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同學校的孩子是否會因為學校好壞,最後產生兩者工作後的收入甚至社會階層的差別,這種差別究竟有多大?


這真是個龐大的問題, @以木糖其實對這個問題有很好的分解。我就再俗氣一點兒,今天我們只談錢

在平時生活工作中遇到很多各行各業的高收入優秀人才,其中大多數都並非名校出身。於是我的直覺告訴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名校光環漸漸淡去,應該個人努力會是一個人在社會上成功的關鍵因素吧。我的直覺對嗎?

國內很難找到比較權威的數據,去追蹤學生畢業後的職場收入。幸好美國有個網站PayScale替我們做了這個工作,可以拿來參考。Full List of Schools這張表包含了美國所有大學畢業生平均起始年薪和職場發展中期的年薪。數字看起來太不直觀,我把原始數據分析以後做了下面幾張圖。

我們先看看職場中期年薪高的那些學生都來自哪裡

按照職場中期年薪排名,作了下面兩張圖

  • 第一張圖上面的紅曲線代表職場中期年薪
  • 第一張圖下面的藍色細折線和綠色粗折線代表起始年薪及其滑動平均
  • 第二張圖紫色細折線為各個學校畢業生的年薪增長倍數,藍色曲線為其滑動平均。

&" dw="603" dh="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60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bbdb9cdfa6650e83d4a0bfd6cc77bb2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4.zhimg.com/50/0bbdb9cdfa6650e83d4a0bfd6cc77bb2_hd.jpg">

&" dw="603" dh="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60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eacce41dc3e5a6ce5c9501cb69a7b3c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1.zhimg.com/50/9eacce41dc3e5a6ce5c9501cb69a7b3c_hd.jpg">

這兩張圖可以看到那些職場年薪高的人士,不僅畢業時年薪就相對略高,而且在職場上年薪的增速也更快。這真是讓人沮喪的結論,難道輸在起跑線上就永遠輸了?

那麼我們就要問了,是否那些畢業年薪高的學校都是名校呢?

我們通常都會覺得名校學生會有更高畢業年薪,結果並非如此:市場是公平的,名校學生並不會有格外高的畢業年薪。我們取常青藤聯盟名校這個小小的樣本,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畢業薪金排名前100的學校,平均畢業薪酬為USD 56,413,而常青藤名校畢業生的平均畢業薪酬居然比這個數字還低USD 1,350,只有USD 55,063。也就是說——常青藤名校的光環並不能顯著增加職業起步時的畢業年薪。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兩個樣本的職場年薪,就會發現,常青藤名校的畢業生年薪增幅更快,他們的平均增幅達到2.03倍,而畢業薪金排名前一百的學校平均增幅只有1.74!最終,常青藤名校的畢業生職場年薪達到USD 111,700,比100所畢業年薪最高的學校的平均值高出USD 13,527!也就是說名校畢業生職場年薪高,主要是因為他們上升得更快

最終,也許是一個很殘酷的結論:上名校平均來講一定會讓孩子更優秀。名校的畢業生剛畢業時未必會比別的學校年薪高,但是他們屬於潛力股,收入增長速度會更快。考慮到中國社會正處於階層分化中,全社會收入增加速度也比美國更快,所以在美國名校畢業生的平均年薪增速也會更快,量化地來講增速至少快10%以上——這就是名校的價值!不妨稱之為名校效應。

受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我無法深入透徹地解釋名校效應,為什麼名校畢業生上升得更快。因為這有非常多的因素,包括漸漸淡去的名校光環、更好的校友網路、更好的素質教育等等,但是我猜想名校的學生也一定更加努力吧。

考慮到很多研究者都觀察到的關於教育的Kurznet曲線:一個社會處於人均教育水平較低的階段時,收入不平等也會較低,而隨著社會進步教育水平提高,這種收入的不平等會加劇。直到越過臨界點以後,隨著教育的增加,收入的不平等才會又重新變小。

&" dw="800" dh="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ce885360de54dcfbdc3c1a18a787193_r.jpg" data-actualsrc="//i1.wp.com/pic1.zhimg.com/50/1ce885360de54dcfbdc3c1a18a787193_hd.jpg">

下面這些文獻都給出了相似的結論:在目前這個階段,由於我們處於曲線的左半邊,教育的不平等會加劇收入的不平等,在中國這種名校效應更加明顯——有錢人在教育上更容易大量投入,造成下一代更容易進入名校,享有更好的教育,從而加速下一代的社會階層分化量化地來講,有錢人的教育投資回報率遠遠比窮人的教育投資回報率要高2.5倍!順便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讀書無用論都是從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口中說出——對他們來講,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太低了。

這真並不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結論——很現實地來講:在能力範圍內,儘可能讓孩子上名校吧。回到我的直覺——遇到那麼多非名校畢業的優秀人才,也許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基數比較大吧。

---------------------------------------------------------------

附:相關教育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論文

From [1]

  • 在中國,教育與收入不平等之間不僅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比較穩定

  • 目前在中國,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間就更顯著地表現為線性正相關關係,即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會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

  • 各國教育發展的前一階段,隨著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擴大;後一階段,隨著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縮小;中國正處於前一階段

From [2]

  • 教育回報率不僅隨教育程度變化而變化,而且還隨收入水平而變化,最低收入5%的人教育回報率只有2.7%,而最高收入5%的人的教育回報率最高達到6.53%

From [3]

  • 教育不平等的改善並沒有促進收入不平等的改善, 即使從分布滯後模型的估計結果來看,長期內教育不平等降低也沒有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

[1] 白雪梅:教育與收入不平等: 中國的經驗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2] 張車偉:人力資本回報率變化與收入差距:「馬太效應」 及其政策含義,《 經濟研究》,2006

[3] 楊俊 黃瀟 李曉羽:教育不平等與收入分配差距:中國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僅從現代心理學對人與人差異的形成的研究結果角度給題主一個答案: 玩伴,同學比父母重要。

首次接觸類似的論題和研究是在耶魯大學公開課 &> 心理學導論
&> 第13課人與人的差異。

課上給出關於人與人差異的兩大發現:

第一發現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特徵都是高遺傳力 (high
heritability)。

包括IQ,性格, 感覺幸福度,信仰, 政治傾向,性取向。。。

[作者按] 高遺傳力 (high
heritability), 並不是說,父母的感覺幸福度是9 (從1到10), 你的感覺幸福度就會很高。 而是說你的感覺幸福度(3)和我的感覺幸福度(8)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 也就是說, 一出生,感覺幸福度就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底調了

也就是說,一出生,個體之間的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特徵的差異,包括IQ,性格,就已經基本定調了。1970年代,這個結論剛剛露頭時,整個美國都非常抗拒, 認為生來就有差異的這個觀念,不符合美國強調的眾生平等的建國理念。。。

This is the first one. There is
high heritability for almost everything. For intelligence, for personality, for
how happy you are, for how religious you are, for your political orientation,
there — for your sexual orientation, there is high heritability. There"s a high
effect of genes for just about everything.

第二發現

所有非基因的影響都可以歸結到非共享環境

共享環境的影響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1a領養子之間的差異, 和他與一個陌生人之間的差異 相同。 如上例,我的7個孩子IQ是104, 我領養了一個孩子, 其IQ無法預知, 因為我的家庭(共享環境)對其IQ完全無影響。

該結論引起一片嘩然。 「父母重要嗎?」 父母當然重要了,但是只是影響50%, 因為他們是基因的提供者。 在之後的十幾年的教育中, 作為共享環境的一部分, 他們對孩子的IQ,性格的差異形成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了。

很顛覆吧, 具體的實驗,結論,解釋可以參考課堂上推薦的一部書《The Nurture Assumption》

To say shared environment does
not affect your intelligence or your personality suggests that how your parents
raised you does not affect your gene — your intelligence or your personality.
This isn"t to say your parents didn"t have a big effect on your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Your parents had a huge effect on your intelligence and your
personality, around 0.5 actually. They had this effect at the moment of
conception. From then on in, they played very little role in shaping you — what
you are.

《社會心理學》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184 – 185 也有類似的論述:

大量實驗數據表明, 基因只能解釋50%的個體差異, 家庭影響只有0-10%, 剩下的40-50%
是同伴影響決定的。

。。。

如果保持基因不變, 學校不變, 把父母換了, 基本上對孩子最後的成型沒有影響。

。。。

最後,父母還是有可以間接影響孩子的途徑:

1 擇校, 擇社區, 擇玩伴 -- 答題主

2 努力影響比自己小十歲的群體,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些比自己大10歲的群體中得到正面影響。 -- 這也是我為啥在知乎努力回答問題的原因。

The
evidence from studies of twins and biological and adoptive siblings indicates

that
genetic influences explain roughly 50 percent of 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personality traits. Shar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including the shared home

influence—account
for only 0 to 10 perc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So what

accounts for the other 40
to 50 percent? It』s largely peer
influence

。。。

if we
left a group of children with their same schools, neighborhoods, and

peers
but switched the parents around, says Harris (1996) in taking her argument

to its limits, they 「would
develop into the same sort of adults.」

。。。

Parent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but it』s substantially indirect; parents help
define the schools,

neighborhoods,
and pee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whether their children become

delinquent,
use drugs, or get pregnant. Moreover, children often take their cues

from
slightly older children, who get their cues from older youth, who take theirs

from young adults in the
parents』 generation.

參考

Yale 公開課 (英文)

Open Yale Courses

公開課聽課筆記 (中文)

耶魯大學開放課程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ps. 作為心理學業餘愛好者, 權當拋磚引玉, 望輕拍, 轉載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愛創造「綠茶婊」這樣的稱謂?為什麼很多女人還紛紛附和?
技術進步到底是增加了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還是減少了這種需求?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