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內,無名女子尋找劉子驥這個情節有什麼含義?
原文中尋找桃花源的劉子驥變成了被尋者,這裡面有什麼含義?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曾有一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往也。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所以,找劉子驥的瘋女人所代表的意象是:尋找。
就像劉子驥尋找著桃花源,卻找不到最後病死了一樣,《暗戀》中江濱柳尋找著雲之凡和過去的愛情,然而最後才發現那是一場空;《桃花源》中老陶、春花和袁老闆尋找著無憂無慮完美的世界,最後卻回不去了。
一個好的話劇,不存在多餘的元素,瘋女人便是為我們傳遞了「尋找未果」這一意象的。最近我參與我們學校的話劇表演演出的就是女人這個角色,談談我個人對她的理解好了。1. 女人在全劇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鏈接兩個劇。女人所尋找的劉子驥是來自陶淵明的桃花源原著,就是劇里最後念叨的「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而女人在劇中抱到的「劉子驥」來自暗戀劇組。女人此時的作用是連接桃花源和暗戀。2. 女人的精神狀態在全劇是一直在漸進的。由最開始找不到到走火入魔。其實她代表的是一個精神層面的人物,尋找著所有人都不相信只有她自己堅信的東西。然而生活和現實一直在變,她卻一直執著的所以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病。3.一開始知道自己要演一個瘋女人其實自己真的是不那麼接受的。但是慢慢了解了以後,覺得其實這是一個很令人心疼的角色,她有著自己的堅持卻始終求而不得。4. 劉子驥和女人還有一個很大的關係就是,劉子驥在桃花源記中尋找桃花源至病終。所以劉子驥和女人的性質是一樣一樣的。可以說女人其實是在找尋真正的自己找了一輩子。5. 感覺她其實是很多人內心的一個縮影,很多人終其一生尋找的都是那個找不到的劉子驥。或者說人終其一生都想不明白真正的自己到底什麼樣。6. 不過有句話是這麼說的searching for love is like searching for yourself. if you find yourself,you find love. 5.最後,願所有人都能堅持自己尋找的劉子驥,並且找到他。
我想說一下我的個人理解,這完全是我的主觀理解。
在陶淵明的文章中可得,劉子驥,其實是陶淵明的一位朋友,性格超脫,愛遊山玩水。於是陶淵明在寫桃花源記的時候,為了讓文章看上去真實,特意在末尾編了一句,劉子驥聽說了桃花源的事,也想去看看,但是沒找到,就病死了。
話劇中的兩個問題:1.那個女孩從頭到尾都在尋找劉子驥,但是最後也沒找到。 為什麼沒找到呢?因為劉子驥已經死了。2.那個女孩在尋找劉子驥,其實她真正是在尋找什麼呢?她當然也是在尋找桃花源,或者說是像桃花源一樣美好的地方。
她認為要想到達那個美好的地方,必須先找到劉子驥。因為劉子驥也在找那個地方啊。 可是劉子驥已經死了。於是女孩就卡在了通往幸福的路上。其實她沒有想到的是,桃花源她為什麼不能自己去找呢? 犯了同樣錯誤的還有江濱柳,認定了雲之凡,從此忽視了自己身邊的桃花源。然而在晚年再一次見到雲之凡時,兩人淡淡的對話當中,才感覺到昔日的時光與愛情早已化為泡沫幻影,留有的只是深深的感慨與悔恨。 老陶卻是另一種結局。漁夫下定決心離開了春花,本一心尋死,沒想到陰錯陽差來到了桃花源。過上幸福生活的漁夫,依然忘不了妻子,想著把妻子也接過來,於是又回去了。回去之後終於發現,他深深的執念在她那裡根本無足輕重。於是老陶只好一個人回到了桃花源。 找一個合適的人,陪你一起尋找一處桃花源,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事情。 但要是沒有這麼個人,自己也不能停止尋找的腳步。人與人的緣分綜亂錯雜,要珍惜,不要強留。看電影時也在想這個女人是做什麼的,似乎與兩個劇組毫無關聯,出現得莫名其妙,卻貫穿全劇。有一個回答提到「南陽劉子驥」,劉子驥尋覓桃花源無果鬱鬱而終,女人尋覓劉子驥至於瘋魔,便認為那女子尋覓劉子驥實際是在尋覓她自己,我不大同意這一說法,我認為,劉子驥與那女子各有所尋,卻都未能得償所願,正如江濱柳和江太太,內心都有自己的嚮往,即使身邊再好,總歸非己所願,也如春花,背夫偷情其實也是不滿於現狀,但真正與袁老闆在一起後才發現,理想成了現實後甚至可能還不如以前。我同意全劇的主題是追尋,但認為導演的深意是告訴觀眾,與其尋尋覓覓,不如珍惜眼前。
【隔壁小聶】那個瘋女人有點多餘?弗洛伊德也許不這麼認為 2016-12-04 聶小倩倩 南華視角
表演工作坊是台灣著名的舞台劇劇團,成立於1984年11月,經常以集體即興的創作方式,完成一些對社會環境深切關懷的戲。
劇團的前鋒領導人是著名戲劇藝術工作者賴聲川先生,藝術家李立群、金士傑、蕭艾等都曾是劇團常駐演員。
"表演工作坊"有一鎮團之寶,就是被封為「華語劇壇之翹楚」的舞台劇——
《暗戀·桃花源》。
自1986年在台灣首演,引發觀演狂潮,不斷被搬上舞台,不斷被海峽兩岸的劇團改編表演,一演就是三十年。
1992年,賴聲川將其拍攝為電影。
《暗戀桃花源》講述了一個奇特的故事:
(劇情介紹來自豆瓣)某劇場一晚迎來兩個不相干的劇組:現代愛情悲劇《暗戀》和古裝愛情喜劇《桃花源》,因為都與之簽定了當晚的綵排合約、又都是演出在即,雙方發生爭執只為獨佔唯一的舞台,結果誰都不願相讓只能間隔著排戲。現代悲劇里,江濱柳(金士傑)和雲之凡(林青霞)在上海戰亂時生出愛情,無奈一別竟是杳無音信大半生,江濱柳幾十年來不間斷的尋找雲之凡從來無果,耄耋之年身患重病的他拿看似美滿的家庭事業比對永藏在心間的對雲之凡的單純愛戀,只覺空落。古裝喜劇中,武陵漁夫老陶(李立群)被妻子春花(丁乃箏)戴綠帽,每日受盡她及其情人袁老闆(顧寶明)的欺辱,某日借口外出打魚實為想自殺之時,誤入桃花仙境,而春花與袁老闆結為夫妻後,過的卻是比原來更不堪的日子。
一悲一喜兩戲同台排練,摩擦和尷尬自是難免,卻也意外成就了舞台奇觀,這戲裡出錯或可有可無的幕布、道具,一場戲排練完畢留在台上的殘跡,竟成那戲天然的一部分。而將兩齣戲連在一起的,尚有一個找尋某個男人的神情恍惚女子。豆瓣評分8.5。
三十年了,關於這部劇的影評或介紹連起來也繞地球好幾圈了。
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利波特。
在不斷地解讀中,大部分的戲碼都給了暗戀與桃花源,那第三個故事——「一個找尋某個男人的神情恍惚女子。」甚至有些介紹壓根就沒有提,或者只是簡單作為一個聯絡前二者的線。
那,這個女子的故事是多餘的嗎?
當然不是。
她尋的人,名叫:劉 子 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最後一句。
很多影評和研究里,把這第三個故事稱作為《尋找》,用來呼應《桃花源》。
而這裡,我想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來看看這三個故事,也許更有趣。
弗洛伊德被世人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在精神分析學之外,他還有一個偉大的理論:人格結構理論——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其中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衝動。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
自我是指意識的結構部分,處於本我和自我之間,監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它按照現實原則行事。
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處於人格的最高層。
恰好對應了這三個女主角。
《桃花源》中漁夫的妻子——「本我」。
她敢愛敢做,毫無道德約束,在三從四德的古代,她公然解放天性,慾望高於理智。「本我的目標乃是求得個體的舒適,生存及繁殖」,正對應了她當著丈夫的面偷偷與情人袁老闆打情罵俏,完全用原始動物本能指揮著現實生活。她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快樂原則行事」,是典型的「本我」支配意識。
《暗戀》里的雲之凡——「自我」。
她不是沒有一直深愛著江濱柳,但她在尋了、找了、等了那麼多年後,「再等就老了」,她選擇了現實的婚姻,儘管內心還為江留著一小片位置,但也儘儘是空留著,在這份舊情感上「監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她早就看到報紙上的啟事,但是情感與理智的天平讓她按捺了好久才決定來告別,並且,特意戴了明顯的婚戒,是告誡自己,也是提醒對方。短暫的握手,「發乎情,止乎禮」的談論那場曾經的愛戀,正是「自我」壓抑住「本我」的最明顯表現。
《尋找劉子驥》中的「瘋女人」——超我。
是的,我覺得在(也僅僅在)情感世界裡,這個女人代表的正是一種「超我」。她從認識劉子驥那一天,便開始尋找他,他是她愛著的一個男人,也或者,他已經化為她的一種「自我理想」。她從開始到現在,始終在尋找、等待一個劉子驥,那成為一種堅持的精神,不為尋不著的現實而改變,不因得不到的痛苦而放棄。她的尋找,執著地過於痴狂。
「本我」一味追求短暫快樂,不計現實後果,勢必造成他人痛苦,在《桃花源》一段中,妻子的不忠,令漁夫痛苦而出走,當與袁老闆在一起後,她也未得到長久幸福。
「超我」是強求自己達到道德最高點,《尋找劉子驥》中瘋女人對情感的執念達到一種痴狂的狀態,勢必造成對自己的不公和傷害。
而「自我」則活動於本我和超我之間,它以現實條件實行本我的慾望,又要服從超我的強制規則,它不僅必須尋找滿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還必須考慮到所尋找的事物不能違反超我的價值觀。因此《暗戀》中的雲之凡才最能引起共鳴,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觀。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繫。
這麼看,尋找劉子驥的瘋女人,便成了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之一了。
是「真實世界」的表徵。
在上廣義戲劇學的時候聽過一個說法,這個女子尋找劉子驥的橋段是真的發生過的,也是被導演看到過的,就照搬了過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粵劇《決戰天策府》?
※為什麼舞台劇演員(音樂劇)台下隨便惡搞的效果常常比台上表現力好?
※如何看沈騰獲得《歡樂喜劇人》喜劇之王的稱號?
TAG:舞台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