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為什麼失敗?


沒有解決土地問題,封建地主階級不消滅,那麼永遠會有各色軍閥跳出來當買辦地主和帝國主義代理人的。


附錄資料吧

 2011年09月27日 10:39:21 來源:人民政協網

 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

從客觀上說,是由於帝國主義用各種手段來破壞、干涉中國革命,扶植並支持它們的代理人袁世凱奪取政權,中外反動勢力強大.

從主觀方面來說,在於它的領導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本身存在著許多弱點和錯誤.主要是:

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這些弱點、錯誤,根源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正因為如此,辛亥革命僅僅

趕跑了一個皇帝,卻沒有能夠改變封建主義和軍閥官僚政治的統治基礎,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

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資產階級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先進的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毛澤東是辛亥革命的親歷者,也是老一輩革命家中對這場革命最早作出具有開創性評價的領導人。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辛亥革命過去還不到8年,26歲的毛澤東就在《湘江評論》上發表了《民眾的大聯合》一文,其中第三部分用了很多篇幅論述了辛亥革命,對其涉及的主要機構和團體,歷史功績和失敗教訓,作出了客觀評價。文章立意高遠,見解獨到,受到各界有識之士的廣泛關注。

毛澤東是辛亥革命的親歷者,當時他還是個未滿18歲的愛國青年。這一年,他剛從偏僻的農村來到新舊思想鬥爭激烈的長沙,在湘鄉縣立駐省中學讀書。他後來在自述中談感受時,多用「極其興奮」、「感動」、「激動人心」、「躍躍欲試」等辭彙以及「我第一次……」來表達。他說:「在長沙,我第一次看到報紙——《民立報》」,「發現《民立報》闡明了激動人心的材料」;「聽說了孫中山這個人和同盟會的綱領」。得知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他心急如焚,「激動異常,就寫了一篇文章,貼在學校的牆壁上」,提出「將孫中山由日本召回就任新政府的總統,並以康有為任國務總理,梁啟超任外交部長!」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發表政見,儘管尚未搞清立憲派和革命派的區別,但對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府的迫切要求,已躍然紙上。

武昌起義爆發時。毛澤東異常興奮,決定投筆從戎。長沙革命黨人發動武裝起義後,他立即到湖南新軍25混成協第50標第1營左隊當一名列兵,是軍中勤學苦練的優秀士兵。他把每月七元軍餉大多用來訂閱書報,他說:「從1911到1927年,當我和中國最初的紅軍爬上井岡山時,我從未停止閱讀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報。」他還經常幫助士兵們寫家信和講解報紙上的新聞,受到大家的尊重。清帝退位後,當過半年兵的毛澤東決定退出新軍繼續讀書。辛亥革命成了他投身民族民主革命的起點。不久,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在那裡度過了五年半苦學礪志、「修學儲能」的歲月。

辛亥革命雖然給人們帶來一絲希望,但其成果被袁世凱竊奪後建立起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專制代替了共和,軍閥連年混戰,使中國變得更加黑暗。1915年當毛澤東看到一師編印的反對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接受日本滅亡中國「二十一條」的《明恥篇》後,義憤填膺地在封面寫下:「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國,在我學子!」的誓言。辛亥革命的失敗給這位青年愛國者帶來的強烈憤懣終於爆發了。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1918年4月毛澤東結合十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發起成立「新民學會」,重新開始了對救國道路的探索。

1918年8月,毛澤東畢業後為籌備新民學會會員赴法勤工儉學,第一次來到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北京。他在李大釗任主任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期間,雖然生活清苦,但吸收了許多新鮮有益的知識,結識了社會名流和有志青年,參加了進步社團和活動,拜訪了陳獨秀、胡適、蔡元培等著名人物,特別是讀到李大釗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文章,大開了眼界,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五四運動期間,毛澤東是湖南學生運動的實際領導者,在他領導下,湖南地區的革命運動搞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他作為《湘江評論》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在「創刊宣言」中熱情地歡呼十月革命,稱之為「浩浩蕩蕩的新思潮業已奔騰澎湃於湘江兩岸了!順他的生。逆他的死」。毛澤東站在「宣傳最新思潮」的前沿陣地,成為一名不懈奮鬥的實幹家。

毛澤東通過大量社會實踐的歷練和對新思潮如饑似渴的汲取,經歷了辛亥革命和五四大潮兩次革命運動的洗禮,已轉變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加上其本身具有的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使他有條件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經驗教訓作出開創性的客觀評價。

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打倒皇帝、推翻統治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歷史功績。他在《民眾的大聯合》一文中寫道:辛亥革命使人們有了「一層覺悟,知道聖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設的。我們有話要說,有事要做,是無論何時可以說可以做的。辛亥而後,到了丙辰,我們又打倒了一次洪憲皇帝。雖然仍是少數所干,我們卻又覺悟,那麼威風凜凜的洪憲皇帝,原也是可以打得倒的」。自古以來皇帝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如今清朝皇帝被打倒了,洪憲皇帝袁世凱也被打倒了,那麼以後還有誰再敢當皇帝,去維護舊的統治秩序?既然皇帝被打倒了,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東西不可以被懷疑、不可以被拋棄呢?同時,在君主專制統治下,民主是與專制相對立的,對於人民來說民主只是奢望,是大逆不道的。而辛亥革命讓人們又有一層覺悟,即民主也是可以去追求,可以通過鬥爭去實現、去建設的。

第二,肯定了辛亥革命給中國帶來思想解放和民族覺醒。中國兩千多年來,在君主專制制度統治下,人民沒有人身和思想的自由。毛澤東寫道:"原來中華民族,幾萬萬人,從幾千年來,都是干著奴隸的生活,只有一個非奴隸的是"皇帝"。(或曰皇帝也是"天"的奴隸)皇帝當家的時候,是不准我們練習能力的。政治,學術,社會,等等,都是不准我們有思想,有組織,有練習的。"辛亥革命後,"於今卻不同了,種種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從九重冤獄,求見青天。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接著,毛澤東以犀利的筆鋒指出辛亥革命後國內外局勢已發生巨變,"異軍突起,更有中華長城渤海之間,發生了"五四"運動。旌旗南向,過黃河而到長江,黃浦漢皋,屢演活劇,洞庭閩水,更起高潮。天地為之昭蘇,好邪為之辟易。咳!我們知道了!我們醒覺了!"這裡雖有些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影響,但字裡行間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打開思想進步閘門,勢不可擋,已席捲全國,大大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去為反對剝削壓迫抗爭到底,這是不爭的事實。

第三,肯定了清末咨議局與同盟會的聯合,是辛亥革命成功主要原因。毛澤東指出:"溯源吾國民眾的聯合,應推清末咨議局的設立,和革命黨--同盟會的組成。有咨議局乃有各省咨議局聯盟請願早開國會的一舉。有革命黨乃有號召海內外起兵排滿的一舉。辛亥革命,乃革命黨和咨議局合演的一出"痛飲黃龍""。辛亥革命的骨幹力量,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而清末咨議局則是清政府為預備立憲而設立的地方咨議機關,它們在武昌起義中成了合作夥伴。著名立憲派人士湯化龍是湖北咨議局議長,是各省咨議局聯合會第一次會議的主席,各省咨議局聯盟請願要求早日召開國會。武昌起義後,他即時應變,通電敦促各省咨議局響應革命。湯化龍等雖是立憲派,但咨議局在武昌起義的關鍵時刻與同盟會革命黨人合作,漂亮地演出了"痛飲黃龍"的活劇。但他們很快就分道揚鑣了,"革命黨化成了國民黨,咨議局化成了進步黨"。毛澤東對於咨議局歷史作用的肯定,作出符合歷史的客觀評價,是很有必要的。

毛澤東在充分肯定辛亥革命歷史功績的同時,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失敗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只是少數人的事情,沒有聯合廣大的人民群眾,得到他們的支持。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種民眾的聯合,其實不然"。辛亥革命"與我們民眾的大多數,毫沒關係。我們雖贊成他們的主義,卻不曾活動。他們用不著我們活動。"他從政治上闡明了沒有實現民眾的大聯合是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幾年後,他更明確地指出:"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

在軍事上,辛亥革命缺乏一支高素質的、戰鬥力很強的軍隊。毛澤東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學生的發蹤指示,哥老會的搖旗喚吶,新軍和巡防營一些丘八的張弩拔劍所造成的"。當時,旅居海外的留學生是辛亥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而新軍則是清末編練的新式陸軍,與舊軍隊改編的巡防營是兩個系統。新軍大部分是新入伍的士兵,軍事訓練少、組織紀律差,"實系烏合之眾"。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沒能掌握住新軍。後來南方各省"擁兵自衛",許多軍隊都指揮不動。這樣一支素質很差、沒有戰鬥力的隊伍,怎麼能取得革命勝利呢?

毛澤東早期對辛亥革命評價的基本思想觀點,同他以後大量的相關論述是相一致的,可以說這是個很好的基礎。著名學者胡適在1919年8月出版的《每周評論》上發表《介紹新出版物》一文,熱情洋溢地寫道:"現在新出版的周報和小日報,數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廣州,東從上海蘇州,西至四川,幾乎沒有一個城市沒有這類新派的報紙。現在,我們特別介紹我們新添的兩個小兄弟,一個是長沙的《湘江評論》,一個是成都的《星期日》",而"《湘江評論》的長處是在議論的一方面";胡適還專門肯定和讚揚了毛澤東撰寫的《民眾的大聯合》一文,指出:"《湘江評論》第二、三、四期的《民眾的大聯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遠大,議論也很痛快,確是現今的重要文字。"

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不僅充滿了對祖國命運沉重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而且以執著的探索精神,嚴肅的科學態度,不斷向實踐學習,汲取營養;經過批判與否定,反覆與比較,最終拋棄了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把孫中山先生未竟的事業推向了最高峰,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而改變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軌跡,並使其顯得格外的凝重而富有光彩


看到那麼多人說辛亥革命成功的。實在是洗地過分了。

辛亥革命,僅僅是大清皇帝退位而已,換了一塊牌子,一顆圖章而已。

孫中山自己都說,當前這種局勢,就算是漢人當皇帝,也要推翻掉啊。

後來上台的袁大頭,那可是國共兩黨最高層都欽定的大反派啊。

革命之後,大反派上台,這叫哪門子成功?孫中山後來又搞了二次革命,失敗。

一個大清皇帝退位了,幾十個督軍、大帥、山大王起來了,軍閥混戰、苛捐雜稅、土匪橫行。

普通人民有充分的理由懷念大清朝至少安安穩穩、輕徭薄賦的日子啊,這叫哪門子成功?

大清朝至少還能厚著臉皮說金甌保全,到了民國,西藏駐軍被趕出去,外蒙獨立,麥克馬洪線就是民國年間搞出來的。

地盤少了那麼多,這叫哪門子成功?

好了,失敗了,為啥失敗?

80%以上都是文盲,根本不關心在台上的是皇帝還是總統。在少數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和官僚看來,是大清朝的皇帝偏袒滿人,皇族內閣,明擺著就是如此國難當頭,還不把漢人當做自己人看!

當時很多人的認識就是:把大清皇帝趕下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大清皇帝下台了,可是全國80%以上還是文盲,工業體系,現代化的國家體制,一樣都沒有。

所以啊,搞革命,關鍵是要看,你採用的是什麼理論,發動的是階層。

辛亥革命,採用的是驅除韃虜,光復中華之類的民族主義口號,至於普通民眾,都還以為是反清復明,「穿著崇禎皇帝的素」。發動的是滿清政府當中的漢人新軍還有會黨也就是黑社會,一炮打響後再爭取漢人舊官僚士紳的合作。

既然如此,那麼整箇舊的半半體系,自然不會去觸動,也沒必要去觸動。舊體系的代表從大清皇帝換成了袁大頭,原封不動保留下來。

而舊體系的力量比革命黨強了不是一點點,換了一個漢人袁大頭,原來革命黨的反滿口號自然過時失去號召力,還不分分鐘把你打敗,逼得你東渡扶桑。


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卻沒有推翻封建主義。

誰繼續代表了封建主義?那就是執行辛亥革命的國民黨。

他們擁護地主,擁護仕紳,搞壓迫婦女,狹隘地執行民族主義。

抗日戰爭戰勝了殖民者,卻沒有戰勝殖民主義。

誰代表著殖民主義?仍然是所謂「打敗日本」的國民黨

他們先當日本的狗,然後再當蘇聯的狗,再當美國的狗,被打到日本了,同時當日本和美國的狗。

——————————————————————————————————

所以,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它的使命。

抗日戰爭也沒有完成它的使命。

所以,三年解放戰爭的爆發是必然。解放戰爭不是兩個黨派的、兩個意識形態的戰爭。

而是中國人民經過百年積蓄力量後,同封建、殖民和帝國主義代理人之間的戰爭。

任何把解放戰爭認為是內戰的觀點,都是對中國百年革命歷程的否認。


為什麼辛亥革命失敗了?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了。請不要往深處想。。辛亥革命我覺得是成功的。驅除韃虜,消滅了整個特權寄生階層----旗人,實現了民族平等。推翻了兩千餘年的帝制家天下,從此中華,可以有終身獨裁領導人(比如某某某),可以傳位給自己兒子(比如常凱申公),但是絕對沒有人再能當皇帝了。這還不成功?袁大頭(雖然嘗試當了皇帝)和北洋軍閥當政,那也是民國,那時候是有選票的,才會出現賄選總統曹錕,現在還有人買你的選票嗎?請不要往深處想。。。所謂失敗,對於國民黨來說,他們在野了,沒幹過北洋,後來才有北伐(據說也失敗了)的必要,對我黨來說,別人失敗了,我們才能成功,要是成功的,還革毛命啊!


謝邀 @姜周

1.辛亥革命的目的在於推翻清政府,並沒有反對帝國主義以及封建地主階級的綱領口號要求。

2.辛亥革命的核心在於反滿主義

3.辛亥革命希望同漢族地主階級謀求聯盟反滿,並且認為地主階級是我國的歷史特色

4.辛亥革命在忽略現狀的情況下,欲圖效仿歐美之法建立共和政府

5.辛亥革命的要求的平均地權,在不得罪地主階級的情況前並不能得到完美解決

6.辛亥革命希望在不得罪地主階級以及不破壞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大力發展資本主義。

7.同盟會人員複雜矛盾諸多理念混亂

8.革命黨人缺乏對革命的領導

9.革命黨依靠新軍以及各地軍閥推翻滿族統治


看了看答案,我就添一點,因為沒有得到當時力量更加強大的立憲派的大規模支持,資產階級兩派之間有隔膜。如今在教科書里,立憲派幾乎都不動聲色地消失了,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中國,也是有地方議會(諮議局),中央議會(資政院)和連續好幾次的國會請願運動。這些都是立憲派搞出來的。至於大家說的平均地權沒有實現,其實很多資本家就是因為孫提出了平均地權,所以才不支持他的。


辛亥革命本身就不是革命,它妥協的屬性太強了。真正的革命是博愛的強攻,是全民性的S·M,是針對全民的號召和恐嚇——所有人都必須服從於一個目標,必須組織起來,而目標的敵人是人民的敵人。

所以就革命來說辛亥革命是失敗的,它並沒有組織起人們。


辛亥革命成功了。問題不成立。


一個成功的革命,需要的是一個英明的統治者,來維護鞏固一個政權,如十月革命;而一個失敗的革命,需要的是一場甚至更多的戰爭,來奪取一個政權,如辛亥革命。單革命而言,它沒有造就一個穩定的政權,反而造成中國後來的軍閥亂斗,明顯它是失敗的。但是,革命本身就是帶有風險的,它的真正意義是給中國帶來思想解放和民族覺醒,從這點來看,它是成功的。


如果辛亥革命成功了,然後TG幹掉了民國,是不是就否定了正確????新中國來路不正了?


誰說失敗了?辛亥革命本來就是個偽命題,當時清王朝早就是一顆稻草就能壓死的了,還不是靠我袁世凱袁大總統的北洋六鎮,孫大炮就是個屁!


我操居然邀請我回答這種問題

惶恐萬分啊……

小的真的不知道啊


因為領導階層沒有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


明明成功了,還有說北洋軍太厲害也是瞎說,陽夏之戰還不是打敗北洋主力,歸根到底是孫文沒錢,否則要打到北京了


同盟會: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

前三項實現了 最後一項沒有實現 但要命的是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最關心的只有最後一項 從這個角度來看 辛亥革命沒有完全成功 但也不能說就是失敗的


黨史學的不好啊!辛亥革命是勝利的,但是勝利果實被反動軍閥竊取


這個,很明顯呀,辛亥革命過後中國四分五裂了,北方有袁世凱,南方有孫文的革命黨,中國,進入內戰與分裂,這樣內戰打到1949年,中國謝天謝地的統一了,過去了38年,38年呀,足夠中國搞多少個五年計划了,清末,我國就能建造火炮了,到抗戰時,整個中國軍事工業就只剩下一個造漢陽造步槍的小作坊,火炮只能進口了。。。。

全是內戰害的,把中國打的千瘡百孔。等等,一戰時,我國經濟不是迅猛發展嗎,可惜發展的都是些民用的輕工業,那重工業,沒有政府投資,根本發展不起來,囧呀,內戰,沒辦法。


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國主義與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買辦勢力以及舊官僚還有立憲派一起勾結了起來,然後從外部和內部絞殺了這場革命。


我就說一個:武昌新軍戰鬥力太弱,全國見好就收划水多數,北洋軍真嫡系,唯一下來支援武昌的只有閻錫山……


推薦閱讀:

讓子彈飛中,張麻子把黃四郎的「精神」砍了,鵝城革命就勝利了。那黃四郎的槍呢?
階級決定論在革命中究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在什麼情況下暴力革命是正義的?
過去革命人士是如何頂住各種酷刑依舊保守組織秘密的?這得多大信仰支撐自己?

TAG:為什麼X會失敗 | 革命 | 失敗 | 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