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建築史上產生過的各種風格各種美(尤其西方建築史)被推崇為經典,為什麼當代人新建時不照搬某風格?
除了一代人應該有一代人的風格這樣的籠統的解釋,我們究竟為何費盡心機創造新風格?僅僅是為了超越前人嗎?新風格未必所有人都喜歡,而且有風險,事實上很多新建築過了幾年或者幾個十年以後被證明是失敗的。
「看在上帝的份兒上,你不要這麼天真了好不好?」
「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您非要讓我覺得這是一座偉大的建築呢?」他指著那幅巴台農神殿的圖畫問道。 「那是——巴台農神殿。」系主任說。 「的確,它是巴台農神殿。」「我沒有時間浪費在這些傻問題上。」
「那好吧,」洛克站起身,從寫字檯上拿起一把長尺,走到那幅畫跟前,「能否允許我向您指出它的腐朽所在?」 「這可是巴台農神殿啊!」 「是的,該死的巴台農神殿!」 直尺敲在畫框里鑲嵌著的玻璃上咣當作響。洛克說:「看看這些著名的圓柱上的著名雕槽吧。它們是做什麼用的?當採用木柱時,是為了掩飾木材的榫接處。可這些就不是,它們是大理石雕刻。這些陶立克柱式的三隴板是用什麼做的?木頭。就像人們在建造圓木小屋時必須做的那樣,使用了木製的桁條。你們的希臘前輩採用了大理石,可他們用大理石創造出了木結構的贗品,只因為前人曾經這樣做過。然後你們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又更勝一籌,他們用石膏仿製出了大理石贗品,仿製出了木製贗品。而此時我們又在用鋼筋水泥仿製石膏贗品,仿製木製贗品,仿製大理石贗品。為什麼?」 系主任坐在那兒好奇地打量著他。有某種東西令他費解,不是洛克所講的話,而是他說話時的態度。 「要說原則嗎?」洛克又說,「這就是我的原則:能用此材料來做時,決不用彼材料替代。絕沒有任何兩種材料是類似的。在地球上也絕不會有哪兩塊建築場地是完全相像的。絕沒有兩座相同用途的建築。建築的目的、場地和建築材料決定了它的外形。如果沒有一個主題思想,任何建築都談不上合理和美,而這個主題思想規定了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一座建築就像人一樣,是具有生命力的。建築的骨氣就在於它恪守自己的精確度,遵循一個單一的主題,並且為自己單一的用途服務。人身體的各個部位不是借來的,同樣,一座建築的靈魂也不是隨意用土塊拼湊出來的。」 「可是建築上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很久以前就有人發現了。」 「表現——表現什麼?巴台農神殿和它木結構的前身並不服務於同一個目的。一個航空終點站的服務目的與巴台農神殿的用途是不一樣的。每一種建築形式都有自己的意義。每個人都創造著自己的意義,具有自己的形式,抱有自己的目標。以上摘自小說《源泉》
- 材料變了
有一套書叫《建築師材料語言》,裡面的幾大類分別為塑料、木材、混凝土、玻璃、金屬。
我想題主說的經典,大概是指古希臘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巴洛克那段時間的建築。而那段時間的建築材料,就是我們說的石材了(雖然也有馬賽克,忽略)像上面小說中所說的巴特農神廟可以看到帕提農神廟的柱子是非常粗大非常密的,它的光影它的柱式,它的比例,的確很經典。但是想像一下,你能忍受你家100㎡的房子,有70㎡都是結構,只有30㎡能給你使用么
後來人們發明了拱券等結構,讓磚石建築的開間變大了,但依舊有各種各樣的限制。
因為石頭這種材料,不抗拉。路易斯.康問磚:「你想變成什麼?」磚答:「我想要變成拱。」
康又說:「拱太麻煩了,我用一條鋼筋混凝土過梁代替就好了,你再想想要變成什麼。」磚答:「我想要變成拱。」也就是:每種材料有每種材料本身的屬性,你不能把一種風格套在所有不同的材料身上。
每種材料也有屬於自己的形式,比如鋼和玻璃做成的范斯沃斯。對於不同的材料我們會有不同看法,也就到了後面我們說的審美。
- 審美變了
寫不動了,再見:)
06年的時候,劉玉東從哈佛博士畢業沒多久,在台灣交通大學當建築系系主任,參與了幾個類似古長安城虛擬建模或青島(?)書法美術館意向設計的案子。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個保險公司的前台設計。
那時他來學校宣傳數字建築,提問環節有同學問:我咋覺得蓋里那種扭來扭去的空間和房子功能並無聯繫,這是不是一種不人性呢?劉答得很巧妙(也是他狡猾的地方):從經濟實用角度來說數字建築也許是不人性的,但從追求進步和突破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人性的。
有一個詞叫Zeitgeist(時代精神),我們看到了前人的努力,而我們自然而然的成為追隨者。讓我們相信在這個有關認知的求索過程里前赴後繼的每一個人都不是預先就懷揣"我就是要當騙子"的惡意的。
基於此,用開放的心態看待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事情,盡量從不同方面了解它失與得,用來塑造你自己的精神,而非刻意的膜拜。這自始至終都應是人類不斷嘗試的本意;而且,我們肯定會保持犯錯,所以請堅持下去。你要理解建築形式的來源基於生產力的發展及與此相對的社會發展,而非過去的形式。
例如工業革命的爆發,大鍊鋼鐵成為現實。這才成就了水晶宮和愛菲爾鐵塔。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需要經濟且大空間的工業廠房、受過良好訓練的產業工人:包豪斯形式從而誕生。一戰結束,二戰及後,需要給城市居民、工人提供大量的住房、辦公用房,因速度和成本,國際式從此登上歷史舞台。冷戰結束,發達國家人民生活趨於安定,人心向善,後現代就粉墨登場......
所以,生產力和技術的進步、生活方式的改變,才成就了新的建築形式。
舉例:互聯網跨越空間、及團隊協作的要求,打破了傳統辦公建築格子間、鴿子籠的形式,正呼喚著新的辦公建築形式出現。 網路直銷和售後的銷售模式,使得工業廠房內的大型呼叫中心,取代廠房內的生產機器,為白領工人服務的建築,正在醞釀新的建築設計風格。題主每天聽京劇么?
歸根結底就兩個原因。一是技術進步了,傳統的建築無法利用新的技術,必然會得到淘汰。跟iPhone出現了還用諾基亞是一個道理。技術的變革會侵入每一個領域,給新的領域帶來極大的優越性。這個過程是不受主觀控制的。
二是審美變了。古典建築崇尚「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追求比例、秩序。這跟當時社會的哲學息息相關。中世紀的哥特建築,追求豎向的升騰感,也跟當時基督教統治相聯繫。後來出現的文藝復興建築,追求古典精神的新應用,世俗文化的發展,強調構圖和諧的秩序,建築被認為是數學的科學。這本質上也是資產階級壯大的產物。
18世紀出現了重大變化。人們開始認為美是歷史的範疇,古典藝術的永恆法則被真實的歷史差異性取代。美不再是先驗的,而變成了經驗產物。這在今天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到了18世紀人們才有這個認識。審美的解放,也就進一步促進了建築形態的自由。來一段樓盤的標語:羅馬風情別墅,尊貴府邸,帝王品質,低調奢華~
來段個國產的:繁華中的詩意棲居,尋脈而建,漪水而居,中國情結,庭院記憶~我想說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風格呀~人的夢想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請小心 「 風格 」 這個詞,因為一不小心很容易被他欺騙。而且根據題主的問題來看,很有可能題主也是受害者之一。
什麼是 「 風格 」 ?談到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不得不溯其本源,發其正宗。事實上,筆者更願意稱之為方式或方法。或只是針對問題所提交出來的答案。
從人類歷史來看,原始人會有風格的觀念么?試想,一群整日忙著拿著石頭,棍棒,冒著生命危險去獵殺猛獁象,只為填飽肚子野蠻人。他們真的理解風格么?他們會在乎么?他們會認真的去思考,我要把我們家的房子蓋的很漂亮,用盡所有的裝飾?或是說要體現思想的深邃,把房子蓋的與眾不同,來吸引人們的眼球?事實上,在早期,人們或許都沒有蓋房子的需求,更不要說對材料構造的理解了。遮風避雨,尋找一處山洞裡就可以了。但這一時期,風格是否存在?可以先來看兩幅原始人類的壁畫。
筆者認為,風格已經出現了。為了便於理解,筆者在此假設有一群對牛有獨特情感的奇怪原始人。從第一個原始人開始決定要記錄一頭牛開始,關於這頭牛的風格就已經在醞釀之中。西班牙人對想要記錄的牛的理解,和法國人對幾乎同樣類型牛的理解出現不同。這是所謂 「 風格 」 的源動力。可是光有創作的慾望,或者說記錄的慾望是不夠的,還要有付諸實現的方法和方式。於是一套成功的記錄工具以及載體被發現,並共同制約著最終的表現形式。當第一頭牛被完整的表達以後,假設有第二個具有同樣創作慾望的原始人。他開始嘗試利用自己稍微笨拙的工具在更加堅硬的石壁上刻畫牛的形象。通過嘗試最終不幸失敗了,那麼屬於他的 「 風格 」 即宣告破產。而當第三個,第四個有同樣慾望的原始人在嘗試失敗後而開始選擇第一個原始人的方式和方法來表達牛時,當第十個原始人不再去嘗試,直接就採用第一個原始人的方式和方法之後。風格就正式誕生了。從結果來看,好像說是第一個原始人開創了一種叫 「 風格 」 的東西。那麼第一個原始人最初的動機,真的是為了要開創一種通用的風格么?還是說他只是想要釋放一下對牛的情感,而且受制於工具,這種情感是否得到完全釋放?筆者認為可以肯定的是,表達出來的形象和理想狀態是不對等的。這是最遠的距離,永遠無法完全吻合。
伴隨著無數的犧牲,原始人在生存鬥爭中慢慢積累經驗,並將經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了下去。這就是技術的進步。終於,技術的進步導致一個直接結果——狩獵成功率的提高。於是,原始人為了抓更多的獵物,需要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以便在更大的範圍內狩獵。那麼帶來了一個問題,有時候跑的遠,當天不能回到自己的洞穴怎麼辦?如果跑的更遠,兩三天,一個禮拜不能回來怎麼辦呢?找新的臨時洞穴似乎是個好的辦法,可是不一定每次都能碰到合適的。那就想別的辦法,比如利用獵物的肚皮來度過漫漫寒夜。《荒野獵人》中主人公在馬肚子里過夜那一段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是沒有屍體可以用怎麼辦呢?或許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很久之後,原始人學會了蓋房子——搭帳篷。《荒野獵人》中印第安人獵人為幫主人公療傷而用樹枝搭建的簡易帳篷也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荒野獵人》鏡頭這裡也出現了 " 風格 " 。對於禦寒的住所而言,獵物的肚子和樹枝帳篷是對等的。原始人發現這樣的方式方法具有價值,確實滿足了自身對於抵禦外部環境變化的需求。便繼承了下來。只不過,不同的材料和構築方法導致了這種 「 風格 」 是血腥或是溫馨。
之後,當發現農業的糧食產出比狩獵多得多的時候。農業文明到來,原始人經常需要在外飄蕩遷徙的活動方式發生了本質變化。定居下來,於是產生了住宅。
不過分展開說了。總而言之,理性的積累促成了技術的進步,構築了複雜多元的社會結構。生產得以發展,人們也有能力擴大自身的活動範圍。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有了人們熟知的柱式、神廟,裝飾,拱券,斗獸場,穹頂,教堂,陵墓等等這些看似風格的東西。但這些都是對建造問題的回答,在回答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體系,大家都採用了這套體系,這套體系就被安上了風格,主義之類的標籤。當這樣的標籤被傳播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就遺忘了其背後所包含的建造問題。只剩下了形式,就如前文中第十個原始人一樣,不經嘗試便開始沿用第一個原始人的方法。
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歷史,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全球性的侵略被帶到全世界的歷史主義,被標上了古典復興;哥特復興;浪漫主義;折中主義等等一些名號。用工業革命產生的新材料,披著歷史的外衣招搖撞騙。但時代畢竟改變了,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建造問題,新材料,新功能的表現形式成為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式就會改變。
形式,或是風格只是其所屬那個時代建造問題的表象。各個時代的條件不一樣,問題不一樣,答案也就不一樣。照搬的答案回答不了現有的問題,就會被淘汰。你沒聽過折衷主義?找本建築史的書看看現代主義是怎樣統一江湖的吧,
經典不代表完美
A關於風格
- 首先解釋,風格→創造的,經典→大浪淘沙後剩下的風格。
- 新風格到經典的過程,就像達爾文生物進化,不斷出現的新風格提供了各種可能性,經由時光檢驗,淘汰大部分,留下適應的,稱為經典。允許新風格吧,雖然大部分會消亡,但這是走向未來的唯一途徑。
- 學經典是找到一整條建築的脈絡,用變化的視角看待建築。
- 學經典是學規律,每個建築師都將自己費盡一生的研究注入建築中,就像瓦特發明蒸汽機,聰明人取其蒸汽原理,普通人取其機。
第一,很貴。第二,很費。照搬歷史上的風格是造價昂貴的,工期長遇上工資貴以後,又有新的便宜的方式出現,這就決定了不可能大面積攤開了。設計方不考慮造價問題,那麼畫圖也是災難,歷史上的學院派圖紙真的很費功夫,即使用電腦作圖也不見得能減少多少工作量,設計方的成本也會上去。其次的費,用料會因為形式需要而多投入,古代的人蓋房子都沒有現代的結構計算體系的,經驗值形成的習慣在構圖上留下了後遺症。這是最基本的兩大問題。
所以別看國內有所謂的什麼什麼式,不管中國外國的樣式,沒一個能和古代的樣式對上號,第一,現在幾乎沒有嚴謹的學院派體系培養出來的人,第二,沒有那樣有技術的施工人員,能做,但是你的請更厲害的,比如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不然就是現在粗製濫造的玩具式。連圖都畫不好的工人,除了現代建築,他還能幹什麼建築的風格?連門都找不清。看了一下,樓主是學建築的,為何會有此問呢?我不是學建築的,只是粗看了幾本西方建築史,簡單說幾句,說錯了還請大家糾正我。
- 因為人就是這樣的喜新厭舊的生物,喜歡有新的刺激,不停地變換著口味,看AV看久了也會審美疲勞,也會膩啊,這是本性。樓主一輩子也不會翻過來倒過去只吃幾樣菜,只看幾部電影,只去幾個地方吧?
- 隨著歷史上的一些重要革命性事件的發生,比如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拜占庭的覆滅、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世界大戰等等,使得人所存在於的社會發生巨變,人的思想在革新、在動蕩,人們想用新的形式、新的面貌來和過去告別。在以前,當材料革命跟不上人的想法時,人們就去復古,去追憶往日的榮耀;當材料能夠支撐人們天馬行空的想法時,人們就會去大膽的創造,去折騰,於是20世紀到現在就是建築的大折騰時代。
- 再引用一句話,「一代一代的建築風格,都傾向於辱罵和拋棄先祖,而尊重和復活遠祖。在過去的歲月里,建築風格要延續幾個世紀,然後才會有對它的反撥;而在如今的高速度文化中,對新奇的追求在十年八年的時間內,就會導致全盤翻新。」
在建築擺脫重力之前,所有的建築樣式都是有瑕疵的,總有那麼個柱子或梁你不喜歡,所以創造不會停止
推薦閱讀:
※求 中民築友 裝配式建築 公司詳細介紹,公司環境等?
※關於樂高 architecture studio 21050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