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堅持下來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利用什麼時間見縫插針的學習,比如堅持每天一定要看什麼網站瀏覽知識或者讀幾頁書。只是陳述個人習慣,並不一定代表成功經驗的推薦。
因為每天都要上網看各種英文網頁,英文字幕電影,等等,遇到的每一個生詞都會查以及放入 Evernote 的「Daily New Words」筆記本里。不懶的話會加入當時遇到這個生詞時的例句。這樣回過頭查看時記得更深。生活中遇到的生詞也是如此,當時看到立即把單詞本身記錄進 Evernote 手機版。回到家再編輯。複習周期是一個禮拜一次。
方法的好處是:- 以「天」為單位,每天遇見的生詞最多也就10個,一周複習其實也複習不了多少。量很輕。
- 因為是「情景記憶」,很容易記住。
- Evernote 多平台支持,後期編輯非常方便。
p.s. 不是我的原創,借鑒來後有所改進以更適合自己。
不帶手機去自習。
1. 隨身背本書,早晚地鐵上讀。當然如果有神器kindle的話更好。說更好是因為kindle更輕,而且方便做書摘和記若干字的閱讀筆記;不足是網上書店裡非技術類書籍多,技術類書籍太少。2. 中午午飯後讀Google Reader中訂閱的RSS:外刊IT評論:外刊IT評論網王垠的博客:當然我在扯淡王垠_新浪博客(中文,已關閉,大部分文章已刪除,但仍保留部分)http://yinwang0.wordpress.com/(英文)鄒欣的博客:SoftwareTeacher
阮一峰的網路日誌:阮一峰的網路日誌
Cool Shell:酷殼 – CoolShell.cnhttp://Apple4.us:Apple4us騰訊CDC:騰訊CDC劉未鵬的博客:劉未鵬 | Mind Hacks3. 公車上因為不穩定,一般只看微博和知乎。偶爾看若干比較長的技術文檔。推薦使用Pocket。Pocket (Formerly Read It Later)基本上每天都會寫總結
幾乎每拿到一本書都會看前言和序,呵呵,這算嗎?
1.每天一張小紙條寫今日計劃,堅持了16年,繼續中(現在改為onenote記錄了);2.每天閱讀書籍;
3.每天RSS閱讀,保持與世界同步;
4.用onenote做PKM;5.天天上知乎回答問題;6.每天看英語新聞;每天晚上睡覺前會看一小段時間的書,有睡意的就睡覺。
1.記筆記,經常複習。
我可以列出很多記筆記的大學者,康有為、錢鍾書、陳寅恪、章太炎等等。這至少可以證明,做筆記有可能幫助你達到一個極高的水準(記了不看的別怪在筆記頭上)。而全靠腦子的方法是未經驗證的,至少沒有大師級別的人說,他就是不記筆記的。不記筆記很可能讓人成為一個「沙漏型」的學習者,就算你記憶力再好,也會遺忘,而有了筆記,你通過複習就永遠忘不掉了。我覺得沒有必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試驗品,去嘗試不可靠的方法,如果非要試一試,也該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一下,哪個更好,至少我還沒看見全靠腦子更好的證據。
有人可能會覺得,現在網路有這麼多知識,第一,幹嘛還要記筆記呢?第二,幹嘛還要記住呢?
先看第二個問題,是否要記住一些東西。記住東西的重要性之一在於,這樣可以大大加快思維速度,用演算法的話來說是用空間節省時間,如果什麼東西都不記,那就是嬰兒,他是沒有思維能力的,一個文學家,理論上也可以找到所有的數學知識,但他和數學家同時去做一道數學難題的話,多半是完敗,也許給他半年都做不出來,原因就在於有效記憶的數量不在一個層級,就沒有相應的思維能力。有人會覺得記得多了,就不能保證質量,「一鳥在手,勝於兩鳥在林」,這只不過是一種假設,沒有根據。對記憶來說,質量和數量是同樣重要的,也是可以同時做到的,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非常博學的人,他們是「二鳥在手,勝於一鳥在手」。網路的知識是大家都可以搜索的,在此前提下,衡量一個人的主要標準恐怕還是他腦子裡有多少東西,是否掌握得很可靠,你去面試的時候不會跟面試官說,「等等,讓我搜一下」吧?你給人編寫一支程序的時候,總不能說,「等等,我先去學半年」吧?我的結論是,還是要多記,有選擇地記,並且記牢點,因為很多問題你只能靠記憶來解決,用搜索可能半年都解決不了。
然後第二個問題就容易解決了。既然多記和記牢是重要的,那麼記筆記就是重要的,它可以幫助記憶,它不會是一種浪費,除非你從來不回去看。筆記可以讓你記住更多,記得更牢,方便複習,這就是筆記的意義。
2.聽筆記。
把筆記用 TTS 轉成音頻,反覆聽,不需要費什麼力氣,只要聽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你可以記住大量的東西。列讀書任務單,慢慢培養讀書習慣,還有思考和寫作的習慣,寫作是對讀書內容的內化過程
看了上邊的 覺得好慚愧 好學又有毅力的人這麼這麼多!唉 打起精神來學習啊騷年!我的話 :每天早晨上廁所的時候前一天的晚報起床後上班前學習 最近在準備考試 就看專業書 不考試的時候就學韓語 每天要看紙質書做筆記睡前看kindle 一個小時左右
補充一點,大家往往太重視視覺學習,而忽略了聽覺。
用好 mp3,大量的 podcast,有聲書,公開課,演講,戲劇……
現有的手機什麼的很方便。可以同步伴你度過大量的非專註集中學習時間。解放你的眼睛,填補你的大腦。就談一個吧。
格非講過這樣一段話:「每次我寫小說,都是寫到文思翻湧時停筆。這樣一來,續寫時也是高興的,沒有壓力。而如果寫不下去時不寫了,再要提筆就困難了,甚至遲遲不願意再動筆。」(非原話)
這個小故事一直留在我心裡。它讓我有了一個習慣:每當讀完一本書時,都會立即翻開另一本,讀個十幾頁或者僅僅是序言。
這麼做的好處呢,是給我一種暗示:還有書沒讀完呢。那樣我就會常常惦記著,找時間把它讀完。然後又是新的一本,往複下去。
讀一本書,最難堅持的就是開頭。一旦翻開了,真正愛書的人是不會輕易捨棄的。(這一說,對我自己是很管用的。就從我還回圖書館的書來看,要麼完全沒看,要麼看完了,基本沒有看到一半的。)
若你覺得這個方法有效,那我很高興我與你分享了。1、從上中學開始,隨身攜帶一個小本,每當突然有靈感的時候(新奇的想法、突然的感悟、一件很值得記下來的事或者一個很重要的新發現等),及時記下來,晚上回家再把它系統詳細寫到筆記本里,十多年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對我非常重要的好習慣。現在都用手機記了,不再用小本子記了。
我在堅持培養自己以下幾個習慣:1. 每天工作前聽當天的主流英文媒體的audio news,記錄重點,一來了解時事,二來學習表達。2. 每天列下當天的to do list。這個習慣我曾經堅持了3年,可惜大學有段時間墮落了,結果就沒堅持下去。這個方法對我來說是非常實用的:由於工作的自由性,我需要有個reminder告訴自己今天得怎麼過,必須要做完什麼東西,而不至於刷微博或知乎刷一天,結果啥正事都沒做成。3. 每天閱讀英文文章,至少1篇。4. 我有摘抄的習慣,抄辭彙或者表達,中英文都有。有的是刷網頁或看書時候看到的,有的是做聽力或閱讀的時候看到的。由於打算考研,所以打算二外也按這個方法進行,培養語感。5. 堅持聽音樂,風格屬歐美流行,從中學聽到現在,口味較保守,不喜歡電子樂和舞曲。以前看《肖申克的救贖》時被「費加羅的婚禮」驚艷,一直摸索著古典音樂,至今仍未入門。6. 每天泡一壺茶。偏好家鄉清涼山綠茶,非常refreshing,感覺少了它一天生活工作就沒法開展。咖啡也愛喝,但不合體質,喝了愛冒痘,所以偶爾滿足一下口腹之慾。喝太多綠茶導致體質偏寒,夏天都會腳寒,來M時候不能喝可總是忍不住。這不是個好習慣,但不會戒掉。7. 腐女一枚,年代久遠,愛好BL小說。每個月總有那麼一兩天沉浸在BL小說里, which is not healthy, I know.
1.每天讀書(紙質版的);
2.每天寫幾句話(包括在手機的備忘錄上寫些雜七雜八的);
3.看到優美的英文句子抄寫在本子上(真的是用筆抄寫的);
4.看電視的大部分時間是看紀錄片(可以算學習習慣嗎);
5.逐漸愛上知乎~(必須的)
1、每日瀏覽GoogleReader上的訂閱,內容和大家推薦的差不多;2、每日刷微博,微博的信息量和有效性已經超越了RSS3、每日上知乎、V2EX等網站,收穫比較大
像神經病一樣向別人灌輸自己剛學到的知識,講到別人懂!
evernote里有個表格,橫軸:每天把時間分為早午晚,縱軸是日期,把自己干過的事情寫下來,即將要乾的事情羅列到那一天的早/午/晚那一欄,提醒自己。
記錄每天幹什麼就不會覺得自己虛度光陰了
不喜歡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或提前或落後)
每天睡覺之前看一集TED,已經看了一百多集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