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有多難考?大學應做些什麼準備 ?


先說難度。

由於答主本身知識儲備不夠( ????? ),作簡要修改。

CPA vs 司考

難度: >

廣度: <

通關: <

司考難在要求所有科目同時及格,背誦量非常大。注會難在深度上,記憶內容有逐年上升拉都拉不回來的趨勢。

所以誰是中華第一考,見仁見智,能自嗨就好了233333

另外說公務員的是什麼鬼(?_?)

分割線————————

如果你沒有基礎,建議大學期間把初級會計的書看看,你開心的話可以順便考下來。

再說準備。

聽網校是必須的,否則你看到會計的第二章就要發瘋。

你可以先自學初級會計,把基礎感受一下,刷題能刷到80+了,就可以解鎖注會會計了。

六門,建議從會計學起,那是核心課程,也是注會的基礎。難度參考高考。

把課件聽了,有感覺就做題,沒感覺再聽課件,理解是王道。

經濟法和戰略偏向記憶,花費時間不那麼長,可以和難度較大的去會計審計財管搭配。關於科目搭配,網上有許多帖子你可以看看。

ps.如果決定要考,那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堅持。沒有毅力想走捷徑的話,註定通過不了。

此外有什麼問題題主可以私信我。( ????? )

補充下評論里的回答。其實報考科目搭配不一定非要講求各種科學,我當初報考了四門,會計,財管,經濟法和戰略。原因嘛,就只純粹是個人喜好( ????? )。

難度排序(僅作參考):會計>審計>財管>稅法>戰略>經濟法。會計重理解和做題,需要時間多。審計理解和記憶並重,針對沒有事務所經驗的考友來說還是很難,花費時間不低於會計。財管計算量非常大,公式多,期權之類的很多內容也需要深刻理解,花費時間略低於上述兩門。至於稅法,考試時細節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錯,花費時間低於財管,需要練習。戰略看似簡單,綜合題不容易踩點,每年死在59分的人簡直密密麻麻。經濟法近年難度增加,直接考出處越來越少,考的越來越細,教材每一個地方都可能出題的趕腳→_→。後面兩科花費時間大約加起來等於會計,偏向記憶。

你大致參考一下每一科的特色,然後就可以愉快的(擲骰子)決定報考哪幾門了

希望這篇回答能幫到各位,感覺勵志也好,雞湯也好,最重要的是堅持哈。

跟我一起念:堅持堅持堅持堅持

補充下評論里的,有個地方我說錯了抱歉,考中級和考CPA的問題。

先說中級報名條件:首先政治正確;

大專+會計工作5年

本科+4年

雙學位/研究僧畢業+2年

碩士學位+1年

博士+不限工作年限

個人覺得,如果沒滿工作年限,是可以先考注會的,如果滿工作年限,建議先考中級,原因1.投入時間和精力短,2.能更快取得收益。3.為CPA鋪路。

記得有人說,工作年限什麼的限制,請中介報名就行,現在不知行不行。個人覺得沒必要,會計是多麼嚴謹和漫長的職業,不要有污點才好。

此外有什麼問題歡迎討論。


其實感覺CPA實行機考後難度低了很多……CPA通過率低主要是因為報了名不去考的人很多…畢竟很多考生都是參加工作的,沒時間好好準備…【比如我…連續幾年裸考打醬油了…(ノ=Д=)ノ┻━┻】

所以,只要不是懶癌晚期,好好制定學習計劃好好把歷年真題做熟就沒問題了。

大學裡需要準備的就是——養成一個能好好靜下心來學習的習慣。

就醬。


CPA作為一個難度不小、但畢業之後才可以報名的考試,很多大學生存有一個疑問:有沒有必要提前備考?

懶惰是人的天性。要是不想做一件事,人總能找出無數理由來合理化拖延行為。在準備註冊會計師考試這件事上,很多人都是拒絕的,而且拒絕的這些人也有一套說辭:

太早備考容易遺忘,不符合記憶力曲線;教材每年都在變,之前學的知識過時了,還不如不學;備考周期長容易厭倦,還不如幾個月時間一鼓作氣,保持熱情……

這些借口,五花八門,乍一看還頗有幾分道理,但其實只要稍微想想,這些似乎「有道理」的借口都不攻自破。

首先,註冊會計師考的絕對不是短期記憶,而是長期記憶。

如此高難度的考試怎麼可能憑藉短期記憶就可以通過呢!所謂的記憶曲線,不是你臨時抱佛腳的擋箭牌,而是你幾輪複習反覆鞏固的指向標。

在制定複習計劃的時候,基本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夯實基礎階段、強化鞏固階段、考前衝刺階段。

這三個階段之中,第二階段是需要花費最多時間的,並且這三個階段並不是完全分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穿插的。在強化鞏固階段,你可能會隨時發現遺漏的基礎知識,這時你就要重新翻開教科書,或者是集中做題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有些知識點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這時要重新鞏固。

因此,即便你計劃在幾個月內就完成複習,考試的難度也不允許你在複習的時候就一帆風順。

其次,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雖然年年變,但不變的部分絕對在90%以上。

通過對比2015年和2016年的教材就會發現,2016年教材變動的部分不過是一些文字敘述的變化。要知道,註冊會計師並不是一個有時效性的考試,基礎性的知識並不會輕易改變。

提前一年備考可以有充分的時間用來鞏固基礎知識,這樣在做題的時候,面對題目的千變萬化才可以舉一反三,遊刃有餘。

最後,要克服備考倦怠期,你要做的不是縮短備考期,而是把這個階段當做備考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階段。

倦怠期是每一個考註冊會計師的人都會經歷的階段,提前三個月備考的會經歷,當然提前一年備考的也會經歷。

在備考的初級階段,你的熱情正好可以彌補你沒有基礎的缺憾,這時候不能急功近利,要仔細研究,確保自己掌握了每一個知識點。這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尤其是零基礎的,會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就算是想仔細學習,看著教科書也摸不到頭緒,找不到重點,因此剛起步的時候可以先學習網課。這時提前一年備考的同學就有充足的時間通過網課來打好基礎,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鞏固強化階段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到了倦怠期的時候,一般是考前幾個月,這時其他報考的同學剛剛開始步入註冊會計師的複習,而已經完成了幾個階段複習的考生,最好找個進度相當的小夥伴互相監督、互相激勵,避免一個人孤軍奮戰萌生放棄的想法,平穩度過倦怠期。

在一些註冊會計師的論壇上,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準備報考註冊會計師,從什麼時候準備開始比較好?」最好的答案就是,現在!從現在開始,你還有機會犯錯,有機會嘗試,從現在開始,你就比別人多了拿到注會證的機會。

「現在」,而不是「明天」,這才是一個想考註冊會計師的人,應該做的選擇。


為了高考,我們不能只讀高三;為了考CPA,也別等到大四才去讀。

讀了高一,高考就會忘了嗎?大一開始讀CPA,大四考就忘了?

今天的成功,都是4年3年以前開始的。

任何成功都需要積累,考CPA也是一樣。如果要學到技術,1萬小時定律對誰都適用。早點開始,才能早點結束。

人人都需要勤奮,這個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有的考出有的考不出,區別就在於學習方法。

這些是我教了10年CPA的一些看法。


我一年通過了六門,考到全國第二,我給你們的建議是:CPA不難,大學期間好好玩,大四報考即可。每年一次過六科的考生大部分是出現在某個高校的在校生。

首先,對於大學生,科目搭配的建議:

考試科目報考建議

1、事務所發展方向:會計+審計+稅法(可選)

這三科組合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是大學生學習時間比較充裕、學習能力強,三科的學習任務雖然繁重,但是回報比較大,建議以會計和審計為主,去事務所能夠比較快地上手;

同時建議不要將全部時間投入到學習中,還應該注意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多做社會實踐,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理論+綜合能力」將是在事務所成長的堅實基礎。

2、企業發展方向:會計+稅法+財管

進入企業工作會計和稅法知識是很必要的,能夠首先對各項業務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實務工作鍛煉,短時間內對於企業會計或者出納工作能很快上手;

當然財務分析工作可能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大,不過對於報表最起碼要能夠熟悉,在與人溝通和學習中建立基本的基礎,對於後續發展是個助力,因此財管雖然不重點學習,但是應該重點關注。

3、去向還不確定的學習時間4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審計和稅法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個因為會計和審計難度最大,多利用在校有利條件搞定了,以後工作後學習壓力會小很多;

另外是學習審計能夠讓自己多一條選擇的職業道路,做財務工作到事務所鍛煉一下還是很必要的,所以做好雙重準備,至少在學習上應該打好基礎。

4、學習時間2小時左右:

建議報考會計+稅法或者會計+財管

主要考慮到會計是基礎,財管和稅法考慮到科目聯繫問題,對於理科背景的可以考慮財管,文科背景的考慮稅法。

最理想的組合應該是會計和稅法,一個因為聯繫比較緊密,另外是難度稍微小一些,主要能夠為企業工作方向打好基礎。

5、直接想拿注會證的,若是平時時間充足,也可以一次準備充足,一次過完六科。

最後,說明一點,如果你沒有在校生的這些優勢,或者作為在校生,但依舊過不了注會,那肯定是方法不對,學習還不夠高效,還停留在以前聽冗長視頻的傳統模式里。

其次,關於我學習注會的經驗分享,轉一下這篇完整的經驗分享,希望對你有用。

我如何一次過六門,考到注會全國第二名?

零基礎備考注會、稅務、法律、金融等考試,自創框架法,一次性高效通過多門考試。

2012年注會全國第二名,459分一次性通過6門;

2013年一次性過注稅(5門);

2013年400+總分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

2015年三天複習CFA1級,高分通過。

附上當年給某奧寫的注會經驗分享實錄(先申明,我是沒有報班的)

2012年全國第二名一次過六門。

司法考試400+分

考前10個月決定考注會,當時沒有任何基礎,比如會計,我不知道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甚至連什麼是財管都不知道。買了6本書,翻了一遍標題,上網站看了一些全科通過的經驗貼,於是做了一個在現在看來也比較不現實的決定,我要一次性通過!

  當時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我們學校的一個博士,他認為我過一科都很難,因為之前我是學校出了名的貪玩的人,整天混跡於羽毛球場,於是我跟他賭了一碗小面,賭注並不大,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決心。1月初開始準備注會考試,一直堅持到10月,考後我覺得財管和風險管理可能不會過,做好了明年重考的準備,等成績出來的那天真的很驚喜。那麼下面我就說一下自己能夠全科通過的一些要點。

 一、心態!還是心態!最重要的也是心態!

  雖然全科過了,我仍然覺得考注會是一個折磨人的過程,如果誰要很輕鬆的給你說:「額,注會啊,我某個朋友複習了幾天考了80分。」那我告訴你,這樣的人或許存在,但是他計劃和執行的能力不是我這樣的普通人能夠擁有的。所以第一步,在準備注會的最起步階段,不管你想過幾科,都要告訴自己,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需要拚命地努力。

  第二步,當我們已經做好吃苦的準備,接下來要告訴自己,既然有人能夠考過,那我也肯定可以考過。考戰略的時候,題目並不好做,我也擔心不能過,剛開始有點亂。但是很快我靜下心來告訴自己,複習這麼久,如果我不能過,其他人也一樣。這個時候我只需要做的稍微好一點就行了,於是就慢慢的分析每一道題,就算不會做的也會在上面寫一些東西,因為或許可以得到1分呢,這樣我不是又比別人過的概率大了一些?所以,我們在做好吃苦的準備之後,接下來就是告訴自己:我一定能夠做到,因為我跟那些能夠通過的人一樣的努力。

  最後一步就是:堅持。考過6門注會考試,不代表你擁有了什麼,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會多麼的輝煌,但是,你可以給自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努力一個交代。堅持這個詞語很容易說出來,做起來卻很困難,很多人都懷疑我以前有基礎,要不10個月能考過而且分數還不低絕對不可能。但事實是我沒有任何基礎,我只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然後將這個目標分解,然後不顧一切的地追求。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做到,所以每天7點之前起床,去室外讀審計,經濟法、稅法,然後晚上最後一個離開。

  萬事開頭難,最開始一個月是學習會計。現在有人問我該買什麼資料,我說你就買會計吧,如果挺過來了再問我該買其他什麼資料。因為沒有基礎,我不知道什麼叫分錄也不知道什麼叫資產,雖然前言也會講,但由於沒有宏觀的感覺,覺得很艱辛,有時還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學習這個東西。但是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一次次地挺過來,大概2個月開始進入正軌了一切才好起來。所以,不管你有沒有基礎,請挺過兩個月。如果你有基礎,可能就不需要這麼艱難。

 二、從宏觀走向微觀,再從微觀走向宏觀

  我們在學習一門新的課程之前一定要知道這本書到底寫了什麼,以什麼樣的結構布局的。我習慣性地列出結構圖,看這本書到底講了哪些內容,甚至會專門背誦這一張圖,然後把這本書作個簡單的分類。每個人不一定要完全按老師的分類來,可以按照你喜歡的布局來分類,比如會計我就把存貨、無形資產、有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分為一類,把負債、所有者權益、財務報告分為一類。

  了解了整本書的大體內容之後,我們就開始進入微觀的學習——開始學習每一章的內容。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聽課,不斷看書。這裡的學習方法沒什麼特別要講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研究歷年真題,然後是課後習題。當然你在學習最開始的時候可能覺得那些題特別難,這不是你基礎的問題,而是因為很多題跟後面章節連接著,別管他,第一遍也不需要去深究,跳過去,等真的學到了那個知識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

  最後是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會計這麼多章節,很容易忘記,需要我們找出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比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章節,都會講初始計量,後續計量,處置。那麼我們就把這些共同的東西抓出來,然後看不同點,比如固定資產和投資產房地產的改建的會計分錄不一樣,投資性房地產有個成本和公允價值的轉換問題,存貨有個計價方法問題,抓出不同點之後你就發現這些章節全部打通。中間章節如:非貨幣性資產互換、股份支付、借款費用、債務重組、政府補助,都需要分為多種不同的情形,我們把每個項目的不同情形作個比較,這幾個章節我們就能完全記住。通過這種宏觀的章節之間的對比可以加速記憶,當然這個是我的方法,其他人或許有更好的方法。

 三、筆記並非越多越好 改錯卻是越詳細越好

  很多人特別喜歡記筆記,這個是很好的現象,但是我們要正確使用用筆記本。跟我一起複習的幾個同學,筆記本上面寫的密密麻麻,但是考試結果都不太理想,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盲目地記。比如審計很厚,很多同學把每一章的內容都抄下來,這樣不僅不能記憶而且減慢了速度。我的做法是先聽課和理解一部分,第一遍的時候理解不了很正常,因為審計的編寫者就是讓你理解不了(當然只是笑話),第二遍的時候再細細研究和理解,仍然不懂的或者很重要的就選擇性地記錄下來。

  改錯本則是必須的。其實這個習慣源自高中,因為當時發現在考場上面常會責怪自己,這道題不是做過么,怎麼又不會做了,這是因為我們在第一遍做錯題目的時候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下次遇見這個題目還會接著錯。因此必須重視改錯本,改錯本不一定要很規矩,主要目的是提醒自己。比如有一道題我連錯了3次,我就寫一句: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東西你竟然要錯3次!!!!!!

  四、考試能力要訓練

  在大學我就被大家稱為「考神」,似乎什麼考試都能擦著及格線過,上天的眷顧當然是一個方面,也很可能與我考試的技術有一些關係。

  首先,在考場誰都會緊張,所以才有人出現失誤。這次考財管,我也很懵,因為之前沒有嘗試機考的軟體,進去之後發現輸入公式太麻煩了,第一道計算題最簡單,我竟然耗時半個小時。這時我也在想要是不過怎麼辦,以及付出這麼多會不會白費,然後休息了幾分鐘冷靜了才恢復過來,可見在考場調整心態多麼重要,遇到任何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停下筆深呼吸2分鐘。

  其次,誓奪每一分。注會這樣難度的考試,每一分的取得都不容易。很多題目可能完全不會,或者沒有把握作對,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放棄,或者怕做的太荒唐而不敢動筆。在考場里,如果你確信某道題不會做了,那麼我們開始來湊分,把知道的只要有一點關係的一股腦地往上面答,老師看你這麼認真總會給一點分,在已經及格的前提下一分不那麼重要,但是如果58分59分呢?這次考公司戰略,會做的題全部做完之後我估了一下分數,應該能及格,但沒有絕對的保證。為了提高保證度,對於不會做的題,我就把相關的東西全部往上面寫,其實自己也知道是很可能錯誤的,但是就為了那可憐的1分或者2分也必須這麼寫。最後考試結果是69分,也證實當初這麼做的必要性。

 單科學習方法總結

  由於我毫無基礎地在學習,很多人會計基礎本來就不錯,不一定適合我的方法,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海涵。

  1、 會計

  考注會一定要先學會計,因為會計貫穿了整個注會的所有科目,比如:稅法和會計的負債項目相互聯繫,財管需要用財務報表,經濟法中的證券法也跟會計產生聯繫,審計跟會計的聯繫更緊密。當然,注會的6門之間本身都是互相緊密牽連的,這也是當初我一下報完的原因。

  A、會計很難,聽完第一遍課我基本無感覺,做題不會,也不知道會計在講什麼。預習班,當時沒去聽,可能聽了會好一點。硬著頭皮去聽第二遍,慢慢地研究了一下題,尋找會計的感覺。經歷了2個月磨合後,突然有點豁然開朗。

  B、邊看邊寫。對於沒有會計基礎的來說,寫分錄是一個困難的事情,雖然分錄不會怎麼考,但是對於我們學習會計師是相當重要的。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自己去寫,不要只是看,看得懂不代表你會寫,手邊要常放一堆草稿紙,不斷寫不斷練,書上看懂了合上書再寫,不斷反覆,慢慢就會熟悉。

  C、會計的難點在於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權益法以及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轉換,還有企業合併。對於這些難點,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學好,需要不斷反覆的理解,一旦理解想忘掉也很困難。我算比較笨的人,完全明白這幾個難點是在這幾個地方聽了10遍之後了。

  2、 審計

  A、硬著頭皮去聽課。審計是天書。跟會計一樣,咬咬牙堅持吧。首先宏觀地了解課本,劉老師會帶大家去了解,知道課本的大體框架。在學習前面幾個章節的時候會覺得特別無聊,因為你可能覺得很簡單,但又不知道書上到底想表達什麼。繼續硬著頭皮學習,做題不會也不要緊,翻過了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這些章節之後,你會開始覺得審計原來就是干這個的啊,等學完幾大循環之後就對審計有了比較完整的了解。

  B、讀書找准語感。審計是按照國外的審計教材翻譯過來的,按照劉老師的話來說:這個到底是寫的什麼鬼話啊!確實是這樣,那我們何不當成一門外語來學,每天早上起來讀半個小時,慢慢培養語感!至少我每天在堅持培養語感。

  C、考試不要進入陷阱。這次跟我一起參加審計考試好幾個都覺得考試很簡單,但就我一個人高分通過。於是我又去網上看了一下題,我總結的原因是:審計離生活不太遠,很多人覺得簡單就掉以輕心用生活語言去作答。但是我們是在參加考試,必須找准答案在書上的來源,切忌憑自我感覺胡亂作答。

 3、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很多考生頭疼的考試,因為計算量比較大,而且現在實行了機考難度更大,也對我們學習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教材!教材!很多人覺得財務管理很難,就像數學一樣!因此去找很多很多的習題來做,最後發現書上的題都不會做。財管一定要以書本為基礎,書上的例題都要自己做一下,一定要動手做,不是看著教材覺得自己懂了。我剛開始也好高騖遠的去找了很多資料,但是等做最後六套題的時候我發現很多題是書上的變形!而且,我發現我竟然不會!於是我又花了一個多星期把書上的題目仔細的做了一遍。

  B研究歷年真題的解答技巧,財管像數學在於解題技巧,一道題有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方法解,有些解法讓你計算一大篇,有些則輕而易舉做出來,歷年真題的那些經典解析一定要看懂並且自己會獨立地做。其實考試這麼多年了,出題老師也應該絞盡腦汁的出題了,但是想創新越來越難,無非是以前的題目的變形,與其胡亂的找題做,還不如好好研究最近幾年的題目!

 4、 稅法和經濟法

  這兩門考試雖然差別很大,一個主要計算一個完全不用計算,但複習思路差別不大。不能簡單地說稅法和經濟法簡單或者難,我的稅法和經濟法得分沒會計跟財管高。我覺得原因之一是投入時間不夠,畢竟時間有限。

  首先一定要聽課,把握重點去掉不重要的,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他們認為一定要掌握的就掌握,沒提出來的就放棄,畢竟我們只是為了過關;其次一定要準確記憶,稅法跟經濟法需要記憶很多東西,比如稅法的各個稅種之間的稅收優惠差別很大,需要準確記憶,經濟法的公司上市的要求也是很多細節點,這些都需要準確記憶。還是經濟法郭老師說的:記一點跟沒記一個樣。

 5、 風險管理和公司戰略

  公司戰略的得分偏低,我覺得是這幾個原因:首先,這個考試設置的比較晚,中注協也還在摸索這門考試怎麼考,試題每年的變化幅度也比較大;其次,這門考試看起來最簡單,大家都準備地比較匆忙,很多人只準備幾天就去考試。

  個人覺得這門考試學習起來難度不大,只是由於老師的講課是跳著講的,給很多人的感覺是這本書沒有邏輯。我的做法是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對這門課進行一個總結,首先把宏觀框架畫出來,然後把每章的知識點填補進去,因為每一章的知識點不太多,這樣就整體把握了。這個只是個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總結這麼多,也講了一些自認為可行的經驗,但是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不一定每個人要一樣,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是普通人,想要儘快通過注會考試,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也買不到《30天搞定注會考試》這本教材,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挺過去,然後回頭看看曾經的努力,你也會佩服自己,當你經歷完了注會考試,你會發現看著其他的考試都不再那麼困難。

作者:李彬

BT學院明星老師

2017年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21天突破注會」系列叢書作者

2016年一人帶出7個一次過六門學員、15個一次性過五科學員、上百個過三科四科學員零基礎開始考證之路,自創框架學習法!

2012年全國第二名一次性通過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459分)

2013年6月一次性通過註冊稅務師考試(5門)

2013年9月高分通過司法考試(400+)

——————————————

個人微信:cpaer556 認可的可以加我,加我請備註好來源,我會拉你進我的後宮交流群,交流主題內容不限於注會、司考、CFA等考證,還有工作,生活等,進來了大家都是朋友。(最近開通了個人訂閱號:李彬教你考注會,微信ID:CPA_libin 後期主要沉澱一些CPA原創內容和乾貨分享,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我的微博會經常發一些正能量的激勵,你們覺得堅持不了了,來逛逛也是歡迎的。微博@李彬教你考注會:李彬教你考注會的微博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博,關於注會的問題,歡迎大家向我提問。

——————————————

更新於2016年10月7日16:30

看到很多小夥伴評論以及私信我以下問題,我這裡統一說明一下。

1、考這麼多證,你最後去了哪兒工作?具體什麼崗位?

答:我最後去了招行總行,崗位我選了一個比較閑的,畢竟現在還帶了5000多個今年考CPA的考生,17年估計會更多。

2、考證對於工作幫助大嗎?

關於證書對工作的作用:我只能說越努力越幸運,考證不能完全改變你的人生,但可能可以加快你實現目標。考完證,我的選擇明顯增多了,想去的公司,基本過簡歷關都沒啥問題。至於面試和以後工作的晉陞,跟個人能力、情商有更多關係。

證書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並不牛逼。跟學歷一樣,作為敲門磚,CPA目前來說很好使。但是進門之後,修行都是靠個人,特別是在金融行業,如果沒有好的顏值加分,不都靠人脈關係么,這些關係無疑與你的情商、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軟實力相關。所以,我在帶學生更快拿下證書的同時,更多地會要求他們互相認識,形成朋友文化,進來學習都是同學和朋友,要互幫互助,讓他們多多提升自己的軟實力,在我這裡,考證只是很小的一個目標,希望能收穫更多。17年我們會建立內部校友會,給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和認識大家的平台。

3、司考難么?你花了多久考完司考?也是0基礎嗎

司考的問題,我準備開下一篇帖子來詳細寫寫。先說明下,所有考試的方法都是相通的,文科的東西,最好用框架法來學習,一個框架下裝一整本書,記憶起來根本不費事。

如果知乎粉絲夠多,我也會考慮開一場知乎Live:我的考證之路,各種考證的學習方法首播。以前考公務員的時候,一不小心考了前幾名,當時還寫了一篇《申論高分定律》,大家可以百度看看,很多年前寫的,當時還是很火的,現在好像是百度經驗。

歡迎大家提問,我會統一更新回復大家。還有幾天就CPA考試了,加油!


注會拒我千百遍,我待注會如初戀。

注會虐我千百回,我誓今生永相隨。

結後語:去你的。


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只有自己,備考CPA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考過的決心,其次才是毅力等等。在大學一開始,就要對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有個大致思路,想畢業去四大工作?那麼建議大學時期先考幾門ACCA回來,然後大二大三暑假憑藉你通過幾門ACCA的卷面成績會有會計師事務所招你進暑期實習。因為每年四大的網申人數實在太多了,HR會有個機器初篩,關鍵詞ACCA/CPA,接著再進下一輪篩選,有實習經歷確實會加分。

許多人在決定考CPA與ACCA之間都會有個猶豫,那麼接下來我先講一下我的看法:

先說ACCA,這是一張國際財會證書,一共14門課程,考試內容包括會計,審計,財管,稅務,商法,商業管理等各方面,較為全面。ACCA沿用的是國際會計準則,傾向於培養宏觀的財務戰略思維。從難度上來說,ACCA考試雖然科目多,但是深究難度其實並不高,對於中國學生來說,難度可能更在全英文考試這一點上。所以,我的英文比較好可以說助我一臂之力!舉個栗子,有些課比如F8,P3,P1這些課要閱讀幾千詞的題干,再寫幾千詞的作答、常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的情況。但是從專業難度上來說,ACCA並不深,考試題型變化不大。 另外,ACCA的課程體系設置有很強的邏輯性,所學知識對我們在面試、處理一些複雜的財務問題時會有很大幫助。從我面試的情況來看,ACCA對進四大幫助不小,畢竟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能夠從旁反映你的英語能力,尤其是在小組面試的時候,我的邏輯有條理,思路清晰都獲得了面試官的認可,我想,這個能力的襲得跟我複習ACCA的時候的理解思路和參考了很多native students的學習邏輯還是很有關係的。

至於CPA,不用說,在國內的權重還是不言而喻的。一共6門專業課加一門綜合,考試內容更加細化,設計的知識點之廣之細還是很費腦的,大段論述較少,更偏向計算和對會計場景的判斷以及摳法律和準則的細節。難度上來說,CPA素來有「中國最難考試」之稱。當時在學校感覺難於登天,現在在普華,一看這麼多人都過了,而且從他們的一些經驗中窺知,有些部分還是有跡可循的,抓住重點,直擊要害,過的也不像想像中那麼慢。

不過,如果從在校生的角度講的話,在校生不具備考CPA的資格,而ACCA在大學期間就可以考,不少人都可以在畢業之前全科通過,而CPA只能在畢業之後開始考。當時也是對這類證書的了解並不是特別的全面,不然應該能夠做出更合理的規劃。所以,現在還在大一大二耍的學弟學妹們可以花點時間儘早規划起來了。

據我們的感受和了解,有些數據真的不是為了招生寫的,比如這個,中國財政部規劃2020年再培養5萬名合格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其實,從工作的實際中我們都能感受得到,雖然現在學財會的學生多如牛毛,但是專度高的精尖人才還是很有限的。別問我什麼財大的學生怎樣的才能進四大,大學生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優秀,證書就是最大的話語權,不然你就是有再多的所謂優秀經歷,網申圈證書這一欄的時候,你的簡歷會被機篩pass。所以,證是一定要考的。

所以你要是想考證,你就早點定下來,然後,就別猶豫!這不是說早早想好要填的志願學校,而是儘早確立考研的決心,儘早開始準備。有的同學在大四那一年彷彿走投無路的時候才開始慌慌張張地準備,如果你不是天才的話還是做只早起的鳥兒吧。在搖擺期的時候最無所適從了,今天你想考研,明天你要考證,後天你又想去面試了......這種情況,我很不留情面的告訴你,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無所獲,否定自己,但是如果你能選其中一條扎紮實實的往前走,結果真的可能不同!

最後,關於夢想,我想說,不是每個人都有夢想,不是每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勇氣,不是每個人有堅持實現夢想的毅力!當你只是單純的想著把你想做的事情做的最好的時候,悄然間,也許你會發現,夢想真的就悄悄的來了,然後,你用心的澆灌它,可能會開出超出你的預想的美麗芳瓊。

最後加一句,推廣下我們團隊做的一個微信服務號「天天CPA」(ID:dailycpa),備考群、千人早起打卡、CPA知識點提煉的早晚讀、微課堂直播、思維導圖等等服務內容,誠邀你的體驗。O(∩_∩)O~


興趣是學習注會的老師,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們關於註冊會計師考試通關經驗,真的是不好意思,平時工作太忙了,嗚嗚嗚.......今天特意找個時間花2天總結的學習方案,希望可以幫到你。我是三年過專業階段6科,選科搭配2+2+2。

一 ,關於報考選科搭配我的原則:

求穩不求多,每年考2科,會計和審計不在同一年考,會計第一年考。

會計和審計是CPA里最難的兩科,不要放在一起,其他的隨意搭配,複習起來壓力都不會很大。

畢竟是考註冊會計師,會計某種程度上是其他科目的基石,因此最好放在第一年考,學過了會計,對其他科目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幫助的。

(這裡多說一句,每年過考的人當中各種科目搭配的都有,一次性過四五六科的也有,因此搭配的數量和科目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水平、學習效率、複習時間綜合來看,並沒有對錯之分,過考才是目的。)

二 ,學習前重要的肯定是資料的選擇,其實6科學習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1、網課一套

2、資料兩套(輕鬆過關一 + 輕鬆過關四)

3、錯題筆記本一個(手寫,不要用雲筆記)

網課:最大的作用是節約複習時間,自己需要學很久的難點,可能老師講一下就明白了,同時老師會幫你梳理知識間的關聯,挺讓人省心的。(我之前用的視頻教程在《掂名:陳老師輔導院》買的,利用網課確實對複習的進度幫助很大)

資料:知識精鍊+題,培養做題的感覺,同時幫你更進一步掌握知識點。(官方教材廢話多,有網課的話沒有必要看官方教材,把講義列印出來跟著聽課就可以了。)

錯題筆記本:它記錄了你所有的薄弱點,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備考財富。

補充一下:個人覺得,東奧的輕一和輕四就夠了。 輕一是知識點+習題,適合在複習前中期使用,用來打基礎,鞏固知識。 輕四是模擬6套考試題,適合在複習末期、考前使用,培養考試感覺,找到自己的薄弱點。 資料不要貪多,貪多嚼不爛。並且一定要買今年最新版的,不要用往年的。

三 ,關於網課老師的選擇

東奧和中華是兩個資歷比較老的網校,雖然近幾年也出了一些口碑不錯的機構,但是穩妥起見,我還是在這兩個之間進行選擇。

具體還是要自己去試聽,選擇各方面都合自己胃口的老師。一旦選擇一個老師,就把他的基礎班到衝刺班都跟完,不要中途更換,以免打亂節奏。

我感覺不錯的老師如下:

會計:郭建華老師,思路清晰,我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一聽課就豁然開朗了。

審計:楊聞萍老師。 財管:閆華紅老師,表達清晰,知識點間的聯繫講的挺好。

稅法:葉青老師上,講課的思路清晰。

經濟法:郭守傑老師,風趣幽默,案例生動。

公司戰略:呂鵬老師,就感覺他的普通話聽起來挺有趣的,估計是我的點很奇怪,哈哈。

其實真正考過兩門後,就會發現,老師在複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多只有20%,剩下的80%還是要自己扎紮實實的去學去背去做題,所以沒必要有選擇困難症,老師本身實力差距不大,選看對眼的就好。

四,複習方法及各科特點

複習越早複習越好,集中到考前三個月複習,太辛苦了。採用「四輪複習法」應該是比較穩妥的方式。

第一輪,基礎知識輪。跟著網課基礎班把基礎知識地毯式學完,會做網課講義例題即可,一定要學一節跟著做一節。在這一輪中一定要注意,碰到無法理解的知識點一定不要過於糾結,可以直接往後學,很多東西都是後面學著學著之前的內容就弄懂了,因為有很多知識都是相關的。

學完第一輪肯定有不懂的,留到第二輪解決。這一輪的網課不建議視頻過度加速,加速後的視頻很容易讓人反應不過來。

第二輪,做題攻堅輪。這一輪將基礎班視頻加速1.2-1.5倍,再看一遍,同時邊看邊做輕一的題。外加攻克第一輪沒有弄懂的知識點。錯題筆記本在這一輪開始使用,記錄錯題外加錯題相關知識點。

第三輪,錯題鞏固輪。經過第二輪,相信我,基本上每一章都會有錯題,這時候將錯題翻出來重新做,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看衝刺班視頻,衝刺班的意義在於畫重點,而不是押題。

第四輪,模擬考試輪。拿下輕四模擬卷,網上找機考模擬題做,一定要提前熟悉機考的感覺。同時把之前的錯題翻出來做做看看,準備上考場。

再次強調複習過程中千萬不要過分執著於將每道題都做對,每個知識點都深挖,那樣提前一年開始都難得複習完,一定要適當的粗放。還是那句話,cpa考試在廣不在深,並且60分過考就行,絕大多數人上考場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沒複習好,很正常的。

五 ,根據各科科目特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1、會計

會計是cpa雙難之一,其中長股投、企業合併及合併報表是公認的最難點,會計總體上知識點多且有點雜。一定要多做題,要熟悉套路,比如會計分錄一定要爛熟於心,因為要留更多的時間做綜合題,所以留給單選、多選的時間不多,平均1分鐘就要給出答案,要把分錄做熟這樣就不用一筆筆的把借貸寫出來再得出結果。如果基礎較差,且只有晚上下班才能複習的話,三個月的時間拿下會計還是有點兒難的。

2、審計

cpa雙難之二,特別是對於沒有審計從業經驗的人,審計的內容相當的虛無縹緲。其特點是語言難懂,表達專業,同時考點明確,但點與點之間的聯繫卻不如會計緊密,很多考點是獨立的,需要一個一個攻破。 但有一點慶幸的是,審計每年大題都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重要章節,因此觀看衝刺班視頻,聽老師講重點很重要。

3、稅法

知識點非常零碎,因此記憶尤為重要。稅法的重點非常明確,能非常好的掌握重點,通過考試將會變得容易很多。雖然各種小稅種茫茫多,但是一旦記住,得分很輕鬆。

4、財管

財管相對容易,特點是公式較多,需要通過多做題來記住公式,然後把記住的模型寫下來套數字即可。考試的計算量會非常的大,公式理解並記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各種小的錯誤。

5、戰略

較容易,多背書,要把書本中各種理論爛熟於心。戰略的特點是考的時候感覺不會,背的沒考到,但實際上就是那些經典理論,只是考的比較活而已。考生對整本書都要了如指掌,考試的時候時間很緊,儘可能的把試卷寫滿。

6、經濟法

和稅法的特點相似,知識點零碎,記憶將是這門課的主旋律。考試對錶述能力要求較高。

7、綜合

如果6科已過,不要猶豫,在最短的時間內考過綜合。有了專業科的底子,再加上「四輪複習法」,通過的幾率相對較大。

近幾年cpa考試在不斷的改革,我也和考過的同事交流過,都感覺以往的考試6門科和綜合重合的地方很多,將來6門會更加偏理論,而綜合會更加偏實操。

綜合稅法、經濟法考的相對較少,主要內容還是會計、審計、戰略。 這個階段的網課選擇就隨意多了,閉著眼睛在雙校選就可以了。

寫了那麼多,很多朋友們看的肯定是目瞪口呆,怎麼那麼長。那我告訴你;繼續混dtt 那就好好備考!想要以後吃得好,就得現在吃點苦阿!

總之,注會考試有其特有的魅力,它正在向每一個有志者招手,不管你的學歷高低,不管你的基礎如何,只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運用靈活的解題技巧,註冊會計師考試一次過關並非難事!請記住:有志者事竟成!!!加油啊,朋友們……


對於我財務管理的大學狗來說 CPA是我的信仰


更新

~~~~~~~~我是分界線~~~~~~~

看書看到吐,什麼二叉樹模型,到底什麼鬼,然後繼續聽課。聽課到不想聽了,就聽追夢赤子心,哭著跟著唱完整首歌,我又容光煥發,屁顛屁顛的去聽課了。我想,我已瘋,因為沒有人會在吃飯的時候突然蹦出「reluctant」。


事實上還沒有執業醫師的書厚

不怎麼了解他們這個系統,好像沒有統一的教材,都是買的這種套書,上面那本相當於教材有上下兩本,最下面那本是習題。還有其它兩本略薄。。。不要把注會6科書疊一起比,畢竟能考五年。還有不接受會計和醫學撕逼,大家都那麼苦了幹嘛互相傷害,


其實並沒有很難,畢竟沒有比腿長的路,這個得看個人意志力。難在內容多,科目多,戰線長,可是學會計的人都知道這是這個專業的特徵,這是個兢兢業業的行業。在大學如果你是會計專業,認真聽課真的很重要,因為感覺大學學了所有注會的所有內容,雖然幾乎都忘記了,但是給你了一個框架和基礎,這樣你就差不多能看懂注會的書,不至於跟看天書一樣。如果你是完全不想乾的專業,勸你還是放棄吧,因為真的有難度。你總不能連現值,重置成本這些都看不懂就盲目的跟風去考注會。而且了解會計行業的人都應該能感覺到,注會只是個開始,以後的路還很長。大牛註冊類證書就五六個,你要跟他們拼嗎?工作勞累且有風險,進入須謹慎。

如果決定畢業就要考,三門的話最好是提前一年準備,當然你要是要實習或者考研,時間要排除在外,要更早開始,開始時可能沒有狀態且速度很慢,養成習慣就會好很多。


苦不苦,想想薩達姆。累不累,考考CPA


如果是財會專業,大學學好專業課,大三下或大四上學期可以有意識的看書。如果是非財會專業,又沒有明確的從事審計會計打算,建議放棄。


只要你想,沒有什麼是難的。我本人是大一的,工科專業,現在正在學習cpa,比高考簡單多了。建議提前學習,畢竟到了大三大四要面臨就業實習什麼的,也很難有心思去備考信息量這麼大的東西,而且年輕的時候,學習能力很好,趁著年輕,把想考的證書都考了。我昨天才結束了經濟法和財管的課程,感覺也很好,當然,找個好老師很重要啦,尤其是我這種非財會專業的。加油吧!沒什麼輸不起的,


畢業幹金融,同時報名CPA考試,第一年過了會計和審計,之後考了五年直到前兩門作廢,期間已經因為精神憔悴等原因轉行讀到了文學phd,準備這輩子不碰金融相關工作


CPA有多難考,試試讀讀(審計)下面一段話:

無論對管理層凌駕於控制之上的風險的評估結果如何,註冊會計師都應當設計和實施以下三類審計程序:

一、測試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作出的會計分錄以及編製財務報表過程中作出的其他調整是否適當;

二、複核會計估計是否存在偏向並評價產生這種偏向的環境是否表明存在由於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三、評價對於超出被審計單位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或基於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以及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其他信息而顯得異常的重大交易的商業理由或缺乏商業理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從事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對財務信息作出虛假報告或掩蓋侵佔資產的行為。


別準備了,既然有想法,就開始考吧


眾做周知CPA考試難度是非常高,提前做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裡並不推薦大一和大二的考生備考(這裡所說的是全日制本科學生),政策幾乎每年都會有變化,所以太早準備浪費時間不說,對以後的備考也沒有過多的幫助,這些同學可以準備四六級等其他證書,為以後考下注會證進入「四大」打好基礎。

而大三的同學們就可以開始準備了,這樣會比其他考生提前一年的時間,大學生們完全可以把一次過六科當做自己的目標,畢竟備考時間是非常充足的,大四准畢業生就可以報考註冊會計師考試了。


回答的簡單明了。有機會可以跟你交流。感謝。


推薦閱讀:

是不是應該趁著年輕試試各種生活?

TAG:職業 | 大學 | 註冊會計師CPA | CPA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