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自己,改變環境?

我今年二十五歲,河南人,去年本省的一個二本院校畢業,去年年底考上家鄉附近一個縣城的參公事業單位,今年四月來這個比較落後的中原地區縣城工作,工資1200左右(大概是全國公務員工資最低的地方,西部有補助,東部發達地區福利津貼好。)。

我的問題是:

1,我太孤獨,雖然表面上與所有人相處融洽,氣氛也不錯,然而,孤獨感還是揮之不去。似乎沒有人能進入我內心,並不是我覺得別人不好,我找不到與他們深交的方法,即使我們成了好朋友。

2,我生活太貧瘠,不是因為物質貧窮,而是精神世界的貧窮,在文藝體育方面沒有特長和天賦,喝酒過敏,不抽煙,沒有強烈的夢想和目標,沒有特別熱愛的業餘活動。

3,沒有一份我覺得美好的愛情。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彼此陪伴的朋友卻越來越少,直到現在,一個都不剩。去年被前女友甩,至今心裡不平衡,新的愛情,卻越來越覺得遙遙無期。


原文標題:

6 Harsh Truth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六個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大的殘酷事實

by David Wong

------------

(請忽略這個殘念的標題直接進入正文)

正文:

如果你的職業道路非常順利,你的生活美滿感情順利,你可以不用讀這篇文章。祝你一天愉快,這篇文章不是為你寫的。你做的非常出色,我們都為你自豪。

對於其餘的人來
說,我希望你做一件事情:說出5件你引以為豪的事情。寫在紙上也好,或者喊出來也好都可以。但這裡有一個條件:你不可以列出你「是」怎樣的人(比如,我是
一個溫柔的人,我很誠實),只能列出你「做」的事情(比如,我剛獲得了全國象棋冠軍,我做的chili是全麻省最好的)。如果你發現很難列出五件事情,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所寫的。而且你他x娘de肯定一邊聽一邊心裡會不舒服。我的感受是,如果有人在1995年的時候跟我講這些事情就好了。

#6:這個世界只關心你能給予什麼

-----------------------------------------

我們假設一下你最愛的親人在大街上被槍擊了。TA一邊失血一邊尖叫。一個路人衝上來說「讓一下」。他仔細檢查了傷口並拿出一把小刀準備在大街上動手術取出子彈。

你問他:「你是醫生嗎?」

他回答說:「不是」

你說:「你知道你要做什麼,對吧?你是不是退伍的軍醫,還是……」

這個時候那個路人感覺有點不快了。他告訴你說他是一個好人,是一個誠實的人,他上班從來不遲到。他告訴你說他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業餘生活豐富,生活非常富足。他還說他從不說髒話。

你有點疑惑,說:「這ta嗎的和我親人被槍擊躺在馬路上有什麼關係?我需要一個可以在傷口上動手術的人!你到底能不能做?」

現在這個路人非常生氣了——為什麼你就那麼自私膚淺呢?你難道不在乎他的那些優良品德么?他剛才不對你說他總是記住女友的生日嗎?他有那麼多優良品質,你為什麼就抓著他會不會外科手術這個事實不放呢?

在那個瘋狂的情形下,你會用你沾滿鮮血的雙手用力搖晃他的肩膀,大喊道:「廢話!你說的那些優良品質都是屁話,因為在當前情況下我只需要一個可以止血動手術的人!你這個神經病給我滾!」

所以,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點成人世界的殘酷事實:你其實天天都身處於上述的「當前情況」之中。只不過換作你是那個喋喋不休的好心路人,而社會上其他所有人都換作成那個流血的傷者。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社會對你不屑,或者你為什麼從不受到尊重,這是因為社會充滿了【需要某樣東西】的人。他們需要人來造房子,他們需要食物,他們需要娛樂,他們需要人來滿足性慾。你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這樣的需要解決人們需求的社會系統。

你要麼選擇學習某種技能擔當某樣角色滿足他人的需要,要麼就選擇被社會拋棄。這個社會不在乎你有多麼善良,禮貌,無私。你會變窮,你會沒有朋友,你會被遺棄。

但這是不是說我們要刻版、自私呢?愛和溫柔重要嗎?當然了,但前提是這些愛是別人需要的,也是從其他人那裡得不到的。

否則的話……

#5:別去相信嬉皮士的話 (Hippies are wrong)

----------------------------------------------------------

【原文此處引用了一段視頻。國內看不了Youtube。可以翻牆且聽力沒問題的可以此處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8kZg_ALxEz0】

對於那些無法看視頻的讀者,這是一段著名的影院神片Glengarry Glenn Ross里Alec Baldwin的演講。Baldwin的角色——你會假設是反角——對一屋子的銷售員瘋狂施壓,警告他們說他們都會被解僱,除非他們可以搞定他們手上的單子。

「好人?關我屁事!慈父?去你ma的!回你的家和你孩子玩去!如果你想在這裡工作,給我敲定手上的單子」

非常殘酷、粗魯、甚至有點瘋狂。可是,這恰恰是這個社會對你期望的最誠實的寫照。不同的是,在現實世界裡,人們認為那樣講話太粗魯了對你不禮貌,於是他們乾脆什麼都不說眼看著你失敗。

這個電影片
段改變我的人生。我如果知道怎麼做的話,會把它錄成鬧鐘每天早上叫我起床。Baldwin因此還拿了奧斯卡獎,而這個片段是他整個電影唯一出場的場景!正
如前人已經分析過,這段演講精彩之處在於,一般的人會理解為「天哪,我要有這麼一個混蛋老闆會怎樣啊?」。而另一半人卻會想「太ta嘛勵志了!我現在就想
去上班做業務去!」

或者,有一個心理學家寫道:「如果當時你在那個房間里,你們中的一些人會明白這是工作,會從那段演講里吸收能量,就像一個球隊教練沖你大罵一樣。你會覺得『這傢伙太有能耐了』。而另一些人會非常介意,認為這個老闆是混蛋,你沒有權利跟我這樣說話。」

以上節選自一篇對於「hipster(這個詞很難翻譯,姑且翻譯為非主流潮人。應該是南方公園裡小胖最恨的嬉皮士)」的批判文章。文章解釋了這些人為什麼會難找工作,並指出上述兩種不同的態度——受刺激vs受激勵——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是否在現實生活中能成功。

比如說,有人會
引用搏擊俱樂部里的經典台詞「You are not your
job」。但事實上,你完完全全就是你的job(職責)。當然了,你的職責和你為公司的服務不是一回事請,但其實你只不過是你所有有用技能經驗的綜合體罷
了。技能是某一個個體能為社會中其他人提供的有用服務。但別搞錯了,你的「職責」——你為他人提供的有用服務——就是你的全部。

這就是為什麼外
科醫生比喜劇作家更受到尊重。也是為什麼機修工比無業潮人更受到尊重。如果你的死訊能登上新聞,這說明你的工作已經成為了你的標籤。搏擊俱樂部里
Tyler說You are not your job,但他同時又操辦了一家成功的肥皂公司同時成為了社會運動的領導人。He was totally
his job (這句不翻譯比較好理解)。

我們再這樣理解一下:你還記得Chick-fil-A餐廳反對同性戀婚姻么?不論嬉皮們如何抗議,公司還不是照樣賣出了成千上萬的漢堡?這不是說顧客們認可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成功地完成了履行了他們的職責——做好吃的漢堡。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

你不一定非要從心裡喜歡這個事實。我也不喜歡我生日的時候天下雨。但天還是要下雨。人們有需求,人們會認可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人。世界就是通過這麼簡單的機制運行的,誰也改變不了。

如果你抗議說,我不是膚淺的物質主義者,金錢不是萬能的,我只能說:我有說過金錢嗎?說明你沒看懂我的要點。

#4:你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要換成錢,但一定要有益於他人

------------------------------------------------

那麼我們換一個
非金錢的例子好了。這個網站(http://cracked.com)主要面向20出頭的男性。我每天都要從郵箱里收到一大堆挫男抱怨女人不願意接近他們,雖然他們是世
界上最nice的男人。我可以解釋他們的思路有什麼問題,不過最好是讓Alec Baldwin解釋最好。

(譯註:此處再次引用上述視頻,我真的建議大家去看那個片段!)

在我們說的例子里,Baldwin就是你生活里那個女神。他們當然不會像Baldwin的角色那樣粗魯直接——社會教育我們不要對別人那麼「誠實」——但問題是一樣的:「你是好人?關我屁事!想在這裡工作,就給我搞定工作。」

所以,你有什麼感想呢?你對在書店裡遇到的女神每天白日夢YY,為她午餐不吃色拉感到惋惜。她10年後會成為一個外科醫生,你呢?

「什麼?你是說除非我找到一個好工作賺大錢否則不可能把到女神?」

不!你的大腦跳
躍太快了,因此你可以給自己一個理由認為所有拒絕你的女神都是膚淺自私的。我在這裡就問一個問題:你給予了什麼?你聰明么?幽默嗎?情趣嗎?天才?雄心?
創意?好,那你做什麼事情能向這個世界證明自己的優點呢?不要跟我說你是個好人——這是最起碼的。你的女神每天有三打的男人對她「好」。用我們上文的例子
來說,傷者在大街上流血,你到底會不會開刀?

「我不歧視女人,不歧視種族,不貪婪,不膚淺,也不虐待人!我和那些diao不垃幾的男人不一樣。」

很抱歉,如果你所能做的事情只不過是你「沒有」一堆缺點,就ta嗎的給我從傷者身邊滾出去!我們有的是風趣、英俊、事業成功的男人來幫助你的女神。

傷到你自尊了
么?有一點?那現在怎樣呢?你想碎碎念呢,還是打算學習怎麼去做手術治療那個傷者?取決於你。但你不要去抱怨為什麼女神就喜歡找你口中的壞男人。她們吃這
套是因為那些diao不拉幾的男人有其他東西可以滿足你的女神。「但我是一個聆聽者!」是嗎?你可以坐在女神身邊幾個小時聽她念叨?你猜怎麼著?角落裡還
有另一個男人可以這樣做,他還是吉他高手!你如果不停地說你是一個好人,就像一個餐廳說他們的賣點是他們的食物不會讓你拉肚子一樣,就像一部電影的標題是「This Movie is in English」。

這就是為什麼你可以做一個好人但仍然覺得自己是loser。

#3:你恨自己是因為你無所作為

------------------------------------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去買一本教我如何把妹的書么?」

當然不是,除非
那本書的第一章是「讓自己變成女孩子願意接近的人」。因為這一步總是容易被忽略——人們總是問「我怎麼能找到工作?」而不是「我如何成為僱主願意僱用的
人?」;人們總是問「怎麼讓女孩喜歡我?」而不是「我怎麼成為女孩喜歡的人?」。對吧?因為後者往往要求你放棄自己喜歡的愛好,注重外表,天知道還要做其
他什麼犧牲。你甚至還可能要改變你的天性。

「但是為什麼我不能就去找一個喜歡原本的我的人呢?」答案很簡單:人是有需求的。別忘記我們的例子:傷者在流血,而你所做的只是抱怨找不到會自動癒合的傷口?

【此處插入一段Youtube上點擊率很高的猥瑣街頭藝人表演的視頻】

每個人看了上面這段視頻都會會心一笑。你能為人們帶來笑聲么?為什麼不呢?是為什麼阻止你穿上猥瑣的衣服在街頭邊唱邊甩雞雞呢?那傢伙似乎知道贏得掌聲的門道……做怪事……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但是我什麼都
不擅長!」我有好消息告訴你:如果你嘗試反覆練習做一件事情,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擅長此事。我小時候可能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作者。到了25歲的時候稍微好那
么一點點。但當我職場失意的時候,我用業餘時間寫作長達八年,一周寫一篇文章,直到它為我換回了鈔票。我花了13年時間才能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我大
概花了20000個小時才慢慢磨快了我拙劣的文筆。

不希望花那麼多
時間磨練一門技術?那麼我有好消息和壞消息告訴你。好消息是漫長的磨練可以讓你慢慢走出困境——我忍受了多年瑣碎的辦公室工作,因為我知道我同時在學習一
門技能。人們半途而廢是因為要看到結果實在是太漫長了,同時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結果」就是過程本身。

壞消息是你別無選擇。「想繼續在這裡工作?給我搞定手裡的單子」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看,你並不是因為缺乏自信而恨自己,或者是因為別人羞辱你。你恨自己是因為你【什麼都不做】。連你自己都不能愛「原本的自我」——這就是為什麼你很可悲,不斷寫私信問我如何處理你的生活問題。

自己扳手指算一下:你有多少時間是在消費別人創造的東西(電視,音樂,電玩,網站)而不是生產你自己的東西?只有你的「產出」才能為你添加作為人的價值。

如果你聽到這裡聽不下去了,並且用你從小聽到大的陳詞濫調回應說:「人的內在才是最重要的」,那麼我只能說……(接下文)

#2:你的內在只有通過所做的事情才能表現出來

----------------------------------------------

在我所從事的行業里,我認識無數有理想的作家。他們認為自己是作家,他們在聚會上介紹自己是作家,他們擁有一顆作家的熱心。他們只缺乏最後的一步:寫點ta嗎的像樣的東西出來。

是嗎?難道「寫點東西」就是真正決定誰是誰不是真正「作家」的標準嗎?

我的天哪,當然是了!

這恰恰是對我以上所說一切最常見的反駁,也是對你生活中批評聲音最常見的反駁。這是你不斷對你自己暗示以逃避能幫你改善自我的刻苦工作的理由。「我知道我的內在是一個很好的人」。你也會聽到人說「我做我自己」。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你的內在非常重要。一個男人如果為了他的家庭從無到有造出一棟房子完全是因為他的內在是一個好人。你所做的一切壞事最初是一個壞的念頭,縈繞在你腦中,直到最後實施。同樣,做一件好的事情也是一樣道理——內在的自我是你成功果實賴以生長的土壤。

但是所有人都應該知道,所有人卻都不能接受的事實是:「沒有最後的果實,你就什麼都不是」

比如你內心非常
同情窮人。很偉大。這會讓你最後做什麼實事么?你聽到你社區里一些悲劇發生後,你會說「這些不幸的孩子啊,讓他們知道我在內心同情他們」嗎?你要這麼說我
就只好說法克you——給我去真正幫助他們才是真的。數以千萬的人看了那段Kony視頻(譯註:2012年Youtube上很有爭議的關於非洲兒童的視
頻),所有看過的人都「在心裡同情他們」。那麼這麼強大的同情給兒童們帶來了什麼呢?屁都沒有!每天有非洲的兒童死於非命,因為數以百萬的我們對自己說關
心和行動一樣重要。這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心理機制,控制著我們大腦里犯懶的那一部分,讓我們不斷逃避真正去做實事。

有多少人此刻正在想:「她(他)如果知道我是多麼有趣的人,一定會愛上我。」真的嗎?你那些有趣的想法有多少讓世人知道了呢?如果你的心上人有一個隱藏攝像機跟著你拍一個月,他們會被錄影的內容打動嗎?記住,人們不會讀心術,他們只會觀察你的行動。

我希望你做的,
只不過是用你看別人的標準來看你自己罷了。你有沒有一個煩人的基督徒朋友給別人最大的幫助只不過是「我為你祈禱」?你覺得煩不煩?我這裡還沒涉及到祈禱是
不是實際有用呢,他們提供的幫助不需要他們屁股離開沙發就可以做。他們認為自己思想純凈,但是他們純凈的思想土壤有沒有結出果實呢?他們自己應該比別人更
清楚這點——因為我「土壤-果實」的比喻就是從聖經里拿來的。聖經里耶穌曾經不止一次說過「人們是根據果實來評判一顆樹的」。當然,耶穌從來不會說「想繼續留在這裡工作,就給我搞定單子」,但他說「凡不結好果實的樹,都要砍下來,扔在火里。」

對以上這些話無動於衷的人,就如同電影里對Baldwin無動於衷的業務員一樣。(未完)

#1: 人的內心其實一直在拒斥進步

-----------------------------------------

人類的大腦是很神奇的。但你會發現大腦在拒斥進步的時候運轉得比做實事的時候還快。你的意識會通過層層防禦機制來排斥任何會讓你改變現狀的事情——問一下對任何事物有癮頭的人就知道了。

所以,到現在,你們中的許多人一邊讀這篇文章,一邊會感覺到大腦在不斷提供排斥這篇文章的理由。從經驗上說,這些想法通常是:

*有意將任何批評理解為侮辱

「他憑什麼說我又懶又沒用?一個善良的人從來不會這樣對我說話!作者寫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想顯示自己有多麼優越,讓我這個loser對自己生活不滿罷了!等我回復更損人的話給你!」

*對人不對事

「這人有什麼資格告訴我怎麼活?他自以為自己了不起吧?不過是網上的一個白痴寫手罷了!我要去人肉他,看他有什麼醜事可以抖出來。這人真自以為是,讓我作嘔」

*只看語氣,不看內容

「我會仔細看你的文章,找出一句話,斷章取義只討論那個。」

*不斷修飾你的過去

「事情沒那麼糟糕。確實我上個月還想自殺呢,但現在我感覺好多了!也許我只要繼續做我現在做的事情,情況會好的。讓我繼續給那個女神修電腦,女神總會到我身邊的!」

*認為改善生活的行為總會讓你失去自我

「哦,那麼你是讓我扔掉所有的漫畫書。天天去健身房6小時?因為除此之外我沒選擇了?」

當然還有其他的想法。記住:【痛苦是會讓人感到舒坦的】。許多人選擇擁抱痛苦。幸福是需要努力的。

還有:勇氣。人們無法批評你根本沒有去創造出來的東西,所以人們選擇什麼都不做來避免批評。

人們很容易雙手一叉褲袋批評別人的工作。這個電影很傻,這對父母的小孩很皮,那對情侶的感情很糟糕,那個暴發戶不學無術,這個餐廳糟透了,本文作者是個白痴,我倒不如留一條損的回復讓網站開除他,瞧,我這不「創造」了一些東西么?

哦,是啊,我忘
記提醒你了。不論你嘗試建造或者創造什麼東西——詩歌也好,新的技術也好,或者新的感情也好——你會立刻發現自己身邊多了很多批評家。這些批評家也許不會
當你面損你,但是他們確實在挖苦你。你的酒鬼朋友不希望你清醒,你肥胖的朋友不希望你苗條,你無業的朋友不希望看到你開始新的職業。

記住,他們不過
在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恐懼罷了,批評別人的工作是自己不作為的另一個理由。「為什麼我要創造什麼東西呢,你看別人做的東西都糟透了!」「我想寫小說,不過我
要等時機,我可不想寫出暮光那樣膚淺的東西」。只要他們永遠不動手去做事情,事情就永遠是完美的。或者他們如果真的著手做事情了,他們會故意不努力,讓別
人認為事情做不好是因為他們不在狀態,「他們真正的潛力是無窮的」,不是你看到的狗屎一樣的產品。

往下翻讀一下本文的回復——那些很極端的回復,永遠都是「Cracked應該炒了這個作者」「這個自負的白痴應該停止寫作」。所有一切的負面評論潛台詞永遠都是「停止創作,如果換我來創作絕對比這個好千倍,你現在得到那麼多人氣讓我自己很沒面子。」

不要成為上述的那種人。如果你是那種人,請不要繼續成為那樣的人。這正是人們為什麼不喜歡你的原因,這正是你恨自己的原因。

所以,我有個建
議:給自己定一個期限,2013年底,或者從你讀本文之後的一年。當別人跟你說「我的新年計劃是減肥15磅」的時候,我說咱們應該努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
——學習新的技能直到足夠有用為止,或者隨便選一件事情:學空手道,學跳舞,學陶藝,做一個鳥屋,學習按摩,學一門語言,甚至拍一部A
pian,做蝙蝠俠打擊犯罪……

關鍵在於:我不希望你把眼光放在某個過高的目標上,我希望你專註於獲得一樣新的,【對其他人有用】的技能和經驗。

「我沒錢參加烹飪班」,那就ta嗎的給我Google「如何烹飪」。我的天,拜託你戒掉這些借口,否則這些借口就要你命了。(You have to kill those excuses, or they will kill you)

@moski ivan 受你的感召,我也加入了拯救樓主的隊伍

(完)原文地址:Loser應該知道的6個殘酷人生事實(血淚翻譯)


引用我剛剛寫的一篇文章送給你《什麼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真相?如何改變自己?》

為什麼自己每次想改變都失敗了?其實真相只有一個——你就是~~~懶、懶、懶!

不好意思,有點點激動,有點簡單粗暴了。「懶」其實是無法改變自己的一種簡化後符號化的表象。在「懶」的背後,涉及一些心理學原因,比如拖延心理、恐懼心理等,也包括缺乏行動來獲取成功經驗,讓我來給大家慢慢分析。

「迎刃哥,我為什麼學了一段時間自我提升的課程卻一直沒什麼改變?你的文章、《天生好手》也都看了好幾次,分享會音頻聽了幾遍,雖然思想上覺得受到啟發,但整個狀態還是變化不大,這是什麼原因?」

QQ上彈出一個學員給我發來的信息。像這樣類似的信息時有收到,也有很多非學員的粉絲諮詢過類似問題。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很無奈的習慣性嘆口氣,然後快速的敲打著鍵盤,回復他到」你是聽了幾次課?有疑問時是否有來答疑課諮詢求解?每星期有幾次實踐行動?每次的社交訓練質量情況如何?堅持時間有超過3個月嗎?「,然後拿起手邊的黑咖啡大灌了一口,等著對方的反饋。

過了好幾分鐘,「聽了很多次呀,但沒怎麼去行動,比較忙,沒時間,加班比較多,而且一個人去行動比較害怕。即使沒行動,也多少應該有點變化吧?!」

每次看到這幾乎千篇一律的回答,「唉,這種人的尿性就是他媽的懶!」我心裡痛心疾首的暗罵到。

立馬給他又回了一句「只有失敗者找借口,而成功者是找方法。你可能幾年,十幾年,甚至20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你就指望像吃一片感冒藥然後睡一覺,第2天就可以痊癒嗎?不拿出至少3個月的時間去調整,怎麼可能有根本上的改變?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都不懂!?」

「迎刃哥,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呀!」

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只能給他講解,不行動與行動產生的結果的差異性,但效果差強人意。

這裡大致說明一下:我教的是幫助那些因缺乏自信、內向、自卑、情商低、得失心重等原因,而不會聊天、不會社交、不會吸引異性,甚至有社交恐懼症、拖延症的朋友,通過自主研發(理論依據主要來自進化心理學、積極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的一套的思維方法與實踐行動相結合的課程進行由內而外的自我提升。

最後我得出結論,在這個人類社會裡,每個領域都遵循這2/8原則,總會有少部分的成功者,大部分是正在追求成功者、對現狀滿意者、也會有想改變卻不願意為此付出代價而平庸度過餘生的人、和最終放棄自己的loser,這樣的社會結構不會改變。

這些loser一般都是淺嘗則止、靠3分鐘熱度或是一段時間使了一下勁看到有點效果就覺得已經功德圓滿,然後停止練習,不多久遇到新的問題又再次陷入困境,然後又努力一小段時間,就這樣周而復始,最後發現還是沒徹底改變,最後心灰意冷的回到生活的原點。就像下面圖片中的兔子拔蘿蔔,如果他不想其他辦法、找幫手或藉助工具來解決,那結果就是使用蠻力嘗試無結果,就會去拔其他小蘿蔔,有時候你遇到的當時最大挑戰、困難,也可能是最大的潛在收穫。除了得當的方法、有效的工具外,堅持是最終致勝的關鍵。這種淺顯的大道理,大家應該都聽得耳朵起繭了。

所以,我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寫這一篇文章深入淺出為大家分析存在這個問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以便大家了解之後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從新開始踏上改變自己的征程。

這些相對「笨」的人,自以為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就是沒改變,於是他們放棄了,繼續回到原來依然艱難的生活軌道上。或是去尋找新的「快速的」,或某種可以不打針、不吃藥、不開刀、無痛苦、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的方法能迅速的解決他的問題。

這裡引用我電子書《天生好手》里的一段話。

我可以很無奈的告訴你自我成長這條路沒有捷佳,其實人都希望有一個靈丹妙藥,一吃就解決你的問題,從此無煩惱。各種廣告營銷就是掌握大眾希望有一個靈丹妙藥來解決自己問題的一個弱點,然後通過洗腦式的廣告宣傳,最終引導你購買產品。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你只要不走錯誤的方向,這就是在走捷徑。我只能告訴你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捷徑,這個方向就是通過你不斷的努力,不斷練習,通過時間的醞釀。但大多數人不想接受的一個現實就是——他們一定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大多數人希望有一片葯,吃完之後,整個世界就變得美好了。實際上即使是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藥片或方法,一般都是有副作用的(順便推薦一部科幻電影《永無止境》,講的就是類似的故事)。它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人性的弱點,所有的人類都希望通過消耗最少的能量換取最大的收益,但這個想法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

真要有一個點能馬上帶來效果的話,我估計還是有的,前段時間不是有一個很紅的韓國整容節目嗎,好像是選5個人講自己的痛苦故事,比誰更慘。誰競爭勝出了就可以獲得免費的整容,成功之後,再把之前給她造成打擊的人安排重新會面。其中有個男生,身高1米8幾,雖然五官都有,但放在一起就是那麼的不和諧,這嚴重影響他的自信,曾經追一個女孩子失敗了。最後通過整容成功後,再去安排拒絕他的女生與之見面,女生看到了俊俏的臉龐為之心動,對他完全改變了態度。

如果換到現實生活中的大眾,首先不一定有足夠的金錢去進行大規模的整容;其次,整容也是有很大風險的,要忍受手術對自己身體產生的痛苦,比如削骨、抽脂,以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很多整容失敗後變得面目全非、甚至死亡的新聞也時有發生。就算最後整容成功,你獲得的也是依賴於外在的條件自信,那假設你年老色衰,那你是不是又失去自信了呢?

以上是這部分朋友的普遍無法改變自己的部分心理層面原因,其次下面說到的是行動層面及背後的原因。

我現在之所以出來可以教授大家如何提升自己,主要是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一個因為某些原因產生了痛苦和困難(遇到愛情事業等方面的挫折,自信遭到了打擊)、想改變、找不到方法、找到了一些方法嘗試了又放棄的過程。但不同的是,我依靠信念、毅力、以及運氣最終找到靠譜方法、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與行動、並最終迎來了蛻變,以及享受著成功的愉悅。

我就舉自己的事例給大家說明行動的積累在這個過程有多重要。 剛開始我自信也不像現在這麼強,能量氣場也很低,我社交能力也很弱,害怕去陌生人的社交場合、異性資源少、面對喜歡的異性不會聊天不會進階關係、也經歷過在不恰當的時機說錯話,造成場面尷尬的情況。

最開始我在學習我現在教授的自我提升方法的雛形時,我的亦師亦友的Mr』 a ,就不停的提醒我:「要想真正意義上的蛻變,知道方法只是的第一步,這個過程很像紅軍萬里長征、也像唐僧西行取經之路,會經歷各種艱難險阻,信念也會經受各種誘惑的動搖、或是不斷的否定自己到底行不行的針扎、只要你意志稍微不那麼堅定就會放棄,打回原形,回到原來的狀態上,繼續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他當年這一席話直到今天都警醒著我。

他說他當年在洛杉磯和一幫白人朋友為了加快提升社交能力,365天里至少300天會去酒吧這種極致的社交環境里進行陌生人社交,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美國的酒吧與中國的環境不太一樣,中國酒吧大部分都是比較喧鬧,美國的相對安靜一些,方便交談。

受到他的鼓勵後,我就與他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幾乎每周至少出去2-3次參加各種社交場合的活動,每次平均至少會聊天或認識5個以上的陌生人,主要以異性為主。保守估計一年下來,我會接觸到超過至少600以上的陌生人,這還只是參加別人組織的活動情況下。後來我們還自己組織了在上海小有名氣的海歸群體的定期聚會。每月至少2次,每次平均來100人左右,多的時候200—300人,一年下來也差不多累計2400人以上左右,雖然不一定和每個人都說過話,但每次也會和很多人聊天甚至是還有其他後續交流。也就說,保守估計一年下來接觸1000以上的陌生人應該是有的。而我就是通過了那1,2年的不間斷的社交訓練,突破了陌生人社交障礙,培養與積累了我大量的社交經驗與人脈關係。中間自然經歷過很多挫折與失敗,也懷疑過自己到底行不行,就這麼在大量的失敗與一些小成功交織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今天。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社交直覺,這種直覺就是與人打交道多了,當你積累的人數到一定基數,比如你交際過1000個陌生人甚至更多,你的大腦會自然而然積累大量數據,就有點類似於電腦的資料庫系統,大致一類人的特點、共性是什麼,你都會有個印象,都會自動的進行一些歸類和做標籤。當下次你再遇到類似的人交流時,你的大腦會飛快的獲取信息數據進行匹配,並得出一個大致結果:這個人大致是什麼性格,靠譜不靠譜,真誠不真誠,是不是徒有其表、是不是低調的富二代等等。當你具備足夠多的社交能力與經驗後,可以說面對各種類型的人你都能做到不卑不亢,遊刃有餘。同時你知識話題儲備豐富的話,那基本上你10多分鐘就可以與對方建立起一個比較有效的交流,並且給對方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為你積累高價值人脈奠定了基礎。

大家其實也知道要想獲得一些東西應該要付出對應的代價,但為什麼還是做不到呢?這就涉及到人在做事時產生拖延的心理學原因。

在決定你是否做一件事時,會有兩個重要因素在影響著你,那就是快樂與痛苦。

我前面說到的社交數據,對正面思維的人來說,第一時間就會覺得受到了鼓勵,覺得既然已經有了量化標準,我照著做就對了,別人能行,為什麼我不能。而弱者心態、負面思維的人,第一時間卻是想到:我工作這麼忙,我天天加班、我上班的地方比較偏遠等等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替自己找借口。雖然客觀上他們可能的確是存在這些因素困擾,但誰不會一點困難都沒有呢?別人能克服,你為什麼不能?因為他們內心產生了痛苦的聯想,要進行大量訓練會帶來痛苦,於是他們就不想做了。比如加班已經夠累了,還要出去和陌生人說話,好害怕;比如上班比較偏遠,每次去人多的地方就要坐很久的車,好費時;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說辭,除了理解與同情,那就是痛心疾首,如果這點困難就難倒你了。那你這輩子也就只有加班的份,你這輩子也只有在偏遠地方上班的命。你如果願意把這種訓練產生快樂的聯想,比如當你社交能力提升後會帶來具體某種好處與好的結果;比如你認識的異性多到你不知道周末到底該與誰先約會了,這樣你的動力就會大很多。

有本叫《拖延心理學》的書里提到兩個產生拖延的概念,特別適合學習我們課程的朋友在行動時用來調整自己的拖延問題。

第一種,恐懼失敗心理

很多拖延者擔心被他人評判,或者被自我評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發現,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還是做得不夠好,害怕達不到要求。他們的擔憂反映了一種恐懼失敗的心理。拖延是他們應付這種恐懼的一個心理策略。害怕失敗的人有一套他們自己的假設。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我的能力水平決定了我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價值——也就是說,我的能力越強,我的自我價值感越高;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個人價值。人們通過拖延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相信他們的能力要大於其表現,他們甚至還維護著這樣一種信念:他們的潛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過拖延,你永遠不會逼著自己去面對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裡。有些人寧願承受拖延所帶來的痛苦後果,也不願意承受努力之後卻沒有如願以償所帶來的羞辱。

第二種,恐懼成功心理

有些人擔心成功需要付出太多,遠遠超出了他們所能承受的程度。因為致力於成功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努力和專註,有些人認為他們達不到那樣的要求,還是站在原地會比較安全。通過拖延的方式,拖延者顯得對競爭毫無興趣,對勝利的回報也頗為冷淡。害怕成功的人,擔憂人們會加大對他的期待,這是他們的焦慮所在。

這兩個心理的背後是這些朋友非常在意別人的評論,自我的認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缺乏自己的主見,所以就有各種擔憂以至於通過拖延這種方式來讓自己待在安全的舒適區,不敢突破自己的能力界限。

而人要真正改變自己,過上你期望的精彩生活,或是過上你羨慕的別人的生活,就需要不停的突破舒適區與挑戰自己的極限。我們的自我提升成長過程,就像下面示意圖,你只有不斷的拓展舒適區的邊界,將挑戰區轉化為舒適區,縮小冒險區,才能無限的去接近我們想要過上的理想的精彩生活。

怎麼突破舒適區呢?就是先鼓起勇氣,用積極的心態勇於挑戰自己不敢做的事、暫時還沒做過的事情。一旦你每次做成功你之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你的大腦會向負責決策的區域發送「獎賞」信號,這會促進人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這被稱作「獎賞效應」。每次收到獎賞,你的大腦就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是產生快樂的源泉,一旦充滿快樂就有助於你堅持做一件事情。大家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大腦的獎賞效應讓自己不用再「痛苦「的應付,而是」快樂「的堅持。

另外,我再從其他層面來告訴大家突破舒適區方法,這個方法同時也是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具體提高一項能力或一門知識,光看光聽是不夠的,遠在明朝的王陽明早已提出「知行合一」,這說的就是我們從小到大就學過的理論與實踐要相結合。

美國學術界在1946年一項研究顯示了不同學習方式的效益,準確的說,是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當時美國教育學家埃德加 · 戴爾(Engar Dale)研究出的「學習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學習金字塔」表明,閱讀和聽講是最不效率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實幹(教授、實踐、討論)才是最有效的主動學習方式。而且這兩種學習方式之間知識的留存率差距極大。

雖然學習一門知識或技能不是以記憶多少為衡量標準,但總體來說,這個學習金字塔比較符合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的邏輯。結論就是你越主動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在日常行為上,你學到的東西就越有效,越能改變你的狀況。

最後,再提一點,我課程里提到的相應社交作業實踐,也剛好符合認知心理學裡的認知行為療法。

這裡引用百度百科的解釋

認知行為治療由A.T.Beck在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有結構、短程、認知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認知導致的心理問題。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認知問題上,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心理問題。認知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積和對事的見解等。認知行為治療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和心理障礙,如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拖延症等。

我的課程就是通過系統的講解指出你錯誤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並教授你扭轉的實際操作方法,然後通過大量的社交訓練來進一步讓你認知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是如何運行的,充分讓你體驗到主觀自信與客觀自信是如何在社交過程中相互作用並實現共同成長的過程,最終幫助你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更有自信、能量、魅力,社交能力強的你。我本人以及我教授的超過千人以上的學員都是通過這樣方式獲得提升的,我相信你也可以。

存在個別學員在嘗試努力一段時間後,但又未實際的付出足夠多的行動,就產生了一種逃避心理(即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與社會及他人發生矛盾及衝突時,不能自覺地解決矛盾、衝突,而躲避矛盾、衝突的心理現象 ),本來加入課程的時是非常認可我們的理念與教學,但經歷過失敗後不是先反省自己的行動是否足夠以及要改進的地方,而是開始懷疑人生,懷疑我們的教學內容有問題。要充分的給這樣的朋友解釋清楚問題,避免讓他鑽牛角尖認死理,糾正他的理解偏差,需有個深入系統的講解,於是就有了現在你們看到的這篇文章。

總結:

寫了這麼多,為方便記憶,特幫大家熬成3碗濃縮雞湯 ,哦,不,是3個關鍵點:

1,了解阻礙你行動改變自己的原因,與懶惰拖延的自己說再見!

2,當你開始突破舒適區,不斷遊離在其邊緣,才是精彩的新生活的真正開始。

3,改變自己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失敗挫折,它們不是絆腳石,而是你成功的基石。

今天的雞湯文熬制完畢,收工。

另外,我的電子書《天生好手》,為你詳解提高【自信】的方法。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yingrendao 】,回複數字『 1 』,即可下載。

http://weixin.qq.com/r/rUw3LxnEWEQnrV1M9x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些時候說什改變!改變!都是廢話 一個大男人 頂天立地 要有血氣 男人不是女人 受多少傷害都無所謂 心傷 皮肉苦 當別人肆無忌憚的踐踏和蹂躪摧殘自己 自己內心像似榨汁機在攪動心臟似的 啊!在流淚 發自心底的吶喊!然而 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都是自己的弱 就算不弱 那還不夠強啊!不要看什麼改變書籍 人生名言 人性弱點 改變 努力 拼搏 雜七雜八高端洗腦一時興起丸!看多了以後我們每個人都顯現的過於臃腫 身體也罷 心理也好 雖然是好書 但用到的卻不多 因為我們不夠聰慧 包括我個人 但不夠聰慧並不代表不夠聰明 因為我們需要逆向的思考進取改變 從而達到改變!但是我只想和你們說 改變究竟有多難 太難了!(但是我會堅持下去 而且是一定的 也就是百分之百會去完成這件困難的事)因為改變不僅僅只是要思想改變 還有身體素質改變 自控能力 等等等等 當然還有自我洗腦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你必須先給自己下洗腦程序 比如找一個漂亮超越人類似的女神 可以和神相比了幾乎 這是妄想嘛?是?又如何?會死?會去精神病院?好 程序下了一個 但找那麼美若天仙的女神怎麼可能找得到 看看腦海里高雅的女神 動漫里大家都喜歡的女神 但TM看看我啊!我很帥?我很牛逼?我是富二代就逆天?我有施瓦辛格的體魄?我有別人別人別人的逆天優點?千萬不要知足 因為你會被踐踏 被蹂躪 被唾棄 除非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 但這不可能 所以你應該抽出一個月的時間 去進修高強度的訓練改變 除非TM的安於現狀 那種苦 那種累 馬勒戈壁 只有自己才知道 體能訓練把身體素質搞起來 但空有一身肌肉有個卵用 接下來就是修心養性 而且要戒色 可以學一下佛教 這是方法 自己可以度娘佛教網 讀佛經學佛知識 靜心 飲食一定要清淡 最好全素 這時已經身心合一 這時候的意志已經變了 你已經是另外一個人 那種非凡的境界只有自己能體會 但請不要鬆懈 因為這樣你就不能體驗到活著的感覺了。



自己的情況跟題主有些像,本科畢業後進入一家國企,四線小城市,自己的收入在這座小城市已算很不錯。生活太差強人意,沒有聊得來的知己和自己喜歡的人 在異鄉時常感到孤獨。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自己是一個有野心 不貪圖安逸的人,可每天的工作就是一些瑣碎的事物 沒有任何挑戰,工作幾年也未學到有用的技能跟經驗,下午四點多下班 周末雙休。

很想逃離這樣的生活,唯一的辦法就是換工作;可惜既沒有名校文憑又沒有強大的人脈 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工作。出去創業沒資金 也沒好項目。不甘心在這裡耗盡自己的一生。

說一下我現在的做法,希望能幫助到題主:

1.找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堅持去做。

因為喜歡就很容易堅持。這樣不但鍛煉身體,打發時間,還結識了新朋友。

2.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有的人喜歡看書,我更傾向於一些像《對話》這樣的節目,裡面有很多政商屆的精英。可以學習他們的思維,聽取他們的觀念和思想,潛移默化中自己就會得到進步。將來不論做什麼都很有幫助。

3.學英語。

我是今年才感覺到英文的重要性,現在中國越來越國際化,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做到高端,一定會與國外打交道,所以英語將來應該成為計算機和開車一樣的必備技能。馬雲也是外語老師 正是他懂英文才有到美國的機會,看到互聯網行業的商機觸發他創業的激情。答主的英文底子太差 現在也從初級開始學習。

如果暫時沒有辦法改變環境,那就先改變自己,等自己足夠強的時候 環境也許會隨之發生改變。這些是我的個人感悟做法 希望能幫助到你


找到你自己產生價值的方式,那才是給你存在感的唯一路徑!

一直想著消費這個世界,自己就先被消耗空了。

所以找到你的天命,那個最讓你感覺生命是鮮活存在的事業。


其實你看任何一位體育生、

象棋高手就知道,

但凡能出大成績者,

門後必有高階教練指點。

什麼是職業選手?

某種技能上經過專業訓練的人,

不管是科學界,醫學界,象棋界,演藝界,

還是媽媽界,爸爸界,(很多人並沒有資格做媽媽)

還是你的職業。

做任何事,

你需要比別人走得好,

或需要比別人走得快,

你一定需要專業練習與指導。

我們現代由教育替代了我們的職業技能,

學校的教育無非是教禮義廉恥,

練的是物理化學,

練習沒法實際落地,

真正的職業技能無用,

在現代職場發揮不出來。

所以,你平庸,就像你是體育生,

你根本沒教練教你任何技能,

指點你,

所以,你需要額外,

找一位精通技能,看穿天道的人。

職業選手無論幹什麼,

都是職業的,不一樣。

為什麼公司的培訓不會讓你成為高手?

如果你問說公司提供的培訓?

那算了,據我所知,

一般做講師的,做老師的,

無非是職場混不下去了,

退居一步。

業務不熟練,

但是業務熟悉嘛,

好了,你就去做講師吧,

給小白講講課。

我還知道一些高手,

即使沒有正規拜師,

靠著自己十年摸索下來,

在業界也取得不錯的名氣與成就。

這種不得不說靠自己、人脈和際遇逼成,

即使十年下來,

不是職業的,差距還是容易看見的,

當然,有更多的,三流都混不上。

為什麼很多人三流都混不上?

很多人從業2-3年後,

就是一個人的瓶頸期,

因為你過了業務熟悉的階段,

你的薪資固定了,

你的技能不熟練,

沒有人教你新的東西,

你自己不學新的東西,

從此你的人生就荒廢一天是一天,

靠著賣資歷裝假老員工過生活。

你跟我說你有十年經驗?

我想是吃吃喝喝十年的經驗。

你跟我說你有十年經歷?

我想是拉拉撒撒拉十年上廁所拉不出來的經歷。

你可以在40歲前跳槽來跳槽去,

你看,這就是世間的常態,

你不努力跳一下,

怎麼知道絕望?

好了,

說到最後,

如果你甘心平庸,

那就,

讓苦逼的人繼續苦逼,

讓牛逼的人繼續牛逼。

轉自公眾號:裝逼營銷學


改變環境,比較困難,還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吧,,當你有足夠能量的時候,再去創造一個新的環境

就如現在馬雲。。改變電商的格局

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每天早上7點起床,,能否準時。。


我覺得不是人太孤獨,而是自己不願意對他人敞開心扉,這時候就自然沒辦法深交。其實這不是你的錯,或者是因為之前有很多次因為敞開心扉不愉快的經歷,人本能趨利避害,便再也不願意讓人走進自己的內心。或者我本來就平平無奇,如果讓人過分了解我了,他們還能夠像之前那樣對待自己嗎。只要表面上關係融洽,氣氛不錯,這其實就是你的要求。但怎麼還是有一點悲傷呢。

精神生活太貧瘠,我大膽猜測你的父母是從小對你管的比較多的那類人,你也算比較聽話,大部分都順著他們的意思,一路走來。一路上不停的妥協,走到最後,放你自由了,反而不知所措。因為怎麼都好,怎樣都行,失去了目標。其實你之前肯定是有喜歡的東西的,只是當時被無情的拒絕過吧。

沒有一份美好的愛情,這點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呢。畢竟帥哥美女面前總是不缺乏選擇。想要吸引異性,無非就是要滿足幾個條件:男的如果身材好帥氣,再稍微外向開朗點,其實是不缺妹子的,如果正好還有錢,表面上還會照顧人就更好了。女的如果精緻美麗,帶的出去,再溫柔體貼懂事外向一點的話,也不缺追的人。不過重點是一定要外向,否則就算條件不錯,要麼別人發現不了,要麼發現了也會給人難以親近之感。愛情啊,有時候我在想,當我毀容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沒有誰會陪著的。畢竟,誰都喜歡美好,厭惡醜陋。

我想做的事很多很多。

想要將年輕的時候,全部記錄下來,所以想去學攝影。

想看動漫脫離字幕,所以去學日語。

去打乒乓球比賽,看見高手的時候,就在琢磨要不去省隊市隊練一兩個月。

想學畫畫,羨慕那些能畫出小姐姐小哥哥的人。

想變成做飯很棒的人,所以畢業後在學做飯。考個麵包啊,小點心,做個飲料感覺很不錯。

那麼你有感興趣的嗎。


我建議你把自己的娛樂方式暫停一段時間


看了一下 許多人還真比你強不到哪去 活的不好不壞 大多數人也如此 改變自己的第一兆頭 不是快樂 幸福 輕鬆 而是痛苦 大概就是開始一件自己不熟悉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感到頭疼的感覺 乃至還有環境里別人的嘲笑不解 有這種感覺 應該感到慶幸 第二部就是在痛苦中找到頭緒 這個痛苦沒了迎來下一個痛苦 當你所有問題都找到了頭緒這方面你也就改變了自己 我們看到別人一副贏家的嘴臉 卻沒看見人家如何掙扎到這裡的


新的階段總會遇到新的朋友哪,不知道是否喜歡讀書,我覺得無論名著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各種小說雜誌&<自己喜歡就好&>,總會不經意間提升自己的氣質和修養^_^^_^^_^


臉怎麼樣?上個圖吧。

臉不好的話,那麼就健身吧。

五官正皮膚差,就吃好點,保養一下吧。

發生這一切,一般來說就是

窮丑挫。

所以,就目前來說,最好改的就是丑了。

挫呢,記得多和45歲以上的叔叔阿姨交流,可以讓你學到很多,升華自己。

窮,我就沒辦法扯淡了。


推薦閱讀:

泡知乎達到一定時間後會不會成為博學多才的人?
如何知道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被周圍的人孤立,怎麼辦?
一個人徹底改變自己有多難?需要多大的勇氣?

TAG:心理學 | 生活經歷 | 勵志 | 成長的煩惱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