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早晨」與「深夜」工作,效率上真的會有顯著區別嗎?

「晨型人」真的比「夜行人」更優秀嗎?人們的工作效率會受到天然的時間段影響嗎?

本題已加入圓桌 ? 睡個好覺吧 ,更多「睡眠」「失眠」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劉柯邀請

不開玩笑,其實人是分為各種時間類型的(chronotype),所以自然就有人會早睡有人會晚睡這個沒毛病。要早睡的這幫人必然是在白天效率更高,而晚睡的這幫人深夜工作效率高於其他人群也是正常。但是正常情況下的社交生活一般集中在白天,所以這種時間類型的不同又造成「social jetlag」。

早起的人群一般被稱為Lark,晚睡的則稱為owl。雲雀的作息其實非常適合一般的日常工作,尤其適合不用熬夜加班的工作,貓頭鷹的作息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下就有點呵呵了,一大早沒精神,等有精神開始工作的時候就快下班了so sad。

但是有研究指出,大學生人群中晚睡型的比重比其他任何年齡段都要高,(你說什麼,我聽不見……這也就不難理解為啥第一節課一周全滿的時候各位一臉的生無可戀了,同時也有報告指出晚睡型人才香煙,酒精,咖啡等夠勁兒的刺激物使用的頻率更高,嗯,十分有道理。喝杯咖啡咱們繼續干,喝完醒醒酒擼起袖子繼續(Steinhausen and Metzke, 1998 ),這也被認為是一種社交病態。當然不要怕,也可以通過周末大睡幾場來調整機體狀態,高中的時候就是這麼乾的哈哈哈哈。 (Giannotti et al., 2002; Roenneberg et al., 2003b; Taillard et al., 2003)

總而言之,這兩種類型本身工作效率並無太大差別,但是環境之中難免會有太多的變數,晚睡星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調整,最主要的是找到符合自己生活習慣的作息和工作方式,減少刺激性物質的釋放,長期晚睡也有可導致抑鬱症的發生。

個人而言,也會覺得深夜的工作效率更高,當然前提是保證足夠的睡眠,比如說忙到一兩點,睡到八九點這樣的工作方式,夜深人靜的時候干擾少雜訊源也少加之如果不刷劇的話很少有其他可以分心的事情,白天就不一樣了,中午沒睡的晚睡星人表示現在很困不想幹活。。。。坐等下班,下班前刷知乎胡說八道一下。比心。


謝@劉柯邀請

第一, 我嚴重地說, 我是外行. 我對睡眠沒有專門的研究. 下邊的正文就是一討論, 拋磚引玉, 我就是一大磚頭. 嗯, 內磚頭, 就是我.

第二, 我下面的話, 都不是亂說, 言必有出處. 都是來自我臨時參考的一些資料.

我們在這裡姑且把白天工作晚上睡眠的人群定義為常規睡眠習慣人群. 這是主流習慣, 咱們且不評價, 下面重點說晚睡晚起的人們.

就我查閱的範圍內, 並沒有發現現有研究支持百靈鳥和貓頭鷹哪一類型的人更健康, 工作更有效率.

該結論尤其適用於在保證總睡眠時間的前提下,畢竟無論晚上工作還是白天工作, 只要總睡眠時間不足, 都會出現健康問題和工作問題.

下面是奉送內容:

僅僅針對那些非主觀故意晚睡晚起的人群, 就是說他們是不自覺的晚睡晚起, 而且很難通過主觀努力來糾正這個習慣的人們.根據美國睡眠協會(American Sleep Association, ASA)的介紹, 他們可能是患有"睡眠相位後移症"(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SPD), 該症屬於睡眠晝夜節律障礙症範疇, 是病, 得治!

但是, 又提及When delayed sleep phase is not the result of another sleeping disorder,
people who have it will achieve sleep quality and duration equivalent
to those with normal sleeping schedules. If the delayed sleep phase is
not interfering with daily routines, or is in fact complimentary of the
subject』s routine, it may be advised to maintain the routine, as the
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 might not be harmful
.

就是, 說如果在保證總睡眠的時間與質量保證的前提下, 這也不是病. 尤其是上夜班, 不影響工作的, 就更不是病了.

真是出爾反爾(ノ?益?)ノ彡┻━┻

在維基百科的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 詞條下也並沒有提及這種"病"有直接的對健康有不良影響, 只是提及社會的道德壓力會使這些人不適. 就是說他們白天常常遲到, 沒有精神, 因而會被認為是"懶人". 這時問題就來了, 50%以上的DSPD患者伴發抑鬱或失眠, 真正的失眠(無論白天晚上,都睡不好)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或者老闆不允許你下午上班,深夜下班的話, 還是不要任性, 盡量按著正常人的節律生活吧

人們總是在都市大廈里憧憬田園生活, 就個人來說, 我贊同早睡早起. 應該也沒有特別的原因, 主要也是幼年以來深植於心的道德感吧, 如果起床太晚沒有看到朝陽心裡總覺得做錯了事, 怕媽媽批評. 但是確實我喜歡朝陽, 感覺能賜予人力量, 就是人們說的朝氣嘛. 好, 我承認, 這句話出離了科學範疇.

這裡還有一本免費的線上書籍, 介紹睡眠相關疾病Sleep Disorders and Sleep Deprivation 觀點類似,供參考


我們生存的社會一直教導我們應該早起。中國人說「早起的鳥兒有草吃」,老外說「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早睡早起能讓你健康聰明有錢賺)」。我們一直覺得早上起不來,賴床,完全是因為懶。一直到上個世紀中期,人們才慢慢意識到,「早上能不能起得來」,還真不見得是「想不想起來」的問題。

習慣於早上工作或者深夜工作的人,其實僅僅是兩種基因型而已。研究「時間生物學(chronobiology)」的人會告訴你,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身體的生物鐘(internal time)。這個生物鐘是由自己的身體機能決定的。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蘇醒。什麼時候活力四射,什麼時候疲憊不堪,這些都是身體里各種複合「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 的激素,體溫,等等等等一起決定的。當這個生物鐘比24小時長的時候,我們把這種人叫做「晚睡型(Late-chronotype)。當自身的生物鐘比24小時短的時候,這個人便是」早睡型(early-chronotype)「的

(Lark雲雀通常認為是早起的,owl貓頭鷹則是晚睡的。這張圖清晰的告訴我們我們身體的褪黑素水平在兩種類型的人中,到達極值的時間不一樣。圖片來自於http://www.fgu.cas.cz/)

對於早睡型的人,每天可以不用鬧鐘,在早上差不多的時候醒來,而晚上沒辦法熬夜,大城市的夜生活剛剛開始,就睏倦不堪。而晚睡型的人呢?俗稱夜貓子,越夜越精神,幾乎所有的正經工作都得是凌晨完成的。以前認為是生活習慣的東西,其實完全可以怪罪到無所不能的基因身上。Clock gene, Period gene, Timeless gene 等等等等。習慣早上工作的人,當然是早上效率更高,他們也完全沒必要嘲笑習慣晚上工作的人,晚睡型的人,當然是晚上效率更高啊!

看到這裡,你們肯定不服氣了。」你以前不是說良好的睡眠習慣能帶來很多好處么?怎麼又鼓勵晚睡了?「 良好的睡眠可能帶來哪些不被注意的附加價值? - 阿玉山的回答 - 知乎 這其實不矛盾。我們必須考慮到我們生活的地球自轉一周就是24小時。我們的社會有自己的時間表,對於晚睡型的人,通常和社會運作的時間表有些和不上,早上上學上班起床太痛苦,晚上又精神矍鑠的工作到很晚,這些人我們叫做有「交際時差(social jet lag)」,最後導致睡眠時間太少又不規律,從而忍受著各種睡眠不好帶來的壞處。

最後再嘮叨一句,早睡型還是晚睡型,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是」晚睡型「的。過了21歲之後再慢慢變早。這中間還有性別差異,男性比女性更加晚睡。還有日照的引導作用。如果白天曬太陽多,晚上就能睡得早一些。。。關於睡眠的奧妙,還有太多不知道哇!

(這篇答案是看了德國科學家Till Roenneberg寫的《Internal Time》以後寫的。大部分信息來自於這本書,大家如果真的對睡眠有興趣,可以翻翻,挺好懂的:) )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關注《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作者是喬西.戴維斯,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主要研究神經學領域。他在書中有個結論,大部分人每天最有效率的時間是在早上,然後是中午午睡後兩小時,然後是晚上。也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早上醒來,需要大概1到兩小時才能完全清醒。這個過程的快慢取決於你醒那一刻是在快速動眼期(容易做夢的深度睡眠期),還是自然地到了表淺睡眠期,然後醒的。前者會慢一些,也比較痛苦,沒啥效率。後者會好很多,醒的快,也有效率。其實,都可以自己調整,想第二天早上有效率,就前一天早點兒睡。想下午效率高,最好午休一會兒。如果當天晚上狀態好,有好的想法,第二天早上不是必要早起,沒有重要工作,可以多把握一下晚上的時間。白天不太累的話,我基本屬於最後一種,除非需要早上,或者下午狀態好,再自己通過休息去調整。


謝邀。

首先,只要能夠得到足夠的睡眠(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滿足),早睡和晚睡差別並不大。但是如果偏離合適的睡眠時間過大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後果相當嚴重,長期睡眠不好會導致身體虛弱和精神衰弱,植物神經紊亂,有點身不如死的感覺。

其次,在睡眠充足的條件下,討論什麼時間段最適合工作。如果是體力勞動的話,受到每天生物節律影響最大,大概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是狀態最好的。如果是腦力勞動的話,受到節律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每個人最適合的時間段不同。

第三,個人體驗是,深夜感覺工作效率高可能跟環境比較安靜,以及心態相對平穩有關。

最後,只要能夠適應,早睡早起貌似更好一點。


並沒有什麼更優秀一說,在我看來影響他人工作效率的是工作環境。舉個例子,編程師一般會在夜裡碼代碼是眾所周知的,因為夜裡的環境有很少的干擾因素,這會使他處於一個相對集中的精神狀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這跟白天夜裡工作沒有太大的關係。


效率來源於deadline


本人早年在比亞迪上過班,同一條生生產線白天早8點到晚6點中間12點到1點吃飯。晚班晚8點到早6點一樣的12點到1點吃飯休息。一樣的8個小時,生產一樣的產品(做沖床當時是諾基亞n8的外殼)白天3000至3500的產量,晚班1800至2500的產量。 兩個班的精氣神一點都不一樣。


多謝邀請。大腦的可朔性是很強的,當一件事情重複刺激的時候,大腦裡面的多巴胺就分泌多了。直白點,就是你會產生喜歡的感覺。同理,有些人因為一些偶然的原因發現在晚上工作效率高,結果他就持續的在晚上工作。這種持續的刺激讓大腦產生了喜歡的感覺,所以他就認為晚上工作效率高。


哈哈,我就是一個星期倒一班的苦逼青年。三個星期倒三班,一個循環。早班8點到下午5點半,中休一小時;中班下午2點到晚上11點,中休一小時;晚班晚上11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中休兩小時睡覺。

白班:因為倒班倒時差的原因,晚上不那麼容易入睡,早上不想起床,睡眠不足。上午狀態還行,到了下午就比較累了,想早點下班。總體工作狀態還好,工作也比較忙碌。下班了就累得不想學習了,娛樂還好,比如刷刷知乎看看電影打打籃球之類的。

中班:個人最喜歡的是中班,因為可以早上睡懶覺。早上醒了就躺在床上玩手機,直到吃了午飯再歇一會就去上班了。如果早上不被別人嘈醒,那麼下午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從晚上七點到晚上十一點工作也不忙,是學習的黃金階段。下班之後就是吃個夜宵刷刷手機便洗澡睡覺了。

晚班:從晚上11點到凌晨一點多狀態還好。凌晨兩點到凌晨四點狀態逐步下滑。凌晨四點看書感覺迷迷糊糊的,效率低下,工作也是想趕緊幹完,犯困啊。嗯,我是一個設備狗,機器壞了就要修,人卻沒法休。好在四點到六點機器不壞的話我到了中休時間,倒頭便睡。六點醒來那叫一個困吶,整個人混混沉沉的,狀態奇差,工作學習只能勉強硬著頭皮干。下班了就是發現全身發酸,不想動,吃個飽點的早餐便躺在床上了,手機也不想動,一覺睡到下午一兩點便醒了。餓了就找點吃的。狀態還好,可以學點東西,也可以找到娛樂活動。不過玩個兩三個小時就又累了,想睡覺躺在床上又睡不著。有人上夜班上午不睡,下午再睡的,但上午狀態肯定奇差,玩個遊戲玩個手機都力不從心。到了傍晚狀態一般,可以娛樂一下也可以看看書。累了就在床小恬一下。然後就要洗漱上班了。上晚班也並非那麼讓人討厭,不過長期對身體肯定不好。

如果是產線的普工的話,上夜班非常非常累,他們上班時間長,且工作忙碌,只有年輕人才頂得住,對身體很不好。不過上夜班有補貼。他們是為了生存養家糊口才出賣自己的勞力的,也不見他們抱怨,受不了就辭職跑路了。有些在外面收入低混不下去為了掙那點小錢又會跑回來。

我是個普通的設備工程師(修理工人),以前在研發部做設計長期加班把身體累壞了。就轉行做設備狗了。雖然設備狗要上夜班但是比設計狗天天畫圖紙要輕鬆不少。以後可能轉行做證券吧,我也不介意修機器修到退休。或者在四十歲之前退休養老,如果我掙到兩百萬以上的話。嗯,我是知乎里的社會底層生物,見笑了。

我的標籤有個神經生物學,一直想學來著,可惜為了生存沒時間精力啊,抱歉,答得不夠專業也沒幹貨。


個人覺得和思考習慣有關。個人喜歡在睡覺前思考一些事情,所以早晨起來有思路,效率高。而晚上的時候,一般白天都被事情佔據,思路不會想得特別清楚,效率比較低。


我自己是深夜身心俱疲導致腦子不好使,早早起床腦子卻醒不來一直瞌睡……就沒有早睡晚起「正常型」么……


對我來說區別很大,艱難的工作一定要早上完成


你們都說不同時間工作效率不同。我的思路是不同時間睡眠效率不同。

我自己中午和晚上睡眠效率最高,晚上睡得越早睡眠效率越高,9-6的效率比12-9高很多。似乎在7-9之間存在某個點,如果那個時間點還在睡,起來頭又漲又蒙,一個上午都是廢的。

我是必須睡夠9個小時,不睡夠就沒法做創作性的勞作。另外不管睡眠效率是高是低,規律作息的話,身體最多也就睡9個小時,到點就會醒。

睡夠9個小時,睡眠效率高早上神清氣爽效率高,睡眠效率低早上基本在半休息狀態,晚上就效率高。不睡夠9個小時,腦袋都是糊的。


Again,有幸在高中的時候學到過相關的知識。實際上這是個 Circadian Rhythm 晝夜循環規律的問題(當然了還有月循環-如大姨媽,和月亮的變化,年循環一年四季等等)。

如果沒有光的影響,人的自然晝夜循環規律大概是 大於24個小時不到25個小時左右,這是一個非常願意為科學獻身的教授把自己關在沒有自然光的洞裡面,住了3,4個月慢慢適應後,發現的結果。這其實才是跟自然太陽光的循環規律一致的,要知道我們真正的一天是要比24小時稍長一點的,不然就沒有閏年多出來那一天的說法了。

所以基本上對大部分人來說,熬夜都是相對簡單的事兒,因為我們的自然循環是超過24小時的嘛。

應為這個規律,坐飛機往東飛跨越時差情況是更難調整的。

但是有一些人很不同,他們的日循環大概只有23點多個小時,這些人恰恰是早睡早起型的。

所以呢,早晨工作效率高還是晚上工作效率高,主要是看你自己的生物鐘,到底是23小時型的還是25小時型的。因人而異。我是夜貓子型我猜我的生物鐘是26小時


這個太絕對了,應該說在一個人最清醒得時候工作才是好,有些人晚上比早上清醒多了。。。


謝@劉柯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看法。根據主流睡眠習慣人群的生物鐘,這類人通常依賴於睡眠幫助他們在夜晚讓大腦得到充足的休息。根據生理心理學對睡眠的界定,睡眠主要分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慢波睡眠主要幫助我們讓大腦得到很好的休息。夜晚熬夜,大家都需要通過意識的努力去克服困意,這就證明這種狀態不是機體的平衡狀態,是和機體想要的狀態相違背的。大腦除了皮層功能以外,邊緣系統和中腦丘腦還負責人體內分泌的調節。所以一般熬夜會帶來內分泌的紊亂,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

以上主要針對熬夜的朋友們,至於生物鐘已經轉變為夜行的朋友,這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自己是堅信早睡早起身體好。而且全世界的所有健身教練估計都會建議你這麼做。


晚睡強迫症晚期患者不請自來~

我的晚睡強迫症嚴重到三點之前都睡不著,上午沒精神,越夜越精彩,特別到了半夜,文思泉湧,所以我大多數的文章都是半夜寫。有一次前一天晚上耽誤了,第二天下午急急忙忙寫,文章質量我自己都不想再看第二遍,排版也馬馬虎虎。

並且,我在考試複習周的時候,也是晚上刷夜的效率最高。因此我並不認為晚上的工作效率一定會比早上低,畢竟每個人的生物鐘和作息不一樣。

不過從健康角度而言,晚睡肯定是不好的,眾所周知熬夜會產生很多健康問題,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我經常會有頭疼、胸悶的癥狀,並伴有後背心和肋骨下疼痛,神經緊張,情緒容易激動,正是意識到了熬夜帶來的健康問題,我正在努力的改變生物鐘,爭取早一點睡覺,哪怕白天的工作效率比晚上低,那我就早點起來多工作一會兒吧。。。


大部分人在周末白天睡好長時間,然後晚上又吃的很好,回來開始搞些事情,就發現:哇塞,看電腦屏幕字體清晰好多,腦袋也靈光好多,順便在來一杯咖啡吧。 其實都是假象,只不過休息好,精力恢復了而已


其實我喜歡晚上學習,作為學生黨,讓我白天學習真的很困難,總會被其他事物勾引


推薦閱讀:

心理學科班出身的研究者,在面對科研工作時的「學科自信」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瞳孔在光強不變的情況下也會放大和縮小?
聽力很好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個突觸中,突觸前膜可以釋放多種神經遞質么?
心理物理實驗中,有哪些讓人叫絕的實驗設計?

TAG:心理學 | 睡眠 | 效率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