是把PC概念與手機整合,肯定沒想到開始一個時代。 日本:傳統經濟學的犧牲品,在全世界人民還睡覺的時候,小日本靠其勤勞、緊密、低成本創造了階段性的奇蹟,到今天進入宏觀及其超宏觀領域的創新階段,立馬傻樣了。 歐洲:合縱思想又一個犧牲品。三、為什麼英德法意要參加中國的亞投行? 從這裡回到主題上來,一、要橫強不要合縱,哪些太不靠譜: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揩油心理的普遍存在,分工上的嚴重不合理,意識心態的不可能統一,這是合縱必敗的主要原因,橫強實際非常簡單,一是我倆差不多,二是我們為一件事合作,三是建立股份公司,就是30%對70%,也是權責分明。合縱實際是強國之間,為一個具體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二是要製造意外:美國經濟由於美元的國際貨幣次角色,這次對付金融危機,實際是採取踩歐保美的政策,因為同是高端裝備製造,同是國際貨幣。美國的經濟正常化是以犧牲歐盟和歐元為前提的。
對美帝來說,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對本朝來說,這不是很正常么,華夏體制幾千年來,除了近兩百年,咱都是這麼懷遠柔夷的啊正經了說,一帶一路有了金融支持,就變成了一把直插美帝股肋的匕首
才疏學淺,借花獻佛
英法意德來「合夥」 「一帶一路」將受益繼英國申請加入亞投行後,德國、法國、義大利和盧森堡4個歐洲國家表示願意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這一消息立即激起全球媒體的熱烈討論。截止至3月19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會員國增至32個,此外,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韓國或將在本周做出最後決定。
眼下,亞投行的暗戰已打響,各國態度如何,都打著什麼如意算盤?
美國冷眼醋勁十足
路透社報道稱,去年10月,中國與其他20個亞洲國家一致同意建立亞投行。美國不僅不參加,還遊說其盟友,包括澳大利亞、韓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要加入亞投行。
對於英國加入亞投行,白宮3月14日指責英國「不斷遷就」中國。此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13日表示,美國認為任何新的多邊開發機構都應採納世行和地區開發銀行的高標準,美國對亞投行能否達到高標準表示擔憂。對於美國的種種舉動,可謂是醋勁十足。
之前,加入亞投行的基本上都是亞洲國家,且多數成員經濟實力較小。美國只是在靜觀其變。然而這次作為G7成員國的英國加入,意味著原來以G7為核心的西方國家經濟堡壘開始出現裂痕,同時也會讓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韓國、澳大利亞等國有更多理由加入亞投行。
此外,英國等發達國家加入亞投行,將來亞投行在發行債券時就會順理成章地獲得較高的評級。較高的評級將大幅降低亞投行主導項目的籌資成本,這樣一來,由日美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金融主導權或將被大幅削弱。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的學者艾利說,爭端的本質在於,這是一場規則與制度的競爭,爭的是對亞洲未來的經濟與政治的話語權。
英國不傻,德、法、意也不傻!
英國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是在國際重大問題上的重要支持者,為什麼要加入亞投行?
烏克蘭危機問題讓英國逐漸發現,跟著美國走的直接後果可能是,讓英倫三島在歐洲版圖中越漂越遠;利比亞戰爭讓英國開始清楚,跟著美國連年征戰,除了損兵折將和大筆開支外,還真撈不到太大油水。
青年經濟學家許一力認為,英國作為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目前在整個歐洲地區其實地位比較尷尬。如今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美國正大力拉攏,而英國正在被歐洲和美國加速邊緣化:經濟發展遇阻、政治地位下降,加上整個歐洲的經濟現狀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英國要想儘快擺脫困境就唯有押寶中國了,因為亞投行不僅能給英國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還能為本國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英國不傻,德、法、意也不傻!除英國之外,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也緊跟腳步,歐洲4大國為何做出這種選擇其實不難理解。
觀察者網特約評論員岳峙認為,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自顧不暇,無力幫助歐洲,甚至還經常在一些問題上給歐洲「使絆子」。尤其是在歐債危機問題上,美國始終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而中國則不失時機地在歐洲擴大投資。在義大利、希臘的債務危機處理上,中國也多次施以援手。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主要經濟體哀鴻遍野,中國經濟則一枝獨秀。因此,無論是中國的市場還是中國的投資,對急於走出危機影響的歐洲來說都是更為有益的幫助。
另一方面,對於美元的國際金融霸權地位,歐洲和中國的不滿同樣由來已久。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美均受到重創,但相比之下,美國尚可坐享霸權紅利,歐洲則四處起火,歐元也岌岌可危。在這個意義上,挑戰美元霸權地位是中國與歐洲的共同目標,也是雙方能夠合作的基礎之一。
韓國痛失擋箭牌,一夜成焦點
從經濟利益而言,韓國沒有理由不加入亞投行,中韓已經完成FTA的談判,韓國也要在中日之間卡位,因為日韓之間的產業相似度比較高,競爭壓力比較大。中國自提出亞投行的倡議之後,就不斷向韓國拋出橄欖枝。在亞投行問題上,韓國似乎沒有選擇,無非加入或者不加入,這是讓韓國政府撓破頭皮的問題。
在大國之間,可以左右逢源,也可能會左右為難,韓國一夜之間發現自己處於中美博弈的最前沿。
從英國宣布加入亞投行之後,形勢逆轉,G7俱樂部中有四個成員加入,美國和日本已經明確表態還沒有考慮加入,而澳大利亞則將在一周內做出決定,加入的幾率比較大。在亞投行問題上,七大工業國基本已經表態完畢。歐洲國家背美國而去,韓國的態度就變得尤為重要。
日本礙於美國面子 擔心削弱亞行
亞洲國家和地區每年都有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僅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每年就高達數千億美元。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日本在內,如果能夠積极參加亞投行,既能夠給亞洲帶來好處,也能夠給本國帶來經濟上的收穫與國際空間的拓展。
但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本對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持「慎重態度」,並質疑亞投行是否能夠秉持「公正的治理結構」。
日本媒體《富士產經商報》不久前曾就加入亞投行的問題勸政府說,「比起面子來,實際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外交學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撰文指出,在亞投行問題上,日本既礙於老大美國的面子,又謹慎地盤算著自己的利害得失。日本拒絕亞投行並非理性選擇,這也意味著它放棄了本國的一部分發展機遇。
亞投行為何歡迎歐洲資本
觀察者網特約評論員岳峙認為,目前外界普遍擔心,英法德意四個歐洲大國的加入,將稀釋中國在亞投行的股權,對中國的主導權構成挑戰。但中國目前為止的表態仍然是「外交辭令」式的,對英法德意的申請表示歡迎。
經濟評論家李宇嘉認為,不論是亞投行資金主要來源的中國,還是借貸項目建設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市場化程度都還不高,市場機制均不成熟。如果不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有限資本和有限資源恐怕都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這是亞投行面臨的艱巨考驗。現在英法德意資本來了,以他們的市場化程度和市場運營熟練程度,不但能為亞投行發起資本添磚加瓦,更將有效縮短亞投行的市場摸索期,如此何樂而不為?
如果就此認為,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歐洲已經倒向中國這一邊,則未免過於樂觀。對英法德意來說,加入亞投行需要付出的成本並不高,究竟會帶來何種利益目前尚未確定,不妨先加入進來看看。而且,隨著大國的加入,原有的規則有可能面臨挑戰。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亞投行真如中國政府反覆聲明的那樣,沒有政治意圖,只是單純的商業行為,歐洲的基礎設施老化,也和亞洲發展中國家一樣,有升級換代的必要,而這正是中國的特長所在。因此,即使沒有亞投行的合作框架,中國和歐洲也可能會在這些方面形成合作。就中國而言,不必過分誇大亞投行的政治意義,而應扎紮實實推進相關的工作,先做成幾個樣板項目,或許更有說服力。(中金在線綜合觀察者網、新華網、鳳凰網、江南時報、國際時事、人民日報、新京報、上海證券報)感覺很像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如果成功的話,也許會被後世看作是歷史轉折點也說不定。
美國帶著哭腔給我發語音.說她中午和幾個說好不參加亞洲投資銀行的閨蜜一起吃飯,聊著聊著,突然英國面色嚴肅,深情自爆:「對不起姐妹們,其實我剛剛決定加入亞投行了…」 沒想到這一句話引燃了連環爆炸,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紛紛「其實我也準備加入了…」 「嗯對不起我也…」 到最後發現只有美國是真的不加入...(原版:表姐帶著哭腔給我發語音.說她中午和幾個要好的單身閨蜜一起吃飯,聊著聊著,突然其中一個女生面色嚴肅,深情自爆:「對不起姐妹們,其實我從一年半前就有男朋友了…」 沒想到這一句話引燃了連環爆炸,幾個人紛紛「其實我也談了…」 「嗯對不起我也…」 到最後發現只有表姐是真的單身...)
經濟實力強了,自然希望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尤其是區域性的領導地位。
現有的金融組織里,世界銀行被美國主導,亞洲發展銀行被日本主導;改變現有組織的勢力均衡很難(長期努力未果),索性建個新的組織。英國這個老牌攪屎棍帶頭背叛革命,形勢瞬間急轉直下。。。山姆大叔背後不罵他一百遍才怪⊙▽⊙
1.西方几個國家在老大哥美國的強烈干預下仍選擇加入亞投行,說明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前景實在不容小覷。況且又不損失本國利益還能賺錢。何樂不為?
2.前有 ADB亞洲開發銀行由美國和日本這兩個資本主義國家牽頭,自己賺的盆滿缽盈卻不顧他國。現在中國有實力,而且不再安於遵循規則,而是制定規則,亞投行的成立,政治意義更加大於經濟意義,有利於人民幣走向世界。
非專業人士,莫見怪。更多是為了快速消耗過剩的產能吧
大腿還是中國粗
昨天微博上的一句話說的很好的。
美國:開團嘍,來各職業。英德法:有中國土豪開G團,誰還跟你打dkp團。美國:卧槽,我開了團了,不開我也想去啊。推薦閱讀:
TAG:經濟 | 國際政治 | 下棋 |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