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遲在明朝據記載行刑刀數可達三千,而清朝末期僅有五百刀,造成這種「退步」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凌遲,元朝編入法典,元代執行凌遲,把犯人零割一百二十刀,已是夠駭人聽聞的了,明代執行凌遲時零割的刀數更遠遠超過前代。明世有兩次著名的凌遲處死案例,刀數有明確的記載,一是正德年間的宦官劉瑾,一是崇禎時進士鄭鄤。據記載明正德五年(1510)大太監劉瑾伏誅,以凌遲處死,「例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頭一日該剮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片,在胸膛左右起初開刀……凌遲三天刑畢。」明熹宗天啟二年進士鄭鄤,被閹黨誣以「杖母不孝」、「奸妹」等忤逆不道之罪,遭凌遲冤死,被割了3600刀。據歷史記載,明朝的袁崇煥當年被凌遲處死時,全身就割了三千四百多刀。清朝史料關於凌遲之刑的刀數記載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幾類。莫言的《檀香刑》中有關於凌遲五百刀的描述,細思極恐。但是卻少有關於超過行刑千刀的記載。
自元朝編入法典直到1905年清朝廢除為止,隨著時代的發展,其行刑刀數經歷了由少至多再到少的這樣一個過程,從明朝到清朝出現的刀數驟減,這其中必然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原因。我結合一些資料並加註自己的理解,得出的可能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從目前一些可查找的文獻史料來看,並沒有關於直接講述凌遲行刑技術的專著,由此我認為凌遲行刑技術大多依靠行刑者的面授和口授相傳,改朝換代,這其中可能會出現傳承斷層而導致技術的退化。二,行刑技術與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明朝重典治國,講求刑罰嚴酷以儆效尤,故而這一被稱為中國酷刑之首的凌遲受到重視,這與清朝治國方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國家政策的影響也是主導凌遲發展趨勢的一個關鍵因素。三,當然還有一個隱隱讓我覺得不安的原因就是史料記載的錯誤,目前所能掌握的史料很少且其真實性存疑,可能出現神話凌遲或者故意誇大的情形。 學了法制史之後一直希望可以好好研究一下這一歷史現象的原因,現在作為我知乎處女問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從各位不同的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視角、廣闊的知識覆蓋面積搜查探索中可以獲得完美的答案。
謝邀。。。
凌遲這事研究過,找我算是有點緣分。凌遲是怎麼產生的呢?最早的周律,死刑法條名目繁多,有上千種,可執行起來只有大辟這一種。秦漢帝國,雖然嚴刑峻法,除了斬,絞,還出現了磔,腰斬,醢,車裂,俱五刑之類比較有視覺衝擊力的行為藝術方式。但這些,多半是先弄死再胡搞,仔細想想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漢帝國第一次完蛋,是社會主義穿越家王莽搞了一次民選,然後推廣按揭,國夢,遊標卡尺,最後玩砸了,被暴民剁在了未央宮。王莽的腦袋,從長安巡迴展覽到南陽,舌頭被大家都切成口條了。後來的統治者,覺得這樣不行啊,嚇唬不住誰。到了漢帝國第二次完蛋時,豪門大族用槍投票,誰慫誰完。從黃巾開始,殺人的數量上去了,藝術性也就上去了。。。張大師派去首都搞起義的馬元義,被拷打成一條一條的,在首都鬧市車裂。張大師自己,開棺戮屍。農業生產完全停止,北中國人吃人,法律已經不重要了。董太師每天下鄉三光,自己被當蠟燭永放光芒。袁家二位率獸食人,像張超之類的法外滅族不計其數。曹丞相老爹被人滿門抄斬,於是他親屠徐州,水為不流。大分裂時代,殺人不叫事,仇恨值高的,就琢磨怎麼殺出境界殺出花了。演義里,發明了凌遲,用在了傅士仁,糜芳,范疆張達之類的身上。那年代,有沒有凌遲?我以為,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這麼藝術的名字?我估計當時的三國殺卡牌們沒空琢磨。亂完了,三國歸晉。大晉蹬腿的速度,比篡位來的還快。這次,殺人的主角逐漸由王爺二代,轉化為胡人武夫。
帝國蹬腿期,石勒幹了幾票,爆了劉琨,宰了王彌,滅了王浚,在寧平逮了五十四個王爺,一口棺材,以及西晉的整個朝廷,二十萬人民。審判死人,燒烤,活埋。然後是洧倉,四十八王,又是十多萬人。
同上。然後么,石虎,冉閔,苻生,前仆後繼。前廢,後廢,生生不息。大亂世持續了三個世紀。南邊的童昏帝,肢解臠割抽腸銙剔,北邊的暴虐主可惜崔司徒,佳人難再得。侯景家族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都遭了老鼻子罪。按酷刑的加工修養來看,酷刑的最高境界是讓人覺得自己身上長的一切都是苦難根源。死亡,成了莫大恩典,成了獄語多年求不得的寶貴存在。很多人早已接觸了凌遲的真諦,只不過沒有重視,又擦肩而過了經過幾百年的積澱,藝術性上升,文學性下降,到鳥隋唐。
隋煬帝雄才大略,加工人類也有非常造詣。倒霉的兵部二把手斛斯政,被陛下帶頭做成刺蝟白玉湯,一盒酥了。大唐自建國以來就有藝術氣質,糖太宗李市民大殺兄弟以降,戾氣越來越重。武周的羅織經麗景門六道使,中宗復辟後的五王,安史之亂的顏杲卿,賊王八的劍南表演,黃巢舂磨寨,秦宗權孫儒的中原巡禮,直到最後鳳翔的人斤百錢。。。。。。這些,其實就是凌遲五代。。。。。。沙陀三夷,黥卒暴起。凌遲早就實施無數次了,只欠個正式法條,國家名分。到了文治盛世我大送。北邊的兄弟之邦我大聊,一幫百無聊賴的野蠻人,把這個作為了法律。謀逆啊,弒尊啊,就往這個筐里裝。反正按契丹人規定的法子,處理完一筐也就夠了。我大送仁宗,仁啊,聽說有人殺人當葯,殺未成年花朵吃著玩,還搞成邪教了。很是不爽。對於罪大惡極斬了還覺得便宜他們的人渣,該怎麼加工才能獎善去惡呢?
引進兄弟之邦的法條,起了詩意的名字,凌遲就此呱呱落地。偉大的革命導師教育我們說,凌遲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誠哉斯言
仁宗的一念之仁,可算開了血肉之花的地獄之門。從最早的葯八刀,到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最終發展到明朝登峰造極的三千六百,然後天饒一刀,地饒一刀,人王饒一刀。三三五七成了最高套餐。如樓上所述,明季最出名的,是袁都督,劉站皇,鄭翰林,都是豪華套餐待遇。但樓上說的我大清陛下們看不下去。。。這個必須要回一句,沒有的事。開國就是一路凌遲過來的。皇太極凌遲親姐莽古濟,在廣東凌遲了三忠中的二位陳子壯,陳邦彥。在山西凌遲了明大學士李建泰,在北京凌遲了弘光帝,劉宗敏。凌遲完三忠,又凌遲了三藩系。。。到了中期,曾靜張照,大小金川一干人等,征緬的敗將,台灣的皇帝甲皇帝乙。。。嘉慶朝的白蓮天理,多少教會領袖都被片的和烤鴨似的。至於一個闖入皇宮的廚子成德,被剮時皇帝還有旨意,叫他多受會罪後期么,天朝一萬三千王,多少凌遲煙雨中?
我大清蹬腿前半年。灤州起義首領白雅雨等人,還是被凌遲了。到了民國,凌遲依舊存在,革命黨,女共匪,失敗軍閥,落單飛賊,被剮的為數不少。至於文革,也還有若干案例。。。
別說手藝不好,只要有一顆禽獸般反人類之心,凌遲總還會回來的。
綜上,凌遲小史。我在奧運的國歌聲中拉拉雜雜的碼下了這些人類罪行精華的文字老鍾說過,凌遲之刑很講究技術,因為說好多少刀死,劊子手就必須要多少刀讓他死,早死了剩下的刀數就要劊子手自己承受,所以呢,只要不割要害,往死里割,五千刀還是可以有的,只要最後一刀弄死就ok了。
凌遲(剮刑)一般會根據所犯之罪來量刑,最輕的為八刀,面部一刀、四肢各一刀、前胸一刀、後背一刀、私處一刀;最重的要剮三千六百刀,將一張漁網纏在犯人身上,每個網眼都要割一刀,所以又稱魚鱗剮。劉瑾所刮3357刀可能是真的,因為明代的「割肉」水準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說是庖丁解牛也不為過。。。
不信請看鏈接(歡迎重口味者)
http://tieba.baidu.com/p/1663541674
題主所問為何清朝刀數變少,確實跟明朝嚴酷的律刑有關。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淵源於《唐律》,以笞、杖、徒、流、死為五刑,其它刑法延續前代或自創,本為懲罰十惡制定,可是後來多用在錦衣衛的「詔獄」殺人。其後又有東廠西廠相繼設立,酷刑峻法,愈演愈烈,直到明亡。由於宦官階層與文人階層素來相輕這一歷史規律,加上明代的特殊性——明代「敢做沒襠」的宦官(尤其是司禮監,著名如劉瑾魏忠賢王振)數量達到巔峰,而且大多是窮凶極惡之輩。皇帝聖旨基本上也是那幾個掌權太監定的,那幫從小因為"斷根"而飽受讀書人嘲笑和欺辱的公公們終於能吐口惡氣:你們這群讀書人,看我不加個罪名整死你。所以能把凌遲運用到登峰造極也是情理之中了~(劉瑾算是被反用)
到了清朝,由於凌遲極其殘酷,清朝皇帝也不如明朝質量低,對這種刑法也是看不下去,並且據《東華續錄·同治朝》載:清同治五年1866年初,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向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呈說帖,請中國不用凌遲酷刑。三月,恭親王上奏,稱中國凌遲酷刑友邦見之不悅,應改革刑章,人犯以斬決為止云云。所以清朝一般都是幾十刀內結束。。。。
就不放圖了,太重口味!!!!!!
吹牛逼的功力日益衰退。
因為明朝那個就是吹牛逼,
以下全部引用莫言大大的《檀香刑》,口味較輕的孩子們還來得及撤退。
「兄弟,得罪了!」
錢雄飛竭力做出視死如歸的瀟洒模樣,但灰白的嘴唇顫抖不止。錢的掩飾不住的恐懼,恢復了趙甲的職業榮耀。他的心在一瞬間又硬如鐵石,靜如止水了。面對著的活生生的人不見了,執刑柱上只剩下一堆按照老天爺的模具堆積起來的血肉筋骨。他猛拍了錢雄飛的心窩一掌,打得錢雙眼翻白。就在這響亮的打擊聲尚未消失時,他的右手,操著刀子,靈巧地一轉,就把一塊銅錢般大小的肉,從錢的右胸脯上旋了下來。這一刀恰好旋掉了錢的乳粒,留下的傷口酷似盲人的眼窩。 趙甲按照他們行當里不成文的規矩,用刀尖扎住那片肉,高高地舉起來,向背後的袁大人和眾軍官展示。然後又展示給操場上的五千士兵。他的徒弟在一旁高聲報數: 「第一刀!」 他感到那片肉在刀尖上顫抖不止,他聽到身後的軍官們發出緊張地喘息,聽到離他很近的袁大人發出不自然的輕咳,不用回頭他就知道眾軍官的臉已經改變了顏色。他還知道,他們的心、包括袁世凱袁大人的心,都跳動得很不均勻,想到此他的心中就充滿了幸災樂禍的快感。近年來,落在了刑部劊子手裡的大人們實在是太多了,他見慣了這些得勢時耀武揚威的大人們在刑場上的窩囊樣子,像錢雄飛這樣的能把內心深處對酷刑的恐懼掩飾得基本上難以黨察的好漢子,實在是百個里也難挑出一個。於是他感到,起碼是在這一刻,自已是至高無上的,我不是我,我是皇上皇太后的代表,我是大清朝的法律之手! 他將手腕一抖,小刀子銀光閃爍,那片扎在刀尖上的肉,便如一粒彈丸,嗖地飛起,飛到很高處,然後下落,如一粒沉重的鳥屎,啪唧一聲,落在了一個黑臉士兵的頭上。那士兵怪叫一聲,腦袋上彷彿落上了一塊磚頭,身體搖晃不止。 按照行里的說法,這第一片肉是謝天。 一線鮮紅的血,從錢胸脯上挖出的凹處,串珠般地跳出來。部分血珠濺落在地,部分血珠沿著刀口的邊緣下流,濡紅了肌肉發達的錢胸。 第二刀從左胸動手,還是那樣子乾淨利落,還是那樣子準確無誤,一下子就旋掉了左邊的乳粒。現在錢的胸脯上,出現了兩個銅錢般大小的窟窿,流血,但很少。 原因是開刀前那猛然的一掌,把錢的心臟打得已經緊縮起來,這就讓血液循環的速度大大地減緩了。這是刑部大堂獄押司多少代劊子手在漫長的執刑過程中,積累摸索出來的經驗,可謂屢試不爽。錢的臉還保持著臨刑不懼的高貴姿態,但幾聲細微得只有趙甲才能聽到的呻吟,彷彿是從他的耳朵眼裡冒了出來。趙甲盡量地不去看錢的臉,他聽慣了被宰割的犯人們發出的凄慘號叫,在那樣的聲音背景下他能夠保持著高度的冷靜,但遇到了錢雄飛這樣能夠咬緊牙關不出聲的硬漢,耳邊的清凈,反而讓他感到心神不安,彷彿會有什麼突然的變故出現。他聚精會神地把這片肉扎在刀尖上,一絲不苟地舉起來示眾,先大人,後軍官,然後是面如土色、形同木偶的士兵。他的助手在一旁高聲報數:
「第二刀」 據他自己分析,劊子手向監刑官員和看刑的群眾展示從犯人身上臠割下來的東西,這個規矩產生的法律和心理的基礎是:一,顯示法律的嚴酷無情和劊子手執行法律的一絲不苟。二,讓觀刑的群眾受到心靈的震撼,從而收束惡念,不去犯罪,這是歷朝歷代公開執刑並鼓勵人們前來觀看的原因。三,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無論多麼精彩的戲,也比不上凌遲活人精彩,這也是京城大獄裡的高級劊子手根本瞧不起那些在宮廷里受寵的戲子們的根本原因。 趙甲在向眾人展示挑在刀尖上的第二片錢肉時想到了多年前跟隨著師傅學藝時的情景。為了練出一手凌遲絕活,獄押司的劊子手與祟文門外的一家大肉鋪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遇到執刑的淡季,師傅就帶著他們,到肉鋪里義務幫工。他們將不知多少頭肥豬,片成了包子餡兒,最後都練出了秤一樣淮確的手眼功夫,說割一斤,一刀下來,決不會是十五兩。在余姥姥執掌獄押司劊子班帥印時,他們曾經在西四小拐棍衚衕開辦過一家屠宰連鎖店,前店賣肉,後院屠殺,生意一度十分興隆。但後來不知是什麼人透了他們的底兒,使他們的生意一落千丈,人們不但不再來這裡買肉,連路過這裡時都避避影影,生怕被他們抓進去殺了。純主觀,純邏輯。只是因為社會文明的進步,劊子手這個職業越來越沒人願意幹了,又是純手工的東西,技術肯定是越來越差啊……你以為想割多少刀,就能割多少刀?面前是個人啊!割的時候還得是活的,這活兒,一般人誰願意做?
滿族大師傅刀工太差,畢竟是片烤鴨不是片河豚的。
這屆死囚素質不行?
跟刀的大小有關啊,用很小的刀片能一樣嗎
凌遲對行刑者要求也很高,儈子手都要命硬。
算一下時間,3600刀,群眾有沒有耐心看那麼久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密歇根、威斯康辛等州19世紀中期便廢除了死刑?
※死刑和終身監禁相比,哪一個是更重的懲罰?
※死刑到底有多殘忍?
※如果一個被判死刑的犯人在執行死刑之前因為意外造成永久性失憶,他還會不會被繼續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