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哪些社會現象值得心理學學者特別關注?

本題已收錄知乎圓桌 ? 2016 年度盤點,歡迎大家一起回首這一年讓人印象深刻的熱門事件和人物,聊聊所處行業發生了怎樣的變遷,也一同分享自己的變化與成長。


謝 @劉柯 邀請。在我關注的社會事件中,值得深入探討的大概有這兩件:

1. 川普當選,英國脫歐,民調為何總犯錯?

如果要評選本年度十大黑天鵝事件,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一定榜上有名。不僅僅是它們超出了「正常的邏輯」,而且在發生之前,各種各樣的民意調查都沒能預測到這一結果。

為什麼民調似乎在反映民意,卻與真正的民意漸行漸遠?

民意調查不可能覆蓋所有民眾,因此必須選擇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群體開展調查。在統計學意義上,全體民眾就是總體,被調查的這部分人就是樣本。從群眾中選擇調查誰,這一過程就是抽樣。顯然地,民意調查就是在抽樣的過程中栽了跟頭。

以美國大選為例。從1948到2012,民調一直能成功預測誰將入主白宮,但翻船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在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前,《文學文摘》雜誌的工作人員做了一次民意測驗。調查蘭頓(時任堪薩斯州州長)和羅斯福(時任總統)中誰將當選下一屆總統。調查者通過電話簿和車輛登記簿上的名單寄出1000萬份郵寄問卷,最後回收大約240萬份。通過分析收回的調查表,顯示蘭頓非常受歡迎,於是此雜誌預測蘭頓將在選舉中獲勝,而實際選舉結果正好相反。

240萬份的大數據為什麼代表不了民意?問題就出在抽樣方法上。工作人員為了省事,採取了方便抽樣的方法,這至少存在3個問題:

  1. 這1000萬份問卷是通過電話簿和車輛登記簿上的名單寄出的,而在1936年,電話和汽車只有少數富人擁有,因此問卷很難反映勞苦大眾的聲音;

  2. 有多達760萬份問卷被遺漏了,回收的數據不到三成,這樣的數據真的有可信度嗎?

  3. 收回的240萬份問卷,都是「自願回復」的。會不會是因為蘭頓的執政理念有利於自己,他們才這麼積極?

同時期的蓋洛普公司由於採用了更加準確的分層抽樣,民調的準確度顯著提升,用了僅僅5萬份問卷就準確地預測了大選結果。之後數十年也一直如此。

蓋洛普公司的面訪員被給定一定數量的受訪者,其中如住所、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種族、兵役狀態、是否屬於工會等,各類都有一定配額,與《文學文摘》所使用的方法相比,配額抽樣已經有將樣本選擇的偏誤控制住了,預測的品質自然會比較好。

這一套值得信賴的民調體系良好地運轉了60多年,為什麼今年它又失靈了呢?事後的復盤認為,問題可能還是出在抽樣方法上。大選民調的主要手段是電話調查,這在2000年前後的美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那時的固話裝機率在90%以上,通過電話可以聯繫到幾乎所有美國人;但是2013年的調查顯示,已經有高達40%的家庭不再使用固定電話了,這部分人就很難被調查到。

也就是說,分層抽樣的依據,也是要因時而變的。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論認為,大多數個人會力圖避免由於單獨持有某些態度和信念而產生的孤立。因此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這次大選中,希拉里聲勢浩大,擁躉甚眾。當周圍的人都在支持希拉里,哪怕是川普的支持者,要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也需要很大的勇氣。然而到了選票說話的時候,沉默的大多數就都站了出來。

2. 《羅一笑,你給我站住》背後的社會傳播問題

11月底,《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在轉發時有的人還會配上了這樣一段話:

緊接著,劇情出現了反轉的跡象。先是上圖中提到的「機構」其實是做新媒體廣告的,然後又發現羅爾名下有幾套房;之後的消息更是說羅爾拋棄前妻,新房剛剛裝修好就帶女兒入住,這才導致她得了白血病……

復盤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我覺得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1. 這篇文章為什麼傳播地如此迅速?
  2. 羅爾被起底後,為什麼迅速流出各種傳言?

看完《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篇文章,你的印象是什麼?

——孩子重病,每天需要大量醫藥費,爸爸心急如焚。醫院在哪,孩子現在是什麼情況,哪怕和醫生打交道的細節,文章裡面統統沒有提及。看起來好像沒有實打實的證據,是真是假都不知道,為何依舊轉發如潮?

心理學家理查德 · 佩蒂和約翰 · 卡西普奧認為,人們在被說服時存在著兩種基本的路徑——中心路徑邊緣路徑。其中,中心路徑是指在對問題進行系統思考的基礎上作出決定,而邊緣路徑是指依據簡單的、不太相關的線索作出決定。《羅》文中羅父的悲痛、憂慮與堅強,通過邊緣路徑說服了我們,即使沒有實際的證據,我們也傾向於相信他。而「轉發捐一元」的方式讓我們認為動動手指就能送出實際的幫助,這就屬於中心路徑。兩種方式的結合讓它爆火。

仔細想想,《致賤人》、《致low逼》不也是這種套路嗎。

而對羅爾的質疑,爆料越來越猛:

在此並不討論這些爆料的真假,只是想說一個現象:每當負面新聞傳出,總會有一些小道消息迅速流傳。

奧爾波特在他所著的《謠言心理學》中認為,謠言可以概括為「一種完全的主觀情感的投射」,其強度=謠言的重要性*謠言的含糊性。負面新聞發生之後,人們的主觀情感自然也是負面的,此時一些消息圍繞「小三上位」、「裝修致病」簡單地說幾句,就容易使人相信,並擴散開來。

(此處僅作為示例說明,不討論爆料的真假。)

不管大人做錯了什麼,孩子總是無辜的。祝羅一笑小朋友早日康復。

看到新聞,羅一笑去世了。願天堂里沒有病痛……

---

延伸閱讀:2016年我寫的幾個社會事件相關的回答。

  • 還記得微博爆紅的小測試嗎?

怎麼看待「我今天吃藥的時候看到一個新聞」這個小測試?

  • 在試圖把柳岩扔下水的瞬間,包貝爾在想什麼?

如何評價包貝爾婚禮上鬧伴娘即試圖把柳岩扔到水裡的行為?

  • 「98分小孩」為何慘遭打臉?

如何評價 2016 年全國一卷高考漫畫作文題(耳光與親吻)?

  • 里約奧運女子三米板決賽賽後,中國跳水運動員秦凱向剛剛獲得銀牌的何姿求婚:

為什麼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無差別地理解「愛情」,並為之感動?

  • 王健林與他的「小目標」:

如何評價王健林「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刷爆朋友圈?


謝邀。

幾個我覺得比較有價值有意思的吧:

1、二孩政策開放。對家裡第一個孩子的心理建設、對高齡產婦的心理健康關懷、重男輕女思想對丈夫公婆關於二胎性別的影響因素、職場對未婚未育單胎女性就業歧視……

2、人口流動。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不僅指農村到城市,也包括城市到國外)、流動兒童流動家長的心理健康和適應發展、在華歪果仁心理健康和適應發展……

3、文化衝突。代際差異、地區差異(包括城鄉差異)、海歸重適應,不僅關注如何解決問題,更需要關注如何預防。

4、教育。道德發展(尤其是誠信)、校園霸凌(希望研究重點是霸凌者旁觀者老師家長,而不是受害者)、如何消除/縮小刻板印象帶來的差異、同伴交往(如何正確引導早戀、培養健康人際交往模式)、全面發展/素質發展controlling for教育資源、自我概念建設(self identity)……

5、……不想想了。想到了再補充~


沒邀自答(⊙_⊙)

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關注點……

1)保護兒童:曾經聯合國搞戒煙運動,近年在搞保護兒童嘛。

新出《家暴法》。虐待要如何介入?!

一直存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留守兒童。

2)女權運動:代表性的是和碩酒店事件。

3)「何不食肉糜?」:差異(比如貧富差距)、少數派和階層。

4)二胎。樓上都說要怎麼對第一胎進行思想教育,我覺得很怪。生孩子說到底是夫妻間的事。我覺得首先,夫妻倆需要思考自己為啥要生二胎。嗯,探討下二胎對家庭結構的影響……感覺特別具有中國特色……

5)對成人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包括性犯罪、網路犯罪、校園暴力)以及司法體制、治療體系的改進?

6)媒體的社會責任。是這樣的,我媽總是給我發各種養生的,我很囧我不信跟我死黨一提,她就把自己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圈子裡大家分享的東西截圖給我看,我一看原來我媽真不孤單……

最近日本爆出個醜聞,某專門做健康與醫療的網站上發布的信息居然都是未經專家團隊審核的,裡面有些信息不實且誤導大眾、耽誤治療。這網站現在已經被關啦。我就覺得,百度(給錢就跪舔關鍵詞搜出來的東西亂七八糟)能給多少「真正的信息」

7)連接上條:這種全民(其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全」)關注養生的其實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同是為了健康,中國人不是關注「醫療」,而是選擇關注「養生」,不覺得很有意思嗎?

比如那種感冒就要喝水,早上喝這個水好喝那個水不好,幾乎誰都能說幾句「養生準則」,還有復旦大的那個年輕老師的癌症早死的不能熬夜不能太拼說一下子泛濫之類的(雖然不是2016年),電視里播的養生節目……

「養生」到底對大家意味著什麼?

8)又給我想到一條:

這個可能是日本特色。

我常逛日本的書店。可能是日本老齡化比較嚴重吧,新書、文庫這種可隨身攜帶的流通性比較大的書籍(超喜歡這種,很方便攜帶,還可以配書殼,不讓人看到自己在看啥書,萌萌噠)有很多關於「死」的書,比如「50歳からの死に方」(直譯:50歲開始的死法),還有可多教人怎麼死的(其實教人思考「生」),感覺挺有意思的。

可能國內也有很多這樣的書吧!我好幾年沒回去逛過了。印象新華書店都是參考書……那時年輕……

………回頭想到了我再添。


@劉柯的問題,總是能抓住要點。

基於我在國外大學的經驗和我自己所關注的研究領域,提一下我的看法,不一定很準確,各位看官自己斟酌。

1. 自從川普開始競選時起,美國學界和社會對他的人格問題就異常關注,大多討論的是他表現出的極端自戀的人格特徵。

隨著他成功當選,白人至上主義是很多人擔心的社會問題,坊間也出現了不少這樣的惡劣事件。很多人關心的是,他當選這件事所傳播的觀念和形象,對社會和青少年造成的影響。

預計社會心理學家有的忙了。自戀、歧視、恐怖主義等應該還會備受重視。

2. 中國的留守兒童現象,應該是世界範圍內獨有的了。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關注,留守事件對他們學業和個體發展的影響,如何建立有效社會支持體系對他們進行各種幫助和支持等,無論對中國社會還是對世界發展心理學都會是很有貢獻的研究。

3.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社交媒體的成癮性使用,發展心理學應該會關注這一代的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和問題。在工作場合,組織行為學領域需要關心,便捷溝通的同時,這種干擾性行為對組織績效的影響。

4. 在心理諮詢領域,關注的問題會很多。隨著整體對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重視程度提升,如何預防和應對抑鬱焦慮以及社交行為障礙等等,都會是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此外,和醫學以及神經科學等的交叉跨學科研究,也會越來越受重視。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我關注社會上一些與國人心理健康有關的問題,比如:災難帶來的心理創傷、家庭環境與兒童性格發展的關係,文化帶來的一些特有心理問題或現象,群體事件的中長期影響,類似的大事件給某些個體心理(包括兒童心理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我也關注一些容易有心理健康問題的群體,比如:留守兒童、HIV群體、單親家庭的教育、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特殊群體與個體的心理。2016年,作為臨床心理學家,我關註:追蹤留守兒童的性格發展、學校的同輩欺凌事件、霧霾對心理的影響、怒路症、以及美國總統的性格特點,也留意思考一些名人的出軌事件。。。。。


由於兼職在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工作的原因,我今年比較關注「空心病」這個熱詞。這個詞讓我想到兩個概念:

第一個是抑鬱障礙,即當一個人陷入抑鬱的時候,感到沒有意義,沒有興趣,情緒低落,感覺內心是空的。第二個讓我聯想到的是迷茫的青春期。青春期結束的標誌是在社會上有穩定經濟來源和比較確定的身份,按照這個標準大學生還處於青春晚期。很多人在大學時代都有過類似的迷茫階段,詢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關注哲學等等。

我想,關於第二點,人生意義這件事情,時不時拿出來想想都很正常。不可因為「空心病」現象過分擔心,打擾了年輕人的思考。而第一點則需要更多的關注。曾經有一位記者採訪我,她問我大學可以為學生做點什麼,我當時的回答是,結果在大學但原因在早年,如果真的想做點什麼,可以考慮從重視母嬰關係開始。記者當時的反應有些意外,她預期的是減少課業等等有實操性的建議,但很遺憾,真的不是這樣。說到這裡作為諮詢師不免感到無力,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個體,但心理治療的產能很低,有時候一對一工作磕磕絆絆幾年才能煥發一個生命本來的光彩。

祝願每一個嬰兒都在媽媽的懷抱中,在媽媽的眼睛裡看到自己。


謝邀。作為一個剛從德國回來的留學生。我就從德國和中國兩方面來說吧:

1)在德國今年最熱的話題就是難民問題,難民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犯罪。在德國今年的搶錢,性侵達到了一個新高。留德女學生李洋的案件給很多留德學生敲響了安全警鐘。很多留學生也選擇了儘快完成學業回國發展。

2)在中國我回來關注最多的是環境問題。環境包括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首先空氣污染,食品污染,家用物品的污染帶來的恐慌感和危機感是最強烈的。再次就是信任危機。在高壓下的人民的人民價值觀普遍狹隘,將有錢做為成功的標誌,大部分行業的目的就是不擇手段的掙錢,例如莆田事件,奶粉事件。這一系列帶來的後果就是「信任危機」。最後一點我還想說的就是抑鬱問題。「空巢老人」,「空巢青年」,「蝸居」等流行名詞也代表了社會幾個主要群體的現狀。親密關係的缺失也導致了一系列心理問題。抑鬱症患者也急劇增加。當然引起抑鬱的因素有很多種。這裡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看看上面點贊的回答,請你們注意啊,是2016年,什麼教育問題啊、污染問題啊,根本就不是2016年才有的,好不好?

--------------------------------------------------------------------------------------------------------------------------------------

我們身邊有很多有意思的社會現象,確實背後隱藏著身後的社會心理學原理。

1,我們在網路上不止一次看到一個現象,劇情不斷地出現翻轉。比如說曾經轟動全國的程度女司機被男司機毆打事件,女司機發視頻說自己被男司機逼停並被後者毆打,事件一爆出,大家都在譴責男司機,但是最後男司機把真相爆出,輿論翻轉,最終女司機被人肉出各種違反交通規則的經歷,輿論更加指責女司機的行為。與此類似的還有安徽淮南的大學生撞到老人事件,最近發生的羅一笑事件、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

2,名人八卦事件。近期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王寶強離婚案件,從王寶強發聲明,到網路發酵,再到馬蓉發聲明,短短時間內,新浪微博的關注度超過幾億次,目前已經達到118.7億次閱讀量。名人的婚姻問題,總是那麼吸引眼球,甚至引發了朋友間因為看熱鬧而大打出手的案件。

3,網路行為與現實行為的脫節。互聯網是一個傳播力很強的媒介,也是一個虛擬世界,前面所舉的案例,都是在互聯網時代為大眾所周知,並且引發廣泛討論。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並不熱衷於面對面地討論這些事情,或者發表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而多數人都成了鍵盤俠,在網路世界肆意口誅筆伐,充當道德審判官。在互聯網時代,人們並不像以往那樣願意直面並解決問題,甚至連坐下來面對面說話都不願意,即便最簡單的溝通行為都依賴於網路。最令人深思的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說話,有事情通過發微信或者QQ與父母交談。

4,網路直播突然興起。至今我也不清楚為何那麼多人願意去看各種直播,甚至去花巨資打賞主播。網路時代,誰都把信息傳遞很遠,很多原來傳統的職業或者行為已經大眾化,不再需要嚴苛的條件就可以實現。

總之,藉助於網路的種種事件或新興現象,非常值得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工作者去挖掘背後的原因。


Trump當選以後,由於perceived social norm的改變,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blatant discrimination,這個從一方面能夠體現在以前P.C.的環境下隱藏著的是prejudice和subtle discrimination。另外,做pre-Trump和post-Trump相關文獻的meta analysis應該會得出很有趣的結論。

PS:注意是perceived social norm,沒有讓Trump背鍋的意思,而且這個是事實,Tr粉不要高潮。


蟹葯!作為一個尚未入門的心理學小白,我根據一些觀察和學習來誠惶誠恐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代際撫養的問題。目前社會中女性的地位蹭蹭上升,越來越少的女性願意留在家裡做一名家庭主婦。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撫養大任落到了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上。這種代際撫養的利弊在哪?是值得研究的。

2.高功能自閉症兒童。據了解,這些兒童在某些名牌小學中佔據了較大的比例。孩子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高要求,而忽略心理方面以及人際方面。

3.說個最近很火的校園欺凌現象。這個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接下來就會是對學校、家庭以及個體的干預方案的研究與開發。

(其他的等想到了再補充)


1.青少年太浮躁 我在學校做心理老師,我這兩年發現在高中生身上的單純越來越少,他們現在就開始浮躁物質,價值觀導向就是物質上有錢拼爹才是硬道理,而忽略了這一階段是唯一可以靠努力獲得尊重獲得成功的階段,也忽略了精神層面的空白。所以我認為青少年的價值觀導向問題是現在社會的重點。

2.網路暴力 網路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但是今年頻頻有網路暴力中傷人的情況發生,最嚴重的如喬任梁。有的人平時文明禮貌,化身鍵盤俠時口無遮攔,這種心理也值得我們深思。

3.二胎開放老大的心理 生了二胎後老大心理肯定產生巨大的變化,家長如何引導老大的想法很重要。生了二胎後,我們應該將更多的關注放在老大身上,讓老大做二胎的榜樣,培養二人之間情感。


國際形式(特別是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社會階層產生的國內外的內群體外群體問題,網路媒體帶來的群體性情緒感染等,校園暴力,同時,人工智慧也是核心問題之一。這一年並不安寧


課餘時間隨意說說。

1.群眾的愛國情感和行為。比如南海仲裁案後,台灣島民進黨上台,里約奧運會,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等一系列事件引發的國民愛國行為和愛國情感,在網路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2.社會轉型變遷中不同群體的心理變化。當前改革持續深化,社會不斷發生變化,每天都在創造奇蹟,而我們正處於奇蹟中。比如國家各種大型設施的建設等。這個過程中不同群體的心理都在發生不同的變化,可做相關的研究!


作為一名心理學理論門外漢但日常中又喜歡分析他人心理的普通人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1、輿論營銷。很多熱點問題都是從網路輿論發酵的,學生因電信詐騙自殺引出的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某女士虎園下車引發的口水戰、王寶強離婚案、頻繁被po上網的校園暴力事件,許多網友各抒己見在各大網站發表看法無可厚非。政府感到輿論壓力才會重視,但是在眾多評論中實際有一部分人並非出於抒發個人見解,而是出於個人利益,主要是:在熱點問題打產品廣告蹭熱度、假冒事件當事人求關注的、發布一些非主流言論讓其他人噴口水以求上熱門的、某些境外機構僱傭水軍抹黑黨和政府的等等。相信各大企業目前都在輿論營銷下大功夫,消費者要擦亮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2、消費善意。最近的「羅一笑」事件揭露了一個問題,即許多受捐對象在有能力承擔醫療費用的情況下通過大眾泛濫的愛心進行收益的問題,合法性暫且不談,實際上輕鬆籌上的類似案例很多,許多患者家屬不願意將個人財產用於治療費用,誇大病情虛報抬高治療費用,甚至挪用已募集到的善款,讓捐助者心寒。實際上這種善款籌集的大多數捐助人一般經濟上來說不寬裕的,這個現象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心理學現象,小白就不分析了。

3、草根娛樂。各個直播平台目前風生水起,隨便進一個都有成千上萬的網紅等著你打賞,好像人人都是明星一樣。小學生直播化妝、直播自殘、直播走光等等毀三觀的事件層出不窮,播放量等於收入,所以主播們想盡辦法吸引眼球。曾經在某手機直播平台點了幾個網紅臉進去,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內容,只是一直在重複著「發紅包進微信群」、「微信群有福利」等等,明眼人一看就懂了,實際上還是個約炮平台。近期有新聞報道「某小學生用家裡所有積蓄打賞主播,父親責怪上直播平台和主播害了自己的孩子」,許多網友抨擊這名父親推脫教育責任,實際上我認為直播平台和主播的責任很大,畢竟營造一個三觀正、善惡分明的教育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心理學和每個人,每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有聯繫。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國人對心理學的認識。

作為心理學從業者,在每一個第一次知道我做心理學的朋友眼中,我就是一朵奇葩,怎麼會做心理學?那不是每天要和各種「精神病」打交道?以後自己會不會「瘋」?是不是和我相處都要防範三分,會被看透?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往往發展在後來,都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向我打聽心理學能做什麼,或者誰誰又發生了什麼事,心情煩躁鬱悶怎麼辦等等!瞬間你就感到自己從一個有些不屑的小丑變成了神秘的大師。一切皆源於大家對心理學的不了解。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國人的精神領域還有待提高!

2、年輕父母

其實是不是要用年輕二字我也躊躇了小久,孩子若在青春期,父母大概也多在70後。但是如果不標註年輕,又顯得範圍太廣。關於父母的問題,更多在於親子關係,以及孩子的教育。作為一個85後,從小便在各種和母親的辯證討論(其實就是又吵又鬧)中長大,對於母親的權威感的厭惡一度讓我逃避家庭。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她的成長軌跡也註定了她的教育,親子會出現諸多問題,導致我在青春期的時候叛逆的不像話!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也隨之變化,但我們有些家長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和孩子越走越遠,也讓孩子錯過了許多全面發展的機會。不了解孩子心理的成長軌跡,也就逐漸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望子成龍,不是你望孩子就能成龍成鳳,而是引導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做好自己的選擇,成為自己心中的龍鳳。當然,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親子類的工作坊,如果父母自己能了解心理學,就會對親子有更好的判斷力,才不會在嚮往的學習中,失去了方向。

3、親密關係

越來越多的人都希望通過心理學解決自己的親密關係,遺憾的是,每一個走進心理諮詢室的來訪者,只為尋求一份答案,急功近利的想要解決眼下的問題,而不願意花時間了解自己,了解彼此。就好像我們炒一個菜,炒糊了,我只想將就這個糊的菜再搗弄搗弄,將就吃或者不吃就行,而沒有想過這個炒菜的人出了什麼問題!急,是現代人的通病,而心理學是一個慢熱的事兒,是一個需要精心感受的力量。聽的再多都不如自己拿來試一試,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


1. 人的注意力被互聯網各種平台肢解蠶食,導致焦慮,浮躁,強迫症等現象越來越普遍;

2. 自媒體時代的好處是每個人都有傳播信息的自由,壞處是謠言無處不在。反推下,之前的非自媒體時代誰來審核一條信息是否是謠言?這樣是否會導致出現合法的謠言?

3. 某些新聞熱點真的是關乎每個人和社會整體的福祉么?還是僅僅娛樂大眾而已?

4. 一線教育的人混日子,有教育能力的人忙賺錢。

5. 生態環境在惡化,眾人爭當睜眼瞎。推薦《漫長的夏天》,有具體數據為證。


1.明星的結婚,離婚,生小孩,特別容易上頭條~ 關於婚戀的消息特別容易引發公眾號的分析。

2.消費主義盛行,忽悠女生買買買,**會呼吸的人民幣,***的女孩自帶燒錢屬性,買只口紅怎麼了,這等腦殘文加廣告已是公眾大號的標配,女生裸貸

3.父母的朋友圈

4.網紅直播,社會越來越浮躁

5.生二胎,隔代養育

6.英國脫歐,韓國朴槿惠下台,美國大選,黑天鵝事件

7.股市崩盤,房價上漲對社會心理的影響。人們對社會不可控事件的增多,導致不安全感增加。有的案例,夫妻因為投資創業賣掉房子,現在房子漲的翻番了,而創業的長期性,導致離婚。社會壓力對人的行為影響很大。

《小別離》中人們的焦慮處處可見。


社會階層與創造性的關係,可以看到2014年以來政府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這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就業,也是政府推動激發國民創新潛力的舉措,更是創造了一種隱性的社會階層流動的機會。但是兩年多過去了,我們發現敢於創新、能夠創新、創新取得較大成果的人不多,就我觀察創業取得成功的更是鳳毛麟角,並且這些人有一個特點,即基本上都是從小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為什麼呢,社會階層影響到個體創造性了嗎,這項政府舉措是在促進社會階層流動還是恰恰相反?我覺得這個特別值得心理學學者關注。


對自己感到懷疑,社會上的信任危機,沉迷遊戲。。。


最近發現了一個現象 永遠不要和只有高中歷史背景和邏輯的人講藝術史 只需要講他懂的就行 因為遇見他不懂的地方他的大腦會自動忽略 而遇見他懂的地方 由於不了解全局 往往會對你所說的話斷章取義

求解


推薦閱讀:

為什麼心理學測試往往需要被試是右利手?
大學四年心理學,哪些比較重要?如何真正的入門甚至向專業方向發展(非心理學專業的,希望得到一些建議)?
想入門心理學,有什麼專業經典的書,比較全面的(最好是大學裡邊學心理學專業的同學們門的專業課書)?
心理學實習?
心理學研究生的生活是怎樣的?

TAG:心理學 | 心理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