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混知乎的朋友,你們是如何保證集中精力了解和聚焦一個話題的?

以前我一直把知乎當做搜索引擎來用,現在打算寫點東西了。但是知乎的「五花八門」容易讓人精力分散目不暇接,想請教大家的知乎高效使用方法。


1. 少看timeline,多看收藏夾。

2. 建立、並細化自己的收藏夾,且時常溫習。

3. 看到一個優秀的答案後,看這個用戶的其他回答。

4. 培養自己辨別乾貨、雞湯、情懷、段子、價值觀展示①的能力,並且多看乾貨,少看後四者。

5. 根據自己情況關閉評論提醒、陌生人私信,節省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

6. 知乎本身就是雜而泛的平台,對專門的領域應找相應的網站。有的領域英文網站更佳。

P.S.:價值觀展示是我創造的辭彙。如知乎上有許多褒揚大學生要獨處,合群是在浪費時間的答案和文章,獲得許多贊。在我看來這是展示一種相對不具體的價值觀,挑起大家的情緒,贏得共鳴的做法,對現實裨益不大。


更新ios客戶端以後,驚喜地發現可以打開邀請問題列表了。掃了一下,先回答這個吧。

我們都知道莊周有段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莊周告誡人們: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這太危險了。明知危險,還要讓自己成為富於知識的人,那就更危險了。當然,莊周說的是求知與養生的關係。在先秦語境中,「知」既指知識,也指智慧。從知識的角度看,莊周的名言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揭示了人生面臨的難以解脫的困境;而從智慧的角度看,莊周的名言就不盡然了,因為智慧的提升可以是永無止境的。積累知識,成幾何級數地無限膨脹自身的知識儲存,這固然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但對凡夫俗子來說,不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且是「危乎殆哉」的;而提升智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地不斷超越前人和超越自我,這就不僅僅是一種美好的理想憧憬,更是一種有效的文化實踐。

然而, 莊周這句話中的道理是對的,但結論卻錯了。他的錯誤就在了他認為既然以有限的生命不能獲得無限的知識,那就不必枉費精力去追求知識了。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消極態度。為了獲得必要的知識,我們可以把知識劃在一定的範圍或領域內,即變無限為有限,然後再用有限的時間去探索有限的知識,不就有成功的把握了嗎?

就知乎而言,我唯一的技巧就是——大部分時間都在回答,而不是閱讀。當看到某個自己能回答的問題時,先搜索是否已經有前人回答,如果已經有不錯的回答,則無需再回答,只需學習之。如果沒有人回答,則開始進行梳理表達。既然是自己能回答的問題,天然限制了涉獵範圍,基本只在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話題內打轉。其他剩餘時間,才偶爾關注一些有意思但和自己無關的話題。

客觀說,當知識不成體系時,根本是沒用的。如果你會在這個學習到新信息方面努力鑽研,將會成為一名了不起的專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這樣的知識碎片,一點用處都沒有。也許你會說,這些知識可以在未來幫助到自己。那為什麼不能到時候花錢請專家解決呢?社會分工不就是為了讓大家各自成為專家而互相幫助么?

Abraham Flexner在《論無用知識的有用性 》(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一文結尾中說:「不輕言允諾。我們珍視一個希望:不懈的追求「無用」知識,「用處」就會出現。」的確,知識的價值可以是內在的,毋須體現在它的工具價值上,短期無用的知識可能是長期有用的知識。但文中所指的這些「無用」的知識,指的是人文社科方面「非工具化」的知識,而不是大家在知乎上每天看到的「實用性」知識。

《快樂的知識》是尼採的重要作品,濃縮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對諸如生命、個體與群體能、愛情、文藝、哲學、科學、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發展等問題都進行了簡明而深刻的論述,語言凝練而雋永,思想鮮明而銳利,行文多為警句或短詩,思想火花處處閃現。而尼采還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什麼這麼聰明》,大意就是一句話:他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可總是有不少人專心致志、興高采烈、興趣盎然地用瑣碎的知識,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那麼哪些內容是對自己的專業可能產生作用,需要涉獵,哪些是完全沒關係的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的看法是,要注意知識的點線面體之間的連接,也就是說最終能結成一張網,或搭成一個窩。怎麼驗證它呢?就是當一個新問題或新角度出現,你立刻能歸納出結論或分析出答案。

不僅僅是知乎,生活中充斥了大量也許有趣但實際無用的知識。當一個人把精力花在這些地方時,可能在飯桌上很能與人聊天,但他會變得特別瑣碎。其實,決定人高下的並不是對知識的掌握。《兩小兒辯日》大家都讀過。兩個小兒問孔子,但孔子沒法判斷,於是作者否定了孔子的價值。事實上決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識的總量,而是另外一種東西——對於人和世界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孔子早就說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蘇格拉底也曾經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他們說這些不是謙虛,不過說出了真相。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里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該允許自己的無知,也應該寬容別人的無知。

面對有限的精力,我們只能選擇「專」。以學習歷史為例,古今中外,浩如娜海,要想全部精通它,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就以大學歷史系的課程來說,要想門門精通,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從一門課學起,作為自己學習的重點,一直持續不斷地學習到有所收穫。當然,有重點並不等於取消其他一切。例如學習秦漢的歷史,如果沒有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的基拙知識,也是學習不好的。還有哲學、政治經濟學、古代漢語、外語等等課程,都是學好秦漢史必不可缺的理論、基礎和工具。反過來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習任何事情也是如此。範圍、領域確定了,那你對這個範圍、領域內過去、現狀及未來發展的趨勢都應當逐步有所了解,包括國內外的情況,這就叫了解「行情」。然後,在這個領域內有哪些新的研究?有哪些錯誤?有哪些爭議的或沒有弄清楚的問題?還有哪些被忽視的問題等等。

之所以我強調多答題少看,這是我十多年來體會得最深的經驗。學習崇拜是一個深深的誤區。不要說學習知識,即便是任何學位也不會讓你變得聰明。我合作過也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聰明的和沒那麼聰明的,聰明與否和是否專門學習過一段時間並沒有關聯。所以,首先是不要指望通過網路社區能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但至少,當你把東西寫出來的時候,得到的印象遠遠超過你看過的任何內容。看過的,有的第二天就忘了,有的過一年就忘了,但自己思考並寫出來的東西,很難忘。我知道,現在很多人把知乎當成貼吧,有的沒的想說啥說啥,基本不過腦。但如果希望在知乎學習到東西,那真的要把隨意回答的習慣戒掉。

另外,對於已經回答過的問題,仍然可以再回答,我就是這麼做的。Martin Thompson 在 QCon London 2016大會的演講里提到,任何創造性的嘗試都可以從不斷地審視和完善中受益。閱讀過去的回答,然後覺得哪些部分可以再進行補充,或者可以調整?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當回頭審視這些東西,每次都可以獲得新的認知。

我們都會犯一些回過頭來看時可以糾正的錯誤,除了糾正這些錯誤外,還可以記錄我們更深入的理解。久而久之,你會忽然發現自己像開了天眼,無論是閱讀新書、新文章還是新回答,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你可以迅速知道自己能不能獲得新信息,如果不能,直接跳過;如果能,快速整合。恭喜你,吸星大法練成了!


迄今為止,我在壁紙話題下有217個回答,在這個只有6418個人關注的小眾話題里名列前茅。相比其他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壁紙這樣的話題確實在各方面都不足以相提並論。畢竟不管你的電腦和手機使用什麼樣的壁紙,對生活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縱觀這個話題下的所有問題,無非就是找壁紙、求壁紙和討論壁紙。除了壁紙話題,我在Windows10話題下也回答了六百多個問題。相比壁紙話題,這個話題的影響力更大也更具潛力。從Win10發布之前的Win8開始,我就開始在貼吧、遠景論壇和IT之家持續關注Windows系統。很高興自己一點微薄的所知所得,能夠幫助一些初次結識Win10的朋友們。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之所以長期聚焦在壁紙話題,自然是因為熱愛這個話題。如果沒有對各種壁紙的熱衷和了解,是不可能長期活躍在這個話題下的。因為有了內心的動力,就會主動的在話題下辛勤的耕耘,力求每一個回答都盡善盡美,絕無保留。但是這些都少不了前期的積累,來作為自己在這個話題下活躍的基石。有了對話題相關知識和資源的儲備,自然在回答相關問題時就能遊刃有餘。

說點自己在話題使用時的一點心得:在每個話題下都有動態、精華和等待回答三個版塊,有的話題還有索引頁面。善用話題下的各個功能和頂部的搜索框,可以幫助自己更高效的尋找話題下的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

比如想要瀏覽話題下的回答,除了點擊「精華」了解哪些回答人氣最高,還可以點擊「動態」下的「時間排序」;想要回答話題下的問題,就會點擊「等待回答」下的「全部問題」去看看。想要找到自己曾經的某個回答,除了在自己主頁里逐一查找,還可以使用回答或者問題里的關鍵詞加上自己的id名稱去搜索,如果恰好自己的回答被很多人點贊過,那搜索的時候自己的回答就越容易排在前面。如果自己在話題下的回答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查找時,可以把回答整理成文放在專欄里。這個梳理的過程既能對自己的知識有新的啟發,也能讓自己對以前的回答進行補充和完善。同時還能方便自己和更多人的去查找話題下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比如我就在專欄文章里統計了在壁紙話題下的所有回答,匯總了八十多種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壁紙。

當我查看關注的話題下形形色色的問題時,總能在這些問題里依稀看到自己當初的影子。初識話題時對簡單問題的不解,深入話題後對複雜問題的求知,還有這中間經過的各種迷失,都體現在話題下的一個個問題里。

除了對一個話題進行提問和回答,我還會對話題的子話題以及相關的關鍵詞保持關注。知乎的搜索功能現在越來越強大了,網頁端的搜索框里的「搜索你感興趣的內容」彷彿時刻在向我招手,安卓版的知乎可以直接了當的搜索用戶、話題、專欄、Live和電子書。相比之下,網頁端的搜索雖不全面卻更方便查找問題,可以按照相關度和贊同數排序,也能時間(一天、一周和三個月)來排序。

因為每天的時間有限,所以只能專註於個別的話題。陪著喜歡的話題一起成長,見證話題不斷變遷的點點滴滴,和所有的知友一起交流互助,已經成了每天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以後的知乎旅途中,我還會在更多的話題里開拓探索,繼續求知,繼續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的人。這一切都要感謝知乎,也希望知乎能變得更加強大和人性化,比如關注一個用戶能夠只接收其在某個擅長話題的回答,關注一個話題也能自己定義關注的關鍵詞。最後祝大家都能在關注的話題里收穫知識與快樂,謝謝!


知乎還有兩種方法可用,每天如果有2小時刷知乎,那麼別都用來刷。分些時間給下面這兩個方面。

一.在知乎上答題,對自己感興趣的以及有經驗或專長的話題回答。別人看來這是單向輸出,是分享,但其實寫是對自己的最好梳理,後續的討論會擴展視野。

二.看書的時候看一個話題,可以就著這個話題在知乎上搜搜相關的問答。搜索是主動學習,比刷這樣的被動學習會更高效。

時間總是有上限,利用好的比例多一些,無意識刷的比例就少了。

當然,我會建立一個list,感興趣的話題相關的問答刷出來會存下來,定期去整理體系。

***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接下來會持續關注和討論自我提升、深度學習方面的話題。


  • 善用「公共編輯動態」功能

這個功能的設計初衷,是爲了幫助熱心於「公共編輯」的知友按照話題篩選最新提問。如果你對「公共編輯」不感興趣,沒關係,這個功能正好可以被用作幫你發現你所關注的話題下的最新提問。

  • 老調重彈 —— 管理自己的時間線

關注專注、專業的人。比如:「電氣電子」話題下的張工(@Patrick Zhang),「電子音樂」話題下的電板鴨(@DuckMan電板鴨),「哲學」話題下的蘿蔔(@羅心澄),「鋼琴」話題下的 Fazioli(@Fazioli),「戲劇」話題下的田弘毅(@田弘毅),「音樂」話題下的 Han Edward(@Han Edward),「古典音樂」話題下的徐堯(@霄漢),「鐘錶」話題下的芯姐(@芯隨表動),「網路安全」話題下的王音(@王音)等。

  • 自覺

二〇一六年的知乎已經是一款社交產品了,但我想說的是:「它所承載的產品屬性其實並不重要。」新浪微博從創立之初就是社交產品,但這並不妨礙我通過它來關注、發現和探索以人爲核心的知識。自覺,是智人使用工具的思維。


看到問題描述:知乎高效使用方法。我用知乎也蠻久了,一直把它當成我的學習工具。不過以前就只會刷首頁,所以接收了很多細碎知識點就錯覺自己很不錯了,應該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好的把新舊概念連結,才能將新知識變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所以現在,對如何更好的使用知乎漸漸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1.一般打開知乎第一件事,就是刷首頁,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如果看見感興趣的,點入關注之後,順便會看看問題描述里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有的話,同樣點擊關注。

對首頁的問題興緻缺缺,我就會找到我的關注。看看之前很多我關注了卻沒仔細看的問題、話題、收藏,找到此刻自己想看的內容仔細看。

☆可以多了解知乎的每一個功能,找到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充分發揮其作用。(看了別的答案,有一個公共編輯,沒找到呢)

2.及時整理筆記。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我會查看所有高票答案,找到對我有啟發的答案,在紙上整理各答主的思路,在將所有融合為一個較為完整的答案,寫為電子版。我把感興趣的文章分享在印象筆記,自己的最終筆記寫在onenote.

3.積極答題。從接收信息到產出信息的轉變會讓你對自己的知識結構愈加清晰。

第一次答題,謝謝大家觀看。有補充會繼續更新!


只要他還在。不過就算他不在了我也會繼續關注的。


好奇心。


我從不聚焦,我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打開知乎,總有問題針對我最近的問題自動出現啊!我上一年才徹底沉迷知乎,賬號是早就有了。

我嚴重懷疑知乎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今天一個妹子問我《螢火蟲之墓》,我就隨便用她的電腦一搜。結果知乎給我推送了這個!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啊!

並且是實時的,我剛教妹子學編程。我在竊喜中,誰都沒說誰都沒說啊!並且每次都是語音,沒有任何文字資料和搜索相關!

但是知乎推送問題之精準,之刁鑽,之古怪聞所未聞啊!

我就不提了,每次打開我都……


五花八門的都看。


推薦閱讀:

知乎活躍用戶如何發現好問題?

TAG:知乎 | 學習 | 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