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圍棋高手下完棋可以復盤?
我記憶力不好,但剛下過的棋一兩天之內復盤沒有問題。這是因為下棋的時候每一步棋都經過思考,復盤不是依靠對棋子位置的印象,而是依靠對自己思維過程的印象。很多小孩剛學棋的時候沒法復盤,是因為很多棋他在下的時候沒有經過應有的思考,所以沒有印象。
作為一個職業棋手,我簡要的剖析一下復盤。
很多答案說的很好,復盤不是在所剩的點中進行死記硬背,而是和之前和之後的著法產生聯繫。
比如我記住一個棋型,大概黑白各25手左右,共50步。我的記憶是從對全局位置的一個記憶,到什麼樣的招法可以完成最終局面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老師看完學生下的棋,可以推斷出過程。
而且在這50步中,很多著法是需要很小的記憶量的。圍棋的下一步就如同分支一樣,分支越少,後面包含的內容就越簡單。在一個特定的局面下,下一步的選擇數可能只有1-3,甚至只有1,(哪怕讓你重新下100盤你也會這麼選擇)這種時候是不需要記憶的,這種方式同樣也是推理出次序的原因。
我很贊同高手記棋譜是因為思考的緣故。對於我來說,擺一盤棋譜最難記住的就是開局的前6步和在最後的收官時刻。開局變化很多,前幾步只能死記硬背。當然其實開局的選點基本也在某一個特定的角上,所以也不是非常複雜。官子難記難得不是它的招法,而是它的次序。什麼時候走的這個地方,什麼時候在這裡交換了一個次序。因為官子不存在幾者選一方式,就像這一桌子菜都是我的,我可以選擇中午吃這幾樣,晚上吃這幾樣,不論我怎麼選這些都是我的。(這裡說的就是官子記憶的先後順序問題)。
順便說一句,我其實還用過數字對應位置法。比如下一步好像很難記住是什麼時候下的,那麼我會記住這步棋的步數,在前前後後快到這一步的時候,利用拼湊來完成我從碎片記憶到整局的過程。
舉個例子:下一步棋,82特別難記,因為在之前的78、79、80、81這四步棋也可以在82之後再進行交換,而且彼此也沒有互相影響,沒任何關係,兩者都可。這個時候記住數字就特別關鍵了,在我知道82難記得情況下我就可以想到78、79、80、81這四步棋的順序和位置,哪怕現在我誤把這四步記到了前面或後面任意四步也沒有關係,我只要數一數棋盤上的子,搞清楚82在哪,我就可以確定78-81的落子的時機,從而繞過這個難點。在溫習棋譜之前,我一直以為復盤是件逆天的事情,常人是做不到的。最近突然領悟到:復盤無他,唯手熟爾。在有一定圍棋基礎的情況下,與同水平棋手對弈,想擁有可復盤的能力,只要多練即可。(多練即是捷徑,不需要啥天分、秘訣)-實戰復盤和記憶棋譜的原理一樣,當你理解每手棋的目的,按順序推導即可。以「耳赤之局」為例,在打了幾遍譜之後,今天突然發現,對這局棋的前50手,我可無障礙復盤,容易如順水推舟。。。 (13.11.30,現在是前70手了)
7:左下一格跳 (常用)
8:小飛攻右下,同時給右上壓力 9:右上尖 (堅不可破的小尖)10:小飛壓右下,成雙小飛壓勢11:跳,切斷8、1012:斷3、1113:斷10、1214:救1215:連3、1316:斷,孤立1117:長11 (太薄)
18:搶角19:長,做厚20:長16 (太薄)21:長,做厚22:長10 (太薄)23:長,削弱10、2224:長25:長26:長27:長 (做厚,針鋒相對)
28:圍4連子29:托30:擋31:斷,擾亂白棋32:救2833:搶角,氣快不夠了34:擋35:邊路托,做眼36:追殺2937:擋,做眼
38:緊氣39:做眼40:搶位41:找劫材,為47鋪墊42:救2243:打劫44:找劫材,擴地45:擋46:打劫47:找劫材
48:救4249:打劫50:鞏固棋形51:做活實地52:抓緊機會擴張53:擋54:托55:擋56:收,結束爭地57:長,做勢
58:救59:補一手60:補一手首先要明白一點:復盤的過程,對於棋手而言,不是一個簡單的記憶棋子坐標順序的過程。試想如果一盤棋平均200手計算,精確地順序記憶兩百組坐標是非常困難的。
棋手在復盤的過程中,主要依靠幾個方面完成準確的復盤:
1. 連貫的思維邏輯(從抽象的角度看)。每一手棋的落點,是綜合了棋手本人的全局戰略設計以及局部纏鬥計算形成的。也就是說每一步棋或者是和本方既有的落子序列嚴密相關,或者是和對方既有的落子序列嚴密相關。以此形成了一個連貫的思維邏輯關係。通俗地說,相當於有一條線將所有黑白棋子按順序串在了一起,當你能夠記憶前幾手,就自然能按這個順序回憶起整盤棋。2. 棋子的位置關係(從具象角度看)。當你在看圍棋講解的時候,會看到棋手多數情況是以棋子與棋子之間的位置關係來交待每一手棋的位置的(如:尖,飛,跳,拆等)。復盤的記憶也多是記憶本手與上一手的位置關係,這樣也使得復盤過程變得簡單而連貫。3. 圍棋的前半盤,經常伴隨較多的定式的演繹。熟記定式的棋手實際上在復盤過程中僅需記憶雙方打出一個什麼樣的定式,並不需要記憶定式的具體落子順序。而圍棋在後半盤的很多環節,應對順序是強制性的(即命令型的招法),不需要特別記憶下來。比如涉及棋塊的死活的應對等。這實際上也減少了復盤的記憶量。以上涵蓋的大部分復盤涉及的情形,但是也有例外。當一盤棋涉及極其複雜的打劫過程時:
1. 手數可能超過300手,這加大了記憶難度
2. 某些時候,打劫的找劫過程(劫材選擇的先後順序)並不存在順序上嚴格的邏輯必然性,這也加大了精確回憶對局落子順序的難度3. 複雜的打劫局面,如兩段劫、連環劫,多劫循環等,記憶難度也相當大因此,正式比賽時候,都需要有專人跟隨對局過程記錄棋譜。當雙方對勝負出現爭議時,如雙方復盤不能解決爭論,需要核對棋譜來判定。此外,需要說明的是:1. 按中國規則,需要收完所有單官。單官並無落子順序上的嚴格邏輯必然性,但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並不影響勝負關係(除撐劫收後外),復盤時可以忽略單官部分。2. 現代圍棋比賽注重時效性,很多比賽用讀秒或包干用時制度。用時耗光的情況下,為避免超時負,經常出現後半盤落子如飛的情況。比如昨天的倡棋杯比賽(使用應氏規則,罰點換取包干用時)中,胡耀宇對江維傑的一盤,棋局終了,胡用時僅剩11秒。倡棋杯再現鏖戰 胡耀宇終局時僅剩11秒。在前幾天的倡棋杯複賽中,常昊也出現了終局用時僅剩14秒的情況。常昊僅剩14秒完成對局 對手被罰2點常昊1點險勝。相信用時如此緊張的狀況下,對於終局前與時間賽跑的落子順序,棋手們復盤時也未必能做到100%精確無誤吧。這就好比,中國人背中文的一段話不難,但是換一門你完全不懂的語言,是比登天。
業餘初段就可以復盤,前提是認真下
別說高手,學圍棋一年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會復盤的...
高手(泛指有復盤能力的愛好者)的對弈過程,是一個針對當前局勢建立邏輯關係的過程,每個人有自己處理此事物的邏輯模型,在此基礎上加上部分記憶功能就實現了復盤。對於深入思考過的,並且具有邏輯模型的事物,不但圍棋,任何事物你都記得住,所以一再地強調理解式記憶。越是高手,邏輯模型越是接近,所以高手之間會人未動而優劣自辨。
瀉藥,因為每步都是認認真真想過的啊
所謂環環相扣,所謂嚴絲合縫,這一手之後必定(按照自己的棋力所作出的決定)是那一手,復盤就不難了。有如兩個人吵架,問,你為何要打他呢?噢,他先罵我什麼什麼,我就罵他什麼什麼,然後他又說我什麼什麼,我再說他什麼什麼,然後,然後,就打了他一個耳光。
1.復盤和記憶力關係不大。2.下棋時,每走一步棋都是有原因的,都是經過思考的,復盤時,多是依據邏輯。3.前期布局和邊角走法中存在大量定式,學棋時要求會背。4.復盤的原因,一般是自省,或請老師指點,該局中不足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因此多半是下完該局之後的當天或近期進行,所以可以記清。
復盤無關高低手,只取決與每步棋是否思考過。例子:在我棋力的巔峰時期,我每天上下班電車上都做死活題,每周都去棋館欺負日本老頭老太,每月還去退役職業棋手的教室接收指導。老師讓我四~六個,砍我如同切菜。把我砍倒後,她無法復盤,要我一步一步擺出來,她才能給我解說。
天上有20架飛機我一個人指揮,剛工作的時候我連航班號都記不住,師傅對我說:「來你把指揮過程復盤一下。」
我當時愣住了,說我都忘了,我只有魚的記憶,7秒鐘---------
然後師傅連我每個指令都說了出來,現在天上15、6架飛機我也可以復盤了----------
在某個狀態下,可以做出的決定是基本固定的模式,我猜測當圍棋走到某個步驟的時候,下面的步驟也是固定的,或者是說選擇不多的,於是知道初始狀態,基本下面的狀態也就知道了。。。
突然想起了賣油翁的故事,「無它,唯手熟爾」小時候學過幾年圍棋,下棋思考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呀,該我走棋了。。。我走這一步吧。。。那麼他會這麼走。。。或是這麼走。。。不錯我勝算很大。。。他的第一步果然和我想的一樣。。。他剛才偷偷瞟了我一眼什麼意思嘛。。。難道有陷阱?什麼,他居然這麼走。。。難道。。。不好。。。如果這樣我大龍貌似不保了。。。(故作鎮定)試探他一下吧。。。果然大俗手。。。太棒了。。。活了耶。。。。算了算了,殺他角吧。。。這角氣太長了。。。我要假裝收官先緊氣吧。。。太棒了。。。上套了。。。開殺。。。好吧。。。我這種業餘選手就是這樣的,應該不太會忘吧
高考考完,拿到標準答案開始估分,選擇題完全記得,應該是一樣的道理。
每個職業棋手都有超強的記憶力,這是成為職業棋手的基礎。這個記憶力僅限於棋。沒有這種記憶力,你想想,如果他要往前計算10步,他怎麼算?他是算不清楚的。
第一次答題,不對的地方請諒解。圍棋復盤的過程其實是在對弈過程中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比如在行棋過程中,通過對之前的落子判斷對方的風格和思路,並進行拆解,進而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棋思路。因此,在復盤過程中更多的能夠指出自己的問題,知道勝負手在哪裡。通過上述思路,就可以看到,復盤的過程其實是對思路梳理的過程,是重新進行思維的過程,因此,不論手數有多少,都可以通過復刻思維過程進而進行復盤。最後,對於形狀的敏感,可以有效地講棋盤的棋子切分成幾個階段,都是有助於記憶的。大致就這麼多,新人第一次答題。
首先我自己在比賽中下的慢棋至少能保持一周,特別經典的棋局幾個月一年也沒問題。
這個涉及專家記憶的問題,就是某方面特長的人在記憶該領域的信息時效果顯著的好。比如鋼琴家記譜,棋手記棋,畫家記畫,甚至運動員記一個動作,都比常人快。原因除了下棋,寫譜時加入了自己的思考,還有一個是這些專家形成了固定的「定式」。就拿圍棋來說,給我一盤別人的棋,我也能比不會下棋的人有更好的記憶效果,因為很多棋形和交換是不需要佔據什麼記憶資源的。回到復盤的問題,復盤只要記住下一手在哪就行了,其實棋手並不是在360個點中回憶,一個局面下只有三五個備選點,同時結合自己當時的思路,下一手是很容易找到的。而復盤的效果和棋有關,如果理解了復盤的原理,就容易知道,復自己的棋最容易,復和自己水平接近,風格接近的棋更容易,復平鋪直敘的棋更容易,總之,棋的內容越接近自己的思路越容易。(當然有些很經典的印象深刻的例外)總之記憶效果和兩方面有關:對自己意義越大記憶越深,同時那些已有的知識能減少記憶工作量。手機打得一團糟,心理學中有相當多涉及專家記憶的研究,搬磚太忙就沒去查了…圍棋復盤?你要是足夠熟練的話,打一局麻將,也能復盤,不算是難事吧,只要你喜歡,並且經常玩。
簡單的說,復盤是對下棋時思路的重新表達,所以,如果你下棋時足夠投入和認真,在復盤時,在腦中全盤的行棋過程是了如指掌的。
推薦閱讀:
※對於當今圍棋界,你心目中的第一人是誰?誰可能成為下一個王者?為什麼你有這種判斷呢?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圍棋知識是什麼?
※圍棋比賽中有哪些圍棋禮儀?
TAG: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