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過郭京飛的話劇嗎?
看了龍門鏢局認識郭京飛,才了解到他其實在話劇界小有名氣。網上看了一些模糊片段,功底確實深厚(在我看來)有哪位看過現場版嗎?想聽聽最直觀的感受。
我看過一部分郭京飛的話劇,但是因本人是郭京飛的腦殘粉,所以寫出的感受粉絲濾鏡很重、且不夠理智,我認為知乎的大部分答案應該是要求邏輯分明、條例清晰、客觀公正的,所以一直不敢貼到相關問題中作為回答。
看到題主的要求是「最直觀的感受」,於是斗膽貼一部分早年間看話劇時寫的舊文過來,希望部分信息對題主有用,太過腦殘部分望海涵,挑撿有用部分看即可。
因貼過來的文比較多(大約有幾里地那麼長),所以,在這裡做一個小目錄,並且每篇之間用分隔線隔開,可以挑著看看。
【第一篇《致這麼好的你》】寫於2014年1~6月,是寫給郭京飛的生日文,其中1、2、4、6、7這幾部分都是與話劇相關的,其他部分基本與話劇無關,可忽略。
【第二篇《三生三世》】寫於2010年7月,此文是郭京飛參演的話劇「愛情三部曲」的觀後感。
【第三篇《郭京飛版&<牛虻&>觀後感》】寫於2010年10月,此文為郭京飛參演的話劇《牛虻》的觀後感
【第四篇《「觀眾鼓掌,是因為你能扛》25號的羅祝加詞,想起一次笑一次》】這篇是一個貼吧的帖子,寫於2009年4月26日,主要寫的是郭京飛在話劇演出中應對突發事件的現場反應能力的。
……還有很多相關的文,若題主看著不煩,我以後會繼續更新的……===========================
2017年5月25更新
【第五篇】《&<21克拉&>觀後感》寫於2010年4月6號在天津首次觀看話劇《21克拉》之後的觀後感。
【第六篇】《刻在心裡的武林》寫於2009年6月,當時在與鍋貼小夥伴一起為我的偶像郭京飛製作生日禮物——電子雜誌《飛你莫屬》,這篇是寫在電子雜誌里的文。
【第七篇】《【2010年9月3/4】&<羅密歐與祝英台&>觀感》寫於2010年9月初,「三生三世」北京巡演之後。那是我最後一次觀看到話劇舞台上的《羅密歐與祝英台》。
(對以前那些觀後感的註:多年舊文回頭再讀,發現很多感想現在已與當時大相徑庭,有些更覺得自己可笑:對劇和表演,當年什麼都不懂地也敢那樣無知無畏地寫上去那些評好評壞的評論;但我還是沒有修改,直接貼過來了。)
=============================
【第一篇《致這麼好的你》】寫於2014年1~6月,是寫給郭京飛的生日文,其中1、2、4、6、7這幾部分都是與話劇相關的,其他部分基本與話劇無關,可忽略。
《致這麼好的你》
今天是2014年2月17日。在這個時間,電影《北愛》正在上映,三元微電影后天就可以看到,羅飛系列劇近日開機。
在這個時間,我開始寫《飛你莫屬2014》。
距離《飛你莫屬2009》這個彷彿就在眼前的事情,已經整整五年了;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以偶像郭老師從上戲畢業進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正式工作開始算起的話,到2014年7月,那就是整整十年了呢,作為一個地道的腦殘粉,無論如何是要以鄭重的心去做一份禮物的。
從2013年12月就開始著手去做這本雜誌,可是一切至今毫無頭緒,無論對著電腦還是紙筆,都久久未落一字,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Helen說,不知道該寫些什麼,記憶停留在那些年;
倩兒說,想念這個東西任你再低調也是騙不了人的;
小端木說,即將到來的2014年是認識你的第八個年頭,雖然時間跨度的確很長,但還是錯過了演正劇的你;感謝這些年來的關心和寬容,青春因你瘋狂且無悔;
丫丫說,感謝財神,因為追他的劇認識了這麼好的你;
淼水軒說,很多的回憶是不會被輕易喚醒的,卻又很難被真正遺忘;
老A說,塵封的記憶打開,裡面有許多珍珠,值得一生永久地守候;那裡面,是逝去的青春,和美好的一幕一幕……
我說,我又該說些什麼呢?雖好像有千言萬語,又似乎已言盡於此。
還是從話劇寫起罷。
(一)
2007年12月24日,解放軍歌劇院,《武林外傳》,那是我與這群無比可愛的人的初相識——並一直相識至今。
是首次看此類劇,萬分意外這類戲竟也可以做到如此高的水準——不得不說在那之前的一些年,我的確對一些類型的戲劇抱有狹隘的偏見,而《武林外傳》之後我才頓悟:衡量一部戲劇的唯一標準不是類型、不是形式、不是題材、不是體裁,而是戲劇本身的質量;判斷一個戲是否值得買票、推廣的標準是它好看不好看、精緻不精緻、是否用心創作,而不是這部戲是「哪一種戲」——這些道理,都是話劇《武林外傳》教會我的。
謝謝你。
那時的我還沉浸在北劇場的「倒掉」而帶來的深深失落中,《武林外傳》卻實實在在地為我所鍾愛的戲劇藝術點燃了另一個方向的光亮。因而,我怎可能不愛上他們,就像愛一株小樹苗一樣愛上這部戲的主創班底,就像珍惜一株小樹苗一樣珍惜台上的幾位年輕演員——主演尤甚。
那位因為距離太遠而根本看不見長相、卻莫名讓我堅信他很帥的莫小寶,絕對是近年少見的優秀話劇演員:聲台形表唱念做打,各方面難尋短板;基本功、現場反應能力、控場能力、舞台感染力樣樣俱佳。更重要的是他還那樣年輕,再在舞台上錘鍊幾年,前途無可限量。我必須自此一直關注、一直支持、一直等待,等待他給話劇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他的名字是郭京飛。
「先聲奪人」這個成語自此有了全新的定義:甫一上場黑布遮臉時,那把聲音就先奪去了人們的心。
印象最深的無疑是那首清唱的《我只在乎你》。
我的腦海中至今還清晰地刻著那個畫面:上千人的劇場在「任時光匆匆流去……」的一瞬間,突然安靜了下來;我看到舞台的上空升起了一道虹,那虹的周圍縈繞的,是讓人無法忘卻的晴朗明凈的溫暖歌聲。
以至於幾年後,每當我路過解放軍歌劇院的時候,我還常常錯覺:那個劇場,是七彩的。
(二)
2008年10月,《羅密歐與祝英台》北京首輪巡演,值得祝賀的是演出地點升級為首都劇場——我心中全北京最適合看話劇的劇場。
客觀地說,較之《武林外傳》完整流暢的故事,《羅祝》的劇本著實單薄了許多。一個資深話劇觀眾曾評論道(原話記不太清,大意如下):這戲打9分,但是如果沒有郭京飛和錢芳,則7分都勉強。私以為這評論準確得很,這是一部「人托戲」的戲。話雖如此,《羅祝》最終在劇場中的呈現狀態確是很美很美的,當真可配得起「唯美」二字;且《羅祝》中的主要人物都被塑造得極其可愛——這就是導演和演員共同的功力所在了。
容我大膽揣測,在郭老師的全部話劇作品中,羅鍋大概可與牛虻並稱為最「吸粉」的角色之二。羅鍋這個人物,魅力四射完美無缺,且舞台上的完美羅鍋絕不是死板的「高大全」,多年前一位網名為臭臭的男鍋貼曾評價郭版陸飛道:「郭京飛演戲與很多演員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他所演的人物,是活的。」——羅鍋同理。
——戲裡,祝婉瑩對羅鍋說:「他跟普通拉黃包車的不一樣!他精通多國語言,談吐不凡,氣質脫俗,是我見過的最好最好的拉黃包車的!」
?——劇場里,觀眾對郭京飛說:「他外形高挑帥氣,聲音好聽有磁性,台詞清晰有節奏,語調悠揚又脆快;文能英語法語日語青島話北京話俏皮話,武能街舞熱舞輪椅舞探戈華爾茲外帶打架;他能一本正經款款深情大段朗誦莎士比亞,他會義憤填膺視死如歸痛斥漢奸日匪;他根據劇情需要脫掉上衣後劇場四處此起彼伏的『哇曬!腹肌!』見證了無數文藝女青年瞬間變身花痴女青年;他在舞台上的時候,總讓人覺得好像有一束追光在始終跟隨著他,可仔細看,並沒有……那是他自己在發光。他是天生的舞台明星——他是最好最好的演話劇的!」
劇本里人物本身的人格魅力與演員全面又多彩的演技交相輝映,一個完滿且鮮活的經典戲劇形象就此躍然而出——2009年4月,郭京飛憑藉此角色斬獲第十九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可謂實至名歸。
除了人物塑造得極好之外,《羅祝》這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入戲易,齣戲難(我總是一邊用腦子評價說這個劇本故事單薄,可是一邊又用心扎在這個故事裡同悲同喜,腦子和心完全是分裂的——戲劇的力量,的確如此奇怪)。看《武林外傳》會哭,看《21克拉》會哭,看《鹿鼎記》也會哭,可是看《羅祝》卻往往哭不出來,那種情緒像重重的石頭把眼淚全都壓在心裡,難受得喘不過氣。頭次看《羅祝》時,我曾獨自在散了戲的街頭步行了幾公里,晚秋的夜風也吹不散心中塊壘,我甚至弱智一樣問空氣:怎麼騙人呢?海報上不是說比武林外傳浪漫幾十倍,爆笑幾十倍么?卻為何她等了幾百年,只等來眼睜睜地看著他死這一次?——戲劇的力量,的確會是如此「可怕」的呢。
與《武林》中那經典的「我只在乎你」相對應,《羅祝》中我認為最迷人的段落是戲的最後一幕里,羅鍋的那段旁白台詞。
——2013年12月,《羅祝》到了百場紀念,我斗膽向話劇中心的宣傳mm提議可否將那段經典台詞的郭版錄音放在話劇中心微信平台上作為紀念場的戲迷福利?既將一份寶貴的禮物贈予愛戲的觀眾,又可吸引更多影視粉絲關注話劇中心的平台。當宣傳mm告訴我這個想法真的可以實現的時候,我激動得心都哆嗦了幾下——不只是因為可以再聽到那段台詞,更是因為,我多麼想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偶像在屬於他的舞台上的最迷人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瑩瑩,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可以請你跳支舞嗎?
瑩瑩,今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可以請你跳支舞嗎?
瑩瑩,今天是你70歲的生日,我們跳支舞吧。
為了慶祝我們的小孫女在紐約順利出世,我們跳支舞吧。
為了慶祝你多長的一條皺紋,我們跳支舞吧。
為了慶祝寶寶長第一顆牙,我們跳支舞吧……
瑩瑩,今天是我們結婚的日子,讓我們,跳支舞吧!
……
羅鍋從舞台的另一端走來,依然是少年人的模樣,依然款款情深,星空下,少年的面龐像月光一樣皎潔,他的雙手在空中和輪椅上的老年祝婉瑩十指交纏,他臂彎中的年輕女孩兒旋轉如蝴蝶的蹁躚——那樣的美,是夢境。
舞台的幕在夢中落下,已逝的紅顏,如雪的白髮,羅禮賢和祝婉瑩的故事,只用兩個小時的話劇就已講完,羅密歐和祝英台的故事,填滿了祝婉瑩的整個人生。
我想,大概很難有人在看過《羅祝》之後不愛上郭京飛的吧?至少也會愛上那個帶著追光在台上飛的英俊少年。無論演員還是人物,都擁有著一切讓人著迷的特質。
我本人就是在看過羅祝之後,從對「話劇好苗子」的責任感般的關注與支持,一個跟頭栽進「粉絲」的坑裡再爬不出來。也是這個時候,被《防火牆5788》的網路首播吸引而來的電視劇粉絲與戲劇觀眾相聚在了百度郭京飛貼吧里,共同票選出了我們的名字:鍋貼——「鍋」與「郭」諧音,「貼」與「鐵」諧音,意為「鐵杆粉絲」之簡稱;另,「貼」還可擴展為「貼心」、「體貼」,看著很有些熱情溫暖懂事之感——沿用至今。
說到「鍋貼」還有個段子。有一次我去上海看話劇,遇到一個劇場工作人員對著大廳花籃緞帶上寫得不甚清晰的署名問道:「郭京飛的粉絲叫……鍋蓋嗎?」我們在一旁爆笑之餘也討論了一下,小端木說其實鍋蓋也不錯,取「郭京飛,不是蓋的」之意。於是後來我們就說,要是有一天我們不叫鍋貼了,那就叫鍋蓋吧!
(三)
我覺得,無論何時何境,《防火牆5788》這部電視劇都一定是夠資格出現在郭老師的「代表作」名單中的。無論「貝志誠」的劇情人設還是顏和演都可點32個贊,在北京的街頭借琴彈戀愛的小貝是多少鍋貼的「初戀」呵。只可惜此劇雖好卻沒能大火,上星只一輪,之後在地方台看到過兩次,然後再無音訊,實在可惜了一部好劇,若是這戲當年能火,郭京飛這個名字也不會等到《龍門鏢局》之後才家喻戶曉了。
(四)
《鹿鼎記》這部舞台劇擁有典型的財神風格:家國天下的平凡表達,大時代的風起雲湧濃縮成小人物的悲喜溫情。可謂是一次對原著成功的解構。
具體到韋小寶這個人物,這是會讓演員非常累的一部戲,綜合能力稍差一點的演員只怕根本完成不了、更遑論演好——舉「跑宮」一例:要是換一個普通人去試一下,只按那個時間和速度跟著跑步、恐怕就已經呼哧帶喘得說不出話了,何況郭小寶可不光只是邊跑邊說台詞,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包括武術和舞蹈)在正常劇情表演過程中穿插得天衣無縫,飛來飛去地愣是在舞台上演出了吊威亞的效果,再兼顧舞台調度、整體節奏、與他人對手戲的反應,一場戲演得如雨中舞劍密不透風,看得人大氣都不敢喘,時刻吊著一顆心,直到整場結束才顧上拍案叫絕:身手真不錯!
據說郭小寶一場戲演下來,四、五層戲服都能被汗水濕透,這絕對是不惜力的演法——一個演員是不是把整顆心都放在舞台上了,觀眾看得出來。
《鹿鼎記》這部戲郭老師演出的場次並不算太多(相較愛情三部曲而言),但巧的是不少「ken節兒」卻都恰好趕在了鹿鼎記上。比如:
——比如,2008年12月18日,《鹿鼎記》上海首演。演出結束後,郭老師來貼吧發布了首個主題帖與粉絲互動——因「郭京飛」這個id已被其他網友搶先註冊了,所以本尊id只能與「財神寧」同等待遇成為了「京飛郭」;再後來,因為郭老師忘記了自己id的密碼,也使用ip發過主題帖(當年百度是允許不註冊直接ip發帖的);再再後來,就出現了一個新的本尊id叫做:「忘密碼的京飛郭」……
——比如,2009年4月9號,《鹿鼎記》北京巡演第二場演出的同時,第十九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禮正在進行,就是那屆,郭老師獲得了白玉蘭獎「白玉蘭戲劇主角獎」。三次提名,終於問鼎。未滿三十歲就得到這個級別的獎項,這樣優秀的偶像足以讓粉絲感到驕傲和自豪。
——比如,2009年7月11號、12號,《鹿鼎記》參與「2009文廣演藝之星展演」。我記憶中首次鍋貼大規模跨地區觀劇,應該就是發生在這輪演出時。據不完全知悉,當時話劇中心藝術劇院的4個包廂中應至少有2個包廂里有特意從北京趕去的鍋貼,而1樓的觀眾席中,光我認識的北京鍋貼就已呈星羅棋布之態,並且一定還有我不知道的外地趕來的鍋貼在座。
——我還記得,那天小端木帶著一大堆好吃好喝,乘凌晨的火車趕到無錫,再返身上我們的火車迎我們。從此後,上海不再是他鄉。
那兩場《鹿鼎記》之後,郭老師至今未再演出過這部戲。我們很榮幸,將珍貴的郭版小寶留在了自己的記憶中——小寶、建寧、神龍島,「把你放在世界的盡頭唱歌,這樣全世界就都可以聽到你的歌聲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讓時間再倒回一些——2009年的4月,Helen和小蠻分別從上海和西安趕來北京看《羅密歐與祝英台》的北京二輪巡演。這是我所知的鍋貼首次遠途外地追戲(這僅僅是「我所知的首次」。因為我成為郭老師的粉絲著實太晚,錯過了整整三年的戲劇時光,所以之前是否還有更早的鍋貼追劇先鋒我真的不得而知)——我從那時才意識到,原來戲還可以這樣看,我那時才意識到我之前理所當然地「等待喜歡的戲巡演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有多麼地暴殄天物。不得不說,上文中7月《鹿鼎記》的集體追劇行為,絕對是極大地受到了Helen和小蠻的鼓舞才有的結果,如果沒有她們的標杆示範,我想我應該很久以後才會開始追劇甚至有可能一直不曾追劇,那該是多麼大的遺憾呢?
從那以後,「郭京飛的戲迷各地飛機火車追劇」從一種令人嘖嘖稱佩的「奇聞」變成了一種常態,不僅是「鍋貼遍天下」地培養戲劇觀眾,更是開啟了「鍋貼追遍天下」的觀劇新模式,戲迷們幾十小時火車硬座甚至無座到另一個城市只為看一場戲哪怕半場戲,司空見慣,津津樂道。
現在想來,自2009年4月24號起,至2010年9月26號止,這段時間也許就是我們這撥話劇迷最美的時光。
那時,我們與喜歡的人演的喜歡的戲最多只有一晝夜火車的距離,當我們想他們了,就去劇場里看看他們;那時,我們不眠不休連續數周加班只為換來一點點假期用於追戲,然後放棄昂貴的衣服鞋子包包化妝品,把每一分「可隨意支配的個人收入」都花在劇場里;那時,工作、學習都特別有勁兒,因為生活充滿了奔頭和動力,期待與記憶的節點都不再是12個發工資的日子,而是一輪一輪演出的時間。
那時,我們特別容易高興:
當去外地追戲正趕上春運或暑運,我們卻因恰巧在火車站排對了窗口而買到便宜又舒適的硬卧時,我們高興得要命;為了省下住宿費一堆人擠在一個房間里,聊戲到天明,我們高興得要命;當遇到分AB角的戲、卻又不明演出具體安排、於是只好抱著賭一把的心買下連續n場的票,然後在大幕拉開時發現自己賭對了這一場時,我們高興得要命(是的,高興到完全忘記另外的幾場賭錯了);當在謝幕時我們起立致敬拚命鼓掌喝彩然後帶動了場內其他觀眾也這樣做時,我們高興得要命;當在微博、貼吧、博客、新聞、各大論壇中搜索到了路人對這些戲這些人的好評、當散場時聽到身邊不認識的人說「剛才那男主角好棒」時,我們高興得要命。
那時,也許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麼容易高興;那時,也許我們也曾為「不在自己的城市演出」或「票子好貴」而小有怨念。可是,當時光就這樣走到如今,當空間的距離已變成時間的距離,我想說的,唯有感謝。
是的,感謝。
作為一個偏執且狂熱的話劇迷,我始終不認為是我在單純地支持他們,而是認為我更應該感謝他們。
因為,作為一個話劇迷,最幸福的事便是可以欣賞到一部好的話劇,而那些好的話劇,便是那些優秀的從業人員送給我們的禮物。具體到我所欣賞的那些優秀的年輕話劇演員們(以我偶像郭京飛為代表),我總認為以他們的實力,如果不演話劇而是轉戰影視,哪怕只是隨便演演很小的角色,所得到的物質回報只怕都要比演話劇多得多。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每一個優秀的話劇演員都在第一時間就做出如上的選擇,那麼話劇舞台上就不再有優秀的演員了、我們也就沒有足夠好的作品可以欣賞了。但是,他們堅持了很多年都沒有做那樣的選擇(比如我偶像郭京飛從2004年一直兢兢業業地演話劇到2010年底),而是放棄了無法估量的機會成本,在相對清苦的舞台上認真、用心地製作和演出著一部部優秀的作品,所以,我覺得我需要以堅定的支持感謝他們的付出。所以,我一直偏執地對自己喜歡的戲拒絕贈票拒絕蹭戲(除非無法從正規渠道購買到話劇票,比如單位包場不對外出售、或綵排場不對外售票等),因為我偏執地認為,買票是對一場好話劇和一個好演員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對「支持」這兩個字最直接最易行的表達方式。
那些年的那些瘋狂是否「值得」是無需討論的命題——微博上有個轉得很多的段子,大意是「小時候只要一顆糖我們就會很開心,而現在絕無可能,那些曾經讓我們那麼希望得到的快樂,現在卻根本不想要了,年紀大了就不容易快樂了」。戲劇是我們一輩子的糖,那些年為戲的瘋狂令我站在這個年紀上回頭看,也可以開心地說:你好,舊時光,你好,舊天堂。
閉上眼睛,我彷彿還可以看到每一次的千里奔襲時火車窗外閃過的風景,每一次千里奔襲,都像是飛入了一場夢境,那段最美的時光中留下的一朵朵的夢,可以讓人有醒來的勇氣,可以讓人不懼怕老去,也可以讓人不懼怕不能老去。有值得不顧一切去付出的人或事物存在,就是幸運的,當我們付出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得到了回報,那就是內心的平安和喜樂,而其他的一切幸福感,都是值得真心感謝的——在那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晴的雨的風的霧的夜晚里,戲劇讓我們心醉讓我們心碎讓我們心傷讓我們心歡喜。如果沒有戲,我們的確不會死,可是感謝有那些戲,讓我們曾這樣彩色地活,感謝有那些人,曾贈予我們那些戲。
謝謝你。
(五)
2009年,還有一個重要的記憶節點,就是《飛你莫屬》第一期的出刊。
那個時候的我正處於新粉絲熱情無處釋放的精力旺盛階段,隨時隨地想方設法總希望能為自己喜歡的明星做些什麼,但又實在不知道能做什麼。就是在這樣的時候,Helen與我一拍即合,決定為郭老師精心做一份生日禮物。禮物的具體形式從相冊、視頻一直討論到「含圖片和視頻的PPT」,最終Helen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星話劇》的啟發下,決定做一份電子雜誌,雜誌名為《飛你莫屬》。
——《飛你莫屬》第一期雜誌是Helen完成的,雖然5年後我暫時接過了《飛你莫屬》的接力棒,但是,我始終都認為《飛你莫屬》的第一作者是Helen。如果不是她當年提議了做電子雜誌並承擔全部製作工作,我是打死也想不出這樣的創意的,而且打死也做不出那麼好的效果。事實也證明,第二期的最終效果與第一期相去甚遠,都是因我個人能力的問題。我深深地覺得非常對不起給本期《飛你莫屬》供稿、製圖的每一位鍋貼,非常抱歉。
《飛你莫屬》給我的最大收穫第一是友情,因為在搜集信息和尋找老票根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觀看過郭老師戲劇作品的同道中人,其中多數已成摯友。第二則是消除了我很大一部分「相見恨晚」的遺憾——之前,一直遺憾認識郭老師太晚,錯過了演正劇的他,數十部戲劇作品中,卻僅僅只觀看過4部,這是多麼巨大的、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話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場都是最後一場,每一場都是永別,一旦錯過了,無論以任何形式都絕不可能挽回,即便是有人把視頻、錄音給你看聽,也完全於事無補。
為了給製作《飛你莫屬》搜集最準確的作品資料,當時我們在百度、谷歌、各門戶網站新聞、各大博客網站、各貼吧、各綜合、專業、地方論壇,甚至國家圖書館論文庫中,一部作品一部作品地搜索,每一場演出時間、每一張劇照、每一套宣傳冊、每一個訪談採訪、每一篇評論、每一篇報道、每一句觀眾觀後感……浩如煙海。
在完成了這些資料搜集之後,我突然發現那種巨大的遺憾感竟消失了大半,因為在儘力了解了那些作品之後,竟莫名地生成了身臨其境的錯覺:
亞瑟,一個琴弦般美好的名字;里瓦雷茲,讓人看一眼就會愛上的人;時超,年輕的「調情師」;雨戈,水晶一樣透明堅毅地破碎;吳濟余,比柳夢梅更讓人迷亂;《人模狗樣》里被逼瘋的可憐小動物;絕望且讓人絕望的哈姆;厚道善良又幽默的陸飛……他們,會是這樣的么?
原來,彌補遺憾的最好方式是真正的用心和努力,只要足夠努力,亦可「逆轉時光」,只要真的用心過,就不再有什麼遺憾——這個道理是《飛你莫屬》告訴我的。
謝謝你。
《飛你莫屬》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郭老師之後還出了一個小插曲:也許是電腦系統對讀取電子雜誌的軟體不兼容的原因,郭老師的電腦讀取不了《飛你莫屬》,只能讀取我們作為附件刻在同一張碟片里的作品、採訪的視頻和圖片,於是,杯具了,郭老師誤以為那些附件內容就是我們贈送的生日禮物而根本不知道電子雜誌這回事,於是《飛你莫屬》就這樣默默地沉睡了半年。直到年底《武林外傳》在上海演出時,我們當面問起了《飛你莫屬》,這才算是「破了案」。再後來郭老師還特意跑去了話劇中心演員俱樂部辦公室才終於看到了雜誌——而那個追問過程則妙趣橫生既囧且二,「呆萌偶像經典款」之「茫然的帥郭」系列照片也由此而來。再再後來,我們幾個戲迷就一起發誓:以後絕不再送任何電子類的禮物了,再做雜誌的話,我們一定要做紙質的——這也就是現在手中這本《飛你莫屬2014》的由來。
5年一期,不知道10年以後還會不會有《飛你莫屬》?如果有,又會是誰接過接力棒,那一本新的《飛你莫屬》又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要送你一份最好最美的禮物
來自鍋貼心裡的無價之寶非你莫屬的特別祝福
我們要為你祈禱今天和每個明天
願平安喜樂常圍繞身邊陪你度過所有的甘與苦
——引用自《飛你莫屬2009》題跋(改編自蔡琴《愛》歌詞)
(六)
爐火純青。
2010年4月6號,當我在天津大劇院欣賞完我的首場《21克拉》後,「爐火純青」這四個字就一直在腦海里亂飛。如果說「莫小寶」、「韋小寶」、「羅禮賢」都在很大程度上與郭京飛本人有類似之處的話,那麼「王扣扣」則與他半分相似之處也無,塑造人物的難度本就大大增加;又何況,「王扣扣」這人物也不若羅鍋小寶那般「吸粉」,王扣扣不再是武功蓋世的大俠,也不再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他不是帥到人神共憤的完美情人,他手無縛雞之力,連語言節奏都有問題,他的摳門事迹若是被發到天涯論壇極品樓里只怕有被網友連拍幾十頁的危險——表面上看起來,王扣扣招人愛的理由,貌似比「羅」「寶」少了太多,可是,舞台上的王扣扣怎麼會那麼吸引人呢?怎麼不亞於羅鍋小寶的吸引人呢?因為,那是郭京飛演的呀!
如果說《武林外傳》的他尚屬「多加錘鍊前途無量」的話,那麼《21克拉》的他則完全是已煉成999千足金了。表演一百分,滿分一百分,無任何扣分項;從頭到尾挑不出一個缺點,想吹毛求疵都求不到疵。只要他在台上,你就會不由自主地看向他,哪怕你特意提醒過自己這段戲要注意舞台另一邊的細節,可是一場演畢你才發現:「咦?我怎麼又盯著他看了一整場?」;只要他在台上,整個劇場的空氣都是活起來的,是跟著他在流動著跳躍著的——這就是台緣,這就是氣場,這就是無論人托戲還是戲託人都托得穩穩噹噹的好演員,這就是祖師爺賞飯的好演員,這就是我們的舞台小王子,他在《21克拉》中的演技,就如同那顆21克拉的鑽石,璀璨奪目,流光溢彩。
《武林外傳》讓我欣賞郭京飛,《羅密歐與祝英台》讓我花痴郭京飛,《21克拉》讓我崇拜郭京飛。我為我所鍾愛的話劇藝術擁有這樣優秀的演員感到深深的驕傲和自豪。從那以後,我正式升級為我的偶像郭京飛的一枚腦殘粉。
——最後再來給王扣扣這個人物正個名:王扣扣較之「羅」、「寶」並非不夠招人愛,而是可愛得不同,他是平凡的完美老公的典範。就如我曾在《三生三世》中寫到的:「第一世的浪跡天涯,那是一種幸福;第二世的生死兩相憶,那也是一種幸福,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三世的樣子,不折騰,沒有什麼江湖恩怨,沒有什麼大起大落,我們不是什麼大英雄,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我們只想踏踏實實地在一起,一天一天地過著小日子,這,才是我想要的幸福,才是接著地氣兒的幸福,平淡無奇的生活就是幸福,哪怕吵架拌嘴,那都是幸福的一部分。」——王扣扣以這樣平凡的模樣出現,是為了給佳音已承諾了三生三世的幸福。
(七)
2010年8月1號~9月26號的「三部曲」全國巡演是一場戲迷的饕餮盛筵。2010年9月22號是我最後一次觀看郭老師的話劇。那次「借錢追戲」明顯違反了我「儘力而為,量力而行」的追星原則,但卻是我至今慶幸的選擇——幸好去看了,不然我一定會後悔(感謝借給我票錢的叮噹,感謝在互動環節努力向小錢和郭老師示意我的方向的小端木和Jessica,幫我完成了一個腦殘粉在這場戲中的全部夢想)。那是26年記憶中最好的中秋節之一:給樂池邊的劉佳音和王扣扣遞上一顆大大的糖,說:「祝你中秋節快樂」,王扣扣臨場加詞「我好像見過你」,這些足夠讓一個腦殘粉記住一輩子了。
雖然也許我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想再看到郭京飛的話劇的戲迷之一,但是也許我也是最不願意催問「什麼時候回來演話劇」的戲迷之一。一來,既已等了這些年,又何懼再多等一些年,直到偶像遇到真正喜歡的劇本、直到偶像已飛得足夠高從而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擁有足夠的話語權、直到不用再「將就」只需想「講究」的時候(話說,有一次我夢見自己死掉了,夢裡那個死掉了的我,居然第一想法是:唉,終歸這輩子沒能再看上一場他們的話劇。然後夢裡那個死掉了的我,開始規划下輩子繼續看他們的戲,夢裡想,他們一定再晚一點演啊,等個6、7年吧,因為,劇場一般都是一米二以下兒童禁止入內的,他們等個6、7年,讓下輩子的我長到6、7歲,應該就夠身高耽誤不了看他們的戲了。醒來以後笑翻了:這是什麼樣的執念才能做到「做鬼也不忘了你們」啊?——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我有足夠的耐心,等到下輩子也無所謂)。二來,在我心中「舞台小王子」從未離開過舞台,既無離開,又何謂「回來」。
——有一位我非常敬重的戲劇製作人說過:「能引領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這是一種功德」,若是從這個角度講,郭老師絕對屬於「功德無量」。在郭老師一直演話劇的那些年,我親眼看著數不勝數的從未看過話劇或從不對話劇感興趣的人因為觀看了他的話劇而認識了或重新認識了話劇,從而喜歡上了話劇。在郭老師轉戰影視的這些年,我也看到不計其數的影視粉因他走進劇場:他們或會去看偶像舊劇的復排版,來尋找偶像曾經的影子;他們或會隨便看看自己感興趣的話劇,只為了解一下這門偶像深愛並為之驕傲的藝術究竟是什麼東東——而我相信,他們中的一大部分(只要他們遇到的戲是高質量的戲而非爛戲)一定會喜歡上話劇,因為我對舞台的魅力有著充足的信心。
卷福出演的《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讓全世界無數的觀眾走進劇場認識了「戲劇電影」這種創新的形式。
抖森在被記者問到:「你有大批忠實的影迷,他們本來不會看《空王冠》,但因為你,他們就看了。你對此有何感想?」時答覆說:「如果影迷是因為知道洛基演這部劇而來,卻因為愛上莎士比亞而看下去,我的任務就完成了……如果我能把這份愛傳承下去,那就是我給觀眾最好的禮物。」
以上。
所以,當有戲友對我說「可惜他離開舞台了」的時候,我總說,沒有,他其實從未離開過舞台,因為他從未停止過引領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
話雖如此,可是,我還是真的很希望能再看到偶像在劇場中演話劇呀——不止是因為我想念,更是因為我多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麼好的你」。
「不看郭京飛的話劇就無法理解郭京飛真正的魅力」。因為藝術種類的區別,經過鏡頭和剪輯的熒屏或銀幕,始終會過濾掉一些舞台特有的「光」,那種難以用語言形容出的微妙魔力始終只有在真正的劇場里才感受得到。關押里瓦雷茲的看守們為什麼會統統「迷上」他?美麗的千金大小姐為什麼會對萍水相逢的車夫摯愛一生?這樣的魅力是否很神奇、很難理解?可是你只要在劇場中觀看郭京飛演的話劇,一切就都可以理解——戲演到精彩之處時那些快要掀翻屋頂的熱情,謝幕時那些經久不息的掌聲、尖叫,這些絕對不僅來自於那幾個粉絲,而更多的是來自於滿場的、之前素不相識的觀眾;只需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就可以用表演征服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這就是郭京飛的魅力,這就是舞台小王子的魅力,這是在電視、電腦前永遠體會不到的魅力,這是我想讓更多更多的人都看到的、令粉絲引以為傲的偶像的魅力——等你,等你回到舞台,讓更多的人認識這麼好的你!等你們,哪怕直到下輩子。
無論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願永遠有一束追光,照亮你腳下的路。
(八)
2011年,偶像拍攝了電視劇《我們這撥人》、《大男當婚》、《營盤鎮警事》,電影《失戀33天》、《筆仙》。唯一一部上映作品為電影《失戀33天》。
對鍋貼來講,2011年也許是較為沉寂的一年吧?我記得那段時間,我經常是自己發帖自己回帖自己加精自己置頂自己貼圖片自己剪視頻自己轉新聞自己一個人在吧里蓋樓十天半個月也不一定有其他人回復一貼——這說明,我們的偶像是一個完全憑藉作品說話的演員,因此,粉絲的話題度才會與作品的播出、上映、演出呈完全的正相關,而非其他。
另外,《失戀33天》上映的時候北京和上海鍋貼組織了首映式觀影活動,統計上海報名名單時我意外地發現:咦,報名的大半是上海話劇小分隊成員,她們竟然都是鍋貼?再一細問,原來她們看郭老師的話劇比我早好幾年呢,老鍋貼了,只是平時沒說而已——所以呀,無論如何,總會有人一分鐘也未曾離開過;也總會有人平時並不把喜歡掛在嘴上、可需要的時候立刻就會出現。不管是那一種表達方式,鍋貼一直都在。
2011年的那個冬天,我在電影院看過很多遍《失戀33天》。看「陸然」出現的每一個畫面,每一個鏡頭,一舉一動,每一個表演的細節。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將一個人收在心底最乾淨溫暖的角落,莫失莫忘?陸然,他就是那樣一個人,他好像一件舊棉布格子襯衫,在衣櫃最深處放置多年,可偶爾翻出來時,彷彿還可觸碰到那種曬過陽光的溫暖味道。
2011年一遍又一遍看著《失戀33天》的那個冬天,我對自己說:總有一天,我的偶像在影視里,會站在和舞台上,一樣的位置。
2012年,偶像拍攝了電視劇《那樣芬芳》、《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龍門鏢局》,電影《小魚吃大魚》、《整容日記》。播出和上映的作品為電視劇《大男當婚》、《營盤鎮警事》、《那樣芬芳》,電影《小魚吃大魚》。
2012年郭老師作品的播出與上映讓一切欣欣向榮:《筆仙》電影得了同類型票房亞軍,《大男當婚》和《營盤鎮警事》分獲同時段收視三甲,於是那時我們喊他「票房收視小福星」——演什麼戲火什麼戲,連主旋律的戲都能火。
「小福星」在2012年底迎來了真正的爆發。
《小魚吃大魚》應該算是郭老師第一部真正「主演」的電影吧?(其實《筆仙》才應該是第一部主演的電影?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小魚才是,也許因為筆仙故事主線是圍繞女主的,更也許是因為筆仙里亦南的配音不是原聲吧——郭老師的聲音是郭老師的帥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密這個人物代表了很多人的理想狀態:擁有才華、勇氣、智慧和判斷力、強大的內心以及正義感,可以聽從內心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夏密這個人物也更像「我偶像的角色」——
第一,「賣帥」和「耍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第二,「特別不要臉」的同時「特別不要命」;第三,「正直」但「不正經」。比如《羅密歐與祝英台》里的羅鍋,比如《小魚吃大魚》里的夏密,再比如,《那樣芬芳》里的林越。
《那樣芬芳》也一定是夠資格出現在郭老師的「代表作」名單中的一部電視劇。2012年底,《那樣芬芳》的播出令難以計數的喜愛林越的鍋貼們如狂風一般掠來,洶湧的愛意就像蓬勃的小樹一樣茂密成林。可愛的林越無疑贏得了十六至六十歲女性觀眾的普遍疼愛。林越,從出場的招牌笑到最後一場的你願意我就願意,20歲的年齡跨度演的細緻準確毫不費力,全劇歌曲真聲獻唱多才多藝,而我印象最深的,卻是看到的一條路透——那條微博說,郭京飛為了演好一場「林越嗓子啞了還要唱歌」的戲,特意把嗓子喊啞了。林越的成功決不僅是因為角色人設好,而是角色和演員「相互成就」。
2013年偶像拍攝了電視劇《月供》、《約會專家》、《龍門鏢局1.2版》,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播出作品為電視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龍門鏢局》。
2013年春夏之交的時候,《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在地方台首播了。雖說作為一個腦殘粉,偶像演什麼我都喜歡看,因為偶像演什麼都演得特別好。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黎山竟演得好到讓我詞窮了,想來想去,也只想出一句話:山子演得多好呵!
山子演得多好呵。
《龍門鏢局》。當我在2012年的初夏得知龍門鏢局的拍攝和主創信息後,真的特別高興。我高興,偶像終於得到了一個真真正正適合他的角色,真真正正「屬於他」的角色——龍門鏢局裡的「他們」,才真正是「他們」呵。
我也高興,我相信這次這劇一定會火。我就想像著,等這部劇播出以後呀,一定會是這樣的:
貼吧里發個帖子轉眼就沉,粉絲qq群一天能刷好幾百篇兒;
影視和八卦板塊8演技的樓里永遠都會有人提到「郭京飛」;
在天涯和豆瓣的龍門討論帖里可以見證無數路人被演技征服轉粉的全過程;
偶像微博無論寫什麼都瞬間有幾百幾千的轉發評論;
打開電視隨便一個台就能看見他,隨便換一個台又能看見他;
走在大街上隨便一個書報亭就能看見有他的雜誌,隨便換一個書報亭又能看見有他的報紙;
天天都能搜到路人興奮地發布「遇到明星郭京飛」的路透;
在微博和朋友圈發關於偶像的內容時,親戚朋友同事領導再也不會問:「這是誰?」而是會回復:「呀,我也喜歡他!」……
《龍門鏢局》首播當晚,恰逢《魯豫有約》龍門劇組的錄製,那時,我一直站在演播廳所在大樓的大門外,一邊遙望演播廳,一邊刷著微博上滿屏滿屏的龍門鏢局。我知道,我們一直盼望的那一天,已經到來了。飛吧,飛到所有人都能看得到你們的地方;無論你們飛到哪裡,我們在這裡。
2014年上半年,偶像拍攝了網路劇《暗黑者》;上映和播出的作品為電影《北京愛情故事》、《整容日記》,網路劇《暗黑者》。下半年預計播出的有電視劇《約會專家》、《月供》、《龍門鏢局1.2版》。
《北京愛情故事》里的馬亮,的確是亮,這個人物像禮花彈一樣爆發著光彩,出場一秒鐘之內就成功吸引全部觀眾的全部好評,碰頭彩持續到最後一個鏡頭,一閃而過也值得用整部戲的心去觀看,直到快結束,還能聽到有觀眾在討論「賠大奔那哥們兒演的太好了啊!」。
《暗黑者》。依然為偶像高興,因為這部劇他不僅是演員,還是監製。每當看到偶像在事業上登上一個新台階,在距離他自己的夢想、距離在藝術創作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更近一步的時候,我都特別高興。
(九)
【關於偶像】
為什麼喜歡郭京飛?這個問題似乎真的很難回答。
就如之前有人曾經發帖討論「月球表面」這個話題時,我回復說:「假如他長得臉上光潔如玉,我肯定會說『我偶像長得好精緻,太好了,我喜歡他』;假如他長得你說的這樣,我就會說『男人嘛,這樣才爺們兒呢,太好了,我喜歡他』。總之,他長什麼樣,我就喜歡長什麼樣的人,我的審美隨著他變——這就是一個腦殘粉的本來面目」。作為一個腦殘粉,實在很難說喜歡偶像哪一點,因為只要是跟偶像沾邊兒的一切,都會喜歡呀。不過追本溯源總結起來,無非幾點:演技很贊,把心放在作品上,人很好,對粉絲很好。
關於演技,恕我孤陋寡聞地說一句大話:我覺得,同年齡段的年輕男演員橫向比較的話,翻遍全國也數不出幾個能和郭京飛演技一樣好的來、更不消說演技比他好的了。那些基本功不再贅述了,要是從台詞之類開始說起,我還能寫出好幾里地長的文,只說最難得的:郭老師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各不相同,但他演過的任何一個角色若換了其他人再演,卻多多少少都像他。他賦予了靈魂在每一個人物的骨子裡。
——郭老師演過的每一個人物都各不相同,甚至大把的觀眾根本認不出某兩個人物竟會是同一人飾演的。例如,在郭老師演正劇的那幾年,想必沒有幾個人能預料到,這位公認的「悲劇王子」在短短3年後的「愛情三部曲」時期,將會被觀眾感嘆「他最大的悲劇就是讓人誤以為他只能演喜劇」;只看過《失戀33天》和《營盤鎮警事》的觀眾發表評論說「他長了一張根正苗紅的臉」,而只看過《龍門鏢局》的觀眾則發表評論說「完全無法想像他正常起來是什麼樣子」;《羅密歐與祝英台》巡演了近一百場,又有多少觀眾根本沒看出那個有線電視修理工和男主角是同一位演員?那些天差地別的人物們,被他塑造得各自活靈活現,無一重複,更不可能千人一面。這樣的演技有幾人能及。
——但是,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若再換了其他人再演,卻多多少少都讓觀眾覺得像他。這並不是復排演員在模仿他,而是郭京飛已經賦予了靈魂在人物骨子裡的緣故了。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無論舞台還是影視)均「忠於劇本,高於劇本;尊重劇本,添彩劇本」,這些靈光閃爍的創作就是靈魂,與人物已密不可分。
不僅演技難得,還無比「愛崗敬業」真正把心放在作品上,這更難得。即使是連續超時工作,每天拍攝十幾、二十小時的狀況下,也沒見過郭老師抱怨,只見過偶像因此更加倍努力,因為他想的不是偷空休息而是怎樣在超高強度的工作中最大程度地保證作品質量。如遇「意外情況」,如拍攝或演出期間受傷或生病,偶像的第一反應永遠不是同情一下自己傷了病了還得工作,而是「千萬不要影響演出」。
既用心又有演技,這樣的演員怎不是觀眾的好福氣。以專業征服別人,最有魅力。
作為一個腦殘粉,什麼時候最開心?就是聽到自己的偶像被別人誇獎的時候,那是相當的有一種「狐假虎威」的自豪感。
無論經紀公司工作人員、劇組工作人員、媒體、製片方、宣傳方,還是編劇、導演、合作演員,凡與郭老師有過工作合作的人,沒有哪個不說他好的——當劇場保安和劇組場工大哥都會由衷地贊一句「郭京飛人特好」的時候,我認為「郭京飛人特好」這個論點,絕不是腦殘粉的主觀臆斷。
在2014年初央視訪談中,郭老師給自己「與粉絲互動」打了不及格的分數。我卻想,要是連他都算「對粉絲不夠好」的話,不知世上能否還有明星算「好」了?他在貼吧發布過的帖子的主題幾乎全部都是表達對粉絲的感謝;他微博評論各種大面積回復粉絲(雖然大部分都是表情符號);經常可以看到粉絲在網上驚喜地曬出郭京飛給予的私信回復,有些是生日祝福,有些是對生病粉絲的問候;他演出完畢累到手都在抖的時候也不會拒絕任何一個粉絲簽名合影的要求……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偶像始終都把粉絲放在心上。
我只想說,鍋貼都是幸運的,因為,世上為人粉絲者眾多,卻不是人人都有幸遇到這樣一個好偶像:如果你覺得偶像不夠好,那一定是因為你還不夠了解偶像;這個偶像絕不會是「了解後就幻滅」的那種偶像,而是「越多了解,越多喜歡」,越了解,你就會越覺得他值得你的支持;我的偶像一次次地刷新著我對於「好偶像」這個詞的定義;在我心裡,偶像的好無以復加,全世界都理應喜歡我的偶像,因為我的偶像值得全世界的愛——這,就是一個腦殘粉的自白。
2009年初的一場話劇演出後,很多很多觀眾在劇場外將郭京飛團團圍住求籤名求合影,一個看上去約7、8歲的小孩也拿著本子站在人群中,可是卻怯生生不敢上前,我正想過去把她拉到偶像面前時,郭京飛已經看到了那個小孩,他幾步走到孩子面前,微笑著彎下腰對那孩子說你好,然後接過本子,認真地簽好名,再微笑著彎下腰將本子遞還給那孩子。那時,深夜的天空,好像有陽光照了過來。一個人對待弱者的態度,可以看出本性的純良。2013年8月《龍門鏢局》播出之後,郭老師的粉絲主力陡然間從25~35歲的職場人士變成了十來歲的學生們,我有時會想,當年那個小孩,現在也該跟他們差不多年紀了吧?群里這些孩子中,會不會有她呢?她還會不會記得她兒時的某一天,她抬起頭看到的,那個溫暖的笑容?
【關於追星】
追星,實際上只是一種對美好、溫暖、光明的追尋。我們每個人都在被生活折磨,因此,我們都會喜歡能讓自己笑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因此,我們都會喜歡能激勵自己變得更好的人。
當我們鬱悶的時候,看到偶像的帥圖,會自動嘴角上揚;即使是心情再不好的時候,看到偶像的作品,也會笑。假如我們正在奮鬥一場學習考試或一個工作項目,中途累了想偷懶想放棄了,這時我們看到某個劇作官微爆料說我們的偶像已經連續拍攝幾個通宵只為帶來更好的作品,我想我們會繼續努力的。退一步、以「功利」的想法,我們會對粉絲群里的學生黨鍋貼說「你們要努力念書,將來考大學到北京上海,才能有更多的機會見到偶像呀!」。再退一步,開玩笑的說,女鍋貼們還可以指著電視上郭老師和小鮑老師的訪談節目對身邊的男友或丈夫說一句「你瞧瞧別人家的丈夫!」(當然,更有可能被反詰:「你瞧瞧別人家的老婆」哈)——不開玩笑,向偶像學習對愛和家庭的珍惜,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正能量」么?
江畔劇社曾有一句話,原文記不太清了,大義是:「我們不僅熱愛戲劇,我們還在戲劇中彼此相愛」,追星也是如此。
我的生活中,最好的朋友和對我最好的朋友,恰巧都是因為「追星」認識的。我們「不止是愛偶像,並且彼此相愛」——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對「粉絲」來講,「偶像」即便再親和再接地氣,畢竟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的神一樣的存在,而這生活中踏踏實實的情誼,才是更珍貴的呀。一個人不以得到回報為目的去付出,當回報從天而降的時候,那種驚喜無法言說。我總是相信「物以類聚」,我總是相信,同一類人更容易被同一類人吸引,所以,我總是相信鍋貼大多都會是真誠善良值得做朋友的人(因為我想,如果一個人是狹隘、尖刻、陰暗的,TA應該不會長久地被一個寬容溫暖陽光的偶像吸引)。能喜歡一個共同的偶像是一種緣分,這種緣分應該得到珍惜,我那麼珍惜,並且,那麼努力地在珍惜;我也那麼開心,因為我看到那麼多和我一樣的人,在努力的珍惜著。
我想對所有的鍋貼小夥伴兒說:親愛的朋友,笑也好,鬧也好,歡喜就好;來也好,去也好,開心就好;長久也好,短暫也好,惜緣就好;能因為偶像而認識你們,真好。
——我們總在路上,相聚又分離;因為是與你們,所以聚散都是好的;因為這麼好的偶像,我們才能有這樣的相遇和分離,偶像,謝謝你。
(十)
祝這麼好的偶像,生日快樂,越飛越高,平安喜樂,一切都好 :)
=============================
【第二篇《三生三世》】此文是郭京飛參演的話劇「愛情三部曲」的觀後感,寫於2010年7月。
《三生三世》
一、
那一世,他是莫小寶,她是葛定春。
沒錯,葛定春。
在劇中她一直叫定春,從來沒有連姓一起被稱呼過,可是轉念一想就知道,她爹叫葛三爺,她可不是姓葛?
不過這名字,跟這姓連讀,貌似有一點怪怪的?
呵呵,誰知道她原本的名字叫什麼呢?她最初就叫定春嗎?在「那裡」的人,誰不另起個名字呢。也說不定她原本就沒有名字?葛三爺從頭至尾只叫她「丫頭」,——也說不定,一個女孩子家,壓根兒就沒給起名字呢,但凡重視些,誰會就那麼忍心,把自己親生的丫頭賣了,養活親生的小子呢。
難怪,她心寒。
寒冷。
她的成長,該有多寒冷?
不過一個小丫頭,正是水靈靈抽條拔節的時候,獨自一人在那樣可怕的地方,沒人疼沒人愛,整天挨打挨罵,把受辱的機會當作蜜糖一樣去搶奪,搶不來,就是一通打。有多少次飢腸轆轆時,有人願意給她端來一碗湯?有多少個漆黑的夜晚,害怕了,她只能抱緊自己?有多少次被打得傷痕纍纍,她只能一個人偷著落淚?有多少次被人辱罵到塵埃里,還要笑爛了臉去迎接?
怎麼就有這樣讓人心疼的孩子呢。
話癆?——對,我是話癆,我不停地說不停地說。你聽煩了么?可是,那是因為我心裡有太多太多的委屈了,比你,多那麼多;你已經得到了那麼多,可我什麼都沒有,如果再不讓我說,你可讓我,怎麼活?
你聽煩了么?好吧好吧,好吧你可以打我,罵我,踩我,辱我,躲避我,可是,我還是我,我還是會始終這樣,並且我還會傻傻的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個人,不同你們一樣,會有個人願意聽我說,亦或者,他會對我好到讓我心裡不再有那麼多的委屈可以說。
——想到這些,就會心疼,看著台上的她哭,我亦流淚。定春「氣死債主」的橋段,全場笑到岔氣掉凳,我卻心疼得無以復加。定春,我可愛的妹妹,為什麼,為什麼偏偏是這麼好的孩子,要受這樣的苦楚。
可是她,始終是笑的,是快樂的。快樂到無以復加。
——是呵,為什麼不快樂呢?你看,其實,我也擁有了很多。首先,我活著。每一天,都有那麼多人死去,戰爭,疾病,天災,人禍,能一直完整的活著,是多麼值得慶祝的幸運呢。並且,我還手腳齊全,身體健康,整天挨打卻沒打壞我哪裡,這說明,老天爺有多心疼我呢!我還有爹,我知道他還活著,不管他在哪裡,我知道我還有爹這就已經足夠了。而且我還年輕,我還充滿了希望,我願意傻傻的對別人好著,對別人掏出自己的心來,不管他們會怎麼樣,這樣,我真的很快樂。另外,我還偷偷的攢了「很多錢」,這世上,沒點錢防身可怎麼行呢?總有一天我能用它們買來自由,買來未來,我相信,一定會的!至於現在?至於過去?哦,想那麼多做什麼呢,既然不能改變什麼,為什麼不好好的享受每一天呢?如果你不快樂,你怎麼有力氣去打拚一個更好的明天呢?就好像,如果不吃飽飯,怎麼能有力氣減肥呢?你,你,你,還有你,你知不知道,能抬頭就看到今天的太陽,是多少人奢望不到的事情嗎?我閉上眼睛就會變成一隻快樂的蝴蝶,嗨,藍天,嗨,太陽公公,小花你好嗎?小蜜蜂你早啊~~哈哈,哈哈哈~~~~~~~
莫小寶。
財神說,莫小寶就是個功課甚好,碩博連讀的優等生,一旦走上社會,頓覺百無一用,一身的本事無處施展,由此而來的失落感,簡直要了他的小命。
我深以為,這定位和比喻,實在是太準確。
你說,他是蜜罐里長大的高幹子弟,從小沒吃過苦?必然不對,沒吃過苦哪得這一身的武藝和本領。你說他攤上了個不靠譜兒的爹又見膩了江湖恩怨打打殺殺,所以充滿童年陰影地坎坷成長?也必然不對,瘦死駱駝比馬大,到底有這個家底和地位,再怎麼說,那也是衡山派掌門的大公子,師兄師姐師弟師妹眼裡的幸福寶寶。再說家道中落,也沒見他挨了餓(不但沒挨餓,還有瓜子兒磕),再說被無數人追債,也沒見他被揍個七零八落。
不過,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罷了。皆因成長過程太單純,也有些高高在上,眼中的世界與外面不同,他不是沒有能力,如果給他一個適合的平台,便可大加施展,而一下被這樣扔進社會最底層,立刻任嘛不是。
於是,眼中的世界坍塌了,人生觀價值觀都被顛覆了,心中充滿了對自己的質疑和自卑,不知道自己之前二十幾年的努力都是為什麼,都有什麼用。自己是不是個廢物點心?自己真的百無一用?落差,主要是落差。之前比自己的家族企業低很多個檔次的小公司,都完全看不上自己(還原到劇中就是衡山派,和招聘鏢師的鏢局),即使看上了,也還有一堆賤招百出的競爭者攪局,他們不擇手段起來,堂堂正人君子怎麼爭得過。神啊,前途在哪裡啊,未來在哪裡啊,天啊,命運啊~~~~
一下子,世界在他眼裡,都灰暗起來了。
其實,哪裡有那麼絕望呢,比起很多人來,他還不是強多了。比如,比起定春。
小寶的歲數,估計還比定春大幾歲,不過他們在一起,卻地地道道的透著姐弟戀的感覺。小寶,少年人的心性,而定春卻早已閱盡世情。
他們在一起,是必須的。
其實三部曲中,從外在條件上看,最難在一起的,就是這一對了。瑩瑩和羅鍋表面上是千金大小姐和窮拉車的,實則有很多共同語言,羅鍋的身家背景雖沒有交待,但是拿王利發的話講「沒錢上得了大學嗎?」,不過一時落難罷了。王繼偉和劉佳音,都是從小城市來大城市打拚的人,相似的成長經歷,相似的融入與疏離,相遇了,就相互溫暖,相攜前行。
但小寶和定春,太多的差距,毋庸贅述,前文已經寫了很多。
可是財神的故事,就是為了讓我們看幸福的樣子的,他就是要告訴我們,只要你們真的想要在一起,只要你們真的相信你們可以在一起,只要你們真的願意一輩子和彼此在一起,你們,就可以在一起。
並且,可以幸福的在一起。
哦,我愛財神。大愛財神。
遇到定春,小寶才真的成長了。之前的一切磨礪,都只是增加了他的困惑,彼時的他,對世界充滿茫然,對自己充滿不自信。
定春的燦爛笑容,就是照亮他灰暗世界的陽光,並且帶著他,重新看清了這個世界的樣子。
原來,只要我們想快樂,就可以快樂的呀;原來,我們可以不去想過去,不去想未來,只想著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定春對小寶是幾近崇拜的盛讚:「小朋友,你是不是練過呀?」「哦也,我也認識黑社會啦,以後誰再欺負我,就關門放小寶~!~!~!」「小寶功夫那麼好,怎麼可能失手!」
終於他知道,自己不是沒用的人。
終於他明白了怎樣才是真正的為她付出一次,完全憑自己,完全為了她。只有經歷了這些,他才真正有能力給她幸福。
神速的,打入黑風寨卧底,抓捕悍匪,皇帝親自嘉獎——哦也,小寶啊小寶,你看,你可不就是定春心裡的「大英雄」——我早說過,小寶哪裡是沒有本事,他只是沒有得到一個施展的平台,而被縛住了手腳。
終於,她的大英雄對她做出了最美好的那句話:「親愛的,我帶你走。」
這時,絕不再是什麼「姐弟戀」,定春又回到了一個幸福的「小妹妹」。她經歷無數,可又最為單純,世間的一切的苦難她都只讓它們存在腦子裡,卻半分都不讓它們滲透內心,她的笑容不是裝出來的,因為她的心,始終是透明乾淨的,遇到了願意讀她的人,她就是這樣幸福的小妹妹。她終於可以對他盡情的撒嬌,她要讓他雀躍地猜出「等我說愛我」,她要撅著嘴問「為什麼人家度蜜月可以去新馬泰,而我們只能來司馬台?」,她對他喋喋不休「為什麼啊,為什麼?」,她抱著和他的孩子低聲說,「小寶,我終於知道了,幸福,是什麼樣子的」。
第一世,他和她,一起浪跡天涯。
二、
那一世,他是羅立賢,她是祝婉瑩。
相比第一世的「姐弟戀」,這一世恰恰相反,羅鍋是一個完全的引領者,一個大哥哥,甚至恍若一個先知,說白了好像個半仙。
很奇怪,一個跑遍大街小巷的黃包車夫,需要向一個遊客打聽廁所在哪裡,並且就那麼巧,兩次都恰恰闖入情敵的鏡頭?如果不用「故意的」來解釋,貌似真的說不過去呢。並且,他怎麼就知道上輩子他們兩個的身份,以及那些情境?一切細節都讓人覺得,他就是認得她,知道她,拋家舍業隱姓瞞名從北平到上海,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跟她相遇,那些追殺那些前情,都只不過是一些誘因和契機而已。
而在他們的相處中,又時常看到他的躲閃。他從沒有勉力的表白什麼,甚至到死都沒親口對她說過我喜歡你;他對她說,跟江家明去美國結婚,是好事兒;他在她和家庭決裂的時候儘力勸解;他在她衝到他的破房子來的時候說,玩會兒就回去吧。
從頭至尾,他對她,都似乎充滿了矛盾與掙扎。又要追,又要推。
是不是,他一早已經預知了結局,因此,不想帶累了她?不想來了又走,徒增傷心?
我想,是不是因為,他們上輩子曾經約定,此生,無論彼此變成什麼樣子,他都要尋找她,是不是小寶告訴過定春,你,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等著我找到你。
定春是多麼的相信小寶的無所不能呢!所以定春就喝了孟婆湯,忘記了一切,沒心沒肺快快樂樂的去做她的千金大小姐。而小寶卻沒有,因為他怕呀,他怕就此丟了她,怕即使找到她,萬一她下輩子喜歡上了別人?所以小寶沒有喝湯,還向神求來了完美的外表,完美的智慧與膽識,以及一切可以吸引女孩子的條件,他完美得慘無人道,只為保證這一世還可以跟她在一起。
可是上天是公平的,誰也不能額外的多得一些什麼。太完美者,必不久長——這交換條件,他該是一早就知道的。
所以,也許最初,羅鍋只是想默默地守望著祝婉瑩,不去打擾她,只要看著就好,可是看到瑩瑩和江家明在一起,羅鍋還是忍不住闖入了她的鏡頭,之後,是她的世界。
也許之後,羅鍋想給她的,僅僅是一段難忘的愛情,如煙花綻放般絢爛的美好愛情,讓她這輩子都記得這段回憶,之後,就送她跟她今生的幸福一起走。然後自己,默默的離開。
但是在那個小屋,他看到她的決絕,看到她的可愛樣子,也許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一切註定了的都是無法改變的,那麼,就這樣吧,就在這僅剩的一點點時間裡,在一起吧。
煙花綻放,然後熄滅。
只是一瞬間,天人永隔。
羅鍋說,瑩瑩,對不起。
他在為什麼而道歉?
是為了前生的約定無法實現,還是為了今世的諾言不能成真?
或者在慨嘆,最終,他的愛,還是牽絆了她的一生。
每次想到這裡,我都會再次想起我的姥姥,那個同樣為了一個男人守候了一輩子的美麗女人。我經常想,我寧願相信那個男人像羅鍋一樣早已經死去了,那麼,姥姥的等待總歸會變得更值得一些,凄美一些,姥姥也可以帶著對那個男人的美好幻想去那一個世界了。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所有的消息都表明,那個男人一直活著,他只是在對岸已然有了新家,而不願意回來,不願意再見這裡的舊妻。女人的內心和忍耐力,往往比男人更加強大,只為了一個愛字,她們,就能依靠信念活下去。當信念破滅的那一刻,姥姥就走了。
三部曲連起來看,年齡上是有bug的。起碼,祝婉瑩在1998年還活著,那麼,她的轉世劉佳音又如何能在一九八幾年就出生呢?
對此,我的解釋是,當羅鍋轉世的時候,祝婉瑩的靈魂便跟著他去了。這也就是老年祝婉瑩最後的那些年變成痴呆的原因,魂都沒了,能不傻么?
魂沒了,她還只記得他,在她眼中,連有線電視修理工都可以幻化成他的樣子——如若痴傻了,就可以見得到你,那麼,我情願就這樣,痴傻下去。
那一世,他們如煙花般,凄美絢爛。
三、
那一世,他是王繼偉,她是劉佳音。
有首歌唱到,連就連,你我相約到百年,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故事裡說,如果靈魂到了奈何橋邊,不趕快去投胎的話,便會在漫長的歲月中把靈魂的靈氣慢慢消散掉,那麼下一世里,他的靈氣就會少得可憐。
而羅鍋的靈魂,足足等了瑩瑩幾十年。
所以這輩子,他變得如此的平庸,縮手縮腳,唯唯諾諾,手無縛雞之力,甚至,連話都說不利落。
我在之前的某一篇觀後感中曾經寫過這樣的一句話:「哪怕三魂七魄已散去了兩魂六魄,餘下的那一絲一縷,也依然是往生不變的,對她的愛。哪怕今世的靈魂在轉生的路上被磨滅得只剩了五分之一,那裡也寫得滿滿的,是那個名字:定春,瑩瑩,佳音。」
寫的時候沒有多想,而寫完一算,好巧,一魂一魄,可不正好是三魂七魄的五分之一,原來,靈魂只有21克拉的不是佳音,而是大偉,他,才是需要被補齊靈魂的那一個。
補齊靈魂的方法,就是佳音的愛。
大偉,他只是屬於佳音的。
毋庸置疑,大偉是個好男人,好到幾乎是完美老公的典範(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某篇觀後感中也用了幾千字來分析的,就不再多說了),可惜的是,有些男人是只屬於特定的女人的。
比如王繼偉,之於劉佳音就是天使,之于波波,那就是杯具。
波波,標準的美女一枚,那麼年輕就跟他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小子在一起,在他「稅前兩萬五」的時候二話不說一起過苦日子,他們是同事,可以想見在剛剛畢業的時候,兩個人是怎麼一起在這個城市裡一起打拚的。佳音問波波,這種極品你是怎麼忍過來的?——怎麼忍?愛他,所以忍了唄。因為愛他,所以為他受的,那就不叫委屈。那麼艱難的日子都一起熬過來了,可就是得不到他的信任。波波說,他從來沒有對自己真正打開過內心。這句話,說得心裡有多疼。
若不是絕望了,若不是真的累了,波波怎麼會捨得離開他。他已經不僅僅是個男友,而幾乎是自己的全部青春記憶。離開他,是要連心都一起剜出去一半的。
可是離開了,還依然會在他需要的時候去幫他,而大偉呢,被幫得心安理得理所應當。離開了,她對他的下一任女友說的話還是,大偉是個好人。
他是個好人,只可惜,他屬於的,是別人。
陸總也是一樣,「禽獸」的共識應該不是浪得虛名,可是遇到了波波,就變成了嗲得讓人吐血的樣子,「我的房子,車子,股票,基金,全都改成你的名字~~~~」,「腿腿酸了?我該死,我該死,坐車車,回家家,mua~~~~~「。
沒有道理可講的,只是因為,誰是誰的菜。
王繼偉,就是屬於劉佳音的。
好在,波波的身後還有一個陸總,一個徹頭徹尾的好女人,終於也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再次感謝財神,他讓每一個值得得到幸福的人,都得到了幸福。真希望現世中的每一個在年少時曾付出過、傷心過的平凡女人,都能有波波這樣的幸運。
更希望,每一個女人,都能有劉佳音這樣的幸福。
嘉航曾經跟我討論,為什麼王繼偉剛認識劉佳音就會把存摺給她,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啊。我說不清,只好給他往上輩子解釋了:因為,前世羅鍋曾說,要養瑩瑩一輩子,可是他食言了,所以這輩子剛見面他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錢都給她,要兌現諾言——上輩子就預定了,你有道理可講嗎?
第一世的浪跡天涯,那是一種幸福;第二世的生死兩相憶,那也是一種幸福。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第三世的樣子。不折騰,沒什麼江湖恩怨,沒什麼大起大落,我們不是什麼大英雄,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我們只想踏踏實實的在一起,一天一天的過著小日子,這,才是我最想要的幸福,才是接著地氣兒的幸福,平淡無奇的生活就是幸福,庸庸碌碌的日子就是幸福,哪怕吵架,那都是幸福的一部分。
第三世,他和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希望每個女人都能遇到自己的王繼偉,自己的陸總。
四、番外篇
他是天使嗎?
他是債主,他是阿笙,他是gary。
我說,他就是天使,他的存在,就是上天派來為了幫助男女主角得到幸福的人。
第一世他是債主,可是他非但沒有窮凶極惡地折磨小寶,卻反而給他介紹了工作,並且,讓他認識了定春。可憐的是,一轉身,就被定春「恩將仇報」的活活氣死了。可是他以德報怨,還幫二叔安排了定春和小寶的獄中相見——哦,別管那個是死而復生還是雙胞胎兄弟了,反正,就是他唄。
第二世他是阿笙,是羅鍋孤身逃至上海後最好的兄弟。儘管這一世他有些三隻手的毛病,並且在一些時候顯得智商有點兒不足,十以上的錢就得別人幫他數,念念不忘搶劫運鈔車,可是,佛頭是他偷回來,祝婉瑩要自儘是他攔住,羅鍋做不到的,他,都替羅鍋做到了。
第三世他是gary,他在王繼偉沒有出現之前,一直陪伴了佳音很多年。有時候我懷疑,他是不是在年少的時候也暗暗地喜歡過佳音,不然,他為什麼會對她那麼好?——很多年過去了,那種喜歡已然變成了淡淡的感情,親情也好,友情也罷,總之,他們是心無芥蒂的好友。在4月北京演出時,勇哥把一句台詞改成了,我要一個芝麻燒餅。
勇哥說,這句話,讓人感覺很溫暖。
——我,深深的同意。
番外篇,獻給這個溫暖的天使。
=============================
【第三篇《郭京飛版&<牛虻&>觀後感》】寫於2010年10月
《郭京飛版&<牛虻&>觀後感》
從一開始,這篇觀後感就不可能成為一篇客觀的觀後感,因為,我在寫這篇文字的時候,一直處於一種激動的情緒之中。
誰能理解這種感受嗎?你曾經很喜歡一部小說,很迷戀那書里的某個人物。而有一天,你看到了一部話劇,有人出演了那個人物,並且跟你在看書時無數次想像的那個形象契合度100%——他就是亞瑟,亞瑟活了,從書里走出來了!——就是這種激動的感覺,誰可以理解嗎?
《牛虻》。
當我看那本書的時候,我曾無數次的想像迷人的亞瑟(請原諒我稱呼他為亞瑟,而不是里瓦雷茲,因為里瓦雷茲是一個背負了太多苦難的化身)是什麼樣子的,卻想不出,直到我看到這一版話劇《牛虻》的劇照,我恍然大悟,這就是我心中的亞瑟啊!
請翻開原著,翻到第一章,第一頁,看一看書里對這個孩子是怎樣描述的?——「他那修長瘦弱的身子一點兒都不像三十年代英國中產階級的青年人,倒有些像十六世紀肖像畫里的義大利小夥子,從他那長長的睫毛,敏感嘴角和嬌小的手腳看,身體的各個部位都顯得過分精緻,輪廓格外分明。當他靜靜的坐在那裡,別人準會把他當作一個女扮男裝的姑娘;一旦走動起來,他那輕盈的體態,立即會讓人聯想到一隻馴服了的沒有利爪的黑豹。」
呃,我想,翻譯成現在最容易理解的語言就是,亞瑟,是一個,花樣美少年。
郭京飛出場時的扮相驚到我了。歐式繁複的襯衫和披風襯得臉部更加的精緻清秀,在獄中和在嫂子面前低頭讀信的時候,45度角看過去還真真的就是清秀的好像個大姑娘。
讓我再感嘆一遍吧:亞瑟活了。亞瑟從書里跳出來了。他就是亞瑟。充滿了貴族氣的亞瑟。
關於里瓦雷茲,書中則是這樣寫的:右腳跛,左臂扭曲,左手缺二指,臉上有新砍的刀痕,口吃。在瓊瑪眼中,他「皮膚略黑,像一個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兒,儘管他是個瘸子,可行動起來像貓一樣敏捷。他的性格使人很奇怪地聯想到一隻黑色的美洲虎。他的前額和左面頰上留著一條長長的彎曲的刀痕,樣子很可怕」。
只看書的時候我曾很不理解,無論亞瑟怎樣毀容,又怎麼能讓從小一起長大的瓊瑪都認不出來了呢?
及至看到這一版《牛虻》的劇照時我才明白,是眼神。
單說扮相,這版里瓦雷茲的扮相和少年亞瑟並沒有書中描寫的那樣天差地別,不過是多了道刀疤而已(我想這應該是演出所限,幕間搶妝的時間不可能讓人從容的化出一個區別很大的妝容)。但是眼神卻徹底的不同了。絲毫沒有了17歲時那一份澄澈、天真、敏感、柔弱,取而代之的是堅毅、英武、冷峻、仇恨、還有說不出的內容。眼神里,那個亞瑟彷佛真的已經死了。即便他的容貌沒有改變,可如果讓我看到他眼睛裡的冰冷和烈火,我也絕對無法相信,他曾經是我少年時的玩伴,亞瑟。
——我還是想讚揚一下郭京飛演戲的細緻,書中曾有這樣的詞句:「她已經注意到,每逢他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的時候,臉的另一側就要泛起一陣神經性痙攣」。而我發現,郭版里瓦雷茲在說話的時候,沒有刀疤的那邊臉時而會抽動。
里瓦雷茲儘管容貌盡毀,但魅力卻比少年時多出幾倍幾十倍。他充滿了一個領袖的感染力,讓身邊接觸到的人都會受到他的感染和鼓動,從而堅定的跟隨他,包括入獄後看守他的衛兵,按司令官的話講「他們好像都給犯人迷住了,三周內我更換了四次衛兵,並且連續不斷地懲罰士兵,但結果是毫無用處的。我沒法阻止他們為他傳遞信件,那些傻瓜好像都愛上了他」。行刑的兵士甚至全都不忍打死他,因此他是挨了幾十槍後才最終死去的——這也是對蒙太尼里最殘酷的懲罰,他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在自己眼前受盡了這樣的痛苦,在自己的懷中死去。
「哈哈哈……這槍打得不高明呵……朝我的胸膛打,這兒,有我的心臟……」我在想當這部戲演出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小姑娘被郭京飛迷死了,單《羅密歐與祝英台》中羅鍋最後的死,就賺足了全國各地女觀眾們的眼淚,何況,是如此震撼人心的牛虻的死??角色的魅力和演員演繹的魅力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最終牛虻倒下的時候,鐵鏈突然掙脫,巨大的火焰一般的十字架緩緩升起,舞台效果、戲劇衝擊力在那一刻達到了頂峰。
我曾看到過一張劇照,亞瑟倒在十字架下,倒在蒙太尼里的影子之下,視頻疊畫造成的效果卻精妙的顯示出了劇情的關係。很難說蒙太尼里究竟有沒有錯,我認為他只不過是死忠於了自己的信仰而已,但他卻在可以救下亞瑟時猶豫了,最終,他以自己的生命償還了他的孩子。
後半程中,獄中相認是最重頭的戲,也是這一版中最讓人飆淚的部分——也是我看過所有版本《牛虻》中,最能打動我的一個版本。我覺得這個版本的演繹,甚至超過了我看書時受到的震撼。尤其是「沖他喊響點吧!……他睡著了!……」我甚至懷疑郭京飛會不會每演一場都把嗓子喊劈一次才能把這句詞吼得這樣痛徹心肺——我曾經寫過,牛虻,也不過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孩子。儘管他是一個領袖,一個英雄,可是有時候我分不清,他是在跟那個世界戰鬥,還是在跟自己的父親叛逆;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付出生命,是為了主義,為了信念,為了民族,為了人民,還是為了得到父親的愛?最終,他要求的,是讓父親做出選擇。
「請把您的手給我一小會兒……」——我的心碎了。在蒙太尼里認出亞瑟的那一刻,他終於變回了那個讓人心疼的孩子!什麼大英雄,什麼主義,那些殼子在那一刻盡數脫去,亞瑟,他只是一個傷痕纍纍的、讓人心疼的、想要得到愛的孩子。
當鐵門關上時,郭京飛的亞瑟絕望的狂笑,笑碎了一地的心。
「無論我活著,還是死去,都將是一隻,快樂的牛虻」
「瓊瑪,我愛你,當你還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的時候,我就愛你了,那時候,你穿著花格子連衣裙,系一塊皺巴巴的圍巾,梳著一條小辮子」……
=============================
【第四篇《「觀眾鼓掌,是因為你能扛》25號的羅祝加詞,想起一次笑一次》】這篇是一個貼吧的帖子,寫於2009年4月26日,主要寫的是郭京飛在話劇演出中應對突發事件的現場反應能力的。
《「觀眾鼓掌,是因為你能扛》25號的羅祝加詞,想起一次笑一次》
以前看小寶的時候,就常見到郭京飛現場改詞化解很多突發情況,昨天看的那場,可以說是我見過的最經典的一句了。
大鬧劇場那場戲,原本在羅鍋把正牌茱麗葉趕下去以後,正牌羅密歐會以一種搞笑的姿勢站在台上,然後觀眾便會看著他大笑。笑聲落下去以後呢,羅鍋會過去說「兄dei,對不住了,下去吧」。然後戲繼續往下演。
結果昨天,觀眾太熱情了,看著正牌羅密歐的樣子,不僅笑了,還熱烈鼓掌,掌聲雷動啊。結果呢,羅鍋等掌聲落下去以後,對羅密歐說:「觀眾鼓掌,那是因為你能扛」
我當時差點笑趴下。
現在想起來還是想起一次笑一次……
既然寫了這個帖子,就勢把我看過的印象深刻的現場改詞都總結一下吧,不得不說,帥郭的現場反應能力實在太強了,我一直說,這個演員絕對有把一切意外變成包袱、並抖響的本事。
話劇的現場演出,決定了它的不確定性,劇場、道具、燈光、觀眾、以及演對手戲的演員,每一樣東西都可能造成大大小小的意外,發生了意外,怎麼遮(念三聲)過去,就完全看演員的本事了。
最有名的好像是那句傳說中的「三爺好刀法,疼死我了」。是07年武林第一次聯排的時候發生的,郭京飛掙脫木枷的時候被砸傷眼角,於是加了這麼一句詞,然後繼續演下去,觀眾幾乎沒人發現這個演員真的被砸傷了。
07年底的一場《武林》,最後他們騎著馬頭自行車浪跡天涯的時候,演著演著,馬頭自行車的耳朵掉了一隻,郭京飛特別自然地走過去抱著馬頭「傷感」地說,小強你怎麼啦~~~你的耳朵怎麼這樣啦~~~~
不知道的恐怕以為那馬耳朵是為了配合他這句詞兒故意揪下去的呢。
後來又看到的08版武林,最後就出現了一句「快上馬吧,小強都等急了」,不知道是不是就來源於此呢?
馬耳朵的事故成功「遮」過去了,兩人上自行車繼續演,詞都說完半天了,燈還是亮著,也不知道是不是燈光師也光顧著樂那個「小強的耳朵」、忘了關燈了,反正是把那倆人給「晾」到台上了。結果小郭一不慌二不忙,抬起頭,用很凄慘的語調大叫「為什麼還不收光~~~~~~」,燈光隨之暗掉,觀眾還以為又是事先安排好的插科打諢呢。
08版的首都劇場武林外傳里,有一場帥郭吃了兩次螺絲。
一次是「詳情諮詢8008108800黑~~風~~寨~~~~」的那句,說到「諮詢」的時候,嘴裡拌了蒜了,結果帥郭自己以極快的速度調皮地打了個嘟嚕,重新說了一遍,於是那句話就成了「詳情咨——得魯魯魯魯——詳情諮詢8008108800黑~~風~~寨~~~~」接得迅速自然到了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那句詞本來就是那麼說的,我誤會人家了?」的程度。
同一場戲裡,後面當定春說到要帶著全部財產嫁給小寶的時候,小寶的回答竟說反了,成了:「那我可不可以人留下,錢退回?」說完一不慌二不忙、連語氣都沒有絲毫變化,特別平靜地接了一句:「不,錢留下,人退回?」,同時把定春向外一推——觀眾照樣爆笑,凡是頭一次看這戲的,沒有一個人能發現前面那句實際上是說錯了。
然後就是今年的《鹿鼎記》了。
神龍教主在劫持建寧的時候,鼻子里不是堵著兩個紙卷么,演著演著紙卷掉了,於是郭小寶便說「就你這樣還跟我師傅比?把你那大鼻涕紙塞回去吧你!」
也是同一場,小寶和建寧被關進鳥籠,天天吃胡蘿蔔,建寧悄悄藏起一個饅頭給小寶,這時洪安通來了,拿了魚翅干饞他們,小寶和建寧便拿了自己裝飯的竹簍在地上拚命磕打要吃的,結果小寶的饅頭給顛出去了,只聽他凄慘的「哎呀~~~~~~饅頭也出去啦~~~~~」
這裡比較經典的是洪安通太給勁了,他直接走過去把饅頭拿起來,還成心沖著小寶咬了一口,然後把饅頭揣起來,高興的笑啊笑。
配合得實在太好了。
我一直覺得那個「哎呀~~~~~饅頭也出去啦~~~~~~~~」是我見過的最可愛的一個bug了。
(後面還有兩段在另外帖子中寫的內容,也是關於遇到意外情況——道具損壞的迅速反應處理的,因此一併貼到這一篇文中了)
話劇《武林外傳》某場演出的一個場景:
2009年5月初,北京海淀劇院。
天牢,三爺與定春認親已畢,煽情已罷,三爺毅然決然把大刀架上自己脖子:「小寶,拿我當人質,走!!」——之後的情節應該是三爺一不小心,刀刃碰了自己脖子,嚇壞了,小寶趕緊湊上去看了看,說「沒事沒事」然後三爺放心了,再次把刀架上脖子,二人一番爭搶,然後才引出定春的「聽爹的話」。但是,那一天,三爺把刀架上自己的脖子,然後小寶非但沒有湊上去看三爺的脖子,反而大叫一聲:「哇~~~~~~!」
普通觀眾倒沒發現什麼,我可是心下暗自稱奇:「這是咋回事捏?」
說時遲那時快啊,只聽小寶連叫了三聲:「哇~~~!哇~~~~~!!哇~~~~~~~~!!!」,一個「哇」更比一個聲音大,音調高,並在第三個「哇~~~~~~~~~!!!」的同時舉起了右手像台下展示手中的東西——刀把——我這才明白,刀壞了啊!直接從刀把那斷成兩半兒了,刀鋒還在三爺手裡,刀把兒卻已經留在小寶手裡了——再次重申說時遲那時快,小寶連續的三個「哇~~~!!」之後激動地說到:「三爺,你好功夫啊!!!!」
沒別的了,那就是一個玩命的鼓掌啊,可惜這不是戲曲,不然我一定玩了命的叫好。
太精彩了,太經典了。怎麼就能反應這麼快呢?刀一斷,連一秒鐘的猶豫和思考都沒有,直接就是那麼行雲流水的「哇~~!哇~~~!!哇~~~~~!!!三爺,你好功夫啊!!!」
太妙了,真的太妙了。我為什麼看7次?我為什麼反覆看?就因為,每一場,都是這麼不一樣的啊!
話劇《羅密歐與祝英台》某場演出中的一個場景:
2009年4月底,北京海淀劇院。
「羅鍋」拉著黃包車帶著祝婉瑩從後台跑上台,上台途中黃包車一側的零件不慎碰到了道具門框上,於是那個零件就活動了,隨著他跑動的腳步叮咣叮咣地響,聲音的強度是台下觀眾大部分都能聽到的。
於是(就在這幾步路的時間中,絕不超過5秒鐘)錢芳飾演的祝婉瑩就加了一句詞「你看你這破車喲」,郭京飛飾演的羅鍋順勢也加詞:「我這車是剛壞的」——重點是,與此同時,男二號已經從另一個門上了台,而男二號當時的扮相是被打得很慘的樣子,頭上、手上、都包著繃帶,腿還瘸著,於是,郭京飛飾演的羅鍋說完「我這車是剛壞的」之後一回頭,指著男二號對錢芳飾演的祝婉瑩笑著說到「哈哈,你看你男朋友,比我車還慘呢!」——於是觀眾的注意力都到了舞台後方的男二號身上,哄堂大笑。
而那場戲本來的目的就是要儘力讓男二號的搞笑樣子被觀眾注意到並引起觀眾「笑果」的,所以,他這個處理既把道具臨時損壞的突發情況遮過去了,又讓現場效果極好。
=============================
【第五篇】《&<21克拉&>觀後感》寫於2010年4月6號在天津首次觀看話劇《21克拉》之後的觀後感。(註:多年舊文回頭再讀,發現很多感想現在已與當時大相徑庭,有些更覺得自己可笑:對劇和表演,當年什麼都不懂地也敢那樣無知無畏地寫上去那些評好評壞的評論;但我還是沒有修改,直接貼過來了。)
《&<21克拉&>觀後感》
終於看到了《21克拉》,還是百里迢迢的去看的。
一、慢熱的好戲
又是一部慢熱的戲,慢到,我竟然看了半小時以上才入戲——對於我,對於看郭京飛和錢芳演的戲來說,這真是一個巨大的意外;慢到,剛剛看完的時候,我竟然會真心地跟helen說,我考慮把我那10張票轉幾張出去了,因為我不想看那麼多場了——當然,對於我,這種話是絕對不可信的,當年剛看完鹿鼎記的時候,我還說過「這戲讓我不想看第二遍」呢,結果呢,特意跑到上海去看的,那已經是第四遍——於是我很準確的重蹈了《鹿鼎記》的覆轍,還升級版了一下:在散場4小時以後、我從天津回到家裡的時候,我依然考慮著把我那幾張100的票轉出去,不過,我是為了重新買280的票,坐一樓看。
仔細分析了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曲折跌宕的觀後感,我想,可能是兩方面的原因吧,一個是客觀環境,一個是戲本身。
這劇場,確實是夠亂的。長時間遲到,開閃光燈拍照,帶完全不能自控年紀的孩子進劇場,接手機都不說出去接還非得在座位上接,大包小包的零食,來來回回的進出……看戲受影響,演戲也受影響啊,這個樣子想入戲也是難的吧。
二來,也許是因為前面幾場戲男主角都沒上場的原因——別笑,我絕不是說我花痴到了沒偶像在台上就不看戲的地步,我的意思是,前二十分鐘男主角沒上台時,女主角大多的對手戲都是和gary以及「芸芸眾生」進行的,而Gary以及大部分的「芸芸眾生」恰恰不是A組演員,錢芳再強也獨木難支。雖然我沒看過王勇的Gary,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可是,根據以往王勇的表演風格來推斷,我想應該不是這樣的。尤天翔跳舞超贊,可是演戲畢竟還年輕了些,更重要的是他的很多表現方式和謝帥嚴重重複,導致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我看到了兩個小瀋陽同時站在台上——重複也就罷了,還被謝帥比下去了——所以,前半小時的亮點就只集中在prada上了。
另外,我個人認為,前半小時的戲確實還可以壓縮一下,很多東西雖然很閃光,可如果忍痛刪掉的話,也許會更好,並且情節足以表達清楚。如果整理一下,也許在開場就不會給人這樣沉悶和混亂之感了,而首因效應又很容易讓人把最開始的情緒和感受帶到全劇,因而影響了整個戲的觀感。
再者,台詞不清楚,似乎也是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劇場的音效實在不好,因為helen說在上海時她聽得很清楚,可是我問過昨天一同看戲的7個人,都說很多聽不清)。記得《武林》時,是沒有什麼聽不清的,《羅祝》時,偶爾有個別語句聽不清,《鹿鼎記》時,就有一些詞聽不清了,而昨天的戲,有相當一些詞聽不清,尤其再加上配樂,就真的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這個情況也是在前二十分鐘里尤為明顯,前半段不易入戲,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連說什麼都聽不清,怎麼看得進去呢。
還有,就該是我的個人原因了。男主的顛覆形象給了我很大的心理落差。在《21克拉》里,郭京飛不再飾演完美的帥哥,而是變成了一個實在不帥的「大磕巴」——武功蓋世的大俠和名垂青史的英雄,突然變成了真真正正的卑微小人物,一時之間還真有那麼點兒難以接受呵。
《21克拉》依然是典型的何念風格,而何家班的戲的共同特點就是形式及其出挑。玩兒形式、玩兒舞台是何念的長項,把舞台玩兒得五光十色巧奪天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何導是絕對的得心應手,妙思不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鹿鼎記》,因而,《21克拉》也就有了和《鹿鼎記》同樣的優點和同樣的缺陷:形式過於奪目,反而掩蓋了內容。它們不是沒有強大的故事和深刻的內涵,只是觀眾被形式迷花了眼,於是一時間,竟看不到內容了(這不是缺點,只是,當一項優點過於拔尖的時候,其他的優點就被淹沒了)——於是,我也就有了和看完《鹿鼎記》之後同樣的「心路歷程」,因為,我需要時間去琢磨,一層一層抽絲剝繭,「撥開現象看本質」,這才發現,這戲,真的好。
沒錯,這戲,真的好。
相比前三部戲(我把鹿鼎記也算進去了)天馬行空的「歷史」背景,這次的《21克拉》給我們講了一個踏踏實實的身邊兒的故事。兩個乍一聽上去令人咋舌的JP男女——連天涯JP貼里都難得找到這樣級別的JP啊——卻塑造得可信又可愛。看著他們的幸福,就覺得自己活得都有勁兒了。
我的神啊,經歷了09下半年到10年年初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話劇」的摧殘,看著那些戲裡接連不斷的小三兒,婚外情,男同,女同,嫖娼,亂倫,潛規則,大腿……還有那些明天就要演了而今天連詞兒都沒串好的小劇場演出……能不能給我講一個簡簡單單幹乾淨凈的愛情故事呢?能不能給我看一場沒有nobody,MJ,賈君鵬,曾軼可,傳說寂寞哥的笑點、卻又能讓我笑得出來的戲?能不能讓我看到一個演出是真正花了心思去精心製作的?——我不知道這個要求算高么?總之,《21克拉》做到了。
並且在這一輪的巡演中,修改了首演時的硬傷,說明了佳音的巨債是如何解決的,於是故事就更加的合理了——當然,如果把三部曲連起來當一部看的話呢,小硬傷還是有的,那就是,年齡:祝婉瑩起碼在1998年時還在世,那麼,她的轉世劉佳音又怎麼能在2010年就二十多歲了呢?難道要這樣解釋,因為,當羅鍋的靈魂去轉世時,祝婉瑩的魂魄就跟著他去了,所以說,老年祝婉瑩才得了老年痴呆——連魂兒都沒了,可不是得痴痴傻傻么?呵呵,不過這樣的疑問也只有我們這些痴迷的追了三部曲的鐵杆兒粉絲才想得出,因此,這樣的疑問看起來,也是那麼可愛。
這種感情,沒有看過完整的三部曲的人,是不會理解的。就如同很多看過《剩女郎》和《嫁給經濟適用男》的觀眾,再看《隱婚男女》時就會覺得很溫馨,因為,「還是那個崔民國,還是那個張靜宜」,可是我看《隱婚男女》就完全無感了。同樣,我看到《21克拉》的時候,也總覺得像是圓了一個美麗的夢一般,只因為,他還是他,她還是她。
至於那些靈光頻現的舞台表達和妙語連珠的台詞,我就不一一的列舉了,一來劇透——被劇透了再看實在是太痛苦了,我昨天就體驗了這樣的痛苦,所以我就不詳細的寫出來禍害沒看過的人了——二來,這些已經不用我多說了,何念和財神的戲,總是這樣的。
再說表演。男女主角錢芳和郭京飛都可以毫無疑問的加一個贊字。
劉佳音這個人物,真是給了錢芳充分發揮的空間,不但戲份是絕對的一號,另加大段的舞蹈秀才藝(錢芳真是可以演好音樂劇的,歌舞表演俱佳),大起大落的經歷,大開大合的情緒,野蠻又溫柔,拜金又仗義,潑辣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受傷的心……可愛,漂亮,時尚,一如既往的招人疼,簡直就是把祝婉瑩和定春結合了起來。每當看到錢芳所飾演的話劇角色,我總是不知道該用多少形容詞來稱讚才好,也許這就是粉絲心態吧,怎麼看,怎麼好,怎麼就能那麼好?
昨日之歌說過,《21克拉》里,郭京飛終於如願演了一個「非小寶」的人物。
王繼偉,這個大磕巴極品男,形象較帥郭之前演的角色大大的顛覆,卻是「另類」的可愛——對於這個人物我會在下面幾部分的花痴文中贅述n遍,因此在這裡就不贅述n+1遍了,只引用一些其他戲友的評論來說明吧,他們都是之前既沒看過愛情三部曲,也沒看過郭京飛演出的觀眾,因此評論該是客觀的:後來說,「小結巴也這麼可愛,演的真好~和我一起看戲的朋友說回去搜一下郭京飛的資料」;嘉航說,「雖然我不喜歡這種風格,可是我力推你偶像」;嘉航家老爺子說:「我覺得這戲好,特別是那個男主角」。另外,還有一點可為佐證:從《21克拉》天津演出結束到現在24小時的時間裡,郭京飛貼吧呼啦啦加了一片會員進來。
其他的「芸芸眾生」,還是那句話,年輕演員其實也不錯,不過,還是更加期待北京演出時的雷佳音和王勇的表演,畢竟,我就喜歡看他們幾個一起演戲,怎麼就那麼順溜,怎麼就那麼默契。
最後,請允許我再次的花痴一下,在這篇觀後感里再次加上我昨天的感嘆:從今天起,我崇拜郭京飛 。
------------------------------------------
在此加入幾百字,寫於4月6號火車上——
如果說從前我對郭京飛這個演員只是喜歡的話,那麼從今天起,正式升級為崇拜;如果從前說「他是我偶像」還帶有些戲謔的成份,那麼現在,郭京飛就是我百分百的偶像。
只為一句話:「我們台上見」。
今天特幸運,拿著花盤往後台送,恰巧郭京飛正在外面,於是很花痴地去「騷擾」了一番,聊了好一會兒(此處花痴火星文省略一萬八千字,我就想說,soTMD帥了帥了~)。到快七點的時候,帥郭匆匆趕回去帶麥,臨走,大聲說:「咱們台上見!」
實話實說,我那一刻被郭京飛給震住了。
「台上見」--甭說別的,一切的一切,咱們台上見--好!話劇演員,要的就是這霸氣。沒這份霸氣,氣場怎麼填得滿劇場。話劇演員,要的就是這份霸氣,有這份霸氣,站在台上他就是王!(我說的不是帶魚王…)
「台上見」--「你們在台上,可以看見我」--話劇清苦,可是他願意留在這方舞台上,台上見,台上,能看見。
我為我所鍾愛的話劇藝術擁有這樣的演員感到驕傲和幸運。我願意支持這樣的話劇演員,他們也理應得到更多的支持。
今天還問到首輪演出郭京飛帶傷上場的事,帥郭說他是在嘗試一個舞蹈動作的時候,不知凳子上是個軟墊,於是踏上去時不小心抻了腰,因此幾天只能「躺在排練廳里」。具體的帥郭都沒說,可是想一下也知道傷得多嚴重了,但是他的原話里全是擔心受傷會影響戲,擔心演不好戲--傷成這樣了還滿腦子都是戲。
「咱們台上見」--沖這句話,我信,這就是台柱子。
二、王摳摳是個好老公
本來想用這個做題目的,無奈被悼紅門下牛馬走搶了個先,於是,只好用它做小標題了。
王繼偉,這個大磕巴極品男,如果在天涯8JP的帖子里看到他的光輝事迹,恐怕不知多少女人要有「以板兒磚拍其後腦,再以鐵棍擊其全身」的衝動,然後「一種快感油然而生」了。
他簡直是太要命了,日子過成這樣,還還還,還算個男的嗎?——算,當然算,而且是純爺們兒。
王摳摳,是個好老公。
首先,他收入頗豐,月入一萬多,正是所謂的經濟適用男,而且畢業六年能拿到這個數字,可見其發展潛力。
其次,有情調,這樣的日子裡,還能想到去旅遊,且按照他所述的旅遊經歷,儘管差點凍死在拖拉機里,可是,能一路搭車來回,這說明他的溝通能力及親和力超強——儘管,他說話的節奏有點問題……
還有,他洗衣做飯家務十項全能,有這樣一個老公在家,這日子得多美好啊。
更重要的是,他儘管平時摳門,可是他剋扣的是自己,對家人和愛人卻是付出一切。之前的剋扣是為了給父母買房子,後來則是為了佳音。當佳音惹下大禍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拿出了自己以變態的方式攢下的全部財產,有幾個人,可以這樣做呢。一個男人愛不愛你,不是要看他肯給你花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他肯為你付出的比例。他有幾個億,然後給你一千萬;他只有三十萬,他全都給你。
他還很有擔當。儘管在公司里他唯唯諾諾謹小慎微,可是當佳音出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承擔,而不是推卸。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善良而強大的內心。
誰沒有些童年的陰影呢?也許我們成年之後的一切行為,都會與年幼時所受到的傷害有關。他的父親是個酒鬼,天天打,天天罵,直打得他成了這麼一個樣子,如若換了叛逆的孩子,恐怕一早就在心裡種著這些傷,冷冷地離家,直到失去了那份親情,才幡然醒悟,然後追悔莫及。然而他不是,這些年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是為了讓父母回到家鄉,為了給父母在這個城市裡買一套房子——要有一顆怎樣善良和強大的內心,才能做到這一切呢?並且他還很快樂很樂觀的在承受著,他磕磕巴巴,可是總是笑著,誰也不知道他如此溫暖的笑容背後,藏著怎樣的傷。這樣的男人,怎能不讓人心疼,這樣的男人,怎能不讓人心動。
三、前緣
三生三世。
三生三世的期盼,三生三世的等待,三生三世的回憶,三生三世的幸福。
下一世,他們,還要在一起。
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他,等了她,多少年?
數十載橋邊的徘徊,消散了他大多的靈氣,因此上今生他沒有了那般武功蓋世,也沒有了那般聰明絕頂,他不是大俠,也不是英雄,他畏畏縮縮,甚至連說話都會結巴。可是,哪怕三魂七魄已散去了兩魂六魄,餘下的那一絲一縷,也依然是往生不變的,對她的愛。哪怕今世的靈魂在轉生的路上被磨滅得只剩了五分之一,那裡也寫得滿滿的,是那個名字:定春,瑩瑩,佳音。
四、佳音,聽我說
佳音。這件婚紗是我親自從外地定製,親自運回上海的,途徑蘇州,崑山,陽澄湖等地,由於上海高速tmd更換路牌,導致我王繼偉親自迷路。
佳音,這枚鑽戒產自南非,重達0.21克拉,買完房子貸完款,就只能買這個了。
佳音,我知道我很窮,很摳門,有時候還有點無恥,可是我保證,如果你願意嫁給我,我一定會讓你成為整個單元,整個小區最幸福的妻子。佳音,你願意嗎?
佳音,聽我說。等我們生活在了一起,每天吃飯睡覺,柴米油鹽,有一天,我們都會圍著奶粉和尿布團團轉,我們會為了孩子上個好幼兒園而到處去賠笑臉,我們會為了去醫院照顧我們年邁的父母而心力交瘁,我們會為了生存、在外面忍氣吞聲,我們會經常覺得自己已經精疲力竭。有一天,我們也會吵架,你可能會說,我怎麼就瞎了眼嫁給你這個東西?而我可能會說,有本事你再找有錢的去啊,去啊!——每個人,每對夫妻,不都是這樣的么?沒錯,在今後的幾十年里,我們可能會彼此傷害,彼此抱怨,因為,這就是生活,真真實實的生活。也許有某些時候你真的會覺得很傷心,很累,很無聊,可是佳音,你還記得嗎,這樣的日子,不全都是我們上輩子求之,而不得的,幸福嗎?
佳音,聽我說。當我們第一次分離,要一起走向第二個輪迴的時候,我生怕轉了世,就把你丟了,我怕轉了世你不再認識我,不再願意和我在一起。於是,我向上天祈求了英朗的外表,絕倫的智慧,和過人的膽識,我想,即使在新的人生里你已經不記得我,我也可以憑藉這些吸引到你的注意。
我如願了,然而這一切的代價是,我們相遇,即分離。
在餘下的時光中,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你獨自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這個塵世上。我想要陪伴你,想要和你一起走過每一天,想要擁抱你給你哪怕一絲的溫暖,可是,不行。我多麼的心疼呵,我寧願我們從未相遇,寧願你從來沒有愛上過我。
所以,這一世,我明白了,人若有大富大貴,則必有大災大難,我這次,只想要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踏踏實實的和你相伴著度過這一生。
於是我交還了上一世祈求的那一切,變作現在的模樣——也因為我明白了,無論我是什麼樣子,無論我到了哪裡,我們,都會相遇,都會相愛,都會在一起,因為,我是我,你是你。
相信我,相信你。
佳音,聽我說。大俠也當過了,英雄也當過了,浪漫得也差不多了,心痛得也差不多了,起伏跌宕得也差不多了,演給別人看的那些戲,也差不多了。這一世,我只願為你而活,我只願這樣平凡地愛著你,這樣卑微地愛著你。
不用再隱姓瞞名浪跡天涯,儘管那是一種幸福;不用再撕心扯肺天人永隔,儘管那也是一種幸福——可是佳音,這一次,這一次我只願給你這些接著地氣兒的幸福。佳音,請你告訴我,幸福,是不是這個樣子的?
佳音,聽我說,聽我說,佳音——佳音,佳音,佳音,我,很幸福,我們,很幸福。
---------------------------
後記:
寫了半宿,終於寫完了。可是早上起來再看,卻覺得文里的感情沒有那麼充沛了,不像《羅祝》的文,有「誰看誰掉一地雞皮疙瘩」的功效。現實中的生活太累了,太累了,已經沒有那麼多感情可以放進文里耗了……
《21克拉》,他們的幸福,我們的夢。
三生三世,四個年頭,我們一起走過來,等過來,看過來。也許,這三部曲會成為我們踩在後青春尾巴上的,最後的與青春歲月有關的記憶。
=============================
【第六篇】《刻在心裡的武林》寫於2009年6月,當時在與鍋貼小夥伴一起為我的偶像郭京飛製作生日禮物——電子雜誌《飛你莫屬》,這篇是寫在電子雜誌里的文。(註:多年舊文回頭再讀,發現很多感想現在已與當時大相徑庭,有些更覺得自己可笑:對劇和表演,當年什麼都不懂地也敢那樣無知無畏地寫上去那些評好評壞的評論;但我還是沒有修改,直接貼過來了。)
《刻在心裡的武林》
對於這部戲的感受,正如4月演出時所獻花籃上寫的字:心中的經典,難忘的武林。
《武林外傳》在很多觀眾心裡,也許真的是一個難忘的經典吧,就是看多少遍也看不夠的那一種。比如我,北京演了三輪,我看了三輪。看同一個戲7遍,我覺得很值得,並且如果今後有機會可以再看到的話,我依然會去看,而且是有多少場,看多少場。又並且,我並不是觀眾中最瘋狂的一個,據我所知,杭州有觀眾看了8遍——在同一輪演出中連續看了8遍。武林外傳魅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敢說《武林外傳》是我所看過的最好的話劇,起碼也可以說,是我近三年來看過的最好的話劇。劇本好,導演的想法好,動作設計好,演員演得好——還有哪些優點我遺漏了么?……對了,音樂也選得挺好——總之,就是哪方面都好。對於武林來說,最難辦的,便是總結「經典台詞」或者剪輯「精彩片段」了,那真的是選不出來呵,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節都是舍不下的。從頭到尾,都很經典。
財神的作品,其實歸根到底總是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的:「善良,幸福,希望」。他總是站在最善良的那個角度上,用各種各樣的語言告訴我們,一切都有希望,然後用他的好故事展示給我們看,幸福,是什麼樣子的。
永遠難忘落幕前那最後那一句台詞「小寶,我終於知道了,幸福,是個什麼樣子」——看話劇《武林外傳》,給你看幸福的樣子——每次寫到關於武林的文字時,我的腦子裡總會冒出這句廣告詞一樣的話。正如郭京飛在876訪談中對這個戲的評價:這是一個樸素的愛情故事。——是那樣的一種樸素,踏實、淡然,讓人心裡溫暖、熨帖,在笑了又哭了、哭了又笑了、掌聲都遠去了、大幕都落下了之後,你會覺得,有一些清清淺淺的幸福流進你的心,於是,你便同樣清清淺淺地、幸福地、微笑了。
曾在《話劇》雜誌上看到過一篇文章說,「小寶是個功能型的角色」,我卻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這部戲裡沒有功能型的角色,也沒有配角——每一個人物,都是活的。
誠然,在定春出場後,小寶就幾乎再沒有出現過大段的經典台詞,但是,小寶在那個階段卻有著無數的經典表情,經典動作,經典語氣,經典才藝。比如,「我想,會的~~~」之後那個一邊點頭一邊對台下觀眾的壞笑;比如撿錢舞之前那一個扔抹布的扭動;比如那正統統地字正腔圓、卻實在在地引爆笑點的「oh my God」;比如那些每次都讓觀眾席里湧起一片驚嘆之聲的單手翻、跳桌子、飛身下箱子(寫到這裡實在忍不住還要再驚嘆一次:身手不凡啊!!!);比如那繞樑三日的「我只在乎你」……說不盡呢,說不盡,如果都羅列上,恐怕這觀後感就要變成博士論文的字數了。所以說,也許小寶這個人物在最初的劇本中委實單薄了一些,但最終在舞台上,小寶活了,他立體、生動、可愛,他是活生生虎靈靈地跳躍在觀眾面前的——可以不可以這樣理解?從一定的角度說,是郭京飛讓小寶活起來的,並給小寶這個人物深深地打上了「郭式」的烙印。
所謂經典,就是經得起反覆重排的,經得起換角的,是無論換了多少代演員,也依然是好戲的。武林是一個經典,所以它一定會反覆重排,一定還會有很多的小寶,但是,不管換多少演員,我想,我們都會最清楚地記得最初的小寶,記得最初的定春,最初的債主,二叔,三爺,差,我們會在每一個版本中,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他們的影子,然後,我們會想起2007年的夏天、到2009年的春天,想起那個時候的可愛的他們,想起那個時候的,幸福的我們。
武林外傳,刻在心裡的戲。
=============================
【第七篇】《【2010年9月3/4】&<羅密歐與祝英台&>觀感》寫於2010年9月初,「三生三世」北京巡演之後。那是我最後一次觀看到話劇舞台上的《羅密歐與祝英台》。(註:多年舊文回頭再讀,發現很多感想現在已與當時大相徑庭,有些更覺得自己可笑:對劇和表演,當年什麼都不懂地也敢那樣無知無畏地寫上去那些評好評壞的評論;但我還是沒有修改,直接貼過來了。)
《【2010年9月3/4】&<羅密歐與祝英台&>觀感》
又是羅密歐,又是海淀劇院,這裡,有很多的回憶。
當我再次帶著相同的花店老闆把相同的花籃從相同的大門搬進去的時候,相同的保安哥哥跟我同時爆發一聲大喊:「哈,還是你啊!」
是呵,還是我,又是這裡。
這是三部曲中我看的最少的戲,但也已經是第五場和第六場《羅祝》了。如無意外,這也許真的是我的最後一場《羅祝》。除了郭錢王李這四個絕對軸心,其他人貌似只剩了郭林是原來的「老」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新人磨合不夠,開場的節奏把握總是不好,尤其家明挨揍那一場,節奏太急還有些亂,一些原來的笑點並沒有笑出來。
不得不說還是最喜歡張瑞涵版的江家明。雖然他不是「原版」,可是我一直在感嘆,他怎麼能把一個「狗漢奸」演得那麼可愛,那麼不招人討厭。尤其是「你——到寶山跑一圈我——在這裡等你」,不合理的停頓,卻引爆了笑點。還有他故意的走調英文「抗木敗客,兔密瑩瑩」被打後回視良久「why~~~?」再帶著哭腔的「你的中文就標準啊~~~!!!~~~~」
3號那場的燈光音效也有些沒配合好的地方,追光追不上,該亮的沒亮,不該亮的亮早了,板磚拍下聲息皆無。
但是按小西的話講:瑕不掩瑜。
亞叔就是亞叔,上場之後,一切都穩住了。
上輪來北京演的時候,做了很多本土化的調整,比如「撒寧?」「NA,YA!!」變成了「什麼人?」「你大爺!」。其實感覺沒有必要。劇情擺明了就是發生在上海的,換成北京話,聽是聽懂了,但感覺怪怪的,還不如就這個樣子,雖然不太明白「yasuo」是什麼,但大概意思都是能懂的。
我得說,戲骨就是戲骨。李傳纓老師的戲,我看了這麼多場,其他任何人都有狀態的起伏,而他的戲,始終如一,沒有任何狀態不穩定的時候,只要他在,台上就是穩的。如有別人出彩的,他不搶,如果別人狀態不好,他就是最出彩的。暴力熊永遠和羅鍋一樣,得到最多的掌聲與歡呼。
另外一個「李老師」。吉川先生這次是李建華老師。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吉川,這個吉川不再操著蹩腳的中文,也不再帶著日本話的後綴,甚至還在最後的一刻用一句「你大爺」打破了觀眾過度的悲哀,但兇狠畢現。好演員,就是能和在前的珠玉不同,但一樣演出角色的內核。
趙海濤。
我原先說過,很奇怪,人藝的戲我一樣看了很多,可是除了那「五星」以及傅迦之外,其他人的辨識度在我心裡總是很低,看著眼熟,就是分不清誰是誰。但是上話的演員,有些我甚至都沒看過他們的戲,可是卻了如指掌,十分喜愛。趙海濤,就是我在還沒看過他的戲之前,就提前喜歡上的一個演員。
原先只覺得海濤跟帥郭的輪廓有點點像,新版《偷心》海報上的海濤,也曾經讓有的觀眾誤以為是郭京飛。這次聽說海濤要演「差」和「羅密歐」,我第一反應就是,哇,這麼帥的「羅密歐」,我都不捨得讓羅鍋把他趕下台去了。
看到了海濤的戲,果然更加喜歡他了。身高的原因,出場時追阿笙他一直都彎著腰,跳斧頭舞那個銷魂的樣子簡直把我笑死了。還有大鬧劇場那場戲,他跟謝帥和王梓都不一樣,往下跑的時候喊的是「哦~~~茱麗葉~~~~~你的管家,真是太調皮了~~~~~」。哦,海濤,海濤。
又見勇哥。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特別感慨。勇哥的阿笙爐火純青,連他的聲音我都喜歡,總想閉著眼睛聽一會兒,卻又捨不得閉眼,因為勇哥的形體表演怎麼能錯過呢?
郭京飛和錢芳——我想我不用再多說了。完美。就是完美。完美的羅鍋和祝婉瑩。那天在門口幫忙的時候,有很多人過來諮詢,我一一解答,中間聽到一個人說「他們兩個捧一捧就能成明星」,我很大聲的說,他們已經是明星了!——他們,就是舞台上最閃亮的明星,永遠難忘的明星。
關於結局。
終於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喜劇結尾」。
如果說「羅鍋已死」這個結局讓我的心無法接受的話,那麼「羅鍋沒死」這個結局則是讓我的腦子無法接受。
所謂「意料之中,情理之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兩次「死而復生」,簡直可以用狗血來形容其邏輯的程度。如果沒有確認羅鍋已死,吉川怎麼可能扔下這個唯一的線索就走;如果羅鍋一直活到了「去年」,「思賢」這個名字又因何而來?還有,羅鍋活到了97年,他的轉世王繼偉怎麼是八幾年出生的呢?原先只有祝婉瑩活下來的時候還可以解釋,這個,真。。。
當悲劇結尾發生時,從「羅鍋倒下」,一直到白髮祝婉瑩的獨白,到少年羅鍋的出現,一直到三人舞蹈,觀眾的情緒都始終沉浸在深深的傷感之中,在巨大的悲傷情緒里被震撼至終。
而這個結尾,觀眾的情緒則極快的從「悲傷」被轉至「困惑」,當老年祝婉瑩沒有說出「懷錶救了你的命」之前,甚至聽到很多觀眾竊竊私語「是不是跟阿笙了啊?」——真是無奈的要笑出來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的心還是告訴我,這樣就好了。
這麼久,終於看完《羅祝》之後我是笑著的,終於不再在心上放上千斤大石,終於不會讓我一兩個月都情緒低落走不出來。
我只要羅鍋和瑩瑩幸福的生活一輩子。其他的,管他呢?
「你要是不加入斧頭幫,你下輩子,就是個結巴。」
--------------------------------------
番外篇之一。史上最囧觀眾獻花。
能在海淀劇院給羅鍋獻花,是我一年多以來的願望。不過這次因為已經有人要給羅鍋獻花了,所以我就給亞叔和勇哥準備了兩束百合。依然是白色的百合配上深藍色的包裝,我眼中最美的樣子。
為了獻花時「形象好些」,我還特意去吹了頭髮,還特意cos了一下《21克拉》里的劉佳音,把頭髮吹得老乖老乖了。
不過,最終我製造了最搞笑的情景:當我走上台時,大幕已經開始緩緩關閉,如果我掄開倆腿嗖嗖跑幾步,肯定能趕在大幕之前跑過去,但是為了「保持形象」,我堅持踩著我鞋帶已經開了的7厘米高跟鞋一步一步的扭了過去,於是最終在還差半尺的地方被大幕關在了外面,再於是,我是扒開大幕鑽進去的。。。(貌似這期間,我的花束里還掉出了爆米花。。。這可不能怪我,我的座位在靠近門的地方,於是幾乎每一個拿著爆米花進來的人,都要在我附近灑上一些,於是花束里當然也沒倖免。。。)
鑽進去以後,他們對我說,你們真是太草率了。
我說,哪裡,這明明是太不草率了,造成的惡果啊。。。
--------------------------------------
番外篇之二:花店
去年,我就是在這個花店訂的花。
那時老闆是一對小夫妻,還雇了一個小工。他們租了一整套單元房,前店後家,臨街的一間做生意,後面住。那時他們還用一輛金杯送花。
今年再去,發現後面的幾間房都封上了,貌似已經被房東租給了別人,他們僅余這一間臨街的房間,一張單人床放在屋角,廚具和簡易的爐子擠在床邊。小工不見了,金杯也沒有了,送花時候,老闆用的是一輛破舊的小三輪。
我想問他們,怎麼會變成這樣了,發生了什麼事?可最終我沒有問,只是沒有砍價,就買了花籃。第二天,又特意走了很遠,專門去他們的店裡再買了兩個花束,依然沒有砍價。
因為我看到,唯一沒變的,是老闆小兩口的熱情和笑容。
因為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這樣,積極而努力的生活。
我想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每一個積極而努力的生活著的人。儘管,我的幫助微不足道。
b站有他的話劇《羅密歐與祝英台》不過是搬上電視的版本進行了後期和剪輯,爪機沒法貼鏈接,只好這麼告訴你了。
推薦閱讀:
※JustinBieber柯震東吸毒,柯震東被抵制而Bieber卻被視作年少不懂事?
※如何評價《真正男子漢》中楊冪吃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