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這句話?
如題,外面到底有沒有別人,外面有沒有自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這是身心靈作家張德芬的話,我只是常常借來告訴別人。 當我強調外面沒有人時,是因為看到有些人會誇大外界的威脅,畏懼地躲進自我設定的安全的範圍里,戰戰兢兢地生活,不敢逾雷池半步。此時,要鼓勵他邁出來,要相信外面是安全的,沒有可威脅到自己的他人。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美國某大學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叫做「傷痕實驗」。心理學家們徵集了10位志願者,分別安排他們在10個沒有任何鏡子的房間里,並被詳細告知了此次研究的方法:他們將通過化妝,變成一個面部有疤痕的醜陋的人,然後在指定的地方觀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反應。
心理學家們請電影化妝師在每位志願者左臉頰上精心地塗抹上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後讓志願者們看到並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然後收走鏡子。之後,心理學家告訴志願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塗抹一些粉末。事實上,他們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乾淨了。然而,每一位志願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願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志願者們在這裡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後,志願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
志願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麼胖,那麼丑!」志願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於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願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夥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願者們滔滔不絕,普遍認為,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心理學家們吃驚不小。他們的臉是乾淨的,沒有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疤痕」。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認為自己卑微無用、認定自己有缺陷……那麼,我們在與外界交往中,會用有認知偏差的內心去尋找,直到讓自己的觀點被驗證 ,然後讓自己陷入更更牢固的「疤痕」印象中。
這個心理實驗真切地告訴我們:我們所討厭的,所畏懼的種種自己和他人的不好,可能只是我們心中的「幻象」,破除心中的成見,保持開放,平和,接納的心態,外界才會和平。
什麼時候,我們要相信:「外面有別人,不只我們自己」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也對美麗和諧有嚮往,面對一個不和諧的,甚至醜陋的東西會有自然的厭惡和抗拒。如果此時我們還不斷地告訴自己,外面沒有別人,一切的不好,是因為內心有私慾,懶惰,或者誠意不夠,然後不斷地委屈自己,我們就會發現日子越過越艱難。因為這個不好的原因並不在自己,那麼自己如何努力都是無效的。
所以,當我們因為客觀的負面環境讓我們變得壓抑,自我懷疑,不自信時,我們要相信「外面有人」。那些壞的關係不是我們造成的。即外面的世界與我們同時存在,並不由我們心的預設,也不由我們決定。
具體是哪些人需要告訴他:外面有人呢?
首先是過於內歸因的人要相信「外面有人」。比如一個很善良的女孩,覺得大家都應該相信相愛,互相幫助,希望每個和自己相關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她真心想和大家做朋友,也很有奉獻精神,但是,生活中好心當作驢肝肺的例子也很多,有人就是頑固地看某個人甚至某類人不順眼,諸如種種,怎麼可能完全如意呢。偏偏這個女孩還是個能吃苦,也過於替他人著想,總會把不好的關係都歸結成自己的原因的人。如果有人苛責她加班都不情願,她就懷疑是自己不夠努力,儘管她已經替別人加班好多次了。如果有人對她態度冷漠,她就忐忑難安,懷疑是自己做錯了事,讓人不高興,其實她只是平時總是幫忙打開水,而這次沒有幫忙而已。
德國女傳播學家伊麗莎白·諾埃勒-諾依曼(E·Noelle-Neumann)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一種描述輿論形成的理論假設──「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觀點是:
第一,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總是力圖從周圍環境中尋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狀態,這是人的「社會天性」。
第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也就是說,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見者轉向「沉默」。如此循環,便形成了一個「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
第三,輿論的形成不是社會公眾的「理性討論」的結果,而是「意見環境」的壓力作用。人們會對「優勢意見」採取趨同行動。
根據沉默的螺旋理論,輿論並非一直是客觀準確的,如果一個習慣內歸因的人,面對錯誤的評論或期待,不能發聲去糾正,而是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從自己的內心去修正,那麼這種錯誤可能會被強化,成為一種習慣性認知。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真處在這種環境中,那就不理會那些人吧,或者逃離這樣的環境。其實不理會和逃離本質上是一樣的,不理是心的逃離,離開是身的解脫。但是,有些關係是我們難以逃離的。比如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等。所以,這裡就有我要告訴他外面有人的第二種人。
處於不好親密關係中,又暫時無力擺脫的人,也要相信「外面有人」。
我們要知道,有些人好不好,和我們沒有關係。那些人對我們不好,也並不是因為我們對他不夠好。我們沒有必要內疚,更不必懷疑自己。因為有些人,陷入自己的偏見和盲目中,只要自己舒適或者習慣,根本不關心真相。這可能很令人沮喪,但沒有辦法,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那麼幾個這樣的人。儘管可能這樣的人中有些是我們至親的人。
譬如,有重男輕女的父母會對女兒不斷索取,對兒子不斷供給。女兒出嫁後,自己的小家要放在娘家之後,要不斷供養父母和兄弟。新聞上有父母要求女兒將小家的房產贈送給自己,而女兒如果從娘家拿一針一線,就被視為貪婪和不孝。而這個女兒一邊覺得痛苦,又一邊無法拒絕父母,差點和深愛自己的丈夫離婚。
我身邊也有很孝順的女兒,不斷地對父母和家人好,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愛,但是她一邊希望,一邊失望,又一邊給自己打氣,總認為是自己還不夠優秀,對家人不夠好。
也有女孩和我說,父母很暴虐,經常打她,言語侮辱她,甚至成年後還打她。小時候,無力反抗,她就去做一些出格的事來發泄,甚至染上不良的習氣。長大後,她開始反抗和逃離,然後父母又會控訴她不孝,不懂感恩。對父母的愛的渴望使她想靠近,對他們的怨怒使她想逃離。她想依賴父母,又想懲罰父母,陷入自責,內疚和憤怒中,很痛苦。
說起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傳統的話是「虎毒不食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或者「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這只是善良的願望,現實中確實有父母會虐待子女,會買賣親生骨肉。而那些願意撫養子女的父母中,還有一些不合格的父母。有人說,現代社會,做什麼都要進行崗前培訓,唯獨做父母是沒有的。
如果,你不幸生在父母偏心,冷漠或暴力的家庭,請對祈求不到理想中的愛的事實抱有寬容和接納之心,一方面,停止希望,減少付出。因為這樣的父母可能不懂愛,或者心中根本沒有愛,但他們可能習慣了利用子女的愛來索取。子女付出越多,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愛而心生怨念,又可能強化付出行為,導致子女的生活和內心更加失控。另一方面,我們要將父母放在社會發展階段的局限的大前提下來評價,那樣我們可能會多一些理解和寧靜。同時,要告訴自己,心外面有別人,這些人是我們的親人,和我們有很深的淵源,但他們是否愛我們和我們好不好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我們心生抱怨,無法和父母親密無間,無法自如地表達愛,也不必自責,我們可以承認自己力量的弱小,我們需要自我保護,需要自我成長,需要靠自己去修復創傷,所以沒有能力來毫無保留地坦然地與有不良印象的關係中的人進行愛的交流。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修鍊的過程,需要時間。如果,親人的愛有太多的條件,我們無法背負,不如暫時放下。至少要明白,想通過不斷地付出來換取從小到大匱乏的愛,在同一個環境里是很難實現的,而太高的沉沒成本可能掏空我們自己。此路不通,我們應先去找別的成長道路,從新的關係中成長自我。
另外,在年幼無力的時候,如果得不到保護,人們會容易陷入不安和恐慌中,這種情緒可能跟隨我們很久,即使我們長大,強大得足夠保護自己,我們還是會因為殘留的記憶而保持一些慣性的情緒。這些可能會影響我們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比如在父母那裡得不到愛的妻子,會對丈夫的愛要求更多,也更敏感,甚至不斷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愛,因為潛意識裡,她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當妻子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原因時,要意識到那些已經成為過去,是過去的關係映射到了現在的新關係中。我們是有能力的,不好的經歷讓我們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會讓我們少走彎路。父母不良地對孩子,孩子終會長成人夫人父或人妻人母,錯誤的因在歷史久遠處種下,如果成人不能鼓起勇氣來斬斷,不願承擔起自我彌合的角色,那就會痛苦代代相成。所以,成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自己把生活打理好,可以開創新的生活。
其實,總的說來,我還是傾向於告訴人們:我們的心外面,沒有別人。前提是我們要足夠的強大,面對困境能用化骨綿掌輕鬆消解。那時,管它是電閃雷鳴還是風和日麗,我們都能雲淡風輕,心無旁騖一往無前。
和姐姐聊天,她說自己最近又有了新的感悟,她說人不要輕易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而難受,沒有人是只得到或只付出的,時間一到,就會均衡。不要為自己做的事沒有得到肯定而生氣,只管去做,做了自己有收穫,而且別人總會慢慢發現。沒有一種知識或者能力是無用的,總會有適當的機會用到。也不要太容易生氣,因為生氣傷的是自己,可能別人根本不知道。理順了自己,生活就會順氣起來。
不知道這是不是另一種: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一點幫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心理健康微信公眾號,「四維芝麻」,掃以下二維碼即可。
看了樓上回答,竟然不知道如此簡單的一個含義可以理解成如此複雜。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張德芬其實就是想說,我們的潛意識(內在小孩)能夠創造出有關於我們的所有一切生活情境,外在生活情境不過是內在的反映罷了。再簡單一點,你的一切都是由你的內在創造。
我很喜歡修藍博士的一句話:「你要對發生在你身上所有的一切負起100%的責任,因為所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當時你都在場。 」
簡單是美。推薦閱讀:
※《情深深雨蒙蒙》幾乎是動用了《還珠格格》的原班人馬,為什麼唯獨爾康沒有演何書桓呢?
※一部爛遊戲能有多爛?
※請問手串的意義到底何在??
※如何才能完整的看一部已經被跟風狗糟蹋了但是又確實是經典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