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學校休學,到清華北大旁聽可行嗎?
清華北大的大部分課程都可以旁聽,僅有少量採用小班教學的課程(如一些小語種課程,一般只有10~15人)不允許旁聽。
旁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觸清華北大的教學資源,但是效果是很有限的,休學旁聽需要謹慎考慮。因為真正區分清北和其他大學的並不是課程,而是這裡的人,即老師和學生。如果你希望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悶頭聽課是不夠的,可以多接觸這裡的人,嘗試去發現他們的牛(那些總是說考砸了但出分就99的學霸)、發現他們的平凡(每天自嘲「猥瑣男」,每日DOTA,為什麼在「中國高校 DotA 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學校,也基本上是國內頂尖名校呢?)。我一直相信,知識固然重要,但真正塑造人的還是環境(身邊的人和氛圍)。清華北大之所以厲害,不是因為課程。人脈,圈子,機會,氛圍,以及能從一眾學子中脫穎而出的原始能力。
我感覺大學裡教課好的老師不到五分之一吧
剩下的大部分是按部就班念PPT的
少數方言口音重聽不懂旁聽不需要休學。。。很多人在清華附近租了房子,在實驗室給老師打工,在清華的時間比在本校都多,只是偶爾回本校上上課。。。
非常非常的不推薦,原因聽我娓娓道來。
我現在是理工科在讀,老師沒的說,國內首屈一指,學生也都是競賽保送亦或是高考名列前茅,但是課堂效果在我本人來看總是不盡如人意。一方面,大學老師是以科研為主業,有些老師自己對於知識掌悟能力沒的說,但是講課實在是不忍直視;另一方面,大學理工科教育是在試圖把幾百年的人類智慧壓縮成三年灌輸,這個過程不是洗澡吃飯,痛苦與煎熬在所難免。
在校生有考試、學分績、deadline逼迫,旁聽生呢?我幾乎沒有見到過旁聽生選擇理工類課程的,因為要面對太多不愉快的現實,但是我很直白的說,在清北課程中,真正的精華總是在這些高難度課程。
於是我的確碰到過大量旁聽生,不過那都是在任選課課堂上,諸如唐詩鑒賞、大學的歷史與文化等等,大家一起做活動、組成小組、做報告,倒也合作的不錯,有些乃至於結成了朋友。可是這些課其實非常非常的水,私以為對於個人整體成長無太大增益,有人說,你這是看不上文科類課程嗎?不是的。文科的精華不是這些,訓詁學、詩詞格律等等,而這些課程的門檻也不低,要知道當今普通人通讀繁體字尚且不易,這種課又有幾人聽得動?
其實說到底,旁聽的目的是聽課,就是要拿到大學課程設置中的精華,而很多旁聽生往往不由己的選了其中的邊緣課程,很是可惜。休學旁聽,卻是如此作為,真是浪費大好青春。
現在學校在搞大規模在線課程,聽說「電路原理」這種清華最拿得出手的課也在其中,貌似還很火爆。我很推薦試一試,不是因為我試過,而是這個嘗試的成本非常低,給一種新的視角來思考做決定。
什麼事情還是要想明白,如果是停留在一種高中生所謂「朝聖」的思路,還是冷靜一點為好,換個角度去奔向更好的前程;如果真想學點真才實學,先弄幾本好書(非雞湯)讀一讀,再來旁聽也不遲。
以上
沒必要,為什麼不上mooc(網路在線教育)網站學習呢?效果是一樣的。
作為一個在清華讀書的孩子,建議題主有這份心思,真不如休學在家上MOOC,哈佛MIT耶魯斯坦福名師,招之即來來之能戰,不敢說北大,但至少比清華大部分老師強
當然如果你是文科生,旁聽還有些意義,太祖當圖書館管理員時我不信他就沒旁聽過。但如果是理工科生,則意義很小。因為理工生的素養來自訓練,而清華的作業量和質都很可觀,你旁聽生沒賬號連網路課堂都進不了,怎麼寫作業?沒法寫作業怎麼消化知識點?即使能夠拿到作業題目,你怎麼保證自己做的就是對的呢?長此以往,一門一門課就廢了。
話說,個人以為大學最重要的是成長,而且是同伴成長(想歪的自己找塊豆腐撞頭),離開了原來的大學,你在清華北大就是無根的浮萍,沒有土壤,怎麼可能長成大樹。
再話說,我在五道口706空間認識一個已經這樣做的男生,私以為他將來極有成為公知。
再再話說,你沒聽過清華北大是「一流的學生二流的老師三流的管理」嗎?
什麼,嫌我說清華北大而不是北大清華有自大之嫌?那是因為清華北大連讀起來,是一二三四聲,更通順的好不好!
其實我當年真是想去北大讀書的,結果未遂,就只能來到的清華。
這個必須要匿了。我想反對一下排名第一的答案,不是因為他的觀點,相反我非常認同,只是他給的參考資料明顯沒認真看。
我也認為好的學校主要在於那裡的人,和一些細節上的感悟,不只是上課。
舉幾個栗子,
譬如我本科哈工大的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八個字對我校師生的影響之大,我也是快畢業了才領悟到,工大的師生無形中都受這八字校訓教誨,對生命中所有事都會或多或少秉持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態度。這態度太重要了,決定了你一生的為人風格。【我只是愛母校,並以此為栗子,並非盲目的誇讚,請不要噴。】
現而今在香港上學。
更加見識到了這裡的人的不同。對學問的態度認真負責,對知識極其尊重,師生沒有明顯界限,教授也組織去喝酒。
但是平時笑呵呵的教授昨天考試卻很嚇人,規格嚴苛,一絲不苟,對於知識,公平的尊重無以言表。
爪機碼字,繼續複習。聽課?聽老師講么?私以為真正之提高在於碼代碼之過程,在於絞盡腦汁做作業之過程,在於一天埋頭實驗室十幾個小時之過程,課程上帶給我們的真的很有限
部分學校好像是可以的,但清華北大現在就不清楚了。
據我了解,就北大而言,曾經有五個公開被人稱讚。一是課堂公開,北大提倡旁聽生來北大聽課是蔡元培先生開的風氣之先,旁聽制度也一度是北大的驕傲,因為在旁聽生中也出了毛澤東、沈從文這樣一批人物,有時旁聽生來早了先搶到座位,遲來的正式生反而只好站後邊; 二是圖書館公開,可以隨便進出,甚至允許旁聽生免費領取講義,借閱圖書; 三是浴室公開,蓮蓬頭一天到晚開著,什麼人都只管去洗。 四是運動場地公開,操場上外校學生有時比本校的還多。 五是食堂公開。學生食堂都是包出去的小飯館,里外用膳價格一個樣。
不過,這些都是以前「輝煌」的時候了,現在灰黃的北大真要另當別論。幹嘛去那邊旁聽,直接上mooc啊
我這麼乾的,在學校聽了好多課,自己學校各個學科足夠好,我就隨便去聽。最後發現,聽課其實就是整個學習過程很小的一部分。最大的還在交流,鞏固,作業,paper,final上。沒有這些,光聽課,意義不大。
一門課程的完成,除了課堂講授,還有作業,project,展示,考試。這些都是一體的,光是旁聽真的沒辦法理解完整一門課。不客氣地說,清華北大很多老師上課水平其實很低的,很多課也只是看看ppt然後自學的節奏。
所以,你確定你還想來?
旁聽可以,當圖書管理員不行……
題主問旁聽是否可行,如果沒猜錯的話,是想問休學去那兩所學校旁聽是否更有利於個人發展。我認為這不是個好辦法。
我同意排名第一陳陽的答案,再補充兩點。個人感覺大學中讓我在專業上收穫最大的兩項活動,一是寫作業,一是做助研。很多概念和方法都是通過練習和實踐來理解和鞏固的。課堂上老師只是把知識系統總結一下。更何況高校老師還有科研壓力,講課的水平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高。
另外,上學的過程中和自己的同學老師接觸是你培養人脈的好機會。他們和你專業相同,很可能在你將來的發展中起重要的作用。這種關係你在旁聽的時候就很難建立起來。沒必要休學,現在北大大量的課程在網路化,加之如果本身是北京的高校學生,時常蹭課不難。不過像我系的課通常就沒辦法了,老師會很禮貌的請蹭課同學離開,即使本校的也一樣。
考研吧!自己大學都不上完你以為你有那麼大的毅力去聽?真想就考過去。
不如休學掙點錢去國外走一圈,如果想聽名師講課 網易公開課、TE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