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像「月亮」這樣結構的雙音節詞是何時、如何形成的?

如題,可以請各位答主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嗎?


以語源來看,各地的漢語方言的「月」多數都是雙音節詞。

月亮」是標準語的說法,主要通行北方方言,山東青島方言查到有「月明(?)」的說法,福建閩語多用「月娘」,南方方言湘贛客粵諸系用「月光」代指月亮。無論是「明」,「光」和「亮」本身意思都比較接近,應該就是用」月發出的光「代替了物體的本身。另外「娘」這個我真不知道怎麼來的了。

看看其它人怎麼說。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只談一下月亮。

最早漢語中把太陽叫做日,把月亮叫做月。

隨著語言的發展,大概是在宋元的時候,在北方話中,由於入聲的消失,「日」和「入」變得同音了。「入」長期以來都可以表達性交的含義,按道理應該讀ri。但為了避諱,非性交含義的「入」改讀ru。後來,性交含義的「入」也被寫作「日」,而且讀音和表示太陽的「日」相同。表示太陽的「日」對表示性交的「日」唯恐避之不及,於是後來人們就慢慢用太陽來稱呼古漢語的日了。太陽這個說法很古老,在周朝就出現了,但是是一個學術用語,本來口語中很少用。雖然常常和太陽有關,但未必一定表示太陽。但隨著算命和巫術的普及,口語中也就慢慢使用太陽了。由於太陽和月亮存在著對應關係,大概元朝的時候出現了月亮的說法,大概是為了音節長度和太陽相等,而且「亮」的韻母和「陽」又是一樣的。


雙音節詞在先秦時代就出現了。比如《詩經》里就有不少雙音節詞。從歷史變化來看,雙音節詞有一個從少到多的過程。可能有這麼幾種形式(不僅限於普通話):

  • 附加詞頭。比如 「鼠」加了一個無意義的詞頭,變成老鼠。
  • 附加詞尾。比如 「兒」加了一個「子」,變成兒子。
  • 同/進義詞聯合。比如 「折」和「疊」聯合,變成摺疊。
  • 反義詞聯合。比如 「大小」,「上下」,「輕重」等。

但也有不少單音節詞保留下來,比如 「書」,「人」,「天」 等。

應該還有其他形式。這個答案只是拋個磚而已。


因為漢字數量龐大,中國人講話一般不喜歡單個字地崩,生怕別人聽不懂。所以需要在單字的前面或後面添加另外的組件,起到音節的連續性,也有一定的修飾作用。

例如:

轎車、跑車,統稱為車輛或車子

細菌、病菌,統稱為菌落或菌類

外衣、內衣,統稱為衣物或服裝

晚報、早報,統稱為報刊

恆星、行星,統稱為星辰

茶杯、酒杯,統稱為杯具

砂鍋、鐵鍋,統稱為鍋具

高凳、矮凳,統稱為板凳

路燈、檯燈,統稱為燈盞

機槍、手槍,統稱為槍械

輪船、漁船,統稱為船舶


各位答主可能誤解了題主的意思。我覺得題主想問的是,按照漢語正常語序,形容詞做定語應該在名詞前面,為什麼不叫「亮月」而叫「月亮」呢?這種形容詞定語後置的構詞法是如何形成的?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粵方言的形容詞定語後置,如「雞公」。粵方言此現象是如何形成的,現在尚無定論,可能是底層語言成分殘留,也可能是後來受了隔壁越南語的影響,也有可能像高票回答對「月亮」由來的解釋一樣,純屬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次偶然。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解釋。

胡亂猜一猜,「月亮」這樣的定語後置名詞可能是原始漢語形成過程或者上古漢語發展過程中混入的其他語言成分。


推薦閱讀:

對於首都沒有定在北京的朝代,「進京趕考」一說正確么?
閱讀英文原著是否對提高辭彙量有幫助?
閱讀不好是因為辭彙不夠嗎?
英語辭彙書亂序編排是否合理?
「經常」,「平常」,「通常」,和「常常」四種說法都有哪些含義上的區別?

TAG:辭彙 | 語言學 | 漢語辭彙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