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大學期間,有沒有體驗到過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經常看到有人拿這句話說事,我很想知道,有的話,是通過什麼事情,可以分享一下嗎?沒有的話,又是怎樣一種感受——是覺得很遺憾,或是覺得可有可無,還是身陷囹圄卻毫不自知,甚至還自欺欺人,大談其利?
簡單的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各抒己見,不人云亦云。那前提就是每個人有相當的認識水平,什麼都不懂怎麼獨立,自由。舉個例子,問你未來石油價格走向,如果你不了解當今能源情況又從何談起呢。反觀當今的大學生又能有多少的知識儲備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偶爾我能體驗到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多的時候是覺得沒有精神沒有思想。
似乎……沒怎麼感受到。很弱的有過幾次吧,第一次遇到一個思維特別開放有很多可以說的交流非常愉快的同學,但這是個人,這樣的人只遇到一個,系裡更多是沒有責任感沒有目標能畢業就行或追求高分獎學金的人。第二次加入了一個團隊,益行人。當初是因為支教加入的,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公益創業團隊。後來發現這個團隊的領導者很有個人魅力,這個團隊的氛圍是很青春向上也很有活力創意的,很多會被說不切實際的想法都可以說出來,並且許多都做到了,在這裡我應該是最強烈的感受到題主所問的那句話。我真的受夠了一群大學生很老成的說:都是大學生不要幼稚了,這個沒什麼利益那個不適合社會的,真是夠了!大學生不應該是最具創造力的群體嗎?未來是我們來組成並有能力改善這個社會而不是一味的妥協來叫所謂的「適應社會」啊!毫無改變的僵硬的社會,難道不是衰落的前兆嗎?如果有想法就去試啊!錯了就重來啊!和別人一樣犯錯就不犯錯了嗎?只是你把犯錯所需的心理負擔成本由很多人分擔了而已!哎一時激動了……總之這個社團才真的讓我感受到了大學的魅力,感受到了真正一個團體努力完成一件事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這種感覺斤斤計較著利弊的人是無法感受到的。當然團隊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可這一點不影響它的精神自由的氛圍,我們都在努力讓它變得更好。這和學校的幾大協會感覺是決然不同的。
唉,可是學校沒有讓我感受到,真的很遺憾呢。看看貼吧我就對學校沒什麼信心了,連個校車都是求利而不關注學生需求,寬頻還壟斷還要受限,食堂實惠與味道不能共存……而且我一直很想吐槽,我們學校校區那麼分散,無論去哪個校區上學都要穿越馬路市區走至少一刻鐘,我們上課更是走40分鐘,直接搭公交車回寢室好嗎!這樣散,就規劃來說都很難給學生歸屬感,也更難聚起其他學校那樣的「精神」。而且上個學路上要花這麼長時間還要給交通主幹道造成擁堵,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負面影響多多啊(還增長了逃課率)!!有時候從一個學校的布局建築,就能看出它的精神
1 強迫自己讀書
2 放任自己逃課
兩者在一定程度上都體現了自由於獨立之精神,前提:缺一不可。我在國內的大學是既思想開放而且名氣還挺大的那種,但真心體會到這種感覺還是出國交換來到歐洲,在現在的這所鳥不拉屎大學裡。
我們有門課叫做Intercultural management,教授是個屌屌的英國老頭。這門聽起來就水水的課自然沒有課本,他最根本的建課理論就是Hofstede的那一套。但他自己上課的時候就會不停地吐槽,會講誒有個理論你們造咩就是那個xxxxxxx,但我覺得那都是Hofstede抖機靈抖出來的耶。
有一次有同學提問,他嘟囔了好久說哎呀我也不能告訴你們該朝哪個方向想,我也不會一定是對的。你們愛怎麼想怎麼想就好了伐。【攤手】
被國內大學的教授們按住背書學傻了,以為之前自己腦子裡奇奇怪怪的想法都很蠢。現在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教育結果。
教育本身是一個洗腦的過程,但當你發現你樂於被洗,而且開始有勇氣質疑一切,才是真正有作用的時候,也就是你覺得自己終於思想自由精神獨立的時候。
聽起來很蠢又很少女心,但當那個教授講到「你們怎樣想我們都可以聊一聊」的時候真的覺得背景都在冒粉紅色氣泡。他都50+挺巨大啤酒肚了我會告訴你?我就記得12年釣魚島大遊行的時候,學校里一群屌絲聲嘶力竭地喊著:釣魚島,中國的!哈哈哈,蒼井空,世界的!哈哈哈。
我是中文系的,在大學期間多多少少還是見到了有所謂獨立精神的老師,教現當代文學的憤青,教美學的隨和感性,教古代文學的不羈等。學生里,也許有那麼幾個較其他人,思想上有些微獨立,但是總體來說沒有形成這種氛圍。甚至可以說,那樣顯得另類。
在我所在的工科學校(畢竟也是個一本) 所有的人關注的都是遊戲美女明星電視 極少人會看看小說 我平時借借圖書館政治歷史經濟方面的書籍 都被當做怪人看待 國家領導人基本上大家只知道課本上的歷任一把手 常偉是誰都不知道 許多大老虎到被抓都不知道這人是誰......沒人知道那年的騷動是什麼..... 有時候我覺得真的挺悲哀 有時候政府不要空喊什麼提高中國學生創造性 我這都有什麼需要河蟹的嗎?不懂了 這對這個問題我都改了n回 不正是赤裸裸的答案么
大一,老師在毛概課上播了個視頻,講的具體是什麼社會事件我忘了,反正當時我就站起來說了關於這個社會事件的看法,我覺得我當時觀點有點反社會,反國情。但是毛概老師當眾(整整2個班100多號人的面)誇獎表揚我有主見,會思考。因為她始終尊重我們任何同學的任何看法,或許偏激,或許年少氣盛,或許幼稚膚淺,她把課堂營造成一種思想自由的氛圍,即便她在第二節課上得講著各種枯燥無味的毛概理論。因為她鼓勵獨立自由的思想,所以我們都喜歡上她的課,甚至在大二下學期拍畢業照(大專2+1學制)時,我們班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邀請她來和我們合照。記得我當年毛概是拿了90分,當時她知道我未來想從事新聞傳媒工作,還鼓勵我要自己去報考傳媒系,現在我打算考本,專業(翻譯),有點辜負她的感覺。
大二,沒有毛概課,換了另一個老師教思修課,永遠記得當時,她舉了一個例子,然後隨便點名要同學回答,我那時實在運氣很不好,被她點到了。我就回答那個問題,那個例子好像是一個男生為了追求理想沒有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之類的,我就說當然要在能保證自我,父母的生活下去的前提下再追尋理想啊。結果她就一臉嚴肅說我思想不對,一定要贍養父母,追求理想這種東西太自私了,要受到社會譴責。我就再次站起來反駁她說:我說的是,每個人都應該贍養父母,這是必須也是天經地義,追求理想也可以,但要保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然後她說:這位同學,希望你認真聽課。你這種思想是完全不對的,說了一堆。當時是2個班合上,大課室,我呵呵了。從此對這門課這個老師完全無感。因為我知道我課堂肯定被她記不高分,所以期末考試筆試開卷考我抄了滿滿一張試卷,卷面分救了我,拿了81,不至於成績太渣。舉這兩個事例,就是想說,所謂的「獨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在任何大學都有,也會出現,即便在我們這種渣渣的專科院校,但是你要想真正的體驗,就要看你是否擁有一個鼓勵獨立思想自由的老師了。
很多事,當你真誠地表達你的觀點,即便反動偏激,外界能給予你最基本的尊重,那麼這才是真正的獨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向這些尊重任何觀點存在的人,致敬!你睡覺都沒人管你,還不夠?
怎麼說呢,其實我非常嚮往你說的這種狀態。我喜歡思考,非常渴望交流。如果有三兩同齡人,大家同道中人,各抒己見,且尊重別人的觀點,該是極好的~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實大致意思
大家都知道,就是指一種不會被輕易打擾到的,不受束縛的心靈狀態。短短十個字,卻不容易做到。從我個人看來,之所以不容易,其實大多不是個人思想的問題,而是周圍的環境的問題。我喜歡交流。但問題來了。首先我身邊沒有同道中人。我不是個外向的人,因此想要到心靈的滿足一定先從室友下手咯。室友中一個性格強勢,不管說什麼都要壓倒別人。相處兩年有餘,漸漸快要被逼瘋。此類女子常常非常想要聽你自由地發表思想和觀點,卻又在你每一句她不認可的話後面來一句小小的諷語,此諷語內容多為某個不知從何而來的真理,讓人很有反駁的衝動,竟又無法反駁。時間一久其餘室友一個隨意她指示(在我看來很沒主見),一個乾脆超脫於本寢。
所以我為了保持我自己那顆獨立的心,我試著常常跳出寢室。隨後發現大家有一個共性:對於非室友/非同社團/慢熱的人,大家總是傾向於迴避。也不知是不是我面部天生太僵硬還是太真誠以至於不會包裝自己,無論如何也打動不了他們。無奈我只能抱著一顆我自認為充滿獨立精神的心,漂泊於寢室和外界之間,等待有天情況好轉或是我自己找到更好的答案。
我感覺獨立和自由,都是建立在環境上的。有的人運氣好,有一個好的環境,良性循環。而有的人運氣差一點,在不適合的環境里徘徊,最後要麼真的達到獨立和自由,不受環境影響的那種,要麼就隨大流了。而那些還在兩者間掙扎的人們,記得朝著心底的方向走,祝你們好運,不論怎樣,路都是自己選的。互勉。我在大一下學期遇到一個很欣賞的男生,他面對我時是那種站在高處帶著幽深文學氣息卻無比孤獨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想靠近,想觸摸,想陪伴。但他就這樣自顧自地站在一個優秀的地方,自顧自的孤獨著,每每我敦促自己變得優秀一點的時候,都好像在向他靠近。縱使他不喜歡我,但是還是很禮貌地送了我一本全文言繁體字的《寒柳堂集》,封面上寫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對我說「陳寅恪先生才是真正孤獨的人。」雖然後面我真的理解了這句話後,覺得陳寅恪先生不是孤獨是獨立。但在那時我不知道陳寅恪是誰,也極少閱讀繁體字,更難接受純文言文的書籍。不過也許是因為是欣賞之人送的禮物,格外珍惜,一回去馬上各種搜索陳寅恪,也住記了那句話。
之後無意中在一個很厲害的師姐個性簽名上看到了類似的話"獨立其人格,自由其思想。"當時第一想法是:看來所有的高手都是追求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呢。而我是一個無比自由的人,也追求著獨立,我也曾以為自己獨立堅強,似乎有好些獨立的特徵:喜歡獨立思考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不依靠他人,能夠一個人出發一個人旅行,遇到問題更喜歡自己解決,做慣了別人的依靠,為別人犧牲為,別人解決問題,甚至於不知道怎麼接受別人的幫助和關愛。我以為我懂的那句話的含義,也以為自己在過去那麼些年的生活中實踐著直到看到爸爸媽媽的感情又再一次走向一個極點,看到自己愛的人在深愛的人離開時的無助與空虛,看到她對他依賴的沁入骨髓般的習慣,和完全失去自我的沉淪,我慢慢心碎,不斷地尋找可以傾訴的人安慰,直到他們都有點厭煩的時候,我才突然明白我要的不是安慰,只是想要想依靠的人給我個肩膀,告訴我你很好,別怕,有我在,你可以安心地休息一下,這樣渴望依賴你的我可以稱得上獨立嗎?這樣的我如何獨當一面承受人生無處不在的苦難,我不希望自己從此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依靠,也不希望自己變成依靠別人而生活的小女人,於是我開始更深刻的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依靠與獨立。這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脆弱和依賴他人。我不夠獨立才不敢接受身邊人的離開,不敢獨自面對生活的未知,不夠獨立,害怕分離,才對感情深深抗拒,恐懼受傷。
一天在實習下班路上擁擠搖晃的公交車上,勞累和家裡連續好久的壓抑,突然一下彙集於心,讓我覺得委屈,到底為什麼我要承受這些?為什麼我要工作一天還得擠著公交?為什麼我要在別人面前開心的活著,為什麼還要好好工作,好好微笑,好好照顧別人?淚水快要湧出來,車開過我以前的高中,一下子各種回憶湧上心頭,那是我驕傲的日子,努力付出的日子,是我強忍著很多很多也不想為人知悉的時候,現在的我又要怎麼處理這些生活的委屈和無奈呢?回到家向爸媽訴苦?給朋友們打電話,說我今天有多麼的辛苦艱難?不,我突然意識到這些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們只能分擔我的脆弱,卻不能消解我隨時都會一次又一次湧上心頭的委屈。而這些對別人的依賴會成為我追求自由道路上的絆腳石,唯有獨立,才可獲得自由!唯有獨立之精神才能幫助我獨自地在每一個淚水即將湧出的時刻勾起嘴角,給自己一個安慰的微笑,然後像這一刻的心酸從未有過的一樣走下去。獨立是一種精神,是一種選擇,是自由的代價,是一棵發自內心向上生長的大樹,像三毛夢裡一般的大樹"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它尋求的是夢想和自由的彼岸。而我之前所有的以獨立為包裝的堅強只不過是以脆弱為出發點對依賴的訴求,是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加倍獨立就能像言情女主一般有人願意讓我依賴讓我卸下表象堅強的外衣。
但是,親愛的朋友們,生活就是生活,獨立就是獨立,只有真正追求獨立的獨立才是獨立,真正放下桎梏的自由才是自由,所有一切為獲取依靠而努力獨立的本質都不是獨立,也不能讓人感到內心無比的堅強。那些想要獲取別人關注的故作自由標新立異也都不是自由,他們活在別人設定的框架里,依賴著別人的目光過活,又怎會有陳寅恪先生口中的「獨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而人與人之間的依賴也應該是兩棵挺拔大樹的交集,枝葉相交,互給陰涼,但是任何一棵倒下,另一棵依然能夠挺拔的繼續生長。這是一種自由的交往,沒有道德上強加的義務與責任,不是存在的意義,只是生活的養分。沒有人可以陪著我們度過一生,人終究在不斷的告別,思念,再遇見。詞雲「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但這執念未免不是一種牽絆,細想,人生若執念初見,從此再無春風吹得遊人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快樂,會在執念中消磨殆盡。
說了這麼多,有想借個平台寫下這段生活中感受的嫌疑。說到底我也不過是在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挫折苦難之後,才知道放下執念,尋求獨立人生的道理,才知道人想要完全的度過苦難,並自我癒合,也只有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獨立,試著去理解,原諒所有的怨恨,放下所有的不甘心,才能真的笑著繼續往前走。生若長河,生若直木,願獨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呵呵…你寫作業時不抄襲,寫論文時知道查閱資料,文獻,與老師同學朋友討論,最後得出自己的結論,此謂之獨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嘛,就是指你的腦袋沒有被洗過,你可以接受什麼,也可以反對什麼,沒有什麼標杆和「思想的標準」,此謂之自由之思想。
山大的中西文學比較課
那個老師非常有才華,讀過很多很多書,上課引經據典,又拋磚引玉啟發了我們很多
其實下面聽講的學生很少,但老師絲毫不受影響,一個人講的很high從她那裡 我開始懷疑以前書本的東西,明白了什麼是自由 什麼最珍貴,恩,好像回到五四時期也不再憤青 終於形成自己的史觀 感受到了獨立之思想算是思想啟蒙的一門課吧有!
學會翻牆的時候說幾件大學裡面印象深刻的事情:
1、那個時候後勤集團想漲價(物價確實漲了),但是學生反彈很大。通常來說我以為這個事情會以正常漲價收尾,但是學校做了一些意見徵詢後,除了加大力度禁止校外人員在食堂消費外,沒有漲價。那個時候我在學生會,切實感受到了來自於學生對校方的壓力(學校BBS、群、學生會等等),也感受到了學校對學生意見的重視。那是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民意是有效的。
2、相信大學裡面都是有自己的BBS的,我們學校的BBS是有一個同志的板塊,據說是在高校裡面很早有的,因為BBS帶官方屬性,但是學校很少監管言論,在這個板塊如果發表歧視同志的言論也會得到很多批評。我覺得這是種進步,後來,據說我們學校成立了第一個同性戀組織,為校方點贊。
3、06年世界盃,第一天晚上,學校竟然斷電,然後所有宿舍全部爆發。第二天,據說鳳凰衛視報道「XXX大學暴動」,學生反映是過激了,但是學校用溫和的手段控制住了。之後每年世界盃,學弟學妹們都能到通宵提供觀看的食堂去看球,還有夜宵賣噢,親。
4、還是BBS。因為樓主在「可恥的學生會」(應該都覺得我們可恥吧?= =),所以知道得比較多,BBS的開發和技術都是學生,學校有監管的權利,但是實際上需要依靠這些學生技術,但是技術團隊會拒絕提供給校方發表言論的學生的信息,除非是觸犯法律的問題,不然無論校方多大的壓力這些學生都很有底線,這是我很敬佩的一點。(面對天cao就別說底線了好嗎)
5、除了大一上學期外,我早上10點前,周五下午,都是沒課的。課程自己選,學分夠了就畢業。
6、畢業後聽說宿舍都裝空調了。
說了很多,有些可能文不對題,不過我總覺得對於大學,特別是本科的學生來說,大學四年,最好的獲得就是學會怎麼獨立的思考,辯證的看待這個世界,學會表達,學會理解。---我覺得我的大學,給了我這個氛圍。我很感謝她,她滿足了我對大學所有的期望:基友、妹子和青春。
------------------------廣告時間:歡迎來我大國立四川大學。(吼吼可恥的匿了。)國內211,入校時排名83,7年後畢業排名40+.
本科室混跡各大社團,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各種能想到的事情.
各種為了各種目標奮鬥的人,丫實現的還真不算少數.獨立之精神,可能沒有說的那麼難,執行力越高的人越簡單.自由之思想,哈哈,不說了其實我覺得大學沒有那種氛圍,但是本來大部分就是自學呀所以,要學會這種精神,還是要靠自己啊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完全的人格、思想自由,我想堅持做到很難但不是做不到。當然要在理性科學的前提下堅持自我,也要保持謙遜的態度對待每個人,畢竟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有啊,某個山高皇帝遠的學校,學生會主席選舉作死搞普選,自由不?
該校輔導員還特別頭疼入黨人數過少的問題,獨立不?
在逛某榴的時候體會到了~
有,歷史課上稱讚了一些值得稱讚的人。後來被管黨建工作的老師約談話
推薦閱讀:
※對於「做人要成熟,不要世故」這句話你有什麼理解?
※怎麼理解"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
※18歲應該懂得哪些人生哲理?
※如果你發現所有努力都沒有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