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復旦姐妹孫雨朦和孫雨彤同入復旦而後同考入哈佛研究生院?


不管她們上的哈佛教育學碩士究竟難不難進,關鍵在於這種浮誇的炒作、消費讓人悲哀。人生活在一個消費社會裡,在這裡一切存在都可以或主動或被動地被標籤化,以一種滿足大眾符號崇拜的需求的方式被推到公共場合——而這種公共場合早已退化成為消費品市場。自我不再作為自我存在,而是被某種標準化符號的組合所取代;人們所頂禮膜拜的並非整全的個體,而是扁平的符號。符號掌握著型塑個體的內生權力,並破壞了個體人格的整全性。最終這種過程由消費而得以完成,在大眾的狂歡之中產生出虛榮與快感。「高顏值」、「學霸」、「哈佛」、「復旦」固然是光鮮亮麗的符號,看二人的微博動態估計也是朝著網紅的道路走了,只是不明白人們將自己推向消費市場時,可否想過自己的「存在」?我想在消費社會中即便難以完全保持自己的尊嚴,至少也應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不要主動與之過分同流。希望這純屬媒體行為,當然也得承認我旦整體而言挺浮誇的就是了。


說實話 我覺得復旦本科比這哈佛教育學更難進 懂我意思嗎

------------------------------------------------------------

嗯 有回答告訴我她們是南外保送的復旦 我覺得在中國那麼稀缺的教育資源下 不管是保送還是高考 能進復旦的都是非常有幸的 概率也是極其小的。

美本英本的錄取率是比碩士低很多很多的

原因之一也是很多有才華的人認為本科教育足夠讓他們進行工作了

除了對學術上的追求

碩士對於美國本土人也有一層鍍金的意味

(不是講博士 博士你得要有課題 有導師)

~~~~~~~~~~~~~~~~~~~

最後一次補個答案

大家可能會說我有偏見 或是否定了這兩姐妹背後付出的努力 又或者質問我的能力 是否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說實話 我的確就是看不慣這種錄了什麼學校都要從頭炒到尾的人 多大點事啊 身邊手拿五所常春藤本科offer的大有人在 這種靠著雙胞胎 美女 標籤的我真的不是很贊同。

學習是你自己的 沒必要讓全世界知道你上了哈佛。


有錢,家教環境好,成績很好(南外-&>FudanU-&>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令人羨慕),長相不錯,根據經驗,這種姑娘性格一般也很好。

這種姑娘,很優秀,也不是什麼綠茶婊,也沒鬧什麼負面新聞。就個人而言,如果跟這種姑娘產生交集,我人生就很滿足了。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有錢有資源的人越來越多,優質基因(聰明,美貌的人配對婚姻)聚集,將來會有更多的孫雨朦和孫雨彤出現。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一方面,這是好事,美女+才女越來越多,暗示著社會整體越來越好,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這種所謂」女神「,比什麼」寶馬女「」綠茶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個壞消息,社會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越來越難以追趕。錢可以一夜散盡,然而聰明的大腦難以速成!

這恐怕也是題主問問題的真正用意。

很多人的譏諷恐怕來自嫉妒,畢竟家境,美貌,頭腦集於一身,對普通人來說難以企及。我們自己沒有這樣的條件,對社會的差距可能充滿了不滿,於是發泄到她們的頭上。但是,這樣是不公平的,她們很好,沒有任何錯誤。

英國的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在15年一月登了一篇關於美國教育,階級差距的報道

Education and class:

America』s new aristocracy

教育與階級:

美國的新貴族統治 (中國恐怕也很接近)

這裡面有一句話我很贊成:

The solution is not to discourage rich people from investing in their children, but to do a lot more to help clever kids who failed to pick posh parents.

解決的辦法不是阻止有錢的家長投資他們的子女,而是多做事情去幫助沒有上層父母的聰明孩子。

羨慕這對姐妹的話:

如果你是學生,請你努力學習,開拓視野;

如果你已經工作,甚至為人父母,請你盡己所能,培養孩子;

如果你很有錢,請你投身公益,幫助聰明的孩子大展身手。

抱怨一向無濟於事,努力才有用。以此共勉。

附雜誌原文:

Education and classAmerica』s new aristocracy

As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grows, privile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heritable

WHEN the candidates for the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nomination line up on stage for their first debate in August, there may be three contenders whose fathers also ran for president. Whoever wins may face the wife of a former president next year. It is odd that a country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 of hostility to inherited status should be so tolerant of dynasties. Because America never had kings or lords, it sometimes seems less inclined to worry about signs that its elite is calcifying.

Thomas Jefferson drew a distinction between a natural aristocracy of the virtuous and talented, which was a blessing to a nation, and an artificial aristocracy founded on wealth and birth, which would slowly strangle it. Jefferson himself was a hybrid of these two types—a brilliant lawyer who inherited 11,000 acres and 135 slaves from his father-in-law—but the distinction proved durable. When the robber barons accumulated fortunes that made European princes envious,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own philanthropy, their children』s extravagance and federal trust-busting meant that Americans never discover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the elite could reliably reproduce themselves.

Now they are beginning to find out, (see article), because today』s rich increasingly pass on to their children an asset that cannot be frittered away in a few nights at a casino. It is far more useful than wealth, and invulnerable to inheritance tax. It is brains.

Matches made in New Haven

Intellectual capital drives the knowledge economy, so those who have lots of it get a fat slice of the pie. And it is increasingly heritable. Far more than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clever, successful men marry clever, successful women. Such 「assortative mating」 increases inequality by 25%, by one estimate, since two-degree households typically enjoy two large incomes. Power couples conceive bright children and bring them up in stable homes—only 9% of college-educated mothers who give birth each year are unmarried, compared with 61% of high-school dropouts. They stimulate them relentlessly: children of professionals hear 32m more words by the age of four than those of parents on welfare. They move to pricey neighbourhoods with good schools, spend a packet on flute lessons and pull strings to get junior into a top-notch college.

The universities that mould the American elite seek out talented recruits from all backgrounds, and clever poor children who make it to the Ivy League may have their fees waived entirely. But middle-class students have to rack up huge debts to attend college, especially if they want a post-graduate degree, which many desirable jobs now require. The link between parental income and a child』s academic success has grown stronger, as clever people become richer and splash out on their daughter』s Mandarin tutor, and education matters more than it used to, because the demand for brainpower has soared. A young college graduate earns 63% more than a high-school graduate if both work full-time—and the high-school graduate is much less likely to work at all. For those at the top of the pile, moving straight from the best universities into the best jobs, the potential rewards are greater than they have ever been.

None of this is peculiar to America, but the trend is most visible there.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bigger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rich world—a problem Barack Obama alluded to repeatedly in his state-of-the-union address on January 20th (see article). It is also because its education system favours the well-off more than anywhere else in the rich world. Thanks to hyperlocal funding, America is one of only three advanced countries where the government spends more on schools in rich areas than in poor ones. Its university fees have risen 17 times as fast as median incomes since 1980, partly to pay for pointless bureaucracy and flashy buildings. And many universities offer 「legacy」 preferences, favouring the children of alumni in admissions.

Nurseries, not tumbrils

The solution is not to discourage rich people from investing in their children, but to do a lot more to help clever kids who failed to pick posh parents. The moment to start is in early childhood, when the brain is most malleable and the right kind of stimulation has the largest effect.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parents who talk and read to their babies, but good nurseries can help, especially for the most struggling families; and America scores poorly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ee article). Improving early child care in the poorest American neighbourhoods yields returns of ten to one or more; few other government investments pay off so handsomely.

Many schools are in the grip of one of the most anti-meritocratic forces in America: the teachers』 unions, which resist any hint that good teaching should be rewarded or bad teachers fired. To fix this, and the scandal of inequitable funding, the system should become both more and less local. Per-pupil funding should be set at the state level and tilted to favour the poor. Dollars should follow pupils, through a big expansion of voucher schemes or charter schools. In this way, good schools that attract more pupils will grow; bad ones will close or be taken over. Unions and their Democratic Party allies will howl, but experiments in cities such as battered New Orleans have shown that school choice works.

Finally, America』s universities need an injection of meritocracy. Only a handful, such as Caltech, admit applicants solely on academic merit. All should. And colleges should make more effort to offer value for money. With cheaper online courses gaining momentum,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must cut costs or perish. The state can help by demanding more transparency from universities about the return that graduates earn on their degrees.

Loosening the link between birth and success would make America richer—far too much talent is currently wasted. It might also make the nation more cohesive. If Americans suspect that the game is rigged, they may be tempted to vote for demagogues of the right or left—especially if the grown-up alternative is another Clinton or yet another Bush.


多些這樣的妹子,而不是滿大街沒讀過書的網紅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3.26

人民日報微博力贊。


坦白說這倆孩子一路真是幸運大神加持 一生選了 super easy模式 南外保送加哈佛教育ms 相比那些一路選了hard模式的娃 最後簡歷上education是一模一樣的。不能覺得我辛辛苦苦競賽一等獎進復旦數學系做了三年research最後到哈佛讀個computational xxx的ms就比人家高明了。人家當了網紅再嫁個壕,也許人家就覺得實現自我了,而你呢,不是還要辛苦面試找工作嗎~


利益相關:練舞的時候有見過幾次。

也許復旦是很好進,畢竟我都進來了。也許哈佛沒什麼了不起,我不出國也沒了解過那個項目。

又也許網紅沒什麼,知乎不也有那麼多網紅。雙胞胎更算不上特別的,甚至這不是她們能決定的。

可是啊,人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在論文堆里碼代碼,並不比在舞蹈房揮汗來的「高尚」,好嗎?

我們完全可以再阿Q一點,你看比爾蓋茨很牛逼,但是他沒我帥啊;你看宋仲基很帥,可他沒我高呀。

但凡心智稍成熟,都會發現人本身是不能被標籤化的,更不因為一件事「對自己而言」容易做到(比如哈佛),就否定這件事「對他人」的價值。

如果承認某些答主的邏輯,那我必須反問一句,你們會跳舞嗎?

我們儘管用各自的主觀狹隘的視角評判世界好了,在這一點上我和你和他和她都一樣,可是,不要把手指頭戳在別人的背上,

可 以 嗎 ?


我升職的路上她倆沒和我競爭,我掙錢的時候她倆也沒摻和。她倆還挺漂亮,讓我養眼了。她倆比我好,我看到優秀的人這麼多,讓我更有動力去競爭,去上進。

也讓我知道,讓我的女兒進哈佛也並不是太難。

怎麼看?挺好啊,如果我不看,我會錯過很多想法,如果將來我的女兒進了哈佛,那看到這條新聞就是我幫她走出的第一步。


不如吹一吹前幾年那個 張安琪.. 那可是貨真價實的PhD.. 而且我覺得長得也比這對姐妹好看


朝著當網紅的路上去了,這兩姐妹是。

另外很明白的指出這兩姐妹很low的答主們(包括我)只是因為站在和孫兩姐妹一樣的社會階層(或者更高的社會階層),說明了她倆這錄取的含金量不高,而且出來在網上秀就更low的事實。不知道很多人說這是在嫉妒、黑、酸的結論是怎麼來的。自己不懂,看答案學習就行了,謙虛點兒沒什麼不好。要說嫉妒她倆,那不好意思,她倆還真沒什麼讓人嫉妒的資本。


算是認識她們,居然才知道。等下發個微信恭喜一下。

平心而論,以南外的資源,進復旦真的不難。哈佛的教育學大家都說過了,我就不繼續提了。其實更應該思考的是,她們是怎麼去的南外。美國私校如哈佛斯坦福耶魯有一種明目張胆的規則:父母雙方都是該校畢業的,小孩的入取率會高很多很多很多。高到什麼程度呢?在我周圍的例子看來,不要太蠢的,基本就能保送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Ivy本科魚龍混雜。至少在教育上,我國以南外杭外為代表的「貴族」高中,不是腦子好就能去的,還要看家世。進了這些好高中之後,大學會變得相對容易。這些想必大家都懂。

也沒什麼好詬病的。有爹拼爹是無可厚非,你來咬我?有爹不拼爹是勤奮,so-called社會榜樣,心靈雞湯。沒爹卻要拼爹,是傻逼。沒爹不拼爹,叫做現實。

所以她們能進哈佛一點不意外。她們能火的一個重要賣點是雙胞胎。更多的說明現在的人,實在是無聊的緊。


因為天資聰穎又擁有各種有利資源,所以她們更容易達成一般人覺得遙不可及的目標。但也別輕易否定她們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光鮮成績背後付出的努力。

是啊!有些人生來就事事順利,但我認為不同的人得根據現狀定好自己的目標,咱沒什麼立場評判別人的生活。也許她們家境優渥語言天賦好,成長在南外的環境中所以保送復旦也相對順利地錄上哈佛。

但對我來說,去人大上研就是我目前最大的願望。畢竟我只是八線小城一中考上普通本科的普通少女。

人各有夢想,不分高下。別被負能量洗腦,世界總是公平的,你只要一直向上走就是對自己最好的認可。

越努力越幸運,越淡定越順利。

以上。


【二次更新】

賣點是雙胞胎。媽也來湊熱鬧。

南外其實大牛都走出國了也不會選擇保送,而且出國不管去什麼學校佔一大批。然後清北一批。剩下的也就呵呵吧

這樣的人社會裡很多,我在國外念書長得漂亮又成績好的人見多了,這都能上新聞只能說太會炒作,想當網紅罷了,

真正有實力的人哪有每天發自拍動態求粉的?

復旦英語系,難怪有那麼多時間拍照玩,申國外研究生0.0

-----------

懶得評價其他的,單看長相,

一般加一點。

臉沒有特色,非常容易臉盲,2012年就看過她們的視頻,今年再看已經忘了是誰,

微博里有一個是三個人的合照,中間那個女生明顯比她們倆漂亮太多,我馬上就粉了那個女生。

從鹽值上來講就是普通加一點吧,

能紅只能說還是有很多人太·無聊

畢竟沒有丑的人,只有懶的人-_-#


同為H大校友。

沒什麼看法,每年都要出幾個以學校名聲為自己貼光環的網紅。心累。

說實話,就算只在中國學生的圈子裡,比她們好看比她們聰明比她們背景好比她們牛逼的女生大有人在,也沒誰這樣天天出風頭到處蹭event的。

你當然可以選擇坐擁萬千腦殘粉天天拍照化妝談戀愛的網紅生活。

所以也沒法抱怨同學們在背後提到你的時候最多給兩個白眼。

明明享受著最好的教育資源,有最好的教授,最好的同學,明明可以有很大的夢想可以開始努力。而你卻只想當網紅。


看完答案覺得很難過。

覺得我可以去回答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人性無比醜惡#


我只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1.資源、照顧、起點、家庭的確優於同齡人,也優於本校其他學生。2.有較高天賦(也是相比於同校),努力程度應該是排在前面。3.網紅因素不能忽視,但不是主因。考慮到這三點,我的想法是:這倆人去哈佛和自身有關,也和其他條件有關。不想評論,做好自己就行了。有些人註定是我們難以企及的,如果能超越他們會更令人尊敬。


南外的人還真是熱衷於當網紅啊。一年制的教育系碩士也敢拿出來炒上熱搜,當真只是去騙騙微博上那些沒上過好學校的人吧。南外的確不簡單,但南外升復旦、復旦升哈佛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好看+有實力的人也太多了。

覺得之前一個答主說得很好,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沒必要讓全世界知道你上了哈佛。

以及,想進央視,以她們現在的主持水平(各位可以去看看她們的主持視頻,可以說毫無實力),充其量不過是又一個章澤天而已。想靠這個打進央視,呵呵……

主流媒體的三觀更是讓人心寒,全程焦點都放在「高顏值」「明明可以靠顏值卻非要靠才華」上,簡直就是荼毒青少年。

其實長得好不好看是一回事,但自身靠後天修鍊出來的氣質,又是一回事。

還是希望她們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吧。未來的路,還遠著呢。

以上。匿名以免污染時間線。


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Master of Education)隸屬於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共提供了13個專業方向,學制一年,目前共有在讀學生653人,其中國際學生比例佔18%,也就意味著該專業的國際生人數約為117人。

根據2014-2015年的錄取數據顯示,申請人數1741人,錄取882人,錄取率已經高達50%,相對於本科5%的錄取率,相差了可有十倍啊!

親愛的 你猜從南京考復旦外語系的難度有多大~?

錄取率連千分之五都沒有哦~

當然我的意思是…客官您別一看到哈佛就高潮… 以美帝那噁心人的政策 外國人哪有那麼好進哈佛

這倆姐妹能進復旦本身就很說明她們的能力了,還能借著這個平台出名,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酸溜溜的?

你們臆想的靠家境保送進復旦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但是塞進復旦的難度比塞進清華北大的難度高的多得多啊 我聽說了不知道多少關於保送的黑幕 私以為科大和復旦的招生辦是最乾淨的

你們臆想的捐款進哈佛的那更多了… 親愛的這倆姐妹不需要這麼做 哈佛特!別!喜歡招這樣的人 聲譽上互相幫助嘛… 別真把哈佛當聖地了… 招生辦很齷齪的

人家 形象好 有才氣 能力強 還是非常標準的人生贏家的 值得尊敬

如果你覺得投胎投的好也是原罪 我無話可說


為什麼不從這個新聞里找出一些正能量呢?

1、教育學碩士是水項目嗎?

只要有所收穫,就不能說一個項目是水的。水不水也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國內很多不知名學校的碩士項目學費很低,還有獎學金,難道就能證明這些項目不水嗎?

我對教育學雖不了解,但確是尊重的。教育在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官網介紹,就讀該項目的學生多數是美國的公立中小學和幼兒園老師,他們希望能夠對教育實踐從學術的角度上加以研究,學到先進的教育學理念和技能,為今後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導。即使畢業後不從事專門教育工作,將教育學理念和技能運用到公司管理、家庭管理中,也必定是有好處的。

另外,雖然招生人數較多,但錄取率絕對不可能達到所謂的80%。深扒錄取率在80%以上的哈佛教育學碩士 這篇文章是極不負責任的,背後有著邪惡的商業考量(百什麼留學網站上貼的)。托福平均分為113分(總分120),GRE分析型寫作平均分4.7分(總分6)能算低嗎?反正我的分數連平均分都不到。

2、私立學校高學費的碩士項目目的何在?

這些碩士項目存在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學校的創收做貢獻。像哈佛這樣的學校,每年的運營成本很高:開給教師、博士生的工資,發給本科生的補助,各種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以及高昂的圖書和期刊費用。碩士項目學費高,補助少,能給學校的正常運營提供相當的財力支持。換句話說,這些碩士生就是財神爺。

但是,當財神爺難道有錯嗎?像我們這種窮酸的博士生,如果沒有學校多方面籌措的資金和捐款,能夠安心搞研究嗎?

3、成為網紅有錯嗎?

有人想成為公眾紅人,有人想成為學科/行業內部紅人,有人不想成為內部紅人。這都是個人選擇。當然,成為網紅,微博發廣告,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不加甄別,亂髮廣告,出了問題,那麼大家自然會從道德上對其進行批判,甚至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4、姐妹倆的成功對普通大眾有借鑒意義嗎?

她們的成功,只對家境較好的人有比較好的借鑒意義。如果家境一般,還是斷了去哈佛讀教育學碩士的夢吧。


這個消息給了我一些震動,也讓我想了一些,以下是寫在自己微博小號的話

兩個星期前看見兩姐妹被哈佛錄取了,真心恭喜她們倆。

但是失落,羨慕,無奈,後悔,一時間一齊湧來。

今天她們帶著媽媽一起上了熱搜,瞬間漲粉幾萬。心裡更不是滋味。

我也覺得自己很奇怪。她們某種意義是網紅,微博有廣告,參加了很多活動,見了自己的偶像。而我只是個扔在人群中,什麼也不出眾,再也找不出來的普通學生。

就像我和范冰冰或是豆得兒雪梨等明星網紅的區別。我從來不會羨慕嫉妒范冰冰或者雪梨豆得兒周揚青,因為我們就不是一個世界的,離得太遠。根本沒有可比性,心裡有什麼不開心的?

但是不開心的情緒應該是因為有了可比,某種分類上在同一個台階上,而且在比較中「我輸了」才會產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可比性的產生可能因為她們也是學生,我大二,她們大四,她們走出國留學這條路,我也走這條路。

於是比較開始了,家庭上不是一個檔次,家裡只能供得起我去英國讀一年的碩士。樣貌不是一個檔次。甚至是可預見的錄取學校,我這個本科學校也不能給我提供什麼優勢。

更重要的是,我心裡虛,就只能用一些無聊的事填滿。每天只會做夢。做夢自己雅思考了高分,做夢自己被好學校錄取了。間歇性雄心壯志,持續性萎靡不振。最近上課聽的也很差,很多沒弄明白,落下很多任務沒做。不斷給自己壓力,但是這些壓力沒轉化成動力,卻把我壓的喘不過來氣。

她們是道路性,習慣性成功。父母給了家境,樣貌,最好的教育資源,或許還有高智商。

她們的努力不能忽視。但是不可否認,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被一次次失敗打擊的喘不過來氣,沒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我知道,以我的努力,還沒到和別人拼這些軟環境的程度。可是我心裡真的很累。天天唉聲嘆氣,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以上一些話有些埋怨別人,埋怨社會的嫌疑,loser氣十足。我不喜歡自己這個狀態。更愛努力的自己的樣子。

她們被錄取,有很多人說那個項目很水。但我覺得她們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攤手),她倆也不是躺著就得到了offer,努力總不能被忽視。

復旦國際排名就很高,這樣一個本科學校絕對是加分項,申請哈佛是有資格的,可以夠得到的。姐妹倆在校成績不清楚,但我想兩個人互相監督,GPA應該不差。姐妹倆也參加了很多活動,上了很多節目,也有實習,大學期間也有去別的學校的交流,好像也去哈佛參加過什麼暑期活動,在課外上面是有優勢的。所以,她們被哈佛錄取是正常的,可預見的。

關注她們的微博有一年半了,她們的每一條消息都會看。

大家都該做好自己的事。

至於其他的答案的觀點,我不是這姐妹倆的粉兒或是黑,不置可否,也與我無關。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這個非既得利益者的感受。

--------------------------------------

其實論努力,許多人都比她們努力吧,可能我也比她們努力程度高。但從小到大這麼好資源可不是誰都有的,有的人就是幸運吧。

可能有些比她們牛的人,或者不管怎麼樣但是自視甚高的人看不起這樣的,對於我來說,談不上看得起看不起談不上,只是直觀上很羨慕罷了,畢竟想讓生活過容易一些。


作為一個經歷過保送生考試和申請的人,首先鄙視一下樓上某些無知的回答,隔行隔座山,沒入行的人確實和經歷過的人認知上的差別太大。。。首先保送生考試這個東西呵呵,雙刃劍:既是給有背景的開了個後門又是給沒背景的一條捷徑。我還是要感謝保送生考試,但又不得不感慨於這兩個本該屬於某兩個聰明勤奮寒門學子的保送名額。再說申請,我是一個工科屌絲,學的專業也是申請競爭壓力最大的沒有之一。我3.7+的GPA現在還沒有收到一個滿意的錄取,而我們專業競爭壓力大也是因為在美帝好找工作,申的人暴多。反觀哈佛,低門檻的也有吧,GPA不到3.5去哈佛的也大有人在。教育學院,這明擺著就是給國內二代們拿來鍍金的,恩,就是這樣。最後要說,背景確實都是可以花錢買的,但是家庭的差距也決定了眼界的差距,在起跑線上我們就輸了,確實是比不了人家。不過也希望媒體不要再報道這些無聊的東西了,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推薦閱讀:

TAG:復旦大學 | 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 如何看待評價X | 如何高效學習書籍 | 擁有完美的X是怎樣一種體驗 |